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继后守则-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桓小皇子也学着他的样子,贴在林嫤的肚皮上,然后失望的道:“父皇骗人,根本什么都没有,小弟弟也没有踢我。”
    皇帝笑了笑,摸了摸桓小皇子的脑袋道:“桓儿也觉得母后要生个弟弟?”
    桓小皇子继续贴着林嫤的肚子听,一边敷衍道:“嗯,生弟弟。妹妹就不好玩了,像珏儿一样就会耍赖和哭,一点都不招人喜欢。”
    皇帝听着哈哈的笑了笑,抱起桓小皇子到自己腿上坐着,然后道:“那好,那母后就给桓儿生个弟弟。以后桓儿做哥哥,要带着弟弟玩。”
    桓小皇子点头道好,又道:“带他骑马、射箭,把我的小弓也送给他。”
    吴贵妃从家宴那天就报了病,整日待在昭阳宫里不再出门,林嫤遣了大夫去看,看的结果也都是“郁结在心,心气不顺”,开了舒心通气的药物。
    林嫤看了一下方子,然后就点了点头,吩咐太医道:“照方子去御药房配药吧,盯着贵妃每天喝药,再勤快点去给她请平安脉。”
    之后不久,朝中也传来了皇帝的动作——“离间皇家,窥视帝听,祸乱超纲”等各种罪名贬谪了一批朝中大臣,大部分都是在皇帝疑似“遇刺受伤”的这段时间小动作过多的人,包括像之前的礼部侍郎那样编撰林嫤有夺嫡之心或怂恿太子与林嫤对着干去将“受伤”的皇帝接回宫中的朝中大臣。
    穆清听完这些事情的时候,还半开玩笑的跟林嫤笑着道:“这下子翰林院馆的那些翰林们有福了,或许要提前出来进入五寺六部任职。”
    翰林院的翰林学士庶吉士们哪一个不是要熬上三五年才能在五寺六部里谋一个实职,但如今皇上贬谪了这么多官员,要补充新的官员那就需要翰林们提前走马上任。
    林嫤笑了笑。
    这倒是一个实情,王砚如今就已经从翰林院出来,调往吏部了。而同时,朝中也传来了王首辅上折子乞骸的消息,皇帝暂时并没有答应,但王首辅退下来也是迟早的事,现在朝中已经在讨论新的首辅的人选。
    不过着一些都不是林嫤应该关心的,倒是庄氏进宫来的时候,跟林嫤说了一嘴,叹道:“你父亲跟我说,皇上此举看来是要彻底浇灭了惠王争储的心思。”
    先是将惠王出继,下完圣旨就从京城里溜了,既省了有人来给惠王求情,也省得惠王一系的人出来在他面前做小动作。等出继之事已经尘埃落定了,皇上也在外溜了一圈回来了。而显然将惠王出继,并不能让惠王全然放弃储位,于是回来之后又马上大张旗鼓的找了理由动惠王在朝中的根基势力,这是打算一点希望都不给惠王留。
    林嫤一边喝茶一边道:“这样也好。”
    现在看起来皇帝对惠王和惠王一系狠是狠了点,但至少能保全了惠王,总比犹豫不决任由惠王在储位之中挣扎,然后以后做出不可挽回的事情,让皇帝不得不下手处置他的好。
    既然已经不打算让他继承皇位,那就不要再给他一点的希望。
    庄氏听着点了点头,转而又说起道:“对了,娉娘的亲事定下来了,定下的是剑郎。”
    林嫤听着点了点头,表示知道。
    庄氏又说起道:“二公主翻过年也十一岁了,驸马的人选也该考虑起来了吧?”
