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继后守则-第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嫤心里有些舍不得。
    哪怕就是嫁得不远,成了亲和没有成亲还是不一样的。
    没有成亲,她就是家里捧在手心里的宝贝,嫁了人做了人家的媳妇,就要服侍丈夫公婆。哪怕再有娘家人给她撑腰,进了人家的们也不可能什么都不做。
    连皇上都不想公主早嫁呢。
    林嫤又问道:“就算我跟皇上说说,承正最迟九月也要动身了。想让承正送幼玉出门,那婚期就要赶在九月前,现在都已经是五月了,赶得及吗?还有,最近有宜嫁娶的日子?”
    庄氏道:“八月里头有个合适的日子。至于其他的,嫁妆陪嫁这些早就给她准备好了,王家那边需要准备的就是粉刷一下房子,换一换家具,还有成亲那天的宴请之类,不至于来不及准备。不过这件事我还要跟你祖母商量才行,幼玉是在你祖母身边长大的,你祖母最疼的就是她,只怕会舍不得。”
    林嫤道:“那就母亲跟祖母商量好了再说吧。”
    庄氏点了点头,然后又说起了徐氏,道:“承正去西北,我原本是想让徐氏跟着一起去的,他们少年夫妻,分居两地也不好。结果不巧了,徐氏前两日被诊出了身孕,就只能先让徐氏留在京城,等生完孩子再说。”
    林嫤听着高兴道:“母亲怎么不曾跟我说,蕴娘怀孕是好事。”
    庄氏道:“这不是才刚诊出来吗,日子也浅。”说着叹了口气,又道:“好事当然是好事,徐氏生完牧郎也有两三年了,再多生一个孩子当然好……”
    林嫤笑了笑,猜庄氏的下一句肯定是“就是有些不凑巧”,但庄氏大约是觉察出这种话有些嫌弃这个孩子的意思,所以没有说出口。
    庄氏接着道:“徐氏来问我说,要不要给承正纳个妾室,让跟着一起去西北照顾承正。”
    庄氏自己年轻的时候是受过妾室的苦的,倒不像其他的婆婆那样喜欢儿子纳妾室。儿媳妇又不是不会生,何必多弄几个女人进来,闹得家里不宁不说,也容易让男人沉浸在红粉脂香中丧失志气。
    庄氏接着道:“我跟徐氏说,让她放心,咱们家不兴纳妾那一套。承正去西北是去建功立业,忠君报国的,不是去享受的。他身边那么多的小厮随从,难道还照顾不好他。”
    林嫤含笑不语,徐氏若真的有这个心思,根本不会先来请示庄氏。但自己不能亲自陪着去西北,还不纳个妾室跟着去照顾丈夫,难免会落人口舌,徐氏是知道庄氏根本不喜欢妾室,所以借她的话来堵住别人的嘴的。
    林嫤又问道:“牧郎呢,是留在京里?”
    庄氏道:“牧郎还这么小,哪能放心让他跟着去西北,自然是要留在京城的。”
    林嫤和庄氏继续说了一会儿话,然后林婠从大公主那边回来,一进门便笑嘻嘻的喊道:“姐姐,娘。”
    林嫤看着已经亭亭玉立长得比庄氏还高的幼玉,身段袅袅,面容俏丽动人,一颦一笑间已经有了女子的娇媚,就像是长在枝头将要含苞待放的花朵。
    再想到庄氏刚才谈起她的婚事,不由有些心生感慨。
    林婠走到庄氏身边,倒是有些讶异的问道:“姐姐做什么一直看我,难道我脸上有东西。”说着用手碰了碰脸,然后道:“肯定是大公主不服气我取笑她和程七郎,然后偷偷往我脸上沾了东西。”
    林嫤笑着道:“没有,干净得很呢。我看你,是突然觉得你长大了。”
    林婠扁了扁嘴,有些不满道:“姐姐经常见我,难道才知道我已经长大了。”
    林嫤含笑看着她,没有说话。
    庄氏在长坤宫又留了一会,又提了两句太子妃,问道:“太子妃与你仿佛并不亲近?”
