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帝直播攻略-第2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例如“屯田令”,其实就是将官府的土地租借给没有土地的百姓耕种,官府从中抽成。
  讲真,这个举动还蛮流氓的,说是土匪也不为过。
  如今谁的拳头大谁才是老大,不服来干啊。
  这些土地属于官府,不属于耕作的百姓个人。
  姜芃姬凝眉深思。“原先只将屯田作为缓解燃眉之急、安顿流民的计策,如今倒是可以长久实施,让百姓脑子里有一个土地公有的概念。必须要让百姓知道,租赁土地远比私有土地更加保险……若是如此,屯田的规模还要扩大,官府抽成的粮食比例也得随之缩小……”
  胖子不是一口吃成的,世上也没有一蹴而就的好事。
  姜芃姬想要与世家权宦手中夺走他们的蛋糕,必然要有强硬的手段和力量。
  其一是军队,其二是百姓。
  在图穷匕见之前,她不仅要增强自身,还要悄无声息地削弱打压世家权贵的力量。
  我强敌弱,此消彼长,未来未必不能一战。
  不过,在她个人实力达标之前,她与卫慈的这个主意都不能透露出去,以免天下挞伐。
  哪怕顺利土改,随后还有一系列的问题。
  土地国有,理论上来说能掐断土地兼并的源头,但人类都是有私欲的生物,仍旧存在利益之争。说句难听的,一旦土地成功归为国有,只要皇家还存在,皇室便是最大的大地主!


第823章 建州府,定上京(十二)
  一旦手中权利膨胀,私欲也会膨胀,皇家便能保证公正不阿,每一代皇帝都为国为民?
  谁能保证这么做可以杜绝土地兼并?
  人为了一己之私,脑子会变得相当聪明,这种聪明连联邦天脑都为之惊叹。
  地主阶级总会以另外的身份卷土重来,届时又该怎么办?
  姜芃姬长叹一声,要考虑的事情还有很多。
  卫慈倒是轻松,甩这么大的难题给她,不肯留下来继续商谈……留下来一起吃个饭也好啊。
  另一处,卫慈怀着满腹的心思回家,正好碰见找他的张平。
  “希衡此次可是将慈害苦了……”
  卫慈苦笑,张平就是猪队友的典范,这次真的将他坑惨了。
  不过,坑便坑吧,至少能暂时远离丸州势力中心。
  卫慈一想到姜芃姬方才的举动,心中更是惴惴不安……他不明白,对方到底要做什么?
  虽然不明白,但卫慈觉得两人先疏远一阵,总是没错。
  “下不为例!”张平讪讪一笑,所幸卫慈只是不痛不痒地抱怨而非恼恨,两人毕竟是多年的挚交好友,坑个一两回,只当是培养感情,“子孝,这一回做了,下次再也不拖你下水了。”
  张平是过来取图样的,有了图样当标本,他才能深入了解。
  卫慈暗中翻了个白眼,张平这个坑货的属性,他是一点儿都不信了。
  先前张平说卫慈博学多才,不止涉猎五行八卦、奇门遁甲,还折腾过建筑设计,工书善画无一不晓……人设有点儿苏,但张平并不是吹牛,卫慈还真会这些,水平造诣不低。
  若非如此,渊镜先生不至于缠着对方多年。
  卫慈去书房取了好几卷画卷,所用纸张皆是最好的竹纸。
  竹纸……
  “子孝,这是你画的?”
  张平发现卫慈手中有绘着图案的巨大绢布,还有装裱起来的精致画卷。
  “原图画在绢布上,之前的主人保存不好,生了蚁虫,险些瞧不出原样了……”卫慈这些图样都是从琅琊卫氏祖宅中弄出来的,哪怕卫氏落魄了,但祖上也显赫过,自然不缺好东西,“慈瞧着,再怎么保养也无法恢复原样,干脆照着原画临摹了一遍,你看样本就行。”
  张平哦地一声,展开卫慈存放仔细的一大摞画卷。
  这些画卷的纸张明显是精心裁剪过的,宽度长短不一,有些**寸,有些十几寸。
  图纸上的城池,大多是大夏朝鼎盛时期建造的,不管是布局还是建筑,处处透露着大气。
  这些建筑大多都是单轴对称模式,完美满足了强迫症,当然,这样的城市也容易迷路。
  复杂一些的,诸如都城州府,大多用的是复试轴对称,迷路的可能性更高。
  除了这些主流设计,还有不少是不规则的,它们大多由村落慢慢扩大演化而来。
  有了素材,张平心中稍稍有点儿底了。
  这个时候,卫慈却开口将他的灵感打断。
  “上京遭受地动,地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若是照本宣科、依样画葫芦,怕是不能用。”姜芃姬平淡地道,“这是上京城原先的图样,建筑错落有致,的确大气美观。不过你要想想我们的主公是个什么脾性,她不会耗费太多钱财去为自己建造如此奢华的州府……”
  张平很尊重卫慈的意见,询问道,“依子孝你的意思?”
