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尚书大人易折腰-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谢文惠却是完全的傻眼了,重生回来之后,她一直努力着改变谢府,利用自己知道的那些光耀门楣,可如今这一份她要做的事情也被抢走了。
  还是这个从来没有被她看得起过的谢遗姝做的。
  不管谢文惠想不想承认,事情已经发生了。
  晚上,谢老夫人独留了长子说话。
  “今日姝姐是为谢府立了大功,可是有几句话我还是要说。”谢老夫人看着儿子,“姝姐的身上透着诡异,让人说不出来是什么,不过给人的感觉不好。”
  谢江沅也并没有因为这个突然的好运而高兴的忘乎所以,“不瞒母亲,便是我也觉得心里不踏实。毕竟不是在府中长大,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第360章 母子谈心
  谢江沅也知道这样想不公平,换到元娘的身上,他们又怎么会这样想,只会觉得元娘聪明,可是事实就是这样,人性使然。
  面对亲生的女儿姝姐,谢江沅也很复杂。
  “姝姐不是元娘。”儿子在想什么,谢老夫人岂会看不出来,“府中有我压着,孔氏也闹腾不出来什么,反而是姝姐,我担心她胃口太大,慢慢谢府满足不了她。”
  “母亲如今在府中,惠姐姝姐年岁也大了,要劳烦母亲给她们相看门好亲事。”
  谢老夫人见儿子明白她的意思,点了点头,犹豫半响,才又问,“元娘那边怎么样”
  到底是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怎么能不想。
  谢江沅笑了笑,“前几日还写了信过来,说她在那边一切很好,提了马府退亲的事情,让我不要担心。这孩子已经回孔家了,却还惦记着这些。”
  谢老夫人笑了,“元娘是个好孩子,打小我就看她好,长大了也错不了。到是马府的亲事,现在有变故,不过以孔家的世家,我到不担心元娘的亲事。”
  只是有些想那孩子。
  谢江沅看出来了,却又做不了决定,毕竟女儿已经不是自己的了,不是说想什么时候接回来就能接回来的。
  母子两又说了会儿话,天色晚了,谢江沅这才出来,一出小院,就看到了站在外面提着灯笼的孔氏。
  孔氏也是实在忍不下去了,她厚着脸皮上前,“天晚了,我等夫君一起回院子。”
  “我还有事要处理。”谢江沅拒绝了。
  孔氏的脸立马就沉了下来,“夫君一辈子都不回正院了吗”
  她已经低头了,他还要怎么样
  “夫人若要闹,也换成改日吧,我今日确实有事。”谢江沅扔下话,大步的走了。
  孔氏羞愧的回到院子后又摔了一套的茶具,如今婆婆在府中,她也不敢放肆,发泄过后,就让人立马收拾了,又敲打了一下院子里的下人管好自己的嘴,这一晚才算是安静了。
  顾府竹笙居,顾远看着手里的信,放了下来,“这是谢大姑娘让人送来的”
  江义一脸的凛然之色,“信是送到门房的。”
  因为是指名要给二爷的,江义也没敢看里面的内容。
  “日后再有这样的事,直接让门房拒绝了。”顾远抿了口茶,“让人将信送到谢江沅那。”
  “要说什么吗”江义问。
  “只告之是谢大姑娘送到府上的,其他的不必多说。”顾远不再多说。
  江义拿着信退了出去,将信往信封里塞里他扫了一眼内容,惊呀的张了张嘴,这谢大姑娘到是直接,直接问二爷一路可还安稳。
  这不是明显的想在二爷这里邀功吗
  只可惜谢大姑娘失误了,此次二爷并没有出什么事。
  谢江沅是亲自接见的江义,又接过了他递来的信,等把江义送走了,打开信之后,谢江沅的目光沉了沉。
