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古代农家日常-第1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烧好了,做好了。”文墨道,问潘义庭,“老爷是先吃饭还是先洗澡”
“先洗澡。”潘义庭道。
两个男仆迅速提水兑水,把木澡盆灌了大半盆,又拿了干净衣服放到旁边,见潘义庭不耐烦地摆摆手,这才退了出来。
他们这些主考官有许多人出身不错,打小就是被下人伺候长大了;做了官后更是养尊处优,一向生活不能自理。如果来做主考被关进了贡院,不让他们带下人的话,还不定这些主考官会弄出什么事来,便是烧了房子都有可能。
所以科举时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每个考官入帘时都允许带两个男仆跟着伺候。如果想要自己开伙,贡院也可以为他们相应的食材,只是这些男仆跟着主人入了帘后考试期间不允许出进,与内帘官们同样被关在这贡院的深处。
文墨问文安道“老爷回来的时候怎么一脸的不高兴可是出了什么事”
文安是跟着潘义庭进考场伺候的,闻言苦笑一声道“怎么能高兴得起来那祁家的少爷就是个草包,这一场考得非常不好,老爷想提拔他都无从提起。这倒也罢了。老爷是不想让那位齐慕远得第一的,谁知道第一场拿头名的那位杜锦宁在刑案分析时确实是差了齐慕远一些,漏了一点没分析到位。汪大人死抓住这点不放,愣是让老爷不得不捏着鼻子让他把齐慕远取为了第一名。如此的话,最后排名次的时候就得有好一番争执,桂省的解元没准就是大皇子一派的了。”
能跟到贡院来伺候的,这两个仆人都不光忠心,而且还是有见识的。
文墨又问“那位叫杜锦宁的,是哪一派的人”
“听说哪一派都不是。”文安说着,叹道,“可见这人啊,还得讲运气。谁知道无门无派还能在这种时候捡个大漏呢按理说,跟咱们这一派亲近的考生也不是没有,但才学能跟齐慕远抗衡的根本没几个,第一场还进不了前三,完全没有竞争力。”
文墨皱眉沉思着,没有说话。
等潘义庭洗了澡出来,文墨让文安去洗澡吃饭,自己单独伺候潘义庭吃饭,席间对潘义庭道“老爷,其实即便选了那杜锦宁做解元,也不打紧的。他不是无门无派么咱们只要把他拉到咱们这个阵营来,您不是能对上面交待了吗”
“你知道什么”潘义庭没好气道,“这我还不知道可那杜锦宁虽无门无派,却跟齐家走得极近。我把他提为解元,与把解元送给齐家又有什么分别”
“走得近是个怎么样一个近法他跟齐家有亲,还是受了齐家恩惠,抑或是他跟齐慕远是同窗好友”
潘义庭之所以带文安和安墨来,就是因为两人头脑灵活,颇有见地,遇到事情的时候还能商量一下。
此时见问,他虽精神疲惫且心情不好,还是耐着性子把杜锦宁和齐慕远的关系说了“杜锦宁亦是漓水县人,齐慕远回漓水后就一直跟他是同窗,两人一块儿长大的。杜锦宁不过是一个贫家子,能得以读书还把家安在了府城,没准就得了齐家许多帮助。”
他叹了口气“我也想过拉拢他,但像他这样的情形,恐怕早已被齐家拉拢去了,不会愿意跟齐家站在对立面的。否则他的名声就要被人诟病。咱们跟齐家相比也没有特别突出的优势,杜锦宁只要不是太蠢就知道在两者之间如何选择。”
杜锦宁是桂省上一届府试的案首,甚至是难得一见的小三元,他才对杜锦宁的情况知道得如此详细。否则对于这种无权无势的普通考生,他是不会关注的。
文墨歪着脑袋想了想,摇头道“小人倒不赞成老爷这个观点。”
潘义庭一听,眼睛就亮了起来,问文墨道“别卖关子,有什么好主意快说。”
文墨道“杜锦宁既是齐家公子的同窗,还跟他一块儿长大的,想来年纪也差不多。小人记得,齐家公子今年也不过是十五、六岁吧”
潘义庭点了点头“正是。那杜锦宁还有小些,才十四岁。”
文墨的眼睛一亮“十四岁,那也就是说,他还没娶亲。老爷,这就是一个突破点啊。您想想,那齐家跟他再近,能有岳家的关系近吗齐家或许对他有恩,但谁知道他心里是如何想的呢没准心里对齐家不光没有感激,还有怨恨呢,只是碍于齐家的权势不得不跟他们交好而已。只要他拿了解元,老爷以座师的名义招他为婿,他敢拒绝吗拒绝就是不识好歹。”
