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华_闲听落花-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诗格调难得,如睛空朗月,这人必定有极不寻常的出身,或是经历,霁月清风,看不出郁气。”徐焕看了几首,赞不绝口。
  “多看几遍就有了。”郭胜倒了杯茶推给徐焕,“先说正事,六哥儿,你,还有我,这三张请柬,我的以为,不是五哥儿的意思,这是王爷的意思。”
  徐焕一个怔神,“王爷这是什么意思?给五哥儿的脸面?他那身份地步,用不着吧?”
  “你可真敢想。”郭胜又气又笑,“唉。”郭胜笑容没展开,又一口气叹没了,“正好,有些话,都跟你说清楚,你好好掂量掂量。你是个聪明人,如今这朝中的局势,你心里也该有个数。”
  徐焕顿时神情一凝,“这话,咱们从前也说起过,五哥儿附骥王爷,咱们要看的……王爷是什么意思?”
  郭胜站起来,走到门口,挑帘子看了两眼,转回坐下,直视着徐焕,“你说呢?”
  徐焕手掌用力揉着额头,一脸苦笑,“老郭,有话你就直说,我这个人,不擅这些事,知道的又少,你说吧。”
  “王爷若是看好太子,柏家的事……”郭胜看着徐焕,没再往下说。
  徐焕紧拧着的眉头舒开了些,又皱紧了,“老实说,柏帅那件事,不管是……娘娘还是太子,都让人愤慨,这不是君上所为!”
  “嗯,大约王爷也是这么想的。”郭胜抿了口茶,“年前,陆将军找我,要了六哥儿几篇文章,又细细问了我半天六哥儿的学问文章,要是今年下场,有几成把握。”
  徐焕有几分呆滞的看着郭胜,郭胜移开目光,“我想了大半夜,当初在横山县时,五爷常带六哥儿和姑娘和王爷一起玩耍,六哥儿的脾气性子,他们一清二楚,六哥儿,天生的风雅名士,百无一用。”
  徐焕正喝着茶,呛着了。
  “那样的性子,又才只有十三岁,一举高中,有什么用?”郭胜看着徐焕问道,徐焕张了张嘴,“那个……你说,我听。”
  “如今天下才子,士林年青一代最出色者,是谁?”郭胜看着徐焕问道。
  徐焕呆呆的看着郭胜,脸色变了,“苏……要再树一个六哥儿?分庭抗礼?王爷也不看好……那?”徐焕凌乱了。
  接着扯。女人诰封,基本上,只有两种来源,夫,和子,丈夫是七品,妻子就是七品孺人,丈夫是一品大员,比如李漕司,他媳妇儿,就是一品夫人,称严夫人,他弟弟没入官流,他弟媳妇,就是郭二太太,闲可从来没敢叫过她郭二夫人!来源于子,和孙的,封号就是老夫人了,比如姚老夫人,她丈夫是伯,一品,在她儿子没升到一品之前,她只能称姚夫人,再老,也不能称老夫人,等她儿子升了一品,再来一个封号,就是老夫人了,老夫人,绝对不是老了的夫人,夫人再老,老掉下巴了,还是夫人。靠儿子诰封的,哪怕是个继室,只有十几岁,照样称老夫人,这是官称,跟年龄无关。就这样。好象越说越乱了。


第233章 四张请柬
  郭胜却嘿嘿干笑不说话了。
  “也不一定……我不擅这个,你明说吧。”徐焕两只手左手一挥,右边一挥,想了一会儿,放弃了。
  “我也没想明白,怎么明说?”郭胜手一摊,“再说,这朝局,跟打仗一样,审时度势,还要防着意外,最后怎么样,谁也说不清,可至少有一样,到现在,咱们是能明明白白看清楚了。”
  郭胜一脸严肃的看着徐焕,徐焕摆着手示意他快说。
  “王爷,不会袖手,而是……”郭胜手往前一伸,用力一抓。
  徐焕呆了片刻,脸色有点儿白了,他知道郭胜让他掂量什么了,“五哥儿知道吗?五哥儿呢?”
  “这是明知故问,照我看,在杭州城时,五爷就知道了,五爷的打算……你说呢?”郭胜摸了摸空了的茶壶,起身又沏了壶茶,先给徐焕倒了一杯。
  “这是成了事一飞冲天,败了事……”徐焕端起杯子,一口喝下去,烫的赶紧吐回杯子里。
  “有明尚书在前,听说明尚书全家上路的时候,大爷和三爷去送了行,是五爷安排的。唉。”郭胜轻轻叹了口气。
  徐焕也不知道是烫的,还是因为别的什么,张着嘴一下接一下吸着气,好半天,才低声问道:“那你呢?”
