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此生应不负-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前的她,从没想过要杀谁。后来,她亲手杀死了太多的日本鬼子,渐渐的,也就不觉得杀人是件多么令人惊恐的事了。可是,即便如此,她仍然没有想过要向任何一个无辜者开枪,仍然对生命怀着一种天然的敬畏之心。
  而现在,在这里,她亲手向着五个华人动了手。甚至还在一具鲜血已然凝固的尸体上,重新补上了一枪。
  她做了她从前以为自己永远不会做的事,但是,她却丝毫也不后悔。
  正如她所说的,她会亲手杀死任何妨碍她保卫国土、保卫同胞的阻力!更何况,那军区司令所谓的“率先撤离”,不过就是要扔下第十九集团军的三万将士们的生命,自己同其他的领导人物一起去逃往南京罢了。
  她不仅不后悔,她还要将那些将士们想到的、没想到的,统统、明明白白的摆在他们的面前。
  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愤怒,才会心甘情愿的便成她想要的样子。
  事实上,锦颐是一个很有头脑的人。这样的头脑反映在这一场“演讲”,这一次“游说”上,便使得从她口里说出的每一个字,都变得极具煽动力,极能引起战士们的共鸣——
  上海有多少人? 
  四万多的将士们听从着锦颐的话,真就暗自琢磨了起来——
  作为东方巴黎,上海光是市区,便有三百多万的百姓。他们如果退,其他还不消说,首先遭殃的就是这三百多万的百姓。
  他们的良心上过得去吗?
  扪心自问,他们是不能的。
  从一开始,他们想的便是要同那帮日本鬼子战斗到底。反而是那军区司令说着要让他们退到第二阵线的时候,他们四万好几的大老爷们儿,全都抑制不住的嚎啕大哭起来。
  慢慢的,四万将士们端着枪的手全都放了下来。
  “保卫上海!保卫上海!”
  那些原本就是挑选自上海民众的一万义军们,更是忍不住将手里的枪,一下又一下的高高举起,愤恨的、撕扯着喉咙大声的呐喊着,像是想要立马前往日本的防备区,将那些日本鬼子们,一片一片的,给撕个粉碎!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不到此时此景,是没有人能体会到那其中的渴望的。
  “保卫上海——”
  自进入军营以来,他们时常被“效忠民党、效忠官长”的口号洗脑着,时常被“平定内乱”的理由指挥着与同胞们交战着。他们反倒忘了,他们最该效忠的,是他们的国家。他们一开始想要守卫的,也是他们血脉相连的亲人同胞。
  军人,是不该成为政治下的牺牲品的。
  这一点,锦颐一开始便了解的十分透彻。而现在,他们也懂了。
  “保卫上海!保卫上海!”
  渐渐的,另外三万的十九军将士们也跟着义军们一声又一声的呐喊起来。他们一声比一声喊得更用力,一声比一声喊得更坚定,震天的呼声,恍似要震出苍穹。
  几乎就在第十九集团军的将士们跟着呼喊出声的片刻,锦颐便知道,她成功了。
  在这一次非胜即亡的赌局里,她完全是孤注一掷的下了赌注。当然,也幸好,她所得到的结局是可喜的。
  “即日起,我等即为华夏铁血军!”
  松了一口气,锦颐如此宣布道。
  她说道:“我们是独属于华夏的军队,我们非要扒下那帮日本鬼子虚伪恶毒的外皮不可!我们势必要将那帮狼子野心的狗东西,从华夏的每一个角落给赶出去!”
  她的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似乎从她嘴里说出的每一个目标,到了最后,势必都会实现。
  至少,站在锦颐身前的韩越信了、何勇信了、潘明飞信了、那四万多的将士们也信了!
  理所当然的,锦颐成为了他们的领袖。不仅是他们行动上的,更是他们精神上的。
  他们相信了,他们相信她会引着他们驱逐每一个残暴的侵略者。
  他们甚至不需要锦颐随着他们出入战场,他们甚至可以容忍锦颐像他们之前的军区司令一般,安稳的躲在他们的身后。他们只有一点要求——
  实现她所说的每一点要求。
  当然,关于这一点,锦颐拒绝了。倒不是拒绝实现自己说出口的话,而是拒绝如他们所说的,安稳的等着他们来为她遮蔽风雨。
  “我同样是一个军人!我同样也想手刃祖国的仇敌!”
