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病娇宠:黑萌嫡医-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着便一挥手,用跟宁茂刚才一模一样的语气:“来人!把这个人渣赶出去!”
  
    她之前在安国公府里的那些护卫,后来都跟着她逃了出来,现在正在李府。这时她一声令下,都朝宁茂大步走过去。
  
    宁茂什么时候见过这等阵仗,吓得直往后退:“你们……”
  
    李长烟突然出声道:“慢着。”
  
    众人见她阻拦,本来以为她还是心有不忍,不想这么对昔日的丈夫动粗。结果下一秒就见她自己走过去,一脚把宁茂从李府大门口踹了出去,在地上滚了好几个圈才停下来,爬都爬不起身。
  
    李长烟站在李府大门口,拍了拍衣摆上不存在的灰尘,终于爆出一句十四年没有出口过的粗话。
  
    “真他妈爽!”
183 和离,战斗力爆表的外公

  
    八月中旬,李家全家到达京都。
  
    建兴帝大喜,在皇宫中为李家准备了一场规模盛大的接风庆功宴,在宴会上当场封李庚为骠骑大将军,官居从一品。除了虚设的天策上将以外,已经没有比这更高的武官官职。
  
    又问李庚想要什么赏赐。其实该给的赏赐都已经给下去了,这就是给臣子一个讨要恩典的机会,金银地产给得再多,也比不人家真正想要的一道特旨。
  
    李庚果然上前拜倒,道:“微臣斗胆,想求皇上下一道旨意,让微臣的女儿李氏和安国公和离,并且微臣的外孙女宁霏也能够离开安国公府,跟着母亲。”
  
    建兴帝十分意外:“哦?李爱卿为何会突然提出这个要求?李氏在安国公府可是受了什么委屈吗?”
  
    李庚的语气沉下去:“皇上明鉴。微臣当日在漠北遇险,小女心系微臣安危,想去漠北寻找微臣,但安国公以影响宁府名声为由阻拦小女,伪造信件欺骗小女说微臣已经阵亡,甚至给小女下了迷药,把她囚禁在安国公府内,任由小女重病而不闻不问,亏得后来小女自己逃出,否则怕是已经病死在安国公府。微臣只有这么一个女儿,视若性命,无法让小女同这样的丈夫生活下去,所以特地来求皇上的恩典,许小女与安国公和离。”
  
    他和李长云等人到达京都,先回了已经整修得焕然一新的李府,在那里意外地见到正等着迎接他们的李长烟。
  
    李长烟把这两个多月来发生的事情完完整整地说了一遍,众人气得差点直接冲去安国公府把宁茂揪出来往死里打一顿,和离都不用和离了,直接让李长烟丧夫。
  
    但是还有宁霏在。宁霏是宁家的女儿,只有建兴帝下旨和离,才能让宁霏从宁家的族谱上除名,彻底脱离安国公府。
  
    建兴帝一听这事儿还不小,一时半会儿估计解决不了,便让接风宴上的其他文武百官们先散了,只留下李家人,并传旨下去,让宁茂和李长烟进宫。
  
    李长烟因为已经嫁入宁家,不算是李家的人,所以今天没有出现在李家的接风宴上,但也没在安国公府,而是和宁霏一起在李府等着。
  
    片刻之后,宁茂、李长烟和宁霏先后都到了。
  
    宁茂前几天被李长烟一脚踹出李府大门,虽没受什么重伤,但他一介文文弱弱的书生,哪能禁得起这么摔,也是磕得鼻青脸肿,在家里躲了好几天不敢见人。
  
    当天周围一大群围观的人,宁茂后来连威胁带收买,让礼部的官员和门外的那些百姓不准把此事传播开去。
  
    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如何是他想拦就能拦得住的。不到一天时间,京都里就悄悄地传开流言,安国公囚禁谋害自己的夫人,逼得夫人未保性命不得不逃出安国公府,现在看到李家立下大功回来,又舔着脸上门去求夫人回心转意,结果被夫人一脚踹出了李府大门。
  
    弄得宁茂这些天除了上朝,连安国公府大门都不敢出,在上下朝的时候都感觉同僚们在他背后窃窃私语,讥讽嘲笑。
  
    建兴帝倒是不知道这些私底下流传的传言,一一问了宁茂:“宁爱卿,李爱卿说的这些,可都是真的?”
  