    抓周宴那日,她看太子妃看六皇子仿佛并不喜欢,反而还有几分复杂之色。
    林嫤笑道:“我毕竟不是她正经的婆母,我与太子妃的岁数又隔得近,难道还想让人家像伺候嫡亲婆母伺候我不成。她要是真这样了,她不别扭我也要别扭。现在太子妃挺好,能时常来长坤宫请安,对我也能保持表面的敬重和尊敬。”
    明面上该做到的恭敬她都做到了,林嫤觉得她们之间保持这样不远不近的关系挺好的。至于太子妃其他的想法,她只要不做出一些越矩的事情来,她怎么想她并不重要。
    庄氏叹了一口气,疼爱又带着担忧的看了桓小皇子一眼,摸了摸他的脑袋,然后带着林婠出宫去了。
    庄氏和林婠走后,林嫤看着坐在自己怀里,正低头认真研究着一个九连环的桓小皇子,也是深深的吸了口气,然后摸了摸他的脑袋。
    桓小皇子大约是被人摸脑袋摸烦了,皱了皱眉,挥掉林嫤的手,突然道:“别碰!”
    声音清晰又响亮。
    林嫤听着讶异起来,道:“哟,终于肯说话了,我还以为你打算一辈子不开口了呢。”
    桓小皇子自上次对皇帝喊出过一句含糊不清的“父皇”之后,好久都没有再肯开口说话了,无论别人怎么逗他教他学说话都不肯开口,这一句“别碰”是林嫤听到的他说的第二句话。(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二章 早产(10月月票120的加更)
    
    林嫤拿了点心逗着桓小皇子说话。
    将点心递到桓小皇子的跟前,等他伸手来拿的时候,又故意将点心拿开,唆使他道:“叫母后,叫母后才有点心吃。”
    桓小皇子默默的仰着头看了她一眼,看了一会,又默默的低下头去玩手里的九连环。
    林嫤无奈起来,按了一下他的小脑袋瓜子,道:“真是拿你没辙,非让你干什么就偏不干什么。”
    珏公主倒是默默的挪着屁股过来,笑眯眯的看着林嫤,嘴巴甜甜的喊了一声:“母母。”
    她还叫不出两个字的词。
    林嫤听着笑了起来,捧着她的小脸蛋亲了一口,道:“还是珏儿聪明。”然后将碟子里的电信递给她。
    珏公主得到了点心之后,倒是很炫耀很得意的看着桓小皇子,大约就是在母后面前要跟桓小皇子争宠的意思。
    桓小皇子却是看着她翻了个白眼,心道,傻子!
    然后继续默默的低头去玩自己的玩意。他可是很有原则的人,不是你想让我干什么就干什么的,想用一块点心就使唤我,没门!
    林嫤摸了摸桓小皇子的脑袋,叹了口气,道:“算了,母后也不勉强你,不说话就不说话吧,让人觉得你笨点也不试试很么坏事。”
    桓小皇子这下却又不乐意了,目光终于从手里的东西移开,仰着头看着林嫤,含糊不清的喊了一声:“母后!”
    吐字虽然不怎么清晰,“母”字读成了“午”音,念“后”像是“怄”,但总算是完整的将两个字说出来了。
    林嫤先是愣了一下,接着看着桓小皇子笑了起来,同样捧着他的小脸亲了一口,道:“桓儿真棒!”
    林嫤现在倒是明白了,以后越是想让桓小皇子干什么,越是要反着说。这就是个典型你让他往西,他一定要往东的性子。
    接着林嫤又有些为以后担心起来,这种叛逆的性子,以后该怎么教?
    接着又有些忧愁的捏了捏他的鼻子,道:“你这性子是像谁呀?”不像她,肯定也不像皇帝。
    正说着,穆清从门外进来,给林嫤行礼后,对林嫤道:“娘娘,惠王府那个怀孕的侍婢发动了,惠王府刚刚进来请了太医。”
    林嫤听着“咦”了一声,道:“好像还不到月份吧?”说着在心里算了算,接着道:“应该才七个多月,离正常生产还远呢,怎么会这个时候就发动了?”
    穆清道:“具体什么原因暂时还不知,只说那侍婢原本好好吃着饭的,突然就喊肚子疼,然后就说可能要生了。”
    林嫤默了一下,然后又问道:“惠王府请了哪一位太医?”
