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古代农家日常-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岑就好。
  这份坦诚,还有对秦老六的尊重,让秦老六格外舒服。再加上鲁小北没少在秦老六面前说杜锦宁的好话,秦老六便将杜锦宁当朋友看了。
  杜锦宁深知对秦老六这等人来说,太过讲礼反而不好。
  她便直言不讳:“我想请嫂子帮严岑张罗一门亲事。他家有可怜的老母和幼女,我不想带累无辜,所以我想请嫂子能张罗一个既正直勤快又行事彪悍的女子。嫁到严家以后,能善待他老母和女儿,却又能时不时地捶打捶打严岑。严岑这种人,做得不对打他一顿,没准就能走到正道上来,不整日用阴谋诡计算计人。”


第218章 下场
  “哈哈哈,杜少爷你这做事太对我脾气了。”秦老六伸手就想给杜锦宁一拳,可拳头挥到杜锦宁胸前,见她瘦瘦小小一副弱鸡样儿,一只胳膊还挂在脖子上,顿时讪讪地收了手,笑道,“可不是咋的?对于这种整天使心眼子的小白脸,能让他听话的就是拳头。你放心,我定然叫我家婆娘给他找个悍妇,非得叫他一辈子老老实实听话不可。”
  “如此就有劳六哥了。”话说得亲热,杜锦宁直接把“秦”字去掉了,只称他“六哥”,还打蛇随棍上,又道,“六哥,我可不是那等整日使心眼子的小白脸。等我长大了,我也能像六哥你这一样强壮。所以,你也别叫我什么杜少爷了,我是哪门子少爷?不过是个农家子,家世连六哥你都比不上呢。你要不嫌弃,只管叫我杜老弟或是锦宁就成。”
  秦老六被杜锦宁那句“长大了也跟六哥一样强壮”给逗得哈哈大笑起来,好不容易停住了笑,拍拍杜锦宁的肩膀,十分亲热地道:“行,我就叫你杜老弟了。”
  杜锦宁又掏出一两银子,塞到秦老六手里,不等秦老六瞪眼,她就道:“六哥,这是我给侄儿们买糖吃的。你既叫我弟,那我就是侄儿们的叔叔了。当叔叔的给他们一点见面礼,那不应当的么?我又没处买东西去,你帮我个忙,替我买点零嘴儿给侄儿们吃。嫂子既帮我找人给那严岑添堵,我也不能白叫嫂子跑腿不是?这点钱,你也给嫂子扯几尺花布,替我答谢答谢嫂子。”
  说着她还打趣道:“等嫂子把亲事办妥当了,我再买个猪头送给嫂子吃。”
  秦老六本还想推辞,被杜锦宁后面这句话又逗得哈哈大笑起来,指着她道:“又不是给你说媒,你答谢的哪门子猪头?那猪头自然得严岑送。”
  见杜锦宁把话说到这份上,他便将银子收下子:“成,我就替你嫂子和侄儿们收下这份谢礼了,免得你当我不认你这个兄弟。”
  “天时也晚了,要不六哥到我家吃了晚饭再走?”杜锦宁又邀请道。
  “不了不了,我得回去了。否则你嫂子那拳头就该朝我挥过来了。”秦老六说了一句笑,便向杜锦宁告辞。
  临走前他又道:“你放心,我定然把严岑那亲事给办得妥妥当当的,人选我都想好了。王家巷王屠夫家正好有个小娘子,看上去娇娇弱弱的,为人不错,行事却最为彪悍。熟知的人都不敢应承他家亲事,唯恐夫纲不振。现如今拖到十九岁了还没嫁人。我看呐,正好说给严岑,叫严岑去享这美人恩。”
  杜锦宁也不称谢,只道:“等严岑哪日享美人恩的时候,六哥你一定得叫我去欣赏欣赏。”
  秦老六又是一阵大笑:“还是杜老弟你说话有趣,不像那些读书人,整日文诌诌的不知所云。老弟你十分对我脾气。好了,我走了,你也慢着些。”挥手转身离去。
  没过多久,秦老六便来报,说严岑那门亲事妥了。
  杜锦宁还受他相邀,果真去欣赏了一次严岑享受美人恩。那王家娘子果然是个厉害的,饶是杜锦宁呆在秦老六家,隔了一条街,都能听见严岑在那头的惨叫声。等过两天他再出门,鼻青脸肿的都没法看。
  不过那王家娘子对严老娘和继女还好,除了爱打严岑,倒也没有别的毛病。
  有王家娘子管教,严岑便老实在家呆着抄抄书,赚点银钱来养活一家人。他倒想奋发涂强考个举人,但在书院里呆那么多年也没考上,现如今一家子要吃喝,王家娘子过门后三个月又有了身孕,他除了抄书,还去接了算账的活计,才能把一家老小养活。如此哪里能静得下心来看书?到秋闱时去参加了府试,自然名落孙山。
  当然,此是后话了。
  见得严岑不敢再蹦跶,也再生不出妖娥子了,杜锦宁这才放下心来,专心做她的事。
  这一日散了学,她便跟章鸿文去找了关嘉泽和齐慕远:“咱们去书铺那边去看看吧,顺便去一趟曹记书印。”
  关嘉泽眼睛一亮:“书铺布置好了吗?”
