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宅-第2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跟我说,小女子的长辈们相信他的为人处事品行,那他把小女孩子教导得知书达理,他一样觉得自豪。”


第八百零一章 信

苏青芷瞧得出王喜儿面上的喜色,她瞧着跟着心喜了几分。
    女人活着不容易,能够多快乐一天算一天。
    王喜儿能够放下心里的纠结,只怕那位王夫子还是用了真心真情。
    也许那朵烂桃花反而成了他们夫妻感情升华的肥料。
    王喜儿很是喜悦表达了她的心思,自然也说了家里人对王夫子办私塾的大力支持。
    王夫子是主动寻父母商量了想开办私塾的想法,王书记官慎重的想过之后,他也认为对长子来说是一条好路。
    只是经过那一次王夫人带头闹上学堂的事情,只怕王夫子的学生不是那样的好收。
    王夫人则不认同王书记官的想法,她觉得她那一次闹得对,自家长子要是真做了糊涂事情,也不会这般轻易甩开那个沾手的货。
    而且王夫人的意思,王夫子收学生的事情不用着急,只是先把消息放出去,在等待周边人反应的同时,长子正好可以在家里教导一下自家的孩子们。
    一家人坐在一处商量王夫子置办私塾的事情,家里人都同意,王夫子早些有正事做,也能把那不好的影响早一些涂抹掉。
    只是私塾的地方,一时难以找到。
    王夫子大弟痛快的跟他说:“我见到许多私塾都开在自家中,我们家院子是最挨近官街的地方,安全有保障。
    而且家里现在就有一处空院子,请人看一下风水,在靠近院墙处开一个门,就能成为私塾院子门。”
    王夫子夫妻平日里在家中还是尽了长兄长嫂的责任,下面的弟弟弟媳有事的时候,王喜儿在家中照顾侄子女是一样的尽了心思,孩子们是一样的衣着干净。
    王夫子这要开了私塾,自家孩子年纪小的时候,这读书的大问题可以全交给长兄去张罗。
    王书记官夫妻原本就担心家中别的孩子有意见,现在见到孩子们都支持王夫子的私塾,他们夫妻心里也很是愉悦。
    王夫子大弟是一个说做就做的人,第二天就寻人来看了风水,听风水先生夸院子挑选得好,正是最最适合书香的院子。
    王夫子大弟跟家中父母说了,又问过王夫子的意思之后,他转头就让人来开了院子门。
    苏青芷知道王家有好几个儿子,她一直以为王喜儿夫婿这一辈兄弟便沉稳性子,原来也还有那么一个这么雷厉风行的人。
    王夫子的私塾,安在王家的一处安静的院子,先是自家的孩子。
    后来林静琅姐弟由陪读变成正式读书,当然林广辉更多是去王家玩乐的人。
    只是他离不了林静琅,王夫子就给他在林静琅身边安了一张小凳子。
    有林静琅在,官街上有几家夫人们也顺带把年纪不足七岁的孙女送了到王家私塾。
    王夫子原本想收大一些孩子,现在这动静瞧着,主动送来的全是三岁以上七岁以下的孩子们,他也只能默认接受下来。
    因为全是官街上的孩子们,王夫人婆媳每天还会给孩子们准备小点心,免得孩子们饿肚子。
    王家热闹的也只有那一处院子,官街上的夫人们都有些空起来,她们的心思再一次放在清理家里的事情。
    苏青芷坐月子的时候,来探望她的人,还有林宅上下下下都有意识的挡了外面的消息。
    过年前,傅大人家的表妹突然从外地来投奔表哥。
    傅大人认可表妹的身份,傅夫人也安排了客人在家中小住,只是如这个表妹的情况,是不太适合留在家中过年。
    傅夫人暗示过这位年青表妹,结果别人在她面前当做没有听明白,背后,就去傅大人面前哭诉她的为难和辛酸。
    傅大人自然回头劝妻子包容一二,等到过年前,就安排她归家,毕竟年青表妹夫婿没有了,夫家还是有人存在。
    傅夫人也不想与傅大人多争持,只是后来发生的事情,直接把这对夫妻气得要发疯。
    这位年青表妹心大又心急,她一心想引诱傅大人成事,结果傅大人有事没有上当。
    他身边的管事给那位表妹直接拉了,差点要上床,那个管事就是中了药,他的心里还是想着要完全大人交待的事情,他执意不肯成事,这才没有真正成事。
    傅大人夫妻事后赶紧把这位表妹托付人送走了,刚好赶上年底最后一趟镖队出活。
    傅大人夫妻分别给家里人书信,直言日后是不会再认下这一门亲戚,这丢脸都丢到外地来了。
    这事情,是傅大人夫妻把那表妹送走之后,大家才知晓的事情。
    傅夫人私下里跟王夫人说,如果不是要过年了,想着一年到头,就这么几天轻闲日子,她是还会跟傅大人计较好些日子。
    她现在听王喜儿提及的热闹事情,她是瞪大了眼睛,很是惊叹的说:“原来傅大人夫妻那般文雅的人,他们也能做这般威风的事情。”
    王喜儿瞧着她,问:“有人说,傅夫人很是不贤良,你觉得呢?”
