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相府庶女复仇记:锦绣未央-第2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我们是诚心看他的笑话。大宴之上,我早已着人看住了他,可是派去的人却被人故意阻挠,如今瞧来早已是一场圈套。从那郭导出京开始到他回来,以至那一封报来的密信,李未央心计终究不浅!”
  太子闻言并不曾减缓了怒气,声音更加冰冷:“亏母后还那么赞赏你,说你是第一等的谋士,眼前却被一个女子耍得团团转!”在太子的眼里,李未央不过是一个闺中的女子,可正是这个女子,心思狡诈不说,还接连毁了他好几桩大事,怎么不叫他心口郁卒!他忍住气,沉声道:“从她刚回郭家开始,就不断的惹事,总是跟裴家对着干不说,眼下居然又闹到我身上来,真把我当成软柿子捏了!”
  原本今天是中秋佳节,按照惯例皇帝会给各位皇子和朝中大臣不少的赏赐。可是闹了这么一出,各家都是噤若寒蝉,就连太子也没了脸面,尤其是皇帝临走之前看太子的眼神,他每次回想起来总觉得冷飕飕的,心中不禁更加不安。事实上自从户部事发之后,他虽然没有受到皇帝的责罚,可是也能感觉到皇帝对自己总是格外冷淡,所以也就越发胆战心惊。
  好容易最近这件事终于平息下来,太子也能够腾出手来收拾郭家,却没想到反过来为对方所钳制。赵宗该死,赵祥和也不是什么聪明人,可偏偏不该是这时候死!现在所有人都怀疑这件事情和裴家有关系,裴家下了水,太子的手上又怎么能干净?太子早已开始协理政务,但是圣意难测,若是郭家再这样与他对着干,怕是他的储君之位可就又不稳当了。
  裴弼原先设计了这一出局,借着纳兰雪的手,可以将郭衍收拾掉,还能够借由谋逆一事将郭家整个端了,到时候李未央自然也会跟着倒霉,可是没有想到顷刻之间整个局势都变了。
  裴弼最是知道李未央有手段的,心中想到她必然还有后招,不由便有了三分警惕,提醒太子道:“殿下,这李未央心思叵测,最擅长阴谋狡诈之术,依我看最近这一段时日,殿下还是不要轻举妄动为好。”
  太子原本快要平息的怒火被一句话撩起来,恼怒到了极点:“你和母后一样,就会劝我隐忍!安国的仇还没报,眼看着郭家在朝中又混得风生水起,难道你就让我这么眼睁睁看着,总有一天倒叫他们扶了元英登基,我这太子连性命都要没了,到时候我看你裴家又会如何!”
  裴弼瞧了太子一眼,面色一变道:“是我一时失言,请太子息怒!”事实上这位太子多年来深受裴后教导,可谓是文武双全,机智沉稳,从各方面看都是继承大统的完美人选。可惜最近他被李未央逼得很没耐心,在顺风顺水的时候隐藏的一切缺点也都表现了出来……裴弼沉默半响,才微微皱眉道:“殿下,不管我们如何动作,若是不能动摇陛下对郭家的圣眷,终究是没办法拿他们如何的。”
  太子一怔,目光瞬间变得幽冷:“你的意思是陛下一直在护着郭家吗?”
  裴弼点了点头,声音里带着说不出的阴沉:“从今日宴会之上陛下的举动看来,的确说明了这一点。他要留着郭家借以牵制裴氏,哪怕我们栽了一个谋逆的罪名到郭家人的头上,陛下也不会轻易相信。瞧他这一回对郭家人宠幸万分,否则也不会在月初就恢复了郭衍的将军之位,又赐给郭家不少的礼物。这郭衍不声不响挂印而去,御史纷纷弹劾,齐国公进宫请罪,皇帝非但不怪罪,还觉得郭家受了很大的委屈,又是一番赏赐下去……不过,殿下也不必忧心,郭家如此树大招风,实在让人厌弃,咱们不妨偃旗息鼓,且看别人收拾他们。”
  太子听了这一句话,还有几分不解,可是见裴弼一双眸子闪过阴沉之色,面上又是十分狠辣,太子脑海中一道闪电猛地划过,突然惊醒,抑郁一扫而空,不由拍案笑道:“对对!裴弼,你果然是个聪明人!没错,郭家声势越大,却是烈火烹油,如今他和陈家已然决裂,又这么高调公然对付赵家,偏偏陛下还作出维护之态,已然逼着郭家犯了众怒。这么多世家都不是吃干饭的,他们要做肱骨之臣,自然会有人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裴弼看到太子笑到这般得意,便清楚知道太子是动了浑水摸鱼的意思。
  良久,太子冷静下来,脸上换了舒缓的笑意,沉吟片刻道:“你的意思我已经明白了,咱们不该在郭家圣眷正浓的时候上去自讨没趣,应该好好合计合计,怎么才能让有心人对郭家起意,代替我们动手!”
