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古代农家日常-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顿时高兴得见牙不见眼。
  鲁小北可答应她的,亲事能成,给双倍谢媒礼呢。
  谢氏的心情却有些复杂。
  鲁小北上门请她来提亲时,她是不愿意的。可鲁小北话里话外的意思,是说陈氏和杜锦宁看中他了,提亲不过是走一下个场。她听着这话觉得不像是假的,想想以后鲁小北和许成源要是真成了连襟,她这会子不帮忙,以后鲁小北对她家可不会有什么人情可言,便答应过来走一趟。
  她没想到鲁小北说的竟然是真的。
  那小子真是太有福气了。
  而陈氏和杜锦宁挑女婿的本事,她也是服气的。她家许成源那就不用说了。鲁小北出身虽不好,现在也没什么积蓄地位,但他能干,头脑灵活,又是个讲良心的,以后准能有出息。
  这边陈氏跟吴媒婆看了一下日子,订下合八字和下聘礼的日期,大家又说了一回闲话,谢氏这才跟媒婆告辞离开。
  送走了她们,陈氏高兴之余,又担忧起杜锦宁的事来:“这会子你三姐跟鲁小北订亲了,鲁小北就不好老往咱们家跑了。你有事要使唤人,可怎么好?”
  “不是有汪福来吗?这段时间我也不需要使唤人。等到了府城买了宅子,再买些下人,足够咱们使的。”杜锦宁道。
  二女儿的亲事订下来了,女婿是自己十分满意的;再想想杜锦宁描绘的美好画面,陈氏觉得自己跟做梦一样。
  两年的时间,她们这日子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杜方苓的亲事既定下,陈氏便跟杜锦宁把风声给放了出去。
  听到杜锦宁把自己的三姐许给了一个城里一穷二白的小混混,所有人都惊掉了下巴。
  杜锦宁甲班的同窗王通,府试时跟他一块儿去参加考试的,这次也过了童生试,他就一直想着府试结束后要向杜家提亲的。不光是他,书院里许多适婚的男孩子都打着这主意。主要是杜锦宁长得实在太好了,好得有时候让人看他都能看迷了眼,忍不住会想:杜锦宁一个男孩子都长成这样,不知他姐姐是如何的美貌如天仙呢。
  为了这个,有些人便跑去庄子上打探一番,跟杜锦宁有点交情的会突然上门去向杜锦宁讨教学问,就为了看一看杜锦宁的姐姐长什么样儿。
  虽说有人上门,陈氏都是自己接待,杜方苓和杜方蕙都会躲在厨房里不随意出来走动的。但次数多了,难免不经意间会被人碰到。她们偶尔也会去田里看看水什么的,并不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真要有心,还真能遇上一次两次。
  于是杜锦宁有两个美貌姐姐的消息就在书院里暗暗流传开了。杜锦宁念书又如此厉害,连拿了两个案首,以后的前程那自不必说,好些同窗即便不看在杜家姐儿容貌上,都要打他家的主意,更不用说杜家姐儿还如此美貌了。
  所以大家都憋着一股劲儿,想要娶杜锦宁的姐姐。
  在杜锦宁参加府试前,就有两个同窗上门提过亲。但杜锦宁和陈氏都没看上他们,直接以杜方苓年纪还小,再多留两年拒绝了。
  大家便以为杜家想在杜锦宁参加完府试甚至院试后,再给杜方苓订亲。如此一来,作为童生或是秀才的姐姐,杜方苓的身价就高了,许的人家也更好。
  因此,那些家境不错、自以为自己也不错的同窗,都暗暗打定了主意,等杜锦宁参加完府试或院试,再来向杜家姐儿求亲。
  却不想他们还没行动呢,就传出了杜家三姐儿订亲的消息。而且订的不是什么才俊或富家子弟,而是城里只有一处院子、无父无母,原先还在戏班子里作过戏子、在茶馆里做过杂耍的一个穷小子。
  那些一直掂记着杜方苓的人听了这消息,都忍不住了,在杜锦宁第二日去书院的时候,直接把她拦住,问她这个消息是否属实。
  “对,没错。”杜锦宁自然供认不讳。
  “怎么……”来问话的两个同窗顿时被一股气儿憋的不轻,其中一个问道,“杜锦宁,你怎么想的?怎么会让你姐姐嫁给那样一个人?”
  “哪样一个人?”杜锦宁一脸莫名其妙,“鲁小北挺好的呀,我跟我娘都很喜欢他,觉得他人品好,为人老实又不乏机敏,又勤快又懂事。虽说穷些,但谁人没穷过?我们家以前就一穷二白,啥都没有,现在不就靠自己辛勤劳作养活自己,慢慢富裕起来了?”
