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醉卧美人膝_我想吃肉-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程素素笑道:“是~”心道,看来大嫂是得了老太太喜欢了,也是很不容易的。
自始至终,林老夫人都不曾再提七娘的婚事之类。程素素心道,这事儿还得向胡妈妈打听打听才好。
难得回城一趟,林老夫人自然是留了饭的,吃饭当中还要问一问:“阿绍阿秀可还安稳?”这俩货翻腾了一阵儿,又吃了东西,已经睡了。
用过了饭,程素素与谢麟便要告辞。林老夫人不是那等什么都不懂,只会让子孙在自己面前奉承取乐的老太太,对谢麟道:“既回京一趟,就去拜见一下长辈。今天是休沐日,你舅舅也该在家的。再有,我想曾孙,亲家就不想外孙了吗?”
谢麟与程素素垂手称是,心道,昔日那个老夫人又渐渐地回来了。
————————————————————————————————
在叶府留的时间很短,叶宁新拜的丞相,休沐日也甭想完全放松地休息,依旧是宾客盈门。府门前的系马石都拴满了,还陆续有人来,将巷子里几棵大柳树都快拴秃了。
亲外甥比别人的优待是,可以直接进府,不需要投帖等。然而进府之后,也很难再像以往那样让叶宁什么事都不干,只关心这个外甥了。
谢麟见状,便说:“还要去岳父家请安,二老也想外孙了。”
叶宁苦笑道:“你别与我耍这个小聪明啦,我现在是忙得快要打人了。唉,你呀,能早些回来就好啦,可别真个养望一养一二十年呐。”
谢麟趁机汇报了打算改造府邸的事情,叶宁严肃地问:“你请示过长辈了吗?”
谢麟笑道:“已与三叔、四叔商议过了,他们都同意了。阿婆那里也说通了,阿婆说,阿翁去后,府里原也不该再有宰相厅事,当然要改狭些。都是要改的,就顺手一道改了。”
叶宁道:“也好。也不须忌讳这个。如今边患不断,乱七八糟的,你有功夫琢磨琢磨这个。赵骞还在你那里?也要请教请教他,他在老相公身边多年,等闲九卿不如他。眼前这是一件大事,你不荒废学业固然是好的,政事也不能生了手。”若非守孝这理由太硬,叶宁都想把外甥弄到自己身边来帮几年忙了,自己有帮手,外甥也一直在军国大事中磨炼,等出了孝就能很自然地上手。
谢麟得了舅舅的提示,饭也不及吃,又跑到了岳父家。
程家正热闹着。
打赵氏放出风去要给儿子寻媳妇,媒人就踏破了门槛儿。程家人口简单,只有程玄往下这几个儿女,又是一母所出,没有那么多的糟心事儿。亲戚也省心,非但省心,还都有些本事。程珪自己又是个官儿,兄弟都有前程,这样的人家是中、低级官员眼中十分热闹的亲家人选。
赵氏外出的条件乃是“贤惠理家”,这个条件约等于没有,谁家说自己闺女既不贤惠又败家呢?容貌上没有要求,家境没有要求,连能生养的要求都没有。
程素素初听卢氏说,要个厉害能管家的,还十分担心。待到了程家门口,听两个媒婆搁那儿说着条件,顿时放心了。心说,你们一群二逼!越是没要求,就代表着要求越高。说“随便”的人,其实是最不随便的。有具体的标准,你能拿着尺子去卡,没有,你连边儿都摸不着,随口就是不合适。
心里有数了,程素素回去就不急着跟赵氏说哥哥的婚事了。先是将一双儿女往赵氏面前一放,赵氏便什么说儿媳妇的心都飞了:“长得越来越好了!”程素素和程羽小时候也是极漂亮的孩子,赵氏就没见过比自家儿女更可爱的孩子。时隔二十年,又见着了!
血缘天性也是看脸的,长得好看的总是更得宠一些,赵氏还打外孙女儿的鼻子上看出有点像自己来,就愈发喜欢她了。以程素素对赵氏的认知,赵氏这个人,有什么事是能在心里存得住,但是绝不会上一刻就很操心儿子的亲事,下一刻却阳光灿烂地跟外孙女儿玩。
这是有什么想法了。
赵氏确是有想法的,等乳母抱着孩子去喂奶,程素素得了机会问她:“娘,跟我说实话,二哥的事儿,您是不是有什么打算了?”
