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华_闲听落花-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先生连连点头,“你放心。”
  “还一件,未雨绸缪,得给钟嬷嬷找个让人放心的地方,让她安稳养老,得好好安置……”李文山话没说完,就被秦先生打断:“到这儿就可以了。”
  李文山怔了,秦先生神情严肃,“五郎前途无量,往后身边属官、幕僚、管事众多,该怎么吩咐属下,从现在起,五郎就要多学着些。”顿了顿,秦先生垂下眼皮,“五郎自小成长在外,没有长辈……恕在下直说,李家底蕴深厚,可五郎成长在外,受益不得。往后,这些御下之道,五郎要留心习学。”
  李文山连连点头,却一肚皮纳闷,他要学什么?他让他给钟嬷嬷找个稳妥养老的地方,还能怎么说?使个眼色?
  “五郎一定要正大光明,五郎本来就是个正大光明的人,别的,这会儿有我呢,以后,自然有别人,五郎放心。”
  李文山连连点头,这回不光一肚皮纳闷,还顶上了满头雾水,这话,什么意思?
  “还有件事,你昨天走得急,常平仓的事已经发动了,过几天你还要再辛苦一趟,找机会点一点你阿爹,这是后手。”
  “好!”李文山这回是真听懂了,赶紧答应。
  ………………
  送走李文山,徐太太把洪嬷嬷叫进屋,关了门嘀咕了半天,洪嬷嬷出来,紧绷着脸,脚步却轻快的仿佛只用脚尖着地。
  李夏坐在廊下小凳子上,瞄着洪嬷嬷带风的脚尖,再看了几眼跟在后面,沉着脸出来的阿娘,站起来,跟着洪嬷嬷往后院去。
  阿娘要动手了,她不能闲着,帮不上忙,也得看着。
  洪嬷嬷脚步生风的忙了大半天,刚从厨房出来,看门带粗使的杂役老郑头在二门外头冲她招手。
  洪嬷嬷紧几步过去,老郑头往外头指了指,“外头一个汉子,找你好几趟了,说是你老家来的。”
  洪嬷嬷出了角门,正东张西望,靠墙角站着的吉大扬着手,一脸笑奔过来,“洪大嫂子,是我。”
  洪嬷嬷下意识的往后退了一步,一脸警觉的瞪着吉大,这人她不认识。
  “洪嬷嬷。”吉大瞄着四周无人,垂手陪笑道:“是五爷打发小的来寻您的,小的姓吉,贱名吉旺,和弟弟吉盛,被大老爷指过来侍候五爷,半个月前就从江宁过来了。今儿早上,五爷吩咐小的过来找您,五爷说他远在杭城,诸事不便,外头有什么事儿,以后就给您禀报,听您吩咐。”
  洪嬷嬷呆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这五爷,是她家五哥儿,这大老爷,是大老爷,赶情五哥儿早就……
  “外头有什么事儿?”洪嬷嬷顿时有些紧张了,拿捏着问了句,她家五哥儿,好象比她想象的厉害多了……
  “借一步说话。”吉大不时瞄着角门里,门两边他看不见,还是远一点说话比较稳妥。
  洪嬷嬷跟着往前,站到离角门不远,四下不靠的大樟树下,吉大压低声音,“是钟婆子的事,五爷早就吩咐小的们留意钟婆子……”
  吉大将钟嬷嬷在外结识了那个扬州回来养老的娼妓当知己的事说了。
  “……五爷吩咐小的们盯紧,今天早饭后没多大会儿,钟婆子就从后衙出来,看样子很不高兴,转到衙门前二道街,到老白家买了一斤羊杂,半斤猪头肉,又到隔壁拎了两瓶酒,就去了杨婆子家,直到一个时辰前,才从杨家出门回来。”
  洪嬷嬷听的有点傻怔,五哥儿已经做了这么多事儿……
  吉大见洪嬷嬷一脸呆怔,只好笑着多说几句,“五爷从前让盯着杨婆子那边,是说钟婆子和杨婆子都是扬州养瘦马的出身,一见如故,说的都是知己话儿,也许能从杨婆子那里,知道钟婆子是怎么想的,能探出一句两句真心话。”
  洪嬷嬷听到这里,眼睛亮了。
  今天一早上,太太和她说了梧桐的事,最发愁的,就是怎么跟老爷说,才能让老爷相信这些话、这些事。
  这个杨婆子这里,能不能想想办法?