  郭胜失笑,“我是个什么样人,你到现在难道没看明白?我这种人,什么都不怕,就怕日子过的没意思,要不是因为这个,我还不一定附骥令外甥呢。”
  徐焕一声接一声的唉。
  “徐家和李家,并不亲近,你和你太婆,跟徐太太,一个继祖母过继的继子,一个是根本没情份的继祖母,不用扯,就根本不在一起。要分清界限,极其容易。这事,和那张请柬,一而二,二而一,反正还有一两天,你想清楚,回去跟你太婆商量商量。我看老太太不是寻常人,这胆识见识,比你只怕有过无不及。”
  郭胜声音低而慢,“这事,我不劝你,我断了仕途,绝了成家的心,又早就自请出了族,天地之间,孤身一人,茕茕孑立,你不能象我这样。回去吧,跟你太婆好好商量商量,把这些话,都跟你太婆说明白。”
  徐焕呆了好一会儿,低低叹了口气,“老郭,这事,我得回去问问太婆的意思。徐家两条人命,我只有一条。要是就我一个,就冲咱们这份一见如故,我一定陪你走到底,只是……”
  “我知道。”郭胜打断徐焕的话,用力在他肩膀上拍了两下,“你听着,不管你太婆怎么想,咱们的交情,还是咱们的交情,咱们这交情,可跟这点子小事不相干。”
  徐焕站起来,抖了抖衣服,显的十分轻松的笑道:“我回去了,要是得空,晚上再来找你喝酒。”
  郭胜将徐焕送出院门,看着他上了马,转过身,悠悠闲闲的回去了。
  那位霍老太太,把家底儿都起出来带过来了,摆明了要大干一场……嗯,问,还是要问一声的。
  ……………………
  永宁伯府今年头一回收到初五古家的请柬,一共两张,一起送到了李文山手里。
  李文山拿到请柬,先呆了片刻,年前他见过王爷,也见过古六,这两个人谁都没跟他提起这事啊!
  李文山抬脚就想往明萃院冲,脚刚离地,掉个方向,转往议事花厅。
  这请柬是从古家送出来的,他和六哥儿,去是一定要去的,那就不用急着找阿夏了,得先去找大伯娘。
  严夫人刚到议事花厅,听管事婆子回了两三件事,听说五爷请见,立刻请进。
  李文山见了礼,将两张请柬捧到严夫人面前,“大伯娘,刚刚接到这两张初五古家文会的请柬,给我和六哥儿的。”
  严夫人顿时一脸喜气,伸手拿过请柬,先仔仔细细将两张请柬看了一遍,将请柬递给蔓青笑道:“你们也看看,省得以后听人家说起古家这请柬如何难得,接不上话。”
  蔓青急忙拿帕子垫着接过,一脸敬仰,“夫人可别笑话我们,满京城谁不知道,这请柬光字画就不得了。托五爷和六爷的福,我们也能开开眼。”
  蔓青一边说笑着,一边捧着请柬,拿到满屋的丫头婆子面前,给她们看了,又捧出来给外头候着的管事婆子们看。
  “从我嫁进来咱们永宁伯府,这是头一回见到古家的请柬。”严夫人感慨万分,“古家这文会,你严家大舅舅去过几回,一会儿我打发人过去问一问你大舅舅,有什么讲究规矩没有,你和六哥儿这衣服什么的,衣服有几件,折扇什么的,我那里收的有几把,勉强过得去……这事我来打点,你放心。”
  严夫人感慨了片刻,立刻盘算起两人的衣着打扮,以及诸般细务。
  “大伯娘,您看,是不是把请柬拿给翁翁和二伯,请翁翁和二伯去。”李文山瞄着话空儿,低声道。
  这才是他急着过来寻大伯娘的重点所在。
  严夫人脸沉下来,嗯了一声,“你二伯那里,不必理会,你拿着请柬,去请见你翁翁,他在府里呢,跟他说你不敢自专,请他定吧。”
  后面的话,严夫人没说出来,拿了五哥儿六哥儿的请柬,他蹭过去,这脸子他有,可这胆子,他却没有!
