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威武不能娶-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指尖拂过画纸时,她拼了命一样的控制着,才没有让手指颤抖。
  彼时心境,原以为已经珍藏在了心底,只一个人时才会打开来细细品味,哪知道这会儿叫顾云锦一提,一下子又翻涌起来。
  顾云霖看着姐姐的神色,捂着嘴,一边笑,一边暗戳戳碰了碰顾云锦的手臂。
  顾云锦会意,也笑弯了眼。
  笑过后,她低声问道:“我还晓得姐夫为何会准备那份礼物的呢,听说是两家议亲时,三姐姐写了封信给姐夫,里头有一首咏江南的诗词?”
  “这你都知道?”顾云思脸上微红。
  “我只是好奇,三姐姐怎么会写那么一首诗呢?”顾云锦晶亮着眼睛,“你从未去过江南,是听人提过吗?”
  话音落下,顾云思没有立刻,长睫轻轻颤着,她的眼底依旧有笑意,却是越发的温柔。
  “听人仔仔细细讲过的。”顾云思柔声道。
  许是她的表情太过柔和了,叫听她说话的姐妹俩的心也跟着柔软起来。
  顾云锦有些愣怔,顾云思很少会露出这样的语气与表情,上一回这般时,还是她问“酸甜都是他”的“他”是不是傅敏峥的时候。
  毫无疑问,顾云思是中意傅敏峥的,那她这会儿为何会是这般情绪?难道与她说江南的是傅敏峥?
  这念头一冒出来,顾云锦自己就先否决了,她可不觉得,在这两人定亲前,傅敏峥有和顾云思“仔仔细细”说过话。
  不过,顾云思的喜欢,到底是从何而起的呢?
  顾云锦心存疑惑,正要开口询问,却被顾云霖赶了先。
  顾云霖问道:“姐姐何时听说的?”
  闻言,顾云思的笑容越发深了,她歪着脑袋,想了想,道:“大抵是在……做梦的时候吧……”
  这个答案让顾云霖扑哧笑了起来。
  顾云思继续道:“其中有一副画的是三潭印月,皓月当空,水波粼粼,明明只有一个月亮,印在湖面上,却是一个又一个的,听的时候觉得很不可思议,从画卷上看越发如此,若有一日亲眼看到……”
  顾云思柔声讲述着,顾云霖被吸引住了,听得津津有味,还缠着顾云思说旁的江南美景。
  而顾云锦却走神了。
  她的脑海里想到的是她画的那副中秋圆月。
  顾云思看到礼物时,感动万分,那蒋慕渊呢?他在回信里写下的对月色的感触,是否是他看到画作时的全部?
  那时候,顾云锦还不知道蒋慕渊的心意,但那人已经将她搁在了心上。
  心悦之人送来的礼物,会让人有多少欢喜,只看顾云思就知道了。
  这么一想,顾云锦不由遗憾起来,她亲手画的,蒋慕渊却不是在她身边打开的,她没有亲眼看到他的反应,没有感受到他的惊喜……
  那下一回呢?
  她要再准备一些,等蒋慕渊回来了给他吧。
  想让他高兴,想让他欢喜,蒋慕渊笑起来时的样子,顾云锦是喜欢的,很喜欢的。
  这一走神,顾云锦就把她想问顾云思的事儿都抛却脑后了。
  她们这厢说完了,外头姑爷与舅哥的劝酒还在继续。
  单氏打量了,见傅敏峥酒量不错,便不拦着,由着他们喝去,自个儿与徐氏和几个媳妇一道吃些果子。
  见她们三人出来,单氏招手让她们坐下。
  顾云锦拿了个枣子,就听见顾云熙他们在讲那日拦门的事儿。
  彼时热闹,在后面的女眷们忙着待客,自然没有去看,但围出去的宾朋和仆妇们都看了,把有趣的地方与她们说过一回了。
  不过,顾云锦此刻听顾云熙他们说,还是觉得很有意思。
  朱氏听了会儿,凑过来与顾云锦道:“嫂嫂跟你说,你哥哥他呀,就是被我娘家兄弟们拦得差点进不了门,才反过头来欺负姑爷的。”
  顾云锦忍俊不禁,与朱氏打听起了细节。
  朱氏笑眯眯的,把当时场面描述了一番。
  她声音虽压着,但架不住姐妹们爱听,连单氏都凑过来,朱氏只要放开了些声音,免得婆母听不到。
  如此一来,顾云熙也听见了,他脸上通红,不晓得是被朱氏拆台燥的,还是吃酒上脸了,急道:“你可别胡说了!我进朱家大门时,你在屋子里蒙着盖头等着呢,你能瞧见什么?”