  “我先跟太太禀报一声,看看太太是什么意思,辛苦你了。”洪嬷嬷往袖子里摸银子。
  吉大是个机灵精明无比的,忙欠身笑道:“嬷嬷别客气,小的们另有地方领用银子,五爷吩咐过,洪嬷嬷这里要用银子,也只管跟小的说一声。”
  洪嬷嬷不摸了,“那我就不客气了,银子暂时不用,五哥儿给我留下不少,我要是有事,怎么寻你?”
  “嬷嬷就到黄家老店寻吉大郎。”吉大答了,退后几步,告辞走了。
  洪嬷嬷进了角门,找了个避人的墙角站了半天,粗粗理了理刚才的事,平和了气息,才往里进去。
  李夏站在花坛边上,看着洪嬷嬷出去,又看着洪嬷嬷回来,吉大到角门时,她就看到了,看洪嬷嬷的神情……应该很不错。
  没几天就是月中,万松书院逢十五初一各休一天,十四日晚上放了学,李文山和秦王等人挥手告辞,飞马奔回横山县。
  到家已经半夜了,李文山一肚皮话要跟李夏说,却也只能等明天了。
  大睁着眼躺在床上,李文山觉得这一夜,他肯定睡不着,明天有那么多的事:一是常平仓,二是梧桐说的事,他告诉阿娘好几天了,怎么一点动静也没有?阿娘到底什么意思?还有秦先生那些话,好象还有别的意思……
  好象就这三件事,李文山掐着手指头又算了一遍,也就三件事,他怎么觉得事多的简直理不清一样?
  李文山两只手一起挠头,照阿夏的那些话,他以后位极人臣总是算得上的,那一天得理多少事儿?现在三件事他就乱了,他是怎么位极人臣的?
  这事儿,有点儿想不通……
  李文山没想多大会儿,就呼呼睡着了。


第48章 有其主才有其仆
  李夏趴在李文山旁边,拿了根鸡毛往他鼻孔上挠,李文山猛打了个喷嚏,醒了。
  “太阳晒到屁股上了!”李夏跳起来躲开喷嚏。
  李文山跳下床,蹲到李夏面前,“阿夏,好几件大事!常平仓……”
  “阿娘让我看看你醒了没有,要是醒了,让你去吃早饭,今天的早饭摆了满满一桌子。”李夏手指竖在唇上,示意李文山先别说这些。
  阿娘在等五哥吃饭,这才是最重要的事。
  “这就来!”说不上来为什么,在看到阿夏后,李文山只觉得昨天晚上的焦虑一扫而空,愉快的一跃而起,奔去洗漱。
  吃了早饭,陪着阿娘阿爹说了一会儿在书院怎么念书,怎么吃喝诸如此类的细事,李县令去了前衙,李文山牵着李夏到后园去玩。
  “常平仓的事发动了。”四下无人,李文山先说最重要的事。
  “知道了,阿爹这几天一直在忙这事。”李夏随口应了句。
  “阿夏,这是大事,万一那两个坏货把锅往阿爹身上安……”这是李文山最担忧的事。
  “不只那两个师爷……”李夏想着那位和苏贵妃只拐了两个弯的亲戚吴县尉,算了算了,先不提这个,事有缓急,一件一件来。
  “这事有秦先生呢,秦先生跟着大伯从小县县令做到现在的封疆大吏,要是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何况还是以有心算无心,要是还能让阿爹湿了鞋,秦先生就不用活了。咱们不用管这个,那个叫郭胜的,到横山县了么?”
