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帝直播攻略-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郎君有的时候太聪明了,当下属也不开心的,因为很没有成就感,显得也有些多余。
  “对了,我之前让管家去查了查,听说孝舆家中还有一位关系不错的寡居婶母?”
  她突然发问,徐轲不由得为之一怔,回答道,“的确有一位婶母,不知郎君询问这个作何?”
  “只是问一问罢了,总不能连下属身边有什么亲属都不知道。”
  徐轲心中狐疑,依照他对这位郎君的了解,一向不喜欢做这种浪费时间精力的事情。
  不过提及婶母,他倒是有些话要说,“原是这样,轲多谢郎君挂念。婶母寡居多年,膝下幼子早夭,如今一个人生活,颇为困顿,偶尔接一些缝补的活儿或者给人浆洗衣裳谋生。母亲丧礼也多亏了婶母帮衬,才全了体面,轲入狱之时,也唯独婶母暗中送来干粮粗饼……”
  “原想等稍稍安定了,再回乡将她接过来颐养天年。既然郎君主动提及,轲有个不情之请。”
  这已经是姜芃姬今天第二次听到“不情之请”这个词了,有什么话就直接说呗。
  “你婶母对你好,你对她尽孝也是应当,这事情没什么不可以说的。我会派人去子桑郡将她接过来,一路上多是荒郊野外,你自己上路我不放心。这事不用担心,你安心忙你的事。”
  姜芃姬不由得反思,她像是那么不通情达理的人?
  要不是自己主动提及,估摸着徐轲还能憋一两月才开口。
  徐轲不知道她的想法,但姜芃姬这么妥善的安排,也的的确确令他颇为触动。
  说到底,他已经是入了奴籍的人,他的郎君经甚至没有必要对他客客气气,哪怕颐气指使也是理所应当。这些日子,他甚至感觉不到丝毫自己已经入了奴籍的自卑感和不安。
  不仅没有这般感觉,甚至连他本人都会遗忘这桩事情。
  唯独每日给脸颊黥刺换药,他才会觉得心尖渗血,痛得麻木,不得不正视这难堪的事实。
  与郎君的相遇实在是谈不上愉快,但他不得不承认,这些日子的相处,他的确为对方折服。
  士为知己者死,也许,眼前这个个头还没他高的少年,正是他这一生所等的明主?
  “下次回府,你去提前支取几月月例,既然将老人家接过来享享清福,总不能让她还为生计奔波。你是年轻人,生活清苦一些权当锻炼,但上了年纪的老人还是要好好养着……”
  在姜芃姬看来,身体孱弱的老人以及小孩儿都属于弱势人群以及被保护人群。
  徐轲这次没有墨迹,反而大大方方受了她的恩惠。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擅长内政的徐轲很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才不会矫情地推辞,因为没有必要。
  他如今没有积蓄,连自己都是靠着柳府,哪怕将婶母接过来,也没办法好好照顾她。
  这也是徐轲顾虑的原因之一,所幸郎君体恤,知道他的难处,他再不接受那就是有病了。
  徐轲心中一松,一块挤压心头的石头缓缓落地。
  不过很快,他又发现姜芃姬双眸流露出些许迷惘的神色,似乎在为某个难题伤神。
  徐轲心中暗忖,到底是什么难题,竟然能让这位小郎君如此困惑?
  他觉得自己不能错过这个机会,有什么难题问他,保证解决!
  放着那个问题别想,让他来!
  “郎君面露困惑,不知为何事伤神?”徐轲声音轻柔地问。
  姜芃姬眼光睨了他一眼,道,“我在想一个问题,似乎隐隐有了答案。”
  “什么问题?竟然连聪慧机敏的郎君都想不通?”
  徐轲觉得,到了自己大展身手的时候了。
  “举个栗子,拿你来说吧……”姜芃姬指了指徐轲,对方一脸懵逼之色,她说,“我原本的打算是这样的,你勤勤恳恳办事,该赏便赏,但后来经父亲提醒,我发现多多关心你所关心的家人,似乎你会更加受用。明明赏赐都是一样的,但很显然,你更加喜欢后者。”
  这下子,徐轲是彻底懵逼了。
  本想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华,毕竟连郎君都无法解决,他若是解决了,自然更加受重视。
  但,等对方将疑惑的问题说出口,他顿时哑然,不知道该如何回复。
  本以为对方是在涮自己,但徐轲仔细看她表情,顿时明白,对方是真的不懂。
  陡然间,徐轲生出一股哭笑不得的情绪。
  若他知道世上有个词叫做“萌”,他会知道刚才那是什么感觉了。
  他家郎君有些异样的萌感。
  “依照轲来看,这不能一概而论,因人而异。”徐轲对姜芃姬倒是没那么苛刻,毕竟眼前这还只是十二岁的少年,人情世故这东西不仅需要天赋,还需要阅历,不懂可以教,可以学。
  “因人而异?”
