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此生应不负-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唰”
  锦颐走进了散兵壕里,眼前兀地又倒下了一个。
  一瞬间,她急红了眼睛,迅速将别在背后的枪端在手里,对着那刺倒了士兵的日本鬼子,扣动了扳指,“砰”地一声,便由着枪里的子弹飞射出去——
  那士兵在那日本鬼子的刺刀里倒下了,同样的,她也让那日本鬼子倒在了自己的枪下。
作者有话要说:  小天使们光棍节快乐23333
还有一个一直忘了说,就是历史会有些地方改变的,但是大方向不会变,不然就要被锁了。。。

  ☆、第三十七章

  但是,这还不够。
  她想; 她或者已经开始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了——
  方才那士兵在她面前倒下的时候; 她甚至都能感受到那溅到她手腕上的鲜血的温热。
  她的心尖打着颤; 什么也管不了、什么顾不了了。
  第一次; 锦颐像是要将心头的所有愤恨发泄出来一样,大声叫嚷道:“TM的,红七连的战士们,都给我撸起袖子,用你们手里的枪给我干死这帮日本鬼子!”
  什么自持、什么涵养,在这一刻统统见鬼去吧!
  端着枪,奔着那些穿插在六二零团士兵里的日军们; 锦颐率先冲了进去。她用着手里的枪; 用着刚刚装满的子弹; 一下又一下的打向那些日军们。她的脑子里真真正正的只有一个念头——
  消灭他们。
  听着锦颐和红七连的士兵们几乎嘶哑的喉咙,看着他们狠绝而又有力的反击动作,六二零团士兵们的心里,开始不可抑制的触动和动摇起来——
  没有人是想死的。
  至少; 没有人是想死在“不准动”这样一个画地为牢的指令里的。
  锦颐到来之前; 没人敢轻易违背长官的命令,他们便硬着头皮执行“不准反抗”的指令。
  而现在,锦颐来了。
  人大多是有从众心理的,尤其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谁又真正能够毫无心理障碍的把命送到别人手上的?
  “格老子的!老子今儿就打死你们这帮王八羔子!”
  极度的压抑之下,六二零团一排的排长忽然便怒吼了一声; 一脚踹开了已经打到眼前的日本士兵,端起了自己枪上的刺刀,高高举起,狠狠地刺下,刹那便叫那日寇断绝了呼吸。
  反击这种事,有了第一个就有了第二个。
  在一排排长的带动之下,六二零团残余的士兵们也开始全力反抗,使得原本一面倒的形式立刻发生了转变,两边的情况开始胶着了起来——
  关东军的士兵们很厉害,这一点,锦颐必须承认。
  即便他们红七连和六二零团的士兵们枪法极其精准,可那些日本士兵的枪法却也并不比他们差到哪里。最终,他们击杀了所有的自西南方向的围墙闯进来的日军,竟然还是依仗了他们人数上的优势——
  是的,人数上的优势。
  自西南方而来的日军士兵们,竟只有区区不过两三百人。可就是这两三百人的数量,竟差点叫六二零团的一千多位战士们全体被灭。
  干掉了散兵壕里最后一个日本鬼子,红七连和六二零团的士兵们正想松一口气,却又忽然觉得哪里不对——
  怎么大家都已经停了枪了,仍旧是有枪声在不断响起?
  那枪声离大家的所在位置很近,以至于给了大家一种,枪声仍旧是从散兵壕里发出的错觉。
  “连长,枪声是从西面的营房里传来的。”
  红七连连里的一个士兵,跟在锦颐的身边,竖着耳朵认真的听了一下,忽然伸出手,指着散兵壕一旁,由六二一团和六一九团共同居住的西面营房大声喊道。
  锦颐一听,往西面走了走,立马凝神去听,果然便听见不断从西面营房里传来的叫喊声。
  “快,咱们快过去瞧瞧!”
  再也不顾不得休息一会儿了,锦颐对着大家说了一声,便领着大家一齐快步向西面的营房移动过去。
  众人一路快行,好不容易在几分钟里接近了西面营房。谁知,他们都还没接近营房院子前的大门,便瞧见有两个团里的士兵们,开始叫喊着逃窜出来了。
  他们这个打着赤膊,那个光着双脚,或大声嚷着“日本鬼子打进来啦!”,或骂骂咧咧的骂喊着“妈个巴子!”,狼狈不堪,根本叫人一点也分辨不出,这就是东北军的王牌七旅。
  锦颐透过那院子的大门仔细望去,并不难发现,在他们身后的营房里,不断有日本士兵们在各个营房里穿梭着,开枪着。
  “谢连长,你咋还在这儿?你快带着大家伙儿往东边逃去吧!”