    苏青芷笑着直言,说:“我是女人又是正妻,我觉得换成是我,我还不见得了有傅夫人的这般好休养。
    婆婆都不在了,那什么守寡的小表妹什么的,她来做客,瞧在亲戚的份上,自然会给饭吃。
    可是留着小住的事情,自然是不行。
    她一个有夫家的人,那能长留她在表哥家中过年。
    而且她事先还不曾招呼一声,就这样不请自来的投奔,谁知她是不是在夫家中犯下什么事情,现在来这里避难。
    傅大人夫妻都是好人,念了亲戚的情分,结果还是遇见了白眼狼。”
    晚上,苏青芷跟林望舒提了提,他笑着用手指戳她的额头,说:“傅大人夫妻真要是没有防备心,也不会这么快就捉了人的把柄。
    这样突然而来的客人,我听傅大人事后说了,他们夫妻问她的话,她是含含糊糊的说得不太明白。
    傅大人虽说是教谕,可这些年一样旁观过多起的案子,他是一个小心行事的人,傅夫人也不是一个轻信的人。”
    “瓮中捉鳖?”
    苏青芷一时心动之后,她说完很是认真的瞧着林望舒,他略点头说:“还好,还没有傻得完全。”




第八百零二章 安排

年后,春天里,事事透出几分新意来。
    傅夫人来林宅的时候,苏青芷总觉得她身上少了一些沉闷的气息,焕发出一种热情的生气。
    傅夫人来了,她和苏青芷说得最多的还是书,这个话题非常的安全又能一说就停不下来。
    王喜儿过来的时候,在一旁静静听了一会,她满眼佩服神色的瞧着傅夫人和苏青芷两人,这两人太能够说了。
    其实这个时候,傅夫人和苏青芷已经在讨论话本子了,傅夫人跟苏青芷说起多年前在茶楼里听过的一出说书,她直到现在还在惊叹说书人技艺精湛。
    苏青芷听后颇有些向往,她跟傅夫人打听安南城里可有那么好的说书人?
    傅夫人与她打听安瓮城里可有那么好的说书人?
    结果傅夫人在安南城多年,她因为没有遇到同好,一直不曾去茶楼听过说书。
    苏青芷年纪小的时候,她跟着兄长和表兄弟去过茶楼。
    那时节,家中的兄弟们正年少无忧,自是不可能静静的听人说书。
    她笑着轻轻的摇头,跟傅夫人说:“只听兄长提过一两句,我也不曾上过心。”
    傅夫人想一想苏青芷现在还不曾出一百天,而且林大人一向珍视妻子,她便没有再多言。
    傅夫人走后,王喜儿也无心多留,她跟苏青芷说:“母亲让我来跟你说,她明天去一趟舅家,你上次说的花茶要去跟舅舅定下来。”
    苏青芷笑着点了头,王喜儿走后,她让管事妇人拿了定银送去王家。
    花茶的生意,苏家八小姐年前来信说了要继续做,苏青芷在心里暗自舒一口气。
    她心里是担心着她上次不曾应承苏家八小姐的事情,会让苏家八小姐心里介意而不想再往来。
    林望舒见到她舒展的笑脸,他轻摇头说:“你家那位八堂姐不过是事急乱想法子,也幸好你不曾糊涂应承下来。”
    苏青芷心情大好的跟他,说:“八堂姐为人明白,只要有关彼此夫家的事情,为了大家好,都是不能随意插手入内,特别是有关银子的事情,自是要结算清楚,才不会影响姐妹情意。”
    苏青芷嘴上这样说,她的心里多少明白一些,这事情之后,到底还是影响了一些她和苏家八小姐的情意。
    然而这样的事情,就是再来一次,苏青芷还是一样的会拒绝,她已经不是单身一人了。
    苏青芷多少明白一些苏青葙自出嫁之后,她有时面对家中弟妹,为何在没有人注意的时候,她的眼里会透出那种心有余力不足的无奈神色。
