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帝直播攻略-第3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时间差不多了,姜芃姬就让他们各回各家,待在家里陪着家人一起守岁。
  韩彧嫡长子是头一回过这样的年,脑子里还在回味方才的新戏内容、想着刚认识的同龄人。
  韩夫人坐在车厢内默不作声,她与韩彧之间隔了好几个拳头的距离。
  韩彧道,“开年之后,为夫打算将孩子送入金鳞书院启蒙。”
  “金鳞书院如何比得上妾身娘家的族学?”韩夫人眉头一皱,“那种地方启蒙,误人子弟?”
  韩彧动了些火气,他道,“恩师也在书院任教,如何会误人子弟!”
  韩夫人不言语,但从她眼神和神情来看,她是不认可韩彧的。
  金鳞书院又如何?
  吹出来的名头,底蕴如何能与累世功勋的士族相比?
  偏偏丈夫还不理解她,她越想越是委屈。
  为了当好贵妇典范,她提拔韩彧婚前伺候过他的丫鬟,还给她们脸面,善待她们的子女。
  她为了家庭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地付出,偏偏换不来韩彧的理解和尊重。
  韩夫人强硬地道,“郎君若要拿孩子前程谄媚迎上,作践谁都行,动不得妾身的命根子。”
  后院的庶子庶女去那劳什子的金鳞书院就行了,反正是上不得台面的庶出,跟着一群家世低贱的贱民子女同窗学习也算埋没了他们。要是让自己的嫡出长子去,她得哭死!
  韩彧气得面颊铁青。
  一旁的嫡长子在低气压的笼罩下默默垂首,不敢去看自己的父母。
  “此事,容不得你任性胡闹!”
  韩夫人冷笑道,“郎君当真心狠似铁,要作践你我嫡子?”
  韩彧道,“这不是作践,为夫深爱尚且来不及,如何会害他?”
  韩夫人心灰意冷,怒急之下,她直接和韩彧分府而居,丢下父子两个守岁,自个儿早早歇下。
  韩彧长叹,但他拿这位夫人还真没办法。
  “以后去了金鳞书院,礼待同窗切不可傲慢——”
  守岁之时,韩彧温声叮嘱嫡长子。
  嫡长子性情温和,乖巧应下。
  “嗯,儿子知道。”


第1240章 战事将起(一)
  开年之后,喜事一桩接着一桩。
  最热闹的,当属丰真和万秀儿的婚事。
  这一对可真是出乎所有人的预料,毕竟丰浪子是个什么德行,谁还不知道呢。
  众人听说丰真要成婚了,但不少人只当这是流言蜚语,毕竟丰浪子形象深入人心,大家伙儿宁愿相信母猪上树也不愿相信丰真会收心。特别是金鳞阁征辟上来的中层新人,他们对此深有体会。姜芃姬去年搞许裴,丰真留下来镇守后方,征辟的新人多少要和丰真等人打交道。
  办事能力先不提,丰真浪子形象却先一步深入人心。
  不少征辟的萌新还没熟悉事务呢,他们就已经听过丰真在某某酒肆喝酒撒泼的八卦。
  多稀罕啊,这世上还有人能收得了这浪子?
  老臣岿然不动,萌新却按捺不住内心好奇,翘首以盼,等着围观新妇子是何等天仙。
  搁直播间观众的话来说,没个三两三,哪敢上梁山?
  丰真洋洋得意道,“这叫浪子回头金不换。”
  杨思冷笑,毫不留情面地讥讽丰真。
  “你这浪子是货真价实的浪子,是不是真的回头就不知道了。”
  丰真被狠狠噎了一下。
  怎么说人话呢?
  他的人品还需要质疑?
  一个唾沫一个钉,一诺千金,重如泰山!
  说回头就回头,坚决不搞虚的!
  丰真忍住翻白眼以及掐死杨思的冲动,咬牙道,“这都要成婚了,你就不能念点儿好的?”
  他虽然风流多情,但也不是毫无家庭责任的男人。婚前浪没事,婚后就该从良了。他和丰仪母亲成婚之后也曾恩爱过一阵,若非嫡妻早逝,丰真也不会在嫡妻去世后彻底放飞自我啊。
  浪归浪,但他只浪不渣,男女之事讲究契合,强扭的瓜不甜,你情我愿才是王道。
  这点节操他还是有的。
  瞧丰真说得头头是道,杨思只能报以冷哼。
  他能说他很不爽么?
  丰真这个小贱人都找到老实人接盘了,现在有妻有子人生赢家,凭毛他还是孤家寡人?