  两个同窗被杜锦宁这话塞得哑口无言,一肚子话都不知怎么说。


第365章 蠢蠢欲动
  那个比较有勇气的同窗问道:“可是,我们也不差呀,我们人品什么的也没比那鲁什么差,家境前程却比他强了不止一倍。你怎么的……前一阵王通去提亲,你们家还不同意呢。王通难道不比那鲁什么……”
  “鲁小北。”杜锦宁好心提醒他。
  同窗可不管鲁小北叫什么名字,一挥手:“岂不比他强?再不济,还有我们呢。”他指了指自己和另一个同窗,“如果你们家愿意,我马上叫我娘去提亲。”说着,他希翼地盯着杜锦宁,还悄悄伸出脚,踢了那个同窗一脚。
  另一个同窗本没勇气说这些的。此时很多话都被好友说出来了,他自然不好太怂,忙附和道:“对对,这不是才口头相约,还没订亲、八字都还没合吗?你们找个借口回绝那鲁小北就是了,就说八字不合。我们两个你看谁好,都任你挑。”
  “……”杜锦宁一头黑线。
  还看好谁,一个她都没看好好吗?
  这些同窗,她也不是没考虑过。毕竟给杜方菲选了个许成源。许成源虽家境贫寒,但他好歹是个读书人,而且念书的资质不错。以后即便考不上进士,中个举人应该还是可以的。读书人在这时代的地位那是毋庸置疑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杜方菲水涨船高,走出去也会被人唤一声“夫人”“太太”,受人尊敬。
  给杜方苓选的夫婿在社会地位上相差太远,不说别人怎么看,便是杜方苓自己都觉得母亲和弟弟呃,好吧,是妹妹对她不好。
  可说实在的,这书院里的同窗,除了齐慕远外,便是关嘉泽和章鸿文都不在她的考虑之列。
  关嘉泽家世好环境优渥,便有官二代和富二代的一些毛病,比如年纪这么大了还不怎么懂事,也不怎么知道上进。要不是关乐和压着他学习,他也不想给四叔在书院里丢脸,他成绩肯定没这么好。至于谋生手段什么的,那就更不用说了。他们家有钱,并不需要他赚钱,他也没这样的念头。如果家境一直这样好倒没什么;可一旦家道中落,这样的人能不能挑起家庭重担,就很难说了。
  而且,因为不懂事,又被父母宠着长大,他就很难去体贴妻子照顾妻子,反而需要妻子的伺候与照顾,没准还会动不动闹些少爷脾气。
  章鸿文呢,因为是全家人赚钱供他念书,他以后出息了,肯定是要反哺家人的。家里兄弟多,妯娌多,难免矛盾就多。不管章鸿文有没有出息,在那个家里做媳妇总是不舒畅的。再者或许是章光义太能干,章鸿文便没什么主见,一切都听父亲的,资质与胸襟也略有不足。
  书院的同窗,或多或少都有些这方面的毛病。
  鲁小北虽说没念过什么书,但他头脑灵活,勤奋上进,敢想敢干,为人既讲义气也有担当,家里又没有糟心的亲戚让人烦心,即便不考虑他是否能帮衬自己、孝顺陈氏,杜锦宁也觉得他是个十分出色的姐夫人选。
  所以这两个同窗跑来她面前说他们都比鲁小北强,她跟陈氏不选他们而选鲁小北就是瞎了眼,她就想呵呵他们一脸。
  “不必了。我跟我娘都觉得鲁小北挺好,而且婚姻大事岂能说订就订,说退就退的?我姐姐这婚事既定了,就没有更改的道理。”杜锦宁说着,绕过两人就要往前走。
  那两人见杜锦宁脸色沉了下来,似乎颇为不悦,并不敢再说什么。杜锦宁是关山长的弟子,又是甲班第一名,还是县案首、府案首,地位之高就不说了,她当初进甲班时把严岑弄得直接被赶出了书院的事,可还让大家心里犯怵呢。
  眼看她绕过一丛植物,要往廊下去了,那个头脑灵活些的同窗忽然就追了过去,一面喊道:“杜锦宁,你不是还有个四姐吗?你看我怎么样?我要是托人去提亲,你应不应允?”
