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醉卧美人膝_我想吃肉-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真正该做的,就是“该干什么还干什么去”。
从这一点上来看,谢麟就是做对了,老老实实干活!不过,程素素估摸着,谢丞相对孙子在他病重没有奔回来这件事情,还是有些心结的。她逮着机会,就得给谢麟找点说得过去的理由,还得代谢麟唱个红脸。
现在看来,效果还不错。
谢丞相说完话也倦了,摆一摆手,程素素就跟林老夫人一道将他放平躺下,才与谢涛一道出去。站在门外,谢涛轻声问:“阿麟还有信来吗?”
“有的,说邬州的事忙完了,就请旨回来。这里的事,我都写信给他了。料想下一封回信也快了。”
“那便好,有消息,案子快审完了,你就要面圣了,想好应对了么?”
“是,阿翁指点过。”
谢涛道:“阿麟没回来,你独个儿在家里,有什么事儿,只管找你婶子。”
“哎。”
————————————————————————————————
就在谢涛提醒完没几天,案子就审完了。太平盛世出现这样的事情,皇帝的脸被抽得啪啪作响,恨不得将强盗统统剐了算完。三法司也愤怒,却要顾及体面,匪首判斩,重犯判绞,余者流放。
皇帝还不肯罢手,却是李丞相对他悄悄说了几句话,才让他若有所思地点头同意了。李丞相说的是:“已经都打废了,活不成了……”
该罚的罚完了,该奖的也得奖。比较惨的是已经死去的真县令,三法司花了老大的劲儿才问出他的遗骸所在,改葬,抚恤家人等等自不消提。袁恺、张起等缉盗有功,履历上添一笔,升迁时有优待。
最后一个就是程素素了,升迁……没她的份儿,表彰、召见、金帛倒是有的。
表彰是正经八百下的一轴织锦的圣旨。随同表彰来的,是召她入宫谨见的旨意。
程素素按品大妆到了宫里,这回却是先见的皇帝。皇帝原对她有着无限的怀疑——娇滴滴的小娘子,就打杀贼人?不能够吧?三法司拿七个贼人的脑袋担保,真是她干的。张起又向皇帝进“谄言”笑嘻嘻地说了“仙姑”的事儿,皇帝才哭笑不得的信了。
再次见到程素素,就先乐了:“你倒有急智。”
程素素老老实实地:“陛下过奖了。”心里却评估着,皇帝能明显看出来更老了一些。
案已审完,皇帝的话反而少了许多,更多的是问谢麟。程素素也是官方的回答,正在做了,不敢辜负圣恩,难就难一点,现在不做,问题变得更严重怎么办呢?
皇帝突然说:“谢封要休致,我驳了两回了,看来是铁了心了,是吗?”
程素素笑道:“祖父做官的年载,比妾的年纪还长,做晚辈的就不去胡乱猜啦,只管低头做事。”
皇帝笑了:“是这个道理。”
此外,再没有多余的话。只命给了厚赐,程素素正缺着钱,耳听得赐锦锻百端,一百金,心道,得了,师兄的媳妇本,有了。又听给谢麟也有锦袍、笔墨等的赏赐,心道,我这也不算白吃白喝谢先生的了^_^
打皇帝那儿出来,又是东宫召见。太子与太子妃都在,说话比在皇帝那里又亲切许多。先问的是程素素一路惊险,程素素思忖着,自己不好显得太凶,十分谦虚地道:“多亏了义士忠仆,妾只是出出主意。心里也是打着鼓着的,好在运气不错。”极力赞扬了张富贵得等忠仆,以及顺路的米府军士的勇敢,又十分感激张起等人出力。
说完这些,太子才说:“芳臣该回来的。”
“风风光光出去,没有点拿出手的,不好意思请旨回来。这才叫妾先回来,探探路。总要有个由头,否则怕招人非议,旁人家的祖父病了,也不能就丢下事儿跑回家了。惹来谁参一本,连祖父面上都要不好看了。”
太子仔细地问了邬州的情况,程素素也不十分隐瞒,只没有提谢麟与高据私下的勾当,将一切都说得光明正大。谢麟不是去找事的,反而很关心当地教化,刚到任的时候从来不生事,想着无为而治,不为了政绩去折腾百姓,哪知道他的宽仁居然让某些不法份子以为朝廷可欺,钻空子、作威作福了起来。所以不得不为朝廷立威。
末了,叹道:“不出京不知道,世上还有这样的事情。”太子夫妇也叹了一回外放真不容易。太子道:“告诉芳臣,有什么事不要瞒着,只管揭出来。你也瞒、我也瞒,瞒不住的时候,就是大祸事了!朝廷不是只要好消息,听不得坏消息的。”
程素素连忙答应了。
东宫亦有赏赐,比皇帝略少些。
其次是后宫那里,冒官是大案,难得是个妇人揭破的,太后与皇后都觉得新鲜,也要见上一见。吴太后只管问新鲜,程素素不免又谢一回吴松、袁恺等人。袁皇后说话就正式了许多,称赞她是妇人的楷模。
程素素极力将自己说得和蔼可亲,总之,打断狗腿是不得已的,打破脑袋是是十分愤怒朝廷命官被害的!
