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病娇宠:黑萌嫡医-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尽管瘟疫扩散到京都是太子的责任,但并未造成什么严重后果,太子也是为了灾民的性命,并非因为一己之私。两相比较,怎么都应该是功大于过才对。
  
    这整件事的起因是因为益王一派陷害太子,现在太子已经将真凶揪出,建兴帝明明清楚内幕,却丝毫没有问责益王的意思。反倒是这边轻飘飘一句话带过,就抹消了太子的功绩。
  
    皇子之间的制衡,就真的有这么重要,重要到可以颠倒是非黑白?
  
    太子脸上倒是看不出什么异样。他早就猜到建兴帝会是这个态度。只要不受罚就好,没有借着这次他放瘟疫进入京都的事情兴师问罪,趁机打压他,建兴帝就已经不算是过分了。
  
    建兴帝这边告一段落,他现在的心思已经不在这里,而是早就飞到了正在太子府的谢渊渟身上,一心想着回去一定要好好询问谢渊渟一番。
  
    这次从南方回来之后,他才突然发现,这个养了十八年的儿子,他现在已经完全看不懂对方了。
030 师父要变成爹了

  
    回到太子府之后,太子第一时间就去找了谢渊渟。
  
    王记药铺、白河县县令,右安郡郡守贾化,这些全部都是谢渊渟查出来的。他还拦截下了贾化派去杀白河县县令灭口的杀手。甚至连贾化的畏罪潜逃,太子都觉得应该是谢渊渟伪造的,因为贾化除非是脑子被驴踢了,否则根本就没有要逃走的理由。
  
    如果没有谢渊渟查出来的这些线索,提供了这么多的人证,太子在朝上根本就无从为自己辩解,证明不了自己的清白。一开始时病死了那么多灾民的罪责,还得算到他的头上,那这性质就跟他被别人陷害截然不同了。
  
    直到现在,他还是无法相信这些都是谢渊渟做到的。
  
    谢渊渟并没有回避,坦坦荡荡地在他自己的院子里,像是正等着太子来找他一样。
  
    这对父子的相处模式,这两年来一直都很奇怪。
  
    谢渊渟十六岁以前的时候,虽然也疯疯傻傻,无法管教,但因为太子宠着他,他跟太子的关系还是很亲近的。
  
    但自从前两年开始,虽然他看过去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跟太子的关系却似乎一下子疏远了。
  
    那种疏远并不是他刻意不理会太子,或者对太子有什么怨念,而是仿佛他跟太子之间,突然就从父子变成了没什么关系的路人,没有了那层血浓于水的亲缘。
  
    太子自然也早就觉察到了异样,又是奇怪又是困惑,但谢渊渟不是那种你想谈就能够坐下来好好跟他谈一谈的对象,他从谢渊渟这里什么也问不出来,一直想改善父子关系也没有用,只能无可奈何地听而任之。
  
    这一次,谢渊渟终于有了告诉他的意思,让他一时竟然有些紧张。
  
    “我知道你觉得很奇怪。”
  
    谢渊渟坐在椅上,淡淡地望着他,那样子完全不像是一个儿子对着自己的父亲,而像是两个成年人之间的谈话。
  
    “你可以尽管问,能回答的我会回答。”
  
    太子第一次见到这样的谢渊渟,更觉得陌生和忐忑,但犹豫片刻,第一句话还是问道:“你是不是已经恢复正常了?”
  
    “是,也不是。”谢渊渟说,“如果你指的是我的能力,那你这次应该已经看到了。但人所谓正常不正常,从来都是相对的,我也无法告诉你我是否是你们眼中的正常人。”
  
    太子的脸色微微发白,半晌之后才又开了口。
  
    “你变成这样……已经多长时间了?”
  
    “两年多。”谢渊渟说,“我猜你应该也注意到了这个变化。”
  
    太子当然知道。但他只以为谢渊渟对他的父子之情改变了,谢渊渟藏得太深,他当时根本没有想到谢渊渟已经有了这样的本事。
  
    “你的手下是不是已经有了很多人?”
  
