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古代农家日常-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杜锦宁看向了齐慕远,正好遇上齐慕远看过来的目光。
  杜锦宁问道:“要不要过去看看?”
  她来到这个法律不健全的时代,无权无势,自身难保,平时从不多管闲事。但这两人的遭遇让她想起了当初的齐慕远。要是当年齐慕远被人抓走的时候能被发现,继而被人救出,那是不是他就不会受到伤害了呢?
  齐慕远点了点头。
  一行人策马过去,杜锦宁就看到一个穿着锦袍的青年男子正跟官差说着话,看样子还挺横的,说话的语气冲得很,估计这人的身份不简单。
  一直在这边看着事态发现的马彪却摸清了他的底细,策马过来凑到齐慕远的身边,低声道:“这是府衙刑捕房张捕头的小舅子秦宝忠,家在城外三家村,家境似乎挺殷实的。他如今跟张捕头合伙在城里经营一家勾栏,买这对兄妹是要送去勾栏里的。”
  “人真不是我掳的,我是从人牙子手里买的,这话你们要我说多少遍?都把身契给你们看了,还想怎么的?至于我买他们做什么,不劳你们费心吧?”秦宝忠满脸不耐烦,“大家都是有头有脸的,有必要这样难为人吗?我姐夫是张捕头,大家都是吃同一锅饭的,难为我你能有什么意思?”
  今天带队守城的是一个黑脸大汉,身上的衣服都跟其他兵卒不一样,想来是个有品级的低级武官。
  他抬手朝北边行了一礼,嗡声嗡气地道:“咱们大宋律法明文规定,将人非法卖为奴婢者,处绞刑;为妻妾者,徒三年。这人既告你非法掳人,逼为奴婢,我身为朝庭官员,自然要过问。”
  听得这话,刘高低声对齐慕远解释道:“这段时间有人暗地里掳了人贩到蕃国去,所以查得特别严。估计这秦宝忠以前没少干这事,只没被发现而已。现在是撞枪口上了。”
  齐慕远点了点头,翻身下马,走到马车前看个究竟。
  杜锦宁好奇心起,也下了马,跟在齐慕远身后也凑了过去。
  两人虽没有穿绸缎衣服,但身上的骑马装所用的细布也不便宜,做工也极精致——杜锦宁的骑马装是特地叫杜方菲给做的。而且两人容貌出众,气质不凡,举止还一派从容,一看就知道是世家大族家的少爷,那守城的官兵和秦宝忠见了,并不敢多加阻拦。
  两人走近马车,看清楚被藏在座位下面的两个人,俱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两个人是一左一右分别被藏在两边座位下面的。除了露在外面的一张脸和一双手,浑身上下鞭痕密布,渗出一条条血印子,似乎都没有一块完好的地方。
  左边的少年听到声音,勉强睁开眼,看到齐慕远和杜锦宁两人,眼里顿时露出希翼的光芒,轻声道:“两位少爷,救、救命。”
  他喘了喘气,才又道:“如果两位少爷能将我和我妹妹买了去,我们愿意做奴做婢,报答两位少爷的救命之恩。”
  “你……”杜锦宁看到右边躺着的人跟这少年长得有几分相像,也是男装打扮,忍不住问道,“这位是你妹妹?”
  少年点了点头,想撑起来看看妹妹怎么样了,可挣扎半天,根本动弹不得。
  “他们给你下了药?”杜锦宁问道。
  少年又点了点头。
  杜锦宁便看了齐慕远一眼。
  如果花点钱帮人一把她还可以,但涉及到衙门里的捕头,她便不好相帮了,还得看齐慕远的主意。毕竟她一小老百姓,以后还得在府城里混生活,可不能为了帮别人自己惹得一身骚。有多大能力吃多少饭,逞能对谁都没好处。
  齐慕远对刘高微一点头,转身走了出去。
  “哎,少爷,少爷。”见两人要出去,少年急了,连忙喊道,“两位少爷如果能救我兄妹,我们当牛作马报答你们。”


第372章 买下
  “别急,我们去问问情况。”杜锦宁安慰了他一句,跟齐慕远从车厢里缩了回来。等他们走回马匹旁边时,她才发现马彪并没有跟着过来,还呆在马车旁,正伸头在车厢里不知在跟少年说着什么。
  “二位……”秦宝忠不知何时走到了他们身边,对着他们拱了拱手,“二位可要买下人?这两个下人,我低价卖给你们如何?”
