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厨后灵泉-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书名:厨后灵泉
作者:忆冷香
简介:    药膳大师重生成为官家嫡女,嫁给留名千古的大人物,惊险传奇而又幸福尊贵的一生。

    原本娇滴滴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欧阳锦华,一夜之间性子大变,没事爱进厨房,欧阳府的人自此有了天大的口福。

    生父弃医入仕科考探花,生母绝色倾城嫁妆丰厚,弟弟俊美无双风流倜傥,大伯朝堂高官老奸巨滑,小姨身居皇宫圣宠不断。

    她聪明伶俐,活泼大方,拥有梅雪灵水,以食为药,为亲朋好友养生延寿,将药膳推广天下。

    夫君俊逸洒脱,毒舌犀利,善权谋术,野心勃勃,不喜女色,独爱她一人。

    本文延续温馨甜宠风格,一对一。

   
==================

  ☆、1 祖孙

晴天白日,突然间电闪雷鸣,落下倾盆大雨。很快,黑暗像一头巨兽吞噬了光亮,让人心生恐惧。
    临潼骊山脚下的一座庄子,厨房的两个厨娘在准备主子的午饭。
    年过四旬的徐婶正炸着用梅子酒腌制过的出自山溪里的小鱼,一下子没有光亮,看不到油里的鱼,只听到油滋滋的响,鼻子里闻着了鱼香味,生怕把鱼炸糊了,叫道:“快把灯点起来。”
    二十几岁的何嫂放下手里的菜刀,刚走几步就被地上的什么东西拌了脚,扑通一声摔倒在地,爬起来左脚腕钻心得疼。
    徐婶只能放下油锅里的鱼,来扶哽咽出声的何嫂,嗔怪道:“你怎么这样不小心,拿个油灯都能摔一跤?”
    何嫂勉强站住了,嗅到一股焦糊味,叫道:“婶子,鱼糊了。”
    徐婶蹿回灶台前,从油锅里捞鱼,手背被溅起的油点烫了几下,骂道:“这鬼天气,害你摔一跤,害得我炸糊了小姐要吃的鱼。”又叹了一口气,抱怨道:“这锅油沾了糊味,不能用了。”
    雨过天晴,厨房恢复了光亮,徐婶重新烧油炸鱼,不错眼珠的瞧着油锅,这一回不让一条鱼炸糊了去。
    午时前,额前有着齐眉留海梳着三丫鬟穿着青裙的二等奴婢小芹,稚嫩的脸上带着灿烂笑容,如同往常一样步伐悠闲的走了进来,脆声跟两位厨娘打了招呼,检查了食盒里的吃食,而后提起食盒,道了声谢,在她们讨好的眼神中走了。
    徐婶吁了一口气。她跟何嫂不久前进的庄子,听说上一任厨娘因为偷了食材被小芹发现报了小姐欧阳锦华,落了全家人被发卖的下场。刚才她炸糊了一锅鱼,那可是整整八条,还有那锅废掉的菜油。
    不远处有着月亮门的饭厅,庄子地契的主人欧阳锦华携了亲奶奶丁氏的手坐在桌前的圆凳上。
    欧阳锦华是欧阳家唯一的嫡女,过了秋天就满十五岁及笄,个子不高不矮,体型容貌都随了生母,小小年纪便已经绝色出尘。
    丁氏今年六十岁,精通医术,又会保养,满头乌发,牙齿都没掉一颗,肌肤红润,看上去顶多五十岁,长着一张长脸,一双蚕目,单眼皮鼻梁低,容貌普通,只是气质极好,端庄里透着大气。
    丁氏的身份只是贵妾,却有着这样的气质,是因为出身高贵,是长安拥有正二品爵位丁老郡公唯一的嫡女。
    “刚才的雷打得惊天动地,天黑了许久,你可有吓着?”
    欧阳锦华迎上丁氏关切的目光,笑道:“没有。我还数了数,共打了十二道雷。”这具身体原主的性格胆小恐黑呢。
