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公子九-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平叛大军开拔之前,太子妃领头捐赠了自己的私房体己,为大军筹集粮草物资。看着跪在殿下清减了的太子妃,昭明帝脸上满是欣慰,“好,好,佳儿佳媳,吴国公教养的好闺女!”他果然没有看走眼,为太子择了这么一位贤妇。
  因为景王反了这件事情转移了朝臣的注意力,他们都为太子殿下的安危忧心忡忡,哪里还顾得上管商部又做了什么?待平叛的大军出发后,他们念叨了几日,猛然间发现商部的官衙大门好似比其他衙门的气派得多,有去过商部的也说里头的建筑别具一格,有朝臣私下嘀咕这得花多少银子?不过谁让九王爷是圣上胞弟呢,他们再眼红也没有办法。
  可是等文昌街的工程竣工他们就不乐意了,那路修得可宽了,也就比进城的那条主道窄上一点,地面用青砖铺成,马车走在上面可平稳了。街两边的铺子也是焕然一新,一水的青瓦白墙,可规整了,就连门头上的招牌都是一个风格的,瞧着就赏心悦目。
  朝臣们嘴巴张的能塞下个鸡蛋,这真是商部鼓捣出来的?这,这得花多少银子?朝臣立刻就心气不平了。九王爷拿公款银子修葺官衙也就罢了,居然还拿公款乱挥霍,文昌街是修得气派好看,可气派好看能当饭吃?铺子不还是铺子吗?明知道现在国库紧张,九王爷还如此挥霍,圣上设立商部的初衷是为了创收,现在倒好,银子没见到一两,反倒先花出去一大笔。这不是拿国库的银子扔着玩吗?
  不行,就算九王爷是皇亲国戚也不成,这一回圣上别想再包庇。朝臣一个个义愤填膺,好像阿九花得是他们家的银子。
  阿九好整以暇,连脸色都没变一下,好像朝臣言词激烈弹劾的人不是他一样。这副无所谓的态度激得朝臣更加恼怒了,“胡闹,简直是胡闹!圣上,臣恳请圣上撤了商部。”到底没敢说严惩九王爷。
  上一个提出严惩九王爷的被圣上连降三级,虽说是曝出抢占民妇的恶行,但只要有眼睛的谁不知道这是九王爷的报复?那个小寡妇跟着他也有几年了,怎么早不出事晚不出事,偏在他弹劾了九王爷之后就出事了?
  更憋屈的还在后头呢,圣上本来是要免了他的官职的,是九王爷站出来求情,这才改为降级留用。明知道是九王爷搞的鬼,现在还不得不承他的人情,搁谁身上谁不憋屈?
  前车之鉴在那摆着呢,所以朝臣也只敢拿商部说事,并不敢得罪九王爷。
  昭明帝有些诧异,转头看向阿九,“文昌大街真拾掇的这么好?”一副很感兴趣的样子。
  阿九道:“花了五万多两银子,皇兄您说好不好?您若是有兴致就臣弟陪您去看看呗,您到哪儿露个面题个字什么的,文昌街的人气准火!”
  朝臣吸了一口气,五万两!老大一堆的银锭子就这么被败光了!商部再存在下去还不得得败多少银子呢?今儿他们就是把膝盖跪穿也得求圣上收回成命,商部决不能再存在了。
  望着激动不已的朝臣,昭明帝皱了皱眉头,“九王爷并没有跟朕要过银子!”
  朝臣一默,好似叫唤地正欢的鸭子被人突然掐住了脖子。没要过银子?怎么可能?
  “户部!”有人道。
  对,没问圣上要那肯定问户部要了,九王爷本就是在户部呆过,跟户部尚书关系也好,肯定是从李尚书手里拿的银子。于是众人的目光齐齐望向李尚书。
  李尚书低眉顺眼,“回圣上,九王爷并没有找臣要银子,即便是找臣要没见圣上的手书臣也不能给。”
  “这不可能!”有朝臣脱口而出,“不是户部那商部的银子从哪来的?李大人,圣上跟前你可不能欺瞒啊!”
  李尚书正色道:“陈御史,你当我是什么人了?臣深受圣上隆恩,为圣上打理户部,国库的银子都是圣上的,都是大燕百姓的赋税,没有圣上的旨意臣是不会放出一文银子的。”说到这里他猛地提高声音,“各位大人,我在此郑重申明,九王爷从未没从我手里,也没从国库拿过任何银两!”
