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宗女_阿蛮-第1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外人的事,陪自己过日子的,还是你心里那个人。”

    “真的吗?真的不用在意外人怎么看吗?”她突然爬起来,抓着赵淑的手问,像抓着大海里漂浮的救命稻草,眼里希冀的眼光,戳进赵淑心里,让她不能拒绝,本能的点点头。

    得到她的肯定,孙云欣喜的站起来,“用膳吧,天晚了。”

    用了膳,孙云去处理孙家的事,赵淑一个人坐在院子里,仰头看天上的繁星,盛夏给她批了件披风,“郡主,天渐凉了,您别呆太久。”

    赵淑没有回应,只是拉着披风盖在自己身上,目光继续看天上的繁星,脑子里不停的回想孙云的话,‘宠你,以你为主,围着你转’。

    前世,她也是围着别人转,可悲又可笑。

    许久,她回头看盛夏,吩咐道:“让厨房给我做碗川北凉粉来。”

    盛夏诧异,郡主不是刚用膳?想问,赵淑却回头了,呆愣愣的看着天空的繁星,她努力的武装自己,为的不过是无人敢欺,而他却情窦初开,要她如何舍得去伤害?

    孙云说得对,成亲不难,难的是两情相悦,难的是长长久久。

    她贪恋那份感情,舍不得那份感情,想要那份感情,却害怕付出,死死守着心防,死也不让任何人住进来,不是他们不好,是她害怕再次受伤。

    不知用什么去说服自己,接受了,不会再受伤害。

    于卫廷司是如此,于霍白川也是如此,他们都很好,但她害怕,害怕再一次输得彻底。

    郝书眉曾说,赵淑是个多疑且心狠的人,她说得一点都没错,她多疑,心狠。

    忆起当初,她从未告诉过任何人,也从未表露过,她的私心。

    初次见到霍白川,他并非是老头子,而是极为年轻的偏偏少年郎,那时,她有让霍白川喜欢上自己的想法,但却从未真的想过要嫁入霍家,因为霍家是一流世家,而她是暴发户皇室子女,去了霍家会很辛苦。

    再则,他是偶像,而她是个不合格的粉丝,从未为偶像冲锋陷阵过。

    想让他喜欢自己,不过是为了让他出力帮助自己,与对卫廷司的初衷是一样的,但若非要成亲,霍白川比别人好许多,她也并不介意。

    但,对卫廷司却有不同,他身后没有庞大的家族,没有名师,只有一大批看不惯他的人,与她是相似的。

    同病相怜,对,就是同病相怜。

    所以,赵淑望着繁星,想吃川北凉粉,心里止不住的想他,那个在孙云眼中围着自己转的男子。

    猫爪的感觉有多难受,思念的滋味就有多讨厌,前世受到的伤害有多大,此刻的害怕是受害的无数倍,心备受煎熬。

    一路走来,他们的交集不多,然而如今回忆起来,却沾满了脑。

    冷不丁便有藏在心里很久远的回忆冒出来,记得那****抱着华瑶,跪在南门前,弥留之际,有马蹄声传来,有人说:“主子,死人了,是对母女,像是从别处来的难民。”

    “是永王的女儿,将人葬了吧。”

    那时那一世,最后听到的声音,有些模糊,一直藏在心底,如今却变得清晰起来。(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三章 是个好人

        小朱子端着刚递上来的情报,来见赵淑,“郡主,卫家送去给四皇子做四皇子妃的姑娘,人选确定了。”

    赵淑回过神来,从他手里接过情报,看了一眼,姑娘的名字,父兄都罗列得清清楚楚,重点言明了与卫廷司无仇也无怨,平日里若见着了,还能和和气气的说话。

    她想了想,卫家是大族,势力纷乱复杂,就算霍白川革新大获成功,也不能让它从此一蹶不振,生命会寻找出路,有限制时是一种发展,而无限制时又是另一种发展。

    而有家族的人有靠山,能乘凉,无家族的人,办事诸多不便,从长远计,卫廷司不适合抛弃卫家,只适合收服。

    “虽为庶出,却也是他的亲妹妹,派人送个消息,若不愿,我可以帮她,但如果别人一定要做皇子妃,那就听天由命吧。”一般庶出打小便会担心一件事,将来被拿去做妾怎么办,将来嫁给庶子怎么办,所以冷不丁有机会做皇子妃,拼一拼说不定就是皇后,母仪天下,接受命妇朝拜,多风光,多扬眉,一般人还真抵挡不住这个诱惑。

    “是,奴才这便去办。”

    退下后,合计了一番,发现人都派出去了,暂时无人能去卫家走一趟,他反而是此时最闲的,想着若将来郡主与卫元帅成亲了,卫家依然是个麻烦,不如现在先去探一探,将来也好为郡主扫清障碍。

    至于那几个被明德帝赐婚的女人们,小朱子都不看在眼里,那些个野花,能与他们家郡主比?提鞋都不配,若卫元帅娶了她们,岂不得冤死?

