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古代农家日常-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哦,是我们关家的下人。”关嘉泽看了他们一眼,不在意地道。
“庄掌柜和小二的工钱是多少,咱们趁人齐,现在也确定下来。”杜锦宁提议道。看关嘉泽那样子,她就担心这位万事不上心的大少爷,根本就没想到这一茬。
关嘉泽一愣,便满不在乎的挥了挥手:“庄掌柜那里可能要给点。至于两位小厮,他们在府里自有月钱,不用再给他们。”
还真让杜锦宁给猜着了。
她摇头道:“以前他们在府里拿月钱,是因为他们在府里干活。现在不在你们府上干活了,到咱们这里来干,总不能他们的月钱还让府里负担。”
“这有什么?反正我们家也不差这两人的活计。”关嘉泽道。
他们关家家大业大,一代一代地传下来,府里家生子多了起来,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事干的,时常人浮于事。可这些世家大族,却不肯为了节省些开支就丢了脸面。卖家生子,那是败落之相,那是万万不能干的。因此便也养着这些下人。
关嘉泽提两个人出来帮自己的忙,关家上上下下,还真没把这事儿当回事。
杜锦宁虽对关家不了解,但看关嘉泽的作派,再联想起前世看小说时了解的情形,比如《红楼梦》里,贾府明明入不敷出了,还要养着一群闲得发慌的下人,大致也能猜出关府的情况。
她也没跟关嘉泽争执,转头问庄越:“你以前在绸缎铺子里,是怎么拿工钱的?”
“回杜少爷的话,小人原是三掌柜,跟大掌柜、二掌柜一起合拿铺子收益的一成份子,这一成里,大掌柜占五成,二掌柜三成,小人两成。这些分成都是按月结算,按月拿钱。”
第134章 准备
“绸缎铺每个月的收益大概是多少?”
“这要看季节,过年这段时间是旺季,大概在一百二三十两银子左右;平日也就七八十两。”庄越道。
漓水县并不是富县,有钱人不多,绸缎铺虽叫绸缎铺,其实大多数时候都做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意。几尺一丈的粗布或细布,也赚不了几个钱。所以一个月下来,收益自然也不多。
杜锦宁在脑子里细算了算,道:“咱们茶馆面积不大,即便坐满了人,也就一百人,连茶带小食,收益都是有数的。不过如果话本效果好,每日里座儿在七八成满,想来还是可以保证的。这样,每个月你拿茶馆收益的一成五,小二两人除了关府的月例银子,茶馆里有奖金,按他们的表现,给予三十文至一百文不等。至于具体奖励多少,看他们的表现,到时由庄掌柜你来决定。”
“是。”一听这数字,不光庄越大喜,便是两位小二也欢喜不已。
庄越是做掌柜的,自然会算账。每日里说书先生可不止说一场,三场五场都是常事。他在心里拔拉一下算盘,照正常生意,他拿一成五的话,跟在绸缎铺里拿的差不多。可茶馆的生意要是红火呢?再说,宁作鸡头不作凤尾,他在这里是大掌柜,独一份的,除了这几个不管事的东家,就数他最大,岂不比在绸缎铺里听人摆布的强?
而且,入了七少爷的眼,他还怕往后前途不光明吗?
两位小二呢,他们虽然有月钱,但因为没有具体的事务,拿的那几十文钱月钱,也就管个饿不死,想吃口好的都难。可在茶馆里做好了,能拿一百文钱,肉也能买上几斤了。每隔三四日割几两肉打打牙祭,那也很不错。
同样,能入了七少爷的眼,往后的前程还跑得了吗?多少下人想抢他们这份活儿呢,可得好好干。
关嘉泽算学不行,对这些账目根本算不清;齐慕远是不在乎这茶馆怎么管;章鸿文是不懂,也没资格插手。三人都没有意见。
于是庄越他们的月钱就这么定下来了。
“庄掌柜,你这两天往勾栏瓦肆里跑跑,找两三个十二三岁的小孩儿,会翻跟斗、嘴巴利索、人比较机灵的,找到后通知我,我看了没问题就把他们也签下。”杜锦宁又吩咐庄越道。
一旁看话本的钱东宝忽然插嘴道:“我家有个孙子,这两年一直在跟着我学说书,嘴巴子利索,人也比较机灵,就是翻跟斗得学学。杜少爷,我能不能带他来给您过过眼?”
