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乡土药神-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分到一千五百万的项目资金,那得上交五千万的税收,必须要有五个亿以上的产值才行。这不是一个小数目。
    艾滋病毒消失了,抗癌新药的产值基本上是固定的,其他新药又在研究之中,暂时没有赚钱的项目,要产生五个亿的产值还真有些困难。
    (未完待续)
第二十五章 空巢妇女
    甘松靠在丁香家的小床上,丁远志窝在被窝里早就睡着了。WWw。
    这一段时间甘松家建房,甘松一家人住进了丁香的家中。甘松与丁远志住一屋,他的母亲李梅与丁香住一屋,父亲甘洪则在另一个房间,单独睡一张绷子床。
    按照川南风俗,男方到女家住,夫妻俩是不能住在一起的,甘洪和李梅必须得分开。丁香虽然与甘松已经订婚,在甘松家偶尔住在一起幽会,双方父母不会管,但在丁香家幽会便不行。
    甘松翻着手里的总体规划,一页又一页,书页发出“哗哗”的声音。
    自从身体被药物强化之后,甘松的思维能力特别快。规划书虽然是厚厚一本,但仍然难不住他。随着书页的翻动,药王村未来的图影构造出现在他的脑海中,越来越清晰。
    哪里该建什么?都印在了甘松的脑海里。
    合上书页,甘松透过窗户看向夜空,休息一下眼睛。
    突然,甘松眼前一亮:“只有持续不断的建设,持续不断地招商引资,采用的投资拉动的方法,才能保证税收的来源,使更多的项目资金落到药王村来。”
    甘松走到窗前,坐在书桌旁,拿出纸和笔,认真地勾画起来。半夜鸡叫的时候,甘松的手里多了一份药王村建设路径图。
    这份路径图,将药王村发展规划囊括了进去,把未来五年药王村建设的方向、顺序全都画了出来,清晰明了。
    看着这份路径图,甘松高兴地笑了,在路径图上写下“五年任务三年建成”的字样,重新回到被窝里,在鸡叫声中沉沉睡去。
    第二日一早,甘松将路径图仔细修订了一遍,重新抄写后,便朝村办公室走去,找谢跃进商量。
    来到村办公室,发现铁将军把门。甘松看了看时间,才发现时间只有七点过,甘松无奈地摇摇头,暗道:“都怪自己太心急了。”
    折回来,看到翠花嫂子正在饭店里忙碌着,香喷喷的馒头味儿从蒸笼里溢了出来,溢满整条水泥路,溢进甘松的鼻子里。
    “真香!”甘松感叹一声,走进器花嫂子的店里,道:”来两个馒头一碗稀饭。’
    翠花嫂子这里卖的馒头和稀饭都是特大号的,与城市里的比起来,一个馒头要当三个,一碗稀饭要当两碗。消费对象主要针对农村短工,以实惠为主。
    翠花嫂子打开蒸笼,把两个馒头装进盘子里,端到甘松面前,指了指旁边的岸板,冷冷地说了一声:“稀饭自己打。”
    “怎么了?”甘松有些疑惑,问道。平时自勺翠花嫂子非常乐观,见到自己这个“大兄弟”非得说笑几句不可。但是,今天却表现出闷闷不乐的样子。
    转念一想,甘松记起昨晚上听别人聊天,说到翠花嫂子的男人回来了,问道:”你和刘海哥昨晚上吵架了?还是打架了?”
    翠花嫂子的男人叫刘海,比甘松大十来岁,在甘松的印象中,刘海哥挣钱是一把好手。没娶媳妇的时候,他便是村里年轻人中最勤快的。娶了翠花之后,经常跑到外面去找活计干,听说现在已经当了小包工头,每年能够挣一二十万。刘海家在村子里算是小富人。
    “小孩别关心大人的事。”翠花嫂子在岸板上和着面,不停地揉扯着面粉,力气特别的大,好像在发泄怒气。
    甘松一边咬着馒头,一边道:“说说看,我能不能帮你劝劝刘海哥。”
    翠花嫂子的双手一停,头微微一偏。接着,又摇摇头,继续和起面来,道:“你刘海哥就是好面子,不喜欢我这个小妇人抛头露面。让我把饭馆给关了,还怪我开饭馆没有和他商量。“一翠花嫂子喜欢开玩笑,什么话都说得出来。但是,她的本性甘松是知道的,可以说是村子里最刚烈的女子。因为刘海长期不在家,翠花不仅要承当照顾家庭的重担,还是长期独守空房。
    俗话说,寡妇门前是非多。在川南农村,因为“空巢妇女”数量很多,一些偷鸡摸狗的事情时有发生,倒便宜了一些在家游手好闲的小混混。但是,从没有听说翠花嫂子家发生过什么事?
