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帝直播攻略-第4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要上下一心,别说手撕一个安,就算是手撕整个天下,他们都有信心。
  开年没几日,姜姬召开了一场会议。
  会议的主题自然是如何干掉安嗯,姜姬就是这样清纯不做作,她直接跟众人说去年吃了安的暗亏,今年要是不找回来她咽不下这口气,丝毫不懂得什么叫做委婉
  可想而知,若是这些话都如实记入史册,自家主公的名声将会如何。
  众人之中也就卫慈忧心了三秒,杨思几个早就放弃治疗,爱咋咋地!
  扭头一看,不止姜姬,其他人也摩拳擦掌准备干一票大的。
  “若是没有意见,暂时这么定了?”姜姬环顾一圈,将每人的表情都纳入眼底,静等一会儿,她又重复问了一句,“暂且拟定春耕之前出兵征讨安,诸君可还有其他意见?”
  不论是姜姬还是其他人,大多人都赞成春耕前开战,仅有少部分人想等春耕结束再开战。
  各有各的理由,姜姬认真倾听不同的声音,分析各条意见的优劣,最后还是敲定将出兵时间定在春耕之前。她的决定没有引来帐下众臣的反对,反而引来了咸鱼们的不解。
  他们追直播间这么多年也不是白追的,自然知道古代耕种有多么重要。
  若非迫不得己,开战双方都是等春耕结束再动手。春耕对于靠天吃饭的古人而言太重要了,浪费了一年的春耕,相当于这一整年的粮食打水漂,来年发生饥荒的几率大大提升。
  明白这点,他们便不能理解姜姬的选择。
  【酸橙果粒多】:不是说春耕很重要么?我记得没错的话,主播去年还紧巴巴的,这种情况下,不应该更加看重今年的春耕?春耕前开战,不仅敌人受影响,己方也会受影响吧?
  搁在很多咸鱼眼中,这个选择简直与自杀式袭击没什么两样了。
  俗人不利己,两败俱伤罢了。
  【偷渡非酋】:我这次也有些懵,不是很能理解主播这般冒险的原因。安看着有优势,但仔细分析,我觉得主播的赢面还是很大的。稳扎稳打不行嘛,非得用这种办法?
  咸鱼们嘴上怀疑,但心里却明白姜姬这么选肯定有她的理由,只是不知道原因。
  【鬼才郭奉孝】:我似乎猜出来了,主播主播,这是不是跟去年安坚壁清野有关?
  去年安为了给姜姬添堵,故意放了南盛两州给姜姬。
  明面上是姜姬占了便宜,她没有费多大功夫就攻下两州,却不知这这两州七八成的米粮和青壮都被安强行征召,集中起来了。安占了便宜,留给姜姬的两州只是烂摊子!
  近百万百姓过冬的米粮和御寒物资都要她出,她还要防止两州的本土士族趁机作乱,不仅费钱还费心力。反观安呢?人家这个冬天过得美滋滋,不仅腰包粗了一圈还喜当爹了!
  咸鱼【鬼才郭奉孝】提起这事儿,不少人都想起来了。
  不过,安的坚壁清野与姜姬放弃春耕又有什么联系?
  自然是有联系的。
  姜姬放弃春耕攻打安,她舍弃的只是南盛两州的春耕,东庆、北州(北疆)两地农耕并不受影响,反观安就不行了。他去年搜刮两州不少粮食,但带走的青壮也要吃啊。
  若是今年春耕跟不上,秋收没有粮食补上,必然发生粮荒。
  行军打仗的时候缺粮,几乎等同于输了一半。
  若是进行顺利,安撑不过今年秋天。
  姜姬是打算速战速决,趁他病要他命,解决安再掉头收拾中诏,加快一统天下的步伐。
  趁着众人商议细节的功夫,姜姬简略向咸鱼们解释她的用意。
  有些咸鱼固执己见,他们觉得姜姬没必要这么急,稳扎稳打才是王道,有些咸鱼则是无条件支持姜姬的选择。当然,剩下一小部分的咸鱼却觉得哪里怪怪的,但又说不出来。
  等众人商议如何分兵调度的时候,他们愕然发现姜姬居然不在首发阵容!
  常年奋斗第一前线的姜姬居然坐镇中军了?
  【高举碰瓷西皮大旗】:等等主播,你怎么不去浪前线了?
  好不习惯啊!