  杜锦宁停止脚步,看了那个同窗一眼,然后笑着拱拱手道:“不好意思,我三姐都十五岁才说婆家,我娘说我四姐也是如此。她的亲事,且得过两三年再议。”
  杜锦宁既然在笑,但那笑容并不到眼底。这位同窗也是会看眼色的,知道杜锦宁说的不管是托辞还是实话,他都不会把自己的姐姐许给自己。
  他只得垂头丧气地拱了拱,干笑道:“那就不叨扰杜师弟了。”
  杜方苓的亲事一经传出,陈氏所受到的骚扰唯有比杜锦宁更多。杜锦宁中午回家的时候,正好碰见陈氏把两拔媒人送走。
  见得杜锦宁来,她忍不住抱怨道:“这些人可真是,看到咱们把你三姐许给鲁小北,就以为随便哪个阿猫阿狗都有资格来向你四姐求亲了。这不,刚送走的两个,家无恒产不说,还一大家子懒人。这是指着你四姐嫁过去,拿嫁妆养他们那一家子呢。他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他家那小子要长相没长相,要能耐没能耐,凭什么我们就该看上他?不答应亲事,他老娘还耷拉着脸指桑骂槐呢。”
  “这世上总有许多人自以为自己最能耐,别人都是傻的,你甭理这些人。”杜锦宁安抚母亲,“也就这阵子。见咱们拒绝得坚决,过阵子也就没人来自讨没趣了。”
  不管杜锦宁对杜辰生和牛氏有多不待见,杜方苓订亲,总得告之他们一声的。她便托了章鸿文回去的时候跟章光义说一声,让章光义见到杜寅生和杜辰生告诉他们。
  章鸿文的老娘的听儿子这话,就忍不住埋怨章光义:“看看,他们这又许的是什么好亲?我说了让你托人去杜家说说媒,你总说咱们家配不上杜家小三房,死活不肯去。现在看看,那苓姐儿许的这是什么人家?咱们家好歹比那家人强吧?咱家文哥儿,更是比那姓鲁的小子强百倍。”
  当初杜方菲出嫁,她随着章光义去喝喜酒,看到那么丰厚的嫁妆就动了心思,想把杜方苓娶回来给章鸿文做媳妇。现如今看到杜方苓许了这么一户人家,她自然后悔不迭。……


第366章 打算
  “我说了不行就不行,你这老娘们怎么老这么长发长见识短?”章光义瞪了妻子一眼,“这两年,你看看陈氏和那三姐妹可回过桃花村?宁哥儿不是万不得已也不会回桃花村。为什么?还不是膈应这个地方,不想看到杜辰生老两口和姚氏母子!他们能允许苓姐儿嫁回来,让杜辰生两口子和姚氏端着长辈的架子对苓姐儿吆五喝六的?咱们不去提这亲事,宁哥儿还能多照应些咱们文哥儿;这亲事一提,没准他就懒得搭理咱们了。”
  “那也不一定。没准他就同意了呢?你看看他给他三姐许的什么人家?你不是总说宁哥儿非池中之物吗?要是章鸿文做了他的姐夫,他还能不用力提携咱们文哥儿?现在苓姐儿订亲了不打紧,不是还有蕙姐儿吗?这蕙姐儿性子柔顺,比苓姐儿好。咱们文哥儿迟两三年成亲也无所谓,不如你托人去提提,把蕙姐儿订给咱们文哥儿?”
  章光义坐在那里,半晌没说话。
  要说不心动是假的,但他总觉得杜锦宁看不上他家章鸿文。杜锦宁关照着章家和章鸿文,全是因为当初章家和章鸿文对她的那点好。
  他抬起头来,看向了章鸿文:“这是你的亲事,你有什么想法?”
  章鸿文低着头看着地面,摇了摇头:“不用去,我配不上。”
  “为什么?”他娘一听就急了,“你哪点配不上他家?就算你念书没宁哥儿好,总比那个跟苓姐儿订亲的小子强吧?”