    公主出嫁一般不大早,但是驸马却可以先选定。先看好了人选,然后通知其家中将他看好了,别弄什么通房丫头或是在外面胡乱来之类的。
    既加上是公主下嫁,备选的驸马还可以先选定不止一个人选,先选定二三名作为备选,考察他们的品行,等考察个几年再结合公主的心意定下最后的人选。
    林嫤笑笑,道:“等过完年,我生完孩子,是应该替她看一看了。”二公主自小就乖巧懂事,林嫤也是看着她长大得,自然也希望她能嫁得如意郎君。
    不过想来王昭容应该已经开始为她打算了,到时候她再帮王昭容把把关就是。
    林嫤叹了一口气,一眨眼连她进宫后出生的孩子都要谈婚论嫁了,不由让她有时光流逝之感。
    想着又摸了摸自己肚子里这个还没出世的孩子,不由的又笑了笑。(未完待续。)
    
    第五百零二章 昭小皇子
    
    又是一年春天。
    才刚进入初春的天气还有些凉。
    而此时长坤宫林嫤的房间里,窗户关得严实漏不进一点的风,房间里放了炭盆,以至于还显得有些热。
    而此时林嫤就坐靠在床上,身上盖着被子。床边放了一个小床,小床里面铺了厚厚的被褥,但却是空的。
    而在小床的旁边,则才是含笑抱着新出生的七皇子在闹弄的皇帝。
    七皇子萧昭出生在二月,是个一出生就有七斤多重的胖子。
    皇帝抱着新得的小儿子在殿内走来走去,偶尔小手轻轻的碰一碰他的小脸。而才刚半个月大的昭小皇子则是眼睛明亮的看着眼前这个男人,偶尔眼睛骨碌的转一下,乌黑的大眼珠子像是葡萄一样。
    过了一会,昭小皇子张着嘴巴打了一个哈欠,接着像是咧着嘴笑了一下,引得皇帝惊奇起来,笑着转过头跟林嫤分享道:“元元,看看我们的孩子,他刚刚笑了。”
    林嫤含笑着看了已经抱着昭小皇子逗了老半天的皇帝,对他道:“好了皇上,把孩子给奶娘抱下去喂奶吧,孩子该要饿了。”
    皇帝看着又已经握了拳头在啃的昭小皇子,心想他或许真的是饿了,于是将奶娘招了过来,将孩子交给她,道:“好好照顾小皇子。”
    奶娘道了一声是,接着抱着孩子绕到屏风后面去喂奶去了。
    皇帝则又重新走到林嫤床边坐下,牵了林嫤的手道:“这个孩子真是乖巧,不哭也不闹的,倒是爱笑,像珺儿小时候。”
    林嫤笑着道:“我生的几个孩子里,哪一个是爱哭的?倒是爱闹瑞儿和桓儿能闹一些。”
    皇帝笑着道:“是是是,你生的孩子个个都是乖巧的。”
    接着又说起昭小皇子的满月宴来,道:“等到满月的时候好好办一场宴会热闹一下,宫里也有好些年没有孩子出生了。”
    林嫤听着点了点头,道好。
    奶娘喂完了奶将孩子又抱了出来,林嫤伸手对奶娘道:“把孩子给本宫吧?”
    奶娘道是,然后将孩子放给了林嫤。
    林嫤看着吃饱喝足之后就打着哈欠眯着眼睛想睡觉的小儿子,轻轻的晃了晃,想让他能舒服入眠。
    皇帝也笑着抓了抓孩子的手,然后说起昭小皇子的一些趣事来,偶尔夹带着其他几个孩子的示意。
    在父母的心中,哪怕是孩子打个哈欠眨一下眼睛,都能觉得可爱万分。
    正说着,桓小皇子回来,他的腰间还挂着一把小短刀,是太子前几日才刚送给他的,桓小皇子很喜欢,所以整日挂在腰间。
    他的额头还有些汗,汗哒哒的连鬓边的头发都湿了,他从外面大步跨进来,见到里面的皇帝和林嫤,眼睛亮了一下,喊了一声:“父皇,母后。”
    然后就是小跑着进来。
    皇帝在他想要往林嫤身上扑的时候拦住了他,然后问道:“你不是跟着你外祖父练功吗?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是不是又偷懒了。”
    过完了年之后,皇帝正式让桓小皇子拜了林英为师傅,让林英来教导桓小皇子的骑射武艺兵法谋略。桓小皇子显然对这些也很有兴趣,很是愿意跟着林英学。
    桓小皇子嘟着嘴有些不满,道:“我练完功了,我今天扎了半个时辰的马步,还射了一百下箭。外祖父说要劳逸结合,所以还说放我半天假,下午就不用练了。”
    说着眼睛却一直盯着林嫤手里抱着的昭小皇子瞧,好像很想过去看一看他。
    皇帝又道:“那你怎么不先去洗个澡换身衣裳再过来,瞧你这一身的汗,在这里熏着你母后和弟弟。”
    桓小皇子又道:“我是想早点过来看母后和弟弟。”说着嗅了嗅自己身上,的确是有一股很大的汗酸味,闻着自己都皱了皱眉头,于是又对皇帝道:“那我先去洗漱一番再过来。”然后便准备小跑着出去回自己的房间洗漱换衣服。
    林嫤笑着喊住他道:“等一等。”
    桓小皇子转过头来看着她,接着又林嫤浅笑着问道:“你是不是想看弟弟?”