  朝臣见李尚书不像说谎的样子,都不由面面相觑,那商部的银子是从哪来的?总不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
  此时阿九哼了一声,轻蔑地看了看这些朝臣,这才慢慢开口,“想知道是从哪来的银子?问本王呀!”他指着自己的鼻子,得瑟无比的样子。
  朝臣心中愤愤,却不得不忍着,“还望九王爷与我等解惑。”
  啧啧啧,看吧,看吧,这是求人的态度吗?阿九把头一扬,一点也不想回答。
  朝臣更加气愤了,却也无可奈何。
  昭明帝心中好笑,轻咳一声,对阿九道:“小九,你就给大家说说吧。”
  昭明帝的面子不能不给,阿九眉梢一扬,“哪来的银子?自然是本王的了,本王自掏腰包垫付的呗。圣上和户部都没给,那自然只能是本王私人的了,这很难想到吗?本王看你们是不相信本王会这么大公无私吧?”
  阿九的目光滑过他们的脸,啧了一声,奚落,“看吧,本王说出实情你们都不相信!咳,本王跟你们不一样,本王就是这么一个大公无私的人。本来还想低调些的,你们偏逼着本王说出来。咳,多不好意思啊!”
  朝臣嘴角齐抽,他们怎么没看到他哪里不好意思了?
  而昭明帝的脸上却闪过笑意,他家小九又顽皮了!

  ☆、第292章 花别人的银子赚自己的钱

  御书房里,昭明帝在忙着批阅奏折,阿九没骨头似的靠在椅子上看话本子。
  昭明帝偶一抬头看到他那没形象的样子,顿感头疼,“小九,商部的事不是挺多的吗?你怎么还窝在皇兄这?”
  阿九头也不抬道:“那是之前,现在商部都走上正轨了,事儿都分下去,臣弟这个尚书只用负责最后的把关就行了,臣弟出来的时候跟他们说了在皇兄您这,他们要是禀事知道来这里寻臣弟。”
  顿了一下又道:“商部现在正铺地龙,臣弟这不是没地去吗?兵部吏部那几个老头瞧臣弟不大顺眼,所以臣弟只好来皇兄这了,没打扰您吧?”最后一句他问得一点诚意都没有。
  铺地龙?昭明帝的眼睛闪了一下,“你倒是大手笔!”除了皇宫,六部九卿的官衙都没有地龙,冬天,哪怕滴水成冰,值房里也不过多放一个火盆。
  阿九理所当然地道:“办公的地方当然要弄得舒舒服服的了,冬天这么冷,冻病了还怎么当差?人才是根本,身体才是本钱,身心舒坦了才能更好地替您办差不是?”几万两银子都花出去了,还差这一点吗?
  昭明帝微一思忖,颔首道:“有道理!”身体是本钱这句话他最有体会了。
  阿九打蛇随棍上,“是吧?是吧?有道理吧?皇兄,不是臣弟说你,你也真该跟臣弟学学,要放权,别什么事都揽在自己身上,内阁是吃闲饭的?六部,啊不,七部九卿是设着好看的?这些奏折您完全可以扔给内阁批去,他们批完您翻检一遍就行了,有处理不当的您就挑出来重批,岂不是省很多事?”
  “可是——”昭明帝被阿九闲适的模样刺激到了,有些心动,却也担忧,若是奏折都送到内阁他岂不是要被架空了?他看到的都是内阁送上来的,要是内阁不想让他看到的奏折,他岂不是永远都看不到了?
  阿九明白他皇兄的担忧,白眼翻了翻,道:“这有什么?几位阁老批阅奏折的时候您指两个内监过去看着就是,他们还能在您眼皮子底下作妖?”
  昭明帝想也是啊,谁敢在他的眼皮底下玩花样?要不就试试?
  阿九忽然想起一事,问:“皇兄,太子还没有消息吗?”
  昭明帝的心情顷刻就低落了,“没有。”吴国公已经走了七八天了,算算日程也该到宜城了,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找到太子。
  阿九皱眉,“他的奏折是怎么送过来的?”