  刚刚从营房里逃窜出来的李二狗,惶然张望间看见了锦颐一行人,便立马窜到了锦颐的面前,对锦颐急道。
  明明他们离这西南方向更近,为什么他们却始终不曾起身集合?
  锦颐没有问。因为那答案,必然是他们早就得到上头的指令了。
  锦颐望望身前的李二狗,又望望同他一起逃出来的、极为稀少的士兵,她完全可以断定,这些士兵们,绝大多数都是在睡梦里、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死去的!
  “哎呀!谢连长,你听俺一句!走,快走!”李二狗见锦颐似是还想领着众人往营房里窜去,连忙死拽着锦颐,一面拖着锦颐离开,一面对着锦颐身后的众士兵们大声叫嚷着。
  于是,锦颐瞪大了眼睛,眼睁睁的看着那些日本的士兵们放他们离开,也不追上来,反而是各自从兵器库的库房里抱了一大把枪支器械,便又翻墙出去了。
  “轰隆!”
  就在那些日本士兵们跳下围墙的瞬间,自西面围墙之外,突如其来的一颗小型炮弹,在西面营房里瞬间炸裂开来。火光刹那间便席卷了西面营房所有的房屋。
  这是要一一绝了第七旅的后路,这是不给北大营重建的机会!
  蓦地,锦颐愣住了,便也不再挣扎,由得李二狗生生将她给拖走。
  在往北大营东面溃逃的路上,锦颐再一次看见了迎面而来的六二零团的团长。
  他又来做什么?他们不是已经准备好了“听从指令”的吗?锦颐回过神来。
  那团长停在了众战士们的面前,连忙道:“日军现下采取炮攻之势,旅里各营各团损伤惨重,大家不能再往东面逃去,只能是往冲到北大营外面去,我们才有一线生机!”
  实际上,他并没有一开始就随着锦颐去到阵地作战,并不是说他真就要放弃抵抗了,而是他要说服其他的营长和团长,同他一起去抵抗!
  虽然,现在看来,这已经是有些晚了。
  那团长说罢,便立马开始分配起了任务。他让六二零团里仅剩下的火力排士兵找到备用的小炮炮弹,推至北大营的门口,准备要自己同着在场的这些士兵们来为大家打掩护,让锦颐随着旅里残存的其他士兵先行撤离!
  “我不会离开的!”锦颐说道。
  她一心要的便是驱逐那些日寇,在这种时候,她怎么可能离开?!
  “我们也绝不离开!”紧跟着锦颐,韩越立马也跟着信誓旦旦的开了口。
  在这样的情况下要让他们离开,同让一个战士丢掉他们的武器,抛弃他们的阵地有什么区别?假如他们真这样做了,他们跟个逃兵有什么区别?
  那团长张了张嘴,最后还是没有说出什么。
  他当然是为了他们好,才想要让他们跟着尽快离开的。可是,说到底,他并不是他们的长官,他又有什么理由去阻止他们的动作呢?
  沉沉的点了点头,他也没再犹豫,等推着小炮的士兵们都已经到了之后,他便立即带着众人往北大营大门的方向去了。
  北大营的大门紧闭,灰土墙下凿开了数个方形小洞,且每个洞里安置有一个小炮。
  团长命火力排的士兵们将炮弹给小炮先行安上,命令他们等待他的手令开炮后,便率着其他人爬上了墙头。
  锦颐和红七连的士兵们跟着那团长刚一爬上墙头,墙外便顿时枪声大作。埋伏在外面的日军们一齐开火,有的打在了土墙上,有的却打在了士兵们的脑袋上。
  “砰!”
  子弹穿过脑袋的声音。
  李二狗死了。就在她的身边,他从墙上直直的摔了下去。
  仅仅第一轮枪击,他便死了。
  黑暗掩饰了太多!但此时此刻,她多么希望现在仍旧是黑夜。至少这样,她还能稍稍欺骗安慰一下自己。
  子弹打在土墙上,带起一阵灰土,十分迷眼。
  除了锦颐,没人注意到李二狗死了,也没人能分神在意李二狗的死亡。
  大家纷纷矮下身子,将自己掩到土墙上。那团长当即便示意火力排的士兵们放炮——
  “轰!”“轰!”“轰!”