    穆清道:“陆太医和何太医。”
    要论照顾产妇,抢救孕妇,其实还是张太医更有经验一些,当初瑞公主难产,这般危急都还是让张太医保了下来。
    不过张太医是她平日使唤的太医,也最得她和皇帝重用,惠王府或者是吴贵妃没有请张太医去,甚至连他的徒弟张金匮也没请,想必是防着她。
    林嫤想了一下,吩咐穆清道:“你去吩咐张太医一声,若是惠王府请了他去保那个孩子,让他勉力保住那对母子。若是惠王府没有请他,那便算了。”
    那不过就是个侍婢生的孩子罢了,她犯不着下手。若能救下,那也是皇帝的孙子或孙女。但若是惠王和吴贵妃不愿意相信张太医,并没有来请,她就是将张太医硬送过去,惠王和吴贵妃也不会让张太医近产妇的身。
    一切只看惠王府吧。
    穆清道了一声是,然后出去办林嫤吩咐的事情了。
    而在同一时间,在昭阳宫里。
    吴贵妃此时也在走来走去焦急的等待。
    她此时甚至没有时间去追究为什么会早产,现在唯一想要的就是一定要将她的孙子保住。
    去惠王府打探消息的宫人陆陆续续的回来,只要一进门,吴贵妃便忍不住的问道:“怎么样,孩子生下来了没有?”
    宫人回道:“回娘娘,青姑娘难产,恐怕没这么快生下来。”
    吴贵妃气道:“好好儿的怎么会早产现在又难产,本宫早就叮嘱过,一定要好好保护本宫的孙子,每天早晚补品养着她,那丫头是干什么吃的,连个孩子都怀不好。还有杜氏和海氏,她们两个是照顾那丫头的,都照顾到哪里去了,竟然会让她早产。”
    玉簟捧了杯茶递给她,劝她道:“娘娘息怒,这时候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究竟是怎么回事等小皇孙平安生下来再查,现在主要是怎么让小皇孙平安的生下来。”
    吴贵妃沉着脸推开玉簟手里的茶,道:“本宫现在没有心情喝茶。”
    玉簟放下茶碗,继续道:“娘娘放心,陆太医和何太医都是太医院里医术高明的太医,一定能平安保下小皇孙的。”
    吴贵妃脸上的焦急之色未减半分。
    吴贵妃想到了张太医,这一位才是太医院医术最高明的太医。但想到张太医是皇后的心腹,吴贵妃又马上打消了这个念头。
    吴贵妃又焦急不安了一会,想了想,然后又吩咐玉簟道:“玉簟,你去惠王府看着,惠王妃这个人我不放心,两个侧妃经不了事,惠王是男子一些东西想不到。你在那里本宫放心一些,有什么事及时让人进宫递消息本宫。”
    玉簟道是,然后屈了屈膝,取了对牌带着两个小宫女出宫去了惠王府。
    吴贵妃继续在殿里来来回回的走了一下,最后有些受不了,觉得要找些什么事情来做一做才能让她安心,于是又叫了宫女过来,道:“你去,让昭阳宫所有的宫人都给本宫念经,念一句就跟菩萨求一句,保佑小皇孙平安顺利出生。另外,给本宫找本经书来。“宫女道了声是,然后出去了。
    没一会儿,昭阳宫里就想起了嗡嗡嗡的念经声,让路过的宫人差点以为昭阳宫什么时候改成了寺庙。
    华阳宫跟昭阳宫隔得最近,胡淑妃站在窗边远远就能听到昭阳宫里传来的念经声,听了一会忍不住讽刺道:“真是平时不烧香,这时候倒是抱菩萨的腿脚了。有这个心思念经,还不如好好查一查那位侍婢怎么会早产。”
    她身边的宫女正断了一碟点心进来,闻言一边放下手里的点心,一边笑着道:“这个世上,哪能个个都像娘娘这般想得清楚也拎得清啊!”
    胡淑妃撇了她一眼,笑骂道:“你也就会耍嘴皮子哄着本宫。”说着顿了一下,又半是自言自语的问道:”你说这孩子能不能生下来呢?七活八不活,说不好还真能平安产下来。“不过就算生下来,也不过是个庶皇孙或庶皇孙女而已,倒也没有多值得在意的。(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三章 惠王有子(10月月票150的加更)
    
    惠王的这个孩子,整整是生了一天一夜才生出来。
    是个儿子,孩子活下来了,母亲死了。但就算孩子活了下来,毕竟在母体还没有成熟就出生,身子也弱得很,连哭都哭不响亮。
    惠王府最终也没有请张太医。
    不过此时,穆清却是摇着头跟林嫤道:“……娘娘知道这孩子是怎么生出来的?直接破开那位青姑娘的肚子,从她肚子里直接这么抱出来的。”
    林嫤听着吃了一惊,问道:“怎么会这样?”
