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宗女_阿蛮-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不知道……

 第七十八章 俗话说 (祝大家开开心)

    赵淑来到琼华院,看到满院的好东西,整个人都乐了。

    乳瓷,一整套。

    白玉雕竹屏风,一面。

    云锦十匹,蜀锦十匹,织锦十匹,织金锦十匹……

    蕊蝶兰,一盆。

    小郭子等人低着头,侯在一旁,静等赵淑的雷霆怒火。

    谢家这是在打脸,赤裸裸的打脸,张扬的打脸,毫不掩饰的打脸!

    然而,等了许久,赵淑都没有降下怒火,而是道:“府上正拮据,谢家就送来这尚好的东西,真不愧是乌衣门第,积善之家,小郭子,替我去谢谢谢书令。”

    小郭子有些反应不过来,郡主难道不应该是一怒之下,把东西都砸了么?

    “是。”反应过来后,他急忙答道,只是这话时什么意思?

    赵淑不等他问,便对绿萝道:“去告诉福伯,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繁华的地段盘下一个最显眼的铺子,银子不是问题,实在没银子,姨娘们这个月的月银就不要发了,还有那些歌姬的也不用发。”

    绿萝本能的觉得,郡主虽然没发火,脸上也笑着,但她还是觉得郡主此刻非常之生气。

    领命下去后,还不断的想,郡主是不是在打主意把谢家的人都打一顿,没办法,赵淑有前科,她只能想到这一步了。

    绿萝和小郭子都下去好,赵淑才对初春道:“东西都入册入库。”

    说罢写了个方子找彭太医去了。

    找到彭太医的时候,他正在冥思苦想,赵淑来了都不曾察觉。

    看了案上放的书,一个治眼疾的方子,写了一大半,赵淑认真看了看,道:“肝肾不足,精血内亏,阴虚火旺,引发的眼疾。再加一味决明子……”

    她话还没说完,彭老太医就已经跳了起来,这个年纪,做这个动作。完全没有任何难度,他跳到赵淑面前,大声问:“你刚才说什么?”

    赵淑被她这一惊一乍的吓得不轻,道:“肝肾不足……”

    “不是这句,”他打断赵淑。

    “决明子?”

    “对对对。这味药性寒,有润肠通便之功效,也可清肝明目,老夫终于把这方子配齐了。”他自言自语的,嘴里神神叨叨,手下飞快的在书上写上明决子三个字。

    写完,回头,猛的看到赵淑,他吓得后退两三步,“老夫见过郡主。”话说完。想起刚才是赵淑提醒了他,顿时一张老脸涨得通红,第一次,对自己的医术没了信心。

    想老夫行医几十年,还不及一个小丫头精通?心酸呐。

    赵淑好笑的看着他,道:“彭老,我今日是来找你研究洗发方子的。”

    “哦哦哦,可有什么想法?”有了对自己的不自信,面对赵淑,彭老太医变得格外的别扭。老夫一把年纪了,难道还真不如一个小娃娃?

    赵淑完全不知,此时他正与天人交战,示意身边的盛夏和晚冬将案几收拾干净。这才取出事先写好的方子递给彭老太医看。

    老太医虽然老,但身体很是健朗,完全没有老眼昏花,平时看着挺老眼昏花的,但一遇到方子,这毛病。立刻便见好。

    看了好一会,他抬起头,目光灼灼的看着赵淑,“此方乃郡主所配?”

    赵淑立马摇头,“非也非也,是我在翻看医书之时,偶得的方子,只是方子不全,我自己加了一两位药,所以心里极为不自信,想请您老帮忙看看。”

    “不知,那医书可否借于老夫瞧一瞧?”彭老太医想,一个小娃娃看了那医书,竟精通医理到这地步,若他看了,岂不要成神医,一想到能那绝世医书,原本的不好意思,顿时便没了。

    赵淑有些为难,“您可认得我母妃?”

