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栖凤乱江山-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刻绝不敢用。
扭头对犬戎国主道:“不用太急了,咱们暂时平安了。”
犬戎国主放缓了马速,却抱头痛苦起来:“想我带着数万兵马志得意满前来,最终却落得如此凄惨下场,让我如何回去面见父老乡亲?”
满也速却道:“胜败乃兵家常事,我犬戎儿郎不怕死,却最怕意志消磨。国主不用悲伤,咱们回去厉兵秣马,三五年后又能让大众闻风丧胆!”
这边暂且不表。且说镐京城内如今一片欢腾,不但百姓们纷纷跑出家门欢迎各国诸侯,而且几位诸侯也倍感开心。
先是集体倒了幽王的墓前祭拜,又迅速贴榜发下安民告示,救护伤者,开仓放粮,让百姓们暂时渡过难关。同时派遣大量士兵修葺毁坏的房屋建筑以及城墙。
这样的做法立刻引起了镐京城百姓的支持,不少百姓自发的参与到了行动中来。
很多人对犬戎恨之入骨,自然不会放过他们所在的军营重地。纷纷涌入此处,拆烂围墙撕破营帐。直到来到最中央大帐的时候,才惊现其中有人吊死!
得到消息的千问急冲冲来到这边,见到早已自缢身亡的妹妹,登时悲从中来。扑倒褒姒的尸体上放声痛哭,却在他尸体胸口处摸到一封信,打开一看正是写给自己的。
信中褒姒毫无保留的说出了自己对她的亏欠,同时也说明了自己最后两日所做的一切,忏悔中带着对人世的留恋,只可惜天妒红颜,一代绝世美女也只能就此香消玉殒。
第二卷:凤点头·镐京之乱 第一百三十二章 父女交心温情暖
无论千问多么悲伤,人毕竟已经去了,也只能徒呼奈何。而根据在场的几位诸侯商议,即使褒姒被封为帝后,但因为品质不端,有带来过烽火戏诸侯这样荒诞的事情,加上被掳后又被迫做了不堪事情,已经没有资格被安葬到幽王坟陵之内,索性就地掩埋,不给后人唾骂的机会。
这边事情一了,大家便开始欢呼庆祝驱除鞑虏获得胜利的事情。论功行赏之下,属申国小公主千问功劳最大,整个过程都在她的巧计安排之下,使几国用最小的代价得到了最大的胜利,而且还将犬戎的有生力量消灭了大半,这是无比辉煌的战绩。
因此众为诸侯决定大摆宴席,犒劳军士,同时聚在一起商议接下来的事情。
因为小公主千问功劳实在太大,所以各位诸侯一起要求申侯一定要把她带来。申侯自然不会拒绝,当下满满拍着胸脯答应,径自带着人前往申国的大营。
来到营地之后,申侯没有让他人跟着,自己一个人步行来到千问的住处。
因为是个女孩儿家,所以在安排住处的时候特意设置了一个独立的小别院,专门用来让千问单独居住。
行军打仗也不方便带着丫鬟侍女,所以千问其实是独自一人住在这里。几乎所有士兵都出去欢呼庆祝了,这边反倒显得有些寂寞冷清。
申侯心中泛起一丝亏欠,这些日子心中一直想着赶走犬戎的事情,也不断的派人从千问这里寻谋问策,却唯独疏忽了这个女儿本身。
毕竟是个女儿啊……申侯重重叹息一声,自己这个父亲当得实在不称职,之前不但破坏过她的婚姻,如今也只是不断的去利用她的聪慧,却实在没有用真心去疼爱过这个女儿。
浓浓的愧疚涌入心头,将他满心的开怀畅意驱散的无影无踪。咬咬牙,申侯决定跟女儿道歉,也决定以后真的因女儿本身的需求而考虑事情。
推开门,发现千问正坐在床榻上,手里,摆着许多荆条与柔软的树枝,一双羊脂白玉般的玉手在轻轻翻飞,荆条在她灵巧的手中不断变换,便成为一个个精致美观的篮子。
而千问就这样低着头,对外界的一切都不闻不问,好像已经彻底沉浸在了编制的境界之中。若不是随着编织总有泪水不断滴落在篮子上,申侯差点误以为这是女儿家用来打发无聊时光的游戏。
心中一疼,申侯轻轻走过来,柔声道:“孩子,怎么一个人在这里?姑姑呢,我不是让她留下来陪你?”
