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古代农家日常-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伙计早已听说东家今天要来府城,早已猜到杜锦宁的身份了。听得这话,连忙上前行了个礼:“王槐给少爷请安。”
  “不必多礼,你去忙吧,我看看就走。”杜锦宁道。
  大概是府试的原因,铺子里买东西的人不少,王槐跟她打招呼这当口,就有两波客人唤他了。
  王槐告了声罪,便赶紧去给客人拿东西。
  “你也去忙吧,我随意走走看看。”杜锦宁对姚书棋道。
  “那行,您慢慢看,有事唤我。”姚书棋也去招呼客人去了。
  杜锦宁在书铺里转了一圈。
  书铺的面积并不大,统共也就七八十平方米。书架上除了杜锦宁写的话本,还有三百千与四书五经等常用的书籍。另一边设了个柜台,专卖文房四宝。在铺子的三面墙上,还挂了许多文人字画。这些字画有一些是从漓水县拿过来的,也有一些是在府城或其他县里收上来的。赚些差价,也算得让铺子物尽其用。


第296章 时机
  这时代也不讲究什么装潢,更不讲究特色。各地的书铺都是这么个摆设与格调,实在没什么好参观的。
  杜锦宁转了一圈,便将注意力放在客人身上。
  卖东西的,要分析客人的需求,看看什么货物走得好,什么货物滞销,以此来调整自己进货的物品种类,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
  虽说姚书棋用了一年的时间来证明自己是个很能干的掌柜,但人跟人看问题的角度是不一样的。杜锦宁作为东家,也得有自己的考量。
  此时店内客人有八九个,杜锦宁站了一会儿,就看到有四个人是直接冲着她的话本来的。此时正值大结局出售的日子,最后的那册话本刚刚上市没两天,这些客人进了店后直接问那本话本,买了之后就离开。
  除了这四个,还有两个想来前两天就已把那册话本买了,此时来询问作者有没有出新话本。
  余下的两三人,有一个进来看了一圈就离开了;有两个则是外乡口音,进来挑选文房四宝的,想来是县里或是其他地方回原籍参加府试的学子。
  姚书棋把手头的客人送走,看看还剩下两个客人,两个伙计能招呼过来了,他便罢了手,走了过来,对杜锦宁歉意道:“有劳少爷久等了。”
  杜锦宁摆摆手,问道:“平时买话本和其他书籍,文房四宝,字画的客人,各占多少比例?”
  姚书棋一愣。
  他们这些古代做生意,哪里会像现代人那般仔细分析数据的?
  不过他这个掌柜做得兢兢业业,眼前这个他手上最赚钱的书铺他也是常来的,书铺的情况他了然于心。
  在心里估计了一下,他便道:“买话本的客人最多,大概占了四成;其他书籍两成,文房四宝三成。这些还是那些常来买话本的客人带着买的。至于买字画的则最少,估计一成都不到。不过现在情况慢慢好一些了,口碑上来了,大家知道咱们铺子里的字画价钱不贵,但水平上乘,执笔者也是小有名气的,每月上新货的时候,都会有固定的客人上门购买。字画的利润比卖书和文房四宝要大,做成一笔生意,就抵书和文房四宝十来笔的收入。”
  杜锦宁点点头。
  “少爷。”姚书棋脸上露出讨好的笑容,“您就算不来,我也得写信催您。想来刚才您也看到了,好多人来问新话本什么时候出。咱们的新话本,您看能不能早些印出来售卖?”