    彭老太医回忆了好一会,才想起赵淑母妃是谁,当年的邑光侯府可与现在不同,而江影本人又顽劣,就算故去十年之久,彭老太医还是能想得起来。

    他点头,“听说过。”

    “彭老,您也知道,我母妃素来不服礼教,常常做一些惊世骇俗之举,这医书,便是她在外游历时偶得的,母妃之物,阿君不忍外借,不过阿君愿意拿医书里的内容,与彭老您分享。”

    若别人听了她这话,定会说一句,什么在外游历,分明是离家出走,什么是不服礼教,分明是离经叛道。

    不过,彭老太医只有医书、分享,这几个字眼,“是老夫唐突了,如此高明的医书,能得与分享,老夫此生足矣。”

    “彭老客气了,医者治病救人,有好的方子,我怎会藏着掖着?岂不辜负了那创方子的人?”实在是这些东西,在现代,都公开化,无数好的医书,都被出版成册,在市面上,在学校里,都能看到。

    彭老太医顿时对赵淑佩服得五体投地,真乃大气啊,不愧是皇家郡主,他与之相比,简直太狭隘了。

    赵淑不知,自己不过是将背来的东西,和他分享,便得了这位老太医的敬意。

    “老夫,与郡主相比,多有不足,多有不足啊。”他不断感叹。

    为了让他不继续感叹下去,赵淑忙丢下方子,“彭老,此方子是否管用,乃需观后效,您老费心了,若能制成药膏便更好了。”

    说完,逃似的离开了,被一个老人家嚷着我不如你啊,还真是感觉好心虚。

    回到琼华院,东西初春已经全部收归入库,绿萝和小郭子也回来了,小郭子见着赵淑,立刻上前禀报,“郡主,奴才没见着谢书令,谢家的人说谢书令在午休。”

    赵淑看了一眼日头,若午休,此刻也该起身了,而且王继阳和绯池闹得那么凶,谢运睡得着才怪。

    “再去。”

    小郭子领了命,又往谢家跑。

    小郭子走后,绿萝急忙上前,“郡主,福伯说后日差不多便能办成。”

    “恩,时间刚刚好。”赵淑说了一句,便去了小书房。

    绿萝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郡主是什么意思?是不是要谢家吃不了兜着走?她突然好兴奋,好期待。

    俗话说,三岁看老,这句话放在绿萝身上,虽然年纪是大了点,却非常客观,在未来的日子里,绿萝的就像赵淑的前锋,无往而不利。(未完待续。)

 第七十九章 谁也不能睡 (祝事事顺利)

    小郭子身手好,但来来回回跑了六七趟,面上也掺了许多汗。

    “还是没见着?”赵淑幽幽的问,王继阳还在外面闹,科举舞弊案,封地上的事,还未结束,有些时候,正好可以乘乱了解掉。

    “是,谢家的人说,谢书令在忙,任何也不见。”

    “那你便去找谢家大爷。”赵淑就像在说今天天气不错,说罢,加了一句,“一定要无比高调的去。”

    “哎。”小郭子转身又出了门。

    大约两刻钟,又回来了,“郡主,谢家的人说,谢家大爷不在府中,要十来天才会回来。”

    “谢家大爷不在,你便去找谢家大夫人,大夫人不见,你就找谢家老夫人。”

    小郭子,又去了,两刻钟后,满头大汗的回来,“郡主,谢家的主子们都无暇见任何人。”

    赵淑这些不折腾了,“你去洗漱去吧。”说完关了小书房的门。

    傍晚十分,小书房的门打开了,赵淑分别拿出两张纸,递给盛夏和晚冬,吩咐道:“去,去街头巷尾,找些小孩,教她们唱俗谣。”

    盛夏和晚冬接了纸,看几眼,心下顿时明白郡主要打什么注意了,就是嘛,郡主怎么可能是吃亏的主。

    两人领命下去后,赵淑找来初春,“带些人,以谢家的名义给王大人和绯池等人送些好吃的,大热天的,烧几壶好茶,一并带过去,记住了,他们可都是国之栋梁,不可怠慢。”

    初春听了最后一句,打了个哆嗦,她可不是绿萝,很明白赵淑要做什么。

    天气炎热,双皮奶成了永王和赵淑常用消暑品。正吃着,厨房便派人来问在何处摆饭。

    赵淑想了想,“沉松院,告诉杏儿。做双皮奶的时候,给彭太医也送一份过去。”

    那婆子听了,忙道:“是。”便福身下去了。

    来到沉松院,永王正在捣弄紫金冠。

    “父王,回头让绣娘制一身衣裳。与这紫金冠相配。”赵淑道。

    永王摆弄了一会,往几上一扔,“别人用过的,也就谢家人宝贝,为父见这紫金甚是华贵,便想着找人另作一顶,你看,为父样图都画好了。”

    赵淑接过宣纸一看,永王想来是许久不拿笔,笔锋软趴趴的。线条也不直,不过却不妨碍观看,一眼便能看出,东西做成后的样子。

    想来,以前自己父王在作画这方面,也是颇有基础的。

    “父王喜欢便做罢,就怕好的匠人难找。”如今这个年代,不比现代,好的匠人确实难找。

    一般技术还行的匠人,都会被某一家族买走。签了死契。

    “为父刚好认得一人,明日便去找他。”

    赵淑讶然,不过没有问,永王认识的狐朋狗友多了去了。有那么一两个特殊的,也不足为奇。

    “父王,明日一早,您随我进宫如何?”

