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绣外慧中-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我们赶紧叫人写个租约。”
    “你个蠢婆娘,都不知道说你什么好了,你写一百张租约有什么用?那要中人,还要老爷的印章,中人好找,那印章你到坟里找老爷要去?”
    女人并不示弱,声音反而提高了:“既然是坟里,谁都找不到真印章,我们可以叫人刻一个。”
    男人叹了一口气道:“要这么容易,你何不干脆伪造一张房契,说这房子都是我们的?姑娘手里肯定有老爷的印章,老爷为官多年,同僚、亲朋之间信函公文往来,他的印章是什么样子,多的是地方可以查到,你突然冒出一个老爷从没用过的,谁信那?再说,字迹上也看得出来的,新写的,和六年前写的,官老爷们断案多,一眼就看出来了。”
    女人一听无望,急了,恨恨地说:“那丫头走的时候身体很差,怎么没死在外面呢?她要是死了就好了,她死了,这一门就死绝了,房子再没人管了,就算我们一辈子没房契,可没人来收房,也等于是我们的了。”
    男人半晌没吭声,再开口时,却是低声吩咐女人:“那几个人要想办法送出去,不能留在这里,免得跟左邻右舍乱说。”
    女人便问:“送去哪里呢?”
    “就说店里吵,另外给她们租个房子,请她们安心住下,等姑娘来了,我们会马上通知她们。”
    静了一会儿后,女人小声问:“你说那丫头真的会来吗?”
    男人应道:“既然约在这里碰头,肯定会来的。”
    “那就好!”女人的声音里已明显有了“一不做,二不休”的狠绝。
    兰姨心惊不已,怕听久了被人发现,捂着疼痛难忍的肚子慢慢往后撤。
    一股钻心的疼痛袭来,她咬紧牙关忍住,可疼痛越来越剧烈,她退离窗口后,想直起腰走开,却控制不住地后退,一屁股坐在地上。
    “谁?”屋里立刻响起了警惕的喝问。
第九十三章 寒夜深宵
    第九十三章寒夜深宵
    周管事夫妻打开房门。就见一个女人坐在地上抽*动着肩膀不住地哭泣。
    两人大惊失色,他们深夜密谋,没想到这么晚了还有人在窗外偷听,顿时慌了手脚。到底不是杀人如麻的恶徒,会对姑娘起歹意,也是因为实在舍不得把这些年辛苦挣的一点钱拱手让人。
    其实稍微冷静一点,完全可以想出别的办法,比如,隐瞒茶楼的收入,赶在姑娘到来之前伪造几个假账本。姑娘又不是公府中人,未必分得出旧帐目和新字迹的区别。如果姑娘够聪明懂事,即使看出来了也该装糊涂,他们给多少就收多少,毕竟这些钱是她干得的,又没费半分力气。
    所以,虽然说得那么狠,未必真会那么做,他们也怕出人命案,一旦败露了可是要杀头的。只是没想到,这随口放出的狠话却让姑娘的奶娘听去了,即使他们什么都不做。姑娘还是会拿他们当恶人,把他们赶出茶楼。
    自从老爷去世,俞家人搬走后,他们在南府的这六年,都是以老板和老板娘的身份出现在外人面前,也算有点头面的人物了。要没了这个茶楼,就算他们积攒了一点钱,也盘不起这么大的铺面啊。他们可不想再回到给人当厨房管事和厨娘的日子。
    两个人心里不约而同地涌出了一个可怕的念头:是不是索性把碍事的奶娘也做掉?
    就算这样,也要先拖回屋里,门口岂是“作案现场”?于是周管事碰了碰已然呆掉的妻子,看她以极不自然的姿势凑近兰姨,连说话的声音都变调了:“哟,你这是怎么啦,地上怪冷的,怎么大半夜坐在地上哭啊。”
    “你们说的话,让我想起了可怜的姑娘。”兰姨知道假装没听见是没用的,不如干脆承认,再想办法打消他们的恶念。
    “姑娘怎么啦?”周管事忙问。
    “先进屋再说吧,外面冷。”管事娘子拽住兰姨的胳膊。
    兰姨抬头恳求:“我要先上净房,就是睡到半夜肚子痛,又找不到火石,才想过来找你们借个火。”
    “我陪你去。”管事娘子自告奋勇,可不能让她趁机溜掉了。
    兰姨一面被人押着上净房,一面紧急思考应对之策:这会儿大喊救命有没有用?