  说着,他将身契递了过来。
  杜锦宁接过来一看,见得身契上写着两个名字:江北,江南;原籍上写着粤省。
  抬头看看秦宝忠一脸真诚,看样子确实是想卖了那兄妹俩。她好奇地问:“你怎么想把他们卖了?”
  他买这两人来,不是去勾栏里给他做摇钱树的吗?男的到戏班子做小生,女的到青楼。否则少年和他的妹妹也不会宁死不从了。既如此,秦宝忠怎么就忽然想把他们卖掉了呢?
  秦宝忠无奈道:“你也看到了,这两个脾气硬得很。现在又给我惹了一身麻烦。等到了城里,他们还不知会给我惹多大的事呢。我还是卖了他们省心。刚才他求你们买他们的话我也听到了。如果二位公子有意要买,我可以便宜些。”
  杜锦宁又指了指那黑脸大汉:“那位官爷不追究你了?”
  “他是新调来的,对城里的情况不熟悉,凭章办事。刚拿了我这身契去核对了一下,发现没问题;又找了个熟人来给我作保,这才打算不追究。不过这两个小兔崽子我确实是不想要了,给我捅了多大的篓子。”
  秦宝忠说着,心里不知把这黑脸汉子和那叫江北的少年骂了多少回。尤其江北,他是倒霉催的才遇上这样不怕死又能折腾的。别人被打上一顿再饿上几天也就屈服了,偏他跟那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杜锦宁抬头看了黑脸大汉一眼,见他果然已往回走了,旁边的一名差役就对秦宝忠喊道:“行了,要走快走,别在这里堵着。别人还要进城呢。”
  秦宝忠看了杜锦宁和齐慕远一眼,见两人没什么表示,心里有些失望。他不敢在这里多停留,让车夫挥鞭启驾,他自己没上车去,而是跟着马车步行。
  马彪这才回到队伍中来。
  齐慕远他们一行人虽然人多,但都是骑马,行李都没多少,也没地方藏匿什么不该藏匿的,路引也没问题,黑脸大汉看了一眼就挥手放了行。
  进了城门,马彪这才紧上几步,对齐慕远道:“少爷,我刚问了一下,那叫江北的少年是粤省那边的。父母双亡,大哥养大了他跟妹妹。两年前他大哥进城时与人发生争执,被人打死了。他到衙门告状,却不想那家有点势力,他奈何不了,便趁晚上去放了一把火;怕官府追究,连夜带着妹妹逃了出来。千里迢迢跑到粤桂边境投奔姑姑,却不想姑姑早已去世,他们被姑夫新续娶的妻子卖给了人牙子。秦宝忠见他俩长得好,便买了回来。他一听秦宝忠家是开青楼的,便一路上要死要活的,刚又闹了这么一出。”
  杜锦宁跟他们混了一阵子,知道这马彪看着年轻,其实是面嫩,今年也有三十来岁了。他以前是在京城做捕快的,因失手把重要犯人给打死坐了牢,被齐伯昆看中赎了出来做了护院。他从十八岁起就做捕快,一双眼睛十分老辣,看人挺准。他既把这些话禀报给齐慕远听,这些话基本已经属实了。
  不过她有些奇怪,问道:“既然这俩人是秦宝忠正儿八经地买的,他怎么不正大光明的放在车里,而是藏在座板下面?这不是平白地惹人生疑吗?”