  在茶馆里说了一年多,前段时间已讲完了。杜锦宁想都不用想,自然是把这部续集给写了出来,补上了这个空位。
  不过她一直以来坚持的原则,都是所出的话本,得先在茶馆里讲一阵,起码要讲到十册后,这才印刷出来,运到各书铺售卖。如此才能保证茶馆座无虚席的盛况及收益;同时也起到了宣传的作用——虽然现在不比以前,话本的作者“金庸”已因两部连载的长篇话本早已十分出名了,他的书不用宣传,就有许多粉丝嗷嗷待哺地等着排队购买。但能让大家翘首以盼的饥饿营销策略,不妨碍杜锦宁用了又用。
  此时见姚书棋开始催促起话本来,杜锦宁也笑了起来:“已印好了,明日就会运来。”
  姚书棋很是意外:“这么快?”说着他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其实我也就这么一说,并不一定非得现在就卖。”
  茶馆可也是他管着的呢,那份利润他得先保证。要是因为他的催促,让杜锦宁提早把话本拿出来卖了,损害了茶馆的利益,那他的罪过就大了。
  “等府试一结束,咱们就售卖。”杜锦宁道,“从考完到发榜,中间隔了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就是咱们扩大话本影响的好时机。”
  她前世虽是学霸,但身边也有不少的朋友同学是学渣。学渣们在大考后要是考得不好,就会立刻沉迷到虚拟世界中,以逃避现实。
  现代有网络游戏,古代没有。那么何以解忧?杜康不是人人都喜欢的,话本这种主角强大的YY小说,那就是最好的治疗心理创伤的良药。
  姚书棋眼睛一亮,抚掌赞道:“好主意。”
  “到时候你雇些人去做宣传,重点是住满了考生的客栈。至于如何宣传,把、和的简介印出来散发也行,叫说书先生们去客栈免费说上半个时辰也行,你自己看着决定。”
  “好。”姚书棋用力点头,整个人如同打了鸡血一般,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
  这些书铺他也有干股的。书铺的书卖得好了,他自己的收益也增多。更何况,买卖人嘛,只要货卖得好生意红火,就是不赚钱也来劲。他们要的就是那一份成就感。
  “行了,天色不早了,我回去了,你收拾收拾也回家吧。”杜锦宁摆摆手,就往外走。
  “我送您。”姚书棋赶了上来。
  “不用。”杜锦宁摆手,“就几步路,我不至于找不到新家。”
  姚书棋哪里肯依?坚持送了杜锦宁回了小院,这才告辞回家。
  姚书棋办事十分细心,早已雇了个婆子来院子做饭做菜。杜锦宁回到院子的时候,那婆子已把饭菜都做好了。姚书棋精挑细选的人,手艺自然不错,端上来的饭菜看上去就十分可口。
  杜锦宁净了手,坐下来问也是刚刚回来的鲁小北:“黄先生他们还好吧?县馆条件如何?”
  “挺好的,先生们住一个院子,学子们住一个院子。他们带来的家人或下人,或是跟他们一起住,或是住到后面的下人房里,都安置妥当了。县馆的环境不错,咱们又是早早就派了人来订了房间的,所以住的院子都是很好的。”
  “那不错,明天我去看看他们。”杜锦宁点点头,“洗手坐下吃饭吧。”
  杜锦宁也不是什么世家大族出身的少爷,吃饭的时候自然不会跟鲁小北、汪福来分开吃,还弄出个三六九等来。那个来做饭的婆子她也邀请了,无奈婆子不知是顾忌着身份,还是不愿意跟男的同席,怎么的也不肯上桌。杜锦宁便叫鲁小北每样菜都拔了一点,让她在厨房里吃。


第297章 入考场
  坐了一天车,大家也累了。吃过了饭,大家洗洗就睡下了。
  第二天早上吃过了早饭,杜锦宁便去了县馆给先生们请了安,又看了几位同窗,便回来呆在小院里看书。
  大考在即,大家都没有心思去四处闲逛,黄澄明等先生也不再给大家讲新课。有什么问题可以去问,没问题的便自己看书,大家都按着自己的节奏准备着考试。
  杜锦宁倒没什么问题,但每日一早还是会去给先生们请安,跟同窗们碰个面,这才回自己的小院看书。
  很快就到了四月十七日。
  这日一早,杜锦宁按常规去请安时,黄澄明叫住了她:“锦宁你等等。”
  杜锦宁停下脚步,转身看向黄澄明。
  黄澄明却是蹙着眉,坐在那里不说话,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
  杜锦宁心里好奇,问道:“先生,什么事?”