  “嗯,姚掌柜叫我们过去看一下。”
  “那还等什么?走吧。”关嘉泽提起书袋就往外走。
  齐慕远不紧不慢地跟在后面,路过杜锦宁身边时,他提醒了一句:“你那手该去换药了。”
  “呃,好吧。”杜锦宁摸了一下鼻子,心里汗颜。
  她这假断手,在书院的时候老实吊着,回到家里就解开来,彻底放飞自我,她都没想起还要换药这回事。要不是齐慕远提醒,被有心人注意到,非得漏馅不可。
  书铺就租在离驿前街的茶馆不远处,从书院走过去也不过是一盏茶功夫。
  “咦,你不是说租个门脸小的书铺吗?怎么弄了这么大一个?”关嘉泽进到书铺里去,看到雪洞洞一个空旷的屋子时,不由纳闷地问道。
  “姚掌柜说这铺子的租金反正也不贵,要是咱们能弄些书画来卖,那赚的钱就多了。”杜锦宁道。
  “哦。”关嘉泽点了点头。
  “哦什么哦。”杜锦宁见他一副事不关已的样子,不由得想给他一个脑瓜蹦,“书画,还得你去弄。”
  关嘉泽瞪大了眼睛:“我去弄,我怎么去弄?”
  杜锦宁见齐慕远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转头问他道:“你说怎么弄?”
  齐慕远瞥了关嘉泽一眼:“不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么?”
  见齐慕远说完这句就不说话了,杜锦宁也没有再往下说的意思,关嘉泽不由急了:“到底什么意思?”
  杜锦宁又问默然站在一旁不作声的章鸿文:“你听懂了没有?”
  章鸿文摇了摇头。
  杜锦宁不由长叹一口气,真是服了这两位少爷了。
  “咱们书院里的那些先生,或是以书出名,或是以画出名,或是以诗出名,那都是在县里甚至全省都有名的。咱们能不能让他们拿些书画出来卖呢?咱们书铺,就赚个经手钱。”
  关嘉泽现在看着三个茶馆每日的进账,对做生意颇感兴趣。这下听杜锦宁这么一说,顿时眼睛一亮:“这是个好主意。”
  杜锦宁拍拍他的肩:“那么这些收字画的任务就交给你了。”


第219章 书画生意
  关嘉泽顿时苦了脸:“怎么就交给我了?你们干什么去?”
  “我们辅助你呀。”杜锦宁拍拍他的肩膀,“咱们四个里,你在书院里最有面子不是?”
  关嘉泽被她这高帽子一戴,立刻高兴起来,拍着胸脯道:“行,你们就放心交给我吧。”
  齐慕远跟杜锦宁对视一眼,俱都嘴角带笑。
  书院那些先生,可不是那么容易说服的。有些自命清高,不屑于拿书画卖钱;有的根本就不缺钱。而那些需要卖字画来维持生计的,则已有了自己原先的销售渠道。想要改变他们不容易。这也是杜锦宁一开始就没打算在书铺里卖字画的缘故。
  不过姚书棋既有此提议,关嘉泽又能把这项艰巨的任务担起来,她自然还是挺乐意的。
  眼珠一转,她走到齐慕远身边,唤了一声:“齐师兄……”
  齐慕远身体抖了抖,斜睨杜锦宁一眼:“有事说事,别唤我师兄。”有事的时候就叫他师兄,没事的时候直呼齐慕远,当他不知道这小家伙打的什么鬼主意。
  被一眼看穿了,杜锦宁也不脸红,腆着笑脸道:“齐爷爷的字不是写得挺好吗?你说服他拿出两幅墨宝来,当咱们的镇店之宝呗。”
  “他不会同意的。”齐慕远想都不想就拒绝。
  “就放在店里,咱们不卖。”杜锦宁游说道,“有他老人家的墨宝在店里,那些宵小也不敢捣乱不是?而且那些书院的先生也会看在他老人家的面上,爽快地把书画拿出来的。”
  齐慕远看了杜锦宁一眼,没有作声。
  杜锦宁一看有门,又极力劝说道:“颜筋柳骨,各有风格,不分上下。齐爷爷的字也是如此,自有那喜欢他老人家的墨宝的人将其奉为圭臬,挂出来绝对不会掉他老人家的面子。”
  齐慕远一挑眉:“你怎么知道我想什么?”