  马彪还没说话,刘高就道:“秦宝忠的姐夫是捕头,他把人打成这样传出去对张捕头不好,毕竟这城门口人来人往的,谁知道哪个是什么身份?以前他把人藏在座板底下也不是没被人搜出来过,但因为打点得好,那些人也不像今儿这般嚷嚷说他掳平民,大家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今儿个是他倒霉,藏着的人醒着不说,还有胆嚷嚷;新来的这位吴大人担心手下不跟他一条心,且朝庭最近查掳人之事又查得紧,这才盘查折腾了一番。要不是那老守城拿了秦宝忠和他姐夫的好处求了情,吴大人也不可能这么把他给放了。”
  听得这番话,杜锦宁对齐慕远一阵羡慕。
  这就是世家的底蕴。
  手下随随便便一个护院,就是了不得的能人。这么一会儿的功夫,刘高与马彪就把整件事打听得一清二楚了。她要是有这样的手下,何愁做事不顺手?她想也拥有像刘高、马彪这样的属下,没有十几二十年的经营,且坐在高位上,根本不可能。
  “如此说,买这两人没问题了?”齐慕远问道。
  “没问题。”刘高和马彪异口同声地道。
  齐慕远转向了杜锦宁:“你要不要买下他们?要是你不要的话,我就买。”
  杜锦宁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好吧,我买。”
  “那咱们赶上他们。”刘高道。
  一行人翻身上马,朝前面行驶得不快的马车追去,很快就追上了秦宝忠。
  经过一番交涉,杜锦宁花了十两银子,将江北、江南兄妹俩买了下来。
  秦宝忠是担心两人闹腾,叫人喂他们喝了迷药的,只是不知道哪里出了岔子才导致江北忽然清醒了过来。这会子拿了银子交了身契,秦宝忠喂兄妹俩喝了解药,很快江北的身体就能动弹了,江南也从晕迷中醒了过来。
  杜锦宁在街上拦了一辆骡车,让江北扶着江南移到了骡车上,这才继续赶路。
  原来杜锦宁还没拿定主意到底去哪里,现在带着这对兄妹,她也不好再去她那小院了。小院里现在没人,汪福来起码得傍晚才能到府城。兄妹俩一身伤,她一个人要请郎中煎药、伺候他们喝药上药不说,到时候江北不甘心做下人,为了抢身契获得自由身把她打杀了,她真是哭都没地方哭去。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不管江北是个什么样的人,她做事小心些总没错的。


第373章 宅子
  还没等她说话,齐慕远就先开口了:“我看你还是去我那儿吧。我那儿地方大,人也多,下人厨娘都有。给这两人请郎中抓药,喂饭换衣都方便。你那里估计也没什么下人,总不能劳烦你去伺候他们吧?”
  “好,那就叨扰了。”杜锦宁感激地道。
  一行人便往城北奔去。
  以齐家的身份与身家,在府城的宅子自也不会小,同样的四进,住着姓沈的一家六口人看守门户。
  有下人使唤就是省事。杜锦宁他们一行人进去,只需吩咐一声,就有人去请郎中给江北兄妹俩看病净身喂饭,并不需要杜锦宁亲自操劳。
  齐慕远等人所住的院子都是常年收拾的,干干净净。沈大娘照着齐慕远的吩咐,带着女儿去收拾另一个院子给杜锦宁住,杜锦宁刚刚喝了一盏茶的功夫,院子就收拾出来了。
  “你告诉我你那小院的地址,一会儿我叫马彪跑一趟,让他把汪福来带过来。”齐慕远道。
  总要劳烦这些人的,杜锦宁便也没有太过外道,把地址说了,又把钥匙递给马彪,客气地道:“有劳彪叔。”
  “些须小事,不值一提。”马彪一摆手,接过钥匙,牵着马出去了。
  齐慕远则带杜锦宁去她住的小院。
  齐慕远是个喜静且挑剔环境的,杜锦宁被安排在离他院子比较近的小院里,同样也比较安静。院子里虽没有池塘,但草木郁郁葱葱,让杜锦宁一看就十分喜欢。
  “我跟你一样也不喜下人随意进我的院子。劳烦你告诉沈大爷他们一声,有什么事在院子门口唤一声就好,不必进院子里来。”杜锦宁老实不客气地对齐慕远提要求。
  要不是齐慕远有这样的生活习惯,她还不好张这个嘴;可有现成的例子在,她自然不会放过,直接照搬。而且她心里暗暗打算好了,以后在府城里有了下人,她也要学齐慕远的样子,除了母亲姐姐,或是有特殊吩咐,否则一律不许进她的院子。
  不用费神就能解决问题,杜锦宁的心情格外爽畅,看齐慕远也越发的顺眼。
  虽平时也跟关嘉泽和章鸿文一起玩,但齐慕远眼里一向就只有杜锦宁的。如今看杜锦宁连生活习惯都跟自己一样,他越发地把她引为知己。对她这要求不光不以为忤,反而十分有认同感。
  他眸子晶亮地瞧着杜锦宁:“你也跟我一样喜静?不愿意使唤下人?”
  杜锦宁汗了一个。
  她是可恶的剥削阶级,能有人帮着做事,她是巴不得的。可她的身份特殊,不敢用啊。
  可她还得点点头:“可不是?我不喜欢别人动我的东西。”
  齐慕远瞅着她:“那你以后成亲怎么办?”
