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穿]重生九福晋-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文 第五章 岁除日

    天还未亮,寅时的时候,外面就已早早得响起炮竹声。

    纳喇氏起身,披了件大氅。门外响起了碧珠的声音:“太太,可是起了。”想来昨晚是碧珠在守夜,纳喇氏紧了紧大氅,转到屏风的另一面。碧珠正端了热水,在一旁守候着。见到太太出来,拿了条棉步巾,浸了水,递了过去。

    纳喇氏洁了面,又接了翠珠递上的浓茶漱口。正要说话,屋里又有了声响,想来是董鄂七十起身了。纳喇氏挥手,翠珠退了出去,唤了小厮重新提了新的热水进来。

    董鄂七十,直接走到冒着热气的铜盆前,用手湿了水扑到脸上,接连好几下,才接了纳喇氏手中的赶紧布巾擦拭干净。

    纳喇氏取了昨晚归置好的衣衫,亲自给七十替换上。只见七十穿着蓝底暗纹长袍,外头罩了一件印有仙鹤图样的对襟马褂。配合董鄂七十浓眉大眼,魁梧身材,倒是显得精神十足。低头扣上对襟的扣子,纳喇氏笑吟吟的说:“果然给说对了,老爷穿着这一身的确英姿勃勃啊。”

    七十闻声,哑然一笑:“都老夫老妻了,怎么突然倒是夸起我来了。平日里不都这样吗,咱们可不兴王婆卖瓜的行径。”

    “哪是我说的,前些时候府里制新衣,姐儿一看到这两匹绸缎料子。就说要拿来做给阿玛穿,说让老爷你更加英俊潇洒。”纳喇氏想着女儿当时的样子,抿嘴笑道。

    ……

    这厢,青书很无奈的看着自家姑娘。只见芸兮躺在床上,闭着双眼,一副我在睡觉的样子,只除了那不停乱动的小手。过了一会儿,许是也觉得装不下去的芸兮睁开双眼,起身干笑:“你去睡吧,我也睡。一定睡,肯定睡。嘿嘿……”

    青书不太信任的看向芸兮:“姑娘,虽然奴婢也知道,今天是除夕,你很是兴奋。但是从昨晚到现在,你就没有好好睡上一觉。奴婢可不是怕被夫人责备,才想让姑娘休息,只是如果姑娘不好好睡觉的话。奴婢估计到了白日,你就没有兴致玩了。到时候不就得不偿失了吗?”

    芸兮无法,又躺去休息了。

    这一觉也就到了正午时分,才醒来。

    等一切整顿好,主仆三人闲逛到正屋时,也差不多到了饭点。纳喇氏正巧在整治年事,只抽空笑话女儿是来赶饭点的,仍吩咐了钟嬷嬷送上了一碟枣泥馅的桂花糕,一碗小银鱼鸡蛋羹,外加一小碗冰糖燕窝。

    芸兮一边吃着洒了香油的鸡蛋羹,一边听着王嬷嬷汇报杂事。

    王嬷嬷举着一本账簿:“太太,各个庄子一年的收成已经都送来了。几个店铺里的盈利也已经入账。现在那些管事们都在外门那边守候,夫人可有话要吩咐的。”

    纳喇氏随便翻了几页:“看着和晚年倒是差不多,那些管事和往常一样让管家带到酒楼吃一顿就让回吧。墨书,你迟些拿着账册去账房对一下,只要没有大错就行了,也不用很严。”

    墨书接过账簿退下去了账房。又有钟嬷嬷道:“送往东府的年礼,一起跟着老爷送过去了,这是礼单。”

    纳喇氏接过,仍然只是看了几眼就放在一旁。芸兮好奇的拿来翻看,只见上面写着:玉如意两柄,琉璃屏风一扇;翡翠玉琉璃镯两对,镂金菱花长簪四对,金镶玉玛瑙项链四对;锦缎六匹,织锦绸缎六匹,各色布匹攻十二匹;腊肉二十斤,酒肉五斤,,羊两只,鸡五只,鸭五只,活鹿两对,活锦鸡两对;时鲜蔬菜共二十斤,又四篮子各式水果;各种饽饽点心八盘……