    曾经有人想打翠花的主意,被翠花黑着脸用扁担打断了双腿。
    “你肯定不愿意关门。”甘松道,也想明白了两人吵架的原因。翠花嫂子开的不是饭店,是寂寞。她通过这个饭店与外界交流,打发时间,赚多少钱倒无所谓。
    因为赚头不大,与翠花开玩笑又成为一大乐趣。薄利反而多销,翠花嫂子家的大馒头很出名,一些赶急的,或是修房的,干脆都到翠花的店里来。
    翠花嫂子将面揉成长条,用菜刀在案板上“咚咚”地切了起来,切成馒头的形状,一边切一边道:“他不让我开店,我偏要开店。让他瞧瞧,我翠花可不是吃素的。不光他会找钱,我也会。哼。”
    翠花将满腔的怒气都撒到了面粉上。
    这时,刘海走进了店中,看到甘松坐在板凳上,黑着的脸强颜欢笑,道:“松娃子,这么早就吃早饭啊,我家翠花的馒头好吃不?”
    如果不是提前知道刘海对翠花有意见,甘松还真以为刘海这是在夸翠花。仔细一看,刘海穿着发亮的西服。如果在城市里,这种服饰很常见。但这是在农村里,就有点另类、有点显示派头的意思了。.“好吃。”看着刘海的打扮,甘松觉得很好笑,嘴里赶紧答道。
    “让开!”翠花嫂子端着个大大的空蒸笼从刘海身边经过,道:“刘大老板,小心蒸笼上的油水把你的衣服弄脏了。”
    刘海的脸刷地红了,赶紧让到一边,让翠花嫂子通过。
    “哈哈。”甘松再也忍不住,笑了起来,道:“刘海哥,如果我是翠花的男人,肯定帮她和面去。你看,翠花嫂子一个入在家里,没个说话自勺对象,又要照顾家里,多辛苦啊。”
    刘海被甘松说得一愣一愣的,脸上青一阵红一阵的。
    翠花悄悄侧过脸,对甘松一笑,向他比了一个大拇指。突然发现刘海转过头看着她,又恢复了冷冷的表情,将切好的馒头一个一个地放入蒸笼中。
    (未完待续)
第二十六章 谁都有故土情节
    “刘海哥,我跟你商量个事。WWw!”
    甘松脑筋一转,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刘海在外面是包工头,有非常丰富的干工程的经验,又有冲劲。果把他拉回药王村,那村里将增加一股不可小觑的建设力量。药王村有本事的年轻人很多,就好像刘海一样,都外出打工挣钱了,有的收入还不扉。
    如果能够把刘海引回来,那就会形成一个榜样,吸引在外地打工的老板们,特别是年轻的老板们回乡创业。药王村将会获得更多的人才和资金!
    刘海在翠花嫂子处讨了个没趣,坐到甘松一侧的桌子上,他也想听听,这个村民中传说的非常神的新一代领军人物,有什么高见?
    甘松拿出一份药王村建设规划路径图,道:“这里面的机会多得很哟!”