    “是。”谢渊渟说,“这些人我仍然不打算暴露出来,我认为需要帮你的时候,自然会帮你。”
  
    太子苦笑:“渊渟,你对父王有什么不满和隔阂,都可以说出来。你帮不帮父王父王不在意,但你还没有身为人父,不明白一个当父亲的看着自己的儿子像个陌生人一样,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谢渊渟沉默了片刻。
  
    “我没有什么不满和隔阂,也不会不认你为父亲,话只能说到这里,这已经是我不能回答你的部分,多问也没有意义。”
  
    他根本就不是真正的谢渊渟,便是看在太子对他一向疼爱有加的份上,绝不会亏待太子,但真的让他把太子当做亲生父亲,他现在还无法做到。
  
    太子知道再问下去也问不出什么更多的来,虽然失望,但还是不再追问了。
  
    轻叹一声,站起身来,摸了摸谢渊渟的头顶。
  
    他在谢渊渟小时候经常做这个动作,并不忌讳什么皇室的子孙不能被摸脑袋的说法,后来尽管谢渊渟长大了,但因为心智有缺,很多时候还是像个小孩子,跟小时候没什么两样。
  
    这两年来因为谢渊渟疏远他,他已经很久没有摸过谢渊渟的脑袋了。
  
    谢渊渟眼神骤然一冷,那样子像是下一秒钟就要把太子的手砍下来,但还是忍住了。
  
    收敛住眸中的杀气,一动没动,生硬地让太子的手落到了他的头上。
  
    ……
  
    半个月前,奉平郡的一个小村子。
  
    这个村子原本是瘟疫疫情最严重的地方之一,村里四分之三的人都染了病,也死了好些人。不过自从朝廷派到这里来的人分发了药材,公布了药方之后,瘟疫已经基本上被压了下去。绝大多数病患都开始恢复了。
  
    但即便是救灾进行得如此有效,也总有一些仍然不幸的人。
  
    村子边缘的一间小破屋里,篝火早就已经熄灭,只剩下一堆冷冷清清的灰烬,上面架着半罐早就已经熬干的药。一个身穿破衣烂衫的十来岁男童蜷缩在稻草堆上面,身下的稻草上染满了咳出来的血痰。
  
    男童是个孤儿,父母在瘟疫中都已经死去,他也染上了病,病得很重。
  
    虽然他同样从朝廷的人那里领来了药材,按照药方熬药喝药,但不知为什么,村子里其他的人喝了药之后都能见效,只对他没有任何效果,反而病得越来越重。
  
    朝廷的人在分发完药材之后已经走了,他不知道去找谁的帮助,村里的人见到只有他一个人无法康复,越发病重,觉得他危险晦气,生怕他把病再次传染到众人身上,于是把他赶到了村子边缘这间小破房子里面。
  
    他已经病了很多天,现在几乎就是在弥留状态,连站都站不起来了,唯一能做的就只有躺在那里等死。
  
    破屋子的门嘎吱一声被打开,有人走了进来。
  
    男童只是稍微抬了抬眼皮,没有那个力气去看走进来的是谁。随后,一个人影在他面前蹲了下来。
  
    “你就是那个吃了药还是不见好转的孩子?”
  
    对方的这个问题,让男童有了一线希望,难道是官府有人发现药方对他没用,特地来救他了?
  
    他吃力地点了点头。
  
    对方摸了摸他的额头,又探了他的脉搏,看了他的舌苔。最后,一只手带着抚慰的意味,像是给已经死去的人阖上死不瞑目的眼睛一样,轻轻地覆盖在了他的眼睛上。
  
    “放心。”对方的声音很温和,“你会有用的。”
  
    ……
  
    五月底,朝廷派出的捕快找到了贾化的尸体。
  
    尸体是在右安郡边上的一个镇子上发现的,从尸体的情况看,贾化是在逃亡途中染上了瘟疫。南方三郡周边的所有药铺早就被朝廷采买一空,没有药可以抓,而贾化又不敢冒着暴露的风险去官衙里抓药,结果拖着拖着,就这么一病死了。
  
    贾化的罪状早就已经公布出去,消息一传开,奉平郡的百姓们纷纷称快。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贾化这就是遭了瘟疫的报应,罪有应得。
  
    只有宁霏等极少数人知道,所谓的天道根本没有那么灵验,随叫随到一触即发。人要想讨回公道,往往还是靠人自己的抗争。
  
    贾化并不是真的畏罪潜逃,他没有那么傻,会做这种死路一条的事情。
  
    那天晚上在贾府附近,下人和百姓们看到的偷偷摸摸逃跑的那个贾化,是谢渊渟派他手下的浩峥易容假扮的。为了可信度,甚至让浩峥去贾化的妻妾儿女面前一一露过了脸。浩峥最擅长的就是易容术,事先在贾化身边潜伏个一两天,就能把他的神态行为举止模仿个八九成,连他最亲近的亲人们都觉察不出来。
  
