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继后守则-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子摸了摸自己的脑袋,然后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仪容不整,实在有些不雅。
    皇帝也道:“先进来吧。”说着先抱着桓小皇子进去,林嫤跟上,然后太子站了站,也只好跟着重新进了内殿。
    林嫤让人将太子领到了偏殿去,让宫人服侍他将头发打散然后重新绾起来。而自己则一边让皇帝进去内殿里面换了衣服再出来,一边让人打了热水来,亲自替桓小皇子洗澡然后换上一身干净的衣裳。
    桓小皇子爱出汗,玩了这一天出了一身的汗,全身黏糊糊的,林嫤怕他这样穿着不舒服,只好给他洗了一盆澡。
    太子从偏殿回来的时候,林嫤正在里面忙碌的给桓小皇子换着衣服。
    桓小皇子还不肯配合,站在榻上脱了衣服光着屁股和身子,转了个身就想往榻的另外一边跑,结果被林嫤一下子就抓回来了,三下两除二将衣服套在了他的身上太子站在门口靠在门上静静的看着,却有几分想要落泪的冲动。
    他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觉得有些感动,那不是自己的妻子也不是自己的孩子,或许是因为他曾经也曾幻想过这一幕。
    林嫤看到站在门口的太子,一边继续给桓小皇子穿着衣服一边道:“哦,你头发梳好了?”又道:“先进来坐着吧,你父皇还换着衣服没好。”
    太子静静的走到了离林嫤两步远的地方,看着林嫤在给桓小皇子穿好衣服之后,笑着在桓小皇子的屁股上“拍拍”的拍了两巴掌,笑道:“小捣蛋鬼!”
    说着看到杵在旁边的太子,又道:“你先坐着呀,你在这里站着干什么?”
    太子却是深深的看了她一眼,再看了看已经坐在榻上,脚在那里一踢一踢的晃着,然后卷起自己的小脚丫子来看的桓小皇子,突然道:“你放心吧,我以后会好好照顾六弟的。”(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八章 夜半惊噩(10月月票240的加更)
    
    林嫤听着愣了一下,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太子已经走远到另外一边的椅子上坐下了。
    林嫤转过头去看了他一眼,正想说些什么,然后皇帝便已经掀了帘子从内殿里面出来,林嫤只好先去迎皇帝。
    皇帝一边整理自己的袖子一边对太子道:“晚上留下来用膳吧。”
    太子道是,然后皇帝又转过头来问林嫤道:“瑞儿珺儿和珏儿呢?”
    林嫤道:“瑞儿珺儿带着珏儿去二公主那边玩去了。”说着又道:“也是差不多该回来了。”
    正说着外面就传来了瑞公主她们的声音,跨过门槛进来,珺公主见到皇帝,立刻跑了过来,喊了一声:“父皇。”
    瑞公主则是牵着珏公主的手。
    珏公主看到林嫤和皇帝,也是高兴得很,甩开瑞公主的手想要自己跑过来,结果没走两步就在地上摔了一跤。
    瑞公主连忙将她扶起来,一边抱怨道:“你看你,叫你不要跑!”
    珏公主起来了之后,拍了拍手掌,然后继续往前走,一直走到林嫤身边抱住她的腿,一边委屈的扁起了嘴巴来。
    林嫤笑着将她抱起来,道:“珏儿摔疼了是不是?没事没事,下次慢点走就好了。”
    瑞公主进来后给皇帝行礼,给林嫤行礼,然后给太子行礼,喊道:“太子哥哥!”
    太子笑着摸了摸她的脑袋,眼睛慈爱起来。
    等到用膳的时候,因为有四个孩子在,永远不乏热闹。瑞公主会和珺公主抢东西吃,瑞公主和珺公主也会伸着碗让皇帝和林嫤夹菜。
    看着就像是普通的几口之家。
    太子倒是有些喜欢这样的氛围,在延庆宫的时候,太子妃大约是怕会惹得他不高兴,从来都是让奶娘带着滢儿下去吃的,懂事一些的沅儿会跟他们一起吃饭,但太子妃也完全教会了她食不言寝不语,吃饭的时候不会有一句话。偶尔他夹菜给她,她会先放下筷子,恭恭敬敬的给他道谢,然后再重新拿起筷子规规矩矩的吃完。
    太子妃将沅儿的规矩教得很好。
    他也并不是觉得有规矩不好,只是亲人之间太讲规矩了,也就会觉得疏远了。
    等用完了膳之后,太子便告辞回去了。
    瑞公主找了林嫤的眉笔出来坐在另外一旁给珺公主和珏公主画眉毛,唯有桓小皇子不屑的撇过头去不肯给瑞公主画。
    皇帝拉了林嫤的坐在榻上,问林嫤道:“太子今日来找你做什么?”