  追了这么多年直播,他们最喜闻乐见的保留节目就是看姜姬一个劲儿想浪前线,底下文武死命拦她,一面心肌梗塞一面又不得不接受姜姬的任性。这么有趣的环节,今天没了?
  不止咸鱼们不适应,杨思丰真几个也有些无所适从。
  他们望着姜姬,姜姬一脸认真望着他们。
  双方互相对视十几秒,空气陷入了尴尬的沉默。
  “你们……还有别的意见?”
  姜姬看了一眼整个布局,应该没什么漏洞了,怎么一个一个像是傻了?
  接到军令不下去准备备战,搁在这里跟她大眼瞪小眼作甚?
  “主公……可是漏了什么?”
  李小心翼翼地出声询问。
  “漏了什么?我没漏啊,难道说我忽略哪里了?”
  姜姬一脸不解,符望突然生硬地干咳,抱拳告辞。
  符望离开了,其他人如梦初醒,三三两两起身。
  离开主帐,李仍是一脸梦幻。
  “主公是真的从良了?”
  “呸,什么叫做主公从良了?如今这样不是挺好的么?该干嘛就干嘛去。”杨思一巴掌拍李的肩膀上,打断他的话,免得这货还能说出更加骇人听闻的说辞,“主公耳目灵敏得很呢。”
  李连连点头,忙不迭离开,活像是背后有什么怪兽追他。
  姜姬:“……”
  她都听到了!


第1655章 收南盛,杀安慛(六十五)
  这几个人当她耳聋了吗?
  真想背地里编排她也行,好歹离得远一些再编排。
  这么近的距离,这跟当面编排她有什么区别?
  “杨思他们几个是越来越公主脾气了,超难伺候的。”
  姜姬忍不住摇头,一副很无奈但又很宠溺的表情。
  以前她总想着统领先锋军,恨不得将自己当成大将来使,他们就死命拦着,只差一哭二闹三上吊了。拦不住就露出很委屈很无奈的表情,弄得人无端生出愧疚。如今她痛定思痛,打算从根本上做出改变,居然连李这几个老实人都不适应了,弄得好像从头到尾都是她的错。
  姜姬心里委屈,但是她不说。
  因为众臣都已退下,他们不知道自己被主公倒打一耙,反倒是咸鱼们为他们抱不平。
  听听,听听姜姬说的都是人话吗?
  【时樱酱】:看得出来,主播心里真是半点儿ac数都没有。
  【宝闲】:小公举才委屈好不好,主播你说这话的时候,良心就不会痛吗?
  【坐坟头赏月】:呵,主播这个大猪蹄子!真该让小容容他们回来听听,看清她的真面目。
  明明该委屈的人是他们好不?
  【洗剪吹总监】:之前别人跟我说主播转性子了,我还不信,没想到居然是真的。
  只要是对直播间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姜姬的臭脾气。
  老话说得好,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让一个放荡不羁爱自由的人拘束在大后方,看着别人浪得风生水起,这事儿相当煎熬。
  咸鱼们一直以为勤政已经是她的极限,遇见打仗肯定会原形毕露,谁晓得她居然真改了。
  居然连最爱的战场都不浪了。
  【你的阿爸】:看着不会觉得难受?
  姜姬道,“难受倒不至于,只是有些不习惯罢了……
  第七军团是联邦直面敌人的第一道防线,更是最锋锐的尖刀,哪里有战争就被派遣到哪里。
  哪怕她并不喜欢战争,但这么多年也习惯了,战斗对她而言就跟吃饭喝水一样稀松平常。
  让这样一个为战斗而生的人退居后方,目送别人奔赴战场,面临不知生死的危险,而她身怀战力却不能亲自杀敌,反而要克制体内蠢蠢欲动的嗜血……不论何种角度,她都不习惯。
  不过……
  不习惯也要习惯。
  姜姬深吸一口气,压下那种
  【你的阿爸】:迟早要习惯的。说起来,你就不担心他们在战场出事?