    苏青芷来安南城后,她一样书信给了苏青葙,自然是把安南城里人气风俗夸了又夸。
    苏青葙回信过来,自是把她的生活说得平顺。
    苏青葙也跟苏青芷提了苏家的事情,因为赵氏的贤达明理,唐氏现在是完全放手家中的事情。
    赵氏专门和苏青葙提了提有关苏丰君的亲事,她认为现在到了慢慢寻磨的时候,她们这边可以慢慢的看,等到有眉目了,再请舅家人来掌眼。
    苏青葙感动赵氏的用心,她在信里面跟苏青芷表示,他们兄弟姐妹都是有福气的人,才会有这样的一个靠谱的舅家。
    苏青芷明白苏青葙的话,如果没有唐家的背景,他们三人的亲事,绝对不会是今天这般的情形。
    有关苏家八小姐的事情,苏青芷自然在给苏青葙的信里面,当成随意写了那么一笔。
    结果平日里慢慢回信的苏青葙,在那一封信后是立时回信了,她在信里提醒苏青芷,有关苏家八小姐的事情,自有五叔去张罗。
    苏家八小姐嫁进去的这一房人还不错,她让苏青芷只管放心,别随意去好心做了坏事。
    苏青芷看信后差点出了一身汗,那个时候她如果不是瞧见一边唐掌柜担心的神色,她差一点就随口应承下来。
    她还真没有当那是什么大事,只觉得是苏家八小姐的嫁妆,她只是帮着暂时保管一下。
    她是过后想起来,苏家八小姐一向跟娘家人亲近,这样的事情,她应该最先去寻近路的娘家人,她跑这么远来寻她。
    她要是沾了手,事后,还真是洗不干净一手的灰尘。
    遇这桩事情之后,苏青芷自此后提醒了自个,做任何决定不要急,宁愿慢一些也要稳当一些。
    官街上每天能够热闹的事情,其实也差不了太多,只不过是新瓶装旧酒而矣。
    苏青芷的心思放在儿女的身上,她有了小儿子,也不曾轻慢过两个年纪大的孩子。
    年后,林望景一行人缓缓来了安南城,刘氏是同行人。
    苏青芷听说刘氏到来的消息,她面上的惊讶神色瞧得林望舒跟着笑了起来。
    林望舒笑着说:“我听那边传来消息,还特意又问了一遍。”
    苏青芷听他的话,很快招来管事妇人问话,听她说那边院子安排妥帖之后,她心里放心许多。
    苏青芷交待了管事妇人注意家事之后,她跟着林望舒赶去了那边院子。
    距离不远,林望舒夫妻到的时候,林望景夫妻还在收拾。
    他们夫妻只好在院子里随意走动,林望景这处院子,苏青芷只经过院子门,她从来不曾进来过。
    这一次,她瞧了瞧内里的布置,她笑着跟林望舒说:“就这样瞧着,我觉得还是能过得了眼。”
    林望舒瞧着她笑了起来,说:“三哥那人是有精致生活的时候,绝对不会怠慢自个。两位先生又是文雅人,自然会好好打理院子里的景致。”
    苏青芷转而担心起来,她跟林望舒说:“嫂嫂来了,两位先生只怕不太方便住在此处,我让人把前院整理出来吧。”
    林望舒瞧着她笑着摇头说:“不急,等听听三哥三嫂的意思再说吧。”
    林望舒和苏青芷由后院转到前院的时候,林望景已经出来候在前院里面,他的身后候着一对年青男女。
    林望舒和苏青芷上前给林望景行礼,他摆手说:“自家人别客气了。喏,这两人是大嫂给你们安排的人,他们是夫妻。一会,你们带回去吧。”
    那一对夫妻上前来见礼,林望舒和苏青芷瞧了瞧后,林望舒笑着说:“好,一会你们跟我们回去。你们来时,大夫人应该跟你们提过,你们要跟在我们身边两年的事吧?”