  “说是到了,先生昨天就回来了。对了,那天我赶到杭城,先去见了先生,先生的话,含含糊糊……”
  李文山将秦先生那番话几乎没走样的重复了一遍,“……这话我就没听明白,我怎么不会吩咐话了?还有……”
  “秦先生……”李夏话刚开个头就顿住了。
  五哥让他给钟嬷嬷找个稳妥地方安养晚年,是真正的安养,秦先生话里的稳妥安养,是彻底稳妥……算了,这些还是暂时别跟五哥说了。“认主了。”
  “什么?”李文山没听懂。
  “以前,秦先生是大伯的人,现在,秦先生是你的人了。”李夏想着秦先生和郭胜,秦先生她至少听说过,这个郭胜,她一无所知,唉,先放放吧。
  “有秦先生,至少衙门的事,咱们能省点心了。”
  吴县尉的背景,秦先生应该比她更清楚,大伯肯定没走吴贵妃的门路,秦先生对吴县尉的防范,必定十分严谨,这就好。
  “衙门的事,不用咱们多管,阿娘这边,咱们得推一把。”李夏跳上一块石头,又跳下来。
  “怎么推?”李文山赶紧张开胳膊护在李夏身后。
  “用一用那个杨婆子……你还是先去找一趟洪嬷嬷,我觉得洪嬷嬷好象有什么想法,先听听她是怎么想的,还有阿娘。”
  李夏想着这几天洪嬷嬷有些神神秘秘的样子,话到嘴边,又转了主意,这件事得让阿娘来办,她和五哥袖手旁观最好。
  “对了,钟嬷嬷要送姐姐给人家做妾这事,阿娘还不知道呢,你把这事告诉洪嬷嬷,再跟洪嬷嬷说,阿爹的脑袋已经长在钟嬷嬷脖子上了,咱们只能指着阿娘,阿娘要是再这么下去,从你到我,都得死在钟嬷嬷手里。这是实话。”
  李文山不停的点头,不是从他到阿夏,而是从阿爹到阿夏。
  ………………
  洪嬷嬷从屋里出来,往上房走了几步,转身往后园去了。
  她这会儿心里百感交集,心情激荡的厉害,她得先静一静心。
  洪嬷嬷脚步极快,一直走到后园那块菜地旁,蹲下来,看着眼前绿油油的小青菜,心潮澎湃,百感交集。
  她是在徐太太定了亲之后,才到徐太太身边侍候的。
  徐太太四五岁时,母亲难产,一尸两命,两年后,父亲春闱时淋了雨,放榜后也就半个月,就一命呜呼,留下徐太太一个孤女,和一个同进士身份。
  徐家虽说也算得上书香门第,可也就是个书香门第而已,既不贵,也不富。
  徐太太定亲永宁伯府,虽说是庶子,又有些传闻,可跟徐家比,还是高攀的厉害,定亲之后,徐太太的祖母霍老太太,就把自己的丫头洪嬷嬷一家,给了徐太太做陪房。
  洪嬷嬷对徐太太情份一般,可从山哥儿起,这四个孩子,都是她手把手带大的,特别是山哥儿和冬姐儿两个,她从襁褓抱起,眼看着长到这么大,她看他们,跟自己亲生的孩子没什么分别。
  钟嬷嬷要祸害山哥儿这事,她当时眼花缭乱的还没顾上生气,就得了山哥儿那一番私下交待和一包银子,浑身上下,就只有对山哥儿竟然如此出色如此不一般的激动和欣慰了。
  这会儿,她气的浑身发抖,原来那钟婆子还想着祸害冬姐儿,要把冬姐儿送给人家做妾!冬姐儿多好的孩子,她怎么下得去手?她还是个人吗?!