  朱氏半点不恼,也半点不虚他,笑道:“我是没瞧见,可我娘家的嬷嬷们都瞧见了,全告诉我了。”
  “她们就胡说!”顾云熙哼了声。
  单氏原本还憋着笑,这会儿是忍不住了,放声笑开了。
  她一笑,引得其他人也笑起来。
  巧姐儿浑然不知事,身边人笑了,她也挥着小手,一面依依呀呀叫,一面咯咯直笑。
  顾云熙拿自个儿媳妇没办法,又不敢说母亲,对上亲闺女更是直接举手投降,起身要从嬷嬷手里把巧姐儿抱过去亲。
  他身上酒气大,巧姐儿皱了眉头,伸手往外推。
  朱氏忙把女儿抢回来,瞪道:“臭烘烘的,别冲着我们姐儿。”
  巧姐儿咧着嘴,“臭”、“臭”的叫,偏咬字不清楚,还顺带吐了两个大泡泡,越发逗得人直不起腰来。
  回门宴吃得热闹,笑得也尽兴。
  等傅敏峥歇着醒了醒酒,单氏又细细与顾云思交代了一番,这才催着他们小夫妻两人回太师府去。
  人送走了,笑容终是一点点凝在了脸上,化作了满满的舍不得。
  单氏摆了摆手,道:“都不用来劝我,谁家嫁姑娘都这样,我就是不习惯,过几日就好了。”
  当家做主的单氏不得劲,之后几天的事情都是葛氏拿捏着,她跟着单氏学了许多,府里这几日清闲,事儿也简单,因而也能处理得井井有条的。
  隔了几日,外头传来了些新消息,其中一桩,王琅与金安雅的婚期确定了,就在下个月中。


第322章 能耐多了
  成亲是大事,即便王家在与金家结亲的过程中,波折不断,但日子敲定下来了,还是叫人欢喜的。
  帖子一张张送出去,王琅也少不得给国子监里的博士、同窗好友们送帖。
  纪致诚与王琅原就不熟悉,与徐令意定亲后,关系难免微妙。
  不过,两个都不是爱添事儿的人,平日里见着了,颔首问了安,也就过去了。
  当事人如此态度,两方好友各自心领神会,亦不惹事。
  剩下两边不亲近的,哪怕想看戏,也不愿意把两边都得罪了,因而国子监之中,除了最初时有过几句流言蜚语,后来都歇了。
  直到王琅发了帖子,才一个个嘀嘀咕咕的,想看他们会不会交恶。
  “王琅给你帖子没有?”有友人过来询问纪致诚。
  纪致诚从书卷上抬起头来,笑道:“原就不熟,他给我帖子做什么?我可不想掏份子钱。”
  这般直接,反叫问话的人哭笑不得:“有几个等着看戏呢。”
  纪致诚闻言,越发无奈了,摇头道:“这是什么道理?真要看戏,也该看我娶亲时给不给王琅发帖子吧?”
  友人一怔,偏着头想了想,好像是那么一个道理,便顺着问了句:“那你们两家定了婚期没有?”