  李文山笑应了,等蔓青将请柬展示了一遍捧进来,接过请柬,请见李老太爷去了。
  这张请柬,徐太太是伯府里最后一个看到了,和李冬头抵着头,翻来覆去的看不够。
  李夏托着腮,看着看请柬的阿娘和姐姐,李文岚手时握着本书,昂着头认真看书,努力要显的十分淡定,先生说了,不管什么事,都要波澜不惊。
  李文山捧着两张请柬在府里兜了一大圈,总算找到机会,和李夏坐在明萃院廊下晒着太阳说话。
  “加上郭先生和舅舅,一共四张请柬,太多了,年前也没听王爷和古六说起,吓了我一跳。”李文山扔了一块果汁儿糖到嘴里。


第234章 胜出不容易
  “这是小事,用不着特特说一声。”李夏喝着茶,这果汁儿糖吃多容易腻。
  “也是。为什么把舅舅也请上了?”李文山又捏了粒糖扔嘴里,这糖果然好吃。
  “请上舅舅……”李夏眼皮微垂,“苏大公子你也见过,人品才华心计家世,样样出色,古六有他的家世人品,没有他的心计才华,六哥有他的人品才华,没有他的心计家世,舅舅……有钱,郭胜心计胜过他,加在一起,才能和他差不多。”
  李文山不停的眨着眼,还能这么做?这算不算以众欺寡?车轮战?
  “舅舅……不是,是太外婆,到底多有钱?”李文山想着一件事,问的却是另一件事。
  “多到……你随便用。”李夏想着从前看过的那本册子,霍二当家一手做海盗,一手做生意,这样的人才,当时她红笔勾下时,都有些不忍。
  “再多也是太外婆的,咱们哪能随便用?”李文山随口接了句。
  李夏看着他,只笑没接这话,“你去找郭先生吧,跟他商量商量初五文会的事,还有,五哥要留心拘着些郭胜,他是在坑蒙拐骗中长大的,留心别让他使出过于不上台面的手段,丢人现眼。”
  李文山听的有几分怔神,阿夏这话里,对郭先生可是半分尊重也没有……
  ……………………
  徐焕回去没多大会儿,就又进了郭胜那间小院,木瓜跟在后面,提着个食盒,后面跟了四五个伙计,抱着酒坛子,拎着四五个大提盒。
  郭胜从厢房出来,吩咐富贵摆开张大桌子,放上提盒,挑了四五样可口的下酒菜,在廊下摆了张小桌,吩咐富贵拎了只炭炉过来,和徐焕对座,烤着花生瓜子喝酒说话。
  李文山进来时,两人刚刚坐稳喝了一两杯酒。
  “五哥儿来了,快坐。”徐焕跟在郭胜后面站起来,郭胜又拿了只小竹椅子过来,挪了挪,围着炉子放好,给李文山倒了杯茶。
  “五爷这个年纪,没事还不能喝酒。”郭胜将茶推给李文山,解释了一句。
  李文山笑着点头,接过茶谢了,伸头看了看围在炉子一圈的花生瓜子,徐焕忙示意他,“你吃这个,这个烤的正好,你尝尝,花生就是这么吃最好,一绝。”
  李文山拿起徐焕示意的花生,烫的两只手来回换着扔了一会儿,剥开吃了,连连点头,“好吃,怪不得六哥儿说舅舅最会吃。”
  “六哥儿过奖了。”徐焕笑起来。
  三个人两个喝酒一个喝茶,吃着小菜,剥着花生,闲聊了一会儿,郭胜先把话扯入了正题。“……初五文会的事,五爷是怎么打算的?”
  “我就是来跟先生商量这事,先生的意思呢?”李文山看着郭胜,徐焕将花生壳扔到火里,也看向郭胜。
  “咱们一行四人,”郭胜划了一圈,“五爷在京城多年,声名已成,以务实著称,我,最多就是个出色点儿的幕僚,一个师爷,上不得台盘,这一趟,也就是六爷,和舅爷。”
  徐焕不知道想到什么,神思恍开的怔忡了片刻,才看着郭胜道:“我不擅长这些,性子又过于落拓,只能看六哥儿了。”
  郭胜眼神微变,盯着徐焕,徐焕看着他,露出丝丝苦笑,“我确定……明年的春闱,我都没想好,这事太婆也知道。”
  郭胜看向李文山,李文山一脸意外,“舅舅上一科因病误了,这一科怎么没想好?有什么不得已的事?”