  几门小火炮火力十足,加之埋伏在北大营大门处的日本士兵本就不多,没多久,他们就将那些日军给压制了。
  锦颐从墙头上翻身下去,落在李二狗依旧温热的身边。
  蹲下、身子,锦颐半揽着李二狗的身子,眼眶终于忍不住红了起来——
  “俺叫李二狗,他们都叫俺二狗子……”
  她甚至还记得,那一天,他是怎样在自己面前笑得鲜活的。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的罪人……”
  回忆着她领着红七连的士兵们初到北大营的那天,锦颐的声音无法自控的颤抖着,却仍旧是固执的用沙哑的喉咙歌唱着。
  但凡是战争,必定都是会有牺牲的。
  早在决定参军的时候,她就有了这样的觉悟。可是,这样的事实,未免也太惨烈了些……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奴隶们起来,起来……”
  锦颐仍旧在唱着,似是用这样的方式,便能对这些烈士们的英魂聊以慰藉,便能让她自己的心稍微舒畅一些。
  李二狗死了,很多人都死了,未来的某一天里,某一场战争里,她说不定也会死。
  他们究竟是为了什么才心甘情愿的放弃自己的生命?
  为了华夏的胜利!
  然而,在这一场战争里,他们赢了吗——
  很久以后,在一位日本军官的回忆录里,锦颐看到,“从当晚11点稍过开始,直到第二天拂晓让出沈阳为止,华夏方面由省长公署几乎是不间断的用电话向我总领事馆表明华夏官民均无抵抗之意,要求我军停止进攻。”
  甚至于,在这一天晚上,他们刚刚开始进攻的时候,连开枪都只是用的空包弹,目的便只是为了测试一下东北军的反应。假如东北军反抗激烈,他们便谎称搞演习,就说是黑灯瞎火的搞错了地方。
  到了最后,竟是荣航的那一句“不抵抗”,才叫那些日本鬼子们更加肆无忌惮。
  而在这场几乎要让整个第七旅覆灭的袭击里,日军士兵总人数才不过是千余人而已……
  以五千多位将士的牺牲,换来的仅仅不过一千多个人,你说可不可笑?
  他们哪里是赢了?他们分明败得惨烈!
  所有人都沉默着,所有人都默哀着。或者,这同样也是他们有史以来打过最憋屈的一战了。
  北大营大门内外尽是血一样的红,朝霞初上的天空,和血流成河的大地,全是红彤彤的。
  

  ☆、第三十八章

  沈阳告急:日军攻城,如果不开城门; 他们说就要炮轰!
  沈阳监狱告急:日军爬城; 在城墙上向监狱里射击!
  东北航空处告急:机场有四十二架待飞的飞机已被截下!
  日军分散着兵力; 向着辽宁省各处发动着攻势。不过是一个晚上的光景; 整个辽宁天都变了,无处不在告急!
  东北边防司令长官公署。
  因着荣航所下达的“不抵抗”指令,驻守沈阳的第七旅将士们损伤惨重,已经全然扛不住日军的攻势了。
  从日军向北大营发动攻势开始就找到荣航商量对策的第七旅旅长,对着站在书桌前沉思着的荣航问道:“战事已经发动,士兵们已经扛不住了,接下来要怎么办?”
  “给北平打电话; 向副司令请示一下。”荣航回过神来; 边说边拿起电话。
  他口中的副司令便是林世源了。
  自林世源主张东北易帜之后; 便已经就任革命军副司令,统辖东北华北和西北了。他素日里尽待在了北平,已经鲜少再回关外了。
  他上次回到沈阳的时候,还是为了处理辽宁前任省长无故身亡一事; 在肃清了沈阳的些许势力; 顺道迎了一回罗弘毅后,便重新回到了北平。
  荣航作为东北边防军的参谋长,尤其作为林世源不在时的代司令长官,在危急时刻,是有权力对东北军的将士们直接下达指令的。可要是真正涉及到什么决断,他还仍旧是要请示林世源的。
  电话打通了; 接起电话的是林世源的侍卫副官。
  面对着荣航的请示,那副官说道:“副司令指示,大家要慎重行事,遵照中央的命令,坚决不要抵抗!”
