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嫡女谋嫁-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写了一张药材单子,上面都是养胎补身的,把两张单子一起给了楚枂,吩咐她回楚宅朝白老头拿药材。
“白老头那里没有的,就去药房买,多买一些留着备用。”
“是,主子,奴婢知道了。”
楚枂拿着单子,福了福身。
不到半日,楚枂就回来了,带回一大包药材。
“主子,你不在京城的这几日,京城可热闹了。”楚枂把包袱放桌子上,“二姑爷走的第二天,就很多大臣弹劾二姑爷,还弹劾二王爷。”
“弹劾二王爷?”谁那么大胆,连二王爷都敢弹劾,“弹劾二王爷什么,你有没有去打听?”
“是崔二管家告诉奴婢的消息,说是有御史弹劾二王爷在江南发水灾,百姓们流离失所食不果腹时,还大襙大办的举办宴会,身为王爷,居然没有爱民怜民之心。”
“听说二王爷当即就怒了,当着诸位百官甩出五万两银票捐赠灾区。”
这一下,有爱民怜民之心了吧。
“然后,二王爷当众质问百官,谁爱民不爱民,得看实际行动,别只会玩嘴皮子,他一个粗心粗肺的行伍之人,玩不过御史那些玩笔头的文官。”
然后还告诉百官们,说他本打算当日上朝后,偷偷捐几万两银子去赈灾,既然御史大人弹劾他,他就当众捐银赈灾。
而且,话里话外都示意百官们,谁没有捐银赈灾,谁就不是爱民如子的好官。
这一下,全京城的官员都惊动了。
谁敢不捐啊?
谁不捐,谁心里就无百姓,就无君王,这罪名就大了。
“老爷也捐了一百两银子。”楚枂道,“老夫人托老爷捐了二百两银子。”
“听说短短一日,户部的官员就收到了捐赠的二十多万两银子。”
夏梓晗睁大了眼睛。
她不是为二十万两银子而拙舌,而是为当今皇上的智谋而拙舌。
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她看到的不是那二十多万两的赠银,而是一个天大的阴谋。
这件事,明显就是一个大坑,而猎物是文武百官口袋里的银子。
而敢这样堂而皇之挖坑,坑百官们银子的人,除了万万人之上的皇上,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二王爷外,恐怕没人有这个胆子。
而皇上这一计,也用的极妙。
皇上偷偷给了褚宣宇八十万两银子买粮食,江南水灾也一定用了不少银子,国库再充盈,也架不住皇上这么用。
这一下好了,京官们这一举动,就相当于减轻了朝廷的压力,也减轻了皇上的压力。
而最重要的是,皇上这一招,就轻易的把百官们盯在褚家人身上的视线给转移了。
这一点,是最重要的。
楚枂又告诉夏梓晗两件事。
“窦家三姑娘好像犯了什么错,被送去了家庵,具体因为什么,奴婢没有去打听,只知道窦三姑娘被削发为尼了。”
前一阵子还好好的人,眨眼间就成了尼姑?