    决定后,他的速度很快,先是去当初卫廷司告诉赵淑的裁缝铺,被告知一个能带他进卫家的家奴名字,后半夜的时候,他便在成功进了卫家。

    摸进后宅,带他进来的家奴轻声道:“前面便是五姑娘的闺房,朱总管,咱们走。”

    小朱子神色凝重,跟着那家奴往里走,突然一声“啊”的尖叫,让两人浑身一抖,瞬间退了回来,藏在隐秘处大气不敢出。

    那一声尖叫,引得周围的灯全部亮了,丫鬟婆子纷纷出门往闺房的方向聚拢,“姑娘,姑娘,您怎么了姑娘?”

    “啊!”又是一声尖叫,与之之前的尖叫相比,略有不同,之前的尖叫是惊恐和慌张,后面这一声则是绝望和恨。

    “怎么回事?”突然,有一道威严的声音传来,从小朱子的角度看去,恰好能看得见说话的人,竟然是卫钟氏。

    她满脸寒霜,目光如冰,问了一声,原本嘈杂的声音瞬间停止,有嬷嬷怯怯的过来禀告,“夫人,姑娘,姑娘割脉了。”

    “怎么回事,不是让你们看好她吗?”卫钟氏先找责任人,而并不是先去看割脉的卫家庶女。

    没等那嬷嬷回话,卫云舒便跟了进来,她披头散发的,身后的丫鬟追着给她梳头,她走得很快,丫鬟有点跟不上,“娘,发生了什么事?”

    她仿佛毛毛躁躁的,问话间,闯进了房间,刚踏进去就惊叫起来,“啊!怎么有男人?”

    “哎哟,我的好姑娘耶,您小声些,您的声誉要紧哪。”

    “来人,将院子里的人统统关起来,人在哪里,给我带过来!”卫钟氏气得脸色铁青,她身边的丫鬟婆子开始将院子门关上,然后将所有的人都聚在卫钟氏面前。

    几个有力气的婆子绑着一个男子押了过来,“夫人,是五姑娘的车夫,畏罪自杀了。”

    这话说得,简直诛心,然而卫钟氏并未指责,而是捏着鼻子,一脸嫌弃,却不得已的看了几眼,“扔到乱葬岗,喂野狗去吧,竟然敢玷污主子,他的家人,也都处理了。”

    “是,夫人。”心腹麻溜的下去办,小朱子没敢再动,接着看。

    只见卫钟氏进了屋,里面紧接着传来砸东西的声音,有女音呜呜的传来,想是嘴巴被堵住了,说不了话。

    “你若不想嫁到四皇子府去,跟母亲说一声即可,何必要作践自己?四皇子仪表堂堂,不比那车夫强?你也别哭了,整日里只知道哭哭哭,若哭能解决问题,我也不会为你操碎了心,来人,送五姑娘去家庙。”

    小朱子听了,暗自嘀咕,好一个嘴毒心毒的毒妇,五姑娘割了脉,却还要送去家庙,至始至终都没提过一句叫大夫。

    “夫人,不叫大夫来看看?”有人问出了他心中的疑虑。

    “闭嘴,夫人还能不心疼五姑娘?但若叫了大夫,事情传出去,你让日后五姑娘如何做人?府上的姑娘们如何做人?”有人呵斥了问问题的婢女。

    小朱子找不到话来反驳了,出了这样的事,这五姑娘不管是被人设计的,还是自愿的,这辈子算是完了。

    谁也没为那五姑娘说句公道话,几个力气大的婆子,将那五姑娘一架,拉出了院子,走时手上的血还一滴滴的滴在地上,她面如死灰,绝望的默默流泪。

    “将院子打扫一下,都散了吧。”卫钟氏打了个哈欠,牵了卫云舒的手,母女两从小朱子面前走过。

    只听卫云舒小声的问:“母亲,五妹妹死了,那咱们府上让谁去做四皇子妃?”