  裴弼躬身应了一句,随即从太子书房内退了出来,走到台阶之上。一接触到夜间深冷的空气,裴弼重重咳嗽了两声,强行压住胸口那铁腥之气,冷笑了一声道:“李未央,鹿死谁手还未可知,你且慢慢等着瞧吧。”圣眷,什么是圣眷,最靠不住的,就是这位陛下,明面上的庇护,未尝不是有心送你们郭家入死地。他一边冷笑着,一边快速地下了台阶,身影消失在夜色之中。
  三日之后,郭惠妃突然下了一张帖子,邀请李未央入宫去品茶。事实上,惠妃娘娘自从回宫之后,已经有许久不曾做过如此的邀请了。而且这一回,不是请郭夫人,是点名指了李未央入宫,必定是有什么要紧的话要与她说。李未央知道此事后,便立刻禀报郭夫人,郭夫人替她细心打点一番,仔仔细细,安排得妥帖,随即安排人手跟着李未央入宫。
  李未央在郭惠妃的门前,遇见静王元英迎面而来。他们站在彼此唯一道路两端,避无可避。李未央只是微微一笑,站在原地看着元英快步向她走来。
  “嘉儿。”元英声音十分的和缓,就如同他人一样,给人一种春风拂面的感觉,不愧为朝中著名的笑面贤王。只是李未央听来,他春风得意的眉眼之间,却暗暗藏了一丝抑郁之气。事实上如今太子权势虽盛,可却也拿静王元英无可奈何,虽然齐国公不肯公然支持他,可郭家的存在本身对他而言就是一种倚仗。再加上他长袖善舞,善于笼络人心,私底下很是拉拢了一批臣子,也有很多忠于他的幕僚。如今的静王元英,应该是野心勃勃想要和太子一争长短的,那么,他的这份抑郁之气又是从何而来?
  李未央不动声色,侧身行了半礼。
  元英看着李未央,眼神里有一分恍惚,这个女子本该是他的未婚妻,若是没有旭王元烈,郭嘉自然就该是他的,他心中的不甘渐渐的涌上眼底,可惜元烈却是存在的。正因为这么一个人,不光是郭嘉婉拒,就连其他的人也不再帮着他。
  而近日里,元英又发现皇帝看着元烈的神情总是十分的复杂,那冷厉之中有一抹他从来也不敢奢望的慈爱,心头不禁对元烈更加愤恨,一直是这样,明明应该是属于他的,元烈偏偏要来抢,郭嘉如此,父皇如此!总有一天,他要连本带利的讨回来。
  元英笑容如同春风,可是他的眼底却出现了一道光芒,势在必得,虽然闪得很快,可是李未央是何等敏锐之人,她立刻就发觉了元英神情的不自然。她不禁摇头叹息,这世上每一个人都是想要名利双收。江山,美人,什么都想要,可是却不知道舍得舍得,先舍而后得,有所舍,才能有所得,可是每一个人,都会忘记这一点。自己该说的已经说了,对于静王元英的行为,李未央没有办法控制,她早已经知道这世上什么都能控制,偏偏人心,是无论如何也控制不得的。静王的打算其实很简单,打算在争得地位之后,再来迎娶她,可惜李未央此生是绝对不会再入宫的,所以她面上只是客套的笑容,压根就不在意静王所思所想。
  元英知道眼前这个人目前是舅父舅母的心头宝,是他很需要的人,必须拉拢,而不是让她对自己产生警惕之心,所以他微笑道:“今日是母妃召你进宫的吗?”