    芸兮看到这里,不禁咂舌,吃喝穿用都送了,这手笔着实不小啊。

    就这样过去了一下午,近黄昏时,又有小丫鬟在门口说:“太太,大姑娘和秋姨娘来了。”

    纳喇氏便让人收了各式账簿册子,对着站着的下人点头,让退了下去。

    芸兰进了门,躬身请安后,走到了右手边的椅子上坐下。秋姨娘穿着大红色新衣,喜气洋洋的站在一旁,想来就是新做的衣衫。

    纳喇氏只当做没看到,端起茶杯慢慢品茗。想她秋姨娘一年到头,有机会穿大红衣衫的也就过年这么几天。只要不穿出去,其他的就随她,反正一个姨娘也没得机会出府。

    芸兰才不管姨娘穿红色的问题,只笑眯眯的对着芸兮说:“妹妹,今天的穿着打扮倒是漂亮的很。”

    芸兮倒是惊讶芸兰突然的友好,抬头望去,只见她穿着全新的秋香色描花长裙,上身着了绯色短袄,袖口隐隐露出一只金色手镯,想来就是昨天送的鎏金蝶恋花手镯。

    芸兰见芸兮注视着自己的手腕,得意的说:“好看吗?不比你那平安锁差吧。哥哥倒是有眼光,只说这镯子适合我。”

    芸兮无语,只说果然这镯子还是姐姐戴着漂亮,想来哥哥眼光不差。妹妹哪里比得上姐姐懂得打扮啊,我这些都是身边丫鬟弄的。

    芸兮觉得没劲,也不知道阿玛和哥哥回来了没有,起码不用面对芸兰的友好,就问了纳喇氏:“额娘,阿玛和哥哥怎么还没有回来啊。祭祖也不是应该很快吗。”

    “祭祖倒是快的,不过祭祀前的准备,再加上祭祖之后的事情,那就要一个早上了。你阿妈和哥哥还没有回来,估计是东府那边留了饭,这也是每年祭祖常有的事情。现在都到晚上了,估摸着你阿妈和哥哥也该回来了。”纳喇氏吩咐小厮去二门等着。

    过了大约一盏茶的时间,门外果然想起来云泽的声音。

    “额娘,我回来了。”

    “怎么大呼小叫,平时怎么教导你的。做人要稳重,怎么可以毛毛躁躁的。”另一个男声随后响起。

    门帘掀开,进来的正是一早去东府祭祖的董鄂七十父子。

    纳喇氏迎了上去:“老爷,可是要先梳洗一下。”见他点头,便吩咐了下人去准备,又对云泽道:“你也是的,这么大了,像个毛猴一样。也不怕被你妹妹笑话,还不快去换身衣衫。”

    云泽看向妹妹,见果然在偷笑,想想也觉得不好意思,借口去梳洗,溜了出去。

    纳喇氏见两父子都去梳洗了,就吩咐钟嬷嬷,晚膳摆在堂屋大厅。又交代了些琐事,让一些奴仆分几轮休息,也算过年。

    年夜饭摆在了堂屋,丫鬟们接二连三的上菜,没多久,一张鸡翅木海棠桌就被摆的满满的。口蘑肥鸡汤;三鲜鸭子;五绺鸡丝,驴肉炖白菜,炸春卷,熏肘花小肚,片皮乳猪,菌菇汤……总共有热菜八样,冷菜八样,甜点饽饽四样。

    董鄂七十坐了正首,纳喇氏坐在左手边,随后坐着的是芸兮。正对芸兮的是芸兰,右手边第一张的就让云泽坐了。

    秋姨娘站在一旁,搔首弄姿,希望引起董鄂七十注意。

    纳喇氏见了,开口:“老爷,大过年的可是让秋姨娘坐下吃。她站着,小辈们也吃的不安生。”