  纪致诚叹了一声气:“在定了,大抵是今年六月里。”
  六月,离现在也就四个月,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友人不知道纪致诚为何要叹气,这般苦闷,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明年六月呢。
  纪致诚对友人的不解嗤之以鼻,六月的不好,他能说出一堆来。
  正是炎夏,喜服又厚重,日头当空去迎亲,一头大汗的,连头发丝都黏糊在一块了,哪里还能英俊潇洒?
  他自己受点罪也就算了,新妇是最最辛苦的。
  那么重的凤冠,盖上盖头,小小的花轿里又闷得要命,一整天折腾下来,徐令意还不累坏了、热坏了?
  到时候盖头一掀开,只怕脸上的妆都是花的。
  纪致诚倒不介意花脸儿,反正徐令意在他眼里就是天仙似的,可那么多来观礼的亲戚宾朋,掀开盖头看到一个花了妆的新娘子,还不晓得会说什么呢。
  别人说他什么都行,纪致诚就是不喜欢有人说徐令意不好。
  当然,最最重要的,是他觉得四个月太久了,他恨不得明日里就娶媳妇呢。
  这些里头,纪致诚与家里人商议过,央着要把婚期提前,可求了一通,换来了纪尚书的哈哈大笑。
  纪尚书说了,既然这般心疼媳妇,那干脆等入秋凉快了之后吧。
  就这么一句话,把纪致诚吓得什么都不敢说了。
  春雨都没有下一场,就让他等到暮秋,这真要把他的魂儿都等飞了。
  王琅和金安雅要完婚的消息,自然也传到了徐侍郎府。
  魏氏已然得了个乘龙快婿,早就把王琅抛却脑后了,听了一嘴,左耳进右耳出的。
  不止是她,侍郎府上上下下,从闵老太太到洒扫仆妇,都纪家都是满意极了的。
  杨氏这儿,不止听说了,还收到了王夫人的帖子。
  徐砚毕竟是王甫安的上峰,哪怕出了之前那些事儿,王夫人理亏又心虚,可不得不硬着头皮来送贴。
  杨氏把王夫人的局促看在眼里,也不想与她为难,便道:“我们老爷不在京里,我就不过去吃酒了,帖子我收下,正日子时,我让人送贺礼过去。”
  这已经是极其给体面的回复了。
  王夫人千恩万谢地告辞了。
  邵嬷嬷拟了礼单给杨氏过目,见杨氏颔首了,她才试探着又问了一句:“后日老太太生辰,您回去吗?”
  杨氏一怔,神色复杂。
  杨家老太太的生辰,作为同在京中的女儿,杨氏年年都去的,可这一次……
  徐令婕在边上看书,闻言也抬起了头,见杨氏犹豫了,她急道:“您不会是心软了吧?那天外祖母怎么说的,您都忘了?
  她怕死被父亲连累了,干脆连您这个女儿,她都不想要了。
  她压根就不想您回去,您觉得您是去贺寿的,在她看来,指不定以为您是去催命的呢!”
  这话说得不敬又难听,杨氏下意识地要教训她几句,可话到了嘴边,又实在出不了口。
  生气过,委屈过,难受过,可那到底是亲娘,哪有这么容易就割舍下的?