    她们有五个人,店里连掌柜带伙计有十来个,打是打不过的,但这里是南府最繁华的地段。店铺林立,这一排全是像这种带后院、可以住家的房子,家家都是人,公然杀了她们应该是不敢的,动静太大了。
    但自己也同样拿这对狠毒夫妻没辙,就算告到官府,单是一个人半夜在窗根底下听的话也不足为凭。
    兰姨发现自己再次陷入了同样的窘境:听到了惊人的秘密,却无法为证,因为没有第三者在场。当初她无法证明自己确实看见太太给了二老爷很多银票地契,现在同样无法证明她确实听到周管事夫妻在密谋,要害死姑娘,好霸占她的产业。
    因为周管事夫妻也可以说她污蔑,矢口否认他们说过的话,甚至可以反过来告她伪造证词想赶走他们夫妻,好自己霸占姑娘的产业。
    如果她大喊救命,最好的结果,也不过就是惊动邻居,仗义赶来救她。可这样一来,就会闹到官府,姑娘现在人都不在,房契也不在。什么证据都没有,告什么?
    从净房出来,兰姨有了主意。当时她会坐在地上的哭,一是哭自己没用,关键时刻没撑住,腿肚子发软,被人抓了个现行;二是哭姑娘可怜,明明是个金尊玉贵的小姐,父母一死,连从前的厨房管事都敢欺到头上,想要谋财害命。
    被管事娘子押回他们的卧室后,兰姨一咬牙,抢先开口道:“其实你们不用担心,永远没人拿着地契来收房子的。”
    管事夫妻听出了门道,不禁喜出望外:“你是说,姑娘已经……”
    兰姨先在心里对姑娘说了一万遍“抱歉”,为了让这对夫妻打消派人出去暗害姑娘的念头,她只好忍痛撒谎:“是的,姑娘已经不在了,几个月前就病死在上京,所有的遗产都被沈家收去了,但好像也没找到银票地契,不知道姑娘藏在哪儿的。”
    为了取信于人,她急急地陈述:“我是姑娘的奶娘,从小就没离开过她,如果姑娘还在,我怎么会让她落单?就算跟姑娘走散了,也会在走失的地方继续寻找,并报告当地官府。怎么可能丢下姑娘自己跑回来。”
    周管事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不无疑惑:“那你为什么一开始不说实话呢?”
    兰姨装作羞惭地低下头:“我怕说出实情,你们就不肯收留了,更怕你们去官府告我,说我谋害了姑娘。”
    周管事冷声厉喝:“你还不说实话,姑娘年纪轻轻的怎么会死?肯定是被你谋害了!”
    “我没有”,兰姨苦笑着摇头:“我要真谋害了姑娘,别说银票,光搜出她身上的夜明珠,猫儿眼,像这样的茶楼也买得起几间了,何必上门投奔你们。”
    周管事夫妻都觉得这话有点道理,她若谋了姑娘的财,肯定会做贼心虚,绝不会再回南府,而是远远地去一个碰不到熟人的地方,置宅买地,安安稳稳地做富婆,何必来这里看他们的脸色蹭饭吃。
    又审问了一番后,看兰姨冻得嘴唇都发乌了,怕万一病倒在他们家里,又是个**烦。他们自己也是匆忙从床上爬起来的,没穿多少衣服。照样熬不住冷,终于开恩把兰姨放了回去。
    兰姨捡回一条命,抖着身子爬到床上,蒙在被子里流泪:姑娘,你到底在哪里?我实在没法子,才跟他们说你死了,不是存心要咒你,你可千万要平安归来呀。
    这落雨轩看来是住不下去了,明早姓周的不赶,她也会带着几个丫头走,不然他们一时明白过来。又翻脸了怎么办?
    想到这里,兰姨再也躺不住了,起身去敲里间的门。这些日子以来,总是她一个人睡外面,几个丫头睡里面,就怕半夜遇到yin恶之人,几个丫头还来得及跑掉。她们可都是清清白白的闺女,将来还要嫁人的。
    *******
    同样的深宵,有人也在静静落泪,思念着同一个人。
    安南王府占地百亩的庭园,处处馆舍楼阁,四更天,只有各处值守的岗哨、门房还亮着灯,其余的人都在梦里安眠。
    但也有例外,世子的曦照馆,走廊里一排宫灯通宵未熄,因为世子还在书房枯坐,并未就寝。
    小福子急得抓耳挠腮,把门廊的地毯走出了一条踏痕,这样下去怎么得了,世子的身体会垮掉的。
    以前把太妃搬出来还有点效,比如说:“明早太妃看到世子的黑眼圈,要问起原因来,奴才怎么答呢?”