  昭明帝道:“是经由特殊的渠道,他能往京中送信,朕却找不到他。”
  阿九了然地点点头,见他皇兄脸色不好看,劝道:“皇兄您别担心,有平南侯跟着,太子不会有事的,现在吴国公又去了,一定能找到太子的。而且臣弟略懂相面,太子的面相不是个短命的。”
  “当真?”昭明帝顿时目光灼灼看向阿九。
  阿九点头,“自然是真的,您别忘了臣弟的师傅是谁。”这话阿九倒是没有说谎,他是真的略懂,略懂个皮毛,也就看看浅显的。太子不是早夭之相,至于会不会伤,会不会残,阿九就看不出来了。
  昭明帝对仁德太子十分信服,只要太子没事就好!不然他这才立太子就出事,多不吉利!朝臣嘴上不说,心里也会嘀咕。逆王那里还不知会怎么编排他呢。
  昭明帝放下心了,也有心情说笑了,问阿九,“商部做工程的银子真是你自掏的?”对这点他深表怀疑,他家小九可是个爱财的哦。
  阿九嗤笑一声,“当然不是了!”公是公,私是私,商部又不是他的,银子能随便垫吗?要是垫开了头以后都找他怎么办?他就是万贯家业也不够。
  “那银子是哪来的?”昭明帝好奇了。
  “钱庄。”阿九也没有卖关子,“皇兄,做生意,尤其是做大生意,用的都不是自己的银子,要是等存够了本钱再进货,那得等到何年何月?要知道商机转瞬即逝的,错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了。臣弟就拿商部官衙做了抵押,跟四海钱庄借了一笔银子,说好付他们利息。不过前些日子四海钱庄的东家求见臣弟,说利息他们不要了,还答应钱庄的银子以后都免费给商部使,就是有个条件,商部再有什么大工程要优先考虑他们。”
  “臣弟想,跟谁合作不是合作?四海钱庄的信誉向来不错,实力也雄厚,所以臣弟就答应了。皇兄您瞧,别说区区五万两银子,就是五十万两,也有人拱手奉上。不独四海钱庄一家,还有不少商户想求见本王都找不到门路呢。”他得瑟无比,他会缺银子用?手捧银子求着他用的商户多着呢。
  “他们就不怕血本无归?”昭明帝怎么也想不通,以往国库紧张的时候他也不是没打过商贾的主意,可想从他们腰包掏银子简直比登天还难。怎么到了小九这就不一样了,反而是商贾求着给他银子用。
  “跟朝廷做生意有什么好怕的?之前他们不是也观望了吗?可无论是商部官衙,文昌街的道路,还是街两边的铺子,商部都是准时结清款银,信誉在那摆着呢,他们有什么好担心的?只是用他们的银子,又不是不还了?文昌街的铺子一租出去,臣弟就把银子还给他们了,他们还能捞着大工程做,既赚了银子跟朝廷还打好了关系,哪找这样的好事去?”阿九解释道。
  “已经还了呀!那你手上岂不是没银子了?你不是还想建房子出租的吗?”昭明帝继续问。
  阿九道:“继续借呗!做生意就是用别人的银子赚自己的银子,就跟打仗是一样一样的。皇兄您知道吧,真正厉害的将领并不是他多么的会打仗,而是精通以战养战,通过战争以敌人的物资钱粮来养自己的军队。”
  见昭明帝若有所思,阿九凑过去低声道:“皇兄,咱们大燕现在不是挺困难的吗?打不起仗不要紧,只要能寻到这样的领兵人才您还愁什么?”

  ☆、第293章 找到太子

  阿九离开后,留在御书房的昭明帝若有所思,耳边回响着阿九的话,无比心动,以战养战,多好的法子呀!这样的将领虽说不好寻,但也并不是没有,徐其昌不就是吗?随即他却苦笑,虽说能以战养战,可也并不是说就不要粮草了,只是少些罢了。就这,大燕现在都拿不出呀!
  阿九并没有完全和昭明帝说实话,商部还是有些余钱的,除了出租铺子的银子,还有一笔商税款。阿九并不打算入库,而是留着策应。
  商部的下一个工程就是建房子,地方都已经看好了,就在贡院附近,那本来是个快干涸的水塘子,商部出工钱寻百姓以土石填之,居然填出两亩地大小的地方来。若是在现代足够用了,毕竟可以盖高层。可古代没这个技术,房屋顶多就造两层,两亩地才能造出多少房子来?于是以水塘为中心往外扩了扩,扩出能建十座四合院的地来。
  没错的,阿九就准备建成四合院,四合院里建出尽可能多的房间来,每个房间都是一样的格局,不需要大,能放下一张床一张书桌就足够了,就像现代的单人宿舍。除了住的房间还有厨房和茅房,甚至在不多的空地上还修上几座小亭,亭里有石桌石凳,干净而又幽静。
  然后把这些四合院出租给每年进京赶考的举子,按单间收取租金,租金自然不高,也算是为家境贫寒的举子做件好事了。
  商部有人不解,折腾这么一通就建十座四合院,就算所有的房间都租出去,能有多少租金?咱们商部不是以营利创收为目的而存在的吗?怎么还做起了善事?