  “嗯。好比孟教头,您之前让轲准备的东西正是他目前所需的,急人之所急,哪怕不贵重,但心意足。再说婶母,轲早有将婶母接过来的想法,只是碍于囊中羞涩,有没有立身之本,甚至连如何安全将婶母接过来,半点章程都没有,但您的举动正好解了这一难题。”
  徐轲认真地说,“对于您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对于旁人来说意义不一样,解决了苦无办法的难题,这难道不是莫大恩惠?郎君自己也说过,礼不在重,贵在心意,二者道理是一样的。”
  不过,上司收买安抚下属,拉近两者距离,加深感情,这本是一桩挺美好挺朦胧的事情。
  偏偏自家郎君画风不同,竟然直截了当问了,还问他这个当事人。
  讲真,有点儿……蜜汁尴尬。
  徐轲感觉生无可恋。
  姜芃姬不笨,也是一点就透,当即就明白自己陷入思考的误区。
  她一昧关注这个时代的风气以及所谓宗族血缘,反倒忽略最为简单的核心。
  “我明白了,是我之前钻了死胡同。”姜芃姬认真点点头。
  不知为何,此时的徐轲觉得,自家郎君拐人的技能,大概……无意间又升级了?


第184章 生无可恋(三)
  宛若拨开迷雾,走出了死胡同,姜芃姬觉得很多事情都清晰起来。
  诚然,两个时代有太大太大的区别人,然而人心总是相似的,她之前是钻了牛角尖了。
  正想着,徐轲这小子突然莞尔,壮着胆子揶揄她,“难得,竟然也有郎君所不知的。”
  姜芃姬丝毫不觉得冒犯,毕竟人无完人,要说缺陷,她满身都是小毛病,没什么好否认的。
  “没有谁是全知全能的,我对这些不懂,甚至是走入误区,不也很正常?”姜芃姬眸色清透地望着徐轲,道,“再举个栗子,好比孝舆,不也经常挑灯苦读,只为学会自己所不懂的?”
  徐轲险些被自己的口水呛了一下,这跟这,哪能一样呢?
  要不是自家郎君表现得太过强势亮眼,弄得好似全知全能的完人,他也不会这样调侃。
  不过,姜芃姬这样清晰认识自己短处,不介意旁人调侃的,倒是少数,也是她的极大优势。
  君不见前朝开国功臣,最鼎鼎有名的那位丞相,高宗之师,最后怎么被高宗整死的?
  那位前朝丞相不过是尽职尽责完成先帝托孤,最后却被先帝唯一的儿子残忍诛杀。
  越是上位者,越是无法容忍旁人盯着自己的短处。
  有人觉得那是诤言,有人觉得忠言逆耳,但不管是哪一种,其实也是因人而异。
  若侍奉的主公心胸宽广,能广纳良言,当然能理智听从下属建议,更改自身过错。
  可若侍奉的主公心胸狭隘,听不得半个不好的字,哪怕当场不发作,背后也会给人狠狠记上一笔账,弄得人心惶惶不安,这样的主公又能得到多少忠臣良将的誓死追随?
  所以,姜芃姬能这么轻描淡写地承认自己也有不足之处,这令徐轲颇为意动。
  徐轲这般暗暗感动,姜芃姬却完全戳不到萌点。
  此时,孟浑已经将剩下的弟兄安顿好了,面上颇带喜色。
  他去看了,干燥整洁的大通铺,每一床的被褥都是好的,盖着很暖,感觉不到半点儿阴冷。
  对于这个待遇,孟浑十分满意。
  农庄佃户不多,大部分房间都是空闲的,偶尔存放一些东西,稍微收拾一下,再熏干室内的湿气,基本就能住人。徐轲考虑到部曲加人的情况,特地多收拾了一间大房,正好用得上。
  孟浑么,他的住处已经让农庄的仆妇帮忙整理,想来晚上应该是有地方住的。
  “多谢郎君!”