赵氏吞吞吐吐地:“你出嫁的女儿,怎么好管哥哥的亲事?”
程素素不客气地道:“咱们家不按那些蠢货规矩办的事不止一件了,您就直说吧,哪有给儿子说亲没半分儿要求的?”就赵氏这样古板的人,连门当户对四个字都不提?怎么可能?
赵氏受不了女儿这么直接的逼问,她也想要个盟友,便小心地说:“你看,你舅家表妹怎么样?”
“啥?”近亲结婚呐?我看相当不怎么样!“怎么想起这个来了?我以为娘是没想过亲上做亲的。”
儿女都是自己家的好,哪怕是娘家,要是条件不够,也不会想委屈了自己的孩子。赵氏脸上一红:“你外婆做寿的时候……”
养了这么个女儿,也不知道是命好还是命不好的,反正熬到现在吧,看起来赵氏的命是不错的了。不用担心女儿,老太太就担心自家儿孙了,男孩儿读个书,家里有这个氛围,就算拿鞭子抽哪家也能弄出个把秀才来,女孩儿就不行了,得看命。
到目前为止,老太太嫁出去五个孙女儿,大半过得平常而已,丈夫也没有发迹,天天操心着柴米油盐家长里短,大姑子小姑子……还要算着不厚不薄的家产。这倒还罢了,不幸的是亲近嫁了个秀才的孙女儿,婚后一年,孙女婿就往屋里收了几个妾。
这一个还不大好弄,人家家里亲爹也是个县令,自己有功名,纳妾本是寻常事,也不曾短了妻子吃穿,也没有让妾夺了老婆的权。就是与老婆不亲近,婆婆见儿媳妇管不住儿子,对她也是淡淡的。赵家自入京后,日子就顺心了许多,这位表妹也养出一点点娇憨的小性子来。积在心里,往娘家哭了几回了,哭得老太太心疼。
已嫁了的又没有被打没骂,因有妾而和离?赵家的脸还要不要了?
老太太做寿,孙女婿也是斯斯文文,一派风流潇洒,与岳父大小舅子都处得来,待岳家人也有礼貌,宾客间交往也长袖善舞很长脸。他要收几个妾,开枝散叶的,谁能说不行?
老太太劝孙女不得,看着孙女儿也是心疼,便向女儿念叨了几句:“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自打入京以后,这些孩子都叫我们给惯坏了,看着这一个,再想想剩下的那几个,我这心呐……”
赵氏当时也没有往自己儿子身上想,她对儿子婚事的期许,还是要岳家有力的。程犀的婚事如此占便宜,程珪程羽便不如乃兄,也不能要一门拖后腿的亲戚。回到家里左思右想,娘家对自己实在是无可挑剔,为娘家分忧也是应该的。
赵家是个省心的人家,老实,听话,帮不上忙也不会帮倒忙。赵氏颠来倒去地想,又有些想亲上做亲了。亲姑姪做婆媳,还有比这更亲近的吗?与李绾之间,赵氏总有点怯,端不起婆婆的架子,还有点小心翼翼,总之是不够亲近的。亲侄女儿就不同了……
但是,有一个问题,儿女那儿要怎么说?赵氏怵长子,又很怕女儿跟她闹。叫她想了这么个主意,先是说亲,总挑不到合适的,那就亲上做亲,也是堵一堵儿女的嘴。将这件事办成了,再与母亲一讲,多么的合适。
程素素当时就炸了:“您这是蹓着满京城的姑娘陪一个落秀才的闺女玩儿呢?想要亲上做亲,您就明明白白地讲,当年您说,一定要照看外家,我们心里都明白,哪个说一个不字了?弯弯绕绕的,才会得罪人。如今您要怎么解释呀?哦,蹓了这些媒人天天地跑,突然说,看着自家亲戚就挺合适。这么多媒人的嘴,堵得过来吗?以后也甭用媒人啦,三哥到时候也是肉烂在锅里,哪个表妹看上他了就是他的了。成不成?”
赵氏也懵了:“不、不会吧?”
“您要是相中了别家的什么个人,来这么一出也就罢了,眼皮子底下的人,还耍着别人玩儿,哎哟,这是要上天呐!皇家选妃退下去的人还要赐金帛还家呢,您这空手套白狼的。”万万没想到呀,亲娘会耍心眼儿了。
赵氏也慌了:“那、那怎么办呀?”