    真正的贾化早就被谢渊渟派人带走了。审出来的供词,跟白河县县令说的基本上一致。
  
    至于他上头的人,则是益王和益王妃,在这之前两人亲自来过右安郡见他。不过这个主意并不是对方想出来的,只是要他想办法陷害太子,他便提了这个计策。煽动灾民们以为是朝廷要杀他们灭口的流言,也是他派人散播到奉平郡去的。
  
    如果是由朝廷捉拿贾化,提回去三司审理的话,益王一派一定会使尽各种手段救贾化脱罪,这些供词不可能审得出来。而之前为了尽快给贾化定罪,不得不先让他“畏罪潜逃”,现在就算审出了关于益王夫妇的供词,也已经拿不出去了。
  
    不过这没有什么区别,反正即便没有任何证据,建兴帝也心知肚明幕后的最终指使者是益王一派,但照样不会处罚益王。
  
    这件事,表面上看就这么轻描淡写地过去了。
  
    ……
  
    瘟疫爆发两个月之后,南方三郡的疫情已经基本上平息下去,灾民们也得到了安顿和救济。
  
    京都的情况更加不成问题,瘟疫来得快去得也快,大半个月之内就已经被压得冒不出头来,只剩下收尾的工作。
  
    宁霏和白书夜早就从南方回到京都。他们两个完全是志愿南下,太子虽然不赏不罚,但建兴帝得知他们提供的帮助之后,还是特意传他们进宫,好好奖赏了一番。
  
    宁霏除了金银珠宝房产地产以外已经没什么可赏,白书夜则是连这些都不怎么放在眼里。这场瘟疫过后,建兴帝还真挺穷的,他以前在江湖上救个人,对方的酬谢可比建兴帝大方多了。
  
    十几年前建兴帝曾想让他入驻太医院,以他的医术,妥妥的一进去就是品级最高的太医。但他一口拒绝,甩袖子就走人了。这次建兴帝仍有此意,他也仍然没有答应。
  
    建兴帝倒也没有勉强,听说白书夜已经在京都买了宅子,又赏赐了不少东西,希望他能够经常留在京都。那意思就是想让他当个客串太医,有什么急事的时候可以请他过来帮忙,反正他是宁霏的师父,这一层关系总是能攀得上的。
  
    两人出了皇宫,宁霏问白书夜:“你怎么不趁机让皇上给你跟娘赐婚?”
  
    白书夜不屑地哼了一声:“我一个从民主社会来的现代人,用得着这封建制度下的包办婚姻?”
  
    宁霏:“……”
  
    是谁之前追不到李长烟的时候说想要包办婚姻把李长烟包办给他的?
  
    ……
  
    京都郊外,一座农庄上。
  
    庄子不大,看过去跟京郊田野上的大多数庄子并无二致。十来亩的地,环绕着中间一个小院子,平平无奇。这个春末夏初的季节,正是农作物生长最茂盛的时候,地里一片青翠。
  
    傍晚时分,在地里劳作的农夫们三三两两地停下了劳作,返回小院。
  
    这些人看过去都是庄子上雇来的长工,非常普通的乡下农家汉子,穿着粗布衣服,皮肤晒得黝黑,身上沾满泥土,一双双大手上全是粗糙的老茧。
  
    傍晚收工回来,本来应该是开饭的时候,但却没有一个人走向炊烟袅袅的厨屋那边。
  
    大部分人进了小院,就不知道去了什么地方,只有几个人走到小院边上的一座棚屋那里,从头到脚用大块的纱布裹得严严实实,打开了棚屋的门。
  
    里面冲出来一股浓浓的中药味,棚屋的地面上,赫然躺着二十来个人。这些人全都形貌枯槁,骨瘦如柴,脸色要么惨白要么蜡黄要么死灰,满脸都是病容。
  
    其中大部分人不省人事地躺在那里,毫无声息,也不知道是死是活。一小部分人还在痛苦地辗转呻吟,像鸡爪子一样干枯的手抓着胸口,虚弱地咳嗽着,咳出来的都是带着血丝的浓痰。
  