满足了吴太后等人听新鲜八卦的心思,程素素很开心自己又得了一批金帛。
不想这批金帛却又惹来了一场风波。
————————————————————————————————
原本,程素素在路上的时候,就想好了,回来得跟二房顶上。不料谢丞相没死,还恢复了神智,并且因为种种原因,伸手将程素素往前拎了一拎,又把二房给关了禁闭,令她暂时脱离了深宅后院的是非,且没有心思再计较这些小事。
待她拿了赏赐回来,先往公账上放一放。林老夫人哪能要她这个钱?大家族里,各种账目都是有规矩的,什么样的归公中、什么样的归各人。程素素这个,要她全来给家里,显然不合适。她又做得好看,林老夫人也大方地让她自己收着了:“你小孩子家不容易,自己留着,爱怎么着怎么着,家里还缺你这些?”
收着也没就锁起来,再给家里人分了一些,她算得很明白,这些东西,留着两年就不时新了,还要长霉,不如趁新散了。只要这家不败,这些东西以后有的是,何必像过冬老鼠一样都屯着呢?还能有个好人缘。
余下的她就十分不客气地,将五十匹锦缎、一百金,眼睛不眨地送给道一了。又取了十匹锦缎给赵氏送去,再送十匹给了外祖赵家。
这事儿谢府里人知道了就过去了,交际应酬,端看亲疏远近。也没人计较什么多了少了的。
旁人都好,程素素散东西,也没落了二房。二房的女儿们还有些抹不开脸,收了之后锁到箱子里。二房的儿媳妇龚氏对长房就没那么大的怨恨,甚至出于自己小家庭的考虑,有些偏向长房,对婆婆小姑子有些意见,不过人在屋檐下,只好也给先收了起来。
被关在家里实在无事,想给儿子做新衣,亲自拿了缎子来裁。
不巧,被郦氏给看到了——程素素也给郦氏送过,她给郦氏的阴影太深,郦氏门都没开就让人走了。
这一日,见到儿媳妇做针线,郦氏心中满意,正要指点几句,却发现这缎子她没见过。郦氏不是没见过世面的人,宫缎她还认得,逼问之下,龚氏也承认了来路,郦氏便骂了起来:“都叫那个小畜牲收买了!”
龚氏老实听着,反正郦氏更多的是骂程素素不是骂她,骂着骂着,郦氏借题发挥起来:“拿她的东西做了衣裳给孩子穿,不怕她动手脚咒我孙子吗?我孙子出事儿怎么办?你自己的孩子不心疼,我可心疼我孙子。有个三长两短,你哭死了都没用。”
说到孩子,龚氏就忍不住了,略回了一句:“宫里出来的,能怎么样?”
郦氏见儿媳顶嘴更是生气,她不是个会亲自动手的人,然而程素素太拉她的仇恨,只顶了一句的龚氏跟着倒了霉,被她用力一搡推得脑袋撞到了桌角,撞破了头。
龚氏也傻了,她敢硬起来顶这一句,也是知道婆婆不是那种亲自动手的人,也是没防备。
这一下,瞒不住了。
作者有话要说:
素素:我发誓,是她先动的手。
龚氏:对,动手打的我,不是你qaq
第116章 从善如流
因谢丞相病倒、脚疾、休致; 府中已经压抑很久了,这年中秋节都只是一起吃了杯酒,谢丞相就体力不支让大家都散了。各房也没什么心情庆祝; 程素素还好些; 二房仿佛天塌了,三房、四房不拦着老丞相休致,也难开心得起来。
如今又添了一条婆婆把儿媳妇打得见了血,愈发让人心烦了。
林老夫人早就看郦氏不顺眼; 这节骨眼上她又闹出事来; 真是火上浇油; 骂道:“她是嫌谢家太兴旺; 必要搅得家宅不宁才甘心吗?这是不慈!四个儿媳,我对谁动过一个指头?她倒好; 规矩可真大,动不动就让人见红。全家的脸都叫她丢尽了!”