  郭胜一个怔神,下意识的打量了李文山一遍,这位五爷,比他看到的敏锐……
  “也不是,我这个人随性得很,小时候太婆就说过,我以后要是不成器,就是不成器在这份过于随性上。”徐焕赶紧解释。
  郭胜没说话,李文山有几分狐疑,却没再追根问底,过几天问问郭先生就是了,阿夏说过,舅舅和郭先生倾盖如故,是无话不说的知交,舅舅这里,只管交给郭胜打理。
  “初五文会,咱们是头一趟,连五爷在内。”郭胜不客气的担了主纲,“这文会的底细,咱们还不知道。”
  “嗯,古家这文会,在古家园子里,说是古家主人家,其实,年年都是礼部主持,皇上有时候也亲自过问,古六去年没去,告了病。王爷去杭州前,去过几回,从杭州回来,就头一年回来去过一回,今年不知道去不去,我还没问。”李文山接话道。
  “在下的意思,今年,先看个虚实,不出错就行。”郭胜看着两人,徐焕连连点头,李文山看着郭胜,等他往下说。
  “这几天,我让人到处打听,听下来,才子这一样,除了才华,还要有绝佳风仪,六哥儿那天的衣着打扮,得好好用用心,还有徐舅爷。”郭胜果然话锋猛转。
  “大伯娘说了,那天衣着饰物,她要用心打点。”李文山接了句。
  “严夫人是个明白人。”郭胜随口奉承了句,接着道:“眼下京城以风仪著称的,太子不提,二和四两位皇子也不提了。公认风仪最佳,一是苏大公子,二是江大公子,风评不分伯仲,苏大公子胜在气质清华,如谪仙一般,江大公子漂亮如妖孽,冷若冰霜,贵气迫人,古六少爷在两人之下了,其余不提也罢。”
  徐焕听的津津有味,又无限向往,特别是漂亮如妖孽的江大公子。
  “六爷年纪尚幼,气质还没完全养成,照我看,三五年后,必定不输于苏大公子,六爷还胜在漂亮,不亚于江大公子。”郭胜吃了粒花生,目光灼灼。
  “那江大公子和六哥儿差不多好看?”徐焕惊讶又遗憾,“说起来也真是,我这几个外甥外甥女,最漂亮的,竟然不是两个外甥女。”
  郭胜斜了他一眼,他正说正事儿呢!
  “六爷要如何在苏大公子和江大公子夹缝中胜出,得好好盘算。”郭胜看着李文山,李文山迎着他的目光,摊开手,“先生,你说的这些,我最不擅长,要不,让人把六哥儿接来,一起商量?”


第235章 甥舅和先生
  “不行!”郭胜断然拒绝,“六爷那样天真烂漫的性子,跟他商量这些,他可藏不住。”
  徐焕噗一声笑喷了,他那个小外甥,真是……天真烂漫的厉害。
  李文山干脆无比的冲郭胜拱了拱手,示意他听他说。
  “头一条,六爷天真烂漫,潇洒不拘,天生的名士……”郭胜刚说了一句,徐焕噗一声又喷笑出声,见郭胜怒目瞪着他,急忙摆手,“你说你说,我不是笑你……那个,你说你说。”
  “咱们最好取两家之长,六爷要有苏大公子的名士气度,清雅风范,也要有江大公子的漂亮妖孽,贵气逼人。”郭胜被徐焕连着两声喷笑,直接简洁的总结出了结论。
  “贵气……江大公子是皇后侄子,江家的富贵,满天下都数得着。这个……”李文山摊着手,别的还好,这句不靠谱。
  “六爷出身下里镇李家,这出身,可比江家好,百家大年,渊源流长,他一母兄长,五爷你,是秦王知交,结亲唐家,他和古家六少爷又是莫逆,这个贵,还是清贵呢。”郭胜瞥了眼又想笑的徐焕,徐焕用力咳了几声,压下笑意。
  “六哥儿和古六少爷莫逆?”李文山失声失笑。
  “嗯,以后就莫逆了。”郭胜十分淡定,看看李文山,再看看一脸笑的徐焕,唉,还是和姑娘说话时明白透亮。
  “徐家名声不显,不过要论银子,你家不比江家少吧?”郭胜看着徐焕问道。
  徐焕又点头又摇头,“我不知道,太婆说过一回,大约不少,反正,够用了。”
  “徐家的银子……”李文山瞪着郭胜,那是徐家的银子……错了,那是太外婆的银子,郭胜这话说的,跟他的银子一样,阿夏也是这幅语气,到底谁把谁教坏了?