  阿九是这样解释的,“咱们商部虽然是七部之一,可其他六部九卿的官员都不大能瞧得起咱们,说咱们成日和商贾打交道,有辱读书人的斯文。那些举人是什么?是朝廷未来的官员。咱们做这项工程,赢得了他们的好感,以后他们入朝为官肯定对咱们商部多一份友善,长此以往,商部也不会一直被孤立了。”
  众人闻言都觉得有道理,纷纷露出钦佩的目光,不愧是九王爷,想的就是比他们长远。
  阿九话锋却是一转,“虽说租金低些,但积少成多,蚊子再小也是肉呀!”然后给他们算了一笔账:就算一座四合院能住十五个人吧,每个房间每月收三百文的房租,整座四合院一个月就是四两半银子,十座四合院就是四十五两银子,一年就是五百多两银子,相当于现代的十万块钱呢,都够商部年节搞搞福利的了。
  这下众人更加心悦诚服了,是呀,他们建这四合院也只是开头投进银子,却每年都能收回租金,就算要修葺那也得是好几年之后的事情了,而且修葺能花几个银子?这么一想还真是挺合算的。
  吴国公很快传回了消息,称已经找到了太子和平南侯,两人虽然狼狈,但都没有受伤。带去的五千精兵也只剩几十。
  朝堂上人人露出笑脸,好,太好了,太子殿下没事,真是太好了!就是昭明帝也嘴角翘起,龙颜大悦。因太子下落不明而紧张的气氛一扫而空,至于造反的景王,群臣表示不过是个小小的藩王,翻不起大水花来。
  为了替太子挽回颜面,昭明帝直接下旨让太子不用急着回京,而是留在宜城平叛。太子殿下也是这个意思,他心里憋了一股气,不活捉了逆王绝不回朝。
  下了朝回到府里,三皇子气得把桌子都掀翻了,“父皇太过偏心!”太子都那样了父皇还护着他,那般为他考虑。宜城平叛父皇宁愿让吴国公去,都不愿意给他一个机会。难道光太子是他的儿子,他们这些人就是捡来的吗?
  以往他还觉察不到,觉得父皇待他还是很好的。可自从立了太子,一切都变了,二皇子成了君,他们是臣。父皇事事都把太子推在前头,好似忘记了他们的存在一般。
  太子哪一点比他强了?去剿匪被人追得如丧家之犬,除了一个嫡出的身份他有什么?就算是这样,父皇仍千方百计想法子往他脸上贴金。哼,他不服!
  四皇子却很冷静,“三皇兄,他毕竟是太子。”身份的不同便是无法逾越的鸿沟。
  三皇子就更气了,“那也不能不给别人一点活路吧。”可怜他空有一身本领却连施展的机会都没有,可悲的是压着他的那个人还是他最尊敬的父皇。
  “他倒是命大!”怎么就没被逆王给杀了呢?三皇子心中恶毒地想。景王也是个没用的,都造反了,却连个人都抓不到,要是他把太子给抓住了该多好呀!看父皇还怎么护着他?他不信父皇能为了他不顾江山社稷?即便是换回来他在朝臣中还有何颜面?
  三皇子越想越恨太子怎么就没出事呢,想的都快魔怔了,心中一动看向四皇子,“平南侯。”
  四皇子缓缓摇头,苦笑道:“三皇兄,我与皇子妃成婚时日尚短,而且平南侯是父皇的心腹重臣。”他不想拉拢吗?当然不是了,而是他敏锐的察觉到平南侯好像不大看得上他,即便他娶了他的女儿,他对他的态度已经没有变化。这也是四皇子最气愤的,心里憋着一股气,哼,等着吧,等皇子妃生下嫡子,他就看他忍心瞧着自己的闺女外孙受罪?
  三皇子眉头皱了皱,对四皇子有些不满,却又不好责备出口,一时间室内的两人都没有开口说话。
  内宅的三皇子妃宋清欢对丫鬟吩咐:“去瞧瞧四皇子走了吗?”