  “以已度人,自然就能知道了。”杜锦宁笑嘻嘻地道。
  有些人不喜欢别人拿金钱去衡量自己的作品,所以许多书画家并不愿意出卖自己的书画,这很能理解。可即便不卖齐伯昆也不愿意拿作品出来支持自家孙子的生意,所顾虑的无非就是担心别人说自己的字写得不好。尤其是跟书院那个擅长书法的唐元恺比较,要是比不过他,难免丢了面子。
  但科举不光看文,也看字。齐伯昆经过殿试,所写的奏折整天在皇帝面前刷存在感,所写的字必然是不错的。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他老人家的身份地位在那里放着,这县里还真没人有那个胆子,敢挑他老人家字的毛病。
  关嘉泽听到两人的谈话,顿时来了劲儿,对齐慕远道:“可不是,叫齐爷爷写两幅字给咱们呗。”
  齐慕远无奈,对杜锦宁道:“你要是能问袁老先生要到他的画,我就答应问我祖父要两幅字。”
  关嘉泽是个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立刻又把矛头对准了杜锦宁:“对对,我们都有任务,没理由你跟章鸿文两人歇着。你去找袁先生,章鸿文找唐先生,大家一齐把书画找来,装点门面,否则这屋子里空空荡荡的,我可没脸开业。”
  “你别为难人家章鸿文。”杜锦宁白他一眼,“章鸿文找黄澄明先生就可以了。我记得黄先生的字画都不错。”
  章鸿文感激地看了她一眼,一口答应:“好,我找黄先生。”
  关嘉泽叫章鸿文找唐元恺,并没有多想,只不过是顺嘴一提。见得章鸿文揽了一项任务,他自然没有意见。
  姚书棋没想到自己只是提议卖书画,杜锦宁就能给他这么一个大惊喜,竟然能把县里这些名人的字画都弄来摆上。即便不卖,那也是一个噱头,总能吸引读书人到这店里来逛逛。有了人气,还怕没有生意吗?
  他正又惊又喜呢,就见杜锦宁朝他招手:“姚掌柜,你来。”他赶紧跑了过去。
  “别家的书画,是如何盈利的?”杜锦宁问道。
  姚书棋的名字既取名书棋,自然也是书香门第出身。只是他没有读书的天份,家道又中落了,这才出来做了掌柜。他执意要在书铺里做书画生意,一来他本人对这些比较痴迷,二来也是因为他家以前曾经做过书画生意,对于这个有一定的经验。
  他一听杜锦宁询问,顿时侃侃而谈:“一种是直接向书画者收购字画,放到书铺里来卖。一种是书画者把自己的书画寄放在书铺里卖,书铺收三成的费用。”
  现代的书画生意也是这么做的,只杜锦宁没想到古代书铺收的分成这么高。
  她想了想,问姚书棋:“如果咱们只收一成的分成,会不会有人说咱们扰乱行规?”
  姚书棋点点头:“自然。做书画生意的可不止咱们一家,那严家,就有一个大的书画铺子。”
  严家?屋里几人的眼里都闪过一抹冷意。
  “杜锦宁,咱们要把这铺子做大,将严家铺子挤垮。”关嘉泽恨恨地道。
  原先他对这铺子还感觉可有可无,是赚了还是亏了也无所谓。可现在,他被激起了浓浓的斗志。
  严家针对杜锦宁,还不是冲着他们关家去的?虽说严岑被踢出了书院,还被革去了彛派淖矢瘢纤商嗡闶嵌狭艘惶醣郯颍丶卧蟮钠姑幌亍
  有机会挤兑一下严家,杜锦宁自然十分乐意,点头道:“好。”
  她想了想,对姚书棋道:“这样,咱们是书院的学子,对于自己先生们的照顾自然不在生意的范围内。博阅书院先生们的书画,都只收一成的费用,算是我们几个学子对先生们的回报。”
  姚书棋眼睛一亮:“这样好。”
  有些家境不好的先生,并不是清高得对银子不屑一顾的。许多人会将自己的字画拿出来出售。既出售,就会有原先固有的出售渠道。想让他们将字画拿到这边来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毕竟有老交情在,人家没必要平白无故地去得罪人。
  可将三成手续费改为一成,就不一样了。想来即便他们不开口,那些先生也会主动把寄卖地点放到他们这个书铺来的。谁也不会跟银子过不去不是?