    七十看了眼儿女,又看了眼秋姨娘,皱眉道:“又不是正经长辈,一个姨娘而已,哪里会吃不安生,你们好好吃就是了。”

    芸兰脸色一白,云泽和芸兮对视一眼,低头装傻。秋姨娘脸色变了几变,站在一旁潸然泪下。

    纳喇氏举起桌上的酒壶,倒了一杯酒:“老爷尝尝,这可是姐儿她舅舅家前几日送来的,说是上好的杏花村汾酒。不过统共也就那么一俩壶,得省着点喝。”

    七十忙端着酒杯喝了几口,果然清香纯正、绵甜味长。又自个儿重新倒了酒,想了一下说道:“叫人在旁边重新开一桌,让秋姨娘去坐那吃吧。”

    纳喇氏点头。

    很快,就有下人抬了一张小方桌置于一角。又有丫鬟端了几色菜肴放在桌上,请了秋姨娘去坐。

    见秋姨娘下去了,芸兮才开口:“哥哥,今天和阿玛去祭祖好玩吗?”

    云泽飞快的看了一眼父亲,见他没有不满,才得意的说道:“好玩,我也是第一次去呢。祭祖的时候有好多叔伯兄弟在,见到了云飞和云成俩位哥哥。晌午吃饭的时候,还碰见芸蕊堂姐了。”

    纳喇氏皱眉:“你在哪里看到你堂姐的。老爷,难道东府这点规矩都不懂吗,哪里让大家小姐随便见外男的,祭祖的时候人可是很多。”

    董鄂七十摇头:“当时我并没有看到,都是来祭祖的人,也不会夹杂着姑娘的。”

    “你是在哪里看到你芸蕊堂姐的。”纳喇氏询问。

    云泽马上回答:“不是在外院看到的,是云成堂哥带了我去园子里玩,这才碰到堂姐的。想来除了我们堂兄弟,也没有别人看见了。”

    芸兰插嘴道:“看见有什么关系,都是亲戚。又不是多大的事情,我们旗人又不是像汉人那样。”

    董鄂七十瞪了芸兰一眼,侧身嘱咐纳喇氏:“过了年后,就把芸兰的规矩抓起来吧。这么大的人了,看起来倒没有妹妹懂事规矩。”

    纳喇氏笑着应了:“老爷也说那是过了年后的事情,今个除夕过年过节的。也别去讲那些事情,没看到他们兄妹三个都不讲话了吗?咱家的孩子大规矩上都是不错的,那些规矩教养什么的,明个再说不迟。。”又转头对着云泽三兄妹吩咐道:“先吃饭,晚上再好好过除夕。只是也不许睡太迟,也不能熬夜。你们小也不需要守岁,今儿就早点睡,明日还要去东府给老太太拜年呢。”

    兄妹三人飞快的应了声。匆匆吃完,云泽借口带着芸兰芸兮去看烟火,离开堂屋。

正文 第六章 东府(一)

    第二日,清晨。

    青书拿出新置的粉红色团花和姜黄色蝶上飞图案的裙衫:“柳衣阁把太太给姑娘做的衣衫送来了,姑娘想穿哪件?”

    芸兮虽然想穿姜黄色的,免得去了东府一堆红色的衣衫混杂在一起。不过还是指这粉红色团花样式的裙衫:“就这个吧。”去东府做客,还是别穿出挑的姜黄色。

    翠珠拿了梳子,高兴地对着芸兮的头发比划:“姑娘这么大,都还没有正经梳过发式,今天我给姑娘梳个漂亮的。这还是前几天才刚从墨书姐姐那学来的。”

    芸兮看着铜镜里肉嘟嘟的娃娃脸,摇头:“不用,简单些就好了,直接给我抓个包包头,然后拿一根同色系的丝带系上就行了。”不想招人注意,都决定穿粉色了,又何必在发式上计较呢。芸兮伸手拿出了之前佩戴过的烧蓝掐丝富贵平安锁戴上。

