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后宫·如懿传4-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西湖烟水茫茫,百顷风潭,十里荷香。宜雨宜晴,宜西施淡抹浓妆。尾尾相衔画舫,尽欢声无日不笙簧。春暖花香,岁稔时康。真乃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那女子的歌声虽不算有凤凰泣露之美,但隔着春水波清韵,一咏三叹,格外入耳,更兼那琵琶声幽丽入骨,缠绵不尽,只觉得骨酥神迷,醉倒其间。直到有水鸟掠过湖面,又倏忽飞入茫茫夜气,才有人醒转过来,先击节赞赏。
  皇帝亦不觉赞叹,侧身向如懿道:“词应景,曲亦好,琵琶也相映成趣。这些也就罢了,只这曲子选的格外有心。”
  如懿低首笑道:“素来个赞西湖的词曲多是汉人所作,只这一首《仙吕·太常引》乃是女真人所写,且情词独到,毫不逊色于他作。”
  皇帝不觉含笑:“皇后一向好汉家词曲,也读过奥敦周卿?”
  如懿轻轻侧首,牵动耳边珠络玲珑:“臣妾不是只知道‘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元曲名家如奥敦周卿,还是知道一些的。”
  皇帝伸出手,在袖底握一握她被夜风吹得微凉的手:“朕与你初见未久,在宫中一起看的第一出戏便是这白朴的《墙头马上》。”他的笑意温柔而深邃,如破云凌空的旖旎月色,“朕从未忘记。”
  如懿含羞亦含笑,与他十指交握。比之年轻嫔妃的独出心裁,事事剔透,她是一国之母,不能轻歌,亦无从曼舞,只能在不动声色处,拨撩起皇帝的点滴情意,保全此身长安。
  太后转首笑道:“皇帝是在与皇后品评么?如何?”
  皇帝笑着举杯相敬,道:“皇额娘又为儿子准备了新人么?”
  太后笑着摇首,招手唤荷花中二女走近:“皇帝看看,可是新人么?”她的目光在如懿面上逡巡而过,仿佛不经意一般,“宫中新人太多,只怕皇后要埋怨哀家不顾她这个皇后的辛劳了。”
  如懿心头一突,却笑得得体:“有皇额娘在,儿臣怎么会辛劳呢?”
  太后不置可否地一笑,只是看着近前的两名女子,弹琵琶的是玫嫔,而唱歌的竟是入宫多年却一直不甚得宠的庆贵人。
  玉研举起自己手中的酒盏,抿嘴笑道:“旧瓶装新酒,原来是这个意思。”
  皇帝颇有几分惊喜之意:“缨络,怎么是你?”
  绿筠亦笑:“玫嫔的琵琶咱们都知道的,除了先前的慧贤皇贵妃,便数玫嫔了,但是庆贵人的歌声这样好,咱们姐妹倒也是第一次听闻呢。”
  众人的目光都只瞧着庆贵人,唯独玫嫔立在如懿身旁。如懿无意中扫她一眼,却见她脸色不大好,便是在娇艳的脂粉也挡不住面上的蜡黄气息。她正暗暗诧异,却听太后和缓问道:“庆贵人,你是哪一年伺候皇帝的?”
