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嫡女谋嫁-第4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谁知道,正在赵家的人得了赏,张灯结彩之时,褚老太爷竟然活着回来了,且还带回了一大堆证据,直戳赵老太爷。
  
        皇上见了证据后,气愤难当,当场就砍杀了赵老太爷。
  
        也因此,赵家和褚家结下了不解之仇。
  
        二王爷说完了两家的恩怨,还分析道,“因这几十年,赵家低调行事,家境也是一年不如一年,渐渐的淡出了京城人的视线中,大家也就都把赵家给忘记了,可是,血海深仇,当事人哪里是那么容易忘记,且褚家父子这几年立下了数次赫赫战功,以足够刺伤赵家人的眼睛。”
  
        所以,赵家人会对褚家的人出手,是早晚的事情。
  
        皇上听了,就气的猛拍身前的案桌,“以前的恩怨,那都是赵家的人咎由自取,自作自受,若不是他们算计褚家的人在先,又怎能被褚家老爷子抓到把柄,这事,又岂能都怪到褚家人的头上?”
  
        “皇上,人家可不那么想。”二王爷道,“赵家的人一向自私自利,心胸狭隘,当年,鞑子进犯,皇上下旨赵家军和褚家军一同御敌,将鞑子赶出大盛国境地。”
  
        “那时候,褚家军处处比赵家军高一头,将赵家军死死压一头,而赵家军却处处不服气,总是找褚家军的麻烦,褚老太爷人宽容大方,很多时候,也就没跟赵家人计较,这样,反而存托的赵家的人跟无理取闹的小孩子一样,处处惹人笑话,因此,赵家的人十分怨恨褚家的人。”
  
        “那一次的战斗,赵家人一心想要在褚家军之前出风头,成为大盛国第一军,可是,结果相反,赵家军打前锋,却连输两次,死了不少人,后来,褚家军出兵,才给大盛国赢了几次。”
  
        “褚家军又一次在赵家军面前出尽了风头,阻了赵家人想要成为大盛国第一军的路,赵老太爷就费尽心思,在最后一战时,挖了一个坑给褚老太爷跳,害死了褚老太爷的亲弟弟。”
  
        “虽然,褚老太爷活着回来后,把赵家人害死褚家人的证据呈现给皇上,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可在赵家人的眼里,褚老太爷就是把他们从天堂拉到地狱去的魔鬼。”
  
        “赵家的人心胸狭隘,不会去想自己的错在先,只会想褚家人将赵家的人害的永生永世都不得入朝为官,让赵家的人失去了赵家军,也失去了滔天的权势,你说,他们焉能放过褚家的人?”
  
        楚月熙听了半天,才总算明白了,“原来,这个赵家还大有来头呢?”
  
        “可不是么,当年,要不是褚老太爷命大,活着回来了,那么,今日的褚家,很有可能就是赵家。”二王爷道。
  
        当年,褚老太爷的弟弟死了,也没能留下一个子嗣,而褚宣宇当时才十来岁,还没成器,若褚老太爷也死了,那褚家也就完了,就算是等褚宣宇长大了,成器了,可到那时候,只怕褚家军早就分崩离析,被其他势力分食吞噬了,那也就不会有今日的安郡王府。
  
        皇上哼了一声,脸色十分难堪,“不管赵家是什么样的,他们今日胆敢刺杀朝廷命官,那朕就不能轻饶了他们。”
  
    
  
    
  
    
第1197章 当枪使

  
        再听说了赵家和褚家的恩怨后,得知幕后凶手是赵家人,皇上就不无意外,不过,赵家既然能一次性弄出了这么多黑衣刺客来,那就表示,赵家的人其实在暗地里早就有预谋,早就在筹备,只是,安郡王府如今权势滔天,褚家父子武功又高强,想要刺杀他们父子,又岂是易事。
  
        或者说,赵家的人会趁着他病重之时,刺杀褚家父子,或许,这不会是一个巧合,或许,就是一个阴谋。
  
        思及此,皇上立即对楚月熙道,“楚月熙,再去继续审问,赵家趁着朕病重之时出手对付褚家父子二人,朕认为,这不会是巧合,幕后肯定还有人在策划,楚月熙,你一定要撬开那两人的嘴,朕一定要知道究竟是谁要至安郡王父子死。”
  
        自己的心腹将臣被人刺杀,父子二人双双重伤在床,阿琪更惨,被人逼的连家都不敢回,躲在容三家里,也不知道伤势怎么样了。
  
        皇上思及此,就是一脸怒容,下旨要将此事彻办到底。
  
        二王爷惊诧,“皇上,您的意思是,背后有人在拿着赵家人当枪使?”
  