    刘海看了看路径图,眼前顿时一亮,拉过图纸,认真地看了起来。
    良久,刘海抬起头,道:“这份图纸真的很详细,如果按上面的图纸规划实施,一年一年地干下去,要不了五年,药王村肯定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刘海长期在外面跑,已经看出了路径图的价值。
    “甘松为什么要把图纸给自己看?”刘海脑筋一转,顿时明白了甘松的意思,转念道:
    “我在外面打工基本上都稳定了,准备把翠花也带出去。正好,我们公司缺一个煮饭的。”
    他心里仔细地想一想便明白了,甘松之所以要拿路径图给他看,无非是让他回家投资。
    但是,以药王村目前的状况,要想获得很高的投资收益不可能,能够不亏本就非常不错了。再说,干了工程能不能拿到现钱还是未知数?如果不能拿到现钱,把自己这些年来辛苦挣来的钱都投入这个无底洞中,一辈子都不能翻身。
    在镇上,是有这样的例子的。几年前,有一个姓穆的老总,投钱为镇政府修了三级路网,但迟迟拿不到钱。最后,沦落到外出在工地上挑水泥打工挣钱渡日。
    刘海不想有一天变成穆总那样悲惨的境遇。
    从内心来讲,刘海不想回家创业。
    “我不去!”翠花嫂子端着装满馒头胚子的蒸笼,走了过来,将蒸笼放到炉火上,烧起了炉火。一股胶水蒸气从蒸笼下面的热水中冒上来,将馒头蒸熟。
    翠花嫂子有她自己的打算。如果跑到外面的工地上,自己在家里的发言权就会小许多。
    如果自己留在家里,刘海不敢把她怎么样?反而,还得听她的,随便找个家庭的借口,让刘海拿钱,刘海不敢不拿。
    听到翠花的话,刘海有些火气,道:“你在家里卖个馒头有什么用?还不如我一天的收入。”刘海说的话自然不假,在外面当小包工头,每个月五千块钱算是正常,一万块钱也是常事,甚至运气好的时候一个月便能挣五六万。
    “你就吹吧。”翠花嫂子摇摇头,道:
    “有本事,如果你能说动你的父母和儿子,跟着我们出去。我二话不说,把店子关掉,跟着你。”
    刘海顿时沉默了,让他说服双亲,那比登天还难。父母人老了,一辈子就认“故土”两个字,离开家乡没几天就全身喊痛,非得回来在田地里活动活动才舒服。他们的儿子也还太小,只有五岁多,全靠父母和翠花嫂子照顾着。
    如果把翠花和儿子带到陌生的环境里,失去了孙子,父母非闹翻天不可!
    刘海的儿子可是爷爷、奶奶的心头疙瘩。
    翠花嫂子实际上是为刘海哥着想,如果刘海出去了,她再跟着出去,刘海的父母和儿子没有人照顾。让父母带着孙子不是不可以,但作为母亲,始终不放心。
    甘松看出了刘海哥家里遇到的尴尬,道:
    “刘海哥,人这一辈子图个啥?难道是为了钱?有钱了,是好事还是坏事还说不清楚昵。”
    “这倒是。”刘海点点头,表示认可甘松的说法。
    刘海见多识广,在他见识的人中,有钱变坏的人不在少数,甚至很多人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被关在监狱里,有的还丧失了终身人生自由,有的吃了枪子。
    见到自己的劝说有效,甘松拿起另一个馒头咬了一口道:“你也看到了我们村的规划,这里面的机会可是不得了,如果操作好了,成为千万富翁也不是不可能。就看你怎么运作?”
    刘海仍然有些迟疑,甘松继续道:“其实,钱的问题并不用担心。”
    甘松将县委、县政府对药王村出的特殊政策绘声绘色地说了一遍,对药王村建房补贴政策详详细细地说了一遍。
    刘海越听越仔细,一边仔细地盘算着,能不能在中间赚到钱?
    等甘松说完,刘海一拍大腿道:“如果真的按你说的,那回乡创业也是好事。我决定回家干了!”
    甘松心头一喜,道:”如果刘海哥回家干,那药王村的发展肯定会更快。因为,你有很多村民不具有的专业知识和社会阅历,大家一定能沾光。”
    实际上,每个药王村人都有一颗饱含热血的心,就好像刘海一样,如果在本村本地有发展的机会,他们才不愿意到外地去拼死拼活地挣钱?如果有机遇,能够在家乡创业多好?
    这与刘海的父母本心是一样的,作为中国人,谁不恋“故土”?
    甘松和刘海详谈着,就一些细节问题作了交换。
    “当!”刘海的面前突然摆了两个馒头一碗稀饭。
    这可是刚刚出炉的大馒头!