  杨思表面不动声色、波澜不惊,实际上怨气冲天,整天耷拉一张脸,活像是X求不满。
  被杨思教(调)导(教)的典寅在一旁弱弱发言,“杨军师想成家还不简单?只要放出一点儿风声,那些媒婆还不捏着大把大把的姑娘家画像,一蜂窝跑来,踏破先生家的门槛?”
  杨思暗中瞪了一眼典寅,拆他台很有趣?
  这个粗傻的武夫真是没半点儿长进,女人和女人能一样?
  做人没点儿追求和咸鱼有什么不同?
  娶妻自然要娶自己眼中最好最喜欢的,随便找个女人搭伙将就,他还不如继续浪荡花丛。
  “真要这么简单,你怎么不去找一个?”
  他diss不了丰真这个小贱人,收拾典寅还不简单?
  孰料典寅这个黑面憨厚的汉子也奸了。
  “末将已经成家了呀,有婆娘了当然不用再去找。”他望着杨思,支支吾吾地道,“军师难不成忘了?末将家中的婆娘还是先生给末将保的媒呢,她现在是伤兵营的百夫长……”
  杨思一怔,仔细回忆一番,似乎还真有那么一桩事情。
  这事儿发生在二人奉命驻守浒郡的时候。
  杨思见典寅这个憨诚的汉子孑然一身,身边连个知冷知热的婆娘都没有,便当了回月老,给他介绍了一个。典寅的夫人原先是女营百夫长,眼瞧着要往上升一升,结果因伤跛脚,不得已退了下来。之后她又申请去了伤兵营,跟着军医当了学徒,倒是学了不错的外伤医术。
  此女的性格爽利大方,家世清白又无父母兄弟牵累,关键是她人长得不赖又认识几个字,搁在民间也算得上一家女百家求的典范了,杨思便动了心思将她说给了典寅,保了媒。
  肥水不流外人田呀!
  万万没想到,这事儿竟然成了他砸脚的石头!
  莽夫,真是被气死了!
  杨思气哼哼地瞪了一眼典寅,后者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浑然不知哪里惹了自家杨军师。
  骚话归骚话,丰真要成婚了,该祝福还是要祝福的。
  这世道成个家不容易,且行且珍惜。
  从传出消息到成婚,时间隔了不到两个月,众人还以为婚礼不大办呢。
  时间如此仓促,准备不充分的也是情有可原,再者丰真和万秀儿都是半路夫妻,肯定比不上头婚那么郑重……结果证明他们低估了丰真的骚操作,时间紧迫但婚礼丝毫不磕碜。
  半路夫妻咋了?
  二婚也是婚,该有的要有,绝对不能让参加婚宴的宾客瞧了笑话。
  “难得子实如此郑重……”
  婚礼筹备时间紧迫,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卫慈等人却看不出丝毫仓促失礼的地方。
  由此可见,丰真对这次婚礼还是很看重的。
  杨思见了心中冷笑,脑海中回忆起丰真优哉游哉偷闲的场景。
  婚礼很用心,但辛苦的人又不是丰真,那就是个甩手掌柜——
  有个聪慧能干的儿子了不起了?
  事实证明,有个聪慧能干的儿子的确很了不起,丰真今天不仅娶了美娇娘,他还当着客人的面猛夸自家儿子,恨不得将丰仪的脸蛋夸出花朵儿……外人看来,估计跟开了花差不多。
  丰仪拢共才几岁啊?
  小小年纪便如此有章法、做事更是井井有条,长大以后还得了?
  窥一斑而知全豹,虽然只是一个婚礼,但里头的门道可多了,光是招待宾客和人情周旋便是一门复杂的学问。丰仪如今便能游刃有余地翰旋,总不是八面玲珑,那也是滴水不漏。
  丰仪的性格温润而不张扬,但却是游走官场的好苗子。
  倘若天下承平,自家主公有了更进一步的可能,丰仪指不定就是这一代的领军人了。
  明白这一层,不少人看向丰真的眼神都带着几分“不善”。
  凭啥呢!
  丰真这个贼不靠谱的家伙竟有一个贼靠谱的儿子!
  卫慈隐隐听到一群人对丰真表示羡慕嫉妒恨,心中怅然一叹。
  现在有一个丰仪,未来还有一个丰攸呢。
  那小子才是真的难缠!