夏梓晗满眼惊愕。
但很快,她的心又平静了下来。
其实,听说了窦家的历史,又知道了窦三的心思后,她就猜到了窦三的一腔深情会没好下场。
几十年前,窦家因为和皇族联姻,就差点全族被灭亡,那次的打击,让窦家的人至今胆战心惊,如履薄冰。
而今时今日,别说一个窦三,就是窦家所有姑娘动了那一份心思,窦家长辈也能狠下心把她们送去家庵。
所以,窦三在对傲天辰动了心思后,就注定了她的结局。
“主子,还有一件事……”
楚枂抿了抿嘴,脸色有些不好看,“主子上次去相看闵举人的事情不知道怎么被闵举人的家人知道了,闵举人的婶娘就托媒婆来府里提亲,被老夫人拒绝了。”
她听青丫说,那媒婆的脸色当时很难看,话里话外都暗指楚家后继无人,就是老夫人想招赘闵举人到楚家,闵举人的婶娘也是愿意的。
老夫人气的,当即就把媒婆子赶出去了。
媒婆子因职业方便,经常出入一些大户人家,苏妈妈担心媒婆出去后会乱嚼舌根,坏主子和老夫人的名声,就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把主子十九岁之前不能订亲的事告诉了媒婆子。
媒婆子的脸色这才好看了一些。
然后,苏妈妈又告诉媒婆子,主子没有去相看过闵举人,是主子身边一个嬷嬷去相看过,但那也不是为主子相看,而是为主子的姐姐相看的。
把事情引到了夏梓晴的身上。
第273章 表态
“奴婢出门时,正好遇到了吕管家,吕管家说大姑娘正在家里闹腾呢。”
“主子,原来那闵举人从小就无父无母,是在婶娘身边养大的,那婶娘见巴结不上楚家,又请媒婆子去夏家提亲,老爷也有意把大姑娘许配给闵举人,可大姑娘嫌弃闵举人家境贫寒,就不同意这门亲事。”
见过了傲天辰那样的人,去过了二王府那样的地方,夏梓晴会甘心嫁一个寒门子弟才怪。
所以,她之前见过的闵举人那个刁蛮的妹妹,是他的堂妹,而不是亲妹妹?
“大姐不同意,爹也不能勉强这门亲事。”
夏梓晗说着,打开包袱,把药材拿出来,配了几副止吐药,拿给楚嫆,吩咐她去煎药,“三碗水煎成一碗水,趁热端给二姑奶奶喝。”
“是。”楚嫆接过药包,又想起一事,“主子说晚上用梅子干熬粥给二姑奶奶吃,奴婢刚才去拿梅子干时,发现梅子干没了。”
“让何东林派人去买,银子从崔妈妈那里支就行。”
楚嫆应了一声好,福了福身就退下去了。
夏梓晗又挑了几株做药膳的药材出来,剩下的,吩咐楚枂放起来。
夏梓晗拿了药材,就去了厨房,亲手做了一道保胎的补血安胎山药乌鸡汤。
汤好后,夏梓晗用勺子剔除表面上一层金黄黄的油脂,盛了一大碗清亮的鸡汤,上面飘着几颗香菇,几颗红枣,几粒枸杞。
“主子,奴婢来端。”
见夏梓晗汤弄好了,楚晓上前把汤放在了托盘上,端起跟在夏梓晗身后。
楚嫆刚熬好汤药,正哄着卓氏喝呢。
卓氏皱着眉宇,捏着鼻子抿了一口,就不喝了,“这味道太怪了,我喝不下去。”
“良药苦口,姨妈也不想在吐的难受吧。”
走进门,夏梓晗就听见了卓氏的话,就笑嘻嘻的上前劝她道。
“姨妈,你吃不下东西,也就是瘦几斤肉而已,可你肚子里还有一个小的要吃呢,那汤药能止吐,让你吃下东西,你就是觉得万难吃,也得为了肚子里的孩子把它喝下去。”
这个孩子来的委实艰难,是卓氏盼了八九年才盼到的孩子,她也宝贝的紧。
卓氏就捏着鼻子,打算一小口一小口吃。
夏梓晗就戏谑,“姨妈做事一向爽快,雷厉风行,怎么到了喝汤药,就变得这么缩手缩脚了?”
“你喝的慢,那苦味留在嘴里的时间就长。”
“伸头也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姨妈,你就一口痛快喝了它,保证比你慢慢喝少遭罪。”
卓氏就皱眉,可怜巴巴的看向月瑾,“去拿一颗酸枣来。”
“夫人,你都吃了一肚子的酸枣了,明日早上起来,又得牙疼。”月瑾心疼自家夫人受了苦,可不吃酸枣,那一碗汤药,夫人肯定是喝不下去的。
夫人什么都好,唯独喝药费劲。
卓氏一手拿着酸枣,一手端起碗,拿出壮士断腕的气魄来,咕嘟咕嘟一口全喝光了。
碗才离嘴,酸枣就扔进了嘴里。
吞下酸枣,卓氏可怜兮兮道,“阿玉,汤药里能不能放一些糖块?”