    自从俞姑娘跳河后,世子就变了一个人,白天拼命读书练功,晚上就对着俞姑娘的信发呆,任谁劝都没用。
    太妃亲自跑来,世子竟然爱搭不理,太妃气得抹着眼泪走了。
    紧接着王妃跑来,劝了一车轱辘话,世子只是低头听着,始终未发一言,王妃叹着气走了。
    最后王爷跑来,拍桌打椅骂了一顿,世子恍若未闻,不生气也不回话。王爷完全没辙,一跺脚走了。
    这样的戏码连续上演了好几场,太妃不哭了,王妃不劝了,王爷也不骂了,大家一起瞪着眼睛干着急。
    世子不睡,小福子也只能陪着,时不时换一杯热茶,然后看着它冷掉。
    眼看漏刻又往前走了几格,世子的黑眼圈越来越深了,小福子实在忍不住,跑进卧室拿出一面镜子,递到世子面前。
    “干什么?”世子的眼睛仍盯着桌上的一叠书信,那是姑娘写给他的信,自从姑娘出事后,这些信就成了他唯一的慰籍。
    小福子把镜子举高一点,照出世子的容颜,然后用警告的语气说:“您看看自己,都成什么样子了,小心俞姑娘嫌你丑,看到你这样子就不要了。”
    “她真的还会回来吗?”世子看向他的眼睛里,带着令人心痛的绝望,和一点点死灰复燃的希翼。
    小福子死命点头:“肯定会呀,俞姑娘那样子,像是短命的吗?”
    “当然不是!”
    “那您怎么不振作点等着姑娘回来?”
    “我……我怕她已经……”世子低下头去。
    小福子挥动拳头,为世子打气:“要对姑娘有信心,相信她吉人自有天相,一定会平安归来!”
    “你说得对,我要相信她,也要相信自己一定会等到她回来。”世子终于找回了一点笑容,站起身道:“去演武场。”
    “可是这才四更啊。”小福子看着窗外黑沉沉的天色。
    “练到五更去吃饭,然后去书房,早上是岑夫子的课。”
    世子已经向外走去,小福子只好跟上,心里无比的泄气:世子体质好,通宵不眠还能练武,他自己可是快挂掉了。
    不过,这种情况应该会得到改善的。他们以前用错了方法,只知道劝世子“节哀顺变”,结果世子越来越哀,根本没法“顺变”,人也变得萎靡不振——其实这是太妃授意的,想趁机让世子死心,痛过一阵后就把俞姑娘忘掉,然后接纳她请来府里的姑娘。
    小福子对着夜空说:太妃,您的如意算盘恐怕要落空了,即使俞姑娘真的不在了,世子也决不会接纳您找来的姑娘,因为他心里恨!要不是您想塞给他这些人,他早把俞姑娘娶回来了,又怎么会历尽波折,回回用抢的,终于把姑娘害惨了。
    ————————分隔线——————————
    汗,家里又掉网了,才连上,还是慢得要命,页面半天打不开。
    好像有80多张粉红了吧,要不大家再投几票,我下午努力码字,咱们再加更一章?
第九十四章 谎言穿帮
    第九十四章谎言穿帮
    落雨轩茶楼卯正开门。准备迎接第一批喝早茶的客人。说是茶楼,供应的可不仅仅只是茶,还有许多茶点,有糕点果脯等甜品,有卤味凉菜等小吃,热食的种类更多,包子烧麦煎饼样样俱全。
    这样的茶楼,生意好的时候,一天的进益也是相当可观的,并不亚于大酒楼。兰姨昨天只在外面看了一会儿,就知道周管事这些年肯定赚了不少钱。可惜人心都是不足的,越挣钱越想挣得更多,俞家人几年没音讯,周管事渐渐起了霸占之心,昨夜要不是她撒谎说姑娘不在了,那对夫妻只怕没那么容易放过她。
    几个丫头听说了此事,吓得不轻,天没亮就爬起来,只等大门一开就赶紧逃命。
    周管事几乎一夜没合眼,早上刚眯着,就有伙计跑来敲门。在门外向他禀告说:“昨天来的那几个人要走。”
    管事娘子孙氏的第一个反应是:“快拦下来!”