    宁茂在建兴帝面前,还当着李家全家人的面,无法否认,只得诺诺地道:“微臣之前的行事确有不妥之处,但阻拦夫人也是因为漠北战乱凶险,担心夫人的安危,不想让夫人去涉险,一时情急之下,才用了过激的方法。”
  
    李庚听他几句话一说,轻描淡写,一下子变成了全是为李长烟好,顿时气往上冲,冷笑起来。
  
    “哦,原来安国公给小女下迷药,强行囚禁小女,还打算趁机不声不响地让小女‘病重不治而亡’,全是在担心小女去了漠北遇到危险。那国公爷人坐在家里,天上说不定什么时候一个雷劈下来就能把国公爷劈死,这也危险得很。本将军也担心担心国公爷,把国公爷放倒了关在地底下怎么样?”
  
    “你……”
  
    宁茂涨红了脸,正要辩驳,建兴帝皱着眉不耐烦地打断了他。
  
    “好了好了,你们不用吵了。宁爱卿,你这次的行为的确不妥。你夫人关心自己父亲的安危,乃是人之常情,你不愿意她去漠北涉险也可以理解,但应该好言相劝于她,下药和囚禁算是什么事儿?”
  
    宁茂不得不低下头:“皇上教训得是,微臣知罪。”
  
    他很清楚当皇帝的其实并不关心臣子后院里的家事,也不在乎到底谁对谁错,建兴帝之所以站在李庚这边,最主要的还是因为李庚刚刚立下了大功回来。这种时候,他当然是更愿意帮着李庚说话。
  
    建兴帝继续道:“既然你们夫妻俩已经闹成这样,李爱卿又向朕求判你们和离,朕今天就管了你们这桩家务事。宁爱卿,你可愿意跟李氏和离?”
  
    宁茂这时候还能说什么,咬牙道:“微臣愿意。”
  
    他哪有说不愿意的资格,更何况这时候就算他苦苦求着不和李长烟和离,也没有任何好处,连日子都过不下去,哪天被李长烟捅死了都不知道。
  
    “李爱卿还有一个要求,希望能把你们的女儿,宁府六小姐宁霏判给李氏,宁爱卿觉得如何?”
  
    宁茂犹豫了一下。李长烟跟他和离,一定会把宁霏给带走,这一点他其实早就想到了,只是不情愿而已。
  
    如果宁霏是儿子的话,要传承宁家香火,不管是穆氏还是他都没那么容易同意,建兴帝也不好硬生生把臣子的儿子给夺走,这场官司肯定有得打。
  
    但女儿本来就是以后要嫁出去的,算不得宁家的人,倒也不是非要留着不可。
  
    他之所以不愿意,是因为宁霏现在颇得建兴帝和太后等人看重,又有太子府那边的一层姻亲关系,是他最出息的一个女儿,他舍不得就这么放出去。
  
    宁茂一脸为难的表情:“这个……大元律例里有规定,夫妻和离,子女应该判给夫家。霏姐儿是微臣最疼爱的女儿,要微臣放弃她,这实在是……”
  
    他还没说完,李庚就讥讽地冷笑了一声。
  
    “亏国公爷还有脸说霏儿是你最疼爱的女儿,以前她默默无闻的时候,国公爷对她从来不闻不问,后来看她有才有貌又有名声,才觉得她有利用价值。国公爷要是真正关心过霏儿的话,能不能说得出霏儿的生辰八字是多少?最喜欢吃什么?最喜欢穿什么样的衣服?”
  
    宁茂一下子又被噎住:“这……”
  
    他也就是有必要的时候,才会对宁霏表现一下父亲的慈爱之情,对他来说这就已经算是够疼爱女儿了,怎么可能记得住这些?
  
    “看来国公爷说不出来,那就由本将军告诉国公爷好了。”李庚轻蔑地道,“霏儿的生辰八字是建兴十七年九月十六辰时一刻,喜欢吃甜点和水果,穿浅色暖色的衣服。本将军一个远在千里之外,多少年没见过霏儿的外公,对这些都知道得清清楚楚。国公爷身为她的父亲,竟然连一个字都说不出来,这可真是疼爱女儿疼爱得很啊。”
  
    宁茂的脸上一片红一片白,被堵得说不出话来。
  
    建兴帝听得头疼:“行了,这怎么又吵起来了。李氏只有霏丫头一个亲生女儿,肯定是舍不得,宁爱卿你府上两个儿子四个女儿,又不缺啥少啥,何必抓着这一个女儿不放。依朕看,你就大度一点,把霏丫头让给李氏好了。两人夫妻一场,好歹也有过往日情分,好聚好散,别弄得跟仇人一样。”
  
    建兴帝都发话了,宁茂哪里还有反对的余地,只好道:“皇上英明,微臣谨遵皇上的旨意。”
  
    建兴帝摆摆手:“那这事儿就这么定了吧。你们夫妻俩择日去户部签一下和离书,霏丫头的户籍也从宁家划出去,以后就归李氏了。”
  
    李庚这才算是满意,挑衅地扫了宁茂一眼,那眼神活脱脱就是:“就你这杂碎,还想跟老子斗?”
  