“当然不行,糖块会减轻药效,不能随便放。”
说着,她端来鸡汤,放在卓氏面前,“姨妈,这是补血安胎山药乌鸡汤,吃了对孩子有好处,大人也有益处,快趁热喝了。”
见汤清亮没油脂,里面还有红红的红枣苟且,看着倒是挺好喝。
卓氏端起碗,闻到鸡肉香味就要作呕,夏梓晗手上银针迅速的在她背上一扎,她那股作呕的感觉就没了。
喝完汤,坐了两分钟,夏梓晗才把银针拔出来。
“阿玉,还好有你在,我现在感觉好多了。”卓氏感激的道。
二人就去炕上说话。
卓氏靠在大迎枕上,手抚摸在平平的肚子上,就回忆起以前的事,“我怀阿琪的时候,也孕吐的厉害,见到什么东西都作呕,天天头晕目眩,身子软的都走不了路,婆母还要我早晚给她昏定晨省,每日侍候她就寝。”
“有一次,我忍不住吐在她屋子里,把她气够呛,还想罚我跪祠堂,你姨夫刚好回来见到了,就把这事闹到了公公那儿去,公公大发雷霆,指责婆母黑心黑肺,要故意折腾掉我肚子里的孩子。”
“后来,公公就下令不准我出自己的院子,还让在院子里开小灶,另外做饭吃。”
“公公这都是在防着婆母呢。”
“婆母很生气,就偷偷的买通我院子里的粗使丫鬟,往地上泼油。”
“婆母知道我天天都要在院子里走上几圈,那样生孩子时,孩子容易出来。”
“正好那天冷,月葵想回屋给我取斗篷,踩在了油上摔了。”
“那一次,公公禁了婆母的足,一直到我生下阿琪。”
说到这,卓氏就看向正在为孩子做小衣裳的夏梓晗,话里有话道,“想一想,我们做女人的,要是成亲后没摊上一个好婆母,真的要吃很多的苦。”
“那时候我就在想,我的儿子以后要是娶了媳妇,我说什么也要对我儿媳妇好,也要把我儿媳妇当成亲闺女一样来疼爱。”
“阿玉,你相信姨妈吧?”
没想到卓氏说了一大堆话,目的就是问这个,让她的心一惊,手上的针就差一点儿就往肉上扎。
她瞬间涨红了脸,胡乱的应道,“我……我怎么知道。”
眼神不敢看卓氏。
卓氏却非常认真,“姨妈的为人你怎么不清楚,姨妈还能苛待你不成?”
“我日后要苛待你一份,干娘都能活吞了我。”卓氏道。
这话已经很明显了。
夏梓晗的心扑腾扑腾乱跳,连耳朵根子都红了。
以前她逃避,故意躲着褚景琪,一半原因是褚家太乱了,褚老夫人和褚浩宇一家人太能折腾了,而她不想活的太累,整日在别人的算计阴谋中度日。
另一半原因则是她担心姨妈姨夫会反对这门亲事。
毕竟她比阿琪大两岁,还退过亲,名声上不好听。
还有一点,自古以来,大户人家都有五不娶,逆家女不娶,乱家女不娶,犯过刑不娶,有恶疾不娶,丧母长女不娶。
而她就犯了第五条。
她是个丧母长女,一般勋贵世家的当家主母是不会允许自己的嫡长子娶她的,除非那人是另有所图。
就像宋家,图的是楚家这一份产业。
没有这一份产业做陪嫁,当初,小曾氏也不会单单因为要还曾氏一个人情,而轻易答应这门亲事。
毕竟宋淮是宋家唯一的子嗣。
而现在,姨妈表了态,真心诚意的想接纳她做儿媳妇,什么也不图。
她很感动,也很感激。
同时,又为自己以前所做的感到羞愧。
看来,姨妈是早就看出了阿琪对她的心思,而且也是早早就同意了的,不然姨妈就不会让阿琪和她走的近,也不会让阿琪去楚家。
以前是她想多了,小瞧了姨妈的宽容之心。
褚家这一门亲事,虽然不和她想找的一样,但,要是能有姨妈这样一个好婆母,她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她还要继续逃避下去吗?