    穆清紧紧的皱起了眉头,仿佛是为这么残忍的办法而不忍,甚至有些怜悯那位已经死去了的青姑娘,道:“孩子生了一天都没能从母亲的肚子里出来,偏偏羊水已经快流完了,太医说若是羊水流完恐怕孩子就会有危险。然后有个产婆便出了一个主意,说直接破开母亲的肚子将孩子从里面抱出来。惠王当时没有说话,倒是玉簟直接发话了,破肚子取孩子保小皇孙的命,然后惠王也没有反对。”这就相当于默认了保子不保母。
    穆清顿了一下,脸上对死去的那位侍婢流露出几分怜悯,继续道:“奴婢听说,那时那位青姑娘的宫口已经开了两指,若是拼一把,未必不能母子平安。”
    林嫤听着心里也有些叹息。
    对于惠王吴贵妃甚至玉簟来说,这也很好理解,怀孩子的毕竟只是个侍婢,既没身份也没地位,对他们来说,自然是惠王的骨血更重要。
    但知道归知道,直接破肚取子始终残忍了些。
    林嫤又问道:“打听出来了吗?是因为什么早产?”
    穆清道:“按照陆太医的说法,就是有人给她用了催产的药。至于是谁……”穆清笑了笑,接着道:“奴婢没查出来,倒是可以猜出来。孩子生出来之后,两位侧妃因为照顾那位青姑娘不力,被惠王训斥了一番,并禁足反省。生出来的孩子,却是交给了惠王妃来抚养。”
    那位青姑娘是两位侧妃照顾的,最有可能也最有机会给青姑娘下催产药的当然是两位侧妃,但从最终得意的人来说,则最有可能的是惠王妃。
    惠王妃因为上次牵涉何美人之死的事,被禁足被剥夺管家之权,最后让两个侧妃压在了脚下。惠王妃恐怕早等着机会反扑的了。
    两位侧妃倒是没有多少理由要害那位青姑娘,她们两个把持着她,主动请缨精心照顾青姑娘,恐怕也是打着她肚子里的孩子的主意。倘若青姑娘顺利平安的将孩子生下来,青姑娘没有身份地位,孩子自然是由两个侧妃来抚养。她们何必对青姑娘下催产药,万一孩子活不下来,她们才是白费了一番功夫。
    反观惠王妃,若是青姑娘出事,对她却是最有力的。两位侧妃会因为照顾青姑娘不力而被问责,然后不仅管家之权有可能回到她的手中,孩子也可能交给她来抚养,简直是一石三鸟。就算万一孩子活不下来,既然她得不到那两位侧妃也别想得到,而她也没损失什么,简直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不过穆清有些疑惑的是,她问林嫤道:“我们都能想明白的事,难道惠王会看不明白。”
    林嫤笑了起来,道:“惠王怎么可能会想不明白,他不傻。既然是儿子,孩子生母的身份还这么低,你说是交给侧妃抚养有利于抬高孩子的身份,还是交给惠王妃来养能抬高孩子的身份?再者,惠王毕竟还需要甘家,一直将惠王妃禁足夺了她管家之权,甘家难道不会不满?但若无缘无故恢复了惠王妃在惠王府的地位,则两位侧妃的娘家又会不满。而这一次的机会正好,将惠王妃放出来安了甘家的心,两位侧妃有过失在先,她们的娘家也不好说什么。“对惠王来说,一切以利益出发,真相是什么并不重要。
    反正现在死的不过是个侍婢,儿子却是已经平安生下来了,他并没有损失什么。惠王妃一直生不下孩子,在她能生下自己的孩子之前,也会精心照顾这个孩子。
    穆清多想一下,自然也能明白过来。点了点头,接着又道:“昭阳宫倒是十分高兴,从孩子生下来开始就笑声不断,伺候她的宫人人人都得了赏。”
    如今连惠王府也都沉浸在喜得皇孙的喜悦中,却没有人在意在乎被破开了肚子死在了产房上的那个女人。
    林嫤又问道:“那位青姑娘呢,惠王府打算怎么安葬?”
    惠王让人给了她的娘家五百两的银子,让人以侍妾的名分给她落葬。她娘家原本跑到惠王府门口去哭哭啼啼闹着要见女儿见妹子,拿了五百两银子之后却是高高兴兴的走了林嫤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心里为那位死了的女人怜悯叹息。
    至始至终,无论是惠王府也好,还是她的娘家也好,她都是被抛弃牺牲的那一位。
    等到皇帝回来长坤宫,林嫤忍不住笑着与他提了一句,道:“皇上知道了吗?惠王得了一个儿子。”
    皇帝自然知道了,他还知道惠王府为了保住这个孩子做的残忍的事了,脸上并不见高兴,甚至有些冷淡的道:“不过是个侍婢生的孩子罢了,有什么好值得高兴的。”
    惠王最近,让他有些越来越不能满意了。
    林嫤被他堵了一口,然后什么话也不说了,低下头去默默做自己的针线。反正也不是她的孙子,她这么关心做什么。
    皇帝倒是在榻上又转过身来,翻了翻她手里的绣着的衣裳,问道:“你这是在做什么?”
