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绣色生香-第1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算起来,燕京已经有四十年没有女学了,不但燕京,就是这天下,目前为止也只有我们娴贞这一家,独一无二,童叟无欺!”

    她说着冲着大家,骄傲的昂了昂下巴。

    少女们或咯咯的笑着,或矜持的掩面而笑,眼睛明亮的看着苏婉如。

    “就冲着这独一无二,就冲着你们是这世上少数的,幸运的,与众不同的女学生,我们就得好好学了,我们各位先生也会好好教。”苏婉如说着走了个来回,又道:“规矩呢,就贴在门口,我说到做到,该劝退时我是不会问出身的,可别到时候拿着哪位大人夫人来压我哦。”

    大家又跟着笑了起来,有个脸圆圆的小姑娘道:“苏校长,一点都不通融吗,我们又不去考科举。”她觉得她们是来玩儿的,读书是次要。

    “读书和科举有什么关系。”苏婉如摇了摇头食指,扬眉道:“读书是为了明理,明理是让你懂理,而懂理不是退让,不是委曲求全,不是深明大义。”

    “那我们为什么读书?”另一位少女道。

    苏婉如想了想,道:“是让你有了眼界后建立原则,原则外是红尘,原则内是雷池,别人知道了这是你的底线,自然不敢越过。不越过是什么,不是怕,而是尊重。尊重是什么,是你的在别人眼中的价值,这价值不是你父亲是宰执所以你的价值高。”

    “那是你父亲的价值,和你有何关系。所以你要读书,认真的读,好好的读”她走下来,戳了戳圆脸小姑娘的脸,余光扫了她一眼,看见是她是名字,戈玉洁,她一笑,“让别人尊重你身份的同时,也尊重你这个人。即便将来安于后院相夫教子,这些东西也不白费,终有一日你会发现,你的这些不但体现在你身上,还会在你的子女身上,也能看到。”

    众人鸦雀无声,这想法其实并不离经叛道,许多都懂都知道,可是她们并不知道,她们即便身份尊贵,可也不过是女子,是女子就要学规矩,从一生下来就为了将来寻个如意郎君,嫁个好人家而努力。

    现在苏婉如来告诉她们这些,这让她们很惊讶,甚至于震惊,推翻了来前做的所有的思想准备。

    “不过,你们很幸运啊。”苏婉如道:“别人没有遇到,你们遇到了,遇到了娴贞女学。你们茫然了,有先生指导,你们苦恼了,有同学劝慰陪伴,多好,以前可从没有有这样的好机遇。”

    她说完板着脸,大家也正色听着,就看她忽然眉梢一抬,笑着道:“嗯,仙女们,同学们,趁着成亲嫁人为人母前,好好享受这大好的时光。”

    大家一愣,顿时面色大红,嗔怪的道:“苏校长为老不尊”咦,不对,苏校长好像和她们一样大。

    可在刚才,她说话的时候,他们没有一个人觉得她也是个小姑娘,倒不是面容老成,恰好相反,她生的貌美娇俏稚气犹存,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

    很是奇怪,让人不由自主的愿意是听她说话,且还信服不已。

    这大概就是她孤身一人,做到今天这个位置的原因吧,也正如她自己所言,这就是尊重吧。

    “都坐吧,我说了半天,我们先生可是等了好一会儿了。”她话落,大家就都坐了下来,好奇的看着门口,不知道他们的第一节课是谁上,先生是男是女,长的什么模样。

    苏婉如下了讲台,门口便有青袍男子进了门,手里卷着一本书,不是老夫子,没有浓郁的书卷气,而是如皎月一般,清冷矜贵让人眼前一亮。

    “宁王爷!”蔡莹莹站了起来,满脸惊愕的道:“您您是我们的先生?”