    伙计应声要去,周管事却说:“你等一下。”
    伙计只好站在门外,等这老板和老板娘统一意见。
    门内,周管事问孙氏:“拦下来做什么?除非你准备把她们全部做掉,留下来只会白费米粮。姑娘都不在了,我们跟她们一点关系都没有,她们不走我也要开赶的。五个女人,只会吃不会做,一点用处也没有,你可别说你要留下来当丫环。”
    孙氏厨娘出身,现在也不过就是茶楼的老板娘,自己做的都是侍候人的事了,哪有用几个丫头的福分,她担心地是:“我怕她们出去乱说。”
    周管事嗤了一声:“怕什么,口说无凭。”
    “可就这样让她们走了……”孙氏总觉得有点放虎归山的意思。
    周管事通宵失眠,这会儿头痛欲裂,只想快点把门外的人打发走了好睡觉,因而不耐烦地打断孙氏的话:“走了就走了,省得看了心烦,就算她去报官又怎样?不过是几句狠话,从没听说只因一句话就判人死罪的。”
    孙氏心想也是,几句话而已,街上那些人吵架的时候,动不动就说,老子要杀了你个狗叉的,谁会当真呢。
    于是她朝外面道:“让她们走吧,跟着看她们在哪里落脚。”
    周管事又要阻拦。这回孙氏很坚持:“小心驶得万年船,万一她说的都是假话,那丫头其实根本没死,而是躲在城里某处,叫她们来打前站,故意那样说,试试我们的反应。毕竟过了六年,我们会怎么待她,她心里也没底。”
    周管事觉得自己的老婆这回说得在理极了,一点也不“头发长见识短”,忙让伙计照办。
    等伙计走后,他又质疑起来:“如果真像你说的,那丫头派人来试探我们的态度,何必派那么多人呢?一两人不就够了?”
    孙氏横了他一眼:“亏你整天夸自己脑瓜子灵,她不全部派过来,怎么取信你?姑娘死了,乳娘丫头们没了着落,所以一起投奔到我们这里,这才合情合理。”
    周管事依然将信将疑,总觉得孙氏有些过虑了,不过是个十几岁的毛丫头。又是深闺里养大的,没经历过什么事,哪有如此心计。
    就在他快要睡过去的时候,脑子里忽然灵光一闪,霎那的领悟让他变了颜色,一把推醒身边的老婆,有气无力地说:“阿财他娘,那丫头可能真的还在。”
    孙氏见自家男人突然露出如此神情,忙问缘由,男人说:“你有没有注意到,她们都只拿了个小包袱?如果真是死了主子,千里迢迢前来投奔,怎么只有那么一点行李?她们在上京待了六年,沈家可是侯爵府,家里的下人一年也要添几套衣服的,这些年光是衣服,就不只那一点吧。”
    孙氏忙掀开被子下床穿鞋:“我再叫几个人跟着,一定要找到她们的落脚处,要是那丫头果然还在……”
    两个人都觉得头痛起来。如果能执行先前的计划,把乳娘丫头哄走,张着网专门等小孤女一人上门,他们晚上再神不知鬼不觉地把她弄死,那倒是不难。
    可现在她根本就不露面,而是躲在暗处看他们的反应,事情就棘手了。他们可是正经的生意人,半夜破门杀人的事情还干不来。难道就为了这个,惹上那些江湖人,让他们扮成强盗半夜潜入,把那几个全奸杀了?
    只要肯给钱。要找到这样的人不难,可问题是,他既舍不得花钱,更怕请神容易送神难。
    夫妻两个,本来困得要死的,这下愁得睡不着觉了,索性起来穿衣梳洗,到前面的店堂招待客人。
    跟老顾客打过一圈招呼后,周管事刚在柜台里坐定,门外就来了一个身穿青色布袄的女人。进来先叫了两根油条一碗稀饭,等吃喝完了,会帐的时候才问:“掌柜的,这两天没有从上京来的客人?”
    周管事眼皮一跳,忙借着找铜角子低头回答:“南府是运河南端的大码头,从上京来南边做生意的、投亲的,都要在这里落脚或中转,每天店里都有不少从上京来的人,就不知大嫂要找的是什么样的?”
    青衣女人便问:“那有没有一个姓俞的姑娘,带着一个乳母,四个丫头的?”
    周管事不答反问:“大嫂认识她们?”
    “这么说,你见过了?”穿青衣的薛凝碧露出了惊喜的笑容。
    周管事想了想,决定点头承认:“她们昨日来过,今早又走了。”
    薛凝碧迷惑起来。约好了在这里见面,怎么不等她就走了?莫非是怪她没有如约赶到崔大娘家?对于这一点,等见到了她自会解释的,现在人走了,“那她们可有留下什么口信?”