    那家男人性子瞧上去就是憨厚人,他连连点头,反而是妇人出面说:“是,大夫人来时跟我们交待清楚了。我们会听小老爷和小夫人的安排。”


第八百零三章 温婉

林望舒和苏青芷的次子,林家五老太爷接到消息之后,直接说:“喜事,就叫广喜吧。”
    林望景觉得这个名字不错,林广喜的名字在安瓮城林家大宅里传开。
    而且林家五老太爷做主,趁着过年时节,就这样的给林广喜上了家谱。
    当然林家里也有人出面提醒,说要缓上一年给孩子上家谱为好。
    林家五老太爷没有把这提醒的话放在心上,他跟人说,不管早晚,孩子都是要入家谱,那不如早上家谱,免得他要惦记一年的心思。
    林望景把这事情说给林望舒听,他是有心希望林望舒能够把唐家那两位妇人多留上一些日子。
    他瞧得出来,那两位妇人不是一般的下人。
    林望舒明白林望景这个心思之后,他还是摇头跟他说:“三哥,她们是唐家的人,自然是我们这边事了,她们要早些回去。“
    林望景只能感叹的跟林望舒说:“我们家的人,就没有唐家人想得深远,连同出嫁了外甥女还能享受到这种好处。”
    林望舒瞧着他,微微笑了,说:“三哥,时日越长,你越能够明白,唐家不许纳妾的好处。
    一家人的心思往一处使,当长辈的人,自然愿意为家里儿孙们想得长远一些。
    我们家的人,自个的事情都理不清,那来得闲心去考虑再长远一些的事情。”
    林望景深深的望他一眼后,说:“大侄子大约会跟你一样吧,大嫂没有心思给他身边添人,大侄子媳妇又能生,将来家里那些麻烦事情,是会少了许多。”
    林望舒略略奇异,为何刘氏这一次会跟来的事情。
    林望景先前是动过心思,可是后来家中长辈们不许之后,他就不曾再动过这个心思。
    林望舒好奇的问林望景说:“三哥,你改变天暖时要与朋友们一起出发的计划了?”
    林望景叹气说:“自然没有改变。你三嫂说,她要跟我来一趟,看一看我住的地方。
    我跟她说了,等到我要走的时候,我安排人送她回安瓮城去。”
    林望景实在不好意思跟林望舒说过年时,林家五太夫人又做了什么事情。
    过年的时候,林家五太夫人听说林望舒不带儿女回来的消息,她当下就黑了脸。
    林望景当时就有些不太明白的瞧着她,他明明回家之后,就跟家里人提过,苏青芷刚刚产子的消息。
    而且林望舒是一县之长,这样的时节,他是不能轻易离了任职之地。
    林家五太夫人这样的神色,分明是忘记了那么一回事。
    林望从帮着林家五太夫人解释了,说林家五太夫人年纪大了,近来有些忘事。
    结果很快林家五太夫人的行事,用实力证明,她并没有忘事,她只是不想记起她觉得不如意的事情。
    她关心林望景在外的生活,她认为刘氏不去安南城照顾林望景,又不往林望景身边安置人,这是不贤不仁的表现。
    好好过年的日子,林望景只有这边好话哄了林家五太夫人,背后再好话哄了刘氏。
    刘氏因此动了心思来安南城,她不太相信林望景在安南城会这般的安分。
    她认为苏青芷一个当弟媳的人,总有照顾不到的地方,她一定要走这一趟。
    刘氏来了之后,她见到院子里处处安排的井井有条,那心里又有些不太舒服。
    她还是见过厨房里的厨子之后,再听人说了一番话之后,她明白过来,苏青芷是不曾进过这一处院子,可是她却派了管事妇夫妻常来这里照应一二。
    林宅那边有的好东西,这边也会有的。
    苏青芷在安南城里见过刘氏,自是是满满的欢喜。
    刘氏瞧着苏青芷也是格外的顺眼,说:“小九,你三哥在此处生活,多亏你事事安排人打点得妥帖。”
    苏青芷自然是不会接了这份功劳,她是笑着说:“三嫂,这是三哥和两位先生训导下人们有功。”
    刘氏这个时候还不曾见过厨娘,可是她瞧着苏青芷瞧着她的坦然神色,她的心里就安心许多。
    她认为林望景在这处院子里就是暗藏的有什么,那也不关苏青芷的事情。
    毕竟苏青芷是弟媳妇,林望景有心想要隐瞒她,以苏青芷的性子,大约也是绝对不会知情。
