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后我被大奸臣宠上天-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热茶重新放在萧惕手边之时,裴婠的容色已恢复如常,可明眼人都看得出今夜她的话极少,萧惕和裴琰还议论着宁州之事,裴婠听着,却极少再开口,仿佛此刻二人的对话都不重要,只有明日军情来了才能让她真的安心。
  萧惕一边与裴琰对谈,心底却始终无法明白裴婠的异样该作何解释,直到离开时,裴婠仍是六神无主的,萧惕见她如此又觉奇怪又觉心疼,便看向裴琰,“此前你说你有两本前朝的兵法古本,可否取来我带回府中看看?”
  裴琰知道了事情原委,又得萧惕开解,早已安心三分,听萧惕此言不做他想,起身便往竹风院去,他一走,暖阁内便只剩下了萧惕和裴婠二人。
  萧惕起身走到裴婠身前,裴婠尚未反应过来,他已蹲了下来,裴婠一惊回神,手却已被萧惕握住,她双手僵冷,刺的萧惕心疼不已,“婠婠,你怎会想到屠城上去?”
  裴婠抿着唇角,眼神闪了闪才道:“我……我常听闻蛮族悍狠,既能入关屠村,必定是寻到了防务上的错漏,若一路打进来令宁州失守,只怕整个长宁军都罪难可恕。”
  此言看似合理,可如今的裴婠素来镇定从容,若只是心中猜度,断不可能因为一个猜测而惊骇的茶盏都摔在地上,唯一的可能便是,她确信屠城之事极有可能发生。
  裴婠禁不住萧惕这般近的盯着她看,忙垂下了目光,萧惕望着她如此,却不忍相逼,一手握着她,一手抬起来在她发顶抚了抚,“蛮族虽是悍狠,可过往这些年,却从未攻入关内,你要相信长宁军,明日军情一来,我便告知与你,今夜你也尽可安心,我断定,绝不可能有屠城这等事发生,你可信我?”
  手上的暖意沿着指节缓缓传遍了四肢百骸,裴婠终是被萧惕安抚住,她抬眸望着萧惕,一双眸子莹润清澈,受惊后的惶然清凌凌的落在萧惕眼前。
  “我信三叔。”裴婠声音都有些沉哑,可这四字说出,却当真有股力量自心隙透出。
  萧惕几乎想拥裴婠入怀,可他到底忍住了,恋恋不舍的在裴婠发顶游移了片刻,这才又只握住她的手,裴婠却又道:“虽不至于我想的那般严重,可……可李牧跟着父亲回了宁州,我只担心此人怀有异心。”
  萧惕双手收拢,目光直望进了裴婠眼底,此刻的裴婠心防大松,萧惕便能看到更多的隐秘与担忧,他不动声色,“你是否早就怀疑李牧对长宁军不忠?”
  她本就信任萧惕,再加上刚从惊惧中抽离,此刻的裴婠几乎没有犹豫就点了头,等点头完,裴婠才有些紧张的想,若萧惕问她为何怀疑李牧,她还真是无法解释。
  然而萧惕并未问她。
  他只是安抚道:“侯爷已对他起了疑心,此番带着他一起回宁州,多半是抱着不想打草惊蛇的意思。”
  裴婠欲言又止,萧惕忽而倾身道:“我亦有安排,李牧想做任何对长宁军不利之事,都会有人阻止他。”
  裴婠当即睁大了眸子,“三叔……”
  萧惕轻笑一声,“毓之还不知这些,若非让你安心,我亦不打算告知你,总之你信我,你害怕的事不会发生。”
  “三叔……”裴婠语声低下来,更掺杂着几分受了惊怕不知所措的委屈,萧惕听的心软无比,还要再多说几句,外面却传来了裴琰返回的脚步声。
  他重重一握裴婠,起身退回了原处。
  裴琰进暖阁,丝毫不曾察觉二人的亲近,待萧惕拿到兵书便提出告辞,裴琰亲自去送,裴婠则被他二人留在了院中。
  待在府门处分别,萧惕踏出长乐候府之后,心底却仍在想裴婠今夜过于的惊恐从何处而来,并且,屠城和李牧对长宁军不忠这两件发生在前世的事,是如何被裴婠想到的呢?