“一辈子长着呢,谁也替不了谁,只要您好好的,咱们好好的,外婆家就不会被人小瞧了。甭琢磨那些有的没有的,还是想想二哥的婚事吧,别再拖着啦,一年二年的,外甥都会叫舅舅了。”
赵氏急得要哭了:“可真没有合适的,我看哪个都不大服管呢。”
程素素垂下了眼睛:“您是想要个能叫您使威风的,还是要个能跟您儿子过日子的?”
“他们好好的,对我使威风都行。”
程素素道:“得,这样,我这儿有一个人,看二哥愿意不愿意吧。”
赵氏好奇又带着期盼地:“什么人呀?”女儿认识的人家,能说给儿子的亲事,岳父怎么也得是四品起吧?
没有岳父,老泰山已经挂了。程素素道:“这一家,父亲才去世没多久,母亲是我的熟人,很实在的一个人。亲哥哥袭了亡父的位子,前阵儿做了偏将。一家子现在任上,不在边疆苦寒之地,地方是您女婿给挑的,伯父也知道这一家人。年纪呢,不大不小,正合调教。怎么样?”
“没、没有父亲?”
“殉国了。”
赵氏一噎:“这个……还是要个斯文人家好吧?”
“表妹婆家倒是斯文人,要吗?”
“不要。”
“那不得了?”
赵氏又问长相,脾气,亲家好不好相处等等。程素素吁了口气,拖出夏家来也是应急,原本是没想到这一家人的,先稳住了赵氏,别叫她再办傻事才是真的:“别急,还得先问问二哥愿意不愿意。不然将人家千里迢迢拖了过来,又相不中,岂不结怨?”
“那行,现在就问问。”
其时天色已暗,赵氏留女儿一家吃饭,也是精心准备了席面。男女分席,赵氏右边席上就问程珪:“二郎,你妹妹妹夫如今在外面住着,难得回来一趟,咱家给你说亲,你想要什么样的,说一说,大家给你参详参详嘛。”
不意程珪口气十分不好地道:“匈奴不灭,说什么亲?!”
毛?这是我二哥?赵氏不太好看的脸色之下,程素素咬着筷子眼中难掩震惊。
第189章 不是水货
排行中间的孩子就像成绩在中间的学生; 无论他们的内心有一个怎样复杂多彩的世界,外在的表现也不怎么引人注目,因而显得脾气很好。
程珪的脾气是真的好。家里人对程素素一贯比较宽容; 程珪纵有板起脸来教训妹妹的时候; 也只是严肃。
现在; 当着大家的面儿; 程珪居然有口气特别不好的时候?
赵氏心里有鬼; 勉强笑笑,问道:“你这是有不顺心的事儿了?”
脾气好的人; 发完了脾气,自己都觉得尴尬。程珪意识到这是妹妹妹夫一家子过来走亲戚,自己还在发脾气; 顿时胀红了脸; 讪讪地顺着赵氏的话说:“还是外头那些讨厌的事儿……”
母子俩都有些不好意思; 人一不好意思就好多说几句为自己开脱,赵氏道:“那你慢慢儿地说; 别急么。”
程珪清咳一声,看看谢麟; 低声道:“朝廷关了榷场; 胡人越发心焦; 他们也有主战的也有主和的; 主和的就要派使过来; 正为着礼仪的事儿争吵。礼部的那群混账又跟着吵吵; 拈轻怕重的……”
此事须得从头说起; 朝廷对异族不外那几样策略,羁縻、征剿、扶植、分化……等等等等。国初是互殴了一番的,双方打个差不多,就开始讲和,恰北方动乱,偌大的汗国分崩离析,朝廷就采了扶植分化怀柔之策。北方的邻居们缺盐铁、粮食、布匹等等,却又盛产马匹与一些特定的药材。
经济上卡住了对家的脖子,朝廷上下还是比较放心的——完全不警惕也是不可能,却比互相征伐之时轻松太多。
朝廷也在胡人里册封了些官职,有些是承认他们的汗位之类,有些则加以中原王朝的官员——多数是武官虚衔,也不在朝廷晋升之列,父死子继,重新申请。申请的时候又要卡一卡。
自打双方开片了,情势又是一变。自数年前弥勒教生事,朝廷累年花费越来越多,也暴露出不少问题,现在要兴兵北伐,政事堂是拿不定主意的。叶宁让谢麟去研究,正说明此事尚无定论,否则叶宁就会让外甥去研究如何战或者如何和。
北面因没有一个集权者出现,大小不一的部落散落各处,各依附三、四个强势的大部落,然而关起门来,也是某某部某某汗、某某王。管你南朝册的什么三四五六品的武职呢?你还能管得着咱?