    青书打量了一下:“这点蓝色衬这粉色衣裙倒也好看,不过太太也有送来了其他首饰,说是给姑娘出门戴的,姑娘要不要换个戴戴。”

    芸兮直接否决:“免了吧,才因为戴了这个锁,让额娘送出去一只鎏金镯子。我再戴着别的出去,还能不被人惦念上吗?何况这个锁片也好看,东府那边也没有见我戴过啊。今儿个就戴这个吧。”待翠珠梳好头,便起身,准备去正房给父母磕头拜年。

    到了正屋,董鄂七十和纳喇氏已经端坐在上首。

    面前置了个席子,想来是磕头用的

    哥哥云泽正从纳喇氏手里接过一个厚实的荷包,美滋滋得走到一边。芸兰也早已坐在一旁的椅子上,今天倒是起得早,看来也是请过安了。

    芸兮上前跪在席子上,两手扶地;头挨地,然后起身,这样重复三下,才请安说了吉祥话。

    董鄂七十笑着点头,而纳喇氏早就一把搂过芸兮,抱着说心肝宝贝。

    芸兮被抱的紧紧的,想着都磕头了,阿玛和额娘怎么能没有表示,忙不迭的伸出小手:“额娘,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一旁的钟嬷嬷忙笑着递上了一个精致的荷包,纳喇氏接过荷包递给女儿:“你这个小财迷,难道磕头就为了红包啊,也不知道听谁说的,偏学了这么一句话。”想想又大笑起来:“老爷,刚才姐儿可是磕头拜年了,你的红包呢。”

    董鄂七十楞了一下,随即从身上摸出一块吉祥如意玉牌递给了芸兮:“阿玛不为别的,倒是希望你以后的生活都能吉祥如意,一番顺遂。”

    云泽笑着说:“阿玛就只给了妹妹啊。”

    董鄂七十没好气的说:“原来是还有两块的:一块三羊开泰图案的,是要给芸兰的;至于另一块鱼跃龙门的,阿玛倒是要重新好好想想,给不给你了。”

    云泽不以为意,只伸出手:“阿玛都准备好了,怎么可能会不给我呢。”

    七十哑然,只得又从腰上摸出两块玉牌。

    “拿去戴吧,阿玛希望你们以后都能像这玉牌上的寓意一样。”

    “谢谢阿玛”,云泽上前接过,小心的收好自己的那块,又把另一块递给了芸兰。

    钟嬷嬷随即转身下人摆了早膳。

    待饭毕,一行人四辆马车,准备去东府拜年。

    纳喇氏带了芸兰芸兮两姐妹坐在第一辆马车,第二辆马车坐了钟嬷嬷、墨书,青书和芸兰的丫鬟春寒四个人,剩余仆妇坐了第三辆,第四辆则是又装了些拜年礼。马车外,董鄂七十则带着云泽在一侧骑马,若干小厮和护卫也在一边跟随。

    芸兮第一次上街,心情雀跃,趁纳喇氏没注意偷偷地撩开车帘一角,想看看马车外面的街道。芸兰看到,马上用力拍掉芸兮的手,高声嚷道:“你做什么啊,怎么可以掀车帘子,姑娘家怎么可以随便掀了帘子出去看呢。前几天,阿玛不是还说你比我规矩懂事吗,看来也不怎么样啊。”

    芸兮恨不得扑上去踢芸兰一脚,好不容易有机会看一看清朝的北京城是什么样子的,偏被芸兰这样破坏掉,也不知道下次什么时候有机会出门,也不带这样打击报复的。想来现在纳喇氏听到芸兰这么一通嚷叫,铁定不会再准自己偷看了。

    而另一边,纳喇氏本来还好的心情,被庶女这样当面言语顶撞,顿时觉得很不愉快。之前在府里,也只当她耍耍嘴皮子,自己做人嫡母懒得计较。哪知现在出了府,还不懂分寸,讲话这样不分场合地点。虽然还在马车里,但是毕竟也在大街上,这样大声嚷嚷,坏的可是董鄂府的脸面。