    赵衍看了一眼苏婉如,目光才落在众人身上,微微一扫,道:“本王受苏校长诚挚相邀,便托大来当一回先生,往后,还请各位同学多多包涵。”

    他说的谦虚,宁王饱读诗书大家都知道,这是大周开朝不久,文人结社诗词歌赋都未风起,要是像前朝中叶,如宁王爷这般,必当受人追捧的。

    不过,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赵衍说他是受苏校长邀请而来。

    难道外面的传言都是真的,宁王爷对苏校长

    少男少女情窦初开,虽害羞可最愿意听的就是这类风花雪月的故事,更何况,宁王爷出身不凡,姿容不凡,而苏瑾一介平民却能力卓著。

    两个人,一个男貌,一个女才,怎么看怎么登对。

    让人浮现连篇。

    “那李珺怎么办。”忽然,有人小声嘀咕了一句,随即就有人道:“不要乱说话,和李珺有什么关系。”

    那少女就不再说了。是啊,是没什么关系,赐婚也不过是传言,到现在圣旨都没下来呢。

    “仲元先生。”苏婉如含笑道:“那就不打扰您讲课。”

    赵衍含笑,点了点头。

    苏婉如出去,留了一屋子还傻乎乎盯着赵衍看的少女,虽说宁王爷一上来就表明了态度和立场,可这不妨碍情窦初开的少女们,欣赏宁王爷的“姿色”。

    苏婉如很高兴,她以后负责唱红脸专做好人,而白脸嘛当然是那些老师做了。

    老师不严厉,怎么能教出好学生呢,她笑了笑和迎面来的两位嬷嬷行了礼,“孙嬷嬷好,刁嬷嬷好。”

    两位嬷嬷一样的年纪,因为同是前朝没落官家的小姐,所以以四十高龄进的大周后宫,待了五年后报以久病,就又出来了。

    自然,后宫不是这么容易出来的,而她们出来的代价,就是在女学里待够十年。

    十年太久了,苏婉如暗暗腹诽,她不知道会有几年,但肯定没有十年这么久。

    司三葆够狠。

    “苏校长。”两位嬷嬷回礼,纵然四十多岁,可依旧身姿如柳体态婀娜,但却半点不染风尘,反而透着柔韧的美,让人为之侧目,印象深刻。

    “嬷嬷的课还有一个时辰,这时间二位可以自便。”两个人教一个班,但孙嬷嬷教待人接物处世之道,刁嬷嬷教仪态行容外在风韵。

    二位嬷嬷点头,孙嬷嬷笑着道:“方才在教室外听到苏校长的一番言论,我们也是受益匪浅。”说着顿了顿又道:“受教了。”

    告诉女子证明自己的价值,这价值不是父亲的官位,不是母亲的出身,而是自身的价值。

    非一钱一银的衡量,而是由自己去评判,来这世上走一遭,到底得了什么,又留了什么。

    她也是随口说说,如果通过学习能让一个人得到这么高的升华,后世也不会有那么多高学历的人渣了。

    “言重了。”苏婉如笑着道:“往后就就有劳二位嬷嬷了。”

    二人颔首,去了自己的歇息的房间。

    苏婉如下楼去了对面,对面已经在上课,上课的是锦绣坊的马姑姑,她手艺好又是做了多年的掌事,身上有股令人畏惧的气质,能压得住人。

    两边都是马姑姑主教,春娘和卞丽做辅教。

    苏婉如巡视了一通就就去歇着了,杜舟在里面画图,是苏婉如让他画的课程表值日表之类!

    她忽然觉得很闲,托着下巴看着杜舟,道:“要不要我帮忙?”

    “不用,您歇着好了,这点着,抬头看了一眼苏婉如,忽然问道:“您昨晚去哪里了?”

    他昨天下午打听了,沈湛的母亲到了京城,不但如此,还带了一位貌美的女徒弟。

    所以,他用脚趾头都想到了问题的症结,一定是沈湛的母亲不同意他们在一起,还带了一位女徒弟来,打算登堂入室,挤走她们公主。

    公主心里肯定气的不得了,可没有和他说,一定是怕他拍手称好,她不爱听。

    杜舟扯了扯嘴角,到底没敢问出口。

    两个人闲聊了一会儿,后院的钟声响起来,四周里一下子热闹起来,少女们成群的走出来,或站在楼上说话,或往后院走参观。

    后院是宿舍,有些路途远的学生是可以住在这里的。

    苏婉如也走了出来,就看到赵衍拿着书正过来,她笑着道:“辛苦了,第一堂感觉怎么样。”

    赵衍含笑过来,看着她道:“一切顺利,如你所愿,我即将成为一位极其严格的夫子。”

    “做的好。”苏婉如竖起个大拇指,“王爷风姿不凡,可为人太过温和,若性子更端直有棱角些,会更加完美。”

    这是在鼓励他继续做恶人吧,赵衍扫了一眼她的胸牌,觉得很有趣,“为了苏校长温和良善的名声,赵某牺牲一些,是值得的。”