        “虽然只是猜测,但不无可能。”皇上揉了揉身子虚弱带来的头疼,眉宇皱了皱。
  
        楚月熙就道,“皇上,岳父,如果我是赵家人,有人找上我,承诺目的达成后,将恢复往日赵家军的辉煌,那么,我就算拼死,也会甘愿冒险赌一次。”
  
        赵家人之所以恨褚家人,其中一小部分原因是赵老太爷被皇上砍杀之事,而另一大部分原因则是,他们赵家永生永世都不得入朝为官。
  
        要知道,对于一心想要成为大盛国第一军,想要掌握全部兵权的人来说,突然有一天,兵权没了,梦想没了,连实现梦想的机会都被剥夺了,你说,赵家的人会不会对褚家的人心怀怨恨?
  
        可惜,褚家权势滔天,赵家的人就是想要对褚家人动手,且事后能洗干净自己,也非易事。
  
        但是,如果有一天,有人对他们说,只要他们杀了褚家父子,不但保证不会累及到赵家人,且他们的梦想还能完成,你说,赵家的人能拒绝得了这个誘惑?
  
        “月熙,父王和你一起去。”
  
        二王爷也感觉此事不会是这么简单,很有可能幕后还有一条毒蛇未被他们揪出来。
  
        他想了想,就决定跟楚月熙一起去天牢。
  
        皇上站起身,一脸疲惫,“你们去吧,有消息尽快来报,朕先去休息了。”
  
        这幅身子骨被整整折腾了两个月,降头虽然被除了,心脏也不会疼了,但垮了的身子骨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调理回来的。
  
        好在,他身边还有一个白神医在。
  
        皇上走进内殿,见楚枂已经准备了一大锅药膳,他笑了笑,道,“才喝完一个时辰,枂儿,你这是打算拿朕当猪养呢?”
  
        不是睡,就是吃,他都感觉自己快变成那啥了。
  
        “皇上这么瘦,得尽快把失去的肉补回来才是。”楚枂快手快脚的上前扶着皇上在桌旁坐下,又手脚利落的给他盛了一碗药膳,摆放在他面前,“皇上,药膳凉了就不好喝了,你快趁热喝。”
  
        自从皇上病好后,侍候皇上一些轻快的活,都是她自己亲力亲为,不假手于她人。
  
        皇上总是说,“这些让下面人来做就行,你现在是双身子,可不能累着了。”
  
        然后,会怜惜的拉着她在自己身边坐下,吩咐旁边宫女,“再盛一碗上来。”逼着楚枂陪他一起喝下药膳。
  
        白神医说了,这些个补身子补血的药膳,楚枂喝了也有好处。
  
        这段日子,楚枂因担心皇上的病,吃不好,睡不着,人也跟着瘦了一大圈,好在她从小习武,身体底子打的结实,就算瘦了,也不显虚弱。
  
        但皇上见了,还是心疼她。
  
        皇上喝完了药膳,就去了休息了,等他醒来时,已经天黑,楚枂告诉他,“二王爷和郡马爷在偏殿等候,皇上要不要去见他们?”
  
        “等了多久,枂儿,你怎么不叫醒朕。”皇上听到二王爷和楚月熙来了,就赶紧下了龙床。
  
        被责怪了的楚枂,忙拿着早就准备好的龙袍,侍候他穿上,“来了有小半个时辰,二王爷见皇上睡的香,不让妾身叫醒皇上。”
  
        语气间,没有一丝一毫的委屈和失落。
  
        皇上着急自己小主子的案情,自己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会怪罪皇上责怪她呢。
  
        皇上穿好衣服,就匆匆去了偏殿,楚枂就亲自收拾床铺,看的一旁的宫女眼睛皮子猛跳。
  
        “皇后,你歇着吧,这些活还是让奴婢们来做吧。”
  