  “这话太婆说过,说过不只一回,她就我和你阿娘两个亲人,以后这银子,一分为二,你太外婆的就是你阿娘的,你阿娘的就是你的,老郭没说错,这话是我跟他说的。”徐焕赶紧解释。
  李文山连眨了七八下眼,看看徐焕,再看看淡定看着他的郭胜,不说话了,徐氏一族微弱,舅舅和他,要相互扶助,才能越来越好,他听阿夏说过,太外婆极不简单,这样的安排才是对大家最好。
  “那好吧。”李文山往后靠在小竹椅上,摇的小竹椅咯叽咯叽一通响。
  “既然议定了,老徐你赶紧回去找你太婆,什么折扇玉佩的,找几样拿得出手的,还有衣服,你们府上的绣娘,两天里赶身衣服,总是赶得出来的,料子……你也回去看看?”郭胜两头安排,李文山和徐焕一起点头。
  ……………………
  初五那天,阳光明丽。
  李文岚对着洪嬷嬷拎起来的那件葱绿长衫,大瞪着双眼,气都要屏住了,这长衫是他没见过的料子,那么明艳的葱绿色,却一点刺眼的意思也没有,这葱绿,让人越看想看。
  “嬷嬷,这衣服真好看。”
  “哥儿摸摸,细软极了,这料子,是用南边一种生在野生在树上的蚕吐的丝织的,你太外婆听说六哥儿这么小就要去古家文会,特意找出来给你做衣服穿,嬷嬷就知道六哥儿肯定喜欢。”
  洪嬷嬷看起来神情气爽,精神好的出奇,一边利落的亲自侍候李文岚从里到处换衣服,一边连说带笑的说着话。
  “你大伯娘亲自盯着针线房,忙了几天几夜,六哥儿看看这针角……六哥儿别看这块玉佩不起眼,是李太后陪嫁的旧物,咱们这一支那位先祖考了一甲榜眼时,李太后赏的,咱们府上镇宅子的宝贝,你大伯娘特意让人请出来的。”
  李文岚急忙拿起那块玉佩,举起来仔细看,一边看一边惊叹,“嬷嬷,这还有个古字,喔喔喔,我知道我知道,李太后是从古家出嫁的,我要给六少爷看,他肯定认识!”
  洪嬷嬷和苏叶、丁香几个,忙了小半个时辰,将李文岚收拾的整整齐齐,洪嬷嬷退后几步,爱不释眼的看着李文岚,“咱们六哥儿……你们看看,比观音面前金童还好看,快去吧,你五哥等着呢。”
  李文岚几乎是连走连跳的出来,府门外,李文山一件宝蓝织锦缎面银狐斗蓬,和李文岚一样,头发用金冠束起,长身直立,阳光,如同生机昂然的挺拨白扬。
  徐焕也赶过来了,也是一件宝蓝织锦缎斗蓬,没用金冠,戴了幞头,几乎一模一样的宝蓝斗蓬,穿在徐焕身上,就是一派温文尔雅,从容淡定。
  郭胜站在李文山旁边,穿着件靛青缎面灰鼠里斗蓬,背手站着,迎着阳光,带着一股子扑面而来的豪侠气息。
  小厮牵着马,一个门房半蹲半跪在上马石旁边,让李文岚踩过上马石,再踩着他的肩膀,上了马。
  李文山等人也上了马,郭胜让过徐焕,李文山和徐焕一左一右,照顾着李文岚,一起往偏在京城一隅的古家园子过去。
  李文山等人到的早,古玉衍急忙迎出来,一眼看到李文岚,眼睛就亮了,拉过他,上上下下打量了好几遍,“上回见……上回天有点儿晚,没看清,六哥儿越来越好看了,我瞧着比江大公子还要好看几分。”
  李文山用力咳了一声,指着徐焕介绍,“这就是我舅舅。”
  “久仰久仰!”古六少爷忙冲徐焕拱了拱手,又长揖到底,这算是比照李文山和李文岚,把徐焕当长辈见礼。
  徐焕急忙长揖回礼,“不敢当不敢当。”
  古六和徐焕见了礼,又和郭胜拱手,“好几年没见,郭先生风采更胜从前。”
  “六少爷客气。”郭胜长揖到底,几个人略略闲话了几句,古六前引,一起往园子里进去。
  “王爷来没来?”李文山和古六并肩,低低问道。
  古六踌躇了下,“没来,他说他不来。咱们不管他。礼部是郑尚书亲自过来的,已经到了,这会儿阿爹正陪着说话呢,不知道到时候是不是过去走一圈,阿爹昨天交待过,让咱们都不用多管。”


第236章 豆豆生快
  “嗯。”李文山低低应了。
  明尚书明振邦坏事后,两浙路漕司郑志远升任了礼部尚书。
  郭胜跟在李文山后面,看起来左看右看赏着景,其实竖着耳朵,凝神听着两人咬耳嘀咕。
  那位王爷,应该已经到了,不知道躲在哪儿看着呢。
  郭胜却没敢转头四看,这会儿说不定正看着呢,他得装不知道。
  徐焕和李文岚并行,两个人一边走一边欣赏着两边的景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