  章鸿文抬起头,摇了摇头:“我跟鲁小北接触过,我知道他是一个很聪明很能干的人,而且非常讲义气。杜锦宁看重的正是这一点。娘,你没跟他们接触过,可能不知道。杜锦宁在齐少爷和关少爷面前,从来就不觉得自己不如他们。因为他觉得凭自己的能力,钱财地位什么的他都能挣得到,差的仅仅是时间问题而已。相对于钱财地位,杜锦宁更看重能力。我看得出来,他特别欣赏鲁小北。”
  “你也不差呀。”作母亲的看自己儿子总是最好的。
  章鸿文苦笑一声,摇了摇头:“差,差远了。”
  说实在的,齐慕远和杜锦宁先后考上县案首和府案首,关嘉泽虽没拿到案首,但县试、府试的排名都挺靠前,这对章鸿文的刺激还是挺大的。想想自己连参加县试的机会都没有,要不是杜锦宁的帮助,自己现在可能还在乙班混着呢,他就觉得彼此的差距实在太大了。在三人面前,他越来越沉默,因为他们三人说的功课文章,已是他听不懂的了。
  鲁小北虽没念过什么书,也没有机会进学堂来念书,但他认字的速度之快,学东西的能力之强,是章鸿文叹为观止的。他在鲁小北身上,隐隐能看到杜锦宁的影子,同样的聪明,同样的自信,同样的勤勉奋进。别人不能理解为什么杜锦宁会把姐姐许给一穷二白无父无母的鲁小北,但章鸿文却能理解。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外如是也。
  他相信,只要有机会,假以时日,鲁小北也可以成为一个响当当的人物。
  章鸿文如此看好鲁小北,可鲁小北自己在听到各种风言风语后,在家里坐不住了,他直接去找了庄越。
  “庄叔,我想出去闯荡一番,做出一番事业来,再回来娶三姑娘。”
  “我一听到这桩亲事,就知道你小子一定坐不住。”庄越笑道。
  他敛了敛笑容,看向鲁小北,表情严肃起来:“你可想好你要出去做什么了吗?杜少爷这里正是用人的时候,你这样扔下一切出去,杜少爷那里怎么办?”
  “我想过了。”鲁小北自然不是鲁莽之人,他既来找庄越,便是有了自己的想法,“我自打跟了少爷之后,就攒了一些钱;王路生和张狗儿那里也能借到一些。我想在少爷的茶园里买些茶叶,贩到京城去卖,然后再倒腾京城的特产回来。齐家和袁家有人去京城的,我只要跟着他们去就行了,安全不成问题。到了京城我也不用齐袁两家的售货路子,而是自己找门路。要是能找到门路,对少爷也有好处。毕竟咱们的茶叶售货路子掌控在别人手中总不是个事儿。现在有齐大人和袁先生关照着还好。要是齐袁两家的茶园换了人作主,咱们就得受制于人。”
  “至于少爷那里,这三四个月他都会呆在家里苦读,好准备秋天的院试。他既不出门,自然不需要人跑腿。有什么事叫汪福来就成。我呆在家里左右也无事,不如去京城趟条路子出来。等秋天的时候,我就呆在这里不出去了,陪着少爷参加院试。”
  见鲁小北心里有成算,庄越赞赏地点点头:“行,我看挺好。你去跟杜少爷说一说,他肯定能同意的。”
  “赚了钱,我要买处大宅子,买上百来亩田地,让那些人看看,我鲁小北是不是也跟他们一样没能耐。”鲁小北斗志昂扬地道。
  庄越拍拍他的肩膀:“行,我等着喝你的喜酒。”想了想,他又道,“如果你的钱不够,可以在我这里拿,我做掌柜这些年,手头也有些积蓄,可以借给你。”
  鲁小北站起来,感激地朝庄越行了一礼:“多谢庄叔。如果庄叔愿意,拿那钱来入股也可以;如果不想冒风险,便算是我借您的。等以后我做得顺了,庄叔再入股也不迟。”
  “这次就入股吧。”庄越道。
  那笔钱虽是他的积蓄,一部分存着给儿子娶亲,一部分是他的养老钱,但他相信鲁小北的能力。鲁小北此行是一定能赚大钱的。此时不入股,等鲁小北赚钱了才入股,不说他自己不好意思,便是鲁小北也会把他看低了。可能这一次不会说什么,以后再有什么赚钱的好路子,一定不会再叫自己一起做了。唯有现在才是入股的好时机,共同承担风险,共同获利。
  做掌柜这么些年,庄越不至于这点人情世故都不懂。


第367章 投奔明主
  看着这两年长得高高大大的鲁小北,他心里十分感慨。
  想当初这个鲁小北,还是他从戏班子找来的呢。鲁小北当时是什么样子,再没有比他更清楚的了。可不到两年的时间,鲁小北就成长成了这样,都能考虑到如果长远的事情了。这种事,格局不够大,胸中无沟壑,是想不到的。而鲁小北之所以能这样,不仅仅是他识了字,还是因为他跟在杜锦宁身边耳濡目染,看得多,听得多,想得多了,才成长得这么快。
  想到这里,他就十分遗憾自己不能跟在杜锦宁身边。
  虽说他现在执掌着三个茶馆和两个书铺,收入比关府里那些大掌柜还强些。但也正是因为他做得好了,关府有不少的掌柜眼红他,总在背后搞小动作,想把他弄下去,自己来占据这个位置。要不是关嘉泽在茶馆和书铺占的股子比较少,茶馆和书铺如今都是杜锦宁说了算,还真有可能让那些人得逞。
  想想关府那错综复杂的关系网,想做点成绩就到处有人嫉妒使绊子,庄越就特别希望自己能跟鲁小北、姚书棋等人一样,成为杜锦宁手下的人,跟在杜锦宁身边做事。
  他觉得,他跟杜锦宁性情相投,沟通容易,杜锦宁做事的目标也十分明确。跟着杜锦宁做事,他觉得特别有劲儿,就仿佛年轻了十来岁似的。这种畅快淋漓的感觉,不是多拿几两银子的月例或红利能获得的。
  想到这里,他心念一动,看看外边没什么人,他压低声音道:“小北,庄叔特别希望能跟你姚叔一样,到杜少爷身边去做事。你觉得有没有可能?”