  可真的回去了,娘家要赶她,徐令婕要恼她,夹在中间半点不讨好,只会剩下心寒。
  杨氏揉了揉眉心,长长叹了一口气。
  画梅上前来,柔声道:“太太,您回去也是伤心,不如这样,您有什么要给老太太的东西,奴婢送过去,您的心意到了,他们领不领是他们的事儿了。”
  杨氏看了徐令婕一眼,颔首同意了画梅的提议。
  画竹垂手立在一旁,眼珠子在画梅身上转了转,不由轻轻哼笑了声,这还真是长本事了,比去年跟石瑛较劲能耐多了。
  杨家老太太生辰那日,画梅去了杨家,礼物送到老太太跟前,果不其然,没得什么好话。
  退出来时,画梅遇上了贺氏。
  贺氏白了她一眼,一副不与丫鬟计较的神色,汪嬷嬷记恨被邵嬷嬷甩的那一巴掌,狠狠训斥了画梅一通。
  画梅也不与她辩,由着汪嬷嬷喝骂,这才慢悠悠地转去了阮馨跟前。
  阮馨见了她,奇道:“姑母当真没有回来?年节里,我只当是气头上的事儿,没想到……”
  画梅幽幽叹了一口气:“豫二奶奶,我们太太在家里是真的想念老太太的。
  说句大不敬的,老太太这个岁数了,还能过几次生辰呐?不是过一年少一年吗?
  可上回,老太太把话说到那个份上了,我们太太再是想念老太太,也不敢回来了。
  哎,这就是做女儿的,晓得心疼母亲,会退让,不愿意让母亲为难。
  儿子就不一样了,母子犟起来,从来都是当娘的让儿子的。
  您说呢?”
  阮馨正为了杨氏唏嘘,听了画梅这么一番话,不由怔了怔,缓缓饮了一口茶,细细琢磨起来了。


第323章 迫不及待
  当娘的都是让着儿子的。
  哪怕心里不愿意,儿子磨得久了,终究还是会让步的。
  可贺氏从未对杨昔豫退让过……
  是杨昔豫磨得不够,还是贺氏就是那么硬心肠?
  要阮馨说,贺氏这人眼皮子浅,又无理都要闹三分,但她的心肠是不硬的,尤其是在对着两个儿子的时候。
  杨昔豫真的苦求起贺氏来,最后退让的肯定是贺氏。
  阮馨是不想主动招惹贺氏的,但如今不止是婆婆,汪嬷嬷仗着那点儿情分,都敢对她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这就叫阮馨忍不住了。
  画梅今日这番话也是给她指了条路。
  往后,贺氏和汪嬷嬷在拿她撒气,她就甩袖子走,后头所有的麻烦都扔给杨昔豫。
  让杨昔豫夹在中间为难,她倒要看看,是她先顶不住,还是贺氏先顶不住!
  阮馨拿定了主意,脸上添了几分笑容,柔声与画梅道:“姑娘说得在理,我都替姑母难过呢,像姑母这么好的女儿,没得半句好话,反而还……姑娘劝着姑母些。”
  画梅赶忙称是:“奴婢会宽慰太太的。不过,奴婢今日替太太过来,还是叫老太太生气了,只怕下次,奴婢也不好再来了。豫二奶奶有什么事儿,只管去侍郎府说,我们太太最疼的就是豫二爷了。”
  两人又说了几句,画梅起身告辞。
  阮馨让人送她,转头又叫陪嫁来的小丫鬟去打听打听,画梅在老太太那儿是不是挨训了。
  这事儿一点不难打听,老太太没有给画梅好脸色,汪嬷嬷更是厉声训斥了画梅一番,声音极大,连在院子外头的仆妇都听见了。
  阮馨拧眉点了点头。
  画梅回了侍郎府,除了瞒下与阮馨的对话外,其他事情都是一五一十说了的。
  杨氏听得气闷,歪在引枕上,闭着眼睛不说话。
  徐令婕听罢,转头与杨氏道:“亏得母亲您没有去,否则那些话指不定更难听呢!您一心一意为杨家,到头来里外不是人。”
  杨氏听得直皱眉,冷声道:“怎么就里外不是人了?杨家那儿是疏远我,可徐家……”
  “我就不高兴了呀!”徐令婕当即把话堵了回来,“父亲虽没有说过,但您一味向着杨家,弄得自己灰头土脸的,您看看父亲回京之后会说什么。再说了,要不是为了表兄,云锦会跟您生分吗?”