他只得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出嫁了且不说,大儿子没站住,十八岁上死了,没生孩子的儿媳妇守了一年便改了嫁;二儿子倒是顺利的成亲生了孩子,却人笨口拙,继承不了他的衣钵。
好在孙子钱有财机灵,钱东宝便有意培养他。要是他自己老了没办法再说书,孙子也能接他的班,好歹有口饭吃,不至于跟他爹似的,只管卖体力,活儿累钱还不多,糊口都难。
像这种知根知底的孩子,杜锦宁自然是乐意接收的,旋即点头道:“没问题,到时候你带他来,一块儿给我瞧瞧。”
关家来的那两个小二,一个叫陈家兴,一个叫刘则,都是十七八岁的年纪。原先听杜锦宁的话,他们也没有什么想法。可钱东宝这么一开口,他们立刻想自己家的弟弟或是亲朋好友来。
陈家兴道:“杜少爷,我弟弟今年十三岁,人机灵,脑子活,也会翻跟斗。”心里打定主意回家后就操练弟弟,必须在两天内把翻跟斗给练好啰。
刘则不甘落后,也道:“我姨家表弟,十二岁,也是很机灵的,那嘴巴子可会说了,我打小就说不过他。”
“都可以,到时候带来一块儿试试看。”杜锦宁道,“不过我丑话说在前头,这是要上台去给客人表演的,那是需要胆量和真功夫的,可不能看在你们的面上就招些不顶事来的,你们要有心理准备。”
“那是,自己个儿不争气,肯定不怨杜少爷您。”陈家兴能被关嘉泽选来跑堂,也是个很机灵的,嘴巴挺能说。
刘则也赶紧表态。
“你们知道就好。”杜锦宁站了起来,叮嘱庄越,“勾栏瓦肆里的小子还是得找一找,到时候一起比比看,甚至还可以到台上去表演表演。谁能干,招客人喜欢,就把谁留下。”
“是。”关系到自己的收益,庄越对这事自然也十分上心,二话不说就答应下来。
几人从茶馆里出来,关嘉泽疑惑地问杜锦宁道:“你叫那些小子们来做什么?翻跟斗给客人看?”
杜锦宁却卖上了关子:“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关嘉泽从因为话本有一点点小欣赏,到现在的完全信服、敬佩杜锦宁,不过是短短半个月的事,他自己还懵懂没发觉,但对杜锦宁的敬服已让他不大敢跟杜锦宁使妖娥子,嘴里嘀咕一句:“不说拉倒。”便没再多说什么了。
庄越的动作很快,只隔了一日,他便叫人来通知杜锦宁,说勾栏里合适的小子找好了,让她过去瞧瞧。
他通知的时间很凑巧,正是书院里散学的当口。
其实选这几个小子,本不用关嘉泽他们掺和的。但关嘉泽好奇心重,专门叮嘱了庄越,叫他在这个时候通知杜锦宁。
杜锦宁跟着来通知她的陈家兴一道从庄子上出来,就看到关嘉泽三人都在书院门房处等着了。
她看向章鸿文:“你要是不方便,就可以不去茶馆了。反正也没什么事。”
章鸿文也不过是十三四岁的少爷,好奇心哪有不重的?但经常性地叫郑林的骡车等他,他很不好意思,这会子稍微犹豫了一下,他便道:“那这件事就有劳你们三人多费心了,我就先回去。”
“天黑得早,你赶紧回去吧。”
关嘉泽跟章鸿文,还是在八卦和气愤杜辰生等人的所作所为时结下的深厚友谊,此时倒也十分体谅章鸿文。
杜锦宁一行人到了茶馆时,就看到六个十二三岁的半大小子在那里等着了。
第135章 面试
杜锦宁自己就是个半大小子,甚至比眼前这的些小子还要小,只有十岁;齐慕远也只有十二岁,跟这些人差不多大。只有章鸿文大些,也不过是十四五岁的年纪,但几人浑然未觉,只把自己当大人看待。
几人过去坐了,庄越先介绍了一番,然后示意几个小子上来行礼。
从行礼就看出几个人的区别来了。
那三个从勾栏瓦肆里找来的,想来是在勾栏里呆久了,胆子就大,丝毫不觉得慌张;且应该是被教导过,行礼的时候规规矩矩的,低眉顺眼,还有些点头哈腰;关府的两个小子虽是下人,但出身在关府,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上前行礼问安同样不胆怯,神情落落大方的,倒比勾栏那几个人有派头。
只有钱东宝的孙子,可能是在家里被宝贝着,又是小户人家出身,问安的时候就结结巴巴,行礼也缩手缩脚,神情紧张着很,把钱东宝看得恨不得自己上前替他行礼问安方好。
杜锦宁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
她开口道:“你们把你们各自的情况说一遍吧,还说说你们为何想到我们这茶馆里来干活。”
关府的那两个小子虽听自家哥哥和表哥说,这茶馆虽是关七少爷有份子,那个杜少爷年纪最小,穿着也不起眼,却是个厉害人物,不光掌柜的,便是自家七少爷都听他的。因此他们也没敢小看杜锦宁。
但这终是自家七少爷的产业,他们心里有着别人没有的优越感。杜锦宁话声一落,陈家兴的弟弟就上前一步,自我介绍道:“我叫陈家荣,陈家兴是我哥哥。我们的父母都在关府里当差,父亲是跟着老爷出门子的,母亲在五姑娘院里伺候。我排行第四。至于为何要到这里来?那当然是挣钱呗,我也大了,不能老呆在家里吃闲饭不是?”