  李未央微微一笑道:“是,惠妃娘娘说是召我来闲话家常。”元英闻言,眸光中锐芒再现,也不多言,只是点了点头,就侧身绕过。
  两人擦肩而过的瞬间,都是笑容得体,举止疏离,却是向不同的方向走去,犹如两条本来就不相交的线,只是短暂交汇,随即向着两个不同的方向而去,永远都没有再度交集的时刻。
  “娘娘,郭小姐求见。”宫女柔声禀报道。
  郭惠妃闻言,便立刻放下手中的茶杯,吩咐道:“快让她进来。”
  李未央进入大厅,郭惠妃已然在等待,她的神情比前些日子来多了三分憔悴,显然在宫中过得不是很顺心。李未央想到在中秋节之时那葛丽妃的艳光四射和咄咄逼人,不禁对郭惠妃的处境有了三分明悟。如今在宫中,陈贵妃已然和郭惠妃渐行渐远,宫中之人惯会看碟下菜,知道郭陈两家在前朝不睦,自然也影响了后宫,连带着翻出许多的旧事,一时引得郭惠妃门前多了很多是非。
  郭惠妃虽然有心化解郭陈两家的恩怨,可惜郭衍已经离开大都,那陈冰冰也是终日闭门不出,听说陈夫人很是为此事找贵妃娘娘哭闹了几回,此时郭惠妃召了李未央来,多少也有商议此事的意思。她看着李未央,轻声道:“嘉儿,姑母知道你向来是个有主意的孩子,所以这一回想问问你的意思,是不是派人寻衍儿回来?”
  李未央瞧着郭惠妃,不禁摇头,郭惠妃见她神情淡漠,觉得有些奇怪。事实上郭惠妃的意思并不难理解,她久在宫中,自然知道朝中权势倾压,郭陈两家根深叶茂,来往频繁,这么些年来互相都有了些说不得的把柄在对方手里,陈家不动,郭家自然也不动。但是冤家宜解不宜结,郭惠妃总觉得郭衍和陈冰冰是一对佳偶,何至于闹到如今这个地步。关于纳兰雪的事情,郭夫人曾经来过一封信,向郭惠妃仔细的解释。可是郭惠妃终究没有见过纳兰雪,没有那么切身的体会,只是觉得兄嫂这件事情办得十分糊涂,不论如何爱惜儿子,愧疚于纳兰雪,也总该考虑到两个家族之间的切身利益,何至于一下子就闹得满城风雨呢。
  现在郭衍挂印而去,不知所踪,最好的办法就是先将他寻回来,然后想法子撮合他和陈冰冰再续鸳盟,只有这样郭陈两家才有再度联合的可能,也不至于给裴家可乘之机。最重要的是,让郭家的子弟漂泊在外,郭惠妃觉得十分不妥当,哪怕郭衍不肯再和陈冰冰在一起,也不该就这样消失无踪。
  李未央当然看懂了郭惠妃的意思,只不过她却并不赞同:“祖母原先也想派人去寻找二哥,只是却杳无音信,母亲和父亲的意思是就这样让他去吧。”
  郭惠妃不禁变色道:“你们这是什么意思,难道郭家的儿子就任由他流落在外吗?”
  李未央心底亦非无动于衷,只是每一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既然郭衍已经一去不回,他们硬是追回来又有什么用?所以她不过语调轻缓道:“二哥志不在此,即便强行留下他在大都,他也是不可能再和陈冰冰旧梦重圆的。”
  郭惠妃听到这里,嘴唇几次张开欲言,终究道:“你们这些孩子怎么这么不听劝阻,难道都疯了不成!家族养你们这么多年,到了关键的时刻一个个都这么撂挑子,若是人人皆像你们这样,郭家还能撑得下去吗!”
  郭惠妃会说出这样的话,李未央并不奇怪,因为当年她也曾为了家族的利益离开了自己心爱的人,她能够为家族毫不犹豫地牺牲,自然也觉得郭衍作为一个男人更应当如此。说到底,人的价值观和处事方式决定了自己的命运,郭衍错过一次,他不愿意再错第二次,所以才会带着纳兰雪的骨灰离去,算是完成了自己过去对纳兰雪的誓言。可这一点郭惠妃是不能理解的,纵然她理解了,她也还是希望郭衍能够从大局出发,忘掉纳兰雪,回到陈冰冰的身边,做一个合格的郭家子弟,继续承担他的责任。在郭惠妃的眼中,痛苦是一时的,但责任是一世的,从每个人一出生开始,什么都可以放弃,但责任无论如何不可推卸,这才是为人之道。
  李未央抬起头,目视着郭惠妃道:“娘娘,父母亲都已经打定了主意,绝对不会再去寻二哥回来,这件事情也到此为止,再也不必提郭陈两家的婚事了。”
  郭惠妃气得面色发白,她看着李未央,几乎是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她发现自己的理念和郭家的其他人发生了偏差,郭陈两家这么多年的交情和联盟,竟然只是因为一个乡野女子,就这么活生生的毁了,叫她无论如何都不能原谅那纳兰雪,更加不能体谅郭衍的糊涂和短视!在她看来,家族的荣誉远远超过个人的幸福,若非如此,当年她的牺牲,岂不是成了笑话一场,所以,她冷声道:“刚才你已经见过你表哥元英了吧?”