  一过来,孟浑就给姜芃姬行了个大礼,不过还没跪下来就被她眼疾手快拦住了。
  “这本就是应该的,既然你们选择了我,我至少要保证你们最基本的生活。”姜芃姬平淡地说道,示意孟浑坐下,“部曲交接的事情,你直接询问孝舆就行了,我偶尔会到农庄来一趟。要是有什么短缺的,直接告知我就行。过几日,风头会比较紧,记得要小心谨慎。”
  孟浑明白姜芃姬说的风头紧是什么意思,孟氏知道孟悢被“绑架”,肯定得炸啊。
  “对了,我回府之后,会把我的贴身丫鬟送来你这里。”
  姜芃姬突然说了一句,一旁吃茶看戏的徐轲差点被呛到。
  孟浑更是两手无措,脸色又红又白,支支吾吾地道,“郎君好意,属下心领,只是亡妻孝期未过,实在无法接受郎君身边的……而且,属下并无再娶心思……”
  姜芃姬一脸懵逼,她看看孟浑,再看看徐轲,嘴角抽了抽。
  旋即挑眉吐槽,“你们怎么这么污?”
  脑子里都想什么有色东西?
  两人听不懂什么叫做污,被姜芃姬顺带的徐轲也倍感冤枉,他又怎么了?
  未等他们发言,姜芃姬解释说,“我那个贴身侍女是过来一起习武的,不然你们想什么?”
  额……孟浑和徐轲一愣,然后默默低头。
  徐轲还好,他知道自家郎君不是什么正经人。
  但孟浑却反省自己,他竟然忘了郎君如今才十二!
  依照士族高门规矩,估摸着连个房里人都没有。
  孟悢十一岁就宿花眠柳属于特例,不能拿来衡量其他士族贵子。
  他觉得吧,估计小郎君还不知道他刚才那一番话多么惹人误会。
  双方,有些微妙的蜜汁尴尬。
  孟浑尴尬地轻咳两声,总不能说他误会郎君是想把贴身丫鬟赐给他之类的。
  不过……这也不对啊,把贴身丫鬟丢到农庄,跟着部曲习武又是什么鬼?
  姜芃姬有自己的打算,她没有多少时间教导弄琴,或者说她根本没有那个教书育人的耐性。
  一些基础的体能训练可以让弄琴跟着部曲学,孟浑是个可靠的人,有他盯着,弄琴也不会被其他人占便宜,自己时不时再给弄琴开个小灶,过不了多久她就能吊打部曲那些战五渣。
  谁有占便宜的念头,先做好被人踢爆子孙根的心理准备。
  “我那个丫鬟喜欢刀枪剑戟,整日困在内宅也太过无趣,拘着不好。我觉得她喜欢的话,习武也挺好,免得以后嫁了人被夫婿欺负。”姜芃姬一脸认真地说,“你们觉得呢?”
  孟浑和徐轲二脸懵逼,他们能说什么?
  郎君关心贴身照顾自己的丫鬟,生怕她嫁人会被欺负,正常人的思维应该是让人给丫鬟灌输正确的相夫教子的理念,让她研究女德女红,而不是,让丫鬟去习武吧?
  想干啥呢!!!
  要是家庭不睦,直接拳头解决?
  徐轲一副打开新世界大门的表情,孟浑却说,“郎君此法,甚好甚好!”
  他也是有女儿的人,女儿还被人残忍害死,要是能安全长大,再过几年也该谈婚论嫁了。
  以一个父亲的私心,他当然看不得自己女儿被欺负。
  所以,虽然郎君的思维奇怪了些,但他还是支持的。
  徐轲震惊地看着孟浑,感觉自己成了被两人排斥的异端。
  “但是……”徐轲有些不安地扭了扭,道,“这不大好吧,毕竟部曲皆是男子,损了郎君身边婢女清誉,那该怎么办?”
  姜芃姬没说话,孟浑却虎着脸道,“前朝大夏,开国功勋亦有女将,女子习武如何不行?”
  徐轲:“……”
  二比一,好吧,他还是乖乖闭嘴好了。


第185章 生无可恋(四)
  虽然孟浑嘴上是这么说的,心里依旧有些惴惴不安,觉得这样会出事儿。
  依照他的了解,像是士族高门、大家贵子身边的贴身丫鬟,要么到了年纪婚配,要么直接成了房里人伺候,像是姜芃姬这样直接把人丢出来习武,倒是极其少见,或者说独此一家。
  现在小郎君还小,不懂风月,所以让婢女习武就习武,以后要是“懂事儿”了,后悔咋办?
  孟浑支支吾吾地委婉表达自己的担心,结果他发现,小郎君根本不是不懂!