  庆贵人依依望着皇帝,目中隐约有幽怨之色,道:“乾隆四年。”
  太后叹息一声:“是啊,都十二年了呢,哀家记得,你刚侍奉皇帝那年是十五岁。”
  庆贵人垂下娇怯怯的脸庞:“是。太后好记性。”
  “哀家记得,你刚伺候皇帝的时候,并不会唱歌。”
  庆贵人害羞带怯望了皇帝一眼,很有几分眉弯秋月、羞晕彩霞的风采:“臣妾自知不才,所以微末技艺,也是这十二年中慢慢学会,闲来打发时光的。还请皇上和太后不要见笑。”
  庆贵人这几句话说的楚楚可怜,皇帝听得此处,不觉生了几分怜惜:“这些年是朕少少冷落了你,以致你长守空闺,孤灯寂寞,只能自吟自唱打发时光,以后必不会了。”
  玉研媚眼横流,笑吟吟道:“皇上待咱们姐妹,总是新欢旧爱都不辜负的。”
  婉嫔亦打趣:“嘉贵妃难不成还说自己是新欢么?自然是最难忘的旧爱了。”
  如此闲话一响,太后略觉得湖上风大,便先回去。只留了嫔妃们陪伴皇帝笑语。
  彼时皓月当空,湖上波光粼粼,有三五宫裳乐伎坐于湖上扁舟之中,或素手抚琴,或朱唇启笛。笛声顺着和煦的微风飘来,细长有如山泉溪水,醇和好似玉露琼浆,丝丝绵绵宛若缠萦的轻烟柔波,在耳畔萦绕不绝,湖边彩灯画带,悉数投影在微凉如绸的湖水中,让人仿似身处灿灿星河之中。
  皇帝与身侧的庆贵人絮絮低语,也不知是谁先来惊唤起来:“是下雪了么?”
  此时正当三月时节,南地温暖,何曾见三月飘雪。然而,众人抬起头来,却果然见有细碎白点缓缓洒落,尽数落在了湖上,恍惚不清。
  有站在湖岸近处的宮眷伸手揽住,唤起来道:“不是雪花,是白色的梅花呢!”
  如懿惊喜:“人间三月芳菲盛,怎么此时还会有梅花?”
  和亲王弘昼素来好风雅,便道:“皇嫂有所不知,孤山与灵峰的寒梅开得晚,或许还有晚梅可寻。再不然,附近的深山里也还有呢。”他转首惊叹:“寒梅若雪,此人倒有点心思。”
  如懿微微不悦:“梅花清雅,乃高洁之物,只这般轻易抛撒,若为搏一时之兴,实在是可惜了。”
  玉研托腮欣赏,手指上累累的宝石戒指发出炫目的光。只见一叶墨色扁舟不知何时已经驶到了漫天如虹的绸缎之下,一名着莹白色薄缦纱杉的女子俏立当中,举着一枝盛开的红梅和韵轻盈起舞。她的衣衫上遍绣银线梅花,上面缀满银丝米珠,盈盈一动,便有无限浅浅的银光流转,仿若星芒萦绕周身。画舫上的彩灯将湖面映得透亮,连夜空也有几分透亮,照得那女子眉目如画,顾盼生情,更兼大片月光倾泻如瀑,玉人容色柔美,如浸润星月光灿中,温柔甜软,人咫尺可探。更有身后青衫乐姬相衬,几乎要让人以为身处蓬莱仙岛之境。
  婉嫔低声惊道:“这不是令嫔么?”
  玉研看了片刻,手上绕着绢子,撇嘴冷笑道:“今儿晚上可真是乏味,除了歌便是舞,咱们宫里的女人既便是卯足了心思争宠,也得会点儿别的吧。老跟个歌舞乐伎似的,自贬了身价,有什么趣儿。”
  绿筠笑着瞥了眼玉研,慢悠悠说道:“嘉贵妃也别总说别人,你忘了自己刚入潜邸那会儿,什么长鼓舞啊扁鼓舞啊扇舞啊剑舞啊,又会锤短萧又会弹伽倻琴,一天一个花样儿,皇上宠你宠的不得了,如今也惯会说嘴了,也不许别人学一点儿你的样儿么?”