  一句句的,堵了个严严实实,杨氏哑口无言。
  徐砚是靠岳家起步的,因而对杨家十分感激敬重,可若他晓得两家如今的嫌隙,肯定会生心结。
  顾云锦那儿就更不用说了,杨氏明白得很,要不是她为了杨昔豫接连出的那些昏招,云锦与她亲着呢。
  杨氏长长叹了一口气,道:“前回就应了不心软的,现在也是一样,我们只管好好等你父亲回京,你哥哥的年纪也不小了,我有那些工夫不如给他相看。”
  听杨氏如此说,徐令婕也就闭嘴了。
  这几日过生辰的不止是杨家老太太,还有寿安郡主。
  寿安不是大生辰,去年皇太后过生时就一切从简,作为皇亲,寿安的生日更是简单为上。
  安阳长公主做主,让寿安请个族中姐妹,再请几个要好的姑娘,在府里闹一闹就好了。
  寿安写帖子时委屈了好久,挨着长公主道:“不能请顾姐姐了。”
  两家有了婚约,除非是姻亲关系的亲上加亲,否则,顾云锦就不方便再随意到宁国公府来了。
  长公主揉着寿安大笑,道:“你且忍一时,等她嫁过来了,你日日与她一道耍玩也是可以的。”
  寿安鼓着腮帮子嘀咕了一句。
  长公主没有听清楚,挑眉道:“说什么呢?”
  寿安没有答,倒是廖嬷嬷应话了:“郡主说,等顾姑娘嫁过来了,她在府里也没有多少日子好留了。”
  话音一落,寿安一张小脸通红通红的:“我可没说过,嬷嬷胡乱笑话我!”
  屋子里全是笑声,长公主也笑个不停:“对,廖嬷嬷胡说的,不听她的。我可舍不得寿安,我身边就这么一个姑娘,定要让寿安多陪我几年。”
  生辰那日,长平县主与程家三姐妹来了,族里过来的是蒋慕蕊。
  蒋慕蕊极少来国公府,很是拘束,就坐在一旁听长平县主说话。
  因着几人相熟,又都是从小不缺好玩意儿的,长平县主她们准备的礼物多是一番心意。
  三姐妹收罗了几本市面上不常见的话本,长平县主则给了一荷包蜜饯,平远侯府的老夫人叶氏娘家那儿有做关外生意的,时不时会寻些稀罕糖果蜜饯给老夫人尝尝,最后大半都进了长平的口袋。
  听风过来,把蒋慕渊备下的礼给了寿安。
  寿安打开来一看,是一对精致的红珊瑚耳坠子,她不由惊喜万分:“哥哥给的?”
  长平县主也凑过来看:“我想起来了,我听说年前西番进贡了一块红珊瑚,叫你哥哥要了去,那红珊瑚不小的,就做了一对耳坠子?”
  听风道:“做了一对耳坠子,还有一只镯子。”
  “镯子呢?”长平县主顺口问道,见听风笑嘻嘻的不回答,她就明白答案了,“给顾姐姐了?”
  听风笑着道:“给顾姑娘做及笄礼了。”
  长平县主啧啧取笑了几声,寿安却是满心欢喜,一块红珊瑚做出来的两样东西,以后顾云锦戴镯子,她戴耳坠子,旁人一看,就晓得她们感情顶顶好呢。
  她都迫不及待想与顾云锦一道出门转转了。
  这厢欢喜万分,那厢蒋慕蕊却暗暗摇头。
  寿安的生活果真跟她想的是一样的,看着是与侯府、伯府的姑娘一道,但别人拿出来的生辰礼也未免太寒酸了。
  话本、蜜饯,这算什么礼物?这不是欺负人吗?