    “进宫?可是被谢家气着了?阿君莫怕,为父定给你出气。”永王心里怄着一口气,谢家欺人太甚!

    赵淑微笑。心里暖暖的,从小娇生惯养,被先皇和太后捧在手心里长大,嫡亲兄长又是皇帝的父王,需要用阴谋诡计的地方不多,怎么是谢家人的对手,有这份心就够了。

    “父王,阿君没有生气,也没有怕,听闻王大人带着人请命彻查科举舞弊案,想必皇伯父如今正为难着,咱们去看看,能不能帮上忙。”

    永王迟疑了,“政事,有你皇伯父,你就甭瞎操心了。”

    “政事,阿君自然不操心,只是帮了皇伯父,能让谢家倒霉,您帮不帮?”赵淑说着,自己就阴测测的笑起来了。

    永王眼珠一转,“为父岂是那种公报私仇之人,只是为父身为大庸亲王,尚未立有寸功,如今皇兄有难,自是奋不顾身,明日你起早些,同为父进宫去。”

    赵淑:……父王,您敢说不是为了公报私仇?

    还跪在东门的王继阳,远远的见着几个丫鬟小厮,抬着一人高的食盒,朝她走来。

    走在前头的,王继阳见过,便是君郡主的丫鬟,叫什么名字,不记得了。

    初春来到王继阳面前,福了福身,道:“见过大人。”

    “无须多礼,可有事?”他跪了一天,此时汗流浃背的,膝盖也酸痛不已,但还是挺直了腰板。

    初春第一次,对王继阳生出了钦佩之心,道:“奴婢只是路过。”她说完,让出身子,指了指那巨大的食盒,“这是谢家给大人送来的吃食,和茶点。”

    随着她话音落下,丫鬟小厮们将食盒放下,打开,顿时,饭菜香喷喷的想起瞬间随风飘散。

    丫鬟婆子们也不等人发话,取出干净的碗筷,盛饭,摆菜,还贴心的每人一杯上好的铁观音。

    王继阳看着自己眼前的饭菜,突然仰天长笑起来,“哈哈哈,哈哈哈”

    笑了好一会,眼泪都快出来了。

    夜色刚降下,杨府敬波亭,“杨兄,这该如何是好,皇上虽然目前没答应,可这仗势,皇上必定会答应的呀。”王宽祁一进门就开始说,他心急如焚,这些日子,他以为王继阳会忙不迭的先进入王家。

    可没想,没想到,王继阳的心如此大,压根没来过王家。

    杨仲脸色冰冷,“慌什么,皇上不是还没答应吗?”

    “杨兄,难道你不慌?那王继阳可是在你家门口兴风作浪啊。”王宽祁指了指东门的方向道。

    “慌有何用?皇上就算答应了又如何?”杨仲有种无力之感,却嘴硬的不肯承认。

    王宽祁接话道:“又如何?卫廷司,你说去了又如何,可结果呢,他如今还好好的活着。”

    “哼。”杨仲冷笑一声,“既然暂时除不掉卫廷司,那么就先出掉王继阳。”他咬着牙把话说出来。

    “杨兄,这个主意好,择日不如撞日,就今晚行动,过了今晚,时局再变,不好掌控。”

    赵淑用了晚饭,回到琼华院,总觉得眼皮直跳,心绪不宁,手里的书,拿反了都不知道。

    “郡主,要不,歇息吧。”绿萝道。

    “不。”她突然站起,“今晚谁都不能歇息,你告诉父王,一会我去陪他下棋,把莫钦叫来。”(未完待续。)

 第八十章 不杀你 (初二,给大家拜年)

    月华如水,浸入茫茫夜色,安静的街道上,不时有醉汉跌跌撞撞走过,嘴里还骂骂咧咧发着酒疯。

    “汪汪,汪汪汪……”