  “我不成亲的。”杜锦宁摇摇头,“一辈子不娶妻。女人都是麻烦。”
  齐慕远看向杜锦宁的眼眸越发晶亮。
  “咳,那个……”杜锦宁感觉自己把齐慕远越带越偏,有一种罪恶感,连忙岔开话题,“一会儿我让刘叔给姚掌柜送封信,让姚掌柜跟人约好明日看宅子。”
  “你想买多大的宅子?要是这附近有,你不如在这里买。”齐慕远道。
  杜锦宁被他说得十分心动。
  刚刚骑马进来的时候她就看到了,这里一片都是富贵人家的聚居地。宅子都是深宅大院,门前的巷子十分宽绰,两辆马车相遇都能轻易错开。这里虽环境清幽,但从小巷子穿过去就是府城最热闹的坊区,闹中取静说的就是这种地段。
  最最重要的是,住在这里,离齐家比较近。她在府城人生地不熟的,需得借势。现放着齐家这么个大粗腿不抱,她傻了不成?
  “嗯,那在这附近问问,看有没有合适的宅子。”杜锦宁道,“不过不能太大,我又不像你还有一大家子亲戚,我们就一家四口,等我三姐四姐出嫁,就剩我跟我娘两个人了,实在无需太大的宅子。最重要的是我手头不宽裕,留点钱我还想在府城砸摸个营生呢,那可需要本钱。”
  齐慕远点点头:“确实没必要花太多钱买宅子。你看看我家,宅子太大,人气不旺,住着总感觉不舒服。房子不在大,合用就好。”他又问,“你想做什么营生?”
  杜锦宁摇摇头:“还没想好。到时候再说吧。”
  “其实如果你想留钱做生意,也不用买宅子。我们家这宅子有前门后门,旁边还有下人走的角门。后门那处的院落都是现成的,只要把中间一隔就是两户人家。如果你愿意,我叫人在中间砌一堵墙,你们搬进去住便是。反正房子放着也是白放着,人气旺些屋子还不容易坏。”
  “还是算了。”杜锦宁摇摇头,“我们家一直都是住着别人的宅子,我娘说就跟没根的浮萍似的心里不踏实。要是我没钱倒还罢了,现如今我好歹能拿出钱来,还借住别人家里实在说不过去。”
  “再说,我在这里住的时间可不是一年两年,非得住到参加殿试结束、由朝庭分派官职为止。院试还好,有府案首的名头打底,只要不出大错就能过。可乡试就不一定那么顺利了。要是耽搁一两届,那就是好几年。你们家的宅子现在空着,但不代表就没人回来住。你祖父要是在这里呆的时间久,你父母你叔婶他们总得回来过个年什么的吧?到时候这宅子他们也得住呢。”
  齐慕远却摇摇头:“我爹我叔叔都有官职在身,哪里能回来?”
  杜锦宁这才想起这里不是现代,过年有年假,坐个飞机半天时间就能从南飞到北。古代的官员除非守孝,否则是没有长假的;从京城到这里,走得快的也需车马劳顿一个月,要是先走水路再走陆路则需要的时间更长。有些官员从年轻时考上进士去做官,除非老子娘去世,是很少有机会回家看看的。
  “不管怎么说,还是住自己的宅子踏实。”她坚持道。
  齐慕远也能理解她这种感受,点头道:“行,那就叫人在这附近打听打听,看看有没有宅子出售。”


第374章 斜对门
  他是个行动力很强的人,说做就做,直接叫了沈老头过来,把杜锦宁的打算说了,道:“你且去打听打听,看看附近有没有宅子要卖。如果打听不到,就去找中人问问。”
  沈老头被主人派在这里守宅子,平时也并不是关着‘门’过日子的,他跟儿孙们还肩负着睦邻友好的重任。平时会跟附近的‘门’房串个‘门’子聊上几句,借此机会宣扬一下齐家的身份地位,免得有那不长眼的屑小见这宅子长期不住人,偷‘摸’地翻墙进来做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
  另外,邻居家有什么红白喜事,他也会根据对方的身份地位送上一份礼物。
  别看这小小的一个举动,所费不多,也不需主人费心神,但你做了,对方也能承这份情。大家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这里的人写信给京中的亲人,把这情况一说,齐家就能获得一些人的好感。关键时刻,没准在朝堂上别人就会为齐家说上一两句好话,救上一族的命。
  因着常跟邻居家走动,沈老头儿在这一块消息还是‘挺’灵通的。
  此时一听齐慕远的话,他顿时笑了起来:“哎哟,杜少爷还真是有福气的。咱们这一片宅子吧,因着住的人家非富即贵,也不差一处两处宅子的钱,因此大家买了宅子,除非家道败落,那是不会轻易往外卖的。一年两年也不见得能遇上个宅子出售。可要不说杜少爷有福呢?前儿个我出去窜‘门’子,正好听说斜对‘门’那家要往外出售宅子。”
  “哦,这么巧,那太好了。不知宅子多大?售价几何?”杜锦宁顿时乐了。这可不就是瞌睡遇着枕头么?