        呜呜,皇后把活都抢走了,让她们这些个宫女们整日里跟一段木头一样矗立在旁边,看他们秀恩爱,好不自在啊。
  
        “不用,你们要是站累了,就去外殿坐会儿吧。”曾经做过丫鬟的楚枂,也知道丫鬟站一天会有多累,所以,她十分怜惜自己身边的宫女,总是会找机会让她们去歇息。
  
        对于这,宫女们都十分感激楚枂,甘愿死心塌地的侍候她,只是,这几日,打从皇上好了后,楚枂就总抢宫女们的活计干,弄的宫女们好像都成了多余的一样。
  
        就象现在,楚枂话落时,已经手脚利落的叠好了床铺,让走过去的宫女眼巴巴的瞅着。
  
        或许是从小习武,身体底子好,怀了身孕的楚枂,身子好的很,没有一点儿不适感觉,就连孕吐,也就那日闻到了血腥味,吐了一回,过后也就不吐了。
  
        要说有感觉,只是比以前容易犯困,白神医说这是孕妇正常反应,有的孕妇就嗜睡,特别嗜睡,整日里除了吃,就是睡,不过,到了生产时,就容易难产。
  
        想要以后顺产,生孩子容易,孕妇就得多运动才行。
  
        楚枂双身子,现在不宜去练武,所以,她就从宫女手里抢着一些不重的活计来干,也当是运动了,还能亲自侍候皇上,跟皇上多亲近亲近,一举两得,楚枂做的很是开心。
  
        偏殿里,二王爷将从黑衣刺客嘴里撬出来的证供词,一一呈现给皇上看。
  
    
  
    
  
    
第1198章 罪证

  
        皇上看完后,那叫一个怒火滔天。
  
        “反了反了,朕只是病了一场,他们就敢生出这么多的心思来,也太不把朕放在眼里了。”皇上把几张供词拍在桌上,气急败坏道。
  
        二王爷道,“皇上,刺杀安郡王父子的案子也算水落石出了,接下来,你打算如何惩治凶手?”
  
        皇上想了想,就道,“这事,暂时不宜伸张,三日后,重启早朝,朕要当着数百个文臣武官的面,撕开他们的嘴脸。”
  
        “好,那臣现在就去安排。”二王爷道。
  
        皇上看了一眼昏暗的窗外,道,“二王叔,这事不急,重启早朝的事,等两日后在下旨下去,这一次,朕要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两日后,皇上病好,要亲自上早朝这消息一发出去,就惊了数百上千个大小文武百官。
  
        皇上病重时,文武大臣们就整日坐立不安,心惊胆颤,就怕皇上会有个什么三长两短。
  
        后来,皇上病的日子久了后,有的人就坐不住了,开始在暗地里站边入党,打算等皇上一死,就扶持年幼的皇子等位。
  
        在这种时候,大家都想要一个从龙之功,用来照耀家族,将家族发扬光大,光宗耀祖。
  
        可如今,皇上病好了,他们从龙之功的希望没了,不但希望破灭,且这事被皇上知道后,还会被皇上猜忌。
  
        要知道,皇上一旦起了猜忌之心,那么,不管是谁,以后想要再得皇上信任,就会难上加难。
  
        换一句话就是说,皇上不信任你了,以后,要不就是被皇上找个借口撸了你,要不就是待在原位上,一直到告老还乡,总之,不但希望破灭,前程也被毁了。
  
        那些个偷偷站边入党的大臣们,那叫一个捶胸顿足后悔啊,可事已至此,后悔也晚了。
  
        而那些个还没站边,正在斟酌观望的大臣们,就满心庆幸,好在没有站边,不然,家族就要毁了。
  
        至于那些个对皇上忠心耿耿死而后已的大臣们,则激动高兴的眉开眼笑,还邀朋结友,去了聚香楼喝了一顿酒。
  
        还有,皇上病好这一消息发出后,那些个还想暗地里针对安郡王府人黑衣刺客,竟然在短短一个时辰内,全都撤退了。
  
        这消息,也在一个时辰后,被银麟卫送进了宫里。
  
        皇上嗤笑,“朕还活着,他们的计划自是要落空。”
  
        赵家的人不傻,他病好的消息一传出去后,若赵家人还想继续除掉褚家父子,那么,很有可能就会成为萧家的一个替死鬼。
  
        萧家这段时间动作这么大,他身为皇上,不可能会没察觉,一旦萧家落台,谁还能保住赵家?
  