第220章 作坊一观
  “还有一件事得劳烦章大哥。”杜锦宁转向章鸿文。
  “有什么事我能做的,你尽管说。”章鸿文十分期待地道。
  无论是茶馆还是书铺,都是靠着杜锦宁的话本、关嘉泽和齐慕远的资金与人脉开起来的,他却什么忙都帮不上,只跟在后面拿分红,这让他不好意思之余,心里也有一种自卑感,觉得自己就像杜锦宁的拖油瓶,跟着过来吃闲饭的。
  所以在他能力范围内能做一点事,他万分乐意。
  “咱们书院的藏书楼有许多书,是外面没有卖的。你找一些对科考有用、市面上却少见的书出来,然后在乙班挑两三个家境贫寒、为人老实、字又写得不错的学子,让他们抄了放到外面卖。”杜锦宁道。
  不待他们三人发问,她又道:“这件事,我问过山长了,他说没问题。”
  “没问题的。”关嘉泽接过话道,“咱们书院从来不敝帚自珍,藏书楼里的书都是随便学子们抄录的。有些家境不好又有头脑的学子,也会从藏书楼里抄些书拿出去卖。不过因为很难找到合意的买主,抄的人并不多。”
  “哪个学子抄过,你知道吗?你要知道,可以叫他来给咱们抄。否则咱们这样,就抢了别人的生意了。”杜锦宁道。
  关嘉泽摇摇头:“那人早已不在书院里念书了,考上了举人,到外地做县丞去了。”
  “哦。”杜锦宁点点头,转头对章鸿文道,“你只需挑出二十本左右,给他们抄,每本书只抄一遍。如果那本书卖出去了,再叫他们抄。别一下子抄多了。如果卖不出去,就砸手里了。”
  这些书之所以外面不流通,也是因为不是科考必备书,受众比较小,否则严家书铺早叫人印了拿去卖了。受众既小,就有可能放在那里半年一年都遇不上对它感兴趣的买主,砸在手里亏了本。
  刚刚还因能为书铺帮上忙而兴奋的章鸿文,被杜锦宁这话说得顿时清醒了不少。
  他忙道:“我才念乙班,眼界也不开阔,并不知道哪些书有人看,哪些书没人看。要不……”他的目光往关嘉泽和齐慕远身上扫了扫,踌躇着要不要叫两人帮忙。
  齐慕远道:“你先挑,挑出来给我过目一下,我觉得可以就叫人抄。”
  他年纪并不大,学识却不比关嘉泽低,自是因为从小延名师教导的缘故。再加上他从京城来,眼界自不是这小县城里的人能比的。由他来挑书,自然要比章鸿文要强上许多。
  一听齐慕远要帮着挑书,姚书棋在一旁忙不迭地道:“这样好,这样好,到时候我就说,这些书是齐少爷挑出来、京城里的读书人都看的,到时候来求书的人肯定趋之若鹜。”
  看到齐慕远那有些微妙的表情,杜锦宁便不禁想笑。莫名其妙就被拿来打了一个广告,对于不爱出风头的齐慕远来说,这种滋味,想来酸爽得很。
  再瞥到章鸿文有些黯然地眸子,她又在心里叹了一口气。
  四个人里,齐慕远和关嘉泽都是世家大族出身,从小受到的教育不是章鸿文这种普通农家子能比的,他们每日要看的书类远比章鸿文要多得多,耳里听到父辈们谈论的事情,会让他们想得更远更深。而章鸿文,眼睛里只有科考的那几本教科书而已,连话本子都不敢多看一眼,唯恐考不上秀才,辜负了一家子省吃俭用才有的读书机会和殷切期望。
  而她自己,虽说看似成长环境跟章鸿文一样,年纪比他还小,但她上辈子所念的书,见的世面,经历过的种种,又岂能是眼前这几个少年能比的?