  他让人叫了长女到书房里说话,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将送递了过去,看到长女一瞬间惨白脸,谢江沅知道不必再多说。
  但是他还是忍不住叮嘱一句,“顾府是百年世家,为父不过是布衣出身。”
  两家配不上,不要再肖想了。
  谢文惠不知道怎么走出书房的,心迹被挑穿,还是当着父亲的面,羞愧的恨不能当场死掉。
  回到望月楼之后,谢文惠一个人关在屋子里哭了一场,凭什么谢元娘就是特别的。
  她也明白,之前她的盘数落了空。
  运气比不过谢元娘,如今又被新来的压了一头,谢文惠只觉得她就是个被虐的命。
  她不甘,偏又一点办法也没有,只能硬挺着。
  江宁县那边,谢元娘今日出门,原是和愈哥一同出来的,只是半路遇到宋氏身边的婆子,说有事将愈哥先带走了。
  一个人逛街,到也没什么,只是谢元娘不知道这又是哪里跳出来的表哥。
  齐澜松有些嫌弃的打量着眼前的女子,“你怎么一个人出来了”
  这人先是认表哥表妹,再张嘴就是嫌弃指责。
  他得自我感觉多良好
  谢元娘反问他,“这位公子,我在用饭,你闯进来不合规矩吧”
  用规矩压着她,那就看看谁最没有规矩吧。
  “我与你兄长是表亲,你要唤我一声表哥,若不是看到你一个女子单独出来,我岂会过来”
  呀,他还有理了。
  这人长的一般,虽清秀,可太过自负,反而让他的容易又降了两分。
  “可是我在用饭,你闯入一个闺中女子用饭的雅间不合规矩吧我观你的穿着是书院先生的袍子,想来也是教人子弟的,这般就更不好了吧”对方神色僵住了,谢元娘下面的话还没有说,就有人打断了她的话。
  “我当是谁,原来是齐夫子。”佟行走了进来,他面上带着笑,说的话却不客气,“我当是哪个登徒子在欺负表妹,原来是齐夫人。”
  齐澜松的脸乍青乍红,“不可理喻。”
  一甩衣袖,走了。
  他这么一弄,反而胡闹的像是谢元娘和佟行。
  谢元娘笑了,佟行也在笑,“表妹不要在意,他那人就是有些迂腐,家里三代都是夫人,总是自视清高。”
  这才又想起来,“他是你们府上宋氏的表叔。”
  宋氏
  愈哥的母亲
  再想到半路被叫走的愈哥,还有突来的表哥,谢元娘觉得有些想明白什么了。
  “表妹怎么一个人在此”佟行觉得以孔府对这位的看重,也不会让她一个人出来。
  令梅快人快语,“是愈小少爷一同出来的,后来有事走了。”
  谢元娘想拦着也不行了,佟行多聪明的一个人,立马也想明白了,怕对方尴尬,便也没有再多说,客套几句就走了。
  谢元娘抚额,“今日的事不许对外人说。”
  令梅回想佟公子听到愈少爷离开时的神情,也有些明白了,“可是就任由着她这样糟贱姑娘”
  谢元娘撇嘴,“你什么时候看我是吃亏的性子”
  又道,“吃过饭去书院。”
  令梅这才笑了。


第361章 齐夫子
  等谢元娘坐着马车往书院去时,也在想着一会儿要怎么出手,她不能在府里闹腾小宋氏,不过那个姓齐的夫子到是可以动一动。
  谢元娘去的也巧,她也没有惊动兄长们,这几日她又总到这边来,书院的人也就放了她进去,她一边走一边打听,便问到了齐夫子休息的地方。
  大中午的,齐夫子门窗紧闭,竟然在洗澡,令梅红着脸嫌弃道,“这人在书院大中午的洗澡什么怪毛病。”
  谢元娘前世就是妇人,别说看男人洗澡,就是男人她也睡过,她让令梅等着,一边将用准备好的布将脸遮上,人就直接推门走了进去。
  齐澜松正在洗澡,哪里相信会有女子走进来,整个人缩进浴桶里,瞪着大摇大摆走进来的女子。