    “明日再说,大半夜的你过来凑什么热闹?姑娘家家的,你啊,多注意些,虽然是后宅,难免也有男子,被人看到了不好。”话虽如此说,她的神情却是宠溺的,半点没有怪罪的意思。

    卫云舒娇羞一笑,“知道了娘,今儿不是听到叫声了嘛,吓住了,就过来看看。”

    说话间,已走远,过来半个时辰,院子重又恢复了安静,小朱子心中悲凉,几条人命,就这样没了,且卫云舒与卫钟氏来得那么快,仿佛特意等着这刻般,说是无意经过,他死也不相信。

    既然人都死了,他也没待下去的必要,原路返还,拐着近路,回了孙府。

    天大亮后,赵淑打着哈欠起身,孙云看到她时,吓了一跳,“你眼圈怎么那么黑?”

    “黑吗?”她揉揉眼睛,让盛夏拿来铜镜看了看,看得不是很清楚,不过眼睛确实涩涩的,“可能是没睡好吧。”

    “你能没睡好,在想什么呢?是不是在想某人?”她坏坏的笑起来,凑到赵淑耳边,“芳心大动了吧,还死不承认。”

    赵淑得承认,许多情侣都是旁边的人说出来的,本来有点意思,但还没到要谈恋爱的地步,但旁边的朋友起哄,莫名其妙,感情了发酵酿成了烈酒。

    白了她一眼,洗漱后,往饭桌上一坐,小朱子便过来了,压低声音在她耳边将卫家的情况一说,赵淑吃早膳的心情都没了。

    “割脉可不是小事,恐怕显然人已经失血过多死了,卫家竟这般乱,难道就没有能压得住卫钟氏的人?”这个女人在卫家一手遮天,早晚要害卫廷司成功,不能大意。

    小朱子想了一下数日前调查到的各家族内部人际关系,道:“虽然有看不惯卫钟氏的,但在卫家还不足以与她抗衡,除非卫才韬永远回不来。”

    卫才韬是卫廷司的生父,就算要做点什么,也不应该是她动手,有点难办,孙云将粥吃完,抬眸随意的说:“不如,我代劳,废了卫才韬?”

    “不,别这么做,那是他的生父,不合适,算了,卫家的事不要管了,不管他们内部有多大的矛盾,我们都不宜插手,小朱子,你给我盯好了,若卫家想对我们做什么,或者想对卫元帅做什么,记得一定要第一时间通知我。”

    虽然,那些人待他都不好,但那也是他的亲人,她不能说杀就杀,若杀错一个,她们之间就有嫌隙了,虽然不能杀,却能防。

    将来如何,还得看他的意思。

    小朱子也觉得卫家如泥潭般,搅合进去了就很难出来,又禀报了其他地方来的情报,别的也就罢了,唯独一条,引起了赵淑的注意。

    谢锦瑟与寒门子弟私奔了!

    故事是这样的,谢锦瑟出身名门世家,诗书气自华样样不缺,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精通,更是心灵手巧,有一手好绣工,一手好厨艺,打小跟在嫡母身边长大,养成了端庄贤惠的性子。

    这样的谢锦瑟,好吧,确实很好,标准的大家闺秀,书香门第的才女。

    所以,这样优秀的谢锦瑟,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之下,认识了个寒门才子,才子虽然身着寒酸,出手不阔绰,但却举止文雅,谈吐不俗,才华横溢,模样也是俊朗不凡,是个温文尔雅的君子。

    才子佳人一见倾心,奈何皇命赐婚,拆了这对苦命的有情人,故事发展到这里,责任已经是明德帝的了。

    轮到谢运出场,他表现得很是大气,对寒门子弟丝毫没有看不起,反而很器重,夸赞其有才华,将来必定会有一番作为,他个人是不介意这门亲事,不会看不起才子的出身,只看重才干。

    而才子与佳人,是真心相爱,死也不要被分开,谢老夫人被这份真挚的感情所感动,亲自进宫找太后说情,希望天家成全这对苦命的有情人。

    谢运也亲自入宫,向明德帝请罪。

    坊间更是将这份超越了世俗,打破了世家不与寒门结亲的壁垒,许多文人骚客被这份感情所感动,纷纷提笔写诗填词。

    可以想象,在数百年乃至千年后,不明真相的后人,一定会因为那些文人骚客的诗词,而羡慕这对有着真挚感情,非对方不娶不嫁的才子佳人,然后衍生无数的传记小说。

    如同,陆游与唐婉的那首钗头凤,多少人为那首词感动,却不知,事实北非如此。

    太后听了才子佳人的故事,感动不已,亲自去劝说明德帝收回成命,明德帝此刻还躺在龙床上等彭老太医回来,朝政之事,多是太后在处理,此时太后亲自去找他,他还能不收回?