        说不定,赵家还会被萧家推出来,做替死鬼。
  
        哼……
  
        皇上不屑道,“赵家人想要除掉褚家,利用从龙之功,重新站在朝堂上,那还得看朕答应不答应。”
  
        皇上身上下的降头被除了后,被楚枂一天六顿药膳补着,又天天睡的好,被楚枂侍候的好,皇上这几天倒是长了不少肉,脸色也有了些红润,没了之前跟鬼一样的苍白。
  
        等到他上朝这一日,气色已十分的好,除了比以前瘦了一些外,瞅着并无多大改变。
  
        文武百官们跪在下面,呼喊了万岁万岁万万岁后,皇上却没有跟以前一样立即让他们起身,只是吩咐了李公公搬了把椅子过来给二王爷坐,又下旨让自己十几个心腹大臣们起身,至于其他大臣,则还跪着。
  
        他们跪了半响,没有听到皇上让他们起身的声音后,就有不少人跪不住了,偷偷抬头偷窥皇上,有几个大臣的目光正好对上了皇上阴冷的视线,吓得他们赶忙低下脑袋,再也不敢偷窥。
  
        而那些个心里有鬼,异心叵测的臣子们,见皇上来者不善,心下就忐忑不安起来,跪着的身子也在微微颤抖,额头上更是冒着大颗大颗的汗珠,却不敢用手去擦。
  
        等到两炷香烧完后,让他们跪的差不多了,皇上这才开口,说了一句,“都起来吧。”
  
        “谢皇上。”
  
        上百个文武大臣呼喊道。
  
        一向过惯了安逸生活的大臣们,哪里跪过这么久,跪久了,腿都跪麻了,一动就难受的紧,特别的腿肚子抽搐着疼。
  
        好不容易爬起身,就听到皇上怒火滔天的声音,“朕只是病了两个月没上朝而已,你们就敢翻了朕的天,看看你们干的好事……”
  
        无数纸片,从天降落,他们不敢躲,只好伸手去接,接过一看,不少大臣们心脏弱的人当场就吓得晕死过去。
  
        原来,这些纸片上写的全都是他们平日里犯下的一些罪证,小到以权谋私,生活淫|秽不堪,家乱不平,大到纵子行凶,强抢民女,收受贿赂,霸占百姓田产……这些罪证,全都是银麟卫的人趁这三日功夫查探出来的。
  
        当然,受银麟卫调查的臣子,全都是站边入党过的,皇上登位之前,就曾受到过站边入党的迫害,还差点死在了陆家党之手,所以,皇上最厌恶的就是站边入党。
  
        这也是皇上为何一心赞成把他的皇子皇女们,全都放在太后的身边养着的原因。
  
        不管他喜不喜欢那些个庶子庶女,总归他们都是他的孩子,是皇室血脉,他不希望自己的儿子们长大了后,成为他和二皇子三皇子一样的结局,亲兄弟斗的你死我活,到最后,只能允许一个活着。
  
        那样的下场太凄惨了。
  
        他不想见到。
  
        可是,这次他病重,他的这些个好臣子,却日日夜夜盼着他早死,好扶持他的庶子上位。
  
        并且,因扶持的对象不同,还站了好几个队,把他的数百个大臣拆的五分四裂,把好好的一个朝堂,也弄的乌烟瘴气。
  
        这个朝廷,才是他刚稳定下来的,这才稳定了几年,又成这样了。
  
        皇上实在是气,一生气,就想要来一次大扫除,这才让银麟卫的人去查了这些个文武百官们的罪证。
  
        只要是当官的,再清正廉明,也不可能一点儿错事也没有,就算在职上没有错,那家里呢,家里总会有些错吧?
  
        只要有错,他就能利用这一点错,把他们一网打尽。
  
    
  
    
  
    
第1199章 查抄

  
        何况,在皇上未死,就对皇上起异心的臣子,又有几个是清正廉明的好官。
  
        皇上手上又拿出一摞纸,和之前他扔的纸一样多,内容也一样,这所有罪证一共有四份,皇上有两份,二王爷留有一份,剩下一份,等散朝后,会送去官衙,让衙门公布出来。
  
        因为犯错的人太多,皇上也不问大臣们意见了,他根据臣子们犯错大小,直接拿笔把对他们的惩罚批示在纸上,再扔给李公公,让李公公宣读。
  
        犯错小的,官降一级,犯错一般的,官降三级,犯错大的,直接撸官,而对于萧家这样敢于谋逆的,皇上直接下了圣旨,消去萧家王爵,贬为庶民,查抄家产,男的流放它地,女的赶出王府。
  