    “那就好。”丁氏见孙女笑靥如花,放心下来,又道:“你可派了管家刘三去问问庄子外佃农家的情况?”
    这座庄子及外面的近千亩地、十几座山都是欧阳锦华的,种地种果树的佃农二十几户一百多口人。
    佃农种的是茅草屋,年年都得修,这么大的雨,怕是要倒塌几座。
    欧阳锦华收起笑容,缓缓道:“您放心,雨刚停了,我就让刘叔带人先巡视了庄子,而后去庄外看望佃农。”
    丁氏点点头,目光里有些悲悯。
    欧阳锦华便道:“我寻思近日在田边盖几排结实的房子,免费给佃农住。这样以后雨灾、雪灾都不担心佃农房子倒塌出事。”又道:“谁租种我的田,就能住我盖的房,不种了就搬出去。”
    丁氏不是深居大院的妇人,清楚外面的物价,在骊山脚下的田畔盖房子,要花几百两银钱,也就是一年田租。
    “你的那些佃农,我见过的,都是本分老实的贫苦人,得了这样的好处,肯定对你感恩戴德,不会迁走。你体恤佃农,得了好名声。长久看来,你花了银钱盖房不吃亏。”
    欧阳锦华菀尔,“您说的是。”
    丁氏目光慈祥,拍拍孙女的小手,道:“你能这样做,我很欣慰。”
    丁氏的生母是丁老郡公的元配,头胎生的就是龙凤胎,就是丁氏与孪生哥哥。龙凤胎生得一模一样。
    丁氏一岁时,生母去世,丁老郡公按风俗守了一年,而后听从长辈安排娶了继室。
    丁氏继母怀了孕,被太医诊出是男婴,为了让亲生儿子出生之后继承郡公世子之位,派下人把丁氏的哥哥带出府杀死。
    下人没有杀人的胆子,决定把丁氏哥哥带出来卖给拐子。
    谁知行事那天,丁氏与哥哥穿着一样的衣服梳着一样的发型,下人心里紧张弄错,把丁氏抓走交给了拐子。
    拐子出了城才发现丁氏是个女童,把她迷晕要卖到青楼,途中她被医圣峰的峰主张医圣救下。
    张医圣的几个徒弟嫉恶如仇,把拐子给杀了,因丁氏年龄太小说不清楚,张医圣着急回医圣峰,就带着她了。
    张医圣可怜丁氏,收她当了义女,传她医术,带她云游天下行医。
    在丁氏十四岁那年,张医圣带着她进长安给百姓义诊。
    丁府的奴仆认出来丁氏,丁老郡公及她哥哥丁世子把她接回了郡公府。
    当年丁氏失踪之后,丁老郡公就派人查出继室的罪证,将继室休掉。继母情绪大起大落,导致腹里的孩子流产。
    丁老郡公至此没再娶妻,也没纳妾,府里只有几个灌了无子汤的通房。
    丁氏恢复了郡公府嫡小姐的尊贵身份,没过多久,由丁老郡公做主,跟欧阳锦华的爷爷欧阳林海定了亲事。
    按照常理,丁氏至此会过上荣华富贵的日子,谁知天有不测风云,那欧阳林海才高八斗,中了状元,被先帝指给重病在身嫡亲的姐姐慕容汐公主当驸马冲喜,又下一旨将丁氏赐给欧阳锦华为妾。
    丁氏本是元配,却变成了妾。
    慕容汐公主病逝之后,皇室的威严压着欧阳林海,没能将丁氏扶正。
    丁氏生了两儿一女,直到长子考中进士,先帝才允许欧阳林海抬丁氏为贵妾。
    丁氏四十岁那年,欧阳林海治理洪灾时被洪水冲走,尸骨未存。
    又过了十年,丁氏五十岁时,二女儿欧阳英骑马坠亡。
    人生四悲:早年丧母、青年丧父、中年丧妻、晚年丧子。丁氏经历了三悲,而且本来是的正妻,却成了卑贱的妾。
    于氏性子乐观坚韧,悲伤都埋葬于心,不对人诉苦,可是为了劝导欧阳锦华打开心结好好活下去,掏心掏肺的一件件说出来。
    欧阳锦华想到两个月来在丁氏身上得到无微不至的关爱及循循善诱的劝导,心里感激不已,“这是您教导的好。”
    丁氏微笑。