  洪嬷嬷只气的胸口一阵接一阵的闷堵。
  不能生气,太太不争气,老爷混帐,不是一天两天了,她不跟他们生气。她看着山哥儿呢,看着冬姐儿呢,还有那两个小的,她不生气……她不用生气!
  洪嬷嬷站起来,背着手围着菜地转了几圈,如今不是从前了,山哥儿长大了,这样明白,这么有本事,她还生什么气?她能动手了,还生什么气?
  山哥儿说的对,得借着这事,让太太刚强起来,太太要是能从此刚强起来,那最好,要是这样的事,她都刚强不起来……
  山哥儿说的对,那她就帮着山哥儿,护着哥儿姐儿,让他们自己护住自己!好在哥儿姐儿都大了,好在,哥儿姐儿后头,有座侯府……
  洪嬷嬷理顺了心气,顺手拨了一把青菜,先将青菜送到厨房,打听着钟嬷嬷又出后衙说话去了,出了厨房,径直往上房进去。
  上房里,徐太太正和李冬挑徐太太和李县令的旧衣服,以及王同知送的那些衣料,已经八月中了,夹衣棉衣该动手做出来了。


第49章 拉李冬出来用用
  洪嬷嬷进来,帮着挑了几件料子,看着徐太太,心平气和的问道:“我刚听说了一件事,不知道太太知不知道。”
  “什么事?”徐太太随口问了句,她正发愁夹衣冬衣的事,别的都好,山哥儿的衣服不能凑和,可不凑和,全做新的,哪来的银子?唉,那一大箱子衣料……
  “听说,钟嬷嬷给冬姐儿寻了桩好亲。”洪嬷嬷说到“好亲”两个字,气儿又要涌上来,赶紧吸口气压住。
  “冬姐儿去厨房看看。”听洪嬷嬷说的是这事,徐太太赶紧打发李冬。
  洪嬷嬷伸手拉住红着脸转身要走的李冬,“这事,还是让冬姐儿听听的好。”
  洪嬷嬷这句话里的愤然和讥讽,徐太太和李冬都听出来了。
  徐太太疑惑中带着几分惊惧的看着洪嬷嬷。
  李冬瞄了眼徐太太,见她没再发话,挪了挪靠到炕沿上,看着洪嬷嬷,心提到了嗓子眼儿,钟嬷嬷给她看中的亲事……肯定不是好事!
  “什么亲事?我还不知道。”徐太太声音都不怎么稳了。
  “说是,钟嬷嬷跟老爷商量着,要把冬姐儿送给杭州城那位王同知做妾。”洪嬷嬷也不卖关子,直截了当道。
  “什么?”徐太太一声惊叫,头脑里嗡嗡作响。
  李冬腿一软,顺着炕沿往下滑,洪嬷嬷伸手拉起她,“姐儿别怕,你有阿娘,有你阿娘呢,你怕啥!别怕!”
  “阿娘。”李冬看着徐太太,泪如雨下。
  “真的假的?老爷……”徐太太一把抓住洪嬷嬷,浑身发抖。
  “太太!”洪嬷嬷提高了声音,“你看看你!你得稳住,姐儿还指着你呢!”