  “你是何人不懂羞耻,还不快快出去,不然我就喊人了。”
  谢元娘不说话,她知道说了话就会让对方认出来,只是将椅子上放着的衣袍拿起来,然后又在屋子里翻了一遍,只要是衣物都拿走。
  齐澜松眼睁睁的看着女子将衣物都拿走,却又不敢站起来,大声的喝斥着,却又不敢喊人进来,怕被人撞到他这丢人的一面。
  谢元娘走了,抱着一堆的衣物,到了外面之后,就近找了角落将衣物都扔了,然后又带着令梅寻到兄长休息的屋子,小书童自然不会拦着,待谢元娘再出来时发髻变了,身上的衣物也换过了。
  令梅直到这时手还在发抖,“姑娘”
  谢元娘拍拍她的肩,“怕什么,没有衣服穿的又不是你。”
  令梅的嘴角抽了抽。
  当天,书院里就出了一件事,下午该齐夫了授课了,却迟迟不见来人,等派人寻过去时才发现齐夫人躺在床上盖着被子,见到来人欲哭无泪,让人帮着拿了衣衫,这才能出来见人。
  书院里出了这样的事,自然要查,而且这事也传开了,齐澜松一直不喊人就是不想让人知道,哪知最后还是传开了,走到哪里都觉得在被人嘲笑。
  孔大爷一回到自己休息的院子,就看到了在看书的妹妹,明明比自己的孙子也大不了几岁,对这个从小不在身边长大,又这么小的妹妹,孔大爷是真的不知道要怎么相处。
  书院里出了这么大的事,又问清了做这事的人打扮,还有偷偷找过他的小书童,在看着一副若无其事的妹妹,孔大爷只觉得头疼。
  “齐夫子得罪你了”孔大爷抢过妹妹手中的书,放到方几上,在对面坐了下来。
  谢元娘见兄长来了,这才坐起来,“齐夫子是谁”
  孔大爷装的还真像。
  “书院不是胡闹的地方,日后不许如此。”孔大爷不敢深说,可是觉得不说又不妥。
  又怕妹妹觉得委屈,“一个女孩子闯进男子洗澡的地方像什么样子。”
  想了想又道,“这事我会让人瞒下,祖父那边不会知道。”
  觉得这样说又怕她日后不知道收敛,“祖父若是知道了,这可不是小事。”
  觉得这样应该可以让妹妹日后不敢再来了。
  谢元娘乖乖的点头,前世只有小叔叔待她好,如今回到孔家,四个兄长比她大,不过才接触几天就如此偏宠着她,谢元娘笑了。
  孔大爷看着妹妹没心没肺的笑了,心下叹了口气,“齐夫人做了什么”
  谢元娘想了想,“鸿哥媳妇可能想让我和他相看一下,他直接上来让我叫表哥。”
  孔大爷的眼睛当场就厉了起来,“什么时候的事”
  “就是中午我在酒楼里用饭,他就进来了。”谢元娘既然说了,也就都细细的说了一下,包括愈哥半路被叫走。
  孔大爷显然是生气了,“这事兄长会给你一个交代。”
  谢元娘却不想再府里闹的不安生,“大哥,还是算了,反正我也戏弄齐夫子了,这事就过去了。”
  “不行”
  谢元娘打断他的话,“我一回府,就出了这么多的事,这事就算了,我又不在乎,你看我也没有委屈自己。”
  然后又说起那只黄虎来,“祖父现在没有了黄虎整晚睡不着,我又刚退亲,外面还那般议论,若再出什么事,我看他是真的会不管不顾将我赶出府去。”
  “再说我也不想一家人闹的不开心,宋氏有她的小打算,我不上当不就行了。”活了两世,谢元娘还是能想得开的。
  至于宋氏为何要这样做,谢元娘想不明白,也不想去想。
  孔大爷听了这些话,心就拧了一下,如今已经做祖父的人了,从小到大跟在父亲身边长大,在书院的时候也多,所以与儿子孙子之间也并不亲近,这种疼爱小辈子的感觉竟是第一次。
  他张了张嘴,半响才应下,沉重的竟如此难。
  为此,孔大爷这些日子也显得格外沉重,谢元娘这边虽然瞒下了此事,佟行那边却将这事告之了孔澄,孔澄怒气的到谢元娘这边来寻问,谢元娘又是劝了他一番,孔澄气愤难当,却也被迫应下了妹妹的请求。