    周管事正琢磨着怎么回话,他老婆孙氏已经从里面一掀帘子走了出来,笑容满面地说:“你就是姑娘等的那个人吧?姑娘是留有口信,当家的是个大男人,一直在前堂,不知道这些,姑娘是交代给我的。”
    薛凝碧问她:“留了什么口信?”
    孙氏热情地拉住她的胳膊:“你进来坐一会。我慢慢告诉你,小三,倒杯好茶来。”
    薛凝碧跟了进去,孙氏边走边告诉她:“她们是昨儿下午到的,晚上在这里歇了一宿,我们留她们住下,她们嫌店里吵,说要在外面租个安静的房子住。我已经派伙计跟去打点了,等他们回来,就叫他们领你过去见姑娘。”
    薛凝碧忙道谢,孙氏趁机问:“大嫂与我家姑娘是怎么约的?”
    “就是约在这里见。”
    “见了之后呢?”
    薛凝碧想起俞宛秋曾跟她提过,以后只想安分地过日子,不想再跟世子纠缠不清,便没说出接下来要合伙去苏城开店的事,只是淡淡地表示:“就是见见,大家都是从上京来的朋友,互相留个地址,以后好往来,不然这么大的南府,要碰到很难的。”
    “是啊,是啊。”孙氏干笑几声,心其实已经沉到了谷底,因为事实已经昭然若揭,他们被那该死的乳娘骗了,姑娘就根本没死!而且已经来到南府。
    带着最后一份侥幸,她笑着问:“这一路挺辛苦的吧,三千多里水路,慢的话,要走两三个月哦。”
    薛凝碧道:“可不就走了两三个月,冬天天气不好,没办法。”
    “你们怎么不约着夏天来呢,就是开春以后再动身也好一点啊。”
    薛凝碧看这女人眼珠子不停地转,脸上神色不定,尤其那时不时发出的假笑,叫人一听了就不舒服。她在外面闯荡了好几年,察言观色的功夫也兰姨她们要深一些,已经心生警惕。知道这一家茶楼,还有这掌柜夫妻,都不对劲。便没照实说出俞宛秋在沈府遇到的种种麻烦,只拿自己说事:“我跟人签了契约的,年底才到期,她为了就我的时间,所以拖到了年底。”
    “你年底还见过姑娘?”
    “是啊”,有什么问题吗?
    “那你们关系肯定很好了。”
    “嗯”,薛凝碧不想多说,放下茶杯起身告辞:“既然她们不在这里,那我先走了。”
    孙氏又想拉住她,薛凝碧闪身躲过了,孙氏讪讪地搓着手说:“我已经派伙计跟去打点了啊,你不等她们的消息吗?”
    薛凝碧答道:“我明天再来问就是了。”
    孙氏眼睁睁地看着薛凝碧走了,大白天的,又不能强行扣留,还得扮起笑脸一直送到门口。回头把周管事拉到里屋,急得一头冷汗:“糟了,那丫头果然没死,这个女人年底还见过她的。”
    周管事这回是真的慌了,要是姑娘还在,拿着房契去官府告状,叫他们让出房子,交出这些年赚的钱,然后卷铺盖走路,官府绝对会照准的!官老爷们最恨这个了,因为他们也是富人,富人最恨的就是仆人以下犯上,甚至图财害主,因为那同样触到他们的痛处。
    怎么办?夫妻俩急得团团转,难道真去找一帮江湖人,扮成强盗半夜去杀了她们?
第九十五章 住进别苑
    第九十五章住进别苑
    薛凝碧走后,周管事夫妻生意也没心思做了,退回卧室关起门来商量对策。这一关要是过不去,茶楼马上就不属于他们了,赚的钱也不属于他们,还那么卖力干什么?
    孙氏首先提议:“我们去给知府老爷送些钱吧。”
    周管事马上摇头否决:“没用的,这种事没法作假,当堂拿出房契,当堂验证,多少双眼睛盯着的。”
    孙氏道:“就是送钱请知府老爷给她验成假的呀。”
    周管事斜睨了自己的老婆一眼:“你花得起多少钱,五千两还是一万两?”
    孙氏吓了一跳,她原本的计划是五百两封顶的,因为在她看来:“就是动一下嘴皮的事,哪要得了那么多。”
    周管事告诉她:“验明契约真伪,起码要三个以上的人验,再加上知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