  黄澄明看着她好半晌,这才摇了摇头:“没事,我就是担心你明日不能按时到。你让你那管事晚上睡觉时醒觉些,别睡过时间了。明日卯初,你可得准时过来。”
  “好的,我知道了。”杜锦宁心知黄澄明想说的不是这个,但他不说,她也不好逼问。
  “行了,你去吧,今晚早些睡。”
  杜锦宁从县馆出来,回了小院,想想不放心,还是把鲁小北和汪福来叫了过来。
  虽说她十分自律,平时也早起,但她正长身体,正是贪睡的年纪。先前参加县试时,每次都是陈氏叫她起床的。
  这一次陈氏没有跟着,她也不敢托大,把卯初时分要赶到府学的事跟鲁小北和汪福来说了,让他们睡觉都警觉一些。
  这件事,在来之前陈氏一而再、再而三地叮嘱过鲁小北。鲁小北拍着胸脯道:“放心,我叫你,你放心睡吧。”
  鲁小北虽打了包票,但他年纪也不大,正是贪睡的时候,杜锦宁不放心,还是特意嘱托了汪福来:“这里汪叔你年纪最大,还望汪叔睡觉时警醒些。”
  “你放心睡,我跟鲁小北轮流守着。让他守上半夜,我守下半夜,这样不至于到天亮时熬不过睡死过去。”汪福来道。
  “这法子好,那就拜托了。”杜锦宁觉得汪福来这才是最老成的法子。
  鲁小北打的什么主意,她自然是知道,那就是一夜不睡,守着到天明。但人体的生理需求有时候是不以意志为转移的。鲁小北守到半夜一两点钟,没准不知不觉就睡了过去。那时候才睡,自然睡得死沉,等他再醒来,估计天都大亮了。
  汪福来年纪大一些,本来就觉轻,又睡了半宿,守到天亮应该没问题。
  安排妥当,她便安然入睡。
  第二日不到卯时,汪福来果然按时叫了杜锦宁起床。又照着杜锦宁头晚的吩咐,把婆子也叫起来做了早饭。
  他还挺细心,担心杜锦宁进考场后难找茅厕,特意叫她做了一顿干饭,而不是做汤汤水水的早餐。
  不过杜锦宁起来时,却发现鲁小北也在厨房帮着忙来忙去。看他那微微发红的双眼和眼下的青黑,似乎一夜没睡。
  “你昨晚没睡?”她问道。
  鲁小北瞥了汪福来一眼,笑道:“睡不着。”
  这年纪的人,哪有睡不着的?无非是担心汪福来这么半陌生的人不靠谱,他不放心,所以顶着熬了一夜。
  “等我入了考场,你就好好睡一觉吧,不用等在外面。反正这么近。考完后我直接回家就是了。”杜锦宁道。
  府试跟县试差不多,头两场是一天一场,最后一场是连考两天。今天入了场,天黑时便可出场。然后等待放榜,录了甲、乙两榜的方可考第二场和第三场。所以今天并不紧张,鲁小北送了杜锦宁入场后,完全可以回来好好睡上一觉。
  “好。”鲁小北倒没坚持,看杜锦宁吃过了饭,便起身送她去考场。
  县试是可以带自己的文房四宝等东西的,府试却除了考引,即写了座位号的准考证,其余东西都不能带。杜锦宁吃过早饭,检查了一番,确定考引在自己身上了,而且妥善地藏在了怀里,这才出门。
  因为住得近,也不必套骡车,三人按步当车,步行出了小院,去了府学。
  不过出了小巷,大家就步履艰难起来。府学门前到处都是人,大家都寻找着自己县的位置,挤来挤去的,用摩肩接踵、张袂成阴这两个词来形容实在再恰当不过。
  古代可没有广场这玩意,府学门前并不大,但参加考试的却有六七千人。再加上送考的人,这地方有多少人可想而知。
  人多倒在其次,最要命的是此时天还没亮,大家都打着灯笼,人影模模糊糊的不大看得清。在这种情况下找人,难度可想而知。
  而府试是按照地域入场的。差役叫到哪个县,哪个县的考生就得赶紧进去。待他叫到另一个县时,前一个县落在外面的考生就不能再入场了。
  所以大家先不先就得找到自己县的那群考生,跟大家呆在一起,这样才安稳。
  “天哪,这么多人,咱们去哪里寻黄先生他们?”汪福来着急起来。
  “黄先生每隔几年都会带学子来考试,他最有经验。看到那边那棵大树没有?昨日他就跟我们约好的,在那里会面。”杜锦宁指着远处的一棵高高大大的槐树道。
  她虽这么说,但心里还是挺担心的。毕竟人太多了,要是黄澄明他们来得并不早,那地方早早就被人占了,他们就得另找地方呆着。要知道这树下是块风水宝地,离府学门口近,入场方便不说,后面还有一堵围墙,只要大家往树下一站,就不会被人挤来挤去。
  要是黄澄明他们挪了地方,或者干脆就没来得及挤到那里,她一会儿还不知道去哪儿找自己队伍呢。
  汪福来这才放下心来,跟鲁小北一左一右地夹带着杜锦宁往那方向奔去。
  待到得树下,汪福来的帽子掉了,鲁小北的鞋子不见了一只,两人的衣服更是皱巴巴的跟酸菜似的。杜锦宁被护在中间,倒是没什么事。……


第298章 状况
  “先生,你们来了?”看到黄澄明一行人都安安静静地或坐或站在呆在树下,杜锦宁心里大喜。
  黄澄明见杜锦宁过来,松了一口气:“能按时来就好,按时来就好。”
  杜锦宁扫了一眼,见住在县馆的二十多名考生都到了,其他一个住外边的同窗也一身狼狈的挤了进来,唯独不见梁先宽。
  想起县试的时候梁先宽家里闹的妖蛾子,她忙问道:“梁先宽你们看到没有?他怎的还没来?”