    宁茂敢怒不敢言,一口气堵在胸口不敢发泄出来,憋得脸色就像是泼翻了染缸一样,青红黑紫什么颜色都有,十分精彩。
  
    宁霏在旁边全程一言不发,但看得别提多过瘾了。
  
    没想到外公的战斗力竟然这么强,从头到尾下来,把宁茂怼得连还击的余地都没有。不愧是纵横沙场几十年的大将军,宁茂这种段位的,给他塞牙缝都不够。
  
    娘虽然也厉害,但她是女眷,身份辈分都不适合在这种场合亲自上阵。最有资格出面说话的人只有外公。
  
    李氏一门军功在身,这种时候向建兴帝提出请求和离要女儿,宁茂半点胜算都没有。
  
    她当初煞费苦心地设计欺骗大晋军队,让李家军收复漠北,一部分原因也是为了今天。
  
    李家再次崛起,娘终于脱离安国公府那个腐烂的泥潭,她今后的人生,也该迎来一个新的开始了。
  
    ……
  
    九月,建兴帝再次立后。
  
    自从蒋皇后被秘密凌迟处死之后,后位已经空悬了好几个月。一国不可无后,一直这么空着终究是不像个样子,在朝臣们的催促之下,建兴帝终于又立了新后。
  
    本来蒋皇后一死,后位非德贵妃莫属。但因为这次镇西侯犯下的大错,牵连到身为镇西侯之女的德贵妃,建兴帝正好有理由不立德贵妃,而是立了位份资历仅次于德贵妃的柔贵妃为后。
  
    德贵妃这么多年来朝思暮想的都是皇后之位。六年前孟皇后病逝,建兴帝因为忌惮镇西王手握兵权势力太大,转而让蒋贵妃坐上了皇后之位,那时候她就已经难受得抓心挠肺,满怀不甘。
  
    后来蒋皇后也被拉下台,她本来想着镇西王吞掉李家军之后,势力更大,建兴帝已经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打压,只能拉拢,就非得立她为后不可。
  
    没想到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镇西王不但没吞下李家军,反而还被降成了三品侯爵。就连手上的兵权都岌岌可危。镇西侯犯下大错,之所以还没被收回兵权,是因为建兴帝一时没找到合适的人选,否则早就换掉了镇西军的统帅之位。
  
    德贵妃因此再一次和皇后之位失之交臂,直气得牙根痒痒,把李家恨到了骨子里。
  
    睿王一派失了蒋皇后,益王一派最大的支柱镇西王又被降爵,两党接连受到打击。只有太子一派安然不动,而且太子身上还带着元宵节灯会救过建兴帝的功劳,在夺嫡的三位皇子中便显得格外突出起来。
  
    太子地位相对提高,朝中风向也随之改变,明里暗里讨好太子一派的人越来越多起来。
  
    建兴帝这么多年来,一直以制衡之术维持着三派之间的平衡,以保证他们一直处于斗得不相上下的局面,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有某一派一枝独秀。
  
    眼见太子一派崛起,建兴帝便把心思放到了睿王谢逸辰身上。总得提拔起一个皇子跟太子抗衡,否则没人压着,太子的势头蒸蒸日上,越往后就越发不可收拾了。
  
    恰逢八月里大元南方夏季大旱,灾情严重,建兴帝便正好借此机会,派了谢逸辰去南方,主理救灾赈灾之事。
  
    谢逸辰在这之前低调地蛰伏了好一段时间,这次果然不负他的期望。在南方一个多月,不辞辛劳地冒着酷暑到处辗转奔走,开渠引水,转移灾民,分发物资,安抚民生,救灾工作管理得井井有条。
  
    大元每次发生灾情,从户部那边拨过来的救灾钱款,都要被各级官员层层盘剥下去,真正到灾民手上的所剩无几。
  
    但谢逸辰眼光何等长远,哪里会浅薄地贪图这一时的蝇头小利,铁面无私地全程监督下去,赈灾款一两银子都没打折扣,全部实打实地发放了下去。灾民们感恩戴德,南方颂声一片。
  
    九月旱灾结束,谢逸辰的任务也圆满完成。建兴帝十分满意,谢逸辰回到京都之后,在朝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好好地夸赞了他一番。
  