“如果他拒绝呢”潘义庭皱眉道。
凡事未做先言败,做好未雨绸缪的一切补救措施,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这是潘义庭做事的一个原则,也是他做官一路顺遂的原因。
“咱们可以从他家人入手啊。就算杜锦宁本人有些见识,他那贫家出身的父母总不见得有什么见识吧咱们找人先去他家游说提亲,只要他父母答应,就算他拒绝也无济于事了。”
潘义庭想了想,缓缓点了点头“这倒是个好主意。”
文墨还没说完呢,继续道“再者,咱们这样做也算是给了杜锦宁一个台阶下。他可以跟外人说,他自己是想对齐家报恩的,无奈家中父母见识短浅,应了潘家的亲事。他又不能不孝,所以只能应了这门亲事。好在潘家跟齐家只是政见不和,并无私人恩怨,并不妨碍他做潘家女婿,又跟齐家交好。”
“哈哈,还是你小子机灵。”潘义庭一听这话顿时高兴起来,用力拍了拍文墨的肩膀,“看来我带你出来是没带错。这样,待乡试结束,杜锦宁这事就交给你去办了。办得好了,我重重有赏。”
文墨大喜,跪下去给潘义庭磕了个头“多谢老爷。”
磕完头站起来,他又讨主意“只是不知老爷要把哪位小姐许配给杜公子呢”
第540章 杜锦宁的思量
杜锦宁成了潘家女婿,他就不好再直呼杜锦宁的名讳了,立刻改了称呼,可见文墨的为人机敏。
潘义庭抚着胡须想了想,想了半晌问道:“咱们族中有多少适龄又未订亲的姑娘?”
文墨抬头看了他一眼,垂下眼睑道:“老爷,如果是旁支的姑娘,小人担心那杜公子不动心。另外因关系不亲近,他做着咱家女婿,仍可以靠向齐家。依小人浅见,这杜锦宁家境贫寒,却能以十四岁的幼龄拿到小三元,可见此人不凡。老爷还是选关系亲近些的姑娘相配会比较好。”
其实潘义庭妻妾众多,家中庶女不少,适龄未订亲的也有两三个。只是他下意识觉得这种穷乡僻壤的小小举人还配不上自家女儿,这才往族中去想。
经文墨这么一提醒,潘义庭倒是认真起来,半眯着眼睛想了半晌方道:“那就七姑娘吧。”
这位七姑娘的母亲是个丫鬟,被喝醉酒的潘义庭给“临幸”了,一次就怀上了她,偏生她时还难产死了,七姑娘便交给一个姨娘抚养长大。因养的不经心,这姑娘畏畏缩缩的上不得台面,还有些痴肥,是潘义庭众多儿女中最不受他待见的一个。把她拿来许配给一个贫门子,倒是体现了她潘家姑娘的价值。也正是如此想,杜锦宁为人如何,是高是矮,是胖是瘦,一概不在潘义庭的考虑范围内。
……
杜锦宁尚不知潘义庭誓要把她变成“自家女婿”,连未婚妻都给她挑好了。此时她跟齐慕远正听姚书棋和汪福来禀报第二场考试的名次呢。
齐慕远听到自己得了第一,杜锦宁第二,他不由转头看了杜锦宁一眼。
却见杜锦宁眼睛亮亮的,笑得十分开心。齐慕远的嘴角往上勾了勾,表情柔和下来,到嘴的话又咽了回去,没有说什么。
杜锦宁得第一的时候,他心里不光没有一点郁闷,反而真心替杜锦宁高兴。现如今他得第一,想来杜锦宁也是真心替他高兴。他这时候要再说什么,反而是对杜锦宁的不信任,没的倒惹杜锦宁伤心。
“这消息还没告诉太太知道吧?”杜锦宁问姚书棋道。
姚书棋摇摇头:“我们一看了榜就直奔回来禀报了,太太那里还没来得及去。”
杜锦宁转头对齐慕远道:“我去后院告诉我娘,让她也高兴高兴。”除了她,方少华和许成源第二场考试的名次也挺靠前,陈氏听了这消息一定会十分高兴。
“去吧。”齐慕远道。
陈氏一听杜锦宁和两个女婿都考得不错,自然十分高兴,又怕杜锦宁只得第二名不开心,正要开导她,杜锦宁就摆摆手:“齐慕远在刑案上的能力很强,我远远不如。他考第一是理所当然的事,娘您不必开解我,我心里只有替他高兴的份。”
陈氏这才安下心来。
杜锦宁朝伺立在一旁的丫鬟道:“你们先出去,我跟我娘有话要说。”
待两个丫鬟都出去立到了台阶前,离得屋子远了,听不见屋里的谈话,杜锦宁这才道:“娘,如果我在这次乡试上拿到解元,估计潘大人要来跟咱们家结亲。而且这一次他是带有政治目的的,绝对不会被随意打发走,克妻的那套说辞恐怕对他没什么用。咱们还得想个办法才行。”
陈氏吃了一惊,倒没问为什么。她知道杜锦宁这样说,那就有很大几率会有这种可能。
她慌张问道:“那怎么办?”