    林嫤将太子妃和崔家的主意跟他说了。
    皇帝听着点了点头。
    他倒是不介意崔家送女进来,只要太子喜欢就成,若能生下儿子也是他的孙子。太子到目前只有大皇孙一个儿子,确实是有些少了。
    皇帝又说起下午的事情来,道:“下午看到太子背着桓儿玩,倒是令朕吃了一惊。不过他们兄弟感情好,你也可以放心了。”
    林嫤笑了笑,道:“是,太子很好。”
    晚上皇帝揽了林嫤躺在床上,轻轻的拍着她,然后想着白天太子照顾桓儿的情景,倒是有些欣慰的舒了一口气,然后渐渐进入了梦乡。
    不过这天晚上,皇帝并没有入眠多久,然后寝殿的门便被人轻轻敲了三下。
    这是提示皇帝又重要的事要禀报
    皇帝半夜被人叫醒有几分高兴,但也知道若无重要的事万公公这时候不敢将她叫醒,于是拍了拍额头,扶着林嫤的脑袋放到旁边的枕头上,然后掀开被子坐起来,压低了声音问道:“是有什么事?”
    但林嫤还是被吵醒了,眼皮动了动睁开了眼睛,然后打着哈欠坐起来,道:“皇上出去听吧,应该是有要事。”
    皇帝按了按她的肩膀,道:“你继续睡吧,不用等朕。”然后自己穿了鞋子,也没有换衣服,直接披了一件外衣出了内殿。
    等坐了下来,才让宫人打开门让万公公进来。
    万公公的脸上有些焦急之色,进来后对皇帝行了礼,知道皇后还在里面睡着,压低了声音道:“皇上,恒王让人进宫来递话,说是汤和大长公主可能要不行了,恒王已经在公主府看着太医用药医治,请示皇上该怎么办。”
    皇帝听着站了起来,恒王现在是宗正令,管着宗族名册,帝王谱系,宗室婚嫁、丧葬谥号等事,汤和大长公主若是有事自然最先的是报到恒王那里。
    若是普通的宗室,就是半夜死了,恒王也不敢半夜让人进宫打扰皇帝。
    但是汤和大长公主公主不一样,她是太宗皇帝唯一的嫡女,皇帝和他们这些兄弟唯一的姑母,年轻的时候披过盔甲上过战场,如今在宗室里有着极深的威望的唯一的大长公主。而皇帝对这个唯一的姑母还十分敬重,恒王不敢不报。
    皇帝道:“你让人准备御驾,朕等一下去大长公主府。”说完先进了内殿。
    林嫤并没有睡,皇帝起来后她便坐在床上,见皇帝进来,问道:“是有什么重要的事?”
    皇帝道:“你先自己一个人睡,朕穿上衣裳出宫去汤和大长公主府一趟。”
    有什么事值得皇帝半夜起来亲自去汤和大长公主府的,林嫤听着马上反应过来,差点跳起来问道:“是不是大长公主不好了?”
    皇帝有些惊讶于林嫤的反应敏捷,但却并没有否认。
    林嫤连忙从床上下来,找了衣裳替皇帝换上,一边换一边道:“我这里还存着一根千年人参,皇上等一下一起带去,万一真有什么事人参可以吊命。”
    等替皇帝穿好衣裳之后,送了他出长坤宫,另外将找出来的千年人参交给了万公公。
    皇帝握了握林嫤的手,道:“你先去继续睡吧,别干等着。”说完便匆匆坐上御驾,和万公公一起出宫去了。
    林嫤站了一会回了殿内,这种时候她又怎么可能还睡得着,让人将灯掌起来,然后叫来了穆清,道:“你去通知让人将宫门打开一扇来,万一汤和大长公主那边有什么事需要进宫取什么东西也方便。另外,将六尚局的人都叫起来,万一明天真有不好的事情传来,一些艳丽的东西该换下的换下。”
    万一汤和大长公主真的过世,宫里虽然不用给她披麻戴孝,但是该有尊重还是要有。
    林嫤想了一下,又继续道:“还有,天一亮就去将大公主喊起来。”若是汤和大长公主能够撑到明天,应该要让大公主去她床前看一眼她的。
    穆清道了一声是,然后出去了。
    林嫤继续坐了一会,有些心不定,干脆让人找了本经书念起了经来。(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九章 虚惊一场(10月月票270的加更)
    
    皇帝在天亮的时候才回来。
    皇帝一进门,林嫤便忍不住上前去问道:“怎么样?汤和大长公主还好吗?”