    众人哪里还有不明白的,这是睿王殿下重新得到皇上的看重,又要起来了。
  
    谢逸辰去南方赈灾的那段时间,宁霏还没从漠北回来,没来得及在这件事情里插上一脚。
  
    建兴帝下旨让宁茂和李长烟和离之后,她和李长烟都搬出了安国公府,现在正住在李府。
  
    李长烟当初嫁进安国公府的时候,李庚给她带了一大批嫁妆过去,生怕她在婆家吃苦受委屈。
  
    但李长烟在安国公府,其实倒也没到缺少用度的地步,那批嫁妆她基本上没有动过,现在被她从安国公府原封不动地搬了出来,连一个线头都没留下。
  
    穆氏和邱姨娘等人早就垂涎她的这批嫁妆多年,以前一直不敢下手,现在已经没了机会。虽然看得两眼发绿,但也没有办法,只能忍着气任由她把东西搬走。
  
    这批嫁妆里面,李长烟最珍视的还是她少女时代收集的那些武器。宝刀名剑,鞭环弓弩,种类繁多丰富,都是质量一等一的好兵器。
  
    因为宁茂不喜,以前李长烟在安国公府从没碰过这些武器,在箱子里锁了多年,如今拿出来,都有一种明珠蒙尘,重见天日之感。
  
    宁霏见李长烟拿着一把大弓,细细地擦拭上面的黯淡痕迹,房间里还摆了满满一房间琳琅满目的兵器,忍不住问道:“娘,这些你都会用?”
  
    李长烟笑道:“当然会用,不然娘收集这些都是摆设?”
  
    宁霏咋舌。前世里她是个江湖人,都没学过这么多种兵器,不过她那时候专攻的是医术就是了。
  
    一旁帮着李长烟收拾的李长云也笑道:“你娘亲当姑娘的时候,身手在漠北可是数一数二的,舅舅都未必打得过她。”
  
    李长烟叹了口气:“十几年没动过手,什么都忘得一干二净,现在就别提了。”
  
    她嘴上是这么说着,但宁霏却看得出来,她是手痒痒地很想把过去丢下的武功再捡起来,否则也不会在这里把这些武器一一清理出来。
  
    宁霏笑道:“功夫生疏了,再练起来就是了。最近也没什么战事,娘不如去外面走走,游山玩水,行走江湖。在京都憋了十几年,也该散散心才是,多磨炼磨炼,身手很快就回来了。”
  
    这话倒是正中李长烟的下怀。
  
    李长烟未出嫁的时候,是李家军包括整个大元的唯一一个女将领,在漠北有她自己的一支骑兵队。里面有男士兵也有女士兵,女士兵都是她一手操练出来,战斗力丝毫不逊色于男人。
  
    这支骑兵队跟李家军一样,纪律严明,英勇善战,上过战场杀过敌人,绝不是李庚溺爱女儿,拨几个骑兵给她带着玩儿的过家家。
  
    后来因为李长烟远嫁京都,不再过问军中事务,这支骑兵队就只能解散,融进了李家军之中。
  
    现在漠北战事刚刚结束,李家军正在休养生息的时候,李家众人也没那么快回漠北,李长烟就是想带兵也无兵可带。
  
    她在京都十四年,跟那些名媛贵妇一样,除了偶尔去京郊上个香游个园,连一次远门都没出过,早就憋得快要长出绿霉来。一听宁霏建议她去江湖上走走的话,顿时就觉得心痒难耐。
  
    大元王朝这个时代,对于丧夫之妇,和离之妇的再嫁,都是很宽容的。尤其是一些王公贵族出身,背景强势的公主郡主名媛贵女,甚至都有再嫁两三次的情况,照样活得风生水起。
  
    李长烟三十出头的年纪,要才华有才华要美貌有美貌,李家又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要再嫁的话,很容易就能找到下一任。
  
    不过李家众人,包括李长烟自己在内,目前都半点没有这个意思。
  
    好不容易才从宁茂那个渣男的烂泥潭里面摆脱出来,就该在外面好好享受一下久违的自由,这么急着再把自己嫁出去干什么。
  
    李长烟对宁霏惋惜道:“要不是你已经定亲准备嫁人了,现在出去到处浪荡不合适,娘真想带你一起去,见识见识江湖是什么样的。”
  