  玉研嗤笑道:“那也得舞得起弹得出才好啊。我出身李朝,学的也是李朝的歌舞,到底还能让皇上喜欢个新鲜。可如今庆贵人和令嫔她们不过是东施效颦罢了,有什么好看的。”
  绿筠叹了口气,有些自怨自艾:“东施效颦也得看是谁效啊,像我和嘉贵妃都是半老徐娘了,哪里比得上十几二十来岁的妹妹们年轻水嫩呢。”
  玉研笑道:“那也难说,有时候女人的韵味,非得年级长一点而才能出来。岂不知半老徐娘还风韵犹存呢。姐姐忘了,我生四阿哥那会儿是二十六岁,愉妃生五阿哥也是二十六了,舒妃如今头胎也是二十六了。姐姐生三阿哥是二十三岁,那还算是早的。咱们皇上啊,或许就是觉得十几岁的丫头们嫩瓜秧子似的,伺候的不精细。且看庆贵人就知道了,从前十几岁的时候跟着皇上也不得宠,倒是如今开了点儿眉眼了。所以啊,姐姐别整天念叨着人老珠黄,除了把自己念叨得絮烦了,其他真没什么好处。”
  如懿笑道:“有嘉贵妃这句话,本宫也宽心多了,原来越老,好处越在后头了。”
  玉研犹自在哪儿絮絮,只见湖上景致一变,四艘青舫小舟遍盛鲜花围了过来,舫上一页页窗扇打开,连起来竟是一幅幅西湖四时图,嬿婉曼步舞在那绸带之间,衣袂飘飘,宛若凌波微步,跌宕生姿。最后轻妙一个旋身,往最末的舫上一靠,身姿纤柔,竟融进了西湖冬雪寒梅图中。
  高台之上掌声四起,惊赞之声不绝于耳,歌舞乐姬在众人的赞叹中逐一退场。
  皇帝抚掌叹道:“舞也罢了,最难得的是匠心独运,白衣红梅,轻轻一靠,便融入画中。”他轻含了一缕薄笑,“如今令嫔也进益了,不是当日只知燕窝细粉,连白瓷和田百优也不分的少女了。”
  如懿闻言而知意,当下亦点头:“在皇上身边多年,耳濡目染,自然长进,此刻令嫔白衣胜雪,手中红梅艳烈,果然是用心思了。”
  玉研轻哼一声:“这样的好心思怕也是皇后娘娘的安排吧。”
  如懿懒得顾及,只淡漠道:“心思若是用在讨皇上喜欢也罢了,若是一味地旁门左道,可真是白费了一番心思了。”
  玉研见皇帝笑意吟吟,目光只凝在舫中寻找蜿蜒的身影。也不觉有些讪讪。
  皇帝眼中有无限惊艳赞叹之意,扬声道:“令嫔,再不出来,真要化作雪中红梅了么?”
  须臾,嬿婉从冬雪寒梅图中盈然而出,捧着手中一束红梅,却先奉到如懿身前,盈然一笑若春桃轻绽:“臣妾知道皇后娘娘素爱绿梅,原想去寻些绿梅来奉与皇后娘娘的,只是绿梅难得。虽是红梅,却也请皇后娘娘笑纳吧。”
  如懿凝眸嬿婉手中所捧,乃是江南盛产的杏梅,花头甚丰,叶重数层,繁密斑斓如红杏一般,大似酒晕染上玉色肌肤。如懿一时未伸手去接,只是笑得意味深长:“这些日子不见妹妹,原来是在忙这些呢。”
  嬿婉眼波流漾:“臣妾能懂什么,不过是花点儿心思博皇上和皇后一笑罢了。”
  如懿见她将红梅捧在手中,进退有些难堪,也不欲把这些心思露在人前,便颔首示意容珮接过。
  皇帝笑着招手,示意她在身边坐下:“庆贵人与玫嫔弹琴唱曲,确实有心,你却能融情于景,借着西湖三月落一点儿白雪之意。”
  嬿婉低眉浅笑:“臣妾曾听皇后娘娘读张岱之文,向往雪湖之美,虽不能够逼真,也多一分意境罢了。”
  皇帝笑着在她的鼻尖一刮:“意境二字最好,朕最喜欢。”
  话音尚未散去,敬事房总管太监徐安上前道:“皇上,该翻牌子了。”
  皇帝执着嬿婉的手,笑语亲昵:“不必翻了,便是令妃吧。”
  这一言,举座皆惊,还是徐安反映的快,忙躬身道:“是。恭喜令妃娘娘。”
  皇帝与嬿婉笑意盈盈,眉眼生春。如懿如何不知趣,借着不胜酒力,便带着嫔妃们先告辞了。
  玉研十分不满,想着绿筠轻哼道:“说句不好听的,咱们当年都是生了皇子才封的妃位,她凭什么,便也一跃封妃了?”