于是,便出现了王爷贱如狗,王子满地走的景象。
部落分散,便有主战、有主和,朝廷乐见他们分裂,政事堂也使出了些手段朝廷分化。如今却有一部,拿到了些朝廷的封赐,欲派使者前来。
程素素道:“这是好事呀。”
“好什么呀?”程珪撇撇嘴,“这个时候来的,能是省油的灯吗?他们趁火打劫来了。”
谢麟点点头,心中已有数了。程素素见赵氏的时候,他与程珪见面的时候就有意问到了这件事。不过程珪或许是对他客气又或者是别的什么原因,并没有将工作上的苦恼一股脑讲出来,只透露了某部胡人欲遣使觐见。
谢麟也对来者抱有不小的怀疑,若是一心向化,请求内附即可,否则便不甚可信。
赵氏道:“那就跟他们慢慢儿磨,谁抻不过谁呀?朝廷那么大的家业,能怕了他们?你们鸿胪那么多能人,你就着急上火的。”她依稀有那么个印象,当年还是在齐王府里的时候,也小闹过一场,最后北边被朝廷抻得没脾气了,一句话过去好有二、三十年了。
程珪缓缓闭上眼睛:“就是能人!又吵吵起礼仪来了。”
来者以为自己是雪中送炭来的,要求提高待遇,朝廷这里是不会松这个口被讹诈的。两下扯皮不讲,鸿胪寺与此事沾边,礼部气势也旺,叶宁原是礼部尚书,数年经营下来,礼部里也有不少他的人,也要借这事儿给叶宁长脸、给自己争功,便插手了起来。这两家争个礼,已是焦头烂额,兵部与枢府又搀和了进来。这两处是与兵事有关的,纵使官层有文官出身,也要照顾到将士的情绪,又来添一道难题。
程珪很惨,他虽出仕了,却是品秩颇低的办事之员,这样的人,看起来手上有些小权,实则很累。大量的好处(功劳)要被上层截胡,上头发昏了,挨骂的时候一起挨。
光听就已经很惨了,程素素同情地看了程珪一眼。
话说了一串,尴尬之情略缓,赵氏打起精神来:“好啦,那也不能碍着咱们吃饭。吃饱了,心情就会好一些,听我的。”
又重新执箸举杯,气氛重又温馨了起来。
一餐吃完,谢麟与程素素得赶着关城门前出城,再不济也得回谢府住宿去。赵氏心里存着事,倒想留女儿说说夏家的事情,人,她没见着,怎么也不能就这么定下来。然而亲上做亲又被她弄成了个尴尬事,只得撂开,心里盘算着,女儿不好总回娘家来,她可以去看闺女看外孙呀。
程珪吃饱了之后心情果然好了不少,去送妹妹妹夫,在门口上,看妹妹上车的时候低声问:“娘说了什么没有?”
程素素一挑眉:“二哥说的是哪一件?”
程珪面无表情地:“这些日子家里门槛要被踩平了,当我不知道呢。没同你讲?”
程素素道:“哥既说了,你到底是个什么章程?不知道你的心意,这事倒要怎么圆?”
程珪道:“娘想提携外婆家,我知道的。”
“哥的意思是?”
程珪的样子绝称不上开心:“她是亲娘,可我姓程。”
“我给驳了。”
程珪眉眼一亮:“怎么?”
程素素低声道:“不合适。”就算赵氏没绕这一大圈,直说要亲上做亲,哪怕程玄同意了,看程珪这个样子,程素素都是要反对的。中等生就活该什么意见都不被重视吗?不提近亲的坏处,表哥表妹,赵氏又跟娘家亲,走动也多,要看对眼早看上了。这硬塞到一块儿,别人不好说,程珪是一定要憋屈的。
程珪又低声道:“总是要有那么一个人的。”年纪渐长,他也开始思考婚事了,家里拖着,原有些待价而沽的意思。拖到现在,确比没有出仕的时候行情要好,再拖就太晚了。
程素素道:“为了堵娘的嘴,我给提了一个人,眼下旁人都不知道。你要愿意就点头,不愿意就当没提过。咱们再想办法。纵我们拦不住,还有大哥呢,他还没发话,娘这点念头就成不了。”
程珪紧张地问:“什么人?”