    小芹进来行礼之后,将食盒里的吃食布在桌上,禀报欧阳锦华厨房里的情况,打算把看到何嫂的腿脚有些不利落的事放在饭后说。
    祖孙二人开始享用简单却精制的午饭。
    香炸梅酒山鱼、蒜茸虾仁黄瓜、鸡丝芝麻凉面、细葱面汤,两菜一面一汤。
    欧阳锦华昨日让庄子里的奴仆进了骊山,于半夜在山里的小溪抓得小鱼。
    这种鱼生长的非常缓慢,往往长了几年,只有手指长,营养比江河里的鱼高,味道也更鲜嫩,就是刺多,所以要用热油把鱼炸透把刺炸酥了。
    “我幼时跟着义母行走乡村义诊时,吃过溪里的鱼。”丁氏昨个就听欧阳锦华说了香炸梅酒山鱼,今日一尝,果然是香酥鲜嫩,带着酸甜,还有淡淡的酒香,哪怕再没有胃口的人,也会一吃再吃。
    欧阳锦华柔声问道:“比我教厨房做的这个鱼如何?”
    “不一样的味。”丁氏又夹起了一条鱼,道:“都是人间美味。”
    欧阳锦华用公筷夹了一小碗鸡丝芝麻凉面,眨眨眼睛,微笑道:“奶奶,尝尝凉面,保证比您以前吃过的面都香。”
    “一根根面条黄澄澄的,上面还撒了熟的黑芝麻,瞧着就诱人食欲,味道应该差不了。”丁氏有些好奇期待没有汤的面条会是什么味道。
    夏天吃凉面,再配着用放了蒜的爽口凉菜及下过面条面汤,最好不过。
    丁氏身后的两个大奴婢春荷、秋荷连连点头,都道此面的品相好看。
    欧阳锦华有些得意的道:“我让何嫂往面粉里面放了两个鸡蛋黄,和出的面就带着一点黄色,而后面条在锅里煮熟了捞出来拌上少许菜油,面就成了金黄色。”
    厨房的两个厨娘是欧阳家的家生子。徐婶擅长做米食、炒菜。何嫂曾在长安酒楼学过厨,擅长面食、汤。
    大华朝长江以北都以吃面食为主。长安附近的人喜欢吃饼、面条,喝胡辣汤、羊肉汤。
    何嫂会做的面食里面并没有凉面。
    欧阳锦华是为了讨丁氏高兴,特意教何嫂*丝凉面的方法。
    丁氏吃了几筷子面条,老眼一亮,赞道:“还别说,这凉面可真是好吃!”扭头瞅了两个大奴婢一眼,自豪的道:“你们跟着我真是有福,常常吃到我孙女自创的美味吃食。”
    春荷忙道:“小姐人生得美,自创的吃食也美味。奴婢前生修来的福气,能跟在姨奶奶跟前侍候。”
    欧阳锦华前世容貌十分普通,这世年龄才十五岁,已经长得有沉鱼落雁之色,在庄子里常听到下人们赞美容貌的话,心情自是愉悦,但不以为傲。
    秋荷道:“小姐孝顺姨奶奶,奴婢沾了姨奶奶的光总是有好口福。多谢姨奶奶、小姐。”
    丁氏吃了两小碗凉面,又喝了细葱面汤,觉得八分饱,就放下筷子,等着欧阳锦华用完饭,就一起出了饭厅,在庄子里散步,瞧瞧被大雨打过的石榴花,午时三刻各回屋子午休。
    欧阳锦华派人去给何嫂瞧腿脚,而后进了卧房,由贴身一等奴婢小茼侍候取了发饰,解了发鬟,脱了浅紫色的长裙,露出被小衣包着的发育完美的身材。
    她低头瞧着盈盈一握的小腰,这只在书里才有的小蛮腰,竟然长在了自已身上,而且怎么吃,都不会变粗,真是件幸福的事。
    小茼这些天常看到欧阳锦华莫名其妙的憨笑,生怕她又精神失常,担忧的问道:“小姐,您想起什么高兴的事?”
    ------题外话------
    冬去春来,我开新文跟亲们团聚了。真是很高兴哦!
    新文延续晶晶、玲珑一宠到底温馨甜蜜的风格。呵呵,亲们赶紧收藏吧!
    《药女晶晶》出版名《君心不悔,青春作证》,即将在当当网正式销售,含独家番外,喜欢的亲们到时关注公告去购买。最终的大结局会在近日在上传。
    

