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嫡女谋嫁-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夏梓晗愕然,“老爷子这话什么意思?”
“老爷子虽没说明,但老奴猜测,老爷子估计是对褚二老爷心中有愧,想要帮褚家二房一把,怕是等二姑爷和二少爷回来,褚家就要一起过日子了。”
往深里一想,夏梓晗也就明白了。
褚浩宇那一支有四个子女,都没定亲,而褚浩宇这一死,他们都要守孝三年。
等三年后,加上他们父母那臭名声,他们在嫁娶上,恐怕是难如登天。
要是褚老爷子把他们接过来管教,只要在这三年之内,褚宣宇立功回来,恢复了安国公府的爵位,到时候褚竟琇四人就是安国公府的少爷姑娘,在亲事上也就容易一些。
总究是褚老爷子嫡嫡亲的孙子孙女,他再不喜欢褚浩宇和郁氏,现在褚浩宇死了,郁氏也去做尼姑了,他也不会忍心把褚竟琇等人扔一边不管。
只是这样一来,褚老爷子心里舒坦了,褚家怕是又要乱了吧?
卓氏和曾氏知道后,曾氏就说,“老爷子这是对褚二老爷心有愧呢。”
然后又禁不住为卓氏担心。
褚老爷子把人接手了,等日后,就算能豁出脸面为孙子孙女某一个好人家,可那聘礼嫁妆婚礼什么的,怕是就得卓氏接手。
褚老夫人自私自利,又唯利是图,要她拿银子出来的事,她就会躲的远远的,百般推辞。
褚家公中产业虽多,但那都是祖上传承给嫡支的,是不允许动的,能动的,只有卓氏的陪嫁和褚宣宇的私房银子。
可卓氏的陪嫁,那是要留给自己孩子的。
郁氏和褚老夫人欺负了卓氏一辈子,卓氏为此受了多少委屈,流了多少泪水,总不能到最后,她还得把自己的陪嫁都搭给郁氏的孩子吧?
那卓氏也太受委屈了。
而褚宣宇的私产,都是褚宣宇母亲的陪嫁,大多数都是他外祖母从宫中带出来的宝贝,都是价值连城的东西,褚宣宇是不会给二房几个孩子的。
所以,褚竟琇四人的聘礼嫁妆都得重新置办,二房孩子多,又不是一个两个,四个孩子,那得多少银子?
这一笔银子多少不说,处在卓氏这个身份上,不管置办多少,恐怕都会惹来麻烦。
这完全是一份吃力不讨好的事。
曾氏对卓氏道,“你也别怪你公公,他也为难呢。”
“没怪他。”卓氏倒也看的开,“宣宇说过,能花银子办的事都不叫难事。”
到时候,顶多拿一笔银子给公公,让他早管事办那些个事就行。
她撇到一边去,好坏都跟她没关系。
曾氏就笑眯眯的,“你呀,就性子好,也多亏你嫁了个好姑爷,不然就褚老夫人和郁氏那样强性子的人,这十几年没姑爷护着你,你这一身骨头,早就被人拆吃入腹了。”
卓氏就暖暖的笑了。
她抚上肚子道,“我现在什么都不想,只想好好养身子,把孩子生下来。”
不管是男是女,长大后,都希望他能帮阿琪一起支撑起褚家。
阿琪一个人太孤单了。
独木难撑。
……
几日后,二王府那边传来消息,二王爷醒来了。
又过了几日,二王妃就派了总管和小厮前来接傲天辰,正巧夏世明过来探望郭安,夏梓晗就让她爹送傲天辰出大门。
傲天辰临上马车时,回过头望向楚宅大门,眼里满是殷殷期盼。
许久后,直到身边小厮说,“小王爷,时辰不早了,我们该启程了。”
傲天辰这才一脸落寞失望的上了马车。
而夏梓晗一直未露面。
不久后,二王爷好了的消息就传了出来。
二王爷伤势好后,亲自带上一份厚礼去郁郡王府道谢,从郁郡王府出来后,又转道去了褚家,亲自祭拜褚浩宇,奉上一份厚厚的丧仪。
没过两日,二王府就传出一条消息,二王妃请了官媒去李家提亲,要订李家的李彤给傲天辰做侧妃。
又是两日后,李家传出消息,说是李家同意了,两家商议,成亲的日子订在了傲天辰正妃明珠郡主过门一年后。