  她这样说着。固然是为了更得军心,可这却也同样是她入军以来的愿望。
  当然,如果真要说的话,她还有一个梦想——
  她梦想着,能有一天,不是在梦里看到那面五星红旗,从华夏的国土上冉冉升起!
  这个梦想,片刻不敢忘。
作者有话要说:  又是粗长的一章,女主好歹也是有了自己的军队啦~~~~【自我满足。jpg】

  ☆、第四十六章

  锦颐担任上铁血军的总司令之后,下的第一个命令; 即为全力抗日!
  同时; 为了防止第十九集团军易为铁血军; 以及第十九集团军原军区司令身亡的消息传回南京; 导致铁血军面临腹背受敌的场面。锦颐甚至早早便派遣了诸多士兵,去到军政部,以及市办公署等与国民政府密切相关的地点,进行严格管控。
  秦非正是个什么人?
  那是个习惯性窝里横,宁愿叫国家的领土被外人给分割去,也绝不叫国内旁人分去自己手里半点权柄的人。
  锦颐不敢去赌。她只有确保自己的后方安全了,才能安心的领着军中的将士们全力抗日。
  铁血军军营司令指挥室。
  锦颐正同军中各营长以上职位的军官们商议着反攻计划; 潘明飞忽然便从外边拿着一份报纸; 快步走了进来。
  “司令; 你快看看今天的报纸。”潘明飞的呼吸有些急促,一走到锦颐的身边,立马便将手里攥着的报纸,递到了锦颐的身前。
  知晓潘明飞必定是看到了什么; 才会将不顾时宜的将报纸拿到自己面前的; 锦颐当下也不耽搁,停下了商议的进度,取过潘明飞手里的报纸,就着潘明飞所翻开的那一页便看了起来——
  “国民政府紧急迁都洛阳”
  没有给锦颐任何缓冲的时间,一个硕大的标题,猝不及防的便映入了锦颐的眼帘。
  国民政府要迁都去洛阳啦?
  锦颐错愕的同时; 却有只觉得这才像是秦非正能够做出来的事——
  自一月二十八日,日军向上海发起进攻开始,一直到今天,短短五天内,即便他们奋力反抗,使之日本的进攻计划一度破产,可由于日军的不断增兵,以及日军的军事装备补给充分,渐渐的,竟成了他们这一方,开始有些弱势起来。
  而南京与上海向来便是毗邻,上海战事一起,作为首都的南京顿时也开始吃紧起来。从上海到南京,机械化部队最多半天便可到达,一旦上海被日军攻占,南京便会直接暴露在日军的威胁之下。
  一旦首都南京失陷,那么全国的华夏人民,又有何种资格和勇气再谈抗日?
  这些不仅仅是秦非正和国民政府的那些人能想得到,锦颐同样也想到过的。所以从始至终,锦颐便将各火车站口,及各港口视作重中之重。一面伏击日本援军登陆的同时,更是为了防止日军向南京偷渡。
  然而,国民政府的所做出的决定着实是有些让她出乎意料了。原本,她以为命人守住了铁血军易将的消息,让国民政府的人以为第十九集团军仍旧是民军的第十九集团军,他们便会为了守住首都,而牌并前往上海的。
  即便他们不是为了派兵增援第十九集团军,至少也是为了防止日军登陆南京的。
  结果,他们竟直接将首都迁移了。到底,还是她将国民政府的那帮人想得太无私了些……
  “算了,不过就是少了一条后路。只要咱们按着策略,把咱们该守的地方给守好了,总是不会叫那群日本鬼子吃去大空子的!”
  锦颐自认没有什么时间去将那报纸上的新闻仔仔细细的看一遍,只瞥了一眼,了解了一个大概,她便将手里的报纸给信手丢在一边。
  然而,就在她刚刚将报纸丢开的瞬间, “轰隆”一声的爆破声,平地惊雷般乍然响起。
  日军又开始进攻了!
  昨日夜里才刚刚将新一波的日军给击退,怎么现在还是上午,日军便又重新攻了过来?
  除了是日本的援军抵达以外,锦颐根本就不做他想!
  “现在,各自回到各自防守的阵地,按照方才的方案进行防守与反攻!”