  卫慈想了想,说道,“怎么简单怎么来,能如何便捷就如何便捷。不必刻意追求对称美观,只要合乎地势、减少人力便好。当然,话是这么说,建房简单不意味着用料随意。上京地动才过去几年啊,百姓如今想起来还心有余悸。房子宁愿简单一些,也要做到稳固。”
  张平想了想,貌似也是这么个道理。
  他跟着姜芃姬也有一段时间了,对方的确不喜奢靡,作风干练朴素。
  如果按照样图上面的城池建造,不知道要耗费多少人力和时间。
  远的不说,直接说曾经的上京城吧,这座城池耗费十六万百姓整整八年的时间才修建完成。
  大气美观,但好费钱财、人力、时间。
  张平要是敢将这样的方案递到姜芃姬面前,准保要被修理一顿。
  “先修建土胚房,规划出城池街道,不求如何美观,能遮阳蔽月、防风挡雨即可。”
  张平:“……”
  他错了,本以为自家主公的“复制粘贴”已经够儿戏了,没想到真正儿戏的人是卫慈。
  “那般房屋,岂不是堕了主公身份!”
  要是有桌子,张平都能将桌子拍得哐哐响。
  卫慈笑道,“浮名本是身外物,不着方寸也风流。主公不会在意这些的……”
  张平忍不住暗暗腹诽——你以为你是主公呀,还能知道主公肚子里想着什么?
  对于很多人来说,房子和衣裳都是脸面,太过简陋了,脸面搁哪儿放啊。
  当然,这些话张平是不敢说出口的。
  要是不小心惹恼了小伙伴,卫慈一走了之,将偌大工程丢在他身上,张平要哭瞎。
  古代房屋大多都是木质,建造一座府邸不知道要消耗多少木材。
  如果周遭树木多也就罢了,如果没有,只能跑到大老远的地方购买,费时费力。
  所幸有了青砖和青瓦,房屋所需的木材量大大降低,饶是这样,依旧是一个天文数字。
  张平希望能就地取材,这样可以节省不少的运送成本,不过姜芃姬算了算大致的数字,眉头静静拧了起来,“上京那片地方,山林的确是多,但树木砍伐过甚,容易造成山崩地裂。”
  她这么一说,张平被吓到了。
  有这么可怕?
  以前倒是有听说山神震怒,雷雨交加之时,山体崩塌、泥沙滚落,但这两者有关系?
  “这样吧,三成木料就地取材,每砍一棵树,必须种回三棵树苗。其余七成木料从临近的上阳郡采购。上阳郡的士族也有经营木料的,这么大笔生意,他们求之不得呢。此事交给孝舆去商谈……至于青砖和青瓦,我给你写一份手令,你去挑几个手艺好的烧砖匠人。”
  建造州府的需求太大,若是不管不顾就地取材,还不得将附近数十座山头都给薅秃了。


第824章 你是师父还是爹?(一)
  天上凌霄殿,人间上阳宫。
  上阳宫不止是东庆皇宫,更是汇聚天下富贵之地。
  “想当年,上京城和上阳宫是何等繁华……如今只剩废墟残骸……远处似有人烟?”