一个很大的误会,长辈对晚辈做什么都不会负责任。事实上; 在正常一点的人家里; 除了晚辈不能“不孝”; 长辈也要留神; 不要有“不慈”的名声。打一顿; 骂两句,这些都在适应的范围内,如果下手重了,长辈也是要被指指点点的。严重了的也会入刑。只不过很多时候; 家族为了名声,会代为掩盖。
在家族内部,这一关就不那么好过了。龚氏娘家不显,也不能随意作践,谢府也不是郦氏当。
谢丞相正在考虑整顿家务,头一个要理的刺儿头就是二房,二房自己还惹出事来了。老夫妇二人对此前二房的种种表现不满已极,火气已积了数月,尤其是想到父亲病重,做儿子的第一想干的是转移私房预备散伙,这不是当父亲已是死人了么?等父亲醒了,不想父亲如何康复,只恐父亲不能继续做丞相给他们拉犁。谢丞纵相心硬如铁,也很是难受了一阵儿。
既要理二房,二位对二房的事情就多放了一只眼睛。龚氏伤后不久,二老就知道了,下了帖子请了大夫,虽伤的是头,倒不算很重,只要静养。两位老人精了,知道大夫不是自家人,口难封,也不说多余的话,林老夫人只命多给诊金。大夫掂量掂量,自然知道要怎么讲。富贵人家的礼越重,受的人就越得小心。
送走大夫,林老夫人才细问二房缘故。郦氏掌二房几十年,做得也有可取之处,人人噤口——除了龚氏陪嫁来的丫环。将前因后果一讲,林老夫人登时大怒:“这是人说的话吗?一家人,做长辈的先要离心,这是什么道理!”这是逼着长房动手哇!
程素素是被拘在谢丞相面前的,从头到尾一个字没讲,直到龚氏的丫环回去了,才说:“是我想得不周到。大嫂的伤,是我的过错。”
林老夫人道:“你有什么错?心里想着家里人,难道是错?”召了谢源夫妇过来要训。程素素脑筋一转,忙要避到屏风后面。谢丞相放话说:“你躲什么?站住了!”程素素道:“阿翁又说气话了,我是小辈,我要在场,二叔二婶抹不开脸的。人一抹不开脸就会说气话,别气着您二老。”
谢丞相一锤定音:“也该让他们张开眼看清楚谁的份量重,谁的份量轻了。”不到不得己,谢丞相也不想对亲儿子下狠手。好在他足够了解二房,贪、怂、恶,首要是怂,长子谢渊活着的时候,二房老实得紧,也很少犯事。谢丞相比较希望的,还是让二房认清谁的拳头比较大,从而变得老实,这样家里依旧一团和气。
与其指望谢麟宽容二房,不如指望程素素。谢源辈份在那里,再有程素素一旁维护,才能让谢麟不对二房下狠手。那就得给程素素一定的面子,让二房老实呆在程素素手下别闹事,一如谢渊在世时。老人家的算盘也打得很好。
程素素默默地不接话,默默地站在林老夫人身后。
————————————————————————————————
却说,郦氏见儿媳伤着了,自己也慌了,唤人来将儿媳扶到内室、将孙子们交保姆带好,下令不许慌张,又要请大夫。大夫最后是林老夫人请来的,郦氏的算盘也打得精,胡乱请个大夫,出了事儿她是兜不住的,不如交给林老夫人去操心。哪怕有什么不对,林老夫人也不能就看着她出事。
既让林老夫人知道了,她就得准备个说法。失手,本来就是失手,就说看儿媳妇做针线,失手推了一把,旁的不能讲,老夫人偏心长房的小崽子,说了是给自己招事儿。
想好了,夫妇二人被叫到了上房。郦氏打好了主意的,再骂也忍着,骂骂也少不了一块肉。
不意在上房看到了最不想见的人。
郦氏一生除了自己好强,与大嫂叶氏攀比,弄得十分不开心,真是从生下来就顺风顺水。唯一吃瘪就是在程素素这儿,吃的还是哑巴亏。一看到她,郦氏就气不顺。林老夫人训斥她,程素素还站林老夫人背后看着。
林老夫人训郦氏,从“孙子都有了也不知道稳重”,到“对小辈们要宽和,不要刻薄”,一气说到“别人家娇养的女儿,从不行差踏错的,你喊打喊杀,怎么成?”