  姜姬是个什么样的人,老首长还是蛮了解的。
  她热爱战场,除了骨子里的嗜血,更多还是为了别人。
  她杀的敌人多了,其他人面临的敌人就少了,压力自然轻一些。
  当然,这些肉麻兮兮的话,她是不可能说出口的,外人只能自行体会。
  果不其然,姜姬否认了。
  “我担心他们做什么?他们又不是三岁小孩儿,上个战场还需要我左右看顾。武将本来就是个将脑袋拴在裤腰带的职业,怕死就不会混这口饭吃了。”姜姬道,“担心?没影的事儿。”
  【你的阿爸】:呵,口是心非的女人。
  姜姬可不认为自己是口是心非,这世上再也没有比她更加表里如一的人了。
  “姜某人从不弄虚作假,才不搞那套虚伪的做派,想什么就说什么。”
  她说的义正辞严,老首长高冷地回复了“呵呵”二字。
  “老首长是正经人,不要跟直播间那群咸鱼学坏。你应该威严厚重才是……”
  在五百万咸鱼的祸害下,姜姬早就无法直视这两个字了。
  因为每一个“呵呵”的背后都意味着“我去年买了个表”。
  看到那句嘲讽意味浓重的“呵呵”,她就知道老首长又在直播间学了不少东西。
  退休后的日子真这么清闲?
  【你的阿爸】:那我换一句姜小九,我劝你有点儿ac数。
  姜姬:“……”
  这场会议结束,基本确定了对战安的首发阵容。
  除了几个熟面孔,姜姬还提拔了几个年轻的生面孔。
  只是,新人意味着年轻,也意味着经验不足,战场上碰见老手,很容易被钻空子。
  正常情况下,很多人都喜欢用经验丰富或者能力卓越的老将。
  新人将领,除非军功卓越、作战能力强得令人侧目,不然都要熬几年资历。
  类似姜姬这般频繁启用新人,倒是很少见。
  “为什么?她先前缺人,不得不提拔新人,现在又不缺……应该以稳妥为重吧?难不成,她还防备着我们?”杨涛罕见地阴谋论一把,偏偏他的推测粗暴得令人哑然,“看着也不像。尽管接触不多,但从这些日子的观察来看,柳兰亭不是那种两面三刀的小人……”
  如果姜姬是那种嘴上说重用提拔,背地里却算计的小人,杨涛才不会有那么高好感度呢。
  “这不是缺人不缺人的问题。”颜霖欲解释,见杨涛迷惑,他举了个通俗的例子,“倘若正泽是身怀才能却被压制多年、晋升无望的将军,你会是什么想法?日子一久,即使不生出怨怼,也会丧失进取之心。要么抑郁不平、愤世嫉俗,要么彻底颓废、得过且过,倘若敌人在此时派人策反,给予锦绣前程,极少人会不心动。柳公大胆启用新人,给予他们晋升立功的机会,不仅能培养年轻的新锐,这也是她笼络人心的手段。正因如此,柳公帐下的内斗才少。”
  世间大多内斗,少部分是因为政见立场,剩下则是因为利益冲突。
  换句通俗的,这叫僧多粥少。
  那么多僧人都要抢同一碗粥,抢来抢去抢出火气,自然而然就干起来了。
  如何解决这一矛盾?
  大部分诸侯都用居中调停的手段,劝劝这个僧人和气生财,劝劝那个僧人大局为重,这碗粥究竟应该给谁,根本没有解决方案。这种办法就是和稀泥,搅和到最后,该打还是要打。
  姜姬却不一样。
  当别人为了一碗粥争夺的时候,她没有上前和稀泥,反而拿出了几个大白馒头。
  尽管这么做有风险,但在颜霖看来,这是一个从根本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原来如此。”
  杨涛表示受教了。


第1656章 收南盛,杀安慛(六十六)
  此时还是春寒料峭,积雪新化。
  空气中弥漫着森冷的凉意。
  不过,外界的凉意却不能冷却安内心高涨的怒火。
  谁也没想到姜姬居然采用近乎损人不利己的办法,距离春耕还有半月就发兵攻打。
  这让安怀疑对方是不是绝了天葵,性情这么暴躁。
  打仗也要按照基本法啊,姜姬居然破坏春耕,这是打算坐着窜天猴上天呢?
  众所周知,春耕是每一年第一桩头等大事,安早早就派人准备,耗费了不少人力物力。
  只要今年收成好,粮食充足,姜姬根本不足为惧。
  万万没想到她居然不按常理出牌,拼着自家春耕不要也要攻打安,此时都已经渡江把安家的篱笆拆了。安一早上听到这个消息,新年残留的喜色被冲了个一干二净。
  “什么时候的事情?为何此时才报!”