    皇帝舒了一口气,道:“是虚惊一场,汤和大长公主是这几天吃多了躁物,积了一口浓痰在喉咙里吐不出来,因为呼吸不上来昏迷在床。这口痰吸出来了人就没事了,倒是将程家那几位表兄吓倒了。”
    说着又跟林嫤夸起道:“张太医很不错,朕还以为他就只在妇产儿科方面医术精湛,倒是没想到其他方面的医术也不错。”
    这老人喉咙里卡了痰,说起来是个小问题,但要因此呼吸不上来也有可能就这样过去了。这一次是张太医给汤和大长公主施了针,再将她喉咙里的痰吸了出来,这才将汤和大长公主从鬼门关抢回来。
    林嫤听着也松了一口气,然后又笑起来,道:“皇上也吓到了吧?”
    说着让人端了热水来给他洗手。
    皇帝没有回答她的话,洗了洗手,跟着又跟林嫤说起道:“大公主也满十五了,就今年让钦天监选个日子,让她和七郎成亲吧。”
    汤和大长公主这一次是虚惊一场,但是年纪这么大的老人了,说不好什么时候就过去了。大公主多留一年少留一年也没什么要紧了,倒是要让汤和大长公主活着看着七郎成亲。
    林嫤明白皇帝心里的想法,所以也没有说什么。
    皇帝想了一下,又道:“嗯,该选个日子先给大公主册封封号,还有公主府也应该要盯着礼部的人赶紧修葺好。”
    因皇帝回来已经错过了上朝的时间,今日自然就停朝了。
    大公主也知道了昨晚的那一场虚惊,吓了一下,为汤和大长公主担忧起来,接着来问林嫤道:“母后,儿臣可以去大长公主府探望皇姑奶奶吗?”
    林嫤道:“当然可以,母后让人送你去。”
    大公主道:“谢母后。”
    隔了没有几天,皇帝册封的圣旨终于下来,封大公主为福慧公主。
    另外,钦天监选了日子,大公主和程七郎的婚期定在十月,宫里和礼部开始为大公主的婚事忙碌起来。
    林嫤将大公主叫到身边对她道:“你的汤沐邑在山东济南,有良田十万亩,那里的土地肥沃,每年的出息都是丰足的。母后是有教过你管家的,你的汤沐邑你要派谁去管理你自己决定,以后的出息也都会归在你的公主府里。”
    大公主有些羞涩,有些腼腆的笑着道:“父皇和母后疼儿臣。”
    林嫤拍了拍她的手,道:“你是个好孩子,值得人疼。在宫里有你父皇母妃还有母后疼你,等以后成了婚,七郎依旧会疼你的。”又道:“夫妻之间难免会有小口角,若是以后成了亲,你和七郎之间有些无伤大雅的小矛盾,相互宽容着也就过去了。倘若七郎做了大的错事,你就进宫来告诉父皇和母后。别忘了,你是皇家的公主,是你父皇手里捧着的明珠。”
    大公主道:“是,儿臣记得。”
    在给大公主办完册封礼之后,崔家那边,也终于挑出了准备送进东宫的人选。
    是太子妃一位堂叔的女儿,庶出。
    太子妃领着她进宫来给林嫤看了一眼,模样挺周正,性子看着也乖巧,温温驯驯的跟在太子妃的身后,每说一句话都会先看一眼太子妃。
    听说崔家的人特意请了相士来看,说她有宜男像。
    林嫤让人赏赐了她一个玉手镯,问了两句话,然后就打发她和太子妃走了。
    太子妃和太子商量着给了她正七品昭顺的份位。
    到了七月的时候,林婠及笄。
    林婠和王家大郎的婚期最终定在了九月初,林婠出了阁,林承正就走马上任和林承刚一起去往西北。
    而在林婠及笄之前,林婼带着自己的小儿子从泉州回到了京城,回来后进宫来给林嫤请安。
    如今的林婼已经是三个孩子的母亲,长女栗娘和长子文郎,当年林婼随着赵凛外任的时候,两个孩子由赵老夫人带着,后来林婼和赵凛在泉州任上又生下了幼子词郎。
    算上赵凛那位姨娘生的儿子,如今的赵凛是三子一女。
    林婼这次进宫,只带了自己的长女和长子。
    林嫤招手将栗娘和文郎叫到了身边来,笑着给他们递了一块糕点,然后含笑问林婼道:“怎么没将词郎一起带进宫来?我这个姨母可还没见过她。”
    如今的林婼比以前温柔了许多,大约是日子过得好的原因,眉目间还多了一份和善,对林嫤温笑了笑,道:“回娘娘,词郎太小了,性儿还有些不定,将他带进宫来,恐会冲撞了宫里的贵人们。”
    林嫤没有再说什么,又问起道:“这次是你带着孩子先回来,赵凛呢?”