  ☆、2 秘密

欧阳锦华挑眉,春水般的眸子波光流转,笑道:“过些天是奶奶的六十岁大寿,爹娘弟弟都会来庄子给老人家祝寿。”
    “奴婢愚笨,竟是忘记这件好事了。”小茼喜上眉梢,一扫刚才的忧虑。
    卧房点了几根能熏走蚊虫的艾叶草,淡淡的青草香弥漫,奴婢都退在房外,四周静寂无声。
    欧阳锦华躺在雕有吉兽图案的檀木大床上,盖着有太阳味道的苏州一等丝绸薄被,眯着眼半梦半醒。
    桃红色的丝绸薄被衬得她脸上肌肤胜雪,玫瑰色的嘴唇柔弱娇嫩,如同落入凡尘的仙子。
    她的脑海里闪过一幅幅记录两世记忆的画面。
    她两世的姓名都是欧阳锦华。
    前世出自集古医术、厨艺为一体的药厨大世家,父母早逝,没有兄弟姐妹,由叔叔养大,被当成继承人培养,在一次去往国外跟国际友人交流医术的途中,所乘飞机坠落,意外身亡。
    后世同样是出自大家族,不过欧阳家族是以耕读传家,所属的时代是皇权至上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
    爷爷欧阳林海是欧阳家族的嫡子,先帝钦点的状元,尚了先帝的妹妹慕容汐公主。他与慕容汐都已经病逝。
    大伯欧阳跃是正四品上的吏部侍郎,在大华朝拥有实权。
    爹爹欧阳腾是丁氏生的小儿子,有过目不忘的天赋,拜丁氏义母医圣峰的张医圣为师,学到精湛医术,曾经在皇宫当过太医,后来弃医从仕,参加科考中了探花做了文散官。
    娘亲王氏出自拥有几百年历史的巨商王家。王氏是家里的嫡女,哥哥有官职,还有一个在宫里婕妤的嫡亲姐姐,嫁给欧阳腾也不算高攀。
    三个嫡亲的弟弟,大弟欧阳锦玉、二弟欧阳锦雷、三弟欧阳锦风。
    几年前,欧阳腾听了欧阳跃的话,给欧阳锦华订下亲事,男方是欧阳跃的官场上的盟友刑部侍郎的嫡二子秦晃。
    秦晃是个宛如娇阳的优秀少年,以十五岁的年龄就考取了进士,又擅长琴棋书画。
    原主见过秦晃,还曾当着两家长辈的面合奏过琴箫,对他倾心不已。
    去年秦晃暴毙,原主伤心欲绝,两个多月前,葬花时淋了春雨,受了寒气,夜里做了恶梦,哭得死去活来,没几天就香消玉殒了。
    欧阳锦华的性格跟原主相差太大,拥有这具身体之后,怕被家人看出端倪,就由着大弟欧阳锦玉将身边的奴婢全换了,而后提出到骊山脚下的庄子散心。
    王氏一片慈母心,要陪同前往被欧阳锦华拒绝。
    丁氏一直跟欧阳跃住在长安的欧阳府,听小儿媳王氏说欧阳锦华大病一场险些丧命,十分担忧,就从长安住进庄子陪她开导她。
    “这世上真有为爱而亡的女子。”欧阳锦华喃喃自语,有些感慨,“祝你到了天上跟秦晃团聚结为夫妻。”
    她等了片刻,心念一声:我要进去。眨眼间便置身于被淡淡白雾包围一望无际的梅林。
    这个神秘的地方名叫梅雪灵府,是她前世今生胸口左手拇指红痣隐藏的空间。
    梅雪灵府里面只有梅树,每棵梅树长得不同,只是枝头均是红梅花儿灿烂绽放。
    梅花清香扑鼻,每百片花瓣才有一片上面沾着一点点白雪。
    这不是普通的白雪,而是能治百病的灵雪。
    她每次进来都用玉瓶将灵雪采集,天天如此,今生采集到的灵雪,融化成的灵水,除去每天口服的还不到一两。