    “为了表达谢意,中午我请你在饭堂吃饭,另加两菜一汤。”苏婉如好爽道。

    赵衍轻笑,颔首,“那就多谢苏校长款待了。”

    两人打趣,站在走廊上说话,来来往往的同学走了很远还会回头来看看,眼神暧昧不已,苏婉如倒无所谓,来日方长,他们为了避嫌也不可能不见面。

    所以,还不如坦荡荡的好。

    此刻,沈湛正在御书房中,赵之昂正在和他们说秋试的事情,其实也不是他们负责,赵之昂说也只是絮叨,发发牢骚,“春闱效果还算不错,虽赴考人数不多,可到底成功了。可秋试呢,这里里外外的就跟没事人一样,眼见就只有十来日时间,朕是一封折子都没有看见。”

    “连今年考生的名单都没有送上来,朕简直怀疑,除了眼皮子底下的这些人能做点事情外,还有谁在真正的做事。”

    “今年延绥几次洪水涨势迅猛,可朕却一直到退洪了才知道,损了近万亩的粮食,居然就没有上奏折回报,朕居然是最后一个知道的。”

    “父皇。”赵标回道:“居然当时几条进京的路都被淹了,整整六天才退水见路,想必实在不方便。”

    “更何况,此等天灾,州府不上报却能解决,可见西北的官员能力卓著,让人放心。”赵标道。

    赵之昂摆了摆手,道:“朕恨不得多张几双眼睛,将这些人盯的死死的。若不然,拿着朕每个月发的俸禄,却来糊弄朕,气煞人也。”

    御书房里安静下来,赵标也不知道怎么劝赵之昂了。

    “圣上。”沈湛问道:“增加赋税后,国库充盈了一些,不如年底我去打努尔哈赤,不管结果如何,总要试一试才会死心。”

    赵之昂是主战的,若非没有钱,他恨不得亲自出征。

    “年底,年底啊”不得不说,沈湛在这件事上和他想到一起去了,“别急,让朕再想想。”

    打努尔哈赤,怎么打不重要,重要的是有足够的粮草和军饷。

    可没有钱,就什么也办不成。

    赵之昂又觉得回到了小时候,为了一个大钱恨不得撞死才好的心情。

    憋屈,实在太憋屈了。

    当晚,赵之昂和两位丞相,枢密院以及三司核对了国库账目,分成了两派,一派要再三年,一派则是立刻打。

    “赋税的事,再加一成。正好要秋收了,先前补收没有交齐的都补交,少一钱都不行。”赵之昂怒道:“国家养着所有人,现在是大家齐心协力共度难关的时候了。”

    “圣上。”郑文举上前,回道:“赋税春天才加,如今刚入秋又再一次,朝令夕改接连加税赋,怕是会民心不稳啊。”

    赵之昂道:“朕难道不知道,你来告诉朕,还有什么好办法能让朕,让国库有点钱。”

    郑文举讪讪然,可不放弃刚才的话,“那就再等等,等过了这两年,总会好起来的。”

    “朕虽加了两回,可和以前的赋税相比,还不足七成。”赵之昂摆手,显然已经做了决定,不愿再有人反对。

    郑文举瞪了一眼许立人,又朝替换刘长书做了枢密使的段进打了个眼色。

    两个人看着脚尖,什么反应都没有。

    呸!郑文举气怒不已,都这个时候还不拉着圣上,难道要百姓苦不堪言发生暴乱造反的时候再说?

    “圣上。”盐铁副使戈大人上前来,郑文举眼睛一亮,好歹有个是有良心的,可下一刻他就道:“若再加一成,过了明年秋收国库会缓和许多。此法行得。”

    赵之昂满意至极,颔首道:“三司也辛苦些,早些充盈了国库,不至于让朕捉襟见肘啊。”

    “是!”戈大人道:“臣等一定竭尽所能。”

    赵之昂点了点头,拂袖起身,目光扫过郑文举微露不满,人已经转道出去,刚到御书房折子送了上来,杜公公将摆在最上面的一封铺开,赵之昂有些累只是扫了一眼,随即坐直了瞪大了眼睛,“查获文银六百万两,铺面一百二十间,田庄六十顷?”