“到时候说起,您就说我在乡下订了亲的。而且我是读书人,得讲诚信,不能飞黄腾达了就忘恩负义,嫌弃糟糠之妻。总之死活咬住这个理由把亲事给拒了。”
陈氏蹙眉:“可如果他们到乡下去查证,发现没这回事怎么办?他们这种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而且向来不把小老百姓看在眼里的。到时候打着对你未婚妻威逼利诱的主意去寻那家人,咱们的谎言岂不是漏陷了?”
杜锦宁叹了一口气:“我也知道这个主意有很大的漏洞,可还能有什么办法呢?”其实办法还是有的,但损人利已的事她又不想做。
杜锦宁才名在外,又长得极好,本人没什么劣迹,家境也富足,还跟许多权贵家的公子是好友,且她是家中独子,母亲、姐姐都极和善,是许多中年妇女眼里的乘龙快婿,这两年不知有多少人到陈氏面前来打听,想跟杜锦宁结亲,便是葫芦巷的太太们都有一半以上跟陈氏透露过这样的想法,她们之中许多人虽然嫌弃杜家的门第,但这不妨碍她们拿家中庶女或是亲戚家的孩子来跟杜家结亲。
为了推拒亲事,陈氏这两年也得罪了不少人。她太知道这些人为了结亲有多难缠了,有些不达目的不罢休,非得你说出一个理由不可。
她叹了口气道:“为今之计,倒不如寻一家女儿年纪尚小、家境不怎么样的人家,真真正正地跟人订亲。如此一来不会耽误姑娘的亲事,二来咱们也可以在金钱上给他们补偿。只要你订了亲,以后再不用担心别人拿你的亲事来做文章。”
要是能这样做,杜锦宁早就这样做了,此时她断然拒绝:“不行。就算那家女儿尚小,被咱们退了亲,名声也会受损。我不能因为自己的缘故让别人不好过。”
陈氏也知道这样做不好。
她蹙眉道:“要不我就收个孤女,说是你表妹,给你跟她订个亲。”
杜锦宁叹了一口气:“其实当初买江南的时候,我就有过这想法。”
陈氏愕然了一下,旋即倒是理解了杜锦宁的想法。
杜锦宁要娶一位孤女,总得有个站得住脚的理由。而江南长得漂亮,少年喜欢漂亮女人,甚至不顾她的身份地位也是有的,这比较容易取信于人。
大概是后来看到江南的性子不是那么简单,沾上了就不容易脱手,杜锦宁才打消了这个念头,而且自动与江南隔离,很少与她碰面。
第541章 订亲吧
这么一想,陈氏忽然庆幸起来。
幸好江南当初瞧上的是齐慕远而不是杜锦宁。否则这个麻烦更加难以处理。以江南认死命的性子,没准哪时给杜锦宁下了药爬了她的床都不知道。如此杜锦宁苦苦隐藏的性别就瞒不住了。而江南拿了这个把柄,还不知把杜家折腾成什么样呢。
“娘,不管我是跟别人订亲后又退亲,还是您找个孤女回来,要是那女子对我动了情怎么办?我又不能跟她说清楚真相。到时候岂不是要害人家一辈子?我对我老师撒谎隐瞒真相就已经很内疚了,再害一个女人,我真的不想。”
说到这里,杜锦宁叹了一口气。
最开始她参加科考,是因为不甘心做一个被关在宅子里的女人,她渴望自由。如果现在仍是这样的想法,或许在对着关乐和撒谎、面对关乐和那双慈悲的眼睛时,她就放弃女扮男装,老老实实把事情跟关乐和交待了。
可她后是真心希望自己能用自己前世的毕生所学,提高大宋的农业产量,为这个时代的老百姓做些什么。也或许,因为她的这个举动,这个大宋能存在得更久一点,别被北方的铁骑所灭,走上历史上被异族统治、生灵涂炭的道路。
她知道女扮男装在这条道路上走着会有多艰难,会面临多少危险,现在面对的只是这么一点点小困难而已,她不可能轻易退缩。
不到真正遇上生命危险的时候,她是不会放弃的。
这么一想,杜锦宁又振作了起来。
她道:“办法还是有的。你去找一户合适的人家,就说我是天阉,只是现在被人盯着结亲很麻烦,所以想先订个亲,等她家姑娘大了两家再把亲事退了。到时候给他们在别的地方买一千两银子的宅子和田地,这事就算了了。只要我不跟那姑娘见面,想来她对我也不会产生什么感情,不影响她以后成亲。”