  卫慈掀开车帘,擦了擦额上冒出的热汗,望着眼前杂草丛、藤蔓疯长的废墟感慨万分。
  如今已经是盛夏时节,毒辣的太阳高悬头顶,晒得人肌肤滚烫。
  “怎么说也是上京,富贵人家汇聚的宝地。当年地动发生突然,多少宅院坍塌,尽数埋葬废墟。流民汇聚于此,翻找废墟下的钱财谋生……故而,周边慢慢也凝聚出零散的村落……”
  张平一身麻衣裋褐,长发用布巾束起,若非气质带着难以忽视的书卷气息,兴许会以为他是普通农民。他从马车上取了一顶斗笠给卫慈遮阳,“我们先去查访一番,然后再做决定。”
  曾经的上京城流动人口动辄二三十万,如今却成了半天不见人影的废墟。
  不过两年多的时间,疯长的藤蔓爬满废墟,偶尔还能瞧见数只穿梭于此的老鼠。
  卫慈和张平带来了万余劳工,剩下的人手打算在当地招募,借此机会吸纳流民,减少隐患。
  二人耗费了数天功夫走遍上京城以及附近高山,摸清周遭地势,重新规划城市布局。
  卫慈记忆卓绝,几乎过目不忘,几天的功夫就将周遭地势情形熟记于心,再将它们画与纸上。经过一番商讨,二人对比上京城原有的布局,在此基础上对州府的布局做了改良调整。
  “真是怀疑,这世上还有什么事情是你不会的……”
  张平从外头回来,露在外头的脸颊和脖子被毒辣的太阳晒得黑红,汗水浸湿了衣裳,干了又湿,湿了又干。在外头跑上爬下忙了一天,张平渴得嗓子眼儿都要冒烟了,回来就一顿灌。
  他看到卫慈桌上摊着一张巨大的竹纸,上面用细细的炭块画出了一座城池的平面图。
  至于卫慈为何要用修整后的炭块作画,对方回答这样快一些,张平也就不多问了。
  “人力有时尽,天意命难为。慈也只是一介凡夫俗子,不会的事情还多了去了。”
  卫慈笑着将熬夜画好的成品小心卷起来放好,从旁翻出另一卷纸,徐徐打开。
  相较于方才那副好似用衣尺比着画出来的平面图,这一副图样便显得随意许多。
  “这是上京城旧址附近的村落、山地、树林……这几个点泥土颇为粘稠,适合烧制青砖,附近还有聚集了村落,零散加起来有千人规模。我们招募附近的百姓,让他们修建一条直通上京的道路。建城所需的木材、石材和泥沙用度巨大,总不能都只用一个地方的……”
  建城的材料不贵,贵的是运输成本。
  卫慈仔细算了算,打算先耗费人力去修建大路,一切准备妥当了再开工建城。偌大上京城,一城的废墟还要仔细清理出去,能废物利用的废物利用,节省成本,不能利用的想办法处理。
  张平随意地甩手道,“这些你来拿主意就好。”
  卫慈表情僵了一下,望向张平的眼神带了几分幽怨。
  猪队友啊,说得就是张平这种人。
  顶着毒辣的太阳,张平等人挥汗如雨,他们的顶头上司姜芃姬则抱着西瓜与程丞闲谈。
  西瓜产量有限,大多都供应给有功的下属,剩余一部分则丢到知客斋,售卖给食客。
  在姜芃姬的支持下,官方食肆——知客斋已经开遍整个丸州,境内每个郡县都有。凭借新颖的菜式和经营方式,它很快便在当地站稳脚跟。按照姜芃姬的吩咐,知客斋走中高端路线,普通家常菜的菜谱无偿公布给百姓,免得知客斋与百姓开的食肆冲突,抢了他们的饭碗。
  知客斋开得越多,意味着能提供的岗位越多,能安顿更多的伤残将士或者阵亡将士的亲眷。
  百姓何时见过西瓜这样的新奇水果?
  一时间,各地的知客斋生意都好了不少,每日的纯利润也在不断上涨。
  姜芃姬一边吃着西瓜,一边查看各地知客斋送上来的账目。
  “知客斋的生意倒是不错,但利润并不客观。”
  中馈内务都是程丞夫人掌管,他对生意方面的事情了解不多,但也知道食肆赚不了几个钱。
  姜芃姬看了一遍账目,心下稍稍满意。
  各处知客斋的掌柜还算聪明,没有在账目上偷奸耍滑,所以她没花多久时间就看完了。
  “偌大一个丸州,怎么可能靠知客斋的生意维持用度?赚多少利润并不重要。”姜芃姬笑了笑,说道,“当年建立知客斋,不过是为了让伤残将士有个去处、阵亡将士的遗孤和老父母能有个依靠……赚不赚钱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安定人心。将士看到家人得到妥善安置,他们在战场也能放心。若是不妥善安置他们,一来寒了将士的心,二来也会将这一部分人从良民逼成了流民……程先生比晚辈见识多,自然该知道流民一旦多了,会是何等景象……”
  多少落草为寇的土匪是流民出身?