    林婼又道:“回娘娘,相公在任上不能随意走开。听相公说,待到明年开春,相公也要调回京城来了。既然如此,臣妇想着刚好兄长从西北回来,我们兄妹将近十年未见,加上幼玉九月就要出阁,不如臣妇带着孩子先回京,赶在兄长和六弟回西北之前与兄长和六弟相见上一面,顺便送幼玉出门子,等到明年开春,相公也就回来了。”
    林嫤道:“回来也好,赵老夫人一人在家教导抚养几个孩子也辛苦。”说着又摸了摸栗娘和文郎的脑袋,道:“何况栗娘和文郎也需要母亲陪在他们身边。”
    林婼道:“是,臣妇正是这样想的。”说着也看向自己的两个孩子,又道:“何况文郎现在也大了,需要找个先生来教他读书。臣妇这次回来,正要给她找个好先生。”
    赵老夫人虽然有这个心思督促孙子念书,但毕竟没有这个人脉能找到好先生。赵家是走科举路子的,文郎以后能有什么样的前程,除了看他老子能走到什么位子,还要看他自己能不能考出来。
    林嫤听着点了点头,又问道:“姐姐这几年与赵凛在任上好吗,皇上对赵凛多有夸赞,说他任上干得很不错。”
    林婼道:“回娘娘,相公这几年在任上勤勤勉勉,总算没有大过,未曾辜负圣恩。”
    林婼留在长坤宫里继续与林嫤说了半天的话,然后就带着孩子告退离开了。林嫤给她赏赐了东西,然后让人送她到宫门口。(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章 许诺
    
    婼走后,林嫤坐了一会,觉得无聊,干脆让人将库册拿了出来。
    皇帝进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林嫤坐在榻上,拿了一支毛笔在库册上划来划去。
    皇帝走到她背后,凑上前去看了一眼,然后问道:“你这是在做什么?是要给谁赏东西?”
    林嫤突然听到他的声音吓了一跳,惊呼了一声然后拍着胸口,然后回过头来看着皇帝,有些抱怨道:“皇上真是的,进来怎么也不出声。”
    皇帝笑着拍了拍她的额头,道:“看得这般认真。”说着绕到她另外一边坐下,继续问道:“你打算给谁赏东西?”
    林嫤放下笔,一边道:“不是,我是打算挑一些东西出来给大公主和幼玉做添妆。”大公主和幼玉都是今年出门子。
    说着又道:“对了,上次苗疆王不是上贡了许多宝石和玉石,皇上给了我许多,我打算给大公主和幼玉各一匣子做添妆。”
    皇帝笑道:“你倒是舍得,平时不见你拿出来做首饰用,给大公主和幼玉倒是大方。”
    林嫤笑着道:“臣妾的首饰多得都快戴不完了,尚功局送来的,皇上赏的,还有其他人进献上来的,臣妾只有一个脑袋两只手,那里戴得下许多,就是天天不重样的戴着也戴不完。反正这些东西留在我这里也是压箱底,用也用不上,还不如给了大公主和幼玉。”
    说着又笑了笑,对皇帝嗔道:“再说皇上私库的册子和钥匙还在臣妾这里,臣妾想要好簪子戴了,还怕在皇上的私库里找不到好东西。”
    皇帝谑笑道:“朕那点东西,可不够你惦记。”又道:“罢了,一个是朕的闺女,一个是你的妹妹,也不算给了外人,你爱给就给吧。”
    林嫤笑了笑,然后又拿起桌子上放着的两只簪子,举起来给皇帝看,问道:“这两支簪子,哪一支好看?”
    皇帝随意的用手摸了摸,一支是金崐点珠桃花簪,一支是翠翘金雀碧玉簪,都是极精致的簪子。
    皇帝问道:“你要戴?”