说着他笑了笑,施了一礼。
刘则的表弟见状也赶紧上前道:“我叫吴天佑,是家中独子,我爹我娘也在关府里当差。不过我爹是管看管牲口的,我娘在厨房里干活。我跟刘家哥哥一样,来这里也是为了挣钱。”
他俩说完,屋子里出现了短暂的安静,没人说话。不过勾栏里几个小子很快意识到不对,其中一个看着年纪大一些的,赶紧上前一步行礼,道:“我叫鲁小北,原也是城里人。自我爹娘相继去世后我就成了孤儿。为了混口饭吃,我就去了勾栏里帮着做些杂事,平时也偷偷学他们的本事。我来这里……”他顿了一下,“也同样是混口饭吃。”
杜锦宁问他道:“为何不想呆在原来的勾栏里了?那里的人对你不好吗?”
鲁小北摇了摇头:“他们对我很好,说都是穷苦人,匀一匀就能省口饭给我吃,不叫我饿死。可就因为他们对我好,我不能忘恩负义。我要是学了本事留在那里,就是抢他们的饭碗。所以我得自己找活路,不让他们为难。”
说着他指了指身后的两个小子:“他俩跟我的情况差不多,王路生是爹死了,继母不想养他,便要卖他去做奴仆,他逃了出来,遇上了我;张狗儿则是戏班的班头买下来的,后来班头死了,他没去处,也跟了我。我们仨是一起的。”
王路生和张狗儿用力地点点头,表示鲁小北所说的就是他俩想说的话。
鲁小北说了最后一句话,似乎发现自己说错了,连忙描补道:“当然,我们也不是想让东家把我们都要了。要一个也行,两个也行,当然,三个要了就更好了。我们有一个人能挣钱,其他两个就不会被饿死,也不用去拖累勾栏里的其他人。”
王路生和张狗儿又点点头。
关嘉泽出身富贵人家,又打小被关乐和带着,从没吃过苦,人也单纯。见这三个小子跟自己一般大,却无父无母,身上的衣服比当初的杜锦宁还要不如——杜锦宁至少有陈氏打理,虽说衣服也破烂,补丁摞补丁,但至少缝补得整齐,衣服也浆洗得干干净净。可眼前这三个,衣服尽是破洞,还脏得看不出衣服本身的颜色。
杜锦宁心里有了计较,脸上却没什么表情,开口道:“你让他们俩自己说。”
鲁小北脸上一僵,尴尬地挠了挠头,后退了一步,拿眼神示意王路生和张狗儿快说。
王路生倒也不怯,把自己的情况说了,又道:“我跟鲁大哥学了猴戏,我们翻跟斗翻得可好了。”
倒是张狗儿有些紧张,说话也结结巴巴的,把鲁小北急得直跳脚,待他话语一停,就赶紧补充道:“东家,他平时说话不是这样的,挺利索一个人。”
杜锦宁不置可否,将视线转移到钱有财身上。
“我……我叫钱有财。”钱有财一直缩着脖子站在那里,但在钱东宝的又瞪眼又鼓励下,他终于鼓起勇气,上前一步道,“我的名字是我祖父起的,他盼着我挣大钱,所以叫我有财。我、我至今还没挣到钱,所以我想到茶馆里来,挣钱养活自己。”
见他这样,陈家荣就撇了撇嘴。
几人自我介绍完了,杜锦宁仍没说什么,只是递了两张纸过去:“你们自己挑人,两人一组,把我上面写的内容演一遍给我看。”
看着她递过去的本子,几个小子都傻了眼。
只有钱有财眼睛一亮。钱东宝自己识字,又想让孙子传自己衣钵,自然教了他识字。现在的人识字的毕竟是少数,看样子那几个就是不识字的。这么一比,他孙子就有了优势。
可那边的钱有财见其他几人都愣在那里,没有动弹,他自己也缩了缩脑袋,垂着眼,没有作声。
钱东宝气得直瞪眼睛。
杜锦宁见没人说话,便问道:“你们谁识字?”