  不过几天之后,到是愈哥那边,被孔大爷带到书院去了,甚至还住在了书院那边,谢元娘听到这个消息时,还是令梅打听回来的。
  “奴婢听说小夫人哭到老夫人那里去了,说愈少爷还小,去书院到是可以,却不必住在那里。”令梅学这些时,眼里有着笑意,看得出来是在幸灾乐祸。
  谢元娘笑了笑,“这些事与咱们无关,日后不要去打听这些。”
  心知是大哥那边为她出头,或者也是觉得愈哥再放在宋氏身边也不妥,这才出此下策。
  宋氏那边求到了小舒氏那里,又越过了自己的婆婆柳氏,柳氏自然是不高兴,得了信将宋氏劝回来之后,私下里也没有说好听的,左右最后宋氏也没有落得好,甚至夫妻之间还吵了一架,宋氏回了娘家。
  自然没有人去接她,孔府也没有闹出过这样的事,宋氏一回去呆了就是四五天,没有人接她,自己沉不住气,最后提着包回来了。


第362章 进京
  已经进了十月,天气也有些冷了,谢元娘这次收到王薄言的信之后,有些沉默。
  信里写了董尚书府出事的事情,只有董适这个外嫁女没有受牵连,董府的人都下了大狱,王薄言信里虽然没有明说,却也能听出来董适现在日子不好过,让她心情沉重的是任蓁蓁定亲了,对方正是前世的丈夫程府的旁枝程荣。
  任蓁蓁如今到过年也不过才十四岁,却这么早就订了亲,谢元娘不知道原因,却忍不住担心。
  她想过担着任蓁蓁走前世的老路,只是因任显宏的事,任夫人一直不让任蓁蓁与她来往。
  谢元娘只能给王薄言去信,让她私下里约任蓁蓁见面,问问亲事的事情,甚至话里话外让她劝一劝任蓁蓁。
  信送走了,谢元娘心里仍旧惦记着这件事情,还是孔澄看出她有心事,谢元娘又寻不到可说之人,便将这事与他说了。
  孔澄笑道,“按你这么说,任家有说话权的是那个任显宏,于其让人劝那位任姑娘,到不如直接说给任显宏。他做为兄长,总不会看着自己的妹妹跳火炕。”
  “四哥说的在理,只是我一个闺中女子怎么好给一成家男子写信。”谢元娘还有别的担忧,“我说程荣不好,又没有什么证据。”
  “你自己也知道这样,还在这里伤神,不也是自寻烦恼?”孔澄笑看着她,“好了,旁人的事管不着,那就管好自己的事,这几日府中要来客人,你也打起精神来。”
  “四哥能说是客人来,一定是贵客,不知道是什么人?”谢元娘好奇的问。
  孔澄笑了笑,“是祖父的门生,如今在朝中为官,这次应该是办事路过这边,特来探望祖父。”
  原来是这样。
  与自己无关,谢元娘也没有多想,只是等那位客人来了之后,扔出一个消息,这才惊到了谢元娘。
  一直盘居在江宁县的孔家,要搬到金陵城去了。
  而这时谢元娘才知道来探望祖父的人是当朝另一个首辅赵首辅。
  没有人的时候,谢元娘想到赵首辅,神色很凝重,赵首辅是二皇子的人,前世因二皇子的事最后没有落得好下场。
  不过前世孔家也没有搬到金陵,这一世搬到金陵城会不会出事呢?
  孔府搬回金陵城的事,也不是她一个闺中女子能做决定的,不过孔大儒是一家之主,他被门生请出山,甚至给皇子们授课,这也不是家里人能改变的。
  现在已是十月,天气一天会比一天冷,孔家在金陵没有房屋,皇上那里也给孔家赐了宅子。
  何况这次去金陵也不是全家都去,孔大爷带着四个弟弟仍旧留在江宁县书院这边,他们的女眷自然也不必过去,到是孔为做为儿子,与孔大儒一同搬到金陵,这样女眷也就是孔老夫人及小舒氏带着两个女儿跟着过去。
  过去的人口不多,半个月后,便早早的上了路。
  谢元娘和砚姐与小舒氏同坐在一辆马车里,小舒氏对于去金陵也有着排斥,不是她不喜欢离开江宁县,而是金陵那边有谢府有孔寄柔。
  但她一个内宅妇人,又能改变得了什么?