  绿筠扬了扬绢子道:“那有什么?舒妃当年不也没生孩子便封妃了么?”
  玉研轻嗤一声道:“那可不一样!舒妃是满军旗贵族的出身,又得太后亲自举荐,得了皇上多年宠爱。令妃是汉军旗下五旗的出身,怎能和她比呢?”
  绿筠郁郁失色,道:“比不比的,都是人家的恩宠。太后今晚替玫嫔和庆贵人费了这一番心意,却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便宜了令妃呢。”
  这话落在如懿耳中,便更是不能悦耳。她转过脸,沉声吩咐道:“嘉贵妃,你在宫中有位分有资历,有些话,人微言轻的人说说便也罢了,若是从你的嘴里出来,便是自个儿不尊重了。若是落在奴才们的耳朵里,知道主子们也这样背后议论,更不成个体统。”
  绿筠听得这话知道不好,忙笑道:“皇后娘娘,四公主第一回跟了臣妾出来,怕是要惦记臣妾了,臣妾先回去了。”
  如懿温言道:“也好,三公主出嫁,四公主是皇上心尖儿上的女儿,你仔细照顾着便是。”
  玉研受了一夜的气,俞加有些悻悻,离去时,她犹是忍不住:“皇后娘娘,今夜令妃的精彩若是您的安排,臣妾无话可说;若不是您的安排,她这样伶俐,可是伶俐过头了。即便您的瘦是五指山,也拢不住这样的孙猴子吧!”
  玉研的话如同芒刺,密密锥在心上。如懿回首,见皇帝与嬿婉举止亲昵,宛若一对密好情人,细语呢喃,将一应的烟花璀璨,歌舞升平都拂到了身后,只成了成双影儿后头的盛世点缀。
  她有些伤怀地轻笑,皇帝原是这盛世华章里最得天独厚可以随心所欲之人,他所喜欢的,别人正好讨了他的喜欢,又有何不可呢?她所能做的,也不过是个旁观者而已。
  待回到殿中,如懿便有些闷闷的,容珮支开了伺候的小宫女,亲自替如懿换了一件家常的深红凌暗花夔龙盘牡丹衬衣,拿玉轮替她轻轻摩挲着手背的经络。“皇后娘娘,今晚嘉贵妃的话是不中听,但不中听的话也有入耳的道理。按说令妃小主一直和翊坤宫来往亲密,她若想多得些宠爱,皇后娘娘也不会不成全了她,怎么忽然有了这样自作主张的心思却不让咱们知道你?奴婢倒以为,嘉贵妃的心思有多深,咱们到底是碰到过有些数的,但令妃小主的心思,却是不知深浅的哪!”她想一想,“不过令妃小主再怎么样,跳完了舞还是先把红梅奉给了娘娘,可见她还是顾忌娘娘的,有顾忌,就不怕她太出格。”
  如懿闭着眼缓缓道:“可那顾忌若是表面上的,她也太会做人了些。”
  如懿若有所思,正把玩着一个金腰线荷花茶盏轻吟,只见底下的小太监瑞穗跑了进来,瑞穗儿原是来往京城替海兰和如懿传递宫中消息的,如懿见了他便问:“这么急匆匆的,可是宫中出了什么事?愉妃和舒妃都还好么?”
  瑞穗儿忙道:“回皇后娘娘,自从御驾离京,从二月里起,五阿哥便断断续续地伤风咳嗽,一直不见好,愉妃娘娘都快急坏了,这才不得已想问问,能不能拨了江太医回京照顾。”
  如懿为难道:“皇上的圣驾一直是齐鲁齐太医照顾的,这一向齐太医身上也不大好,一应请平安脉之类的起居照顾,都托付了江太医,一时三刻怕是不能够呢,”她到底还是着急,“五阿哥得病到底要不要紧?”
  瑞穗儿道:“要紧倒不要紧,只是这伤风缠绵未愈,愉妃娘娘到底心疼,还有……”
  如懿心中一紧:“还有什么?”