“也只能这样了。”陈氏点点头。
“您心里有合适的人家吗?”杜锦宁问道。
“有。”陈氏脸上的表情有些复杂,“你舅舅家的女儿。”说着她嘲讽地一笑,“想来他们定然愿意答应这场交易的。而这样咱们对外说起来也比较可信。多少女人,自己的儿子出息了,就想给他娶个娘家侄女,一来帮衬娘家一把,二来是婆媳关系比较容易相处。”
杜锦宁穿越以来,就没见过陈氏回娘家走动。
当初杜云诚死后,杜辰生和牛氏迁怒于小三房,只要陈家舅舅肯出面为陈氏撑腰,找里正主持公道也好,出钱请他们村里的青壮年到杜家闹上一两场也好,陈氏母女几人的日子都不会那么难过。可陈氏舅舅却把头一缩,根本没管陈氏几人的死活。而陈家外祖母年纪大了,没多久就过世,他更对陈氏母女不闻不问了。
陈氏对兄嫂心里生寒,母亲死后,就再也没有回过娘家。
后来在杜锦宁他们搬到庄子上、杜方菲嫁妆丰厚的消息传出去后,陈家舅舅来过家里一次。那一次陈氏把话说得很绝,并拿扫帚把兄长赶出去后,陈家舅舅就不再来了。那天杜锦宁在博阅书院上学,并没有遇见这个便宜娘舅。
杜锦宁犹疑:“这个对表妹好吗?”
陈氏摇摇头:“你不了解你那个舅母,她自己是个女人,却是最看不起女人。我出嫁前她就生了大女儿,要不是因为需要大女儿带弟弟,再加上有你祖母管着,没准她能把女儿给溺死。后来大女儿出嫁了,她为了彩礼钱把女儿嫁给了一个死了妻子还留有两个儿女、大她十多岁的鳏夫。”
说起这个,陈氏就忍不住愤恨:“你舅舅又是个怕老婆的怂货,只要给他吃喝,他从来不管你舅母做什么。你大表姐在家里做牛做马那么多年,最后被嫁了鳏夫,他竟然一句话都不说。我当年听说了这件事,回去劝了你舅母一通,被你舅母拿扫帚给打了出来。”
她闭了闭眼,平息一下心情:“所以订这门亲,对你表妹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我虽不回娘家,但娘家的情况我还是知道的。你那位表妹今年十二岁,除了下地干活,还要包家里所有的家务,比咱们之前在杜家过的日子还不如。等你跟她订了亲,我就把她接到府城来,让她过几年好日子。以后给她找个好人家,陪上丰厚的嫁妆嫁出去。你舅母那里,想来只要给上一百两银子,她就能把亲事订下来,并让你把你表妹领到府城来。”
之前她不愿意这样做,是因为不想沾上那对兄嫂。因为一旦杜锦宁跟那边订了亲,不管真实情况如何,他们都会时常上门打秋风的。
“既如此,那就这样吧。”杜锦宁点点头,“不过你到时候要跟表妹说清楚,我是不能娶她的,你只是看她可怜要救她出火炕,才带她到府城来。当然,如果她不愿意离开父母,这件事就作罢,咱们另外想办法。”
陈氏点点头:“我明白。”
旋即她用询问的目光看向杜锦宁:“此事宜早不宜迟,我明日回县里去吧。如果事情办得顺利,你第三场考试从贡院里出来,我就把你表妹带回来了。”
杜锦宁刚开始参加科考的时候她还会很操心,现在已经习已为常了。姚书棋会把一切准备妥当的,基本不用她操心。
杜锦宁想想祁家的事,点点头道:“现在祁思煜已定了罪,祁家人想来也没精力折腾了。我跟齐慕远说一声,让刘高他们送你回去。四姐就别跟着去了,明日我们进考场,到时候我叫人把她送到方家去跟方太太做伴吧。”
“这样最好。”陈氏赞同道。
半夜杜锦宁还要参加第三场考试,母子俩说过后就分头去办事,杜锦宁去齐家跟齐慕远说了自己的打算,当然把自己的真实性别这一茬隐去不提,只说担心潘义庭要捉他为婿,母亲以前就打算为她跟舅家表妹订亲,只因两人年纪尚小,所以一直没提。现在遇上潘义庭这事,干脆把亲事定下来,免得多生事端。
第542章 齐慕远的表白
齐慕远简直五雷轰顶,脑子一片空白,望着杜锦宁半晌说不出话来。
“你、你怎么……要订亲?”