    “这这是知府的家当?”赵之昂简直不敢置信自己看到的。

    杜公公咂了咂嘴,荆州知府贪污之事,此事在湖广压了半年多,后有一小吏接着送粮头上了船,一路九死一生到了京城,跪在郑文举的门外

    圣上这才知道了区区一个荆州知府就能瞒天过海,只手遮天。

    便派了巡抚去查,快马加鞭,历经两个月,这封奏折终于摆在了龙案上。

    这还是明面上的账,真正的,杜公公怀疑还要多。

    毕竟,去查封的人也是人,湖广那么多官也是人,不见财起意者,少!

    “你看看,小杜啊你看看。”赵之昂气的说不出话来,“他的钱,比朕都要多啊。”

    杜公公没敢说话。

    “一个荆州知府,他上头来湖广总督,还有”他细细列数,声音不高不低,又忽然猛拍了桌子,道;“传朕意,湖广境内所有在编官员,五品以下者监督自查,五品以上者悉数封了家,将人捆到京城来。”

    赵之昂不傻,一个荆州贪了这么多钱,不可能没有人知道,为什么没有上报,还是一个不入流的小吏拼死来告。

    自然是官官相护,一起贪,一起发财!

    当他家是钱粮库,想贪就贪,想拿就拿,赵之昂气的一脚踹翻了龙案,喝道:“老子打天下,享福的却是他们,这帮狗日的东西。”

    杜公公知道,赵之昂但凡说粗话,就表示他已经气怒到极点了。

    “当年打元蒙,饭都吃不饱,带着兵东奔西走。老子和苏正行两个人分一个馊馒头,现在苏正行死了,老子还是吃不饱,可他们呢,他们吃的比朕,住的比朕,凭什么,这般狗日的。”

    “圣上注意身体,千万别气坏了。”杜公公道:“您看啊,您不是要将人抓回来了吗,等人到了京城,您再细细审问。”

    赵之昂如同一只暴躁的狮子,他来回走了无数圈,对外头喊道:“去告诉许立人,让他派人去,将荆州知府的九族都给朕灭了!”

    让你享受,让你贪乐。在朕的头上做鸟窝,朕叫你断子绝孙,有钱屯没人花。

    杜公公吓的一个激灵,这判的有些重啊大周开朝以来,第一个被判灭九族的人。

    这是那位荆州知府的荣幸了吧。

    “把司三葆喊来。”赵之昂在椅子上坐下来,外面小內侍想进来收拾龙案,可一个个都只能站在门口抖,路都走不了,杜公公嫌弃的摆了摆手,吩咐人去请司三葆。

    过了一会儿,穿着豆绿袍子的司三葆托着帽子进来,行了礼,赵之昂问道:“朕方才在想,这天下如此之大,也不会只有一个荆州知府,在朕看不到的地方,不知道有多少何以的官。”

    “朕容不得这样的人,朕气!”赵之昂说了一通,司三葆却没有理解,问道:“圣上您的意思是”

    赵之昂就道:“将你的御马监分离出宫,再去招上千人来,分散去每一处每一地,不论大小事,不论大小官,每十日都给朕写密信回来,上奏!”

    司三葆和杜公公都愣了一下,天下这么大,那得有多少个太监?

    “是!”司三葆立刻应是,这可是天大的好事,这么大一个馅饼就砸在他头上了,他也不用做司礼监大太监了,什么都不想,就守着这个御马监,他就能让天下官员看见他,跪着喊一句爹。

    司三葆心里炸开来,拼命压着兴奋,“那奴婢这就回去给您细细写个章程。”又道:“那办公的地方设在何处,分设那些职位,衙门的名字可要改。又尊属哪个部?”

    “监督天下百官,直听朕的派遣就行了,还挺谁的,谁的话你都不要停!”赵之昂敲着桌子,道:“你去写章程,细节处再来和朕商议。”

    司三葆应是,脚步轻快,几乎是飘着出了门。

    杜公公心里不是滋味,他汲汲营营也不过是大管事,司三葆本来是不如他的,可现在这一个御马监,可就是让他发了。

    监督天下百官,这多大的帽子!

    苏婉如听到这事,还是戈玉洁和刘话,她听到的,“因为总办在皇城东面,圣上特意辟出一块地出来,给司三葆做总办,所以,取名叫东缉事厂!”

    “看来,圣上一开朝就让司三葆去应天就是历练他的,你看他才回来不过半年,就得了这么一个大差事,还无古人,无例可循的衙门呢。”

    “以后百官可要小心了。”戈玉洁砸了咋,和刘小姐出了门去,苏婉如掀了帘子从隔间里出来,一脸的惊愕不定。

    这赵之昂思想很超前啊,这才建朝就设东厂了?