阿琪对她情深义重,走时还红着眼让她一定要等他回来,那样的深情,那样的强烈的感情,她真的能辜负?
她真的能抛的下他?
如果说,嫁给阿琪,附加条件是一个褚家,那她……愿意为了阿琪,去迎接褚家那一大堆麻烦事吗?
夏梓晗想来想去,都觉得其实嫁给阿琪也不错,怎么说也比嫁一个陌生男子强。
就算是一个无父无母的男子,也会有家族有亲戚的麻烦,就像闵举人。
他一个很好很本分很善良的男子,偏偏摊上了他婶娘那一家势利眼的亲戚。
被婶娘养大,婶娘供他读书,中了举人,以后他出息了,一个孝字压过来,他就得喘不过来气。
跟婶娘离远了,人家会说你是白眼狼,有出息了就连婶娘都不认了,大家一人一口唾沫,就能淹死你。
可离近了,什么才叫近?
天天跟奴才一样侍候你,是不是才叫亲近,才叫孝顺?
不依着,哪怕是一丁点儿的侍候不到位,是不是就叫忘恩负义?
两口子就是给婶娘一家做一辈子的奴才,怕是也还不起这大过天的养育之恩。
那才是一个天大的麻烦。
这么一想,夏梓晗就觉得自己想通了。
对上卓氏灼灼的目光,她脸颊一红,“以后,我也会好好孝顺姨妈。”
这算是口头上答应了。
卓氏那叫一个开心啊。
恨不得立刻写信给木头儿子,告诉他,阿玉总算同意了,让他好放心去打仗,她会给他好好守着媳妇,不会被人抢了去。
“改日你外祖母来,我们几娘儿俩好好喝一杯。”是想正式跟曾氏提的意思。
虽然签文上说夏梓晗十九岁之前不能定亲,但不过礼,不换庚帖,仅口头上约定是没关系的。
卓氏一兴奋,就忘记了怀孕不能喝酒。
夏梓晗羞红着脸提醒她。
她讪讪笑着转口,“喝水果汁,只要有你陪着,姨妈喝水都是高兴的。”
夏梓晗的脸颊更是红似烟火。
……
第274章 哭灵
到了九月下旬,江南越发乱了,流民跟抢匪一样砸了不少铺子,闯入了不少百姓家,还把官衙给砸了。
烧伤抢掠,无恶不作。
流民越来越多,饿死的人也越来越多,渐渐的,流民开始往京城这边涌来。
等皇上接到一封从江南过来的十万火急的奏报后,江南那边的情势已经控制不住了。
而随之奏报一起来的,还有一份名单和一份列的清清楚楚的贪墨证据。
皇上看完后,气的在金銮殿发飙。
八月份初,钦天监就算出了今年江南有水灾,那时候,褚宣宇就提出早些让江南那边的官员知道这个实情,并让他们早早做出抗灾救民的准备。
最后,这件事拿到朝堂上商议。
百官们议论了一上午,最后皇上就下旨让江南布政使戴大人安抚灾民,整理灾情,还派了一名御史大臣去江南辅助戴大人,一起过去的,还有二十万两银子的赈灾款。
同时,皇上还下旨江南四个大城调集所有粮库里的粮食,在百姓断粮时开仓施粥分粮,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快把所有灾民安抚住。
四个省的粮库,上百万石粮食,足够分给江南百万灾民吃喝几个月的。
虽不能顿顿吃大米饭,但喝粥喝到来年开春是一定可以的,等来年开春再从别的城调一批粮食过去,灾民的苦难也就过去了。
皇上一切都计划的挺好,可耐不住遇到了一大批的贪官。
首先,贪了粮食。
分下来的粮食,灾民们吃喝十来天就没了,开始去要粮食,官衙说没了,灾民们就闹了起来。
银子也被贪了。
皇上吩咐买粮种的二十万两银子,被官员贪了一半还要多,粮种迟迟到不了百姓们的手上,导致下半年雨水停了后,地里却没能种下庄稼。