第69章 惊变
  一夜浅眠,第二日一早裴婠便起身便令石竹出府打探消息,然而午时刚过,萧惕再度入了长乐候府,这一次,元氏和裴婠一起见了萧惕。
  正厅之中,萧惕道:“最新的军情已经送到了,屠村的百多蛮族几乎没有逃脱的,或抓或杀,都被留在了关内。”
  元氏还不知屠村之事,乍听之下,面色大变,裴婠心知瞒不住,本也打算今日告诉元氏,此刻便赶忙安抚,元氏半晌回过神来,眼眶微红,“难怪你父亲走的急,边民素来拥护长宁军,你父亲必定痛心疾首,幸而没酿成更大的灾祸,阿弥陀佛。”
  元氏信佛,一听死了这般多人,招待了萧惕片刻便往后院而去,她在后院设了香堂,打算自今日起食素为死去的边关百姓念经祈福。
  元氏一走,裴婠大松了一口气,“三叔所言果然是真,倒是我想的太吓人了。”
  萧惕看着裴婠的目光深恻恻的,“屠城不可能的,若当真屠城,长宁军和两州驻军,并着兵部诸人,都难辞其咎。”
  裴婠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前世便是如此,只不过前世事发之后,大半的罪责,都被推到了裴敬原的身上,甚至还给裴敬原栽赃上了叛国通敌的大罪。
  裴婠一颗心终于彻底的安定下来,然而前世的屠城,当真不会发生吗?
  “可是三叔,这次蛮族那些人是如何入关的呢?这次是百多人入关劫掠,下次呢?昨夜三叔走后,我夜里做了噩梦,只梦见边关生灵涂炭……”
  萧惕凝眸看着裴婠,“你梦到了屠城?”
  裴婠略一犹豫,点了点头,“不错。”
  萧惕心底压下去的疑窦又浮了起来,“除非有人通敌叛国,否则便不可能生出屠城这样的大祸。”
  裴婠眼瞳轻颤一下,“我……我也觉不可能。”
  此时不过午时,萧惕还要入宫,只稍坐片刻便告辞离去,裴婠一个人在正厅呆站了片刻,这才回身去找元氏,元氏正在香堂念经,听见动静看过来,“含章走了?”
  裴婠点了点头,也进来上了一炷香,元氏叹气道:“含章是个好孩子,可你父亲……”
  裴婠闻言心底微动,然而如今长宁军中出事,裴敬原亦不在京中,她便也没工夫去想婚事如何,而她隐隐约约的,总觉得此番宁州之事不可能那般容易化解。
  长乐候虽忽然离京,可军情上的事素来被瞒的极紧,因此西宁关的变故并未在京城流传开来,相反,传的越来越多的,却是萧惕和裴婠的天命良缘之说。
  起先还有人说萧惕这私生子的身份配不上裴婠,可说的多了,便有人细数萧惕入京后一路青云直上的种种,做为大楚历史上最年轻的金吾卫副指挥使,未来萧惕的仕途可谓一片坦荡,既是如此,倒也配得起长乐候府大小姐了。
  自年后一直在书院苦学的宋嘉彦,一回到京城听到的便是这般传言。
  自从毒害宋嘉泓事发之后,宋嘉彦虽然脱险,却始终心惊胆战,这些日子一直在书院苦学,还有月余便是春闱,他此番归来,乃是求父亲广安候为他求两封举荐信。
  越是临近春闱越是紧张,而今年春闱主考官与广安候乃是旧识,若广安候愿为他铺路,只需主考官在考题上透露个一两分,他便有十足的把握考中。
  可他没想到,不过两月未归,京城竟然人人都说萧惕和裴婠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如此流言不为人制止,难道长乐候府当真要将裴婠嫁给忠国公府的私生子?
  宋嘉彦心底冷笑一声,为什么又是萧惕!
  似乎从此人回京城开始,自己就一直厄运缠身,多年来在裴婠身边百般算计,到头来,裴婠与他命里相克水火不容,反倒和这个私生子成了金玉良缘!
  宋嘉彦只听流言便气的呕血,再想到萧惕如今身居高位,更觉难以与之抗衡,等他失魂落魄的到了广安候府,还未进门,却先被一人拦下。
  拦下他的男子生的一张平淡无奇的脸,可此人腰间带刀,眉宇间冷肃含煞,不容置疑的道,“二公子,我家主人想见你。”
  宋嘉彦只觉一阵头皮发麻,“你是何人?你家主人又是谁?”
  男子面不改色道:“二公子见了便知,我家主人说,他在宝相寺后山捡到了一样物件,似乎是二公子所有,二公子想拿回来,去见他便可。”
  宝相寺后山?!
  宋嘉彦瞬间觉得背脊一凉,没有人知道裴婠当初被山匪劫掠是他的手笔,事情已经过去这么久,难道此人所言之物件,便和当初那件事有关?
  宋嘉彦艰难的吞咽了一下,“你……你家主人在何处?”