    “姐儿,平时在府里怎么撒泼耍闹,额娘都不管你,堂堂董鄂府嫡女,如果连在府里肆意玩乐的权利都没有,那也算不上是满人大家的女儿了。在府里,阿玛额娘哥哥都宠着你,有些东西或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者也是懒得理会,所以你玩闹都无所谓。但是一旦出了咱们府宅,该有的礼仪风度你都要给我表现出来,别以为现在年小这些就都可以忽视。还有你,芸兰,平日在府里你的言行,额娘不做评价。但是如今出了府,该收敛的性子给我收好,在马车上就大声嚷嚷,传出去对你的风评也不好。这次就先不做计较,等下去了东府如果还不分轻重,后果可要自己担着。想来你的阿玛也不会有意见。”纳喇氏想到等一下要去东府,觉得还是先和姐儿讲一下,至于芸兰,刚才那么大声的嚷嚷,在马车外骑马的董鄂七十应该也能够听到一二了。

    芸兮看着纳喇氏不悦的脸色,倒是赶忙乖巧的点头。想来刚才纳喇氏的话也不是针对自己,只是借着自己训斥一下芸兰。不是一直强调嫡女嘛,想来那番话是想让芸兰看清自己庶女的身份罢了。那芸兰估计也是听出话中意思了,整个人面红耳赤,眼里还夹杂着点恨意。

    芸兮倒是不会有多大同情心,身份这些怎么也不会改变。更何况,以纳喇氏的性子,如果芸兰安分懂事的话,想来也不会这样被训斥。芸兮既然能够坦然的接受了下人的伺候,自然也不会多是的去想这人人平等的字眼。就算回到自己原先的世界,人也是三六九等分得一清二楚。

    正想着的时候,马车突然停了下来。

    难道是到了,正准备起身下车,抬头看到纳喇氏依然端坐在车上。芸兮只好又坐了回去。

    没多久,马车又动了起来。

    “太太,马车现在要进府了,等一下就到内院了。”马车外响起了小厮千岩的声音,应该是云泽让人过来说一声的。

    马车又行了一段路,大概半盏茶后,终于停了下来。

    等了一下,车帘子被撩起,映入眼前的是一位穿着绫缎大约三十来岁的仆妇。看她的穿着,想来这人在东府还是颇有地位的。

    纳喇氏看着来人笑道:“怎么倒是你出来了,”又转头对芸兮姐妹说:“这个是你大伯娘眼前的第一得意人,你们就叫刘嬷嬷吧。”

    芸兰倒是认识的,热情的喊着:“原来是刘嬷嬷来接啊,怎么还让您掀帘子啊,这种小事怎么不让丫鬟来做啊。”

    纳喇氏听了话,皱了皱眉头,随即又只是笑吟吟的看着。

    芸兮则是因为之前身体病弱从未出府,如今倒是第一次见,也就只是笑笑:“原来是刘嬷嬷啊。嬷嬷好。”

    刘嬷嬷满脸笑容的对芸兮说:“想来这就是兮姐儿了吧,奴婢一早听大太太说你要来。可就求了大太太让奴婢来这二门做接引。姐儿倒是长得不单单是可爱,尽管年小瞧这气度,和我们府里的大姑娘比起来也不算差啊。”

    纳喇氏扶着刘嬷嬷的手,下了马车:“姐儿还小着呢,不值这样夸这。府上的芸蕊倒的确是个好的,我们姐儿还是爱玩的时候。”