百姓们饿的难受,就去外面讨饭,挖草根,吃野菜,可狼多肉少,没几日,外面的草都被吃光了。
人没吃的了,就开始抢,偷,夺,总之,谁都不想饿死,都想要活下去。
江南就彻底的乱了,等江南一带的官员意识到控制不住了时,已经晚了。
皇上接到奏报和一大摞江南官员贪墨的证据后,气的把案桌上他最喜欢的一块砚台都摔在了地上。
朝堂上,文武百官个个噤若寒蝉,鸦雀无声,谁也不敢开口,连呼吸声都下意识的放轻了。
就连一向在朝堂上张扬惯了的陆国公,此刻也恨不得能缩进人堆里去,躲进龟壳里去。
江南一带是陆家的天下,那一带的官员十之八九都是陆国公提拔过去的,现在有人弹劾那边的官员贪墨了朝廷拨给百姓们的粮食和银子,连证据和名单都一并呈献上来了。
陆国公也气的不轻,脸色发黑,心里把那一群不分轻重缓急的官员恨的要死。
做官嘛,哪有不贪的。
俗话说,不贪的官不是好官,可你要贪也要看贪多少啊,不能雁过拔毛,不顾百姓们的死活吧?
这一下出大事了,谁来扛?
总不能他们贪了银子,贪了粮食,拉屎没擦干净皮股,还得让他来擦吧?
他擦,他也得有那个银子去擦。
几十万两银子,他陆家也不是拿不出,可即使拿得出来,这个银子他也不能拿。
他要是拿出银子,那他立马就会被怀疑成这件贪墨事件的幕后主使人。
这个黑锅,他不能背。
这么大的罪名,陆家家族也背不起,搞不好,就会连整个家族都赔进去。
为了一个江南,赔上整个家族,不值得。
陆国公咬着牙,捏着拳,满心不甘,却又莫可奈何。
他倒是想跟以前一样,有人弹劾他的人,他会先奏请皇上仔细查探案子,然后他会推荐一两个他这边的大臣去假意调查一番,再在暗地里动些手脚,然后光明正大的反咬一口那个上奏折弹劾的大臣。
要是以往,他完全可以一手遮天,扭转乾坤,得以保住陆家在江南的势力,
可是这一次不行。
流民已经涌到了京城,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就算陆家权势滔天,怕是也掩盖不住这么天大的事。
权衡利弊得失后,陆国公决定放弃江南这一块肥肉,保住陆家家族为主要。
江南失去了,日后他再徐徐图之,江南还有回到他手里的机会,可陆家要是没了,就什么也没了,在皇宫内院的贵妃娘娘和两个皇子殿下也就全完了。
陆家和贵妃娘娘,两个皇子殿下是福祸相依,就是为了贵妃娘娘和两个皇子殿下,他也不得不放弃江南。
皇上发了一顿脾气后,就开始和文武百官商议探讨此事。
最后,皇上下旨命江南吴总兵出兵一万,镇压盗匪流民,又下旨命户部左侍郎为赈灾大使,前去江南周边几座大城调集粮食,运送去灾区。
又派金麟卫的人前去江南调查贪墨案子。
这一次派出去的人,全都是皇上的心腹,陆国公几次推荐的人都被皇上和内阁大臣反驳了。
这也是皇上第一次在朝堂会议上,多次反驳陆国公的提议。
陆国公心下愤岔,但也不敢强逼皇上答应。
自从梁阁老被砍了脑袋后,内阁就被皇上的人掌握在了手上。
陆家的势力,已是大不如前。
……
最近裴氏为了办小曾氏的丧事,也已快到了山穷水尽走投无路的地步。
这一阵子,她当了自己三分之二首饰,再当下去,她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