  ……
  宁州的军情依然不断的送往京城,连着三日,军情皆是长宁军军务,并无新的战事生出,裴婠高悬的心终于落定,虽则如此,宁州的变故到底经由两地来往百姓之口流传开来,半月后,京城世家都明白当日裴敬原为何着急离京,如此,京城的风向便生了些许变化。
  长宁军镇守西宁关多年,不可能出这样的错漏,而跟着裴敬原同行的乃是皇城司千户戚同舟,这便有些深长意味,裴老夫人带着广安候造访,问起此事,元氏苦笑不知内情,两家到底走得近,裴老夫人便令广安候在朝堂上打听。
  广安候还没打听出个所以然来,京城一众世家对长乐候府的态度便有些凉薄起来,往日各府上逢节逢喜皆要给元氏下帖子,可这时候,好几处府上却有意绕过了元氏,等元氏发现这一点时,时节已入三月,春闱开始了。
  宁州之事好似阴云笼罩在侯府上空,等裴婠命石竹打听宋嘉彦有无参加春闱之时,却已得知宋嘉彦拜在了当朝大儒林慕跖门下,已入贡院科考。
  裴婠有些惊讶,前世的宋嘉彦乃是在科考之后才成了林慕跖的学生,显然,这辈子这件事也提前了,裴婠心中生出不祥的预感,就在她担忧宋嘉彦如前世那般中进士之时,一道石破天惊的圣旨打破了京城表面的平静。
  建安帝下旨曰:长宁军统帅裴敬原用人失察,有通敌之嫌,令皇城司千户戚同舟收缴其帅印虎符,不日押解回京!
  作者有话要说:  该来的总是要来。


第70章 困斗
  圣旨一下,举国皆惊,刚放下心来的裴婠亦没料到通敌之罪还是落在了裴敬原身上,然而和前世不同的是,裴敬原只是以疑罪之身被押解回京,一切皆有转机。
  长乐候府内,元氏着急的一夜没合眼,此刻面容憔悴灰败,而裴琰虽然暂时未受影响,可流言传的满城风雨,人人都在说长乐候府要失势了。
  只有裴婠显出不同寻常的镇定,“母亲,圣旨虽然下了,却只是说父亲有通敌之嫌,并未定罪,您不必太过担心,等父亲回京,朝廷一定会给父亲一个公道。”
  裴婠心中并没有底,然而和前世的境况比起来实在是好了太多。
  前世裴敬原被收缴帅印时,已被扣上了通敌大罪,后来更是毫无喊冤的余地,构陷的罪证齐全,再加上裴敬原对屠城之祸颇为自责,甚至还未上奏不平便病倒了,后来重刑之下,向来体魄康健的他没撑多久便在天牢之中病亡。
  如今裴敬原虽然还是被收缴帅印,可一来没有确凿证据,二来此番只是屠村,出事之时做为统帅的裴敬原亦不在军中,无论如何追责,都罪不至死。
  裴琰看着镇定从容的妹妹只觉惭愧,当日裴敬原刚离京之时他过分乐观,而圣旨刚下之时,他甚至慌得六神无主,相比之下,倒是裴婠镇定的多。
  裴婠见裴琰亦是一脸焦虑之色,便道:“哥哥的职位还在,足以证明事情还没到不可挽回的地步,这几日哥哥多打探消息,切莫出错,等父亲回来,哥哥为父亲平冤。”
  前世裴敬原出事,裴琰早已战死,整个长乐候府无人为裴敬原奔走,可这辈子却不同,裴琰虽然职位不高,却到底是侯府世子,京中与裴家有关的故旧还给他三分薄面。
  裴琰叹气,“我明白,只是好端端的,父亲至多用人失察,怎也会被牵扯道通敌上去?”
  裴婠眸色一沉,“父亲掌兵多年,朝中不知多少双眼睛看着,此番自然是他们抢夺兵权的机会。”
  这道理裴婠都明白,裴琰自然也想到了,只是如果真的要夺走长宁军兵权,此事便绝无可能善了,裴琰深吸口气,第一次觉得肩上担子如此之重。
  “世子,小姐,三爷过来了。”
  裴婠心底一热,元氏也定神道:“快请——”
  很快萧惕大步入了厅内,自从宁州出事,萧惕多番为他们打探消息,元氏本就喜欢萧惕,如今更是把萧惕当做至亲,萧惕入内先行一礼,而后快速的看向裴婠,“宁州忽生变故,多半是戚同舟查到了对侯爷不利的证据,所以陛下才下了这般旨意,虽然暂时收了侯爷的兵权,可你们不必太过担心,我已在注意宁州动向,目前看来,还不至于立刻给侯爷定罪。”
  萧惕所言和裴婠想的相差无几,元氏听萧惕也这般说,绷紧的心弦微松,“含章,如今我们府上正被朝野内外的人看着,你有心相帮,却不知……会不会连累你?”