  李未央点头:“是,我刚才已经瞧见静王殿下从院子里出去。”
  郭惠妃目光如飞刃一般地扎进她眼底,一字字地道:“那就好,我刚才已经让他到处寻找你二哥,务必要把他找回来,还要压着他去向陈家人道歉!”
  李未央不再言语了,要是爱情和家族让她选择,郭惠妃一定选择后者,只不过她强求每个人都和她作出一样的选择这就没什么必要了,每个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郭衍离开了家族、放弃了自己的身份也是他的选择,哀求他回来?可笑之极。
  郭惠妃看李未央低头不语,正要再说什么,却见一个小宫女恭恭敬敬走进了来禀报道:“娘娘,陈家夫人进宫了。”
  郭惠妃一愣,随即道:“她?现在这个时辰,进宫做什么。”
  那小宫女犹豫地看了李未央一眼,郭惠妃摇了摇手道:“老实说。”
  那宫女立刻道:“是,听说那陈家的小姐想不开,绞了头发去庵中修行了。”
  郭惠妃手中的茶杯哐当一声掉在了地上,她不敢置信地道:“此话可当真?”
  小宫女脸上露出了惶恐之色:“是那陈夫人哭哭啼啼的向陈贵妃提起,因为贵妃娘娘宫中有人与奴婢交好,所以这消息才悄悄的传了过来,奴婢也不知道事情究竟会严重到怎么个地步,只听说已经受戒了——”
  那就再也没办法挽回了,郭惠妃脸色一下子转为苍白,她头疼地抚住了自己的额头,叹息道:“嘉儿,你可听见了吧,你瞧瞧,这闹出的都是什么事!”
  李未央面色沉静,虽然为陈冰冰惋惜,可她同样不会阻止对方的选择,不过语气平平道:“既然二嫂已经出家,证明此事再无挽回的余地,惠妃娘娘就不要再伤心难过,这是各人的缘法,强求不得。”
  郭惠妃看着李未央,欲言又止,眼底是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显然对郭家人的做法是又痛心又失望,她当初那般为家族牺牲,不一样舍弃了心爱的人吗?为什么郭衍就做不到呢?既然已经舍弃了纳兰雪,就该贯彻到底,不要回头,如此这样半途而废,岂不是蠢货!
  然而李未央却深知陈冰冰伤得同样很重,她这么做不是为了让郭家人内疚,而是为了快刀斩乱麻,与郭衍彻底断了联系,这样对陈冰冰而言未必不好,将来有一天她若是想通了反倒更自在,更何况依照陈夫人的个性,无论如何也不会让女儿在庵堂里真的待下去的,过几年等事情淡了,必定会替她择婿再嫁,总好过回到郭家触景伤情好多了。李未央语气坚定地道:“娘娘,我劝你不要再去寻找二哥,纵然你将他找回来,强行把他和二嫂绑在一起,他们两人也是过不到一起去的,一对怨偶只会让郭陈两家的关系变得更僵,反倒不如现在——”
  郭惠妃冷声道:“现在这样,你可知道陈家人在外朝也在打击郭家吗?”
  李未央慢慢地道:“郭家有一些把柄在陈家人的手中,陈家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他们在外朝小打小闹,目的不过是迫着二哥回来向二嫂道歉,重归于好罢了,若是真的要有大动作,他们还没有那个胆子。”
  郭惠妃见李未央神情镇静,丝毫也不为所动,终究叹了口气道:“罢了,你们这些年轻人,我也管束不了,郭家到底要被你们折腾成什么样子,都由着你们去了。你回去以后帮我好好劝劝大嫂,让她放宽心就是。”说着,她对宫女道:“我累了,送郭小姐出去吧。”
  宫女战战兢兢地领着李未央出来,却见不到李未央脸上有半点惶恐不安的神情,不由更加疑惑。她实在是不明白,惠妃娘娘刚才明显脸色很恼怒,为什么这位郭小姐还是丝毫都不放在心上,难道她真的不担心吗?
  李未央刚刚出了郭惠妃的院子,却突然看见一个太监快步向这里走来,恭身道:“郭小姐,陛下派人来传令,说是要请您面君。”
  李未央微微蹙眉道:“陛下要见我吗?”