  黄澄明也十分着急,不过表面上还得佯装淡定:“没事,还没到时间,没准一会儿他就到了。你们两人不也是刚到?”
  “你们来得挺早。”杜锦宁有些后悔自己来得太迟了些,让黄澄明担心。
  跟黄澄明他们住在县馆的李从扬道:“我们提前了差不多半个时辰到的。黄先生担心挤不到这里,所以早早就把我们叫了起来。”说着,他忍不住打了个哈欠。
  杜锦宁心里汗了一个。
  古代的半个时辰就是现代的一个小时。府试是卯初一刻进场,也就是现代的五点十五分。杜锦宁提前了半小时到,已算是来迟了。也就是说,黄澄明他们三点多钟就来这里了,难怪能牢牢地占据这个根据地。
  幸好有黄澄明这样一个老江湖,否则他们还不定怎么样呢。
  黄澄明打量了杜锦宁一眼,见她衣衫整齐,精神似乎也不错的样子,问她道:“昨晚睡得还好?”
  “挺好的。”杜锦宁笑道。
  她这年纪,那自然是倒头就能睡着。昨晚又睡得早,现在精神自然极好。
  黄澄明满意地点点头,转头扫了其他两个弟子一眼,心里叹了一口气。
  这两个弟子中,还有一个是他的亲传弟子,虽说资质没有杜锦宁那般惊才绝艳,但在同龄人中也算得不错了,否则他也不会收其为弟子。
  但资质是不错,就是这心理承受能力跟杜锦宁比,差的不是一丁半点。明明比杜锦宁大五六岁,心志更成熟,经历也比杜锦宁要多,但这孩子已是连续两个晚上都没睡着觉了。这样的精神状况下,要是能考好那才有鬼了。
  相比之下,杜锦宁就好太多了。
  县试录中了五十个名额,这其中有大半都是其他私塾的人,有些到了府城后就入住了县馆,今天是跟着黄澄明一块儿来的;其他人则分散住了客栈或另寻了住处。
  杜锦宁是提前了半个小时到的,等了一盏茶功夫,梁先宽没等到,倒是方少华和另外十来个住在县馆外边的考生陆续寻了过来。
  “这位先生,幸好您想得周到,把灯笼做得老大,且挂在树上,否则我们还跟没头苍蝇一样乱转呢。”其中一个送考的外地考生的家长感激朝黄澄明拱了拱手。
  黄澄明办事老成,不光能通知到的人都通知他们到这棵树下汇合,还特地制了一个大大的灯笼,上书“漓水县”三个大字,并且叫他的小厮爬到树上高高地挂着。要不是这十分明确的指向,这些考生还真找不着自己的队伍。
  黄澄明数了一下人数,见到了四十八个,只有梁先宽和另一位不知名的考生没到,他不由也着急起来,对他的小厮道:“你出去寻一寻梁先宽,是不是他忘了咱们在这里。”
  杜锦宁对鲁小北道:“小北你也一起去看看。”
  本来多一个人出去寻找更好,杜锦宁之所以没叫汪福来一起去,是因为汪福来根本没见过梁先宽。即便面对面遇上了,也不知道谁是谁,派他出去也没用。
  鲁小北和那小厮答应一声,出去分头寻找。可他们出去一会儿,梁先宽就跟一个膀大腰圆的下人挤进来了。
  黄澄明一见,责备道:“你怎么拖到这时候才来?马上就要入场了。”
  梁先宽苦笑一下,拱手道歉:“是学生的错。”却是没解释原因。
  因县试的时候梁先宽差点迟到,黄澄明作为这次的带队先生,也是知道梁先宽家里的情况的。他皱眉道:“今天考完你就不必回去了,叫人把东西搬来,住到县馆来,我叫人给你腾一个床出来。”
  “是。”梁先宽也心有余悸。
  他县试之后,把家里好好收拾了一番,本以为这次府试不会有人再出来捣鬼了,谁曾想那些人蛰伏了一段时间没动静,却在昨晚跳出来给他制造麻烦,在他睡得正熟的时候在他窗下放了一把火。要不是他的小厮机警,把他及时地叫了起来,没准昨晚上他就丧命于梁家别院了。
  “梁师兄,你带了衣服没有?”杜锦宁问梁先宽道。
  梁先宽虽有一个下人护着,但为了赶时间,走了快了,挤过来还是遭了不少罪。衣服也不知被谁扯破了,左边的袖子破了一个大口子,前襟还有一个泥印子。
  衣冠不整,是不能入考场的。
  梁先宽摇了摇头。
  房间走水,他的行李都在里面。放火的人是估算着时间的发动的,正好在离卯时半个时辰的时候点的火。等他叫人把火扑灭,已差不多卯时了。他只来得及梳了头换了身衣服,拿了个冷馒头就急急地奔了过来,哪里还想着带什么衣服?