  萧惕温和道:“夫人不必担心,侯爷身正,如今虽遭受非议,可必定有真相大白的那日,至于其他人的眼光,我不在意那些。”
  元氏感动不已,想到裴敬原对萧惕的介怀,心中更是愧疚,“你早前便救了婠婠和琰儿,如今又这般尽心尽力,实在是让我们无以为报。”
  萧惕苦笑一下,“本就是亲戚,夫人这样说便是折煞我了。”
  元氏闻言,只得感叹裴敬原看错了人,如今长乐候府出事,萧惕是主动相帮的第一人,便是广安候府,虽派了广安候走了一趟,可其中已有明哲保身的意思,到底是通敌大罪,元氏自然也不怨怪,可这般一对比,萧惕之心就格外叫人动容。
  元氏本没联想到萧惕待裴婠有心上去,然而萧惕几次三番过来,都十分着紧裴婠,这才让她恍然,虽说是亲戚,可萧惕如此尽心尽力,自然不是没有缘故的。
  元氏到底是过来人,很快便想透了此中关节,再想到从前种种和宝相寺的签文,顿时觉的萧惕和裴婠颇有缘分,她心念百转,没多时便对裴琰道:“你父亲在京中有些故旧门生,你随我去你父亲书房,我将名帖给你找出来,这几日多走动走动才好。”
  裴琰闻言忙道:“含章,那你稍等片刻,稍后我还有事与你商议。”
  裴琰遂同元氏离开,等她二人一走,萧惕便看着裴婠道:“你不必担心,长宁军中混入了有异心者,侯爷此番看似龙游浅水,却也不是没有好处,一来,可借机查出异心之人是谁,二来,侯爷被押解回京,之前和之后的事,其实都和侯爷干系不大,如果幕后之人的目标是侯爷,那此番反倒是未中要害。”
  萧惕言语不算十分分明,可裴婠却瞬间明白了,如今的局面和前世做对比,那幕后之人便没有将长乐候府打入万劫不复之地,就好似一记暗箭,本可直中心口取其性命,却偏偏射歪在肩头,虽然令目标受了伤,却未曾将其置于死地,不仅如此,还暴露了自己。
  裴婠看着萧惕关切的目光心中一片滚烫,“这些我也想到了三分,却不确信,如今听三叔这般说,我便安心许多,多谢三叔。”
  萧惕语声微沉,“我与你保证过不会让侯爷出事,待侯爷回京,我会帮忙查明真相为侯爷脱罪,你只管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夫人便是。”
  ……
  书房里,元氏一边帮裴琰找名帖,一边问道:“琰儿,你与含章交情深,如今这般局面,他却为我们如此尽心尽力,在你看来,是为了什么?”
  裴琰听此一问,有些迟疑,“母亲想说什么?”
  元氏苦笑一瞬,“早前和你说起你妹妹的婚事之时,我本是十分喜欢含章的,可你父亲却……哎,如今咱们府上风雨飘摇,越发看出含章的好来,我便想着,他和你妹妹,是否是真的金玉良缘,可眼下你父亲出了事,万一真的定罪,只怕来不及了……”
  裴琰闻言忙道:“母亲,含章不是唯利是图之人,便是咱们真的没了爵位,只要他对妹妹有心,就没有来不及之说。”
  元氏心乱如麻,只后悔没在当初和裴敬原争辩几句,为今之计,也只有等裴敬原回京洗脱罪名再议了。
  ……
  裴婠仔细回想着前世种种,再想到如今,只觉的两辈子所有事端都有映照似的一一发生了,只不过相比前世,一切都已提前,而她没有嫁给宋嘉彦,裴琰也还活着,如今的长乐候府不过遇到了些波折,并不算到了绝境。
  裴婠心知前世父亲被栽赃,李沐为最为关键之人,便旁敲侧击的令裴琰打探,三日之后,终于得了确切消息,原来裴敬原之所以被问罪,正是因李沐之故。
  李沐做为裴敬原身边主管军备的参军,对关隘各处布防都了如指掌,便是在李沐身边,发现了其私自拓印的关隘布防图。
  军中布防乃是机密,除了统帅之外,所有知晓布防之人都不可私拓地图,李沐此行一开始便是错的,如今村落被屠,李沐便成了最大的嫌犯,然而谁都没有想到,被抓了现行的李沐,竟然一口咬定地图是按照裴敬原的吩咐拓印的。
  如此,裴敬原便也有了嫌疑。