  那太监微笑道:“是,请郭小姐移步。”
  李未央想了想,目光微转:“我是来看望惠妃娘娘的,陛下突然召见我,我总也要和娘娘说一声。”
  那太监道:“郭小姐放心,奴才自然会去禀报惠妃娘娘。”
  李未央看着那太监神情十分镇定,心中却是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预感,皇帝无缘无故召见她,这其中必定有些不妥,但在宫里还没人敢假传圣旨。她转头吩咐宫女道:“既然陛下召见,我这就得去了,你回去禀报娘娘一声。”说着,她向那宫女轻轻眨了眨眼睛,却突然低呼道:“咦,我的耳坠子怎么没了?”
  那小宫女吃了一惊,连忙躬下了身子帮她到处寻找。李未央也弯下腰,在那宫女耳畔低声地道:“你去告诉娘娘,若是半个时辰我不出来,就立刻去请旭王殿下!”
  小宫女也不傻,惯常是郭惠妃身边的心腹,连连点头道:“找到了找到了,郭小姐的耳坠子在这里!”
  李未央微微一笑,接过她手中的琉璃耳坠,心道那皇帝是个极端暴虐之人,就连元烈也捉不准他的性情,他无缘无故召见自己,可没什么好事。虽然自己并不怕死,只不过心愿未了,绝不能有什么意外。她想到这里,面上却是含笑,皇帝相召,焉能推辞?可是,总还能拖延时间。
  李未央一路随着那太监进了御书房,书房里摆的是全套的红木用具,豪华典雅,博古架上专陈文房四宝,名砚、名笔、老墨、宣纸,应有尽有。皇帝站在案前,穿一件明黄色龙袍,腰间束着全镶三色碧玉纽带,头戴一顶万丝生丝珠冠,正低头细细地看着什么。
  太监将李未央领了进去,皇帝抬起眼睛看了她一眼,面色阴沉不定地赞赏道:“郭小姐写了一手的好字,结体严密而不失圆润,劲骨孕于内而超于外,庄重静美,精华内蕴,实在是难得的佳作。”
  自李未央前生被人评价为不通文墨之后,她就一直耿耿于怀,今生也勤于练习书法,如今多年过去,虽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书法名家,可是字体也是自成一派,极有进步,但说实话,和那些从小就精通书法的大都才女还是差得很远。她没有想到这当头会得到皇帝这样的赞赏,但这也意味着自己日常的练笔不知怎么竟然被人送到了皇帝眼皮子底下,她只是低头道:“多谢陛下赞赏,臣女不敢当。”
  皇帝却是冷笑一声,似笑非笑道:“知道朕今天召你来是什么意思么?”
  李未央见皇帝神色森然,而且眼中闪过一丝不可察觉的寒光,心内若有所悟,面上却一派安然,恭身道:“天威难测,臣女不敢暗自揣测陛下的心思,请陛下明示。”
  皇帝淡淡一笑道:“朕原本以为你是个秀外慧中的名门千金,这才容你在他身侧,谁知却是一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女子,年纪不大胆子不小,竟然还敢谄媚旭王,挑唆着他在宫中动手,以致人人震惊,满朝皆怨,简直是罪大恶极!你可认罪么?”
  李未央眼里惊诧之色一闪而过,却转瞬定了神,只举目望去。
  皇帝似乎对她的沉静感到吃惊,也盯着她。明明是一个女子,又是心机狡诈之辈,可是往日在自己的目视之下,纵然连那些朝臣们都要瑟瑟发抖,她却是神情淡然,气度雍容,完全也不像这个年纪的少女。若非李未央与旭王元烈搀和到了一起,皇帝并不想对她如何。因为李未央再聪明,在他眼中也不过是个小角色,他没有必要费这样的心思。见她不答话,皇帝声音顿时寒了几分:“你不说话,是不是轻视于朕,朕再问你一遍,郭嘉,你可知罪!”
  李未央只站定了望着他身前案沿俯身道:“请陛下恕罪,只是臣女不曾挑唆过旭王,更不曾扰乱过朝政,何来满朝皆怨之说?”
  皇帝冷笑一声,神色冷若冰霜道:“好,朕不妨和你说个明白。从你到大都开始都做了些什么,还要朕一一道来吗?身为女子,不知道谨守闺阁之道,竟然挑唆着郭家和裴家的争斗,又试图勾引旭王元烈,挑唆他做下没有礼法的事情。这还不够,因为你自己的私仇,甚至教唆着元烈在宫中向那赵祥和动手!这是什么地方,由得你一个狐媚女子胡来!若是还有半点的脸面,就该自我了断,难道还要朕动手么?”
  皇帝神情十分骇人,只单单望着,就觉那冷意好似要寸寸侵心,叫人无处可躲,换了旁人看到他那些惩罚人的可怕手段一定会吓得腿脚发软,但李未央却只是神色从容地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