  杜锦宁皱眉,转头扫了大家一眼,问道:“大家有带衣服来的吗?谁的身材与梁师兄相仿的,劳烦拿来给梁师兄换一换。”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都摇了摇头。
  “不是除了考引,什么东西都不能带吗?谁会想着带衣服过来?又不需要在里面住一晚。”李从扬,看看到处拥挤的人群,他心有余悸,“谁能想这里挤着这么多人呢?”
  大家都点头赞同。
  他们之中有的人带了书本,想在考前再临时抱佛脚一下,却没想过要带衣服。
  黄澄明犹豫了一下,对梁先宽道:“你穿我的衣服吧。”说着便要脱衣服。
  虽说梁先宽带了下人,在场的也有不少的下人或是家人,但读书人的青衫跟一般人的是不一样的。梁先宽总不能穿一身下人服去参加考试吧?至于三个作保的彛派且换岫惨乓黄鹑氤。峭虿荒芤律啦徽摹S谑窃诔〉娜酥校椭挥谢瞥蚊髂馨岩路蚜烁合瓤砘簧狭恕


第299章 县案首的待遇
  梁先宽面露尴尬之色。
  黄澄明身材比较瘦小,比他要矮差不多一个头。先不说衣服的大小如何,黄澄明的衣服穿在他身上,估计腿就得露出小半来。
  这样的穿着,实在有些不伦不类。
  “不用黄先生脱衣服,我带了,穿我的吧。”杜锦宁从汪福来怀里把一个包袱拿过来,递到梁先宽面前,“只是偏小一些,有些不大合适。”
  小学初中阶段,女孩子发育得比男孩子早。她虽比梁先宽小两三岁,但这两年营养跟上了,杜家人和陈氏的身量在南方人中算是高的,她如今也有一米六八的个头了,跟梁先宽在身高上差不多。虽说她比梁先宽瘦一点,但古人的衣衫都比较宽大,只要身高适合,稍微瘦一点还是胖一点都不是太大问题。
  “你还备了衣服?”不光是梁先宽和其他学子,便是黄澄明都惊讶了。
  杜锦宁指着外面的那些人,道:“这么挤,要是被挤掉了鞋子,衣服脏了,不得有个替换的吗?”她又指了指远处,“你们过来的时候没看到有人卖衣服鞋袜吗?可不就是为了这个。”
  大家都无语。
  后面来的人倒是看到有人卖衣服鞋袜了,当时还挺奇怪,都没往这处想。
  梁先宽还没说话,一个陌生男子就急急挤地进来,对杜锦宁一揖到底:“杜案首是不是还带了鞋子?这位姓梁的兄台鞋没掉,杜案首你能不能把鞋子借给我?考试过后,我一定重重感谢杜案首。”
  却原因这人的鞋在来的时候被挤掉了一只。只他家境贫寒,又没带家人,便是想找人要一双鞋子都不知道找谁要去。本来还在纠结,要不要跟黄澄明说说,让他家小厮把鞋子让给他。听得杜锦宁说带了备用的衣服鞋袜,他自然大为惊喜。
  “……”一听要借鞋子,杜锦宁一时之间不知道说什么好。
  见杜锦宁没有马上答应,那人顿时尴尬起来:“对、对不住,是我唐突了。”说着便要再钻回人群里去。
  博阅书院门槛高,收费也高,入读的学子不光家世好,才学也是顶尖的。外面那些小私塾的读书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