  不抵抗,还是坚决性的。
  原本因为第七旅将士们的大量伤亡,而对自己原本的命令产生了怀疑的荣航,瞬间又重新坚定了起来,当即便吩咐第七旅的旅长继续去督促各个部门同日方的沟通工作。
  *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九日,沈阳沦陷,长春沦陷。
  下午五点十分,锦颐站在辽宁省公署,罗弘毅的办公室里,怎么样也没想到,她昨天晚上才刚刚把他从日本人的手里给救了下来,甚至还派了二十个人来护卫他和他妻子。谁知道他当晚便又跑回到了辽宁省公署里,忙不迭的给日本人打着电话,反复说明着我们不会抵抗。
  锦颐从进到办公室的时候,罗弘毅正挂断了一通同日本总领事馆的电话。
  她始终没有说话,只是死死地盯着他。但实际上,望着她那双眼睛里几乎要抑制不住的愤怒,他其实是知道她想要问什么的。
  也不知道为什么,他先前连用日语同日本领事交谈都十分顺畅,现在面对着一个华人,他想用话语开口都觉得很难。
  莫名的,罗弘毅觉得自己有些心虚。但是,沉默了片刻,他还是给了锦颐一个答案——
  “这是主席的意思。”
  主席?也就是秦非正了?军人管他叫总司令,后来东北易帜,南京政府变成了国民政府,更多人都是直接管他叫主席的。
  罗弘毅并没有给锦颐留多少思考的时间,连忙又补充道:“你昨天离开之后,我怕东北真会出什么问题,便照你的意思给政府去了电报。直到更晚些的时候,日军进攻沈阳的消息传来,我便立马给主席打了电话……”
  顿了顿,他说道:“电话是主席本人接的,只不过,他说的,同样也是不要抵抗罢了……”
  他知道日军入侵的消息,还是昨日夜里从荣航打来的电话里了解的。彼时,荣航刚一把情况说完,下一句话便是要叫他去同日本领事进行交涉,以表示东北军官绝无反抗之意。
  可是,他和他夫人的生命才刚刚受到那帮人的威胁啊!他怎么能够转过头便当作是什么都不曾发生过一样,若无其事的对着那帮人求和?!
  幸好他是直接听命于国民政府的,他并无必要去听从省内任何人的命令。于是,他一边打着马虎,一边将荣航的电话给挂断,只想着直接向主席请示。
  当然,彼时的他并未想过,他从主席的口里,竟然得到了同荣航相似的指令。
  锦颐从罗弘毅的嘴里得到了自己想要知道的答案,神情顷刻间便怔松了起来——
  关于历史上的“不抵抗”,她尚且可以借口于秦非正的不知情,可以理解为秦非正了解事实真相的时候,东北已然沦陷。
  可现在呢?分明她都已经让罗弘毅将消息传回去了,为什么秦非正所给出的指令,同荣航、同林世源所给出的命令并无区分?
  假如不是亲身经历了这一场惊变,假如不是亲眼见证了死亡,她的心情决计不会如此汹涌澎湃,愤怒与悲痛交织在一起,几近溃堤。
  从书上学到的,从报刊上看到的,纵然悲愤,但对旁人来说,却毕竟已经过去了。可是,对于如同他们这样亲身经历过的人来说,这样的悲痛,又该怎样平静的让它“过去”?
  罗弘毅看得出锦颐身上的气息越发低沉,也知道锦颐的思绪正在翻涌。可是,即便如此,他还是张口说道:“早先,你们营的教导员高双城打了个电话来,让你给他回个电话。”
  现实便是如此,真正横祸来临的时候,是没有时间去让人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的。
  锦颐知道这一点,也不觉得罗弘毅在这个时候对自己开口有什么不对的。她只自己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稍稍调整了一下状态,便跟罗弘毅借了电话,给高双城打了过去。
  打电话之前,关于高双城来电的原因,锦颐料想过很多种可能,唯独一样,她没料想过,高双城给她打电话的原因,竟是要让她立即领着红七连的士兵们回去……
  “为什么?”锦颐问道, “沈阳有难,辽宁有难,甚至于整个东北有难,为什么营里竟会让我们在这个时候回去?!”