  洪嬷嬷一边说,一边倒了杯茶,塞到徐太太手里,“你得先稳住!才刚商量,八字还没撇呢!吸气!再吸一口,把茶喝了。”
  徐太太几口咽了茶,双手紧握着杯子,跟着洪嬷嬷的话,吸一口气,再吸一口气。
  李冬倒比徐太太镇静多了,赶紧挪过去,一下一下用力抚在徐太太后背,给她顺气。
  “是这么回事,”见徐太太略略平静下来了,洪嬷嬷这才接着道:“那个王同知,送了咱们好些东西……”
  “是……”徐太太刚说了一个字,就被洪嬷嬷打断,“太太先听我说。钟嬷嬷就说,王同知是上官,凭什么给咱们家送东西?也不知道她从哪儿听说的,就跟老爷说,冬姐儿那趟去杭城,和王同知见过面,两下里都看中了……”
  “她胡说!”李冬急的眼泪都下来了。
  “当然是胡说!那趟去杭城,我从头到尾都跟姐儿在一起,哪见过什么王同知?青天白日就敢这样胡说八道的,也就是这位老太太了!这样的胡说八道,说一句还能听一句的,也就是咱们老爷了。”
  洪嬷嬷啐了一口,说不清是啐钟嬷嬷,还是啐李县令。
  “老爷……这是冬姐儿!他闺女!他亲生的!”徐太太又急又怒又怕,一边流泪一边哆嗦。
  李冬看着洪嬷嬷,眼泪倒不怎么淌了,洪嬷嬷跟往常好象有点儿不一样……
  “这事儿,我就听到这里,后头不就生了山哥儿那些事,大约这事就先放下了,冬姐儿命好,我今儿听到了这个信儿……
  唉,冬姐儿这命是好还是不好,谁知道呢,听到了又能怎么样?那位老太太拿定的主意,老爷什么时候驳回过?老爷点了头的事,太太什么时候说过不字?
  唉,冬姐儿可怜,老爷太太……唉,姐儿是个有爹有娘的苦命人。”
  洪嬷嬷抹着眼泪,她对徐太太,是真的失望伤心。
  “阿娘,您得救救我,你不能……”李冬好象琢磨出什么味儿了,拉着徐太太的袖子,一边哭一边往下跪。
  “她敢!他要是敢……”徐太太两只手抓着李冬,想把她拉起来,身上却一丝力气也没有。
  “他要是敢……我就跟他拼了!”随着一个拼字,徐太太手下力气骤生,一把扯起了李冬。
  “太太别急,先顺口气,冬姐儿,你别哭,有你阿娘呢,快给你阿娘顺顺气!”
  徐太太发狠发的额头青筋突起,洪嬷嬷就心平气和了,赶紧再倒杯茶递给徐太太。
  “阿娘,您顺顺气,阿娘,您不能……五哥,我,还有六哥儿和阿夏,都靠阿娘……都指着阿娘,都只能指着阿娘了……”李冬一下一下给徐太太顺着气,语带哽咽。
  “太太得稳住,哥儿姐儿全指着你呢,当娘的,要是不刚强,那孩子可就可怜了,唉,太太三从四德,不管老爷对不对,都三从四德,太太这名声倒是有了,可怜几个孩子……
  我就是没想到,老爷为了孝敬那位老太太,连自己的骨肉也能不管不顾,这还不是亲娘呢,就这样要埋儿奉母了……”
  洪嬷嬷絮絮叨叨,也不知道是劝呢,还是拨火。
  “阿娘,我宁可死……还有阿夏,以后只怕……她肯定也要把阿夏送给人家当妾……”李冬虽然不是十分明白,凭着直觉,她觉得她得跟上洪嬷嬷。
  洪嬷嬷抬手一下下抚着低低哭个不停的李冬的后背,十分欣慰,太太和老爷虽然糊涂的没法说,山哥儿和冬姐儿,可真是难得!
  “你放心……放心……”徐太太这回没喝茶,紧紧攥着李冬衣袖的手慢慢舒开,深吸了几口气,看起来好象平静了不少,“冬姐儿,你放心,除非阿娘死了,不然……谁也别想祸害你,还有山哥儿,谁也别想!”
  “别人也就算了,都好说,要是老爷……唉,太太三从四德……唉!三从四德。”洪嬷嬷拖着个德字,猛叹了口气。
  徐太太脸色泛白,“夫妻敌体,我敬他……那是我敬他!他要是敢把冬姐儿送……送……”徐太太没能说出那个妾字,“我就跟他拼了!我就拼了这条命!”