    当深巷第一声狗吠响起,整个京城瞬间沸腾了。

    暗巷内,醉汉努力的想站直,已经被麻痹的神经,却怎么也不听使唤。

    突然前方有兵器相撞的声音传来,他醉眼朦胧的,依稀见得前方不远处,前一刻还有灯照明,下一刻,便瞬间熄灭。

    “乒乒乓乓。”声音,越来越激烈,他打了个饱嗝,想走近去看,突然,后脑勺被一硬物击中,软倒在地。

    王继阳笔直的跪在地上,他身后跪了一地的人,而在不远处,三十几个蒙面人鬼魅般靠近。

    瞬间,四面八方,‘咻咻咻’射来利箭,从不同地方,刹那间冒出许多同样蒙着面的人,只是他们身穿灰衣。

    眨眼功夫,黑衣人与灰衣人交织在一起,鲜血,染红了地表,却半点没有波及跪在地上的王继阳等人。

    跪在地上的人,仿佛不处于另一片时空般,面不改色,连眼皮都没动一下。

    大概一个小时左右,黑衣人渐渐不支,原本的三十多人,此时,已经所剩不多,明显是领头人的黑衣人啸了一声,还有一口气的黑衣人纷纷边打边退。

    不过,最终大部分黑衣人都没能成功逃脱,只有那名领头人成功甩掉对手逃入暗巷。

    然而,那领头人刚跃进暗巷,便被网住了。

    灰衣人并没有追上去,而是人杀了之后,迅速处理战场。天微亮之前,这里,已经恢复如常。

    只是,空气中,还散发着血腥味。

    于此同时,永王府,一座假山后。“快。快处理,真晦气。”此声音低沉浑厚,一听。便知是莫钦的。

    “大人,总不能人人都跌落假山吧,另外两个怎么做?”有人问。

    “落水,上吊。撞墙,你傻呀。”这道声音明显轻快得多。

    “不是。我说的是,那不是咱们府的那两个。”

    “扔到乱葬岗去。”莫钦的声音响起。

    沉松院,毕巧拿了两件披风过来,披在赵淑和永王身上。

    “王爷。郡主,天快亮了。”她轻声道。

    赵淑挪了一下马,“父王。阿君要将你的军了。”

    “哎,怎么又输了。”永王惋惜。喝了口茶,“再来,真是的,性子跟你母妃似得,稍稍认一下输,会少块肉?”

    他不满的埋怨,赵淑摆棋的手,突然顿了顿,笑道:“如果,母妃还在世,您还养这么多女人吗?”

    冷不丁问这一句,永王愣了好久,他看向赵淑,却又不是在看赵淑,仿佛,眼里空空如也,什么也没有。

    许久,他放下棋子,“天色不早了,咱们准备准备,进宫吧,陪陪你皇祖母,等你皇伯父下朝。”

    赵淑支吾的道:“哦。”

    棋也不下了,站起来,便直接去净面,福喜和福庆急忙跟上。

    毕巧看着永王消失的背影,无奈摇头,对着赵淑福了福身,跟了出去。

    永王刚走,小朱子和莫钦便过来了。

    两人一齐行礼,道:“郡主。”

    “莫大人你先说。”赵淑迅速收拾好心情,坐在椅子上问。

    莫钦弯了弯腰,拱手道:“郡主,府上好几位姨娘去了,还有几位歌姬。”

    “恩,姨娘们也可怜,都厚葬了吧,让初春等人去办。”赵淑冷笑,敢来永王府做细作,就要有被清除掉的觉悟!

    莫钦低着头,道了一句是,便站在一边,赵淑的反应,冷漠到让他胆寒,只不过一个九岁的孩童罢了,她从未在任何女子身上看到这样的戾气。

    不过,那些女人,他也不会可怜,吃王府的,穿王府的,用王府的,却时时刻刻都在出卖王府,这种人,活该被清理掉。

    “小朱子,怎么样?”