钱东宝上前一步,陪笑着正要说话,杜锦宁一个眼刀子过去,成功地让他闭上了嘴,笑容僵在脸上。
杜锦宁看向那些人,又问:“你们谁人识得字?”
第136章 矛盾起
几个小子你看我,我看你,鲁小北犹犹豫豫地道:“我小时候跟前门在书铺里做伙计的邻居识个几个字,不过……就几个。”说到后面,他声音小了些,挠挠头,十分不好意思。
王路生和张狗儿十分羡慕和佩服地看着他。
陈家荣和吴天佑一开始本有些沮丧,可看到唯一出来说话的鲁小北也不过识得几个字,便也放心下来,神情很是放松。
钱有财见有人出了头,在钱东宝又挤眼又瞪眼的威胁鼓励下,终于鼓足勇气,站出来小声道:“我、我识得字。”
杜锦宁早在钱东宝站出来的时候就心里有数了,见状,问他道:“识得几个?”
“我祖父话本上的字,我都识得。”想是开了头,又见杜锦宁态度和蔼,钱有财的神情稍微放松了一些。
“行,那你把它拿下去吧。”杜锦宁指了指手里的两张纸。
钱有财刚把纸拿下去,鲁小北三人就围了上来。
鲁小北道:“钱有财,东家说了两人一组,我们三人你随便挑一个吧,我们一定好好配合你。”
王路生也点点头。
本来看到别人三三两两的都有伴儿,自己只是一个人,钱有财便有些惶恐。现如今看到鲁小北他们主动上前交好,他心里顿时高兴起来,露出腼腆的笑容,道:“好。”
“那就我大哥吧。”王路生道,“大哥你跟钱有财一组。”
张狗儿也用力点点头。
鲁小北想了想,他能进茶馆总比一个人进不了的好,便同意道:“行,我上就我上。”
另一旁的陈家荣和吴天佑你看我,我看你,最后都将目光投到了陈家兴和刘则身上,大概是想让两位哥哥帮自己一把。
陈家兴犹豫了一下,终于走了过来,却没找杜锦宁,又是悄悄对关嘉泽道:“七少爷,您能不能……”他虽没明说,但那眼里的哀求之意,不用说就能让关嘉泽明白他是什么意思。
这陈家兴虽没当差,但嘴甜手快,很是巴结关嘉泽,想到关嘉泽身边去做小厮。否则关嘉泽也不会知道这么个人,把他提到这里来帮忙。
这会子见他眼里的哀求,关嘉泽心里一软,转过头便对杜锦宁道:“你写那个只有一份?要不让钱有财给他们念念?否则陈家荣他们两个怎么办?”