千问停下手里的动作,却没有抬头,声音中带了一丝无力,幽幽道:“姑姑去天子坟陵那边了,毕竟夫妻一场,总是要看看的。”
“唉!”申侯叹息一声,坐在了床榻上,大手轻轻按上了千问的柔弱肩膀,“我知道你心里难过,你放心,从今天开始爹爹永远不再为难于你,也永远不再强迫你做任何违心的事情。你能幸福快乐,就是爹爹未来最大的快乐!”
千问娇躯轻颤,似乎在强行压抑着内心的激动:“谢谢爹爹。我也没有什么要求,只愿今后安安定定,不再有风雨及身,那便是最大的快乐了。”
申侯拍着胸脯道:“这个你放心吧,我永远为女儿遮风挡雨,不但是我,包括所有人!”
轻轻在千问耳边道:“此役你的功劳最大,其他诸侯都想要让你露一下面,不知女儿想不想过去?倘若不行,爹爹就为你婉拒了。”
千万急忙擦擦眼泪从床榻起身,到旁边洗了洗脸擦拭干净,稍微整了一下仪容道:“自然要去!此事关系宜臼哥哥未来命运,千问当仁不让。”
宜臼?申侯有些好奇,却没有细问。他知道这女儿思虑事情总比别人长远好多步,能看到别人所不见的关键,立刻点头道:“好!爹爹陪你一同去。”
父女两人携手走在路上,没有乘坐车子,这样的方式反而让两人都有种极为温馨的感觉。
尤其是申侯,已经不知多少年没有牵着自己女儿的手走过路。想到十几年前自己总是牵着千问在路上呀呀学步,牵着筠雅去秋千那边捉蝴蝶,那是多么温馨又安心的场面?
这十几年自己经营算计,反倒失了当初的其乐融融。忍不住用力抓住了千问的手。
千问心思敏感,自然能体会出父亲心中的感受,轻轻将两只手挽住了申侯的胳膊,这也是数年来她第一次对父亲显示出女儿般的毫无芥蒂的亲近。
申侯差一点老泪纵横,心中无比感慨,叹道:“此事过后,我将永不在离开申国,对京城的事情也不想再管了,跟你母亲寄情山水,把国家留给你两位哥哥经营。要么去给你姐姐带带娃娃,要么等你大婚后给你带娃,总之,做些我该做的事情。”
千问俏脸羞红,却轻柔的点点头,心中无比温暖。
来到宴会场中,申侯立刻骄傲的为,大家介绍道:“这位就是我的宝贝女儿,申国小公主千问。哈哈哈,老夫今生最得意的事情就是有了这个孩子。”
在场的卫武公、秦伯、晋侯立刻高声赞扬,仔细看过千问的容貌后,三位诸侯再也无法淡定,纷纷忍不住站了起来。
卫武公抢先道:“申侯,以我两国世代友好邦交的关系,老夫想要为孙儿求个亲。不知你意下如何?”
说罢一个劲的盯着千问的脸庞,啧啧称赞:“好个容貌才智绝佳的女子,这样的女孩天下难寻第二个!”
晋侯急忙站出来道:“哈哈哈,卫侯地位尊崇,但这儿女之事本侯可不想谦让,我晋国同样有年龄正符的儿郎,申侯不妨好好考虑一番。”
一旁的秦伯也急不可待走出来道:“申侯,我秦国儿郎个个都是能征善战的大好男子,而且重情重义信守承诺,那是女子择婿的不二人选,小公主如此姿容智慧,定要找一个能保护她安危有重情守信之人,不妨考虑一下我大秦皇子!”