    桓小皇子看着她咧嘴笑了一下,显然就是这样的。
    林嫤道:“那你过来先看一眼吧。”说着将手里的孩子递出去,给桓小皇子看。
    桓小皇子听着高兴起来,于是连忙回过身来趴到林嫤的床上,低头看着襁褓里的昭小皇子。
    桓小皇子道:“母后,弟弟睡着了。”
    林嫤嗯了一声,然后道:“所以你要轻一点声,小心把他吵醒了。”
    桓小皇子听着连忙“哦”了一声,接着就放低了声音,悄声的问林嫤道:“母后,他为什么这么多觉睡?”
    林嫤回答他道:“因为他还小,多睡一会才能快点长大。”
    桓小皇子听着点了点头,又问道:“他早上醒来后哭了吗?”
    林嫤回答他道:“没有。”
    桓小皇子又问:“给他喂奶了没有?”
    林嫤:“喂过了。”
    桓小皇子再问:“那他撒尿了吗?今天尿了多少次?”
    林嫤:“撒了,今天尿了三次。”
    桓小皇子:“他会不会冷,要不要多裹一件衣裳……”
    皇帝看着变身麼麽一样絮絮叨叨打算将昭小皇子的吃喝拉撒都问一边的桓小皇子,伸手在他脑袋上轻轻拍了拍一巴掌道:“还不快去洗漱换一身衣裳,你想等到明天再去是不是?”
    桓小皇子这才又哦的一声,然后握了握昭小皇子的小手,道了一声:“昭儿,哥哥等一会再来看你。”说完又溜的一下跑走了。
    皇帝看着不由摇了摇头,道:“这孩子,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多话了,跟个麼麽似的。”
    林嫤听着笑了笑,道:“他现在是刚当上了哥哥,心里正有趣儿着呢,所以喜欢管和问这些。”
    之前宫里是桓小皇子最小,上面的哥哥姐姐谁都可以管他,虽然他不一定听管,但心里还是很不爽的,早就想着要当哥哥以后管别人呢。昭小皇子出生后,他正享受着当哥哥的乐趣,每天都会来看昭小皇子一眼,然后将他喝奶了吗,尿了吗,拉了吗,哭了没有都问一遍,简直比麼麽还细无巨细。
    皇帝听着点了点头,道:“这样也好,他们是同母的亲兄弟,桓儿是兄长,以后让桓儿管着和照顾昭儿。”
    说着又伸手去碰了碰昭小皇子的脸庞,笑眯眯的跟他道:“我们昭儿也喜欢哥哥是不是?”
    昭小皇子像是回应一般,嘴巴动了动,然后嘴角弯出一个弧度出来。
    林嫤看着却伸手拍了一下皇帝的手,啧了一声道:“皇上别乱动,别将他闹醒了。”说着又将孩子交到皇帝的怀里,道:“皇上帮我把他放到小床里去吧,让他睡一会。”(未完待续。)
    
    第五百零三章 突变
    
    昭小皇子满月宴之后,天气渐渐的暖了起来,御花园里春暖花开,百花绽放。
    林嫤坐月子在房间里关了一个月,终于得以出来散步,走在御花园里闻着鸟语花香,心里舒出一口气,觉得心情都要好了一些。
    而与此同时,朝中传来南北直道终于竣工贯通,皇帝大悦,将督建南北直道工程的中山侯和胡大人以有功之臣召回了京城,论功行赏。
    胡大人被提拔为户部尚书,中山侯被提拔为工部尚书,另外还有子孙得以封荫,黄金田亩得以赐赏。
    一时之间,胡家和中山侯府成了炙手可热的府邸,就连胡淑妃在宫里都觉得面子有光,这段时间都是春光满面的。
    而中山侯府同样是大摆筵席,一扫之前江氏死后中山侯府的颓势,大摆筵席,宴客庆祝。
    中山侯府趁热打铁,为自己两个已经成年的孙子求娶高门贵女定下亲事,并打算给自己续弦。
    但这种风光维持了不到两个月,接着新上任的户部尚书胡大人就将新上任的工部尚书中山侯给参了,罪名是收受贿赂,在修建南北直道时截留补偿给农户的补偿款,并与供应原材料的商贾相互勾结故意抬高价格赚取回扣……顺便附上中山侯的罪证两大摞。
    而由此牵扯出来的,还有早年皇帝未登基前中山侯府与祁王有所勾连,私下支持祁王谋反之事……
    皇帝听后大怒,将中山侯落狱,剥爵抄家,等待中山侯的将是三司会审。
    而刚与中山侯府定下儿女亲事的两户人家,以及准备嫁女给中山侯府做续弦的永昌伯府也麻溜的赶来退亲。
    朝堂内外还来不及感叹着事情变化太快,而从中山侯牵扯出来的贪腐案开始,以一牵二二牵四的形势发展,快速的蔓延到了整个朝堂。