  瑞穗儿道:“还有便是舒妃娘娘,原先害喜吐得厉害,一吐完就胃疼吃不下东西,人见天儿就瘦下去了,那太医调了药,胃是不疼了,如今月份大了便水肿,手上脚上肿得晶晶亮的,又得调了泻水的药。小主有孕之后太医一直说小主肾气虚,这些日子掉头发掉的厉害,一把一把往下落,愉妃娘娘也是担心的不行,找了太医再去看,可是除了肾气弱也没别的了。”
  “那孩子呢?孩子有没有事?”
  瑞穗儿忙张了笑脸道:“娘娘安心,一切都好。”
  

  第十五章 红艳凝香
  如懿抚着胸口,想来想去还是不放心:“海兰一向精细,照顾着永琪怎么会出错?偏偏永琪一病,舒妃也身上不安,虽然怀了身孕的女人肾气弱是常事,可是掉头发也厉害了些。”
  瑞穗儿道:“那奴才回去一定提醒着,多请几个太医瞧瞧。”
  如懿叮嘱道:“舒妃这一胎不容易,仔细这点儿。”
  这般怀着心事睡去,也不大安稳,如懿昏昏沉沉的睡着,一会儿梦见嬿婉长袖翩翩,一会儿梦见永琪烧的通红的小脸与海兰焦灼的神情,一会儿是大把大把的黑色头发散落,还有意欢惊慌的面孔。
  如懿吃力地辗转着身子,忽然背后一凉,惊醒了过来,才发现冷汗湿透了罗衫寝衣,容珮便睡在地下,听的动静,忙起身秉烛,照亮了如懿不安的面庞。
  容珮仔细替如懿擦着汗,又端来了茶水:“娘娘可是梦靥了?”
  如懿喝了几口茶水润泽了干涸的心肺:“老是梦见心里头不安的事,尤其是舒妃和永琪。”
  容珮劝道:“娘娘别着急,女人怀了孕脱发是在寻常不过的,从前奴婢的额娘怀着奴婢的妹妹时也这样。至于五阿哥,亲娘照顾着,不会坏到哪里去。”
  如懿犹豫片刻,霍然坐起身,惊起手腕上赤金桌子玎玲作响:“不行!不管怎么样,还是得让江与彬回去一趟!”
  如懿如实向皇帝说起永琪与舒妃的事,彼时玉研、嬿婉与缨络亦陪伴在侧,皇帝听着亦十分焦急,立即唤了江与彬来,嘱咐了他回去。江与彬立时赶回京去,一刻也不敢耽搁。为着怕水路缓慢,还特意快马加鞭,只夜里赶到驿站休息。如此,如懿才放心了小半。
  待得御驾离开杭州之时,皇帝已晋陆缨络为庆嫔,与嬿婉平分春色,二人都颇得恩幸。
  自杭州离去之时,皇帝仍叹惋不已:“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又道,“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深以不能如张岱一般湖心亭看雪而憾。
  如懿含笑:“那日令妃妹妹一舞,若雪中红梅,还不能让皇上一窥西湖雪夜之美么?”