    林嫤摇了摇头,道:“不是,给幼玉及笄礼上用。”
    皇帝瞧了两眼,指了指那支翠翘金雀碧玉簪,道:“用这支碧玉簪吧,小姑娘家,戴玉好看。”
    林嫤想了想,然后将那支翠翘金雀碧玉簪放了出来,将金崐点珠桃花簪放了回去,道:“那我就将这支金崐点珠桃花簪给幼玉及笄礼上用,那支金崐点珠桃花簪就放在她的添妆里。”
    林嫤招了招手,让宫女将桌子上的东西撤走,然后又一边问道:“对了,今日婼娘进宫了,听她说赵凛明年就要调回京城来了?”
    皇帝点了点头,道:“赵凛外任也有几年了,他在任上做得很不错。南北直道修建,要不是有他在任上镇住一些伺机挑事的人,绝不可能进行得这么顺利。赵凛是个可用之才,调回来放在六部,再历练个几年,正好给太子用。”
    林嫤倒是有些好奇起来,道:“直道修建也有三四年了,如今究竟修到什么地方了?还要多久才能修好?”
    皇帝道:“快了,最多再修个两年,就可以完全通行了。”
    皇帝说到这里,却是心里舒出一口气。
    南北直道从开始修建到现在,走得十分不容易,国库拿不出足够的银钱便算计吴家的银钱,中间有人以劳民伤财反对和伺机阻挠,甚至将一些天灾说成是对他这个皇帝劳民伤财好大喜功的天罚。
    中间国库拮据,皇帝一度担心直道工程会因为资金不足而半路腰斩。
    好在这两年海埠开通之后,海外贸易繁荣,赋税快速增长,填补了直道修建的资金缺口。
    可见当初他坚持要开通沿海商埠的确是正确的,虽然导致倭寇海盗增多,但有崔家在沿海镇守,并未过多的伤害到沿岸百姓。
    皇帝又拉着林嫤的手笑道:“等到直道修好,朕带你走直道到江南看一看去。”
    林嫤眼睛一亮,有些欢快起来,道:“皇上金口玉言,可别哄我,到时候可要真的带我去。”
    说到江南,林嫤还只是在小的时候和庄氏一起去庄家的时候去过,若是真能去看看,林嫤心里倒是极高兴的。
    自从她进宫之后,年年月月的被关在宫里,除了偶尔陪着皇帝去千行山狩猎,几乎没有机会出过宫。别说去江南了,哪怕就只是去近一点的地方透透气,林嫤也是觉得是好的。
    皇帝见林嫤高兴,心里顿时也觉得这件事重要起来,坐直了身子,捏了捏林嫤的手,认真道:“自然带你去,朕什么时候骗过你。”说着又跟他规划起了路线,道:“咱们先去江南,从京城出发沿途一路到江浙去,朕带你去看看如今海埠繁荣的海外贸易。再从江南出发,一路沿着直道去西北看一看。西北是你生活过的地方,你一定想去看看。”
    林嫤听着也憧憬起来,她也有些怀念西北。西北的风沙,那里淳朴的百姓,以及那里镇守边关的将士们,都是她小时候的记忆。
    不过林嫤想着想着,又觉得不对,道:“这样一去,少说也得半年吧,朝里的事情皇上不管了?”
    从京城到江南,再从江南到西北,最后从西北回到京城,相当是将大梁绕了一圈,就是赶路走完,也要两三个月,更别说是这样一路游山玩水的去。
    皇帝可是爱操心的性子,勤政爱民,真让他半年不上朝,出去游山玩水,林嫤可不相信他能说扔下就扔下。
    然后便有些控诉的看着皇帝,可见他还是哄她的。
    皇帝笑了起来,道:“不是还有太子在,到时候让太子监国,我们就带着孩子出去玩去。”
    太子已经二十多岁了,正好也该放他练练手了。让他全权监国,也能树立他的权威。
    林嫤这才有些雀跃起来,道:“那要将直道赶紧修好,臣妾可有些迫不及待了。”
    皇帝看着她高兴的样子,忍不住自己也高兴起来,道:“好,朕这就下令督促中山侯和胡炯赶工完成。”(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一章 换牙

    林婠及笄。
    庄氏给这个小女儿操办了一场盛重的及笄礼。
    林嫤请了恒王妃在自己妹妹的及笄礼上做正宾,大公主给她做赞者,让慕枝和慕兰回去帮着庄氏一起操办。
    林嫤并没有亲自去林婠的及笄礼上观礼,倒是瑞公主和珺公主跟着大公主去了,回来后叽叽喳喳的跟林嫤说起及笄礼上的事。说起武国公府真热闹,去了好多人,有谁谁谁和谁谁谁等等。
    说完又问林嫤道:“母后,我以后是不是也要办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