    听了卫家的消息,赵淑吃不下饭,然而听了谢家的消息后,她便胃口大开,还跨起谢运来,“谢大人真是通情达理,是个好人。”

    “以前你还说他是老匹夫,怎么现在又改口了?”她暧昧的冲赵淑笑。

    真的,赵淑特别想拿个包子堵住她的嘴,以前好好一闺秀,也没见有这揶揄人的毛病啊,做了孙家掌权人,就变性子了?

    “吃你的饭,多事。”虽是没好气的口气,然嘴角却忍不住上扬,现在只剩下琉璃和关玉荣了,希望这二位识趣些,不要抢他男朋友,不然休怪她不客气!

    不管做什么事,都讲究一个先来后到,她先来的好么,有优先权!别以为赐婚就能说人是她们的,她还单方面宣布大庸江山是她的呢,她能做女皇么?

    切……

    想通知后,她整个人都轻松了。

    “啧啧啧……”孙云故意嘲笑她,赵淑毫不客气的赏了她好几个白眼。

    用了膳,两人凑在一起,桌上放着两家情报人员送来的情报,相互对照了一下,找出最正确的情报,细细看起来。

    “你上次去江南,我和你父王都被刺杀,困在山里好多天才出来,围困我们的人,除了马家的人,还有一伙人我查了许久,近日才查到端倪。”

    孙云将一张画有白茶花的纸递给赵淑,赵淑接过,有些狐疑,这事永王没跟她细说,如今看她神情,怎么有点不自然?难道还发生了其他的事?联想到前几次的不对劲,惊讶的看向她。

    发现赵淑眼神不对,孙云低下头,在满桌的情报里翻翻找找,“你知道当初借兵给贤王的是谁吧?”

    转移了话题后,孙云的神色自然了许多,又有太多事需要处理,就暂且放过,“白茶花与贤王,有什么联系?贤王不是死了吗?”

    “是死了,但借兵之人还没死啊。”

    “还需要查吗?首先皇子无兵,根本无法借兵给他,那么自然只有藩王,藩王都反了,将来不管借没借,都是个死,白茶花倒是有点意思。”

    说到这里,她突然笑起来,“对啊,贤王的兵是谁借的,谁给他通风报信的,小朱子,去查一下,皇上病重,皇子们如今到哪儿了。”

    小朱子脑子转不快,不知道赵淑要做什么,不过孙云却知道了,两人对视一眼,都笑了起来。

    周围伺候的丫鬟们,纷纷低下头,她们家姑娘一人这样笑就已经很可怕了,现在君郡主也笑得如此邪魅,她们怎么觉得两人加在一块,比天下大乱还可怕?(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四章 结亲

    

    “回郡主的话,皇子们都回来了,不过太后没准他们入宫探望,也就这几日的事。”小朱子拎着声儿回禀,抱着拂尘挨在赵淑边上,蹭些冰气,凉快些。

    也不知是怎的了,京城格外的热,好些地方已经入秋,加衣裳了,京城还跟三伏天似得,都说今年天气异常,有大事发生,他觉着极对。

    赵淑想了想,托着腮望天,窗外的那几株秋海棠竟然开了,是不是有点早?

    “哎,想好了没啊。”孙云等了许久,发现她看秋海棠看得入迷,“那边没人。”

    赵淑斜了她一眼,道:“皇子们也是很闲,他们最近都在做什么?”