杜锦宁看着他,漂亮的眸子里满是不解。
原因她刚才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呀。齐慕远跟她向来是心意相通的,有时候她这边未说完,他那里早就已心领神会了。潘义庭这事又不复杂,即便她不说,他也能想得到。
她以为齐慕远刚才走神了,便耐着性子把刚才的话又说了一遍。这一回齐慕远总算是找回了点神志,但他盯着杜锦宁,眼神极其复杂,久久没有说话。
杜锦宁越发觉得奇怪,问道:“你怎么了?”
“我以为……我们会一直这么亲密,我们之间不会再有别人。”齐慕远望着杜锦宁,表情似哭似笑,说不出的怪异。他用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恳求的语调对杜锦宁道:“我们不娶妻好吗?我们永远像今天这样在一起。”
杜锦宁瞳孔微缩,望着齐慕远,有些不敢置信。
她怎么觉得齐慕远有些不对劲呢?这话听起来怎么……像是表白?
不过很快她就打消了这个荒唐的念头,觉得自己真是想多了。
少年人还不懂爱情,总觉得兄弟的友谊天长地久,关系亲密,是不容其他任何人插足在其中的。及至长大,有了心爱的女人,才会知道跟自己最为亲密无间的、一辈子并肩走下去的,不是朋友而是妻子儿女。齐慕远说这话只不过是年少要好时的一种童稚之语罢了,当不得真的。没准明早起来他就会为自己这话感觉羞赧,不好意思来见她。
她笑道:“怎么可能?咱们都会长大,都会有各自的小家,便是父母也不会允许我们不成亲的。看看你吧,齐爷爷没准已在京里为你寻了一门亲事了,一年半载后你就得成亲。你成亲的日子可比我早呢。”
齐慕远被她这话说得半晌说不出话来。
是啊,她家人怎么会允许她不成亲呢?不说杜锦宁,只说他自己。他真的能为了坚守自己与杜锦宁的感情,枉顾祖父和父母,一辈子不成亲不成?他岂不成了不孝之人你。尤其是祖父,自打他出了事之后,不管祖父再忙,都会把他带在身边,悉心教导,这四年来更是祖孙两朝夕相处,祖父对他的期待他是清清楚楚的。
他心里晦涩的就仿佛堵了一块大石头,让他喘不上气来,眼睛更是酸涩得想要流泪。他将头抬起,用力眨了两下眼,声音带着一丝沙哑:“我想为你不成亲,你也能为了我不成亲吗?”
杜锦宁望着他,万分诧异:“你不是说真的吧?”
齐慕远用力的点了点头。
杜锦宁心绪微动,难道齐慕远对她产生了感情?或者他发现了自己是女子?
这个念头一起,就被她迅速否定了。
不,不可能。如果真发现了她是女子,那么齐慕远就不会说不成亲了,而是会说:“咱俩成亲吧”。
难道说这家伙是断袖?
她不由仔细地打量了齐慕远两眼,又摸了一下自己的脸,一种十分怪异的感觉从她心头涌起。
两人打小一起长大,她怎么没发现他的性取向有问题?
齐慕远被她看得心里发慌,担心她为了这话远了他,以后再也不理他,巴巴结结地道:“如果你觉得这话不对,就当我胡说八道,只别不理我。”
杜锦宁沉默着没有说话。
过了很久她才道:“明天你把刘高他们借给我,没问题吧?”
见她对自己的问题避而不谈,很显然是不愿意,齐慕远顿时像被灌了一杯又苦又涩的酒,满嘴又苦又辣。
许久他才闷声道:“可以。”
“如此就这样吧,不管怎么说,先把这一关过去。反正我还小,离成亲还远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