    而皇帝显然是准备大干一场,打算整个朝堂全面进行肃贪行为。
    但是官场里面又有几个人是全然干净的,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黑或灰。黑色的像是收受贿赂,收刮民脂民膏,灰色的像是官场中惯例的冰炭孝敬等。
    就连林家,虽然不会去做收受贿赂和收刮民脂这种事,但也不可免俗的会收取下面官员的冰炭孝敬——人在官场,太过曲高和寡是混不下去的,所以林家也要入乡随俗但却又坚定的保持一定的原则。
    文武百官并不知道皇帝打算将这场肃贪行动进行到什么的程度,是不是连灰色的收入也算,是坐实了罪名全都抄家灭族还是只是场面大雨点小,一时之间朝中官员惊慌失措,人人自危。
    而这种时候,林嫤关闭了长坤宫的大门,以生产后身体虚弱需要休养为名,拒见所有前来拜见的外命妇,只偶尔允许庄氏进宫来见一见。
    庄氏在长坤宫看过小外孙之后,坐在榻上跟林嫤说话,叹道:“现在宫外可真是风声鹤唳,每天都有人被关进牢里。没有被查的人家也都怕这把火会烧到自己身上,然后各处的去疏通关系。”
    五月的天气已经热起来了,林嫤喝着一碗冰镇的杏奶茶,笑着道:“家里最近来的人怕不少吧?”
    庄氏一边跟林嫤道:“你才刚生完孩子,少吃冰镇的东西。”接着又回答她的话道:“可不是,门口的马车一排过,天天都排不下。”说着又叹道:“你二伯母怕扰到你祖母,已经将你祖母送到庄子上去住一段时间了,你大伯母还有李氏等人也都跟着过去服侍你祖母。”
    名义说是跟过去照顾长辈,实际上其实就是不想让她们掺和到这些事情里面去。
    林嫤笑着道:“母亲不如也去庄子上住一段时间吧,住远一点的庄子。”
    林家在京城中,人情往来,难免也会有抹不开面子的人家。而林家是后族,林嫤又是深受皇帝宠爱的皇后,别人难免觉得林家是一条通天梯然后求到林家这里来。
    但是这种时候,皇帝明显是信心满满的准备大干一场,这个时候林家却帮着人来向皇帝求情拖后腿,那根本是自找死路。所以无论是谁求到林家,林家都不能掺和进去的。
    与其让那些人求到面前抹不开面子拒绝,还不如住到庄子上去躲一段时间。
    庄氏道:“我正有这个意思,我在承德有一处庄子,很少人知道,我打算到那里住段时间,所以走之前先来看看你和几位公主和皇子。”
    说着又道:“我本打算让幼玉也跟着我一起到庄子上去的,不过前段时间王老夫人病重,她这个长孙媳妇不得不留在府中侍。她那里估计也会有不少人寻去,我已经跟她说了,万一有人训到她,就让她往你拒不见人上推,所以你这段时间,就是幼玉递牌子求见也暂时别见她了。”
    林嫤听着点了点头。
    庄氏接着又叹道:“皇上这是想起一出是一出,这事情也不知道要闹到什么时候才到头。虽然*是朝中痼疾,但也要慢慢来,那像他这样一上来就……”说着没有说下去,却是又叹了一口气。
    林嫤听着笑笑,却并不说话。
    皇帝可不是想起一出是一出,他为这件事应该是准备了许久了,也应该私下里就早已让人去查找证据,要不然今天也不会一抓一个准,一上来就证据齐全。
    皇帝是打定主意了要正一正官场风气,她总不能拖后腿的好。
    庄氏在长坤宫留了一会就回去了,然后第二天就打包行李离开了武国公府去了承德的庄子,同时离开的还有齐氏,一时之间武国公府倒是成了一座空府。
    皇帝整顿官场之事闹得太过热烈,连带着脸静安长公主去世都没有引起太大的浪花。
    静安长公主寿终于五十三岁,她在去年的时候被自己的儿媳妇气得患上了风瘫之症,在病床上躺了一年,然后平静的香消玉殒。
    皇帝对这个姐姐并没有多少感情,所以静安长公主去世也并不觉得多少伤心,礼部便按照一般长公主的规制为她举办丧事。
    但不管外面闹得如何沸腾,林嫤关起门来,在长坤宫里照顾自己的孩子,依旧是一片岁月静好。(未完待续。)
    
    第五百零四章 求情
    
    延庆宫里。
    叶桑从外面进来,对太子妃屈膝道:“殿下,崔二夫人在宫外递牌子求见。”
    太子妃正怀里抱着萧长宗,帮他整理着衣裳,闻言转过头来,问叶桑道:“是为了什么事?”