    等到刘氏跟厨娘打听清楚之后,再听她身边人跟她说了外面人的说法之后,她的心里是非常惊讶。
    原本她的心里认为林望景是能够短期内离了女人的男人,但是时间长了,她对林望景是没有丝毫的信心。
    可是她现在听来的消息,林望景在安南城竟然是一个君子如玉的人,实在是惊破了她的一双眼睛。
    刘氏是直爽人,她过后跟苏青芷丝毫不拘束的表达了他的想法。
    苏青芷听后笑了起来,说:“三嫂,你也太小看三哥的为人处事。
    你说相信我家老爷在外面女人面前能持重,三哥可是我家老爷的嫡亲兄长,这是家传天性里面,他们兄弟就没有那个轻浮的种子。”
    刘氏细细的想过,林家五老太爷就不是一个多重女色的人,如果林家五太夫人是他合了心意的女人,只怕他也会做象林望舒现在一样的选择。
    可惜林家五太夫人的行事,实在是在很多的时候让人哭笑不得。
    刘氏暗想着,如果当年林家五太夫人不做那种塞丫头过来的事情,她又能沉得住气,她不去跟林望景吵闹,他们夫妻之间也许会比现在相处得好一些。
    刘氏转而想起来,林家五太夫人一样在林望舒身上使用过同样的法子,而林望舒却把事情处理得周全。
    当然苏青芷这个心大的人,她一直就不曾闹过事情,仿佛不管是那种结果,她都能平静的接受下来一样的神色。
    或许是离了安瓮城,离了林家大宅,刘氏在安南城里回想起旧事的时候,她有些反省就当年的年轻不知事的冲动行事。
    她面对林望景的时候,她反而不再有那么多的抱怨,要说有错,他们夫妻年青时候,都犯了一样的错。
    刘氏的转变,林望景瞧着还是乐意了许多,他只觉得安南城的风水不错。
    瞧,刘氏来了之后,她的性情都变得温婉了许多。


第八百零四章 相约

林宅里新添了下人,刘氏又专门给苏青芷介绍了这对夫妻的来历,苏青芷便安心的用起人。
    唐家两位妇人把照顾孩子的事,全盘交付给新来的妇人,她们又仔细的盯着瞧了几日之后,见这位妇人做事还是上了心。
    她们便来跟苏青芷言明想要回安瓮城,苏青芷虽说舍不得她们,只是她也知道,她不能再留着人不放手。
    两位唐家妇人对唐家来得,一样是得用的人。
    苏青芷爽快的应承了她们,她跟她们说会尽快安排事情。
    苏青芷这边赶紧去寻王夫人说话,两位妇人要回去,她总要给她们带一些本地的特产回唐家。
    苏青芷这边放手,林望舒这边很快的打听到消息,第三日就有一趟镖队去安瓮城,正好把两位唐家妇人和一輌马车安插进去。
    唐家两位妇人在照顾苏青芷的母子同时,遇见王夫人婆媳有关孩子们身体事情寻问,她们一样痛快的回答。
    她们要走了,王夫人婆媳一样的舍不得。
    唐家两位妇人走了,带走了大半车的东西,当中有一半是王家送来的新鲜菜。
    唐家两位妇人走后,有一阵子,林宅里的人,都有些不太习惯。
    王夫人婆媳和傅夫人来林宅的时候,她们无意当中还是还会提及两位唐家妇人。
    王夫子的私塾现在是在官府里的挂了牌子,如今只要能过两年考核期限,日后就能正式招收学员。
    内里的一些事情,其实比苏青芷想象得要难得多。
    林望舒跟苏青芷提了提当中的一些事情,听后,她很感叹的说:“我们林家的长辈们是有远见有能力的人,才能把家里族学办得如此出众有名声。”
    林望舒听后笑了起来,他笑着说:“我听家里长辈们提过,先时家里人的意思,是想着家中这么多的孩子,要单独请几个先生回来分别教导,银子上面很是不合算。
    大家想着干脆空一处院子出来办一个族学,只要是族里的人,都能来上学。
    只是等到族学操办起来之后,邻居们就来攀交情,自然只有收了邻居家的孩子们,再来就有亲友们上门,这样一来二去,就把规模闹得有些大了,也无法再缩小。
    家里的人,只能把这事向官府教导师反应,也说了初衷,只是不当再当私学,很自然的加入了考核。
    已经开了张的族学,家里人只能用心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