  对方不仅懂,而且胸有城府,思想跟其他男子截然不同,胸襟也更为宽广。
  “不用这么担心,让婢女过来习武,这本是我一早打算好的,无需那般战战兢兢。”
  姜芃姬摇头道,开始拿出自己忽悠人的气势,她的想法和坚持,这个时代的人很难理解,所以她打算用这个时代可以理解的方式去讲述自己的想法,并且,一番歪理还能说服人。
  她说道,“我时常阅览前人书籍,翻看史书,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
  徐轲听她说及史书,顿时来了兴趣,追问道,“郎君发现了什么?”
  姜芃姬道,“女子多为附庸,甚至是可以买卖的物品,这一现象在十六国大乱之前尤为严重。一国之君,妃嫔宫娥多达三万三,虽然这是一个虚拟夸大的字,但也能看出当时帝王如何奢靡。反观民间,男子无妻可娶,某些地方甚至兄弟、叔侄共妻的现象,并且成为习俗。”
  徐轲闻言点头,他看的书籍都是柳府书房带出来的,自然也看过这些内容。
  “再后来,末帝宠幸奸佞小人,奢靡无度耗空国库,十六路诸侯藩王占地为王,各自称帝,由此拉开十六国数百年大乱的序幕。此时,各地对女子劫掠,饥荒之年,甚至以此为食……”
  这些历史,徐轲也是看过的,当时觉得十六国年代太过血腥昏暗,中原腹地十室九空,人口总数不及十六国之前的十分之一,愚昧血腥程度,简直堪称发指!
  十六国造成的余毒,直到大夏开国数十年,依旧没有回复至以前的人口水平。
  “那些赫赫有名的女将,大多数都是这个时候出现的。”姜芃姬说,“她们的价值仅仅在于不停生子,为人口做贡献,亦或者成为旁人充饥的食物?我倒是看到了不一样的地方。”
  徐轲摇头否认,“自然不是,人口繁衍增长,女子功不可没……”
  “仅仅这样?”姜芃姬又道,“十六国纷纷建立,第六年,盂县有匪寇烧杀抢掠,有女菖蒲经以计诛杀匪寇头领,并且收拢残余匪徒,反而护住一方安宁……她的价值只有生育?”
  徐轲想了想,摇头道,“经记载,菖蒲乃是天生石女,无法生育,但有一夫婿,夫妻恩爱。”
  “大夏奇异录有一篇记载,梅郡天空有金凤落地异象,同时又有一女婴诞世,世人皆说此女有金凤之名,可为一国之母……孝舆还记得这篇内容么?”姜芃姬又问。
  她说的这些,全部都是确实存在的历史,稍微博学一些都懂。
  “郎君所说的应该是大夏开朝功勋之一,与孟公齐名的奇女子,后来追封关内侯的许公。”
  接着,姜芃姬又说了几个在十六国或者大夏开朝初期都十分有名的女子。
  最后,她说,“由此可见,女子亦能创造不亚于男子的功绩,那么为何如今女子的定位,越发向十六国之前的靠拢?听来来往商客讲,中诏如今推崇一本名为《女戒》的书,上有七篇,包括卑弱、夫妇、敬慎、妇行、专心、曲从以及叔妹,内容挺有趣,孝舆可以拜读一番。”
  徐轲:“……”
  《女戒》,一听就是女子看的,他去看什么?
  “我从一名商贾那边买了一卷《女戒》的抄本,当时看完了,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这是哪个脑瘫写出来的?”姜芃姬嗤笑,又道,“后来仔细打听,竟然是中诏皇后所书,意图教化天下女子,甚至那边已经有儒生上书,觉得许公行为有伤风化,希望能撤了关内侯追封。”
  徐轲一听,险些炸了,道,“何等酸儒,竟敢这么做!许公之勇,不下沧州孟公!若非许公后人子嗣单薄,又不喜朝堂纷争,如今,哪里还有沧州孟氏这般嚣张?”
  孟浑的老东家就是孟氏,他听了有些讪讪。
  孟公和许公,当年可是并称军中双雄,皆为后来的五将之一。
  不过孟公好酒,有一次行军也喝酒,险些闯了大祸,最后还是许公带兵救援,免于损失。
  所以吧,孟氏上下最不爽的人,恐怕就是那个被追封关内侯的许公,这个追封原本生前就该给人家的,只是夏太祖碍于朝堂风气以及孟精的面子,这才一拖再拖,直接拖到人家去世。
  “但是这个消息,中诏国内,赞成的学者颇多。”姜芃姬笑着露出一抹讥诮,“这算什么呢?人家乃是开国元勋,苦于女子身份,一生征战,立功无数,生前不得封侯,死后追封都要被后人褫夺。如今这样风气,到底是越发向前,越发开明,还是越发向十六国之前末朝靠拢?”