    叶桑回答道:“奴婢不清楚,但是看崔二夫人的样子仿佛是挺着急的。”
    太子妃突然想到最近朝中闹得不可开交的查贪行动,面上顿了顿,最后替萧长宗整理了一下袖子,然后才道:“请她进来吧。”
    叶桑道了声是,然后出去了。
    很快便去宫外将崔二夫人请了进来。
    崔二夫人眼睛红红的,脸上带着泪痕,进来一见到太子妃,就急忙扑了过来,脸上焦急的道:“殿下,殿下,您可千万要救救我那不争气的弟弟……”说着便呜呜的哭了起来。
    她这扑上来的一下子,倒是将太子妃身边的萧长宗给吓了一下,让他连忙转身抱紧了太子妃的手臂。
    太子妃低头看了崔二夫人一眼,声音带着点淡淡的道:“二嫂先起来吧,有事好好说。”
    说着给叶桑使了一个眼色,让她将崔二夫人扶起来到椅子上坐下。
    崔二夫人却是抱着太子妃的腿,抹着泪道:“殿下您要是不答应臣妇,臣妇就不起来了。殿下,您就看在臣妇就这一个弟弟的份上,救救臣妇那不争气的弟弟吧……”
    萧长宗有些害怕的喊了一声:“娘!”
    太子妃伸手拍了拍他的背,轻轻的安抚了一下他。然后才又低头去看崔二夫人,道:“嫂子重要先起来跟本宫说清楚前因后果,发生了什么事,本宫才能知晓能不能尽力。”
    叶桑这时候也弯腰去扶崔二夫人,一边道:“是啊,二夫人,您前起来好好说话。”
    崔二夫人这才边抹泪边站起来到椅子上坐下,然后跟太子妃哭诉着道:“娘娘,臣妇实在是没有法子了,所以才求到了您这里。臣妇那弟弟被刑部的人给拉到牢里去了,说是他犯了贪污之罪……”
    太子妃深深的叹了一口气,对一侧的奶娘道:“将长宗带下去吧。”
    奶娘道了一声是,然后带着萧长宗下去了。
    太子妃这才又转过头来,重新看着崔二夫人,道:“刑部总不会无凭无据的去抓人,总是掌握了一些证据才会抓人。”
    崔二夫人听着,“这……”了一声,然后有些理亏的低下头去。
    太子妃又问道:“说吧,贪了多少银子,在哪些地方贪的。”
    崔二夫人鼻子一酸,又哭了起来,道:“臣妇知道臣妇那弟弟给殿下丢脸了,但他也是一时犯了糊涂。他贪拿的一共也就五千两银子。”说着将自己弟弟从哪里贪污来的银子说了一遍,说的时候尽量避重就轻,顺便将自己弟弟塑造成受了别人的迷惑和蒙骗。
    说完又大骂道:“都是卢大人这个老不死的,要不是他供出臣妇的弟弟来,臣妇弟弟也不会遭受这一场牢狱之灾。”
    太子妃一听就知道崔二夫人没有说实话,五千两绝对是往少了说的,而其弟弟也绝不会像崔二夫人说的那样无辜。
    崔二夫人继续边哭边跟太子妃道:“殿下,您帮臣妇求求太子殿下,让太子殿下跟刑部说一声,将臣妇那弟弟放出来吧。臣妇那弟弟从小体弱多病,让臣妇的父母给宠坏了,哪里受得住刑部大牢里的各种刑具。臣妇那弟弟贪了多少,臣妇娘家全部都吐出来,不,按照两倍的献出银子。”
    说着顿了一下,低着头又是抹着了泪道:“殿下,若是臣妇的弟弟真的落了罪,作为亲家的崔家和殿下您面上也无光不是。”
    太子妃多少还是知道轻重的,也知道现在正值风头浪尖,自己更不宜出头。更何况,就算她求到太子跟前,只怕太子也不会同意的。
    太子妃道:“对不起,嫂子,这件事本宫恐怕无能为力。清查官员贪腐之事是太子殿下负责的,今天让太子殿下放了亲家舅爷,以后殿下还怎么行事。”
    崔二夫人喊了一声:“殿下……”接着有些急切的道:“殿下,臣妇知道殿下行事需要威慑他人,但是杀鸡儆猴也不该拿自家人开刀啊……”
    太子妃目光有些寒冷的看向崔二夫人,看得崔二夫人连忙住了嘴。
    太子妃道:“嫂子,您嫁到崔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