陈家荣两人听了,眼巴巴地望着杜锦宁。
这茶馆如今是关家的掌柜在作主,小二还是关家的下人,杜锦宁本也没什么想法的,毕竟她找不来可靠信任的人做事。关嘉泽能把这事担起来,她还承了他的情。
但见了刚才陈家兴的那番举动,这里主持面试的明明是她,却不找她,而是避过她去找了关嘉泽,她心里便有些不大舒服起来。
她辛辛苦苦写了话本,费劲巴拉地弄这么个茶馆,可如果茶馆里上至掌柜,下到小二,都不把她当回事,只管看关嘉泽的眼色行事,那她往后在这里说话,还有谁听?这些人莫不得阳奉阴为?当着关嘉泽的面听她的话,背地里还不知如何看不起她呢。
这些人如何不要紧,重要的是关嘉泽的态度,关嘉泽愿意护着他们府里的人。
一旦她的理念跟庄越发生冲突,一旦陈家兴两人不合适当这个小二,她要辞退他们,估计也就是她跟关嘉泽矛盾的开始。
看来得想想别的营生了,免得到头来因为这个茶馆,跟关嘉泽闹出不愉快来。
一个茶馆而已,就当还了关家的人情了。
她垂着眼,心里想着事,也有意晾关嘉泽一晾,想看看他之后是什么态度,也想冷眼瞧瞧庄越和陈家兴等人的态度,便一时之间没有说话。
关嘉泽的笑容就僵在了脸上,屋子里的气氛一下子变得微妙起来。
要是章鸿文在此,可能还会说上几句话调和调和,但齐慕远可不是那等圆滑之辈,而且他也不认为这时候有什么必要开口的,坐在那里同样面无表情,默然不言。
庄越见状,张了张嘴,本想说几句话打个圆场,可想了想,他还是闭了嘴。
这是七少爷和杜少爷之间的事,他这个做下人的,还是不要多嘴的好。
倒是陈家兴,见杜锦宁竟然敢甩他家少爷的脸子,他本来满是笑容的脸上一下子沉了下来,张嘴道:“杜少爷,我家少爷跟你说话呢,你这是聋了还是哑了?怎的不说话?”语气很有些不善。
齐慕远原先还面无表情,可这一会儿脸上马上沉了下来,冷冷看着陈家兴,站起来就想说话。
杜锦宁一把拉住他,开口道:“钱有财,你念给他们听。”
“是。”钱有财早已被屋里的气氛吓住了,大气都不敢喘。听得杜锦宁吩咐,二话不说就拿着本子就念了起来。
关嘉泽一听陈家兴那话就知道要糟糕,但他心里恼杜锦宁当着下人的面给他没脸,便没有马上喝斥陈家兴。到得此时,心里又后悔起来。想要说两句软话给杜锦宁陪个不是吧?可杜锦宁瞧也没瞧他。而且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给杜锦宁服软,他也拉不下脸来。
于是他沉着个脸坐在那里,一直不吱声。
陈家兴说那话的时候,心里还有些忐忑,生怕自家少爷会责怪自己。毕竟从昨日来看,自家少爷还是挺给那位姓杜的面子的。可这会子看到自家少爷竟然一句责怪的话没有,他顿时心头暗喜,以为自己是拍马屁拍到点子上了。
又见得杜锦宁服软,他心头十分得意,示威似的瞥了杜锦宁一眼,这才转过头去看场中那些人的表演。
齐慕远见这情形,暗自皱眉。
鲁小北这些人还没有签契书,杜锦宁自然不会拿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来给他们试演。她不过是将《射雕英雄传》里的一段对话写了出来。这段对话不多,也就二十来句。两人对演的话,一人十来句。
十来句,只这么一会儿的功夫,要想记下,记性稍微好一点的也不难。她的用意也是想看看这些人里哪个比较聪明一些。
别选出个榆木疙瘩来,拿个台本子半天记不下,到台上还忘词儿,那可就麻烦了。
第137章 挑唆
钱有财说他识字,还真没有虚言,那段对话他十分顺利地都念出来了。
念完之后,杜锦宁道:“你们分成三组,两人一组,把刚才那对话表演一遍。”
她倒不是要招这些来人演戏,茶馆里也并不演戏。但台词功底、表演天份、是否放得开等等问题,通过这么一表演就能看出来。再没有比表演更能迅速了解这些人的水平了。
几人迅速分好了组。其实这也不用分,鲁小北跟钱有财一组,王路生跟张狗儿一组,陈家荣自然是跟吴天佑一组。
刚才他们也听了一遍台词,没一会儿便连谁演哪一个,都分配好了。
见他们分好了组,杜锦宁便让钱有财再将本子念两遍。两遍之后,就让他们表演。
陈家荣两人贼精,打算先看看别人怎么演,同时也能在别人演的时候再加深一下台词的印象,只拉着吴天佑不动弹。而且刚才的情形他也看明白了,这家茶馆号称合伙,其实还是他家少爷作主。既如此,只要他们不出大错,这个活计还不就是他跟吴天佐的?
倒是鲁小北直接站起来道:“我们先上吧。”
钱有财缩着脖子也点了点头。
两人对视一眼,便由鲁小北开了口。
一听他开口,杜锦宁心里便已点头了。
这鲁小北真不愧是在勾栏里长大的,那台词咬字清晰,说得抑扬顿措,十分有感情;那眼神,那表情,无不是戏。要这是搁在现代,绝对是个当影帝的好苗子,被无数的影迷追捧着。可惜生错了时代,做了最低贱的伶人。
而让杜锦宁刮目相看的是钱有财。
先前看这孩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