  只要关键在李沐,便没有出乎裴婠的意料,而那日在酒肆之中看到的与李沐私见之人,便极有可能与李沐背后主谋有关。
  裴婠心底阵阵发沉,齐王……
  裴婠焦急的等裴敬原一行归来,与此同时,金吾卫却被陛下交代去办别的案子,去岁江南水患,牵扯出了江南数州郡官员贪腐,本是皇城司稽查,可如今宁州出了这样大的事,江南贪腐的案子便移交到了金吾卫的手上,而金吾卫指挥使岳立山似乎是为了让萧惕和裴琰避嫌,竟然专门指派了他二人来负责此案。
  如此一来,萧惕和裴琰被贪腐案绊住手脚,连着几日都忙的难出宫门。
  而五日之后,押解裴敬原的队伍回了京城。
  除了裴敬原和李沐之外,还有十多长宁军军将一同被押解回京,这里面有人与李沐过从甚密,有人负责关隘哨卡,有人疑似延误军情致使出兵变慢,总之或多或少都被牵连在内,而戚同舟心狠手辣,一个也没有放过的押回了京中。
  元氏和裴婠等在城门处迎接,然而押解的囚车四面围得严严实实,二人连裴敬原的面都未见着,当天下午,裴敬原和其他人一起,被关入了天牢。
  当天夜里,裴琰气急败坏的回了侯府。
  “一定是皇城司!一定是他们捣鬼,肯定是他们要陷害父亲,我本打算面圣,可含章却拦了我一手,我们指挥使也不建议我现在去面圣,哎……”
  裴婠只问,“此案可是交给皇城司查办?”
  裴琰气道:“可不是!所以我才担心,皇城司构陷朝臣的手段最是阴险毒辣,如果他们要害父亲,父亲此番只怕要凶多吉少。”
  “三叔拦你了?”裴婠问。
  “是,含章说现在不宜面圣,免得令陛下不快。”
  裴婠略一思忖,“三叔所言不无道理,父亲此番乃是被牵连,且看陛下对此案态度,如果有人想栽赃父亲,我们也不可打草惊蛇,哥哥,可能想法子见父亲一面?”
  裴琰蹙眉道:“父亲已入了天牢,若是要见父亲,便只能去求陛下。”
  裴婠唇角微抿,“我们如今只能指望哥哥,哥哥就更不能冲动行事,明日,明日哥哥可去面圣,看看陛下是否答应我们去见父亲。”
  裴琰点了点头,“好,就如此办。”
  兄妹二人议定此事,当着裴琰和元氏的面,裴婠尚且支撑得住,待她一个人回到兰泽院时,却觉手脚冰凉六神无主,李沐私见过齐王门客,足见其幕后定是齐王,齐王有心争夺长宁军兵权,用来与皇长子厉王夺嫡,那么前世构陷长乐侯府者,定然也是齐王了。
  而前世的宋嘉彦,最终也投到了齐王门下,甚至愿助齐王谋反。
  如果前世之事在如今皆有映照,那这辈子的宋嘉彦,是否也要成为齐王马前卒?
  这念头不过忽然而起,可裴婠怎么也没想到,答案很快就出现了。
  第二日刚过午时,裴婠与元氏用过午膳正打算歇下,可刚走出花厅,外面便有家丁慌忙来报,“夫人,小姐,刑部来人了,说是要搜查咱们府上——”
  元氏一惊,裴婠也神色微变,“来的人是谁?”
  家丁还未答话,便见几个着公差官府的侍卫走了进来,当头一人道,“我们奉陛下之令,搜查长乐候的住处,还请夫人和小姐配合。”
  元氏到底经过风浪,此刻背脊一挺,“你们是刑部哪个衙门的?可有谕旨和腰牌?”
  那领头之人转身往来处看去,“圣上的旨意在我们大人手中。”
  大人?元氏和裴婠皆向他们来处看去,很快,一人手执明黄谕旨出现在了众人视线之中,看清来人,元氏惊讶的轻呼一声,裴婠更是瞬间瞪大了眸子。
  刑部衙差口中的大人,竟是宋嘉彦!
  此刻的宋嘉彦着一袭刑部员外郎官袍,面带意气风发,与数月前裴婠见到的宋嘉彦仿佛天壤之别,一股子寒意仿佛蛇一般蹿上裴婠的背脊,前世宋嘉彦对长乐候府见死不救的漠然态度仿佛又活生生出现在裴婠眼前。
  和前世暗地里陷害长乐候府不同,这辈子的宋嘉彦,一开始就站在了侯府对立面。
  “彦儿,怎……怎么是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