  “太太,这事不能光说狠话,这不是拼命的事,太太先稳一稳。”洪嬷嬷又倒了杯茶递上去,徐太太接过,这回,仰头一口就喝光了。


第50章 没有无缝的蛋
  “太太你先稳住心神,这事,我只听到她跟老爷商量这事,老爷什么意思,还不知道呢。”
  徐太太听到这句,心里一松,老爷肯定不能答应这样的事!
  “老爷也是个疼孩子的,只怕不肯答应,不过,”洪嬷嬷顿住,长叹了口气,“这么些年,太太也知道,老爷心里眼里,那位老太太千好万好,没一丝不好。万一有一丝不好,那也是老太太一时思虑不周,绝不是老太太不好。
  那位老太太什么性子,太太最知道,说一不二,什么事儿都能干得出,她既然打定了这个主意,老爷一回不答应,二回不答应,到第三回 呢?
  退一万步,她说不动老爷,干脆瞒着老爷和太太,使上手段,坏了冬姐儿名声,或是一顶小轿,直接把冬姐儿送到哪个男人床上呢?太太,这事,防可是防不住的。”
  听到送到男人床上这句,徐太太一张脸瞬间青灰,额头一片冷汗。
  李冬一脸恐惧,洪嬷嬷说的,都是实情。
  “还有件事,”洪嬷嬷挪了挪,靠近徐太太,“咱们刚到县衙那天,那位老太太让扔出去烧了的那一大箱子衣服料子,头面首饰,梧桐扛出去,送进了当铺子里,换了银子,送到了那位老太太手里,梧桐说,这是从到太原府就有的旧例了。”
  “这事,老爷都知道?”有送李冬为妾这事在先,这一件事,徐太太就听的很淡定了。
  “梧桐说老爷不知道,就是知道又能怎么样?老爷眼里,老太太对他比亲娘都亲,指着老爷……冬姐儿和夏姐儿都得给人家当小妾,一个也跑不了。”洪嬷嬷极不客气的回了句。
  “阿娘。”李冬挨着徐太太,惊惧的低低叫了声。
  “把她赶出去!”徐太太浑身紧绷,从牙缝里一个字一个字挤出来这句话。
  洪嬷嬷眼睛一下子亮了,暗暗松了口气。
  “非得把她赶走不可!老爷……她不走,我走!我带着山哥儿……我带着孩子,我走!咱们……咱们……”
  “咱们回京城!”见徐太太不知道往哪儿去,洪嬷嬷飞快的接了句。“正好,山哥儿也该考童子试考秀才了,太太带着他们兄妹四个就回京城去住着,山哥儿今年十五了,大老爷就是象山哥儿这么大时开始撑家的,我瞧着咱们山哥儿比大老爷还强几分呢。”
  “好。”徐太太深吸了口气,神色渐渐回复,“他要是不赶她走,咱们就回京城,咱们……”
  “太太,老爷是个疼孩子的,虽然糊涂是糊涂极了……”洪嬷嬷见徐太太这决心下了,心里一宽,开始认真出主意,“就是太糊涂了,那钟婆子是个什么东西,大家都看的一清二楚,就是他猪油蒙着心,太太又是个只知道三从四德,事事顺着他的,他说好,太太也跟着说好……说远了,我是说,要是老爷能看清楚那婆子是个什么东西,也许他心上蒙的那层猪油,能化了也说不定。”
  “怎么让他看清楚?都这份上了,还不清楚?还想怎么看?”徐太太这会儿对李县令的怨忿如山似海。
  “钟婆子那张嘴多会说,又不要脸,我是想着,要是能让老爷亲耳听到那钟婆子说几句心里话,老爷也许就能看明白了。”洪嬷嬷接着道。
  “钟……她现在多谨慎,怎么肯说心里话?”李冬先接了句,一句疑惑没说完,立刻就转了话风,“嬷嬷有什么好主意?”
  “前儿我跟太太说过,那钟婆子跟衙东巷杨婆子,经常喝着酒,一说就是半天一天的话,刚刚又去了,听说她们早就认识,都是扬州那种人家出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