  沈老头儿摇摇头:“他家平日里总是关‘门’闭户的,似乎连守宅子的下人都没有。里面有多大,是个什么情形,老奴都不清楚。不过这消息是一个中人上‘门’问大家要不要宅子才传出来的。如果杜少爷有意,我这就叫我小孙子跑一趟,把那位姓曹的中人请来问问情况。”
  “好,那就有劳沈大爷了。”
  沈老头儿一家干活都‘挺’麻利,不过一盏茶功夫,曹中人就到了,被沈老头儿的孙子沈明引了来见齐慕远和杜锦宁。
  杜锦宁想买宅子的事,曹中人都听沈明说了,进来见了礼后,便开‘门’见山地道:“对面那处宅子是魏家的。魏家老家在兴宁县,当初他家大老爷考中了举人,便在府城置了这么一处宅子。只当时手头并不宽裕,买了宅子后也没修缮收拾,就这么凑合着住了两年。六年后他考中了进士,带着老娘和妻儿去外地任职去了,这处宅子就空了下来。这些年也租出去给人住,可收的租金还不够维持宅子的修缮的,因为宅子实在太大了。”
  说到这里,他抬头看了齐慕远和杜锦宁一眼,见两人都姿容不俗,一看就是官宦子弟,便把话说得直白些:“想来二位少爷也知道,在官场上‘混’,要是爱民如子清清白白,靠那么点俸禄养家糊口,委实也不容易。魏大人便是如此,做了官日子没往好里过,反而越发艰难。老家的日子也不好过,魏二老爷病了几场,把家底子也‘花’得差不多了。魏大人想着这处宅子放着也是白放着,越放越破败,便打算把它卖掉。宅子占地不小,估‘摸’着能有齐少爷这处宅子这般大,且这地段是难得的。魏大人说了,售价一千五百两银子。如果杜少爷诚心想要,价钱还可以再商量。”
  杜锦宁就跟齐慕远对视一眼。
  趁着刚才沈明去叫人的功夫,沈老头儿也把附近屋舍的价钱说了一遍。像齐家这处宅子,里外屋舍不少,院子也收拾得比较‘精’致,大概售价能到二千多两。屋舍少一些,或是面积小一些的,则是一千多两不等,视具体情况而定。
  如果魏家那处宅子情况真跟齐家这块差不多,一千五百两的价钱委实不贵。
  不过,刚刚杜锦宁还说不想买这样大的宅子,现在就遇上这么大的一个宅子,委实不大合她心意。
  杜锦宁道;“先去看看情况再说吧。”又问,“你可有钥匙?”
  曹中人摇摇头:“魏家有个远房亲戚在府城,钥匙在他手上。最终价钱谈得如何,是否决定出售,魏大人都委托了他来决定。我刚才来的时候已叫人通知他了,他一会儿就拿钥匙来。”
  说着他看向沈明:“还得劳烦沈小哥儿去看看。如果他来了,咱们就过去看宅子。”
  沈明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跑‘腿’十分麻溜。一听这话,他便飞快地跑了出去,不一会儿又跑了回来,叫道:“那人来了,叫大家过去呢。”
  一行人便起身出了‘门’。
  杜锦宁一看位置,还真就是斜对‘门’,离着齐家的对面就隔了一户人家,从齐府走过去也就几十米。
  此时一个驼背且头发‘花’白的老头儿已在那儿等着了。
  这老头儿也姓魏,是魏大人的远房大伯。见得这一行人是从对面的齐家出来的,齐慕远和杜锦宁都姿容不俗,能看得出是诚心想买宅子的,他态度便十分恭敬客气。
  彼此见了礼,魏老头儿便打开了‘门’,请大家进去。
  进了大‘门’走了几步,站在‘门’庭的廊下,齐慕远看着院子里的情形,再抬头看了看破了一个大‘洞’的‘门’庭屋顶,眉头就紧紧地皱了起来。
  这院子还真不是一般的破败。
  对面望过去是正厅,这是用来接待外客的地方,也是一家的‘门’面,原先的主人建这处宅子时应该也‘花’费了钱财的,虽没有雕梁画栋,却也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