    “回郡主,人抓到了。”小朱子回,他第一次执行抓死士的任务,到现在都心有余悸。

    赵淑站起来,“带我去看看。”

    来到正院书房,赵淑看到一个黑衣人躺在地上,脸上的面纱已经被取下来,嘴被一团布堵住,整个人被绑得严严实实。

    走过去,踢了一脚,发现人还晕着,取下一根金簪,扒了黑衣人嘴里的布,捏住下颚,动作快准狠,将藏有毒药的毒牙迅速挑掉。

    一旁的小朱子和莫钦都是神经一绷,郡主太狠了。

    牙齿被挑落,鲜血瞬间便留了出来,拔牙的疼,可以让人痛到神经麻木,黑衣人被疼醒了。

    当他睁开双眼,疼得大口喘气的时候,赵淑笑眯眯的与他对视,“牙挺硬,我手都疼了。”她甩甩,因紧握簪子,又用力过大,而戈着了道深深痕硬的手,久不动手解剖,生疏了,虽然和拔牙有些不同。

    在现代的时候,解剖、病理、药理、生理,这些必修课,以前她都是门门拿忧的。

    没了毒牙,那黑衣人想要咬舌自尽,赵淑迅速点了几下他的几处麻穴,虽然她不会武功,但人体一百零八个要害穴,她可是一个没忘。

    黑衣人只觉得全身麻木,动弹不得,但思维却无比清晰。

    “想死?你觉得有那么容易吗,杨全。”赵淑慢条斯理的说。

    杨全眼里有震惊一闪而过,没想到仿佛漏斗般的永王府还有如此高手,而且看似刁蛮任性的郡主,竟有如此手段。

    他是什么时候暴露?为什么自己的名字永王府的人会知道?数个问题袭上他的心头。

    可惜,赵淑是不会解释给他听的,其实她也不确定此人便是杨全,在前世,她只不过是听了顾重宣说了一句,‘难道那人是杨家死士头领杨全?’。

    不过,从反应来看,此人是杨全无疑。

    可怜杨全,从心底轻视永王府,才露出了震惊的眼神,让赵淑确定了他的身份。

    赵淑好笑的看着他,“本郡主不杀你,也不需要你的情报,没了你,本郡主倒要看看杨仲是怎么一败涂地的。”

    杨全也是从死人堆里走出来的,然而,此时他却觉得眼前这个九岁的孩童,可怕无比,仿佛,她才是真正从地狱里爬出来的厉鬼。

    说完,赵淑施施然离开了正院书房,小朱子手脚麻利的将杨全再绑几圈,重新堵上嘴巴。

    永王府人少,正院十年没人住了,空房子又多,杨仲恐怕死也想不到他的死士首领被丢在这里。

    进宫的时候,赵淑有些恍恍惚惚的,永王也不知在想什么,两人分两辆马车,缓缓驶向皇宫。

    “踏踏踏踏。”一连串急促马踏地面的声音传来,绿萝道:“何人大清八早的在街上驰马。”

    赵淑觉得马车里有些闷,她选开窗帘,突然顿住了,“怎么是他。”

    “谁?”绿萝问。

    赵淑没有回答,只是默默想事情,想了一路。(未完待续。)

 第八十一章 笔墨伺候 (初二,给大家拜年)

    来到宫里的时候,太后刚坐下,准备用早膳,积云禀报,她便道:“如此早,定是没用早膳便进宫了,快去多准备些。”

    “是,太后。”赵淑和永王常在慈宁宫用膳,积云和金夕等人,都知道两人的口味。

    一见到太后,赵淑便依了过去,缠着太后的胳膊,“皇祖母,打太极没?”

    “打了,打了,你这小管家婆。”太后乐呵呵的戳了戳赵淑的额头。

    赵淑摸摸自己额头,吸了吸鼻子,“好香,金夕姑姑的手艺就是好,王府上那些人的手艺,若是有金夕姑姑一半儿的好我就知足了。”

    一旁伺候着的金夕一凛,郡主还惦记着让自己收徒呐,于是看了太后一眼,见太后脸上那宠溺的笑容,便放开胆子道:“郡主让奴婢收徒也不是不可以,只要那丫头能过得了奴婢的关。”

    “一言为定!皇祖母可要给阿君作证。”赵淑立马跳起来,脸上兴奋无比。

    做饭,简单,但做美食,却不简单,她虽然吃过很多美食,也知道那些美食的大概食材,但没有一个懂厨艺的人去实践,根本就做不出好吃的东西。

    并不是会做饭的人,便叫动厨艺。

    所以,她才心心念念的让金夕多教教杏儿,杏儿此人,她观察了一段时间,觉得能培养,这才提出的让金夕收徒。

    “只要你不要走哀家的金夕,随你去。”太后对身边的人,极为宽厚,从言谈举止中,便能体现出来。

    伺候了太后一辈子。甚至连出宫的机会都推掉了,金夕听了太后这话,心里满是感动,“奴婢岂敢诓郡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