  心里简单的做了一个决断,锦颐将置于右手一侧的帽子迅速带上,撂下了这样一句之后,便迅速准备离开。
  她不是国民政府里那些只懂得在战场后方指手画脚的“政治家”。她,不是要去避难的,而是要去前往最前线的。她要首先去支援那震天爆破声响起的地方。
  同军队里前去支援的将士们坐在同一辆军车上,待得军车抵达闸北的时候,宝山路五百八十四号的商务印书馆,及被誉为“亚洲第一”的中国最大私人图书馆——东方图书馆,已然被炸得粉碎。
  而锦颐同其他支援的将士们到时,许多连同房屋都被一同炸毁的民众们,正同着从火车北站巡视而来的将士们一同浴血奋战着。
  望着这一幕,锦颐从未像此刻这般,庆幸着自己如同先见之明一般,不断往火车北站増派着兵力。
  连同锦颐在内,军车里的所有人都端着枪,一声不吭,毫无声息的便窜进了混乱的战场。
  他们极为默契,一个掩护着一个,也不管危不危险,总之,看见了日本士兵,便连忙开枪,完全是一种不要命的打法!
  大抵是真的报上了死一样的意志,他们奋不顾身的全力以赴着,竟然没一会儿,便将那些向闸北再次发起进攻的日军们给一力压制了!
  锦颐往周遭望了一眼,见再无一人日军存活,仰着头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正想叹出,却又目光瞬间凝住,神色突变——
  “快跑!”
  时间已经容不得她在将更多的话了,她竭尽全力的撕扯着嗓音,近乎于惶恐的叫喊道。
  “轰隆!”
  在锦颐往外跑了是数步,匍匐在地的瞬间,震彻耳背的轰炸声,在她的身后突兀的响起。
  地动山摇!
  真正是地动山摇!
  假如刚刚她未曾逃开的话,或者现在的她,已然被粉碎成千万片。
  忍耐着爆炸后余留的震力,锦颐将脑袋从自己的臂弯里探了出来,眯着一双眼,硬生生的从那浓重的灰尘和烟雾里,看清了蔚蓝天空上,直直飞去的一辆飞机。
  原本,日军在进行地面入侵的同时,便会调集飞机同军舰进行轰炸和炮击的。只不过是他们自己的装备,委实太差。
  支着手从地面上站了起来,锦颐望着一位走上前来探问自己情况的旅长,推手道了一句“我没事”,便让他去清点战后人数了。
  转过身,锦颐望着那原本还能稍稍看出些原本模样的东方图书馆,霎时变成了唯有孤墙林立的废墟,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这不是日军第一次炸毁华夏的图书馆了。
  他们的目的根本便不只是简单的“占领”华夏而已,他们是要全方位的击溃整个华夏民族,无论是实际上,还是精神上。他们是出于灭我华夏文化、毁我民族工业的罪恶目的,来施行极其野蛮的肆虐。
  而更可恨的是,是华夏人民的软弱怂恿了他们的胡作非为。
  华夏这样一个文盲远远多于知识分子的国家,有多少的图书馆可以由得日军去损毁?华夏这样一个方才处于探索中觉醒的国家,又有多少的民族工业可以任由日军去肆意妄为?
  望着这一片废墟,锦颐在这一刻,在心里产生了一个十分明确的想法——
  他们不能在这样下去了!
  如果仅仅是固执的防守的话,凭着日军飞机和军舰的轮番轰炸,攻破他们的防线,完全只是时间问题。两军间的装备相差,实在是太大了!
  她要在军营里清点人数,再从市内征收更多的新兵。不论胜算,他们其实只有一条出路——
  出其不备的直接攻入日军的驻守军营。
  日军的军营里必定是有许多武器装备的,可突袭之所以称之为突袭,便在于要在敌人根本变反应不过来的时候。
  日军既然可以分作许多军队不断在上海市内发起攻势,那么,她为什么就不能在日军士兵所剩无几的时候,乘机攻入他们的军营呢?
  一旦他们成功攻陷了日军的军营,他们自己军队里的装备和武器,岂非也得到了充足的补充?