    刘海抬起头看了一眼,见是自己媳妇,感激地笑着点点头。
    翠花嫂子把头一转,脸含笑意,声音却是冷冷的:“刘总,这是感谢你的,就免费了。”
    “哈哈。”甘松一笑,把刘海闹了个大红脸,道:“刘海哥,其实,翠花嫂子还是蛮心痛你的。说穿了,就是不想让你出去,想让你天天陪着她。以后啊,你们两口子可以天天晚上暖被窝了。”
    “松娃子,你说啥啊?不许乱说话!”翠花嫂子脸含羞意,对甘松吼了一声,转过头继续揉着面。
    刘海本来就是勤快人,看到翠花忙碌的身影,有些不忍心。来到水缸边洗了手,走到翠花面前,道:“我来揉面吧。”
    虽然是简短的五个字,却包含了无尽的感情。翠花觉得心头甜蜜无比,小声道:“哪要你这个大男人来啊?到一边憩着去。”嘴里这样说,人却离开了案板,到旁边洗起了碗筷。
    其实,她还是非常想刘海帮她的忙。
    刘海揉起了面,将面粉揉威一团,看着侧着脸洗碗的翠花,高兴无比,手下的干劲十足。
    翠花觉得自己的脸发烫,不敢转过头面对刘海赤裸裸的眼光。
    刘海的感觉中,仿佛回到了以前与翠花刚认识的那些日日夜夜,那种找对象的的感觉回荡在心头,令人回味。
    甘松看到小两口在自己的搓和下,重归于好,也觉得很高兴。同时,心里想道:“如果外出务工的能人们都回到家乡,大家拧威一股绳,为了药王村的发展献讲出力,那该有多好?”
    “刘总,你回家了?怎么干起了女人的活计?”谢跃进出现在翠花饭店的门口,看到了奇怪的一幕。在他的心目中,大男子主义非常浓厚。看到一个有事业、发了财的老总,居然帮老婆和面,有点不可思议。
    “女人的活计怎么了?”翠花嫂子的火气一下来了,可不管谢跃进是村支书,高声笑道:“谢支书,没有女人哪来男人?你可别搞错了。”
    翠花嫂子以半开玩笑半认真的方式说出来,说话带着刺,这是她的特色。
    谢跃进顿时有点不知所措,话说错了就是锗了,如今被翠花给点了出来,这个哑巴亏吃定了,叹了口气道:”女人好啊,也能顶半边天。国家讲究男女平等,生男生女一个样……”谢跃进直接把话题转到了国家政策的宣讲上。
    谢跃进是公认的“婆婆嘴”,一说起来就没完没了,翠花嫂子皱了皱眉头,赶紧打断谢跃进的话,主动认输:“谢支书,吃过早饭没有,赶紧来尝尝新鲜出炉的大馒头!今天心情好,免费!”
    “我已经吃过了。”谢跃进诡异地一笑,二十多年年的村支书,他已经把说话的技巧磨炼得炉火纯青。平时办事的时候还是很干脆的,遇到难事时他也不大生气,便会用到“婆婆嘴”这一招,东拉西扯,满嘴的国家政策,把你的意志说垮了,自然跟着他的思路走。
    所以,村子里的三姑六婆都怕他那张嘴。
    不停地给你宣讲半天的国家政策,就好像西游的唐僧,谁也受不了?
    甘松已经吃饱了,正好找谢跃进有事。见谢跃进占了上风,赶紧站起来,走到谢跃进身边,道:“谢支书,我等了你半天了,正好找你商量一下药王村的发展问题。4谢跃进一听有正事,带着甘松向村办公室走去。
    谢跃进知道,每回甘松有正事的时候,都是了不得的大事!
    (未完待续)
第二十七章 药王村发展路径
    甘松把药王村的地图摆出来,铺到桌面上。wWW;
    这只是简单的地形图。药王村占地35平方公里,是福宝镇最大的村,折合成亩就是52500亩。其中,大约三分之二是森林和山地,能够现在就用起来的土地约15000余亩。
    打开规划,甘松在地图上一边用铅笔画着线条,一边讲述着自己的思路:“如今药王村村民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我们要用好项目补助资金,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和资金,聚力发展药王村。只有这样,才能加快药王村发展速度。”
    “在种植上,以种植名贵药材为主,形成中药种植产业。我们可以向外打个口号·一万亩名贵中药材种植园。”
    自从集团租过来的近千亩地栽上了名贵药材,脑筋动得快的村民们学到了技术,购买种子栽在自家的土地上,目前,全村栽种中药材的面积在三千亩以上。
    “要致富,先修路。在新居改造的同时,要进行公路硬化建设,形成一纵一横一环的交通网络。公路建设标准不能低于二级路,宽度不低于四米五,在任何地方两个大车都可以错车。”
    甘松在地图上标出了公路的大概位置,所经过的地方,都是各个队村民的集中居住区。
    如果建成了,村民们家家户户出行都将非常方便。
    谢跃进看着如此规模的公路建设,皱了皱眉头,道:“这得花多少钱?用多少地?”