而同时,朝廷调查流民事件也有了线索,是兵部尚书童大人勾结东海的倭寇,故意扰乱京城,刺杀二王爷,而后,东海的倭寇就趁机出兵侵入南方边境。
这事,发生在一个月前,江南一带闹水灾,南方捷报比以往慢了许多才到京城。
等皇上接到捷报后,倭寇两万兵马,已势如破竹,快袭击了半个南方。
江南驻站吴总兵手底下有一些兵马,可他此刻正一心镇压灾民,压根儿就不知道倭寇离他越来越近,等到他得到消息时,倭寇已经快打到宜安城。
皇上震怒,当即派银麟卫的人把兵部尚书童大人一家老小抓起来。
“报,禀皇上,童大人的妻儿一个月前就离开了京城。”
原来,人家是早就预谋好了,把家人都提前送走了。
皇上气的当即派人把童大人押送天牢,严加审问,皇上也在一旁观审。
童大人呸了一口,吐出了一口血水,不怕死的道,“要不是我主动请命带兵去江南镇压灾民你没批准,此时此刻,整个大盛朝江南都会是我们倭国的。”
一句话,说的皇上脸色一阵青一阵红一阵白。
感情他用了多年的兵部尚书,还是倭国人?
还想带着他的数万兵马,去帮倭国打本国兵马,那岂不是大盛朝的兵马自相残杀,而倭国人坐收渔翁之利?
思及此,皇上就惊出了一身汗。
还好当时他听从了二王爷的提议,用了刑部侍郎,还要吴总兵戴罪立功。
而不是准了姓童的请命。
不然,后果将不堪设想。
而这件事传出来后,夏梓晗也大吃一惊。
前世,京城压根儿就没发生过流民刺杀二王爷事件,也没发生过倭寇侵占南方事件。
可这一世,怎么什么都变了?
难道就因为她救了褚宣宇?
难道就因为梁阁老死了,让童大人上了位?
梁阁老那一批大臣获罪,原兵部尚书也牵扯在内,被皇上撤了职,童大人趁机坐上了兵部尚书的位子。
难道就因为这个原因?
因为这一世,童大人做了兵部尚书,是兵部的老大,头上没了压制,所以才会和倭国的人联合攻占大盛?
夏梓晗皱着眉头,在屋子里走来走去,脸色十分担忧。
因她重生,已经有好多事和前世不一样了,不知以后还会不会发生什么大事,如果……大盛朝因此被倭国人侵占了,那她是不是就成了大盛朝的罪人?
虽然她不喜欢大盛朝的皇上是二皇子,可她更不喜欢倭国人来做大盛朝的皇上。
夏梓晗担忧的眼泪都快下来了。
楚琳目不转睛的盯着脸色大变,近如在疯狂走动的主子,终于忍不住道,“主子,这是朝廷的事,天塌下来,有皇上顶着,你着什么急?”
第292章 喜报
三天后,朝廷下了旨意,派二王爷领兵五万,前往南方,驱赶倭寇。
百姓们闻风后,在二王爷启程那天,百姓们热情的从街头排到街尾,一直排到了城郊外。
人人手里都拿着一筐满满的大白菜,大白萝卜,鸡蛋,水果等等,纷纷送给二王爷,那希望二王爷打胜仗的声浪,也一声比一声高。
百姓们热情高涨,二王爷也十分感动,就下令让士兵们把东西接过来。
“放心吧,本王就是豁出这条老命,也会把那群卑贱的倭寇赶出大盛朝境地。”
“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王爷必胜……”
不知谁带头呼喊,一时间,整条街上的百姓都呼喊起来,让五万兵马热血沸腾,激情膨胀。
夏梓晗站在聚香楼二楼,一直眺望已走过去的二王爷的背影。
楚琳道,“听楚枂说,是二王爷主动请命要去打仗,二王爷说,既然倭寇想要他的命,那他就要亲自让倭寇尝一尝想要他命的人下场。”
“二王妃伤心的拽着二王爷哭,说他的伤势还没好全,让他手下的大将去,可二王爷不为所动。”
“小主子。”
见夏梓晗一动不动,楚琳欲言又止后,最终还是说道,“小王爷也主动请命要随二王爷一起去打倭寇,清慧郡主说……说小王爷是在生二王妃的气,其实,小王爷无心纳侧妃……”
像傲天辰那样一个风华绝代温文尔雅的人,也会去打仗?