    宁霏笑道:“娘去就可以了,回来跟我说说江湖上的事。”
  
    她前世里闯荡江湖都多少年了,还用得着李长烟带她去见识。而且就算她现在没有定亲,也没那个空闲陪李长烟去游山玩水。
  
    谢逸辰的势头最近又渐渐上来了。前阵子她人在漠北,鞭长莫及,现在回了京都,自然是该又到了该会一会这位睿王殿下的时候。
001 像星星一般美丽的公主

  
    九月中旬,建兴帝再次向邻国羌沙提出和亲,以进一步发展巩固和羌沙之间的盟好邦交关系。
  
    羌沙近年来国力发展突飞猛进,军事实力强硬,盛产优质的马匹、铁矿和皮毛,大元西北和漠北的军队,很大一部分战马和军备都是从羌沙那边过来的。
  
    十二年前大元和羌沙联姻,建兴帝嫁了南宫家的嫡女南宫华过去。但如今南宫家已经被建兴帝株连九族,彻底覆灭,南宫华和大元之间的关系就变得非常尴尬。
  
    要是个心胸狭隘的,记恨上了灭她全家的建兴帝,在羌沙皇帝耳边吹几句枕头风,两国关系肯定少不了受影响。总之建兴帝已经很难相信她还能起到联姻的作用。
  
    而大元跟大晋的漠北一场大战之后,大元镇西军和李家军都有损耗,这时候正需要羌沙提供的资源。
  
    所以建兴帝便想着再一次和亲。以前把南宫家的女儿嫁过去,是因为那时候羌沙还很弱小,他不愿意嫁皇室之女,便降了一等。这次完全可以直接嫁一位公主过去,充分表示对羌沙的重视,也免得再出南宫家那样的事情。
  
    没想到,建兴帝派出的使臣去羌沙传达了和亲的意愿之后,从羌沙那边带回来的回答是,羌沙愿意和亲,但不用大元送人过去,他们打算嫁一个公主过来。
  
    建兴帝十分意外。按理说都是提出和亲的这一方出人,羌沙居然这么客气,反倒还主动提出嫁一个公主过来?
  
    羌沙的民风比大元更加开放。羌沙皇帝并没有跟建兴帝商定要把这位公主嫁给大元的哪位皇室宗亲,而是直接把公主送了过来,那意思就是让公主自己去挑,挑到了中意的,再商量嫁给谁的问题。
  
    建兴帝也没反对。羌沙送过来的这位公主封号为固康公主,是羌沙皇后所出,地位高贵。“固康”这个词是羌沙语言的音译,在那边的意思是“犹如草原上的星星般美丽”,想来这位公主的容貌也差不到哪里去。无论嫁给哪位皇室宗亲,都是可以接受的。
  
    大元使臣很快便带着羌沙的和亲队伍抵达京都。建兴帝早早便设下了宴会,款待固康公主和羌沙使团。
  
    羌沙人和大元人的外貌有很大差异,异域特征比北方的大晋人还要明显。一个个人高马大,虎背熊腰,无论男人女人,普遍比大元人高出半个头以上。头发大都是卷曲蓬松的,发色并非大元人清一色的黑,有棕有黄有红,眼睛也多是浅色。
  
    他们的服装色彩鲜明艳丽,最大的特征就是到处点缀着各种皮毛。就算现在大元的天气其实并不冷,不需要皮毛起保暖作用,也照样还是穿得一身毛茸茸圆滚滚的,好像那边皮毛不要钱一样拼命地往身上堆。原本就不小的块头,裹了这么多蓬松的皮毛,显得更加硕大。
  
    以致于一行羌沙人走进来的时候,众人的感觉就像是一群五大三粗的毛熊走进了大殿。
  
    建兴帝一眼看过去,羌沙使团队伍里全是熊一样的壮汉,左看右看没有看到固康公主,但使臣并没有提前通报说固康公主有什么缘故不来面圣,不由得有些奇怪。
  
    可对方一行人就直直地杵在那里,一点都没有要解释的意思,他先开口问又显得有些突兀。
  
    苗公公一眼看出建兴帝的神色,上前一步,很有技术性地朝左侧客座上的第一个座位做了个请的手势,对羌沙使团众人道:“各位贵使远道而来辛苦了,这是固康公主的座位,请这边坐。”
  
    这么一请,固康公主不在,对方总该解释一下是怎么回事吧。
  
    不料,羌沙使团那一排大汉——不管是男是女反正看过去都是大汉——当中,站在最前面身材最高块头最壮的一个,粗声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