  要是往常,他是不会轻易说出这番话的。但鲁小北马上要成为杜锦宁的姐夫了,地位上不差,由他来传话,再合适不过了。再者鲁小北为人讲义气,他有了什么想法能来跟自己诉说,想来也是把自己当成了他亲近的长辈。那么自己有这样的想法,自然得跟他商议商议,看如何做才好。
  鲁小北十分诧异,同样压低声音问道:“庄叔,你在那里呆得不顺心吗?怎的想着跟咱们少爷?”
  关家是什么人家?官宦世家,现如今关家二老爷还是京中的三品大员。宰相门前七品官,关家的下人在漓水县也差不多是这样的身份了,否则当初刘则和陈家兴何以是那样一副牛逼哄哄的嘴脸?在外面只要说自己是关家的下人,便是衙门里的那些官吏都要高看他们一眼的。
  放着这样的东家不要,庄越跑过来跟着才刚刚起步、什么都没有的杜锦宁,在别人看来这人就是有病,而且还病得不轻。
  既想投奔杜锦宁,庄越自然要将自己的想法坦然相告。
  “关家虽好,但关系错综复杂,想要做点事情总有人想给你下绊子。我如今管着茶馆和书铺,因生意红火,更是遭人妒忌。那些人屡屡想把我弄下去,自己来这里做掌柜。”
  说到这里,庄越一脸的苦笑:“这种大家族里使阴招下绊子的手段,可能你想都想不到,那叫一个卑劣无耻阴狠手辣。要不是我们家少爷不管茶馆和书铺的事,而是由杜少爷说了算,再加上我在府里还有点底蕴人脉,自己也小心,今儿个坐在这里跟你说话的,早已不是我了。”
  鲁小北点了点头。
  他虽没在这种深宅大院里呆过,但他也有两位在世家大族做下人的朋友。那种自己没什么本事,却靠着溜须拍马、阿谀奉承上位的事,他听朋友提起过,简直不要太多。庄越现在管着外边的事,跟府里人没多少交集,偏他管着的产业又如此有油水,不遭人眼红才是怪事了。
  “而且,想来你也深有体会,像咱们这种想做实事的,并不在乎银子多少,是什么地位,最重要的是事情做得开不开心。跟着杜少爷干,我觉得跟喝了几十年的陈酿一般,心头特别畅快,也特别有奔头有干劲儿。只要紧跟杜少爷,就能够什么都不想,只管大踏步向前。这跟关府那深陷泥潭、走一步都步履维艰的情形完全不一样。”
  “更何况,我对杜少爷有信心。不出十五年,他也能站到跟关四老爷那样的高度,创下一大笔家业。而咱们这批跟着少爷开疆拓土的,便成了元老,被少爷所倚重。少爷是个奖罚分明的仁义之主,必不会亏待咱们的。这不比在关府整日被人排挤,不知何时就被提脚卖了的强吗?”
  鲁小北点点头。
  他特别能理解庄越的这种心情。
  他现在跟着杜锦宁干,就特别有干劲。他敢去京城闯一闯,也就因为背后有杜锦宁做后盾,无论成与败,他相信杜锦宁都不会不要他的。因为杜锦宁是个头脑十分清醒而奖罚分明的人。只要自己去做了为他开拓市场的事,他就会给自己记上一功。
  “可你这事,不大好办啊。你也知道,关家对少爷有恩,少爷不能背上忘恩负义、挖人墙角的骂名。”鲁小北道。
  话虽这么说,但他摸着下巴,开始思索起如何让庄越从关家脱身、又让人责怪不到杜锦宁的办法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