  日军攻进了沈阳、长春,东北军的士兵们奉命不允抵抗,这些消息,她不信民军各部队会没有得到消息。可是,在这种时候,营里却下了要他们回到南京的指令……
  这便是要让他们什么都不管不问,要让他们看着东北被一步步侵占了……
  锦颐简直是不敢相信。
  “营里还没怪你擅作主张,不及时领着红七连的士兵们逃离沈阳赶回南京,反而还领着他们去同日军硬抗呢!”
  高双城的语气极其不赞同,甚至在电话里,便直接表达了对锦颐此次行为的不满。
  隔着电话,他不耐道:“行了,别说那么多了,你立刻领着士兵回南京,这是命令!”
  “啪”地一声,高双城话音才刚刚结束,便立即将电话给挂断的。
  锦颐望着手里的话筒,有些茫然若失——
  她做错了吗?难道他们不该同东北军的士兵们一起抵抗吗?凭什么仅仅是那些“长官”们的一句话,便要让东北军那样多的士兵们全部活生生的等待死亡?凭什么日寇攻了进来,他们却连反抗都反抗不得?
  “我做错了什么?”对着罗弘毅,锦颐忽然沉声问道,嗓音有些暗哑。
  她没做过领导人,她不懂得政治,所以,她看不懂他们所谓的“考量”。她问罗弘毅,仅仅因为罗弘毅也是个站在政界高处的人,她想从他的嘴里得到答案。
  罗弘毅知道锦颐在问什么。刚刚锦颐打电话的时候,他离得近,一字不差的将她同那教导员的通话听到了耳里。
  大约因为是她救了自己和妻子一命,罗弘毅的心里下意识的对她感到亲近,要不然,他一个能坐到省长位置上的人,也不会因为她先前的一个眼神,便莫名的感到心虚。
  “唉,”他叹了口气,也不直接回答锦颐,首先问道,“东北军有多少人?”
  “二十多万?”锦颐犹豫了一下,有些不是很肯定的说道。就这个数据,还是她曾经在报纸上无意间看到的。
  罗弘毅点了点头,却又只说,“纸面上写着的,东北军确实是有二十多万。”
  这是什么意思?不用罗弘毅解释,锦颐自己变懂了——
  这个时候,军队里吃空饷的例子并不在少数。因为每个士兵的军饷都是规定好的,每个人只能按量领,所以为了多领些军饷,绝大多数的军队都会比真实的人数多报许多。
  明面上,东北军说是又二十多万的将士,可实际上,谁又知道那真正的人数是有多少?
  “那也比日军多许多。”锦颐明白罗弘毅的意思,却并不意味着赞同。她皱了皱眉,当即又反驳道。
  “是,是比日军多许多。”罗弘毅承认了锦颐的话,“可是,你就是个军人,你自己应该最清楚,战争的胜利是以人数空谈的吗?如果是的话,义和团的人还少吗?不照样是被八国联军打得挺挺的?”
  打仗看的是什么?是士兵的素质以及军队的装备。
  虽然第七旅的将士们是东北军的精锐,可这一支日本关东军却同样是日本陆军的主要战力。日本法西斯穷兵黩武这样多年,武士思想深入人心,仅以士兵的素质来看,对比第七旅的将士们的确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尤其,日本的发展要比华夏快上许多,军队的装备同样也比华夏强上太多。
  关东军在北大营发射空包弹是一个试探,可他们在其他地方的进攻却决计不是试探。他们试探东北军的态度,只是为了即时更改策略,决计不会因为东北军的态度而放弃侵略的脚步。
  不过是东北军“不抵抗”的策略,更使得他们侵略得明目张胆罢了……
  她必须得承认,她有些陷入了自己思想的误区——
  受着后世记忆影响,她一心只想着着要反抗、要斗争,可她却忘了,这是热武器时代。从始至终,她从来不曾仔细的将日本军队的实际情况考虑在内。
  北大营一战,他们在北大营门口,用剩下的两千多人才灭了对方最后的数百人。那么,在其他地方又会怎样呢?
  依着罗弘毅的解释来看,即便东北军去反抗了,那也只会是白给。
  锦颐明白他的意思,可是——
  “那就这样不反抗啦?那就这样等死啦?难道因为你们的不抵抗,北大营的将士们有少死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