    芸兮跟着芸兰下了车,发现马车停在一扇垂花门前,想来着就是二门了。阿玛和哥哥已经不在附近,应该已经去了别的地方。

    青书和春寒也下了车,走到姑娘身边。

    钟嬷嬷上前扶过纳喇氏,墨书靠后半步跟着。

    刘嬷嬷就在前面指引,一群人缓缓地走过垂花门,往正房走去。这东府看着华丽宽敞,在古代,更甚至是在天子脚下的城市,有这么大的府邸的应该是非常难得的。自家的宅子,也只是一处三进的屋子。想来这个大伯,董鄂彭春,倒不愧是历史上被康熙倚重,称之为国家“干城之选”的人物。

    进了垂花门,在院子正中间有一条铺着的石子路,石子路的尽头就是正屋了。院子的四角各种了一棵代表长寿的椿树,整个院子非常大。左右两侧则是抄手回廊,时不时的有几个小丫鬟在里面穿过,倒是让这园子多了点热闹的气息。

    芸兮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府邸,只小心翼翼跟着纳喇氏,偶尔哪里瞄上几眼,也生怕被人看到。抬头看到纳喇氏的神色有点严肃,芸兮对要去见的老太太倒是好奇起来。平日见到纳喇氏最多的就是一脸温和的样子,神色也总是淡淡的,如今难得看到现在肃穆的样子。

    芸兮往纳喇氏身边走了两步,小手拉住纳喇氏,抬头唤道:“额娘。”

    纳喇氏微怔,看着女儿天真的样子,笑了笑,神色顿时缓和下来。紧了紧握着的小手,轻声道:“姐儿,我们要去给老太太拜年,等一下记得要请安。”

    前面的刘嬷嬷听到声音,回头笑道:“姐儿,莫要紧张,老太太最是慈善的人,又喜爱孩子。府里大姑娘可是很受老太太的宠爱的,想来姐儿也定会让老太太喜欢的。”

    ==================================================================

    昨晚编编说签约,建议改名,就把原来的《缱绻与君语》改成最先开始的《重生九福晋》。。算不算上绕一圈回到开头。每日更新,每章必定3000+偶尔会加更。。所以打滚就收藏求推荐。。各种求。。。

正文 第七章 东府(二)

    一行人进了屋,右拐走进了西罩间。

    站在门口的小丫鬟撩起帘子。

    只见眼前不过二十多平方米的屋子,也布置的古朴、优雅。正对的墙壁上摆放了一铺可坐可卧的高低炕,炕上铺着殷红毡条,上面放了一对攒金丝弹花的引枕。靠右侧位置的墙边则立了一排博古架,上面摆着几样玉器和陶瓷。而左手边则放了几张黑漆描金团花靠背椅,坐在靠炕边第一张背椅上的女人,三十来岁,螓首蛾眉,明眸善睐。又有一穿着紫色暗纹绸缎服饰的老太太坐在正前方炕上,只见她额头上戴了一只嵌着蓝宝石的抹额,看着倒像一位慈眉善目,和蔼可亲的老奶奶。

    刘嬷嬷先一步走到老太太身边,笑着说道:“老太太,二夫人来了。”董鄂七十父母早亡,虽然与彭春不是亲生兄弟,但从小也算是在老太太身边长大,故而这府里的人都称纳喇氏为二夫人,而坐着的那位应该就是大夫人,彭春的嫡妻,东府的女主人关佳氏。

    纳喇氏上前行礼:“老太太身体瞧着还是一如既往的硬然,侄媳妇来给你拜年了。”

    老太太却不回话,也不看纳喇氏,只转头对着芸兮问道:“是不是兮姐儿啊,来让玛嬷好好看看。”

    纳喇氏尴尬的立在一旁,关佳氏笑着起身,上前拉着纳喇氏坐到椅子上。

    芸兮觉得有点无奈,却见到芸兰走上前,跪在丫鬟拿来的垫子上:“玛嬷怎么只看到妹妹,兰儿也来给玛嬷拜年,愿玛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老太太笑着说:“你妹妹是第一次来给玛嬷拜年,你这孩子往年不也来过了嘛,原想着先让你妹妹的,如今你却先抢着磕头了。”说完吩咐人拿了一对玫红镶金如意坠,一只织锦荷包给芸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