夏梓晗阵愣。
郁郡王府救了二王爷一命,二王爷去郁郡王府道谢时,老王妃就提起了李彤的事,那话里话外的意思,是想要李彤嫁进二王府。
别人救了他一命,现在只是要他小小的回报儿子一个侧妃的位置而已,虽然……当时的二王爷有些不高兴这种被人要挟的感觉,但还是当场应了这件事。
回到二王府后,二王爷就把这事告诉了二王妃。
二王妃虽气郁老王妃挟恩图报,趁机为娘家求福利的行径,可人家确实是救了二王爷一命。
郁家,确实是二王爷的救命恩人。
她要不答应,不但二王爷要失信于人,恐怕二王府也会被人说成不知恩图报的小人。
箭在弦上,她不得不发。
二王妃就派人去调查李家的姑娘。
得知李彤姑娘是个温婉大方,娴静优雅,知书达礼的,而李可姑娘……听说上次在二王府参加完赏菊宴后,回去没两天,脸上就长了一种红疹子,已经被李家的长辈,偷偷送去了庄子上休养。
二王妃这才就请了官媒,去李家提亲李彤。
“二王妃自是不同意小王爷去,可是……楚枂刚才传出消息,说是小王爷背着二王妃,偷偷去了。”
楚琳说着,仔细打量主子脸上的神色。
见主子脸上没有焦急或不舍之色,楚琳这才在心里狠狠的松了一口气。
还好还好,主子没有对那个俊美小王爷动心,不然褚世子回来就要伤心难过了。
二王爷一走,童大人一案牵扯上的人,也被推到了菜市口当众砍脑袋。
哩哩啦啦有二十多人,加上他们的家眷,也有数百人,全都是童尚书一派的人。
而当初最先推举童大人的人,就是上上个兵部尚书,是陆国公一派的人,不过这人早已致仕回乡种田,在前几年也去世了,不过家族里也有子嗣在兵部为官。
经牵连,这一家人也全都抓了,
而这次新上任的兵部尚书是二王爷走前推举的,是皇上的心腹,尽管陆国公跳出来几次反驳,但皇上和内阁还是准许了二王爷的推举。
只要内阁准许了,陆国公反对也没用。
而在此之后,兵部就彻底的被皇上掌握在了手心上,而陆家,再一次损失了一大助力,还是最重要的兵部。
想要掌握整个朝廷,除了要掌握内阁外,兵权也最为主要,可自从陆家丢了内阁的掌握权后,又丢失了江南这一块肥肉,现在更是弄丢了兵部的掌握权,陆家的势力在皇上的算计下,正一点点的被侵蚀。
已快所剩无几。
这就是皇上之前果断的大开杀戒后,千方百计也要掌握内阁的原因。
前世,就因为有梁阁老在,内阁一直都掌握在陆家的手上,而皇上的势力,也同样被陆国公一点点的瓦解,如同这一世皇上的做法。
为上位者,岂能容忍榻边有他人酣睡。
皇上一旦掌握了主导权,把陆家的势力一点点的瓦解是迟早的事,而陆国公也意识到了这一严重现象,就找机会进宫和李贵妃商议怎么把局面挽回。
陆国公和陆贵妃商议的结果如何,暂且不提,先提两边的战事情况。
二王爷到了南方后,连休息也没,当夜就带领五万兵马去偷袭倭寇的军营,把倭寇的两万兵马杀了大半。
最后,倭寇的头领是被一群心腹护着逃走了。
由于二王爷的兵马连日赶路,又打了一仗,十分疲惫,二王爷也不趁胜追击,反而歇下来安营扎寨。
二王爷传来第一封捷报,就是喜报,皇上十分高兴。