    梅雪灵水是她两世最大的秘密。
    站在门外的小茼听到里面没了动静,这才离开去给欧阳锦华做贴身穿的小衣。
    如今欧阳锦华身边共有六个奴婢,两个一等奴婢,小茼与小苋,两个二等奴婢,小芹与小茹,两个三等奴婢,小芰与小苛。
    六个奴婢都是孤儿,曾在医圣峰学了医药武术,识字懂礼,年龄最大的十八岁,最小的十三岁,被欧阳锦玉送给欧阳锦华。
    一会儿,去给何嫂看病的小苋与小茼还没回来,庄子的管家刘三却是从庄外满鞋湿泥愁眉苦脸的来了。
    “小茼,劳烦你给小姐禀报,佃户的房子倒塌了四座,压死了两个人,都是没过六岁的小孩子,伤了七个人,伤势最重的手、脚都断了。”
    小茼秀眉紧蹙,低声道:“小姐正在午休,不过小姐向来心善,这是人命关天的事,我吵醒她,肯定不会怨我。你就在这里等着,我去跟小姐说。”
    很快,欧阳锦华不带一丝恐慌的声音从屋子里传出来,“刘叔,你去帐上支四十两银子,十两银子给两个小孩子办了丧事,三十两银子分给两家。那七个伤者,病情严重的到庄子里住下,我让小苋去给他们瞧病。”
    刘三面色缓和,内心更加高看欧阳锦华,恭敬的道:“小的替佃农多谢小姐慈悲观音心肠出手相助。”
    “我派小茼跟你走一趟。”
    刘三没等一会,小茼就从卧房里出来了。两人去帐上取了银子,带着十几个奴仆出了庄子,浩浩荡荡的去了佃农集中居住的地方。
    刘三按照欧阳锦华的吩咐,将银钱交到了两个去世孩子的爹娘手里,又跟重伤者的家人说好,送到欧阳府由医圣峰出来的医女免费医治,不过若是伤势太重没了性命,欧阳府不负责。
    小茼见刘三办事沉稳老道,暗自学了,等他说完话,方宣布近日起欧阳锦华要在田畔盖几排新房,只要佃农种着欧阳锦华的地就能免费住进去。
    在场的佃农及家属听了,无不感恩戴德,跪下朝着庄子方向重重的磕头,对欧阳锦华的忠诚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场暴雨引起的天灾夺去了两条活生生的人命,好在欧阳锦华及时出手抚恤慰问死者家属,又给活着的佃农提供了保障生命安全的住房,把佃农的悲痛降到最低。
    丁氏得知了此事,竟是拿了自己的两千五百两银钱贴补给欧阳锦华。
    “奶奶,您送给我好多的首饰古董字画,我不能再要您的银钱了。”
    “好孩子,奶奶已是一大把年龄了,不知道哪天就去地府跟你爷爷团聚,这些银钱留着没用。”
    “您就算给我银钱,也用不了这么多。两千五百两都够买一个庄子了。”
    “你是不是觉得奶奶没有银钱,两千五百两就用净老本了?我告诉你一个秘密,你爷爷给我留了两万两银钱,这只是明面上的。”
    “爷爷对您真好。”
    “他暗地里给了我两万两银钱。我一个老婆子,吃穿用戴都有儿子管着,哪用得了这么多银钱。”
    “女子有钱就有底气,越多越好呢。”
    春荷、秋荷收到丁氏暗示的眼神,连忙相劝,欧阳锦华只有收下,心里很是敬佩丁氏不看重钱财。
    ------题外话------
    昨天收到许多亲送的东东。在此谢过!
    希望亲们能喜欢我的新文。亲们有系统赠的评价票,请投下来,记得打5分哦。
    周日愉快!