    甘松画出的路线,除少部分是已经有毛胚路面的乡村公路外,其他地方都没有公路,需要新建。谢跃进和甘松心里都有数,要真正把公路建成四米五宽的二级路,需要的资金量非常庞大,按每公里五十万计算,全长不低于30公里,至少得花1500万以上。
    “钱的问题,我们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解决,享受项目补助政策。”
    以后凡是到药王村兴办企业的,包括建筑企业,都要求他们在本地注册,所产生的税收必须上到本地。地的问题,只能让每个队的村民作贡献了,大家出一点、让一步,路便建成了。
    “我想,村民们还是愿意的,毕竟路修好了,获利的始终是村民自己。”
    谢跃进点点头道:“地的事情好办,多做些说服教育工作就行了,我在药王村当了二十年支书,说话还管用。但是,关键是钱,一干五百万可不是小数目。加之,对农房改造的补贴还有一千五百万的缺口。除开帐面上已经有了一千五百万,还需要三千万资金才挪得转。”
    甘松道:“关于资金问题,可以从几个方面考虑。”
    一是招商引资,可以解决一部分。甘松准备买一艘出海的船,沟通海岛,可以把企业注册到药王村,每年能够上交税收一千万左右。
    当然,甘松没有告诉谢跃进公司是自己的,而说成是有意向的企业。
    二是公路建设所产生的税收,可以采用预缴税收的形式,在合同中谈妥,项目补助资金下来之后,所有的资金都由公路建设企业享受。这里可以节约三百万左右。
    三是药王村还有三分之二的森林和山地,总面积可是三万多亩。虽然森林是国有资产,但是利用一部分森林栽种一些喜阴的名贵中药也是可行的。可以采用承包出去的形成,将三分之一的森林承包出去,即使每亩的承包费只有一千块钱,每年也可以得到租金一千万。
    四是发展旅游业,对森林中可以包装的景点进行打捆对外承包,让旅游公司交纳管理费。管理费并不多,但由此带动起来的餐饮、住宿业的发展,一方面可以让群众致富,另一方面可以增加税收。
    谢跃进听了连连点头,想不到甘松居然有如此多的奇思妙想。如果按甘松的设想,每年村上的收入保低也有两千万。这笔钱比福宝镇政府的财政税收还要高!
    拿起图纸认真地看了起来,谢跃道:”必须得把财务小组的监督职能完善起来,以后查帐的时候也用个说法。要不然,这么大的资金流量,我担心我们村干部一不小心就会犯错误。”
    “不错。”甘松道:“要让全村的老百姓都清楚每一笔钱用到了什么地方?公开、公平、公正,才能产生凝聚力和向心力。要不然,村两委没有威信,就不能号召大家共同致富。”
    说完了自己的想法,甘松提醒道:“事情要一件一件地做,切不可贪多,反而把事情搞砸了。另外,还要防备野狼,把本来属于我们的利益给叼走了。”
    如此庞大的资金量,各级政府和各级部门不心动才怪?因此,必须防备着他们。
    接下来,谢跃进便开始运作山林出租的事。以前,福宝镇也将一部分山林承包出去,可是收效很少,有点承包商甚至亏了本。
    药王村要把山林承包出去,镇政府也没多想,抱着为药王村增加点收入的想法,直接答应了。
    在政府的想象中,一年的承包费大不了十来万块钱,政府看不上。他们刚刚得到了一千五百万的税收分威,还不知道用在什么地方?
    钱少了让人头发痛,钱多了也让人头痛。
    哎!
    承包书发出去了,发到了福宝镇都比较知名的老板手中,底价一亩一千元,每十亩为一个竞标单位。附加条件是:不得破坏原始生态环境,不得砍伐森林里的树木,捕捉鸟兽。
    方志南拿着这份承包书,皱了皱眉头,暗道:“药王村的人还真是敢想。这么苛刻的条件,谁还愿意去承包森林?简直就是笑话。谢跃进平时这么稳重的一个人,怎么这一次如此冒进?难道是受了甘松的影响?
    镇上的老板们谁都不看好药王村的承包方案,私下里找其他老板合计。大家都认为,在山林了里掏东西,一千块钱的底价确实有些高了,比以前高了好几倍,小一点的普通老板根本承包不起了。
    承包书的截止时间到了,这些老板们兴致很好,都想到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