  小公爷虽送了一对红珊瑚耳坠,可却是给顾云锦打镯子余下来的,未过门的媳妇与隔了房的妹妹,哪个更重,一看就知道了。
  可这些东西,寿安却还要欢欢喜喜收下。
  各个都说待寿安好,蒋慕蕊却是半点没有瞧出来。


第324章 大布老虎
  傍晚前,长平郡主与程家三姐妹就告辞离开了。
  蒋慕蕊是族亲,又难得来国公府,就被长公主叫去说了会儿话。
  等她再回到寿安屋里时,却发现寿安不在这儿,蒋慕蕊偏过头问丫鬟道:“郡主去哪儿了?”
  “郡主看望二太太去了,”小丫鬟想了想,又道,“郡主再过一刻钟差不多也就回来了,您等一会儿?”
  生辰日是母难日,寿安去看望方氏是理所应当的,依蒋慕蕊所想,该是一道用了晚饭,母女两人再说会儿话,此刻听说寿安很快就回来,她不由诧异极了。
  “连今儿个也不在二伯娘那儿用饭吗?”蒋慕蕊问了声。
  小丫鬟颔首:“郡主今日应当是去长公主那儿用晚饭。”
  蒋慕蕊抿唇,没有再问。
  果不其然,等了也就一刻钟的工夫,寿安回来了。
  蒋慕蕊抬头看她,寿安的眼角微微有些红,似是险些要哭出来一般,偏那唇角是微微弯着上扬的,看起来跟硬撑着没有两样。
  寿安冲她笑了笑,道:“让你久等了。”
  “哪儿的话,”蒋慕蕊应道,“我就是来告辞的,差不多也要回去了。”
  “我送你出去吧,你稍稍等我会儿,”寿安说完,转头吩咐林嬷嬷,“长平送来的蜜饯和慈心宫送来的枣糕,各装一些给顾姐姐送去,你再与她说,我新得了几本话本,若是看着有趣,我下回拿给她。”
  林嬷嬷笑着应了,亲自准备去了。
  蒋慕蕊奇道:“你的生辰礼,怎么还要分出去?”
  “顾姐姐一直很喜欢枣糕的,她又嗜甜,蜜饯正好给她尝尝,”寿安笑了起来,“我们都喜欢看话本,她着迷,我也着迷的。”
  蒋慕蕊上下打量寿安,心里暗暗叹了一口气。
  明明她们两个岁数一般大,但寿安考量的东西委实太多了。
  能让寿安红着眼睛回来,可见在方氏那儿是受了些委屈的,那些不如意无处宣泄不说,还要把生辰礼都给分出去讨好未来的嫂嫂……
  蒋慕蕊替寿安难过上了,讪讪道:“你记着顾姑娘,那她呢?今儿个没瞧见她给你送生辰礼来。”
  “昨儿就送来了,”寿安眼睛一亮,“我拿给你看。”
  寿安起身往内室去,她撩开了床上的幔帐,单脚跪在床沿探身从里头拽出来一只大布老虎,抱在怀里高高兴兴地又出来了。
  “我就顾着跟你们说话,都忘了把这个给你们看了,”寿安欢喜极了,眼睛也笑弯了,“顾姐姐亲手做的,那么大一只,我往后不抱枕子,就抱它了。”
  寿安是属虎的,比巧姐儿大了一轮,因而小时候还真没有缺过布老虎、虎头鞋这样的玩意儿,可年岁增长了,那些东西就从生活里消失了。
  昨儿顾云锦给她送了这么大一只布老虎来,不说寿安,长公主都笑得险些背过气去,直说这姑嫂两人有意思。
  “就这个?”蒋慕蕊瞪大了眼睛。
  这算哪门子的生辰礼?跟她打发小侄儿似的,这哪里能送的出手?
  话本、蜜饯、布老虎,这哪一样是正儿八经的生辰礼?
  耳坠子是好,可那也是边角余料做的。
  蒋慕蕊不能理解寿安的欢喜,她想到自己送的礼物,那是一枚东珠掐丝金领口。
  虽然比不得国公府平日用的那些金贵,但那颗东珠亦是又大又圆、光洁圆润,绝不是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