而同时,有了二王爷的五万兵马坐镇,本来因倭寇侵入而惊慌失措的灾民们,也渐渐稳定下来了,派去的钦差也趁机把粮食棉衣种子等物资,全都发下去。
流民们闻到风,纷纷赶回了自己的家乡。
京城流民一事,也就此安静了下来。
不过,西北那边的战事却比前世早了半个月,大概也是闻到南方开战的消息,西北鞑子也想要得一块蛋糕吃,就提前动手了。
鞑子的突然来袭,西北总兵李鸿道早有准备,可惜他估少了鞑子进犯的兵马,因此吃了一个大亏,死了不少手下士兵。
就在他快支撑不住,要丢水暮城时,褚宣宇带领五万兵马赶到了,打了鞑子一个措手不及,把鞑子赶出了老远,也让李鸿道感激淋涕。
皇上接到了南方的喜报后,没过几日,又接到了西北的喜报,朝廷里的大臣们这才得知了褚宣宇原来是去了西北边境,而不是什么带夫人儿子去寻访名医。
朝廷诸位大臣们这才反应过来,他们被皇上骗了,被褚宣宇骗了。
不过西北打了胜仗,臣子们也非常高兴,只除了陆国公,陆国公得知褚宣宇打了胜仗后,脸色就十分难堪。
要知道,褚宣宇的爵位被夺后,他就千方百计的想要把褚家的兵权夺过来。
他和陆贵妃商议后,这两日,他正在安排御史官弹劾褚宣宇。
连奏折都写好了,就打算哪日皇上高兴就交上去,可没想到,美梦才刚做,一盆凉水急兜头浇下来,把他浇了一个透心凉。
心里拔凉拔凉的。
南方被二王爷驻兵,西北被褚宣宇驻兵,而这两人都是皇上的心腹,南方和西北都被皇上掌握在了手上。
而皇宫里,更到处都是皇上的银麟卫和金麟卫护着,他千方百计想要往这两个地方插人进去也不得。
京城里,除了皇上的飞虎队外,兵马司又在郁郡王府的手上。
郁老王爷也一向衷心皇上。
陆家嫁了一个三姑娘给褚浩宇,不但没和郁家打好关系,还让陆家和郁家结成了仇人。
这是陆家最失策的。
如今,放眼天下,竟没有了陆家所站之地?
难道,他要就此放弃吗?
陆国公眼神阴沉,立马否定了自己的想法。
开弓没有回头箭。
这时候放弃,怕是皇上也不会放过陆家。
就在南方连接传来三次喜报后,倭寇已经被赶到了东海上去了,满京城的百姓为此欢呼。
皇上更是高兴,刚要下旨举行宫宴欢庆,却被叶阁老劝阻。
叶阁老原是翰林大学士,曾经是皇上的帝师,这一次元阁老一家被杀,皇上失去了一个心腹,很是难过。
元阁老死后,内阁首辅空出来了,皇上就提了叶阁老进内阁,接替了内阁首辅的位置。
而同时,叶阁老还兼着太子老师一职。
叶阁老劝皇上,“今年大盛朝江南闹水灾,京城又出了流民闹事,南方和西北又起战事,正是多事之秋,皇上实在不宜在这时候举行宫宴。”
“要知道,朝廷虽拿出大批的粮食和银子,可还有不少百姓们吃不饱,穿不暖,大过年也得饿着肚子,皇上身为百姓们的一家之主,应该节俭风气才是。”
而不是邀请一大帮官员和女眷们到皇宫里来大吃大喝的,传出去,对皇上名声不好。
叶阁老又说了不少话,皇上一拍大腿,道,“叶老提醒的是,朕不该在这时候大铺大摆,不然,面对朕的那些连饭都吃不饱的百姓子民们,朕怎忍心。”
然后,皇上就下了一个旨意。
从即日起,皇宫减少四分之三的嚼用,而皇上每顿三十道菜也减到一顿五菜一汤的家常菜,皇后和妃子皇子皇女们亦是,全皇宫的饭菜都缩减一半多。