    “大皇子最近频繁的结交朝臣,不过朝臣们都拎得清,没谁搭理他,其他皇子也就那样。”这一代皇子也是倒霉,遇到明德帝手段还算强硬,不给实权不封王,想结交个朝臣,人家都不搭理。

    对皇子们好,封王给地,他们不知足,还想做皇帝,不对他们好,什么都不给,只养着,让他们念书,他们又显得百无一用。

    有利有弊,果真家天下最是难办。

    “怎么能没事呢,给他们找点事做,给谢大人传口信,请他上奏彻查贤王一案,滞在朝中那么久,该查一查了,皇子们有事做,就不闲了。”

    赵淑在说这话的时候,神情是很淡然的,那种秋困的感觉特别明显,仿佛几百年没睡好般。

    后来小朱子得知谢大人竟然找卫元帅要好处时,回忆起她此时的神情,才后知后觉的发现,郡主这是生气了。

    其实赵淑做此决定之前,并不知谢运找卫廷司要好处的事,她只不过觉得谢运此人为人通透,谢锦瑟之所以嫁不成卫廷司,是他暗中做了手脚罢了,而赵弼活动频繁,卫廷司还没回来,太子不在京城,她还不能给赵弼致命一击,想要遏制住他,谢运是最好的人选。

    说起谢运找卫廷司要的好处,其实也不算什么,他就是算准了将来天下安定后,卫廷司在朝中地位会超然,若不小心娶了太子最亲近的堂妹,是谁他也不知道,反正就潜意识里觉得将来这小子会腾飞,飞到天上去,而霍白川革新变法,限制了世家的势力,谢家会大不如前,他得找个能帮衬谢家的人联姻。

    故此,卫廷司收到他的信时,笑了起来,提笔回了一封,谢运收到信的时候,手都气抖了,不过也很庆幸,幸亏他神机妙算,知道不能让谢锦瑟嫁过去,不然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他又得大出血了。

    恰此时,小朱子派人过去求见,他听了赵淑的意思,心那个恨哪,现在皇子们都在寻找出路,忙得不亦乐乎,他虽不搭理,却也不招惹,皇子们没实权,将来也能落个富贵,不会没好下场,现在他去招惹这些皇子们,不是吃饱了撑的吗?劳心劳力,还没好处拿。

    不过,再一看卫廷司的来信,他认命了,哎,还是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

    翌日早朝,太后在珠帘之后,张楚高声道:“有事快奏,无事退朝。”

    “臣,有事。”谢运抱着玉笏站了出来。

    太后有些诧异,近来事情进展得都极为顺利,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战事上,按理说谢运不会有什么事才对,不过他既站出来了,她也便听听,“奏来。”

    谢运瞄了一眼同样一脸诧异的秋樘始和颜时忍,这三人一般有事要奏的时候,都会事先商量一番,但此事三人没商量过。

    组织了一下语言,道:“禀太后,数日前护国寺一案,尚未理清,臣请奏彻查。”

    贤王已死,借兵给他的是藩王,这是毋庸置疑的,大部分朝臣并不觉得此事还应该有后续,扫平了藩王,不就结案了吗?

    不过,毕竟是当朝唯一一个正一品手握实权的重臣,大部分心里想着,谢大人言之有理,只是不知这理在何处。

    所有人都竖起耳朵听。

    过了片刻,太后也不知是打什么主意,但众臣感觉她懂了谢运的用意,“既如此,此事谢卿去办吧。”

    朝上又讨论了一番战事和变法革新的事,便退朝了。

    下朝后,秋樘始与颜时忍围了上来,“谢大人,您今日此举意欲何为?”

    “哎,得罪人了。”谢运也不藏着掖着,苦着一张脸说出来。

    秋樘始与颜时忍对视一眼,还是不明白,“不知谢大人得罪了谁?”

    “还有谁,还不是太后那宝贝疙瘩。”谢运连形象都不顾了,捶胸顿足的装可怜。

    “君郡主?谢老,说来听听,你是如何得罪她的。”秋樘始一想就想到了赵淑,本能的排除掉永王,永王此人在他眼里是个老实人,根本不是威胁,唯有赵淑,这女子是个棘手的。

    颜时忍也很好奇,两人一左一右的架住谢运,不让他溜走。

    谢运看了两人一眼,一咬牙,“一品居再说。”

    三人一合计,就去了一品居,要了间雅间,上壶茶,开始细说,只听谢运道:“数日前皇上赐婚,将我一孙女嫁于卫廷司做妾,你们可能都不知道,我这孙女以前和太后那宝贝疙瘩有过节。”

    “什么过节?”秋樘始紧接着问。

    谢运顿了顿,一脸嫌弃,还有没有朝廷重臣的模样了?如此的八卦多舌。

    “不过是女儿家的事,不值一提,先说昨日,我收到君郡主的话,说是要给皇子们找点事做,所以就将贤王的事翻了出来,给皇子们找事做,不就是给四皇子找事做吗?四皇子一回京就闹出那么大的事,君郡主要给他教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