  皇帝笑道:“小女子取巧而已,怎可与漫天雪景相媲美。”
  这个自然是难不倒如懿的。她擅长绣工,待回到回京之时,一副《湖心亭看雪》图比早已奉于皇帝的养心殿内,足以让他时时回味雪中西湖之美了。
  离开杭州,御驾便从江宁绕道祭祀明太祖陵,且在太祖陵前阅兵扬威。皇帝为解太后枯闷,亲自陪着皇太后到江宁制造机房观织,又命江宁织造赶制皇太后六十寿辰所用的布料,以讨皇太后的欢心。
  淮扬风情,江宁原是六朝古都,彼时金陵王气已收,更添了几许秦淮柔媚,引得皇帝驻足了好些日子。
  这一日午膳刚毕,皇帝由江宁一带的官员陪着赏玩了玄武湖与莫愁湖,便留了一众嫔妃在行宫中歇息。
  嬿婉得了江宁织造私下奉送来的几十匹名贵锦缎,心中正自高兴,偏那织造府遣来的小侍女口齿伶俐,一匹匹指了道:“这是鸾章锦,纹如鸾翔;这是云昆锦,纹似云从山岳中出;这是列明锦,纹似罗列灯烛;这是蒲桃锦,纹似蒲桃花,富贵吉祥;这是散花绫,纹皆花朵,多多不同。还有这最名贵的杂珠锦,纹以贯珠配,须得最好的织娘用最细最亮的米珠按着纹路纹,又华贵,上身又轻盈配给令妃娘娘是最合适了。这些都是咱们大人的一番心意,还请娘娘笑纳,便是咱们大人的荣光了。”
  一席话说得嬿婉心花怒放,抓了一大把金瓜子放在她手里,好好儿打发了出去,又让春婵挑了好几匹最名贵的杂珠锦,亲自送去如懿殿中。
  彼时风光晴丽,行宫又驻在栖霞山上,风景秀美乃是一绝。嬿婉坐在步辇上,闲闲地看着手腕上的九连赤金龙须镯,道:“这镯子的颜色不大鲜亮了,得空儿拿去炸一炸。”想想又蹙眉,“罢了,炸过了也是旧的了,匣子里多得是这些镯子,也不是什么稀罕玩意儿。“她随手递给春婵:“赏你戴了吧。”
  春婵千恩万谢地接过了戴上。嬿婉掠过水红色的宫纱云袖,倚在步辇的靠上抚弄似葱管似的指甲:“等下晚膳去问问御膳房,有什么新鲜的吃食么。前几日中午夸了一句他们的鸭子做的好,便顿顿都是鸭子了,有神酱烧鸭、八宝鸭、盐水鸭、煨板鸭、水浸鸭,弄得宫里一股鸭子味儿,吃什么都是一样的。”
  春婵笑道:“那还不是因为小主一句话,他们就跟得了玉旨纶音了似的,哥哥巴结着咱们。虽然庆嫔小主也得宠,却不能像小主这般一言九鼎了,便是这江宁织造私下孝敬的东西,咱们也比别的宫里足足多上三倍呢。”
  嬿婉得意一笑:“知道了就行了,别怪在嘴上。”
  春婵应了“是”,又道:“小主如今这么得宠,为何还那么殷勤去皇后娘娘哪里?连最好的杂珠锦都不自己留着,反而给了皇帝。”
  嬿婉轻嗤一笑:本宫上次非得那一番心意,原是借了太后抬举庆嫔和玫嫔的力。否则哪有这么顺利,只是即便这样也好,到底借了太后的东风,事先皇后也不知,只怕两宫心理多有些嘀咕,所以本宫显得殷勤小心,别得意过了头落了错处才好。
  春婵笑道:“虽然是借了东风,可到底也是小主青春貌美,否则您看玫嫔,到底是人老珠黄,太后怎么安排也是不得力了。”
  嬿婉细长的手指轻轻抚在腮边,娇滴滴问道:“春婵,人人都说本宫和皇后长得像,你觉得像么?”
  春婵听他她语气一切如常,却不敢不多一份小心:“是有几分相似,但是小主比皇后娘娘年轻貌美多了。”
  嬿婉撇下手,拧着手里的桃花色双莺结儿绢子,淡淡道:“皇上喜欢皇后,本宫这张脸便也得了便宜。只要想要比皇后更得宠,就要看她日日如何得宠,还有,便是将皇后的短处,变成本宫自己的长处。”
  春婵微微诧异:“皇后也有短处么?”
  嬿婉的唇扬起优美的弧度:“是人总会有短处。如今情爱欢好,短处也看出了长处;那一日情分浅了,短处就更成了容不下的错处,本宫只有将皇后没有的做得更好,才能屹立不倒啊!”
  嬿婉笑语盈盈,正说得得趣,砖头看见凌云彻领着侍卫走过,向她欠身道:“令妃娘娘金福万安。”
  嬿婉的脸色便有些不自在,略略点头示意:“凌大人有礼。这个时候,凌大人怎么不陪着皇上在外呢?”
  凌云彻简短道:“李公公怕皇上在外人手不够,特意派微臣回宫多调派些。”他拱手又道,“自杭州以来,一直未曾恭贺小主晋封之喜。”
  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