  安以为自己产生了幻听,忍不住重复问了一句。
  传信的士兵忐忑重复道,“回禀主公,三日前柳羲帐下兵马攻打我军边境重镇,强渡碧岭江。事出突然,守将正在外巡查,不慎被敌人钻了空子,最后不得不退兵三十里……”
  安这下听清楚了,脸也绿了。
  碧岭江是横搁在姜姬与安之间的一条江,江面足足有七里,约等于三千五百多米。
  这条江也是南盛最主要的水流之一,灌溉两岸,养活了不知多少百姓。
  因为此处土壤肥沃,浇灌方便,再加上南盛地处南方,气候湿润,粮食一年能收两次。
  安还指望此处能缓解粮荒,让他拥有与姜姬持久抗战的资本。
  万万没想到,姜姬会突然发难,搅和了春耕,还霸占了这块肥肉。
  安被现实一巴掌打醒,脸色铁青,两簇愤怒的火焰在眼眸深处跳跃,似乎要将看到的一切都烧光。愤怒之下,安用袖子将桌上堆积的东西都扫了下去,东西摔得噼里啪啦响。
  众人听闻消息赶了过来,正好撞了个正着。
  谁也不敢在这个时候上去触霉头,只能暗中将视线瞥到花渊身上,指望他说句软话。
  花渊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上前作揖道,“主公请息怒。”
  安道,“如何息怒?你可知柳羲做了什么?她是疯了!”
  花渊自然知道发生了什么,不然他也不会被喊过来。
  “事情已成定局,主公再生气也是于事无补。为今之计,最重要还是想办法应对柳羲大军,同时追究守将懈怠、玩忽职守的责任。”花渊轻飘飘两句话便转移了矛盾,安有气无处撒。
  帐内其他人却听得浑身一寒。
  为什么?
  按照战报的内容,那位守将根本没有玩忽职守,姜姬派遣重兵攻打此处,守将是怎么也守不住的。再者说了,碧岭江两岸地势开阔,基本没有防守的关隘。姜姬又是陆战的好手,帐下铁骑连曾经叱咤北疆草原的北疆三族都跪了,区区两三万守兵还能绊倒她?
  滑天下之大稽!
  花渊这一手矛盾转移,倒是平息了安的怒火,但也给守将带来了无妄之灾。
  安冷静几分,喘着粗气道,“你可有好的对策?”
  “渊无能,无法为主公分忧解劳。”花渊自责一番,话锋一转就甩锅了,听得众人心中暗骂这货狡诈,他说,“但主公帐下人才济济,群策群力,自然能集合众人之力想出应对之策。”
  安扫了一圈面色犹豫的臣子,刚刚好转的心情又一次下跌。
  除了花渊,其他人活像是吃干饭的废物,食君之禄却无法为君分忧的米虫。
  从他们进来到现在,除了花渊敢顶着怒火说话,其他人就跟哑巴一样,屁都不放一个。因此,花渊虽没有拿出法子,但安对他更满意,甚至在内心感慨这世上唯有花渊最忠心耿耿。
  你说吕徵?
  吕徵这货存在感越来越弱了,新年那会儿都是背景板,安哪里想得起他。
  众人被花渊赶鸭子上架,献计献策之后却没捞到好处,因为安只念着花渊的好了。
  散去之后,众人三三两两地离开主帐,有意无意间把花渊孤立出来。
  有件事情说起来挺邪门。
  虽说花渊立了许多大功,但论分量,明明是吕徵更重。
  结果主公安跟吃错药一样,一心一意信任花渊,特别是新年之后,几乎恨不得将花渊供起来,时不时与他秉烛夜谈,二人抵足而眠。这般看重,那是当年的吕徵也不曾有的。
  甚至有看不惯花渊的人在背后讥讽。
  花渊根本不是安帐下第一谋士,分明是人家帐内第一谋士才对!
  当然,这些话是不会传到花渊耳朵里的。
  他们都见识过这人的凶残,哪敢上赶着找死呢。
  反观吕徵
  说起来,他们许久没有见到吕徵了,今天发生这么大事情也没见他出现。
  吕徵在干嘛呢?
  有人说他被安伤到心了,这会儿又被雪藏,心灰意懒蹲在家失意呢。
  有人说吕徵被花渊打压,闲着无聊就堕落街了,沉迷女人,无法自拔~~~
  谁也不知道,吕徵是沉迷女儿,无心正事。
  事实上,姜姬帐下兵马强渡碧岭江之前,他便有预兆了。
  外人不了解她,吕徵却知道这人的脾性,根据她的脾性和作风也不难推断出她的行动。
  当碧岭江的事情传来,吕徵第一反应便是蹙眉。
  不对劲
  这事儿他蹲在家里都能推断出来,没道理蛇精病花渊不知道。
  假设他知道,他为何不提前预警安派兵防范?