    进来的那些人,一个一个探过地上病人们的鼻息和脉搏,记录下来,最后把情况报给站在门口的一个人。
  
    这人同样全身裹得密不透风,看不见容貌,只是从身形上看,是个颇为年轻的男子。尽管跟周围众人是一样的装扮,但他淡淡地站在那里,自然而然地就有一种首领般高人一等的气质。
  
    “副宗主,二十个染了新疫病的病人,都是严格按照朝廷发布的瘟疫药方服药,十天内已经有十四人死亡。剩下的六个人病情也已经严重恶化,其中三人最多就只能撑到明天了。”
  
    那个被叫做副宗主的人点了点头。因为口鼻上也蒙着厚厚的纱布,所以他的声音听上去很模糊,辩不出音色来。
  
    “还是太慢了点,继续想办法加强毒性,提高新疫病的发作速度。等到能在七天之内夺人性命的时候,再散布出去。”
  
    众人应道:“谨遵副宗主吩咐。”
  
    ……
  
    京都,李府。
  
    宁霏和白书夜去南方之前,早就给府中交代过预防瘟疫的方法,所以这次瘟疫蔓延到京都,李府里除了一两个下人以外,谁也没有染病。
  
    白书夜走之前,李庚就再次找他商量过和李长烟的亲事。即便是现代人,女儿三十多岁没嫁人,当父母的也免不了着急,更何况李家人是土生土长的古代人。就算思想再开明,那也是相对于这个封建时代而言,但总体上仍然是持着传统观念的。
  
    白书夜正巴不得,一口答应下来,从南方回来就把亲事提上日程。
  
    李长烟毕竟是女儿家,之前还信誓旦旦说不嫁人更不会嫁给白书夜,现在总不能这么快就自己打脸说“好啊你来啊嫁就嫁”,没说拒绝也没说同意。
  
    反正她没拒绝,白书夜就理所当然地当她是默认同意了。挑了个最早的日子,派人先把聘礼送上门来。
  
    他别的没有,钱有的是,也不太懂这古代送聘礼的规矩,反正就是一个“多”字,壕气冲天地派了整整一条街的队伍过来,人山人海拉风无比,轰动了整个京都,李府周围的街巷都被看热闹的百姓围得水泄不通。
031 我们今后就是夫妻

  
    民间嫁娶的聘礼不能超过一定的抬数,六十四抬以上就是官家的规制,超过这个数量就是逾矩。李家虽然是官家,但白书夜是平民,最多也只能六十四抬,这一点他还是知道的。
  
    但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只能六十四抬是吧,好嘛,不超额就是,但是没有人规定这一抬到底能装多少东西啊。
  
    于是他送去的聘礼的每一抬,全是丧心病狂地十几个箱笼捆在一起,堆得跟座山一样,每一抬都至少得要四个人来抬,而且这四个人还非大力士不行。
  
    这还不算,这四个人除了挑的担子以外,背上还得背着,手上还得提着,头上还得顶着,以致于一个个走出来的时候,根本不像是在送聘礼,而像是在街上玩高难度杂耍。围观的百姓们看得纷纷叹为观止。
  
    抬进来的所有箱笼,李府里的空地都摆放不下,占了好几个房间。
  
    很多人家为了充面子,抬数虽然能凑满三十二抬六十四抬,但很多抬都是勉强凑数的,根本没有装满,只是做个样子而已。而现在这些箱笼,一个个都快要撑爆了,里面的东西全是硬塞进去的,开箱的时候箱子都坏了好几个。
  
    李庚和李长云看着都十分欣慰。虽然李家不图这些聘礼,但送得越是实在,就越是表现出对方的心意。
  
    想起当初李长烟嫁给宁茂,因为是千里迢迢的远嫁,只能一切从简,有委屈也只能放着,更是觉得两者天差地别。
  
    两人的婚期定在九月初,在宁霏出嫁的日子之前,这样宁霏到时候就是从白家出嫁,有正儿八经的婆家。
  
    白书夜送完聘礼之后,李庚又留他在李府多坐一会儿,白书夜谢绝了。
  
    “今天有点咳嗽。”他的脸上带着口罩,声音有点闷闷的,“现在还不确定是不是染上了瘟疫,怕传染给你们,保险起见,还是不留在这里了。”
  