  ☆、3 毒妇

夜里,欧阳锦华拿着五张面值五百两的银票在灯下瞧看,这是大华朝银庄通用的,“小茼,你明个出庄一趟,把二千两银票换成金锭。”
    乱世的黄金,盛世的古董。眼下大华朝一派繁荣昌盛,没有半点战祸的兆头。
    只是欧阳锦华素来不愿把所有的钱财都交给他人,前世是投资做生意,今生想着黄金比银子保值。
    小茼瞧着灯下的欧阳锦华,脸上胜雪肌肤泛着淡淡莹光,弯弯秀眉如画,朱唇微启娇艳欲滴,莫说是男人,就是她这个女人都要看痴了。这样的美人,再长几年,不知是何等的倾国倾城。
    次日早晨,阳光明媚,空气里夹带着湿气,昨日特大暴雨虽然只下了半个时辰,庄子旁边的清河水位却是满了。
    河边青草一望无际,中间一条被人踩出来的羊肠小道,丁氏、欧阳锦华各自带着两个奴婢正在晨走。
    丁氏是老年人,睡眠少天天早起,自几年前就有了晨练的纱惯。
    在长安欧阳府时,每天早上只要没有下雨雪,就会饶着府里的内院走上十几圈。来到庄子,仍是坚持这个习惯。河边视野开阔,入目都是绿油油的树木麦田,能在此处晨练,一天心情都会好。
    欧阳锦华前世被当成家族继承人培养,首要的就是有强健的身体,骑马、爬山、跑步、射击,甚至还学过正宗的咏春拳。
    这世原主是个娇滴滴的小姐,手无缚鸡之力,从来不锻炼,伤心欲绝去世,留下的身体非常虚弱。
    欧阳锦华从占据身体的第三天,就开始跟着丁氏晨走。
    “奶奶,刘三曾经给我说过,那里地势高,十几年来从未被河水淹过。我想将房子建在那里。”
    丁氏顺着孙女手指的方向望去,二十几丈外有个小山头,看着比河边地势高个两、三丈,不知道小山头有多大,够不够盖几排房子,便道:“咱们过去瞧瞧。”
    祖孙二人在小山头转了一圈,把盖房子的地点定下来。
    欧阳锦华回到院子,换了长衣长裤,在几个奴婢平静的目光注视下打了三遍咏春拳。
    她现在练的是咏春拳初级的小念头,只有让这具身体肢体能力达到小念头的要求,才能晋级练习中级。
    晨光照耀在欧阳锦华貌比花娇的脸上,洁白如玉的肌肤,瞧不到一根汗毛,身材婀娜,每一个动作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
    小苋忍不住夸赞道:“小姐打拳真好看。”
    欧阳锦华打完拳,小脸红扑扑,完全没有两个多月前的孱弱憔悴,美目扫过几人,道:“你们心里又在笑我是花拳绣腿吧。”
    几个奴婢笑而不语。
    欧阳锦华不做解释,自信满满的道:“等着哪天有坏人,让你们见识一下我这花拳绣腿的厉害。”
    祖孙二人的早饭一直是分开吃。欧阳锦华正在长身体,早饭丰盛。丁氏喜欢简单些。
    当日,刘三奉了欧阳锦华的令,从帐房支了四百两银钱,带着几十个佃农在小山头盖起房子。
    受伤的佃农在庄子里养了两日,没有发烧,度过危险期就回去了。
    这一日,丁氏、欧阳锦华用过午饭,收到长安欧阳府的来信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