  一想到花渊那个疯子,吕徵便觉得浑身不爽。
  “你先背着,一个时辰之后过来抽查。”
  吕徵随意布置作业,大步离开,康歆童则毫无怨言地捧着厚重的竹简大声朗读背诵。
  康歆童出身士族,生父也给她请过先生启蒙,为她打实了基础,学起来很快。
  相较于康歆童狂热学习的劲头,吕徵在接下去半月却没什么精神,甚至连讲学都错漏了。
  康歆童关切道,“义父这是怎么了?莫非是碰见了烦心事儿?”
  吕徵蹙眉道,“前线战局让为父忧心……”
  花渊不知道又吃错了什么药,这段日子都是出工不出力,整天划水,连吕徵都能看出的毛病,他愣是装聋作哑选择袖手旁观,这个异常让吕徵绷紧了神经。
  花渊可是个失心疯的疯子,鬼知道他是不是又想搞事情。


第1657章 收南盛,杀安慛(六十七)
  相较于吕徵的沉重和担心,康歆童的声音却显得活泼得多。
  “女儿偶然听了一耳朵,据闻兰亭公如今士气正猛呢。”
  吕徵淡淡瞥了一眼自家义女,抬手给她脑门拍了一下,让她注意言辞。
  康歆童好歹也是他的义女,提到敌人这么兴奋做什么?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康歆童是姜姬的谁呢。
  康歆童的唇角扬起好看的弧度,丝毫不惧吕徵的警告。
  大概是这些日子吃穿住都比较好,原先消瘦的下巴圆润了些,模样越发周正讨喜。瞧她笑的模样,吕徵有些欣慰的同时又有些蹙眉。尽管他给康歆童喂鸡汤,告诉她容貌好不好是天生的,无需太过在意,但事实却是现实对容貌好的女性带有天然的恶意,特别是乱世。
  “君子不重则不威,不论是何时何地,面对何人,你都要控制自己的喜怒哀乐。不能张扬轻率,给人轻浮无礼的印象。”吕徵认真教导义女,说得义正辞严,实则夹带着不少私货。
  康歆童面上受教,心里却有些不以为意。
  她刚刚只是冲着义父笑了笑,哪里轻浮无礼、张扬轻率了?
  另外
  “义父,君子不重则不威,这话是出自《论语》?”
  康歆童的确有一些启蒙基础,但《论语》对于当年的她来说太深奥,父母请来的西席还没教到那里呢。最近这段日子,吕徵倒是抓着她猛补《论语》,但康歆童还处于死记硬背阶段。
  吕徵道,“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这句话从字面上分析也能明白它的意思,但一向聪慧的康歆童却露出了诧异。
  吕徵以为她没明白,追问道,“可有何处不懂,尽管问来。”
  康歆童取来一卷竹简,打开让吕徵瞧,手指指着竹简上的那句话。
  “按照义父所言,君子不重则不威的‘重’是敦厚庄重之意,可这竹简上的注释却不是……”
  注释?
  康歆童目前所用的《论语》竹简是他学生时代用过的,上面每个字他都背得滚瓜烂熟,根本用不着一遍遍翻阅竹简。若非要教康歆童学习《论语》,他都不会将这些竹简翻出来。
  虽然多年没看了,但他不记得自己在上面做了什么注释。
  竹简不同于其他,刻字不方便,字刻多了还会加速缩短竹简的保存寿命。
  吕徵靠着卓越傲人的记性,很少会在上面刻字注释的。
  他好奇接过康歆童递来的竹简,打开一瞧,发现“君子不重则不威”旁边的确刻着小资。
  重者,肥硕也。
  吕徵:“……”
  换而言之,按照注释的解释,这话的意思就被扭曲成了君子若不肥硕则威严不足?
  哪个瘪犊子在他竹简上乱刻字的?
  刻字也就罢了,这个解释给圣人听了,不怕圣人的棺材板压不住?
  “义父,这个注释是……”康歆童小声哔哔,“义父刻的?”
  吕徵瞧了一眼字迹,发现字迹有些熟悉,定睛再瞧,想起是谁了。
  “不是,没有,不可能。”吕徵否认三连。
  康歆童知道书籍是多么珍贵,义父出身又不好,应该格外爱惜才是,若刻字的人不是他比较信任的,根本没有机会在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