        萧家这一次谋逆,连带着萧嫔妃也是同罪,被皇上降为美人,五皇子则被记在了一个没有生过皇子的妃子名下,剥夺了萧美人作为母亲的权利。
  
        不但如此,皇上在查萧家罪证时,还查出了先皇后很多罪证,皇上愤怒,革除先皇后之皇后名衔,贬为普通妃子,并下旨,三日之日,将她的灵柩从凤穴中起出,葬在了皇室普通妃嫔才能落葬的墓地之中。
  
        这一日,很多大臣都从天堂掉到了地狱,一夕之间,希望也变成了绝望,也因为他们的一念之差,给家族带来了再难翻身的灾难。
  
        既然有罚,自然也有赏,这是皇上一惯拢络人心的手段。
  
        在宣读了一系列罚的旨意后,李公公又开始宣读几十张奖赏的旨意。
  
        得了赏的大臣,大部分都是皇上的心腹,在皇上病重期间,不但忠心耿耿的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还支持二王爷办下了不少事。
  
        另外一小部分大臣,都是处于在旁观望,没有站边入党,且也守本分的臣子,皇上也小小的赏了他们一份东西。
  
        散朝后,文武百官潮涌一样走出皇宫,他们的脸上,懊悔有之,失落有之,开心有之,幸灾乐祸也有之。
  
        等他们刚回到家,官衙里就贴出了一封公告,上面全都是受了罚的大臣们的名字。
  
        而萧家和赵家,在散朝后,数百个银麟卫就把这两个府给围上了,萧老亲王还没回过神来,就被银麟卫的人给抓了起来,萧国丈正想奋勇反抗,却被楚月熙一剑刺伤了大腿。
  
        楚月熙冷冷道,“皇上有旨,凡违抗圣旨则,当场砍杀。”
  
        萧国丈老脸憋的通红,却不敢再反抗,乖乖的被银麟卫的人绑了,押着去了天牢。
  
        萧亲王府哭声一片,不到片刻,一群女眷就被银麟卫的人给赶了出来,她们的手上也只拎了一个小包袱,里面放的只是两身换洗的衣物,和一些平日里用的首饰。
  
        “别赶我走,老爷,你不要赶我走,我们还有炜儿和皇后啊,老爷,我还没吃饭呢,我要吃饭,呜呜……我要吃饭,我饿……”
  
        萧亲王府门口传来萧国丈夫人的哭喊声,
  
        萧家二房的夫人被丫鬟搀扶着,眼泪汪汪的盯着萧亲王府门口台阶上放着的刚被银麟卫的人摘下来的萧亲王府匾额,嘴里念念有词,“完了,完了,萧亲王府完了。”
  
        然后,她看向正在哭闹的萧大夫人,脸色扭曲的叫嚣道,“哭,你有什么好哭的,萧亲王府落得这一个下场,都是因为你们夫妻两,要不是你们唆使我家老爷去争那个皇位,咱们怎么会被人赶出家门。”
  
        “哎呀,我也不活了,我的女儿啊,还有我的外甥啊,都完了呀……”萧家二夫人突然瘫在地上,大哭特哭起来。
  
        萧大夫人不哭了,一脸好奇的看着她,许久蹦出一句,“你也饿了?”
  
        然后,爬起身,跑过来,扑在萧家二夫人的身上,嘴里还哄到,“不哭不哭,娘亲给你做饭食。”
  
        噗哧……
  
        来看热闹的百姓们,见到这一幕,个个都笑喷了。
  
        有人指着她们骂,“活该,这一家子人当初有多嚣张,如今有多狼狈。”
  
        “哼,现在来后悔,当初就别干那么多坏事。”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那萧国丈就不是好犊子,我家妹夫在北大街开了一家古董店,萧国丈仗着自己是皇上的岳父大人,每个月都要去拿古董,赊账却从来不给银子,后来,那古董店都被他给赊倒闭了,我妹夫上门要债,结果却被萧家的护卫给打了出来,腿也打断了,现在还躺在床上起不来,家里也因为治疗他的腿而倾家荡产,穷困潦倒,连吃饭都吃不上,每个月要不是我资助一些粮食给他们家,怕是我妹子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