  古代乱世的流民与难民有什么区别?
  哪里流民多,哪里的社会治安便差,隔三差五发生犯罪案件。
  偷盗、争斗还算轻,怕就怕入室抢劫杀人或者歼杀妇孺,这种例子可不少见呢。
  丸州为何能稳定下来?
  还不是流民数量减少了,越来越多的流民受到招安,重新回归家园田地。
  程丞听了姜芃姬这话,思虑了一会儿,脑中闪过一道灵光。
  他道,“莫非,州牧修建州府也是为了这个?”
  程丞本以为姜芃姬耗费钱财修建州府是为了一己享受,后来又觉得不太可能。
  如今听她这么一讲,程丞顿时明白了。
  耗费巨资修建州府是其次,真正的目的是提供大量的岗位,吸引流民前去工作。
  在很多百姓固有印象中,徭役是无偿的免费体力劳动,动辄死人,谁也不愿意去做。
  姜芃姬这里却开辟了先河,采取有偿劳逸吸引百姓前去劳作。
  哪怕州府规模比曾经的上京城小,但也能提供数万的工作,这能减少多少流民啊。


第825章 你是师父还是爹?(二)
  程丞在心中默算一番,不得不承认,眼前这位年轻的州牧的确会算账。
  在外人看来,徭役本就是免费的,姜芃姬却给工人们付钱,这是再愚蠢不过的举动。
  真相真是如此?
  程丞觉得不尽然,看似吃亏的姜芃姬,实则处处占了便宜。
  “如今的年轻人,当真是令人羞惭。”
  程丞叹了一声,眼前的少女比他幼子还小了好几岁,但却走在了所有人的前面。
  姜芃姬谦逊了一句,“程先生过誉了,晚辈还有很多地方不明白,需要先生指点呢。”
  程丞笑着摆摆手,说道,“老啦,不中用了,只求后半辈子能安安稳稳的。”
  姜芃姬笑而不语,内心却冷呵一声。
  程丞要真是那种喜欢求稳的人,他也不会这么折腾了。
  要说搞事,眼前这人也是个能搞事的。
  程丞搞什么事儿?
  这人花费了好些天功夫,终于想出用不同图案去断句的方法。
  事实上,大部分读书人都有各自的句读习惯,经常用个人习惯的小符号做标记。
  程丞却是在这个基础上提出用统一的符号断句,目前正在发愁用什么图案才好。
  既然是用于断句的符号,这个符号自然不能过于复杂,但又不能没有标志性。
  他抓耳挠腮想出了好几套图案,但他都不满意,所以找上姜芃姬,让她给自己提一点意见。
  看到程丞送上来的图样,姜芃姬还没冒出什么念头,直播间观众先炸了。
  【郁金香】:妈耶,这是古代版的标点符号?不过除了那个点和圈圈,别的认不出来。
  程丞给出的符号设计多种多样,比较简单的图案,例如“卍”、实心黑点、空心圈圈,复杂一些的则是类似甲骨文一样的图案。前者还算简单,后者则显得累赘而复杂。
  姜芃姬仔细看过,她还是觉得这些图案过于复杂,并不简明。
  她直话直说,程丞听后长吁一声,说道,“的确是复杂了,若是用于行文书写,瞧着花里胡哨的,影响纸面美观。有些图案过于庞大,用着也不简明……这事儿,着实令人发愁。”
  程丞发愁无比,直播间的观众顿时打了鸡血一样。
  他们觉得可以用标点符号啊,如果能在直播间看到熟悉的标点符号,总觉得超有成就感。
  【李无双】:主播,我给你安利一个好东西,我们这里的标点符号挺好使的。
  直播间观众热情高涨,姜芃姬也有这方面的意愿。
  她取出一张新纸,作势想了想,然后提笔画了一个点,一条线,程丞认真地看着。
  “主公这是何意?”
  “我以为我们如今所学的字皆是由点与线组成,先生欲创造符号用于断句,何不也在这个基础上演变。”姜芃姬一边画一边写,程丞的眸子渐渐亮了起来,似乎收到了莫大启发。
  “按照主公所言,一点一线皆可用……”程丞想了想,拿笔在纸上画出一个小小的圈,正是观众们熟悉的句号,“这样的小圈简洁明了,若将中间空白处涂上,便是另一个模样。”
  姜芃姬笑着说道,“正是如此,先生还能在黑点这边添一笔,同样简单好记。”
  她画的是“逗号”,黑点挂着一条尾巴,酷似一条蝌蚪。
  图案不大,形象简明扼要,的确比程丞方才想出的图案更加好记。
  程丞茅塞顿开,灵感蜂拥而来,他连忙在此基础上延伸创作。
  姜芃姬在一旁引导,不多一会儿便折腾出好几个基础符号。
  每增添一个,直播间的弹幕便热闹得像是在过节。
  他们没有见证符号诞生,但他们见证符号在另一个位面从无到有的全过程,超有成就感!