    往后,见到司三葆是不是不能喊司公公,得喊厂工?

    还这是有意思,她迅速洗了手回了应锦绣坊,看着霍掌事道:“我们这个结算后,还余多少利。”

    “还有余三千四百两。”霍掌事问道,“可是有用?”

    苏婉如点头,“取一千两来给我。”苏婉如道:“账面就标注损耗!”

    霍掌事不问缘由,她知道苏婉如这么做一定有她的理由,便立刻取了一千两支票给她,苏婉如揣在兜里,立刻就去了司三葆府中。

    平时司三葆是不在,可今天巧了,他要回来量尺寸重新做官袍,就回来了。

    “你这个小丫头,莫不是派人盯着杂家的。”司三葆意气风发的样子,苏婉如笑着过去,道:“我哪敢啊,您现在可是厂工,往后我见您都要怕的,还敢做盯着您的事。”

    这还差不多,不过,这厂公是什么称呼,听着倒是很顺耳。

    “说吧,不要绕弯子兜圈子。”司三葆养成了不和苏婉如多说话的习惯,说着就能被她绕进去,苏婉如就放了一张千两的银票在桌子上,“这是这两个月的孝敬,虽肉小可好歹是肉,您凑合凑合。”

    “一千两,杂家怎么听说裴公公以往可是一个月两千两的。”司三葆似笑非笑的打量着苏婉如,“还让杂家凑合。杂家为你做的事不少吧。”

    苏婉如笑着道:“我们在创业期间,您再等等啊,等一切走上了轨道,不就好了吗。”

    “什么轨道,乱七八糟。”司三葆道:“杂家现在缺钱,你可是保证会成为杂家的钱袋子,”又指了指银票,“这袋子是不是太瘪了点。”

    苏婉如笑着,道:“不瘪,不瘪,我和您说说我的打算,您就知道这钱袋子一点都瘪。”

    “嗯,说吧。”司三葆道。

    苏婉如就在他对面坐了下来,将她这两年内的计划都说了一遍,司三葆先是不在意,听着听着就露出惊诧,好一会儿,道:“你的心还真是不小啊。”

    这个小丫头,一个女流,哪里来的这么大的胆子,怎么就有这些稀奇古怪的想法的。

    “不是我的心大,而是我这背后的靠山不是越大越稳固了吗。”苏婉如笑着,眉眼弯弯,“所以,这钱就当我恭贺公公高升好了,别的事咱们慢慢来。”

    “行吧。”司三葆心里震动,可不想被一个小丫头拿捏住,面无表情的道:“你还想让杂家做什么。”

    苏婉如摆着手,“暂时没有了,真的。”

    “凉你也不敢。”司三葆哼了一声,“你若是闲着,就给杂家做件官袍吧的,缝的精致点。”

    苏婉如应是,司三葆忽然一个激灵,“得,算了!杂家还是找别人做吧,你也忙的很,不给你添麻烦了。”他忽然想起来赵栋的龙袍,还是防着点的好。

    苏婉如要坚持,一副表忠心的样子,司三葆哼了一声,起身走了。

    “还真是没想到。”苏婉如很惊喜,这样的司三葆还真是位高权重,这靠山比任何人都要好用。

    没底线没下线,刚刚好。

    八月的夜里,风起时周身生寒,宵禁后无论是街道上,还是皇城中都一片寂静,宗人府中,各处守卫私下巡逻,和往常一般,并无丝毫的不同。

    “一会儿玩一局,这天寒了,不喝几口酒,夜里扛不住啊。”巡逻的侍卫两队擦肩而过,不一会儿就在一处的院落内歇下来,有人道:“那边院子留人了吗,别又让人逃走了。”

    苏季的事是忌惮,没有人再提过,今晚再提,众人心头一寒,摆着手道:“不会,苏季身有武功,可现在关着的那位可不是,就剩下半条命了,除非有大罗神仙来,否则,就是爬也爬不出去。”

    “也是。”大家放了心,在房里关了门,大小单双的吆喝了起来,可不一会儿吆喝的声音渐渐小了下来,就看到窗户的剪影上,一个接着一个的倒了下去。

    随即,隔壁的院子的门被打开,里面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