  因此,章鸿文不能与他们三人比肩,就再正常不过了。
  看完书铺,姚书棋陪着他们一起去了曹记书印。
  杜锦宁对这时代的印刷作坊一直怀有强烈的好奇心,只是这种地方都不是随便就能进的。要不是姚书棋认得曹记的老板,他们又要跟曹记合作印这么多书,这地方他们还进不来。
  曹记书印听得守门人来报,派了一个叫曹方的人出来接待他们。
  “几位少爷这边请。”曹方领着他们入内,带着他们进入了一个区域。
  这是一个很大的屋子,里面有三四个人,俱都低着头专注地在板子上雕刻着文字。
  曹方走进去,指着旁边一个雕版道:“看,这是《射雕英雄传》第一回 的内容。”
  杜锦宁快步走过去,一看果然是《射雕英雄传》的内容。不过她的注意力并不在内容上,而是落在了版面上。
  看到上面是一个个字都是雕刻的模版上的,她不由问道:“你这用的是雕版印刷术吧?为什么不用活字印刷?”
  中国的四大发明,都是出口转内销,才出名有了市场。比如这活字印刷术,虽然早就出现了,但在中国一直都没有很大的市场。后来还是传入了欧洲,欧洲人发明铅字浇铸中文,最后借此垄断了中国近代的印刷业。
  用中国的发明打败中国人自己,火药制造出来的枪炮如此,印刷业也如此。
  所以杜锦宁才对这时候的印刷如此好奇。而她原先就向姚书棋打听过,姚书棋告诉他,曹记一般用的都是雕版印刷,但也有活字印刷。
  此时见到这里用雕版印刷印《射雕英雄传》,她才会有此一问。
  “你们的印刷量大,往后没准还会二版三版,所以干脆把雕版雕出来,方便反复使用。”曹方笑道,“用雕版,你们的成本低一些不是?书也卖得好些。”
  “此话怎讲?”杜锦宁倒不是不懂曹方的话,她如此问,是想知道此时的活字印刷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了。
  曹方早就知道这几个少年的身份,不敢怠慢。见杜锦宁不解,他耐心解释道:“活字印刷要先做出字模方可使用,但胶泥和木雕的都不经用,费了许多事做出来,印不了多久就模糊不清不能用了。而且排版也十分繁琐,成本昂贵。如果书上还想配上插图,根本就没办法做到。”


第221章 献计
  他指了指雕版:“我们作坊的雕工熟练,一天可雕出这么一个版来。这雕版保存着,你到时候想印多少都没问题。印得越多,成本越低。”
  这也是市场上的四书五经在价格上要比其他书都便宜不少的缘故。因为需求量大,每家印刷作坊都有雕版,缺了货只需要把雕版拿出来印一印即可。因为印刷量大,所以成本低,售价自然就低了。
  其他的稀缺书,印刷成本高,还不如叫人用手抄。
  从曹记作坊出来,杜锦宁没有回家,而是跟着关嘉泽去了关府,求见关乐和。
  关乐和才从书院里回家没多久,就听下人来报,自家小弟子来了,他十分诧异,让人传了杜锦宁进来,问她道:“出了什么事了?”
  杜锦宁道:“老师,我刚从曹记书印出来,有件事想跟您说一说。”
  “哦。”关乐和指了指椅子,“坐,坐下说。”
  杜锦宁坐了下来,道:“曹记书印的人说他们用的活字印刷还是胶泥或木刻的,因为费功夫又不经用,成本较高,他们都不大爱用。我想着,如果做一个模子,把铅水浇铸进去,做成一个个铅字,这样是不是就能经久耐用了呢?一个作坊,花点本钱做上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个字,往后就不用再费其他成本了,印书的时候只需要请人做排版就可以。因为铅字耐用,用几十、上百年都没问题,作坊不开了还可以将其卖给别人,是一种固定资产,即便开始做字模时开销大些,应该也能接受。再说,也不需要一下子浇铸那么多字,印一本书就浇铸一本,积少成多,字模自然就多了。最多是前期赚钱不多而已。”
  关乐和的眼睛随着她的讲述,越来越亮,到最后,他用奇异的目光看着杜锦宁,就像不认识她一般。
  杜锦宁被他看得心里发毛,干笑道:“老师,你干嘛这样看我?”
  “我看你这小脑袋瓜子,到底是怎么长的,总能想出别人想不出的东西来。”关乐和感慨道。
  杜锦宁心里发虚,摸摸鼻子笑了笑没有作声。
  发完感慨,关乐和问杜锦宁:“你既想出这法子,为何不像开茶馆那般,自己去开一个作坊呢?我听泽哥儿说,你们那茶馆可赚钱了,每个月都能有几十两银子的分红。你占的份子又多,照这样下去,不过一年的时间,你自己就能把这样一个印刷作坊给开起来,为何要把这法子告诉我呢?你就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