  丈夫要尽孝,她只能跟着。
  她们坐的马车走在最前面,然后是中间的马车里坐着孔大儒及孔老夫人,最后一辆马车里才是孔为带着孔世光。
  孔世光是孔二爷的儿子,孔为的二孙子。
  长孙留在那边书院,曾孙也太小不能离开母亲身边,这才带着二孙子过来,原因也是圣上点名要孔家子辈可以陪皇子一同进学。
  给皇子授课,如今也不过是两位皇子,二皇子成亲多年无子,三皇子如今也不过十五岁,到了今年的年底才会被赐婚。
  所以说孔世光说是做陪读,其实按年岁说也就是做三皇子的陪读。
  一路上,因孔大儒及孔老夫人年岁大了,走的并不快,而且还有一天车程到金陵里,就有赵首辅派的人到这边迎接,孔家的队伍原就很长,加上赵首辅派的人,又变成长长的一队。
  等孔家的车队进城的时候,早就听到风声说孔大儒要入朝做皇子太傅的消息传出来,现在看着孔家的车队,所过之处无人不羡慕的。
  谢元娘坐以马车里,透着窗子看着街道,没想到兜兜转转又回来了。
  孔家被赐的宅子在西街,金陵城里的勋贵世家皆住在西街,孔家的这座宅子原是之前一个郡王所住,郡王几辈传下来也没有后代,这宅子才被收了回来。
  紧靠着西华门处,所以一进城,没有走多远便到了地方。
  宅子虽然年久不住人,里面并没有破败,又提前修过,还宅子及布置能看出原来这座宅子的风华。
  谢元娘和砚姐的院子就靠着花园,僻静却又不失华丽,院子里游廊水榭样样皆有,皆是三进的院子。
  谢元娘的正房窗前,种了一大片的竹子,金陵城的秋天早来了,竹叶却还绿着,看着也有生机。
  孔家人第一天刚到,孔氏那边就带着人上门了。
  孔氏红着眼圈,“如今女儿终于可以在父亲母亲身边尽孝了。”
  “我和你父亲有你兄长照顾着,你不必挂念。”孔老夫人之前听说来金陵,第一个头疼的就是这女儿。
  她说完看了孔大儒一眼,孔大儒看着女儿目光也复杂,他一直不入朝为官,也是谨记祖辈传下来的祖训,可是如今却违背了祖训,归到底也是因为这个女儿。
  因为抱养孔家女的事,孔家的名声受损,加之元娘退亲一事,孔家可谓是千疮百孔,为此孔大儒挣扎过后,才决定来金陵。
  只有这样,孔家日后才不会被埋没了。
  如今看到女儿,孔大儒的感情自然是复杂,他宠着的女儿,却也是害得孔家如今进入两难竟地的人。
  “前院还有事,你和你母亲多说说话。”孔大儒不知道如何面对,走了。
  孔老夫人心想就知道这老东西遇到就知道逃,不过不管怎么说,没有了孔大儒在,气氛也轻快了很多。


第363章 孔氏上门
  “怎么没有带惠姐过来?”孔老夫人不待见女儿,却是极喜欢惠姐。
  “总不好带惠姐一个人来,姝姐又不方便带来,所以便没有带她们来。”孔氏说着还觉得委屈了,“姝姐很懂事,这次我们老爷能官复原职,也是姝姐的功劳,母亲还不知道她做出来的那个驽,如今在兵部可是成了好东西。”
  说起这些,孔氏神情里掩饰不住的欢喜,“姝姐如今正在和老太太请来的嬷嬷学规矩呢,不瞒母亲,便是不学规矩,姝姐一看也是大家出来的,老太太第一次见到姝姐便这么说。”
  孔老夫人看着说的眉飞色舞的女儿,忍着气道,“你还当这是夸姝姐?你们老太太那是指姝姐的心思重,连这个都听不出来,当年教你那些都吃到狗肚子去了?”
  孔氏傻住了,“我……女儿……”
  “姝姐是被个婆子养大的,一个府里的下人能懂什么规矩?没有她教,姝姐又是与谁学的?这些你就没有细想过?我看你们老太太说的没有错,姝姐是个心思重的。”还没有见面,孔老太太已经不喜欢了。
  孔氏没有想到她想在母亲面前夸夸姝姐,最后没有让母亲喜欢,反而是厌上了。
  “母亲误会了,姝姐其实很单纯。”孔氏又找不出好的理由来,“若是母亲不信可以问惠姐,惠姐总不会说谎。”
  让惠姐说什么?
  当着外祖母的面说自己妹妹不好?除非脑子被踢了才会这么说,脑子正常的谁不捡好听的说?
  孔老夫人见说不通,也不想再多说,“你就这么过来,你婆婆那边可知道?”
  “已经和婆婆说了,早上过来时婆婆还说让女儿给母亲带话,等母亲休息好了她便过来。”母亲不说了,孔氏也松了口气,她左右打量了一番,“怎么不见大嫂?”
  “今天刚到,府里需要布置的事情多,你大嫂哪里闲功夫,就是元娘和砚姐也在帮忙。”说起元娘,孔老夫人就又扫了女儿一眼。
  这一眼可不好。
  刚刚只听女儿夸刚找回来的姝姐,母女在一起也不过两个月就张嘴闭嘴的好,这些年却也不见她说元娘一句好。
  果然不是亲生的,就是不行。
  孔氏听到元娘,神色间也有些许的不喜,“马府如今与郭侍郎府结了亲,既然回了金陵,母亲还要让人看着元娘,不要在与马府的公子私下来往,我听说当初在庄子上,他们就私下里……”
  “这些事不必你操心,还有你大嫂呢。”孔老夫人打断她的话,知道她是个拎不清的,多余的话都不想与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