  比直播间观众更加兴奋的人是程丞,眼前的图案再简单不过,但搁在他眼中却是稀世珍宝。
  有了符号,自然还要赋予这些符号含义。
  姜芃姬指着句号说道,“圈即圆满,不如先生将这个图案用来收尾?”
  程丞点头,旋即在句号附近做了标记。
  他指着逗号说道,“按照主公这话,这符号有延伸之意,不如用来停歇?”
  姜芃姬赞成程丞的建议,毕竟逗号本来就是用来停顿分句的。
  商谈了一下午,程丞的兴致依旧高涨不减,一双眼睛都是冒着光的。
  等程丞回了家,不说他的夫人,他的幼子和女儿都看出自家父亲面上的喜悦。
  “父亲碰见什么好事了,如此开心?”
  程远在政务厅累了一天,感觉手臂都不是自己的了,不知道父亲为何如此开心。
  丸州的事情多得吓人,程远被文书掩埋的时候也小小懊悔过——自己为何要自投罗网!
  程丞笑着抚着胡须,说道,“自然是因为句读一事有了进展。”
  “当真?”
  程远知道父亲近些日子为什么发愁,为此还整宿整宿睡不好觉。
  如今有突破了,程远作为儿子,自然是真心实意为父亲感到开心。
  “自然是真的。”程丞瞧了一眼儿子,颇有些嫌弃地道,“学无止境,你要好生努力。”
  一开始吧,程丞对两个儿子的学识还是挺满意的,但与姜芃姬比较,他觉得哪里都嫌弃。
  冷不丁被父亲教训了一句,程远可谓是无辜极了。
  他最近没有偷懒啊,为何父亲突然敲打他?
  与此同时——
  城门已经下钥,城外却来了一队规模不小的车队。
  本以为是路过的商队,没多久就会转道去别的地方过一夜,等天亮再进城,哪里晓得对方就直愣愣杵在城外,没有动弹的意思。
  守城的兵卒感觉有恙,派人下去询问。
  “你们是谁?哪里来的?”
  “俺们是外地来的,过来投奔亲戚。”
  回话的人是个小童装扮的家丁,虽然说着东庆的官话,但发音生硬,听着有些费劲。
  兵卒一听对方的口音,眉头狠狠拧了起来。
  语气略有些强硬,他直白地出言赶人。
  “如今城门已经下钥,想要进城,明日再来。”
  家丁赔笑送上一枚装了碎银的钱囊,“这位官大哥不要气,如今夜深露中,实在是不宜在野外露宿。不如大哥行个方便,帮我们通传一声,让俺家主人的亲戚出来一趟……”
  兵卒哪里敢收下这些好处,上头在这方面盯得很紧。
  他粗鲁地钱囊推了回去,随口一问,“你家主人的亲戚是谁?”
  家丁回答说,“李赟,听说他在这里还是个将军呢。”


第826章 你是师父还是爹?(三)
  “李校尉?”守城兵卒用怀疑的目光扫过家丁和他身后的车队,心中游移不定,他略显迟疑地道,“从未听说过李校尉有什么亲属……你们在此暂且等一等,这就派人去通禀校尉。”
  听到前一句话,家丁以为要吃一次闭门羹,没想到兵卒还算通情达理,愿意帮忙跑一趟腿。
  他感激万分地作揖谢礼,诚恳道,“多谢这位大哥了。”
  守城兵卒轻轻地嗤了一声,收下对方这一礼。
  “在这里等着,李校尉并非常人能见到的,想要将消息传过去,必然要等一阵子。”
  守城兵卒将丑化说在前头,免得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家丁连忙道,“没事没事,只要能见着那位将军,哪怕再多等一阵子也无妨。”
  守城工作并不是李赟管辖,守城兵卒只能将消息一级一级传递上去,中间还要绕一个大弯。
  等李赟收到消息的时候,他已经睡了好一会儿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