  旁人生了一窝的崽儿,良莠不齐,未必有一个成器的。
  丰真这个天生体弱的病秧子拢共就两个儿子,各个都是人中龙凤。
  让卫慈吐槽,丰真生儿子的本事可比他办政务的本事强多了。


第1241章 战事将起(二)
  大概连老天爷看不过丰真如此得意,这家伙成婚刚歇了三天婚假就被紧急召回了。
  丰真心玩野了,他和万秀儿正热乎呢,巴不得天天凑一块儿,哪想理会冰冷冷的政务?
  “歇息够久了——”姜芃姬无情地说道,“你也该收心办正事了。”
  丰真狡辩道,“主公,这与先前说的不一样,这才三日啊。”
  李赟和上官婉成婚的时候,他们的婚假有多久?
  这事儿要一碗水端平啊,怎么能厚此薄彼呢?
  姜芃姬理所当然地道,“先前不是给你很长的假期去办理婚事了么?”
  丰真语噎,合着筹备婚礼的时间也算在婚假之中?
  仿佛看出丰真的心理活动,姜芃姬只差翻白眼了。
  天底下哪有那么好的事情?
  丰真请假筹备婚礼的时间可是年前最忙的时候,姜芃姬准许他请假,还把繁重的政务分摊给别人,这已经仁至义尽了。她要是让丰真再休半月或者一月的婚假,其他人怨气难平啊。
  开年之后便是春耕练兵,上下都忙碌成一团,没道理丰真能蹲在家中和娇妻你侬我侬。
  丰真的诉求被姜芃姬打了回来,他只能认命去点卯上班,整个人颓废得像是一条咸鱼。
  不知道是不是有人要整他,丰真发现自己重新上班之后接手的事情都有些麻烦,难度在平均水准以上。他忙了两日,好不容易消下去的黑眼圈重新冒了出来,瞧着更加像“肾虚”了。
  “这群牲畜——”
  丰真面上笑嘻嘻,内心却是MMP。
  遇见这么一群没节操的同事,他是上辈子烧香烧少了?
  春耕紧锣密鼓地进行,姜芃姬主持春耕仪式之后便常驻军营,狠抓将士们的练兵。
  “兰亭公今年又要对人动兵了?”
  茶肆酒楼一向是八卦的发源地和交流场合,东庆境内被金鳞阁吸引过来的士人最喜欢在这些地方驻足停留,谈论实事、畅谈天下,若有了惊人之语,说不定就被兰亭公知道征辟了呢。
  尽管这个可能性很小,但做人也要有梦想啊,金鳞阁考核那么严苛,总有人喜欢另辟蹊径。
  古往今来,不少名士也是靠着这个被君主征辟重用的。
  随着练兵日渐紧张,不少士人也嗅到了风雨欲来的味道。
  “这、这去年刚打完打仗,百姓还未得到充足的修养,今年应该不会擅动兵戈才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话题矛盾越大才越有趣。
  “不过,在下瞧这位兰亭公,她也不是喜欢安分的人。”某个年轻的士子冷笑道,“纵观兰亭公发迹之路,哪一次不是踩着敌人累累白骨爬上来的?说此人穷兵黩武亦不为过——”
  “穷兵黩武?这个结论未免太武断了,兰亭公也是被时势所逼,不得不这么做。”
  卫慈娱乐洗脑的手段可不是旁人能想象的,他为了让民心紧紧依附姜芃姬,请自动笔写了好几篇中短篇小说,大多都被改成了新戏演给百姓看。虽说戏中人物都用了别名,但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原型是谁。针对姜芃姬几次动兵的理由,卫慈也接着新戏解释给百姓听。
  普通百姓只能看到跌宕起伏的剧情和凛然豪气的家国大义,那些士子则看到了风云形势。
  不管他们信不信,百姓对姜芃姬几次动兵征伐都表示了理解和支持。
  再者说了,他们家兰亭公打仗归打仗,她每次打仗也没弄得百姓民不聊生啊,军粮辎重都是提前囤积好的,再不成就开私库,她从未因为打仗而大肆剥削百姓,整什么苛捐杂税。
  姜芃姬尽可能保全百姓的人生安全和财产利益,百姓如何不爱戴她?
  “哼,愚昧。穷兵黩武便是穷兵黩武,近些年,年年大战……”
  他的话还未说完,便有人站出来反驳。
  “此话有些偏僻,在下虽不喜兰亭公,但也看不惯你如此诋毁污蔑。”
  那人手中折扇一扬,那风牵动头上发巾,颇有几分潇洒之意。
  他继续侃侃而谈,说得众人点头如捣蒜,“自打上京地动以来,天下大乱,青衣军、红莲教等邪派接连兴起,残害百姓无数。兰亭公临危受命,驱逐二贼,整合丸州,湟水会盟,北入崇州,南控浒郡,接连整合东庆北方之势,抵御北疆外祸。这之后,整个北方便风平浪静。再休整数年,兰亭公自持底蕴时机足够,这才发兵北疆,一举收复,哪来的穷兵黩武一说?”