    京都的瘟疫已经快要消失了,之前生病的人绝大多数都已经康复,现在偶尔有一两个人碰上瘟疫的尾巴,在这个时候染了病,只要立刻吃药,几天内就没事了。
  
    当大夫的因为最经常跟患者接触,被传染的概率也是最大的,太医院的很多人在南方的时候就都已经染过瘟疫。
  
    白书夜和宁霏因为格外小心谨慎,运气也比较好,两人至今都还没有事情。
  
    就算是得了瘟疫,问题也不大,李庚并不怎么担心,送了白书夜回去。
  
    但白书夜这一回去,他的病情就朝着完全在意料之外的方向去了。
  
    开始时他的症状跟瘟疫初期一模一样,咳嗽、鼻塞、头晕、耳鸣、发热。但抓了药吃了,半点不见起效,两天内病情就加重到无法起身,呼吸困难,痰中带血,比疫病中期的情况还要糟糕。
  
    医者不自医,医术再高明的大夫,往往偏是没法给自己看病。宁霏得知之后,立刻和李长烟一起,赶到了白府那边。
  
    看见白书夜时,她的脸色顿时就变了。
  
    李长烟看她脸色这一变,看得心惊肉跳:“怎么样?”
  
    宁霏在白书夜身边坐下来,给他诊脉:“暂时还不好说,但这肯定不是普通的瘟疫。”
  
    她这两个月以来,见过无数得了瘟疫的病人,对病症了若指掌。白书夜的症状跟瘟疫症状一模一样,但瘟疫就算是恶化得再快,在完全不吃药的情况下,从刚刚染病到病症后期,至少也需要十来天的时间。
  
    白书夜的身体素质和免疫力远比一般人来得好,这么多年几乎都没怎么生过病,而且还是有严格服药的,这才三天不到,就已经严重成这个样子,以前的瘟疫绝对做不到。
  
    白书夜强撑着让宁霏扶他半坐起来,看了看他自己咳出来的血痰。那已经不是痰,而几乎全是鲜血了。
  
    “咳咳……”他吃力地捂着胸口,“瘟疫病毒突变了……这是新的疫病……”
  
    突变是自然界的常见现象之一。数以十万计的病人,无数的病毒,在这里面出现变异个体是很正常的事情。
  
    白书夜前世里在现代的时候,也见过疫灾中出现特殊的病例。突变带来的后果是完全不可预测的,有的是治疗无效,有的则是不需要治疗就能自己康复,谁也不知道命运会在这里对他们开什么样的玩笑。
  
    现代出现的变异个例,都是医学研究的宝贵资源。但古代显然没有这么完善便捷的条件,就算是有这样的个例,也未必能发现得了。
  
    白书夜之前并没有考虑得这么周全,一来是条件不允许,二来即便是出现了新的更严重的疫病,能传播开来的概率也极小极小。因为十万人里面也许只出现这么一个人,这区区一个人的传染力量是很有限的,可能根本没机会传染给另一个人,这个变异的新种类就已经被历史的洪流淹没消失了。
  
    他难道偏偏就是这个倒霉蛋,中了这个比中彩票还要小的概率?
  
    “我再给你开新的药方。”宁霏眉头紧蹙,“你只要静下心养病就行。”
  
    白书夜点点头。宁霏早在十几岁出师的时候,就已经传承了他的几乎全部医术,只除了一些来自现代的技术,反正她在这个时代也用不了。这么多年下来,她的医术应该并不逊色于他。而且他现在也实在是没法自己给自己看病。
  
    宁霏又对李长烟道:“娘,你这段时间还是别靠近师父了。我不知道这种新瘟疫的传染性如何,在确认之前,最好只由我一个人待在师父身边。”
  
    李长烟立刻拒绝:“不行!你怎么能一个人冒这种险?具体要怎么做,你告诉我,我来照顾他!”
  
    宁霏摇头:“师父得的是从来没见过的病,就连我自己都不知道到底应该如何治疗,只能看情况行事,这不是能对你交代得清楚的。他需要的只是我的医术,多一个人冒着被传染的风险,没有意义。”
  
    李长烟坚持:“就算是这样,谁也不知道这需要多少天时间,你也不可能一直不眠不休,总需要一个帮手。”
  
    白书夜咳嗽了两声:“让其他人来帮霏儿就可以了……长烟,你立刻把我得病的事情上报朝廷,提醒所有人警惕,让五城兵马司派人出去,在京都和京都周边探听有没有人得了治不好的瘟疫,或者是病情突然恶化无法好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