第二卷:凤点头·镐京之乱 第一百三十三章 诸侯商议天下事
掘突两只拳头紧紧的攥在一起,心中五味杂陈,这如今的场景何等让他难受!那亭亭玉立站在厅中不动声色的女子原本应该是自己的妻子啊。可惜造化弄人,现在的他却成了唯一一个没有任何资格争取千问的人。
申侯环顾了一下几位诸侯,抱拳呵呵一笑:“多谢几位诸侯的青睐,可是我已在女儿面前承诺,她的婚事我不做任何干涉。不论他看上了王公贵族家的公子,还是喜欢了平民家的少年,只要她开心,只要她觉得幸福,我都会全力支持。至于几位诸侯家的公子,我只能说完全看千问自己了。”
三位诸侯立刻将目光看向了千问。申侯这话说的也没错,如此长相绝美又聪慧过人的女子,天下真难寻第二个,倘若大包大揽强行给订一个婚事反而不好。顿时皆有些期待的看着千问道:“贤侄女,你的年龄也到了婚嫁之时,不知可否愿到我国都一行?不论你选我们中哪一个,我们都保证你的安全,而且各地风土人情不同,也是增长阅历的难得机会。”
既然问到了自己头上,千问不好不回答,抬起头盈盈拜了一福,声音如黄莺出谷:“多谢几位诸侯大人的错爱,千问如今已有心上人,而且与他亲口承诺定了终身。这次我随父从军,其实也是想给未来的夫君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所以只能跟几位叔叔伯伯说抱歉了。”
这话一出,三位诸侯脸上顿时显出失望的神色,一旁从未做声的掘突却宛若被重锤击中,脸色霎时变得苍白。
卫武公哈哈大笑:“真是遗憾,都不知是哪个小子如此幸运,竟能得到申国天女的青睐?”
晋侯亦有些不甘心的问道:“对呀,不知道我们认识不认识,贤侄女可要考虑清楚啊。”
千问虽依旧着军装,但清丽之色难掩,闻言嘴角露出一抹淡淡的幸福,柔声道:“他待我很好。曾为我做过许多事,当初我年幼不懂。如今既然知道了,便明白他不图我的容貌,也不在乎我的才思,只关心我这个人。他的名字各位叔伯也都是知道的,就是前太子宜臼。”
宜臼之名说出来,千问也如同松了一口气,有意无意看了一眼面色变得无比难看的掘突,轻轻道:“希望千问这次选择不再有错,不管未来他是怎样,我都会跟着他,他也会陪着我。”
“哈哈哈,原来是太子宜臼。这次老夫我无话可说了,太子本来就在申国生活,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老夫家里那个看来真的没有希望了。”卫武公摇头叹息,但随即却看向了申侯道,“恭喜申侯,申家此次又要出一位帝后娘娘了。”
秦伯与晋侯也同时抱拳道:“恭喜恭喜。”
申侯急忙抱拳回礼,略有些尴尬道:“这……还没影的事儿,哪来的恭喜。几位诸侯太客气了。”
话虽这样说,但脸上却依旧难以掩饰兴奋与得意。选来选去,千问最终选中了太子宜臼,无心栽柳柳成荫,他也算是实现了最初的打算。
掘突眼看众位诸侯彼此交谈,却心如刀割,心痛得几乎无法呼吸。身旁公子成见他有些失态,急忙从后面轻轻碰他,示意他该站起来说话了。
掘突深呼吸几口气,几乎用尽了全身的力量才站起来,对着申侯恭敬的抱拳沙哑道:“恭喜岳父大人。”
转而看着千问,再次抱拳低下头去,声音嘶哑如同干涸:“恭喜千问妹妹。”
申侯知道掘突心中肯定不舒服,只淡淡点了点头,问道:“筠雅如何?”
掘突低头回道:“夫人很好,身体和精神近来不错。时常想念岳父和岳母大人,近来正想回申国省亲探望。”
申侯立刻点头:“那就让她回来吧,她妹妹不日早出嫁,做姐姐的该回来了。”
掘突:“好的,小婿回去后立刻安排。”
众位诸侯多少也听说过掘突与千问的事情,如今看掘突表现略有些不正常,心知不宜在此事上再多纠缠。
卫武公立刻笑道:“好了,家事到此为止,咱们该谈谈公事了。”
秦伯亦点头道:“不错!如今国破君亡,也不是咱们去计较小儿女私情的事情,更不宜在此饮酒作乐,大家不妨商议一下未来的打算。”
晋侯点点头,看向了卫武公道:“卫侯德高望重,此事还要听您的想法。”
卫武公手捋白须道:“国不可一日无君,幽王一生只有两个儿子,宜臼与伯服。如今伯服已死,宜臼是唯一可以继承大统的人选。而且当初宜臼身为太子之时,勤于政事,处事公允,又身兼金甲卫统领,颇有大将之才。我建议还是让宜臼成为天子!不知几位意下如何?”
申侯自然没有意见,立刻点头认可。
秦伯与晋侯对视一眼,如今情势之下,找其他任何一人都难以服众,唯独宜臼是最佳人选,立刻也没有意见的点头同意。
秦伯感慨道:“还好上苍有灵,为我们大周留下了一个可堪重用的天子人选,否则这数百年的社稷岂非没了继承之人!”