特别是即将要过年的费用,除了祭祖的费用外,其他的能省则省。
而后宫一大群妃子宫女公公们过年的新衣服,今年也全都省了。
按照叶阁老的话说,那就是百姓们连穿暖都没有,皇宫里的这些个贵人奴才们,别说穿暖,那衣服都多是都没地方堆,全都堆在库房里发霉,简直就是浪费中的浪费。
第293章 捐棉衣
皇上闻言,又突生一计,下了一条让人爆眼珠子的极品圣旨,贴到了官衙大门前。
“老夫人,二姑奶奶,主子,皇上下旨了。”
负责在外面探听消息的楚琳,兴匆匆的奔进来。
夏梓晗正坐在火炕上给卓氏肚子里的娃绣小兜兜,她绣的双面绣,月瑾看了喜欢,拿了一块帕子,正坐在她身边学。
而卓氏曾氏也坐一旁帮着分线。
暖玉手上绣的是一只小鞋子,还没她的巴掌大,也是绣给卓氏肚子里的孩子穿的。
大家听到了楚琳的大喊大叫,似乎早已习惯,因为这一段时间,楚琳总是给她们带来各种各样的消息。
夏梓晗放下手上的小兜兜,看向她,“什么旨意?”
“极品,真是极品,这是我……不对,这是所有人有史以来第一次见到的这种圣旨。”
“皇上真的是绝了。”
“他竟然下旨,让全京城的夫人姑娘们捐献不穿了的衣服去给灾区的百姓穿,主子,你说,就贵女们穿的这些衣服,成天下地做农活的百姓们能穿吗?”
就像和尚头上戴簪子一样,怎么看,怎么觉得浪费了。
夏梓晗震惊,愕然,拙舌。
皇上是怎么了,怎么……怎么会下这种诡异的圣旨?
不过,她怎么觉得很心酸呢?
今年是个冷冬,百姓们穿不暖,有很多冻死的,可大户人家里,谁家没有一仓库的旧衣服堆在那里等发霉?
府里的丫鬟一年到头从里到外冬夏两身衣服,其实是穿不坏的,衣服穿了半旧,新衣服又来了,旧衣服就放一边不穿了,确实是浪费。
楚宅里,哪一个丫鬟没有十几身旧衣服,而这些衣服都堆在箱子里,早就不穿了。
可那些百姓,却因为少了一件保暖的衣服,而被活生生的冻死。
皇上良苦用心,一心在为百姓着想啊。
楚琳还说,“主子,圣旨上说了,每个府邸最少得捐一百件旧棉衣出来。”
不够,就是买也得买够一百件,不然,就是抗旨不尊。
“那就传令下去,谁有多余的旧棉衣就捐出来。”夏梓晗笑道。
然后吩咐在地上侍候茶水的丝草,“去看看我有没有旧棉衣,也捐几件出去。”
暖玉就接话道,“县主的衣服,奴婢上次都清理了一次,不穿了的都送去了庄子上给孩子们穿,恐怕是没有了。”
县主是千金闺秀,怎可拿出去给不认识的外人穿?
暖玉又道,“奴婢有几件旧棉衣,一会儿奴婢去收拾出来。”
因皇上一个旨意,楚宅上上下下的人都忙了起来,纷纷把自己不穿了的棉衣拿了出来,交给了崔二管家。
夏梓晗在暖玉瞪眼嘟唇之下,也从柜子里随手拿了两件棉衣出来,交代楚嫆交给崔二管家。
暖玉跺跺脚道,“主子,这两件棉衣是去年祁玫送过来的,你还能穿呢。”
“你要是心怜那些个穷苦百姓受冻,我们可以出银两去做几件棉衣捐出去,也不能让主子的衣服外传出去。”
之前给庄子上孩子们穿的衣服,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