“是一个熟人家的女孩儿,哥还记得我说过的,在邬州的时候,有个夏偏将……”
“他、他家的么?”程珪说不上是开心又或者是失落,夏家他是知道的,也赞叹过夏偏将大仁大勇。说不与大哥的婚事相比,真个论起婚嫁来,又难免有一丝丝的侥幸。待尘落定,这颗心才会落到地上。大约,他也就是这么个水平了吧。程珪有点惆怅地想。
程素素道:“人你也没见过,不愿意也没什么,我当时不过是为了拦着娘的话头……”
程珪心里打了老大一个滚儿,咬咬牙:“过两天我去你那儿,咱们细说。”妹子再怎么淘气,大事上头比亲娘还是靠谱些的。再说了,还有大哥呢。程珪心里,还是有那么一点点想娶大哥某个同年家女孩儿的意思的。
兄妹俩已经站了一阵了,程珪一摆手:“你先回去吧。”
————————————————————————————————
回书院的车里,程素素道:“阿婆回府是回对了,就这几步路,有多少事儿是咱们不知道的。”
谢麟在心里过了一遍北地诸部族的事情,他在皇帝、太子身边日子都不短,认真想了一下,道:“总觉得哪里有不对。朝廷对胡人耍手段耍得太顺了,积数十年不改,怕是要有变故的。总是同样的招数,容易被人摸清呀。”
程素素道:“那也得知道对家是什么牌。”
“朝廷当然会打探消息,只是这些部落聚散如风,极易生出变故来。还是要多问问情由……”说到这里,忽又想起来,“道清(程珪)的事情,究竟如何?”
程素素不大好意思起来了,赵氏不是坏人,却不是个聪明人:“我娘想将侄女说给儿子,并不合适,我顺口提了夏家的女孩儿。”
谢麟道:“赵家我曾见过两次,确实不大合适,”看了一眼程素素,心道,程家有那样的舅家,能出一、两个脑袋灵光的,真是程公积了大德,“夏家么,倒是可以。”
“是吧?我也看比外婆家合适些。哪怕同夏家不成,唉……”赵家女儿的风格,也确实不是能够开大的。
谢麟这时候就不再说话了,搁以前的性子,必会说得很一针见血地刻薄,此时有妻子的面子在,他倒收敛了。
回到书院天色已晚,一夜无话。
第二天白天,赵氏便亲自过来了。
程素素接了她,两人一处说话。赵氏道:“你二哥头回娶亲,可稳妥么?”
程素素心道,您也知道这是件大事儿,还要稳妥,咋就办出之前那傻事呢?口里道:“我看着还成。女孩子的母亲还在,都是明白人。难得是明白。相貌么中等偏上,不顶美,也不难看,性子还可以。”
“哎呀,要是能看一看就好了,你也是,不趁他们在京里的时候说。”
“那时候不是没想到么?还以为你们都给二哥办妥了呢。”程素素也回了一句。
赵氏道:“好啦,都怪我,行了吧?你表妹们是没有你这样的好命的,唉……”
程素素心说,我真是日了天了,她们的婚事拿尺子去卡,也是门当户对还略高一点,自己个儿过不好,怪我咯?她就没接这个话,只说:“我还没同夏家讲呢,要不这样,他们祖籍就是京城,打听打听,总能听得出来的。”
赵氏道:“好,就这样!”
应付完了赵氏,天还没黑,程珪又来了。
先是被谢麟给拦住了,细问了许多与番邦接触时的细节,程珪将自己知道的都说了:“据他们讲,冬天他们冻死了不少牛羊,各部并吞,如今大者三部,要来朝见的是其中一部的王子。正因是王子,便要提高规矩。礼部那群牲口说,王子是他们自封的,咱们不认,就只能按安抚使之子的待遇来……”
“并吞?”谢麟微愕。
“哎,今天的消息。”
谢麟点头:“原来是这样么?”
程珪道:“正是,真是玩不完的花样。素素呢?”
谢麟知道他有心事,便说:“在后边等着你呢,今天留一宿吧,明天一早我使人叫你早起来入城,误不了时辰。”
程珪勉强点点头,脸色已经藏不住了。见到程素素,勉强应了个礼,见程素素屋里没有乱人,才与妹妹两个对坐着,脸对脸儿地说:“我知道娘要看顾娘家,她不该拿我做人情。别的都行,这是我一辈子的事。”
“做人情”三个字太大了,程素素恨不得指天发誓自己提的人选并没有这个意思。程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