  徐轲平复心情。
  仔细想想,这些年似乎的确如此。
  哪怕民风颇为开放的东庆,也渐渐变得拘谨起来。
  这到底是一种进步,还是一种倒退?
  徐轲问,“那么,郎君的意思?”
  “弄琴这般安排,便是我的意思。”姜芃姬道,“夏朝建立之后,民生人口的确恢复了不少,然而五国分夏之后,各国之间摩擦纠纷不断,刚有起色的人口又有凋零趋势。”
  都已经这样了,中诏那位皇后还弄出什么女戒,要求女子从一而终,贞女不嫁二夫。
  人口增长得起来才见鬼,偏偏中诏那群人也是脑残,竟然还觉得十分有道理,回头就要求家中女眷研读皇后所书的《女戒》,脑子都被消化成了屎,拉进茅坑了吧?
  正确的做法不是修生养息,鼓励农耕,督促男女婚嫁,并且颁布适宜的法令支持么?
  这种脑子都能当皇帝,踏马系统还让她去宫斗,争取这种人的欢心,脑残了吧!
  无辜躺枪的系统:“……”
  生无可恋。


第186章 生无可恋(五)
  徐轲叹息着,东庆也有战后恢复法令,只是某些世家乡绅剥削和阻挠,一直得不到落实。
  如今各国摩擦依旧,南蛮北疆虎视眈眈,战事几乎一触即发。
  天下有识之士皆有共识,这天下稳定还未几年,恐怕又要乱了。
  想想十六国那段历史吧,由此再看看如今互不相让的五国,徐轲心中越发无力。
  人如浮萍,漂泊无依。
  耳边,清朗的少年声音继续响起,仿佛有着镇定人心,安稳魂魄的奇异魅力。
  “青年壮汉折损沙场,剩下的女子若是没有护身之能,立身之本,岂不是要被北疆南蛮掠回去,受尽折辱。不是不断生子产子,便是被那群牲畜当做两脚羊,饿了的时候斩杀了充饥?”
  “郎君的意思……”
  徐轲虽然是男子,但他对前朝那些奇女子也是向往已久,全心全意钦佩。
  因为崇敬,甚至影响他对未来妻子的选择。
  他的母亲对他影响也很大,那是刚强的女子,哪怕年轻丧夫,也能咬牙将徐轲养大,教他做人道理,供他读书求学,好似最寻常的野草,任凭风吹雨打,行人践踏,也不会轻易折服。
  他不敢想象,若是自己娶了一个柔弱婉约的女性,温顺美好,也爱迎风落泪,看到蛇虫鼠蚁会尖叫失态……那么,等他不幸出事,妻子与家中孩童该依靠谁?还能依靠谁?
  也正是因为这样,姜芃姬所说的一番话,哪怕有些歪,徐轲也是赞同的。
  徐轲隐隐有些明白,觉得此人真有明主之相。
  不过呢,很快他就知道,那些感动都是骗人的。
  “女子亦能创造如此功绩,为何要将她们束缚起来,像是养金丝雀一般,双翅留着不能飞,只能作为摆设?除了供人观赏,作为钱财的一部分,生儿育女,相夫教子,没有其他价值?”
  一旁孟浑不插话,但也摇头否定。
  谁都有女儿,如果生下女儿,将她辛苦养大,只是给另一个男人当奴做婢,谁受得了?
  孟浑道,“当父亲的,自然不喜欢自己骨肉被这般低贱对待。”
  徐轲还是雏儿,但他设想一下自己未来,也觉得有些接受不能。
  丈夫和父亲,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身份,考虑事情的角度自然不一样。
  “我觉得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太浪费人口劳力资源了!将人养废不说,还浪费了极好的战力!女子有等同男子的战力,为何要让男子去打仗,女子在家?一起去不好么?”
  徐轲和孟浑听得哑口无言,瞠目结舌,这跟煽情套路不一样啊。
  合着,从头到尾,说了这么多,铺垫这么多,只是为了表达女子在家,不上战场浪费战力?
  这才是正版的,把女人当男人用吧?
  孟浑咳嗽了一声,打算说点儿什么缓解尴尬的气氛。
  “郎君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