申侯道:“既然做了决定,那么事不宜迟,不如立刻派人去将宜臼接来继承大统。否则夜长梦多,难以预料又会有什么其他变故。”
千问突然出声道:“不如我去吧,如今京城战事已平,我留下来也没什么意义,不如就回去。”
申侯沉吟:“回去没有问题,只是这沿路的安全……”
掘突立刻在旁道:“岳父大人,小婿自来未建寸功。迎立太子宜臼之事,我愿意献上微薄之劳。我父亲郑伯原本就是大周司徒,照理也该是我来做的。”
卫武公大喜,立刻笑道:“好好好,这样大事可成了。”
说罢立刻会同几位诸侯,草拟了迎立新君的表章,准备好天子的仪驾,各国诸侯纷纷想要出兵相助。
掘突收好表章,抱拳行礼道:“咱敢劳烦几位叔伯,又不是赶赴前线杀敌,用不到各位叔伯劳师动众,我本国兵力就足够了。”
第二卷:凤点头·镐京之乱 第一百三十四章 齐往申国迎新君
见掘突坚持,众位诸侯也不坚持,只有申侯笑道:“我申国士兵本就要回国的,这边还有军队兵车三百乘,足够完成迎驾的使命了。”当下与掘突约定将军队交给他统御,申侯本人却留在了京城等候新天子的到来。同时召会文武百官,只要还活着的,没有逃出京城的,一律喊了回来,一同商议新君登基的大事。
且说掘突离开了议事厅,前往郑国军队驻扎处讲明了此次行程的目的,各个士卒都十分振奋。迎立新君乃是不得了的大事,郑国诸侯能够将此事揽过来,绝对是极为不得了的喜事。当下公子成等人喜不自胜,赶紧张罗着安排各路军马集合。
掘突又来到了申国这边。早就听说了掘突会过来领军的事情,申国诸位将领倒是没有什么抗拒,怎么也是申国的驸马,算起来是一家子,没有人太过介怀,这也是申侯敢于放心大胆将兵权交给掘突的原因。
因为涉及到申后娘娘和千问瑶一同回去的缘故,申国士卒这边已经备好了舆车,看到掘突过来,立刻有人迎上前去道:“郑伯大人,这边差不多已经集合完毕,全听大人一声令下。只是沿路还有娘娘和千问小公主的凤驾,还望您多加小心看护。”
掘突点点头,这也是他想要争取前往申国的重要原因之一。问清楚了申后娘娘的所在,立刻大步走到宫门前恭敬道:“娘娘,掘突前来接驾,不知您打算何时出发?”
申后娘娘正在跟刚刚回来的千问聊天。
“闺女,咱们在这里等着宜臼即可,何苦非要长途劳顿跟着士卒们来回颠簸?反正宜臼不日就要来京城登基为帝,我们一个是太后,一个是未来的皇后,在此等候不是很好?”这是申后娘娘正在跟千问询问。
千问微微一笑:“姑姑,话虽如此,倘若没有一国诸侯前往迎驾,宜臼哥哥如何能够显示出未来君主的威仪。但是仅仅一国诸侯是不够的,我代表申国的身份,而您代表的事正统的皇室,只有我们亲自前去,才能给足宜臼哥哥十足的面子,也预示着他的登基乃是众望所归。总比灰溜溜一个人跟着队伍前来要好得多。更重要的是,他回来的时候,一定已经是满朝文武大臣在京城门外迎接,假如没有我们两个尤其是姑姑您为他镇场面,只怕面子上真的不好看!”