  几乎是在这个念头升起来的片刻,锦颐的脑袋里便再也装不下其他的东西了。
  武器和装备这两样东西,对她来说实在是太具诱惑力了。
  袁幼卿能为她给征来的新兵配备枪支和弹药,可谈及坦克、飞机之流,那却决计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完成的。
  而恰恰好,她现在最需要的,便是这些。
  待得那旅长清点完人数,告知锦颐我军伤亡人数不多,只居住在华界闸北的居民们伤亡近万之后,锦颐怀着一种极为沉重的心情,回到了军营中去。
  她刚一下了军车,几乎是马不停蹄的,便又立即找来了军队里各个级别的参谋长,召开了一次稍嫌简陋的军事会议。
  在她看来,如果要转守为攻的话,那便要尽快的通过这一方针,尽早定下战略。如此方能乘着军队里伤亡还不严重,将士们士气正旺的时候,一举攻破日军军营。
  “各位,在你们做决定之前,我还应该要提醒一下各位。我们现在脱离了民军,我们的军饷、武器、装备,日后统统都是要自己解决的。”
  将自己的想法大致的给各级参谋长叙述过后,锦颐忽然松开了撑在桌子上的手,挺直着腰背说道。
  她的意思很简单。
  攻入日军军营,不仅仅是为了要抵御住日军的攻击,不仅仅是为了眼前的生存,更是为了往后的生存。假使一直处于被动状态,他们总有一天是会弹尽粮绝的。
  直到现在,锦颐仍然还没有暴露袁幼卿的存在。可即便她暴露了又能怎样呢?即便袁幼卿生意做得再大,又怎么可能轻易养得起数万人的花销?
  作为出谋划策存在,这些人总是要想得更多些的。民军那边,自从他们听了锦颐的命令,派人控制了军政部和市长办公署后,就再也没了退路。
  所以,即便锦颐这一番话颇有些威胁的意味,可他们再三思量之后,却又发现,他们着实是没有反驳的理由的。
  “行吧,等各旅长、师长回来之后,我们就商量战略、分配任务吧。”
  终于,一旅的参谋长作为代表,对锦颐给出了一个满意的答案。
作者有话要说:  宿舍停电还断网,爱你们的我,顽强的码完了这一章,你们还说我短小,看来我是满足不了你们了【沧桑的吐出一口烟圈。jpg】

  ☆、第四十七章

  “旅长,有人来了。”
  听着新编一旅一团的团长凑在自己的耳边说着; 韩越躲避在墙后; 透过眼前的门窗遥望; 果见有一千来人身穿着常服; 作着旅团的打扮,谈笑着走过了桥,向着这边走来了。
  “你去告诉大家先不要轻举妄动。”
  韩越如是说完之后,那一团的团长细声应了一声,便以手势命令伏击的士兵们等待指令。
  这里是上海北部蕰藻浜的曹家桥。蕰藻浜贯穿整个上海北部,是为数不多的可以通航百吨级货船的河道之一,是上海市区北部的重要军事屏障; 太平军便曾凭借蕴藻浜河道; 抗击英法联军。
  为避免日军占据蕰藻浜的要隘; 切断吴淞同闸北的联系,对铁血军施行分割包围,锦颐在一开始决定了要进攻日军基地,便将蕰藻浜的防卫工作亲自交到了韩越的手里。
  韩越凝视着两只眼睛; 牢牢地投递到那一千来人的身上打探着——
  上海来往人士诸多; 每日在蕰藻浜登陆的来人不知凡几。可是,因着上海的炮声凭凭响起,近一个月来,便连英、美、法租界都受到了影响,来往之人已然锐减,数十人一同出行都数少数; 更何况是由千数人组成的旅团了。
  现下正值情况紧张,日军虽说几次偷渡蕰藻浜都被击退,可却也是几度增兵、不断变化着花样的。
  他们的确是受着英法美三国的制约,不能“无凭无据”的便随意开枪。可若是真到了时候,不管他能不能证明那些偷渡的人是日军,他都决计不会轻易放他们离开的!
  那一千多人下了桥之后,离他们便越来越近了。
  随着那些人的逐渐靠近,韩越领着一个团的兵力,躲在永安纱厂厂里暗中观察着,精神力也开始越来越集中。
  他躲在厂里,听不大清楚清楚那一千多人口里说着什么,也不明白他们是用着什么语言。他只能凭着一双眼睛,判断着他们的真实身份。
  如果他们真的是日军伪装成旅团的话,那么他就必须要承认,他们确实是掩饰的太好了!