  穷兵黩武是没有分寸的动兵打仗,透支底蕴,他们家兰亭公明显不是啊。
  她对北疆动兵也是挑了人家元气最弱的时候,明显是有计划有组织有预谋的。
  “……将北疆变为北州,自身也是元气大伤,面临四面环敌的窘境。那时若露怯分毫,必然遭群雄扑杀分食,焉有诸位此刻端坐茶肆,侃侃而谈之盛景?诛许裴,收浙、沪二郡,东庆大半已入囊中。此时若不乘胜追击,待黄嵩站稳脚跟,届时再想将其除去,那可就难了。”
  所有话总结下来,姜芃姬动兵都是有理由的。
  她动兵还不是为了让大后方的百姓能享受太平,大家不支持也别哔哔啊。
  这跟端起碗来吃饭,放下碗筷骂娘有什么区别?
  一番慷慨陈词,说得不少人面色或羞红或铁青,脸皮更薄一些的,直接甩袖走人。
  姜芃姬想动兵的念头连百姓都看得出来,更别提她的对头了。
  黄嵩这边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积极练兵备战,大举屯粮,颇有一触即发的意思。
  上上下下,秣马厉兵。
  当然,远古时代打仗不是想打就能打的,还要挑选合适的时机。
  春耕前后一段时间是不宜开战的。
  这个时代农作物种植效率和收成都很低,主食农作物基本是一年一熟。
  换而言之,要是错过了这一年春耕,那么之后一整年的收成就都没了。
  打仗不仅拼人还要拼粮食后勤,一旦断粮,还打个屁的仗啊。
  春耕之后才能开战,这算是约定俗成。
  纵然如此,留给黄嵩的时间也不多了。


第1242章 战事将起(三)
  姜芃姬治下领地弥漫着风雨欲来的气氛,练兵一日比一日勤快,谁都以为她要打黄嵩了。
  众人心里猜测她什么时候才动手,孰料姜芃姬远比他们想象中还要沉得住气。
  外界的风风雨雨没有影响到书院的气氛,学堂的朗朗读书声依旧轻快悦耳。
  在姜芃姬的建议下,金鳞书院制定每年开春之后招收新学生的规矩。
  外头大人忙碌春耕事宜,一批小萝卜头也通过蹭蹭选拔,成为金鳞书院最新一批学生。
  除了最低年级新生,其他班级也迎来几位“插班生”。
  不管韩夫人如此抵触反对,韩彧还是将三个适龄的孩子送入金鳞书院,他膝下共有三子一女,嫡长子和庶次子已经启蒙数年,庶长女年纪比庶次子小了一岁,年纪最小嫡幼子只有两岁,目前还牙牙学语呢。韩彧一口气将三个孩子都送进金鳞书院,险些将韩夫人气得晕厥。
  金鳞书院的夫子专门抽了半天时间考核三个孩子的学识储备。
  韩彧对嫡长子十分上心,启蒙也是他亲手教导的,之后又被送入韩夫人家族族学教导。
  庶次子虽不如嫡长子那么受重视,但启蒙也是请了有名望的老儒,功课很扎实。
  唯一的庶女也是请了女夫子教导的,攻克虽不如两个兄长,但也能入眼。
  金鳞书院夫子逐一考核,将他们三人分入三个不同的班级。
  韩彧嫡长子和丰仪一个班,这个班的主教夫子正是渊镜先生。
  “你叫什么?”渊镜先生将孩子领走,亲自送他去教室,顺便去上课。
  “晚辈韩润,拜见师公。”
  韩彧是渊镜先生的徒弟,这孩子自然要唤他师公。
  “私底下唤师公可以,但你在书院就是学生,老夫是你的夫子。”渊镜先生挺喜欢韩润,这孩子的眉眼酷似韩彧年少的时候,只是性情和韩彧像是两个极端,“你父亲忙于政务,多少顾不上你的学业。你若是有哪里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多问问各位夫子,他们会为你解惑。”
  韩润的小脸带着几分迟疑。
  “晚辈若是唤您夫子,岂不是错了辈分?”
  这样的话,他和他父亲不是同辈了么?
  渊镜先生笑道,“这不算错辈分,谁说老夫教了你父亲之后便不能教你了?”