申后娘娘闻言点点头:“你说得对。看我这脑子,什么都想不到。还是千问你想的周到,你这未来做媳妇的都愿意为他跑路,我这做娘的还有什么可说的?索性就陪着你们在路上聊聊天也好。”
“那咱们就走吧,舆车一路过去大概有三四天左右的路程,咱们不计较舟车劳顿的话,就不用带太多东西了。”
两人说着,掘突的声音就在外面响了起来,对视一眼,两人携手走了出来。申后娘娘看看掘突,笑道:“想不到这几年不见,掘突也成了一国诸侯,真是让人感慨时间过得飞快啊。郑伯友大人一生英雄,最终也算死得其所,还请掘突你不要太难过。”
掘突急忙躬身谢道:“多谢娘娘怜悯。如今我已放下悲伤,打算重整旗鼓,将国家治理好,也算不枉父亲一番教导。”
申后娘娘点头称赞,两人客套两句,千问便扶着娘娘上了舆车,一路上并没有与掘突交谈。只在将车帘放下的片刻抬眼看了他一瞬,明眸中带着些许的赞赏,轻轻点了点头。
掘突顿时精神大振,兴冲冲到了队伍前面,招呼着一起出发,路上顺带召唤了郑国的士卒,两军合作在一起,浩浩荡荡朝着城门出发。
申侯、秦伯等人并没有出城相送,因为都知道不日就要回来,那时候的迎接仪式将会是无比的浩大,现在最重要的是赶紧在有限的日子里重新修葺京城,然后召唤文武百官准备迎接新君的事宜。这样的事情才是最最关键的。
千问陪着申后娘娘在舆车中很少跟外面说话,也没有计较路途的难行。只在极为特别的情况下才会稍稍露出半截侧脸来吩咐临近的卫兵。因为太子宜臼的关系,在舆车周围负责方位的是十几个金甲卫的成员,皆是一副生人勿进的脸色,让掘突在路上很难找到机会跟千问单独说话,之前的打算自然无疾而终,只能徒呼奈何。
且说身在申国的太子宜臼,因为没有参与到此次大战之中,又由于消息闭塞,尚没有消息传过来,也不知道申侯此行究竟是成功还是失败,整日在侯府中忐忑不安。更是记挂着千问的安危,不知道她现在是不是安全,有没有受伤。好几次差点忍不住上马追去镐京,但是心中谨记着千问临走时的嘱托,无论如何不允许他离开侯府,必须时刻处于重重保卫之中,不给任何有心人机会。
所以即使他已经着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心中澎湃不定,却依旧不敢越雷池一步,半步都不敢离开侯府。这是他对千问的承诺,无论如何都不愿意违背的。
正在他忐忑不安的时候,外面突然有下人飞快地跑了进来,一进门就大声欢呼道:“喜事,大喜事!外面已经看到咱们申国的大军了,军队气势雄雄,旌旗蔽日,绝对是打了胜仗的样子。现在已经靠近了都城外,想来不出一个时辰就会来到城中了。”
侯府中的夫人和宜臼一起大喜,急忙跑出门去,焦急问道:“可见到了小公主的芳踪?”
下人答道:“没有。但是队伍中央看得到一辆舆车,周围还有郑国诸侯的旗帜,想必是在车子之中吧。”
宜臼再也按捺不住,回身跑回去牵了一匹快马飞身而上,大喝道:“我出去瞧瞧,你们在此等候!”说罢狠狠一拍马匹呼啸而去。
来到城门前,看到了大量城民聚集在门口观瞧,正朝着外面指指点点,但是毫无疑问从他们的语气中可以听出来,定时申国打了胜仗。令宜臼禁不住心中升起了热切期待。
第二卷:凤点头·镐京之乱 第一百三十五章 母子相见几悲喜
眼看马上就要到达申国都城,千问突然从舆车中探出头来,对起马在不远处徘徊的掘突道:“掘突哥哥,该让士兵们唱起歌曲来了,这是申国的习俗,只要是打了胜仗凯旋而归,临近城门前都要用歌声来告诉里面的亲人,我们活着胜利归来了!”
掘突急忙趋马过来笑道:“这倒是个好方法,千问妹妹稍等,我这就下令。”
说罢立刻大声喊道:“申国儿郎们,如今已然得胜归来,何不唱起歌曲?”
申国士卒们立刻哈哈大笑,不知由谁起的头,立刻齐声唱了起来。歌声粗犷而有力,伴随着轻快的旋律在天空中肆意飘荡,远远的传到了那边城中去——
“我骑上战马离开,
如今已得胜归来。
娘子家人常挂怀,
我的心中煎如水开。
如今我回到家门来,
帮妻儿打水又砍柴。
从此后天天在身边,
不再让亲人常挂怀。”
雄浑的歌声传到城内,顿时引起了百姓们的一片欢腾。这是凯旋而归的歌声,也是英雄归来的赞歌。每个人都笑逐颜开,准备欢迎申国的英雄归来。
宜臼急忙喊道:“乡亲们还请让开一条去路,我是太子宜臼,前来迎接凯旋而归的将士们!”
要说宜臼在申国平日待人亲切,没有什么架子,本来在城中也没有事情做,倒是比申侯还有陟延兄弟二人还要亲近百姓,经常出面为百姓们解决危难,因此,在城中的威信极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