  “是!”丫鬟福礼退出,不大会就返了回来,“回皇子妃,四皇子已经出府了,不过奴婢听殿下身边的清风说,殿下的心情似乎不大好。”
  宋清欢的手顿了一下,想了想,道:“你去大厨房,吩咐人给殿下炖一道补汤,算了,还是我亲自过去吧。”
  丫鬟忙劝,“可别,您这两天身子不适,太医都说让您多歇着,还是奴婢去吧。”
  陪嫁嬷嬷也劝,“知道您心疼殿下,可您更该保重自个的身体,您的身体调养好了,这样才能给殿下开枝散叶。”
  宋清欢被劝住了,“翠芬你去吧。”她的手抚上小腹,眉头紧锁。
  她的小日子推迟了三天,她本欣喜怀上了呢,没想到空欢喜一场。几位皇子妃,包括太子妃,都还没有传出喜讯,她一定要抢在最前头为殿下生下嫡子,圣上的第一个皇孙,这才稀罕。
  “哦,对了嬷嬷,昨天知画来说了什么事?家里一切可好?”宋清欢忽然想起一事,昨天知画过来的时候正赶上她小日子头一天,她精神不好,就没传知画进来问话。
  嬷嬷眼神一闪,随即道:“皇子妃放心吧,相爷和夫人还有二公子都好着呢。”顿了一下低声道:“就是大少夫人性子有些莽撞,夫人有些被气着了。”
  宋清歌的眉头立刻皱了起来,“大嫂那性子确实莽撞,一会你回带些补品回相府一趟,好生开解开解夫人,平湖长公主只有大嫂一女,难免骄纵了一些,让她别跟大嫂一般见识。”开解是假,给她娘撑腰才是真的。她不过是借此告诉府里,你是郡主不假,可我还是皇子妃呢。
  “行,老奴一会就回相府一趟。”嬷嬷笑着应道,衣锦还乡,她自然乐意回去听昔日一起当差的姐妹吹捧。
  其实相府里头姚氏的情况并不像嬷嬷说的那样轻描淡写,哪是有些气着了,而是被气得病了。这怨谁呢?你一继婆婆,明知儿媳是天之骄女,却妄想拿捏,若是个软性子还罢了,安慧茹那个暴脾气能让她讨到好吗?
  提起安慧茹的丰功伟绩,就是阿九和桃花也得竖起大拇指,道一声佩服。
  成婚那一天她便把新房给砸了,指着姚氏鼻子质问:“这就是相府给本郡主住的院子?这是没把本郡主瞧在眼里,相府要是没院子早说呀,本郡主去求圣上赐座郡主府,拿这下人住的院子糊弄谁呢?砸了!若是相府没院子给我们住,那本郡主很乐意带着仪宾回长公主府住。”
  安慧茹带过来的陪嫁也特别给力,一声令下立刻噼里啪啦砸了起来,宾客目瞪口呆,都没反应过来新房就砸完了,到处一片狼藉。
  接到消息匆匆赶过来的宋承熙微微一愣,随即扬着笑脸走向安慧茹,“娘子小心,可别扎着脚。”就差没说砸得好砸得妙砸得呱呱叫了。
  姚氏气得脸都绿了,指着安慧茹说不出一句话来。最后还是宋相爷做主给换了院子,换到涟漪院去了。
  涟漪院是姚氏准备给她儿子宋承泽做新房的院子,后来桃花回相府被她抢过去住了,她走后姚氏又打上了主意,让人重新收拾了一番,准备给儿子做新房,现在却又被继子夫妇抢去住了,姚氏眼前一黑,差点就当场倒地。
  新婚那天安慧茹是当着宾客的面质问姚氏的,姚氏那脸丢得可大了,她心中咽不下这口气。你身份再高还不是公主呢,说破大天去我也是你婆婆,儿媳服侍婆婆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所以姚氏变着法子给安慧茹立规矩。
  安慧茹是什么脾气?能受这个委屈?你不让我吃饭,行,那都别吃了。是本郡主把这桌子掀了还是你让本郡主坐下吃饭?当着宋相爷的面,安慧茹让姚氏自己选。
  结果自然是不言而喻了,事后姚氏被宋相爷骂了一顿,“满府的丫鬟还不够你使唤的?她是郡主,你让她服侍你用饭,你这么能怎么不上天呢?”
  姚氏又羞又气又委屈,“相爷,妾身这是哪辈子造的孽啊,这哪里娶媳妇,分明是个祖宗啊!”
  “知道是祖宗你还惹她?”宋相爷瞪眼,“老大已经娶妻,他院子里的事情你就不要管了。”
  姚氏急了,“可是——”
  “难道你想让平湖长公主登府找你聊天?还是你想让德妃娘娘也给你闺女立立规矩?”宋相爷截住她的话。
  “那不行!”姚氏脱口而出。
  宋相爷瞪她,“这不就结了。郡主性子虽不好,却不是个不讲理的,你不要再针对她。还是你想继续回家庙呆着?”宋相爷威胁道。
  姚氏顿时怂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