郦氏已打定主意挨训了的,程素素在一旁影着,她的耐性就变得越来越薄。待林老夫人说到“小辈”的时候,她最畏惧、厌恶的小辈字字听了进去。林老夫人一字不提那点宫缎的事儿,却又句句扣着那件事,话里话外,郦氏小心眼儿。
【我不要面子啊?小畜牲骂到我脸上,我还要给她脸吗?】郦氏确实不明白谢丞相夫妇的一片苦心。
林老夫人见她面上不忿之色越来越重,口气越发不耐烦了:“你长这么大,究竟活明白了没有?”
郦氏面皮涨紫,抬起头来正看到程素素面无表情地看着她,见她看过来还调成一脸焦急的神色,示意抬起右手食指弯了一弯,示意她认错。不能忍,再不能忍了!郦氏头昏脑胀,骂道:“你少装好人,神也是你,鬼也是你!不是你拿三文不值两文的东西给我那个眼皮子浅的孩子,我们哪里就会闹了?你贴娘家别拿我们施障眼法!”
林老夫人生气了,谢丞相发怒了!真的怒了!看来,你要真是够阴险、能成事,也行!偏偏阴险不够,还不能忍,这就只能痛打一顿,打到老实,要是打了还不老实就一直打死了省心!
程素素敢拿谢麟的狗头担保,她现在是真没想着怎么怼二房。不过既然诚心诚意讨打,她也就不介意……从善如流。
郦氏这话说得难听又难辩解,最好是有人帮程素素骂回去,可惜方氏、米氏都不在。放在才嫁过来那会儿,程素素少不得要装个委屈,将自己洗成个白莲花的模样。现在就不成了,她得有点担当,还得符合谢丞相与林老夫人的期许。
程素素一脸苦笑:“二婶,别说气话。我娘家打我大嫂进了门儿,哪怕长安米贵,也不缺我这三文不值两文的东西。”
【噗——】胡妈妈一直摒息装雕塑,听了程素素的话,也忍不住拧过身去死死捂住嘴。
【太不要脸了!你们程家吃媳妇的软饭就说得这么理直气壮啊?!!!】这是郦氏和谢源的心声。
【就是不要脸,太要脸了怎么怼你?太要脸了怎么混得下去?真以为老爷子想要个活牌坊呐?】程素素心里冷笑。
谢丞相正生气,闻得此言,也笑了起来,从微笑,到身上直颤,直到大笑出声。这一场训斥,就在谢丞相一场大笑中结束了,谢丞相发话让二儿子、二儿媳回去“闭门思过”,再让谢鹤去岳父龚家陪个罪。
事情仿佛就这么揭过去了。
又过了两日,程素素叫人打的些首饰也送了来。她这是为李墨、道一准备结婚用品的时候一块儿打造的,府里人人有份,珠钗、簪环、钏镯等等,每人到手的不多,她却说:“阿翁病时,官人与我在邬州,没赶得及回来,大家为我们担了许多事,心里感激。往后不定还有什么事儿,这是先谢了。”
最后,又将原拟给二房的几件装了匣子,拿到林老夫人面前,请以她的名义转交。林老夫人道:“别叫他们又说你藏奸了,依我说,你就省着些罢。要不就给那可人疼的去。”
程素素低声道:“那样人人都有,偏二房没有,大嫂她们不就越发与这府里不一样了么?”