  就他的眼里看来,他们自打一开始便欢谈着、笑闹着,甚至连偶尔的张望,也像极了一个普通人来到陌生城市的好奇与期待。
  然而,偏偏是这样没有什么好让人质疑的表现,却由始至终的透露着一股违和的怪异感。
  到底是哪里不对?!到底是哪里不对?!
  眼见着那一千来人就要穿过永安纱厂的厂门离开了,韩越皱着眉,不断的给自己的心里增加压力,迫使自己快点去找到那帮人的破绽——
  他不可能、也决计不能放过任何一个日本人穿过他的防线!
  一瞬间,韩越甚至都以为自己产生了幻觉,耳边“滴滴答答”的响着钟表走过的声音。
  他知道,一旦他们穿过了永安纱厂的厂门,通过了永安纱厂之后,便是一片宽广。他们若是想要躲避逃离,决计是有可能的。
  在这一刻,他几乎是在同时间做着斗争。
  “开枪射击,冲出去包围他们。”
  韩越的眼睛蓦地瞪大,终于想通了哪里不对之后,一边急声下着命令,一边领着身旁的士兵,直接跨上身前的门窗便跳了出去——
  他发现了!
  是这群人的脚步太过违和了!
  军人的经过训练过后,脚步几乎是经过精准测量般的一致。这些人在伪装成旅团之后,显然也是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特意变化了步伐。可长时间的训练,使得他们新改的步伐变得极为怪异,与他们笔直硬挺的上身,几乎没有哪一点是相匹配的。
  “砰!砰!砰!”
  韩越领着一团的士兵们毫不犹豫的开着枪,枪枪命中,枪枪致命。
  被他们拦截围击的“旅团”,不过是怔愣了一秒,便迅速反映了过来,掏出了藏在衣物里的□□,立即反攻起来。
  如果说,这千余人撤掉了身上的遮掩,露出了身上的武器,仅仅是让韩越安下了半颗心的话,那么,那千余人中间的那人,乍然喊叫着指挥道的一句“进攻”,便彻底叫韩越确定了自己心里的猜测。
  在一团的包围突袭下,那撕掉了伪装的日军,几乎是溃不成军。
  瞧着两方的仗势,韩越原本以为己方很快便能解决那些日军的,却没想到,他还是失策了——
  用手里的枪射杀了又一名日军,韩越像是有感应般的,迅速转过了身,“砰”地便开了枪。
  那是怎样震撼的一幕?!一个身上涌动着鲜血的、面色狰狞的日本士兵,手里死死的攥着一颗手榴弹,也不放手投掷,全然像是不要命一样的向着他飞扑过来。
  是的,不要命!
  他的子弹已然穿透了那日本士兵的身躯了,可他就连眉头都没有皱一下,步伐依旧稳健向着他冲刺而来。
  这是日本的敢死队员!
  韩越在心里如此断定,可与此同时,他已经抬起了自己手里的枪,瞄准了那敢死队员的脑袋,再次扣动了扳机——
  “砰!”“砰!”
  第一声,是他的枪响。第二声,是那日本士兵身上的手榴弹炸开的声音。
  最终,那足有一千六百人的日军全军覆没,可因着日军有六十名敢死队员展开了自杀式攻击,到了最后,他们的队伍本身,竟也损失惨重。
  同一天,类似的战事在上海各要地同时展开。
  这一点,锦颐是知道的。关于“日军军营里大量士兵出行”的消息,是她派去日军军营的通信员,亲自带回来传递到她耳朵里的。
  所以,当她等到了这一消息之后,几乎是马不停蹄的调集了一万的士兵,就前往了日军军营预备突袭。
  她与那群半试探半入侵的日军不同,她如果决定了要偷袭,那么,她便势必是要抱着成功的决心的。
  她几乎带上了军队从战场上掳下的,所有的日军的火炮、炸、弹等装备,分派了三千人躲在日本军营两处的灌木丛和树林里,预备在正午时分,让两千人用枪来射击,一千人合作着来用火炮和□□炸开日本军营的大门。
  而她,则同着剩余的七千人,爬过日本军营的围墙,自军营的各个范围同时攻去。
  数月过去了,那群日本鬼子是以何种姿态攻入北大营的,知道今天,她仍旧只觉得记忆犹新!
  今天,她要以同样的方式,同样的姿态,将那一夜被辱将士的伤痛和屈辱,统统还给他们!
  将步、枪背在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