    林嫤一边快速的穿针引线,一边头也不抬的道:“皇上不是想让我给你做衣裳,现在做的衣裳就是给您的。”
    皇帝听着心口倒是顺了一下,继续将还没做好的衣裳翻开看了看,却又有些嫌弃的道:“元元,你的女红真的不行。”
    林嫤不满起来,放下手里的针线,将针线筐往桌子上一扔,道:“皇上嫌弃,那臣妾不做就是。”
    皇帝却又笑着道:“做吧,虽然针线活勉强,但不管做得多难看,做好了朕都穿就是。”
    林嫤心里翻了个白眼,她有求着他穿吗?
    惠王家的小皇孙出生后过了两日,惠王进宫来向皇帝请求赐名。
    皇帝正对惠王有些气不顺呢,拒绝了,顺便训斥道:“读了这么多年书,你连个名字都取不出来,自己儿子的名字还要别人给你取。”
    然后惠王面上有些难看,灰溜溜的出宫去了。两天后自己亲自给儿子取了个名,报送到宗人府去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四章 想好了?(10月月票180的加更)
    
    延庆宫里。
    太子妃坐在椅子上,表情有些发呆。
    给她请脉的太医才刚刚走,太子妃都不知道这是自己第几次失望。
    就在这一个月,她的月事又迟了几天,她满心期待的让人请了太医过来,但却是失望的。
    太医说,她的身体没有任何的问题,但就是怀不上,谁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只是一遍一遍的让她放轻松,让她不要压力过大。
    但是怎么可能轻松,她嫁的是皇太子,她进门近六年,却未能生下一子。一个没有儿子的太子妃,她都有些不敢想以后会怎么样。还有殷殷切切想让她早日生下儿子的娘家。
    叶桑有些担忧的唤了一声:“殿下……”
    太子妃这才有了些反应,眼睛动了动。
    叶桑劝她道:“娘娘,您别太着急,孩子的事总是要看缘分的。您看有些人进门好几年都未能生下一男半女,您却是已经生有两个孩子。”只是运气不好,两胎都是郡主罢了。
    叶桑继续道:“您生完滢郡主也才三年,现在怀不上只是时候未到而已,并不是您……”叶桑顿了顿,最终“不能生”几个字吞了下去。
    这实在是一句不吉利的话。
    太子妃心道,怎么可能不着急,连惠王也已经有了儿子了。
    如今太子膝下只有大皇孙一个儿子,她不能让太子被惠王比下去,就只能鼓励别的嫔妾生孩子了。但是她要什么时候才能生下儿子,难道还要等到嫔妾的儿子们一个个都长大了才能生吗?
    有时候就算太子妃再不甘心,但也不得不认命。
    太子妃吩咐叶桑道:“你明日去崔家将我母亲请进宫来吧。”
    叶桑有些不明白道:“殿下请夫人进来做什么?”
    太子妃有些不耐烦道:“让你请你就去请,问这么多做什么。”
    慕枝垂下眼来,顿了一下,然后道了声是。
    等到第二日,崔夫人来了延庆宫见太子妃。
    太子妃在崔夫人跟前沉默了许久,表情有些抑郁,然后才道:“母亲,从家族里再挑一个姑娘送进东宫里来吧。”
    崔夫人自然知道太子妃是什么意思,深深的叹了一口气,然后问道:“你想好了?”
    其实从太子妃生下沅郡主开始,崔家里面一直就有了再送一个姑娘进东宫帮太子妃生子的讨论。后面太子妃再怀了滢郡主,这个议论消停了一下,结果太子妃第二个孩子生下来,又是一个郡主,然后这种议论比以前更加的热烈,就连她自己亲生的儿子,也觉得应该再送一个姑娘进东宫。
    在崔夫人却不想。
    太子妃是她的亲生女儿,她希望太子妃能自己为太子生下儿子,而不是抚养别人的儿子,哪怕这个女人同样姓崔她也不乐意。所以这些年,她把崔家其他人的这些想法都压了下来,并没有告诉太子妃,为的是不给她压力,还让她能快点顺利的再怀上孩子。
    但是压了这么久,就算崔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