  韩润毕竟是刚来的学生,若是他称呼渊镜先生为“师公”,难免特立独行了些。
  书院其他学生出身大多不如他,此时再弄特殊,同窗之间不好相处。
  韩润乖巧地点头,亦步亦趋地跟在渊镜先生后面。
  渊镜先生将韩润的位置安排在丰仪身边,希望丰仪能帮着韩润更好融入陌生的环境。
  丰真成婚的时候,韩润跟着父亲去过丰府,他对丰仪这个同龄人印象十分深刻。
  如今成了同窗同桌,心下自然是喜悦的。
  金鳞书院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环境和族学迥异,韩润起初很不适应。
  所幸韩彧抓他功课抓得紧,他的功底很扎实,跟上课业进度不难。
  一天下来,韩润感觉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早上基本都是文化课,下午则是骑射武学课程。
  不知不觉,金乌西落。
  韩润注意丰仪的动作,将课本收入书袋。
  “收拾好了?”丰仪问他。
  韩润惊了一下,这还是丰仪头一回和他搭话呢。
  因为母亲性格的影响,韩润生性有些腼腆内敛,但又不同于孙兰的天真无害,行事间总有几分小心翼翼的味道。他不敢主动和丰仪搭话,没想到对方反而向自己招呼——
  韩润道,“嗯,收拾好了。”
  丰仪问,“听说,你家还有几个弟妹也在书院上学?”
  韩润抿着唇,答道,“嗯。”
  丰仪说,“正好,那就去接他们,再一道回府。”
  韩润眼底带着淡淡的疑惑。
  “接他们?”
  丰仪道,“金鳞书院不在住宅区,地势虽不偏僻,但人流众多。学生毕竟年幼,若是碰上心怀不轨的成人偷孩子,怕是防不胜防。你们是新生,还不认路,我顺道送你们回去——”
  韩润似要说什么,最后还是将话咽了回去。
  他一直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不让家中家仆驾车接送,反而要自个儿走呢?
  路上不是更容易遇到危险?
  丰仪安抚着道,“身边有保护我们的人,不用担心遇到危险。”
  韩彧的府邸是最近的,韩润三人先被送了回去,接着便是亓官静慧和孙兰等人。
  长生是最后一个。
  “刚才问了呢,韩润小哥哥和他的弟弟只差了五个多月——”
  丰仪道,“因为另一个是庶出,不是一个母亲生的。”
  长生道,“怪不得,他们走路都隔了好远,一点儿都不亲密。”
  丰仪道,“嫡出要是和庶出关系亲密了,那才叫有鬼。”
  “不都是兄弟么?”
  丰仪笑道,“兄弟也分什么情况,韩润性格不错,他对那个庶出弟弟没什么恶感,但人家弟弟可不这么想。嫡庶身份便是一道天堑,一个是正统,另一个却不是,差别大了去了。”
  长生道,“要是丰伯母以后有孩子了,生了个弟弟,那也是庶弟?”
  “不,那是嫡出!他会是我的亲弟弟!”
  长生内心疑惑。
  “唉,好难懂——”
  丰仪道,“长大就懂了。”
  长生走几步累了,干脆让丰仪背着走。
  “丰仪小哥哥以后也会有庶子么?”
  丰仪笑道,“不会,只会有嫡出。”
  因为是嫡长子头一回上金鳞书院学习,韩彧特地在家中等待。
  “书院如何?”
  韩润红着脸回答,“书院极好,同窗们也好。”
  虽说只上了一天,但韩润明显感觉出书院和族学的不同。在族学读书,夫子很难顾全所有学生的课业进度,韩润毕竟是外姓,族学的夫子总是先紧着家族嫡系,韩润有什么问题只能揣在肚子里,等着父亲或者私下找夫子解惑,课业进度虽然不慢,但学习效率的确很低。
  今天上学,韩润发现同窗二十多个同学的学习进度都差不多,夫子讲述的内容正适合他们。
  韩彧仔细听儿子讲述这一日的学院生活,心下松了口气。
  “若在书院碰见了难题,记得找夫子或者丰家大郎,他倒是个不错的。为父接下来会很忙,若受了委屈,不要憋着。”


第1243章 战事将起(四)
  韩彧虽然是新降的,但姜芃姬很信任他,还将筹备军粮的事情交给他和徐轲。
  徐轲是姜芃姬身边的老人,办事能力自然不用说。
  这还是韩彧进入姜芃姬帐下之后领到的第一份差事,自然要办得妥妥帖帖。
  政务太忙,他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