林老夫人叹道:“你是个实诚的好孩子,家里的事要你小小年纪担待这么多,也是我们这些老东西没用。老二家那个真是年纪活在狗身上了,总是不明不白的。还有啊,你以后不要说什么你娘家大嫂那个的话,嗯?传出去不好听。”
程素素道:“您说我实诚,我不过是说实诚话。娘家那里,外事有父兄,内事多半取决于大嫂。她为家里做得多,那受尊重,人都敬她、有事问她,是应该的。反过来也一样,想受敬重,原也该多背负些多忍让些。”
说着,将那只匣子举过头顶弯腰递给林老夫人。
林老夫人心道,真是比老二一家子都明白。谢源夫妇俩走后,谢丞相也没放松对他们的看管,得知谢源回去竟也说了程素素的不是:“两房什么时候好过?黄鼠狼给鸡拜年,就是不安好心,搅得我家内不安。”
林老夫人感慨着接过了匣子:“好吧,这事我替你办了。”
自此,程素素凡对有所龚氏照看,都瞒着郦氏夫妻两个。渐渐到二房其余人身上,全府都看在眼里,就只不叫郦氏与谢源知道。林老夫人已下定决心,亲自看望了龚氏等人,说了不少悄悄话。郦氏还以为是那日程素素表现粗鄙,令林老夫人不喜,心里又生出希望来。
又过些时日,经过几轮“我要辞职”、“我舍不得你走”的推让,谢丞相乞骸骨终于被允许了。看得出来,皇帝对谢丞相是满意的,让他着原俸休致,而不是按丞相的俸禄减等发退休金。
谢府渐渐安静了下来,往日埋怨“这些来求事儿的人进进出出的堵着门好烦,什么时候能让人清静”的,如今开始后悔,宁愿继续烦着。谢丞相倒看得开,对家里看管得反而松了,让儿子们都销了假,该做什么做什么去了,有应酬,他也不拘着。只是自他辞相,儿子们场面上的应酬都少了些——只好回家喝点闷酒,或与几个知交小酌。
谢丞相自己,每当天气好的时候,命人以小车推自己在府里慢慢转悠,一会儿看看池塘锦鲤,一会儿仰望乔木落叶。
十分悠闲。
林老夫人却比往日忙碌了些,她出门也变得少了,唤孙辈们说话的时候变多了。与龚氏说话还不觉得,二房未出嫁的女孩儿却让林老夫人担心了起来,每每与她们说个道理,当时很好,一丢手,她们又被郦氏给说回去了。才略显僵硬地说:“二嫂也不算恶人,一家人闹得难看外人看笑话。”下一回就又表现出“这样我娘不就是被孤立了么?”的不满。
将林老夫人耐心磨得越来越薄。索性将谢源夫妇召了来,与他们挑明了:“你们白活一把年纪了,还看不明白吗?我与你爹去后,这个家要阿麟夫妇两个支撑,你们现在就开始唱反调,是怕这家不散吗?就不能老实一点?认清自己有几两重?”
谢源与郦氏总将谢麟看作对手,是以自己总还有一搏之力,哪怕郦氏先前想的“软饭硬吃”,也是将自己放得高高的。不料老夫人一句话将二人打到地上,谢源先受不住了:“什么?阿娘,长辈还在,轮得到晚辈当家作主吗?这还有规矩吗?”郦氏更是痛哭了起来:“这是要我们全家十几口的命啊!”她比谁都明白长房、二房势同水火。
林老夫人眼前一黑,问次子:“那要你当家,你要做什么?”
谢源眼睛一亮,半张了口,像条金鱼:“啊?哦!照旧过日子么,那个,整顿规矩,各守本份。”郦氏见林老夫人没有说话,小心地补了一句:“我……我爹总还是掌吏部,或许可进政事堂,郦氏枝叶也不虚弱,未尝不能提携上进。”
林老夫人深吸一口气:“去吧,我再想想。”
谢源目光闪烁自觉看到了希望,按礼法,他是嫡子、是叔叔,怎么就没有一争之力了呢?深深一礼,与妻子相扶而去。
林老夫人的头疼得厉害。
如此到了九月末,道一成婚的日子也到了。
————————————————————————————————
程玄与赵氏看道一与亲儿子实无二致,程犀外放之后,家中事都与他商议,连程珪都要靠后。道一成亲,赵氏其实是不大乐意的——总觉得李墨不大配得上道一,至少也要个父母双全的体面人家。她甚至想将某个侄女嫁给道一。
然而道一喜欢,赵氏拗不过,还是为他安排了自己娘家赵家作李墨出嫁之地,又给李墨凑家俱嫁妆。总不能关爱道一的遗憾,这一次补齐了,道一从衣裳到铺盖家具全置办了一套崭新的。
程素素向林老夫人请示,提前两天回娘家帮忙。林老夫人慈祥地抚着她的头:“去吧去吧,不容易啊,别累着了。从回京之后,就见过父母一面儿,不想吗?”又命额外添了礼物,叫她带回去,回娘家多住几天。程素素还说这超出了府里的份例,林老夫人只说不碍事。程素素道:“我想跟他们商议,转天在观里做个布施。”
三房、四房也凑趣,林老夫人心下叹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