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世皇商_涓石-第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皇子伴读冰儿,总共九个孩子。
福晋把装食品的箱子打开,从里面拿出来一瓶水果罐头和几个易拉罐饮料和糖果、小食品,把孩子们叫过来,每人发给一袋糖果、小食品和一袋果冻。给了太后一个精致的透明塑料袋大白兔奶糖。王爷给太后、皇上各拉开一罐易拉罐饮料,又打开几罐给孩子们倒在纸杯里。王爷拿了一个纸杯倒了半杯,先给了雪儿喝,其实是试毒呢,宝贝女儿都喝了还能有毒?再说是密封的,皇上没等雪儿喝完就喝了一口,高兴地说:“好喝好喝!皇额娘您快尝尝!”
太后笑着喝了一口说:“是好喝!太好喝了,还是橘子味呢,爽口地很!”
冰儿不敢接,王爷说:“有你的一份,你是皇子的伴读,大人物呢,听话。”冰儿这才接了。
王爷很喜欢冰儿,觉得很可怜。人家有父有母的,在家是个少爷,到这里就成了奴才了。这个冰儿就是赵铁焱的儿子,也是工部尚书苏纳海的外孙。
二皇子说:“皇伯伯,那个透明瓶子里的东西是什么?是好吃的吗?”
“苏姑娘,麻烦你去拿几个碟子和匙子,这个在那边叫罐头,本王把它起开,让太后和孩子们尝尝。”
苏茉尔拿来了碟子和匙子,王爷事先准备了开罐头的工具。把打开的罐头先给雪儿吃了一口然后交给苏茉尔,苏茉尔给太后的碟子里舀了两块,然后给每位皇子、公主的碟子里放一块,后面的没放完,先得到的就吃没了。再轮一圈还不够,苏茉尔就将里面的水果用勺子切开,每个孩子给半块,就这样一大瓶罐头很快就吃得磬净了,孩子们没吃够,可怜巴巴地看着太后。太后说:“得,瑞王爷劳你再起一瓶吧,一个人还没得两块,没吃够不说,馋虫还钩上来了。”
王爷只好又打开一瓶,苏茉尔再次给孩子们瓜分。
“本宫看这个瓶子很好,腾出来留着用。绣儿呀,这个好看的铁桶是装什么的?怎么上面的字本宫都认不全?”
王爷这才看到,所有的物品,商标上的字全都是简化汉字,包装上的出厂地址都没了。仔细一想,如果上面有北京、上海字样不是麻烦了吗?实在佩服师父的远见卓识和神通。听太后问,就告诉她:“这是饼干,是零食,给您起开尝尝?”
“好好,就尝尝。你带回来的东西太新奇了,这个桶是铁皮的?难为人家怎么做得这么精巧,上面的画也这么好看。”
“回太后,那里的东西包装都很精致,文字和咱们大清有些区别。让臣先尝一块,好吃。苏姑娘,你给太后拿过去。”
太后尝了一块,连声说好,“皇上,你也尝尝!苏茉尔你给给孩子们每个人分一些。你也尝尝!哎呀,瑞王爷,你们府上有没有啊?可别都给了本宫,你们还有世子啊。”
“留了,您放心吧。”
“那个红碗也是吃的吧?绣儿你告诉本宫怎么个吃法。”
“回太后,这个叫方便面,也叫即时面,用滚开的水泡一会,然后把调料放进去调开就能用了。”
“苏茉尔,你去吩咐人现烧水,还是先尝尝。”说完自己先笑开了。
少时水开了,福晋把“康师傅牛肉面”给泡上了,她也没吃过,听云儿说的吃顿面条的工夫就好了,说三分钟、五分钟这里也没有人明白。就约莫着差不多了,放调料,再用小叉子搅开。味道还不错,先自己吃了一口试毒,然后给了太后。太后一尝又说好,忙叫苏茉尔喂给孩子们尝,一个人一口就差不多了。
太后笑起来:“这个碗是挺好看,就是里边的面少了些,看包装一定很贵。”
“云儿说了,五块钱一碗。”
“五两银子?可不得了!”好嘛,太后也胡说了。
太后知道,大家对给皇上和自己送吃的很有忌讳,明明是好好儿的东西,半路上几经人手,出了问题,送吃的浑身是嘴也说不清了,一片好心成了驴肝肺还是小事,说不定还要被杀头、灭九族,太不值得了。溜须拍马把小命拍进去不是倒霉催的吗?所以王公大臣给皇上、太后很少进献吃的东西。
王爷给皇上、太后拿来的这些吃的既不是溜须也不是拍马,就是想让两位最高统治者接触一下异域的食品,让他们头脑中有个印象,以后经商就知道瑞王府的出产大致上是什么了。因为都是密封的食品,进宫以后没让任何人转手传递,直接到了太后和皇上眼前,所以王爷对这些食品的安全性还是胜券在握的。虽然异域的食品也不是绝对安全的,很多食品里都有添加剂,但是至少不会象砒霜那样吃了即刻殒命,偶尔吃那么一次两次的根本就不会出问题。以后自己出产的食品是绝对不会有有害的东西在里面。
王爷知道这些个吃的是老少皆宜了。该说的都说了,得回府了。太后忙说:“不急!苏茉尔,你去封一千两银子,本宫要赏赐瑞王夫妇。”
“太后,使不得!福佑出了趟门,理应带些礼物孝敬太后和皇上。”
“不是这话,你和云儿风尘仆仆的,不容易啊!难为你们怎么把这些贵重的好东西带回来的,多辛苦啊?不用说别的,就那鱼缸怎么拿回来的?这可不是一千两银子能买来的。你们孝敬本宫的本宫都领了,赏是赏,两码事。本宫知道你们不缺银子,和你们一样是份心意,赏赐就给了云儿吧,难为她小小年纪想得这么周全,本宫的银子就赏了云儿了!”看样子云儿是投了太后的缘了。
“谢太后赏赐!”
“你们就用了中膳再回去,本宫很想知道你们去的那个地方,瑞王爷你给说说?”
“是!臣遵命。”
☆、第二百三十三章 兄弟情深
皇上也说:“朕和皇额娘一样,很想知道您去的那个地方,您能聊聊吗?”
王爷和福晋交换了一下眼神,心说:“该加小心了。”
“臣遵命。不知太后、皇上想知道什么?”
顺治皇上道:“皇兄啊,看您带到宫里来的礼物,朕就猜想您去的一定是个富庶的地方,您方才说那里不属于大清的疆土,却是中原人的后裔,是这样吧?”
“是这样的。臣的师父甘霖大师把那里叫做异域,那个国家叫‘中华大国’。那里也是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只是在历史的进程中去了另外的地方,走了另外一条发展道路,情况就和大清不大一样了。”
“哦,是这样,可以理解。一个家庭还会有很多分支呢。那个地方的人是大清人的模样和装束吗?”
“长相和咱们大清朝的人差不太多,只是服饰上却相差很远,语言上有所区别,文字也有差异,他们说话比较直白,很好懂。”
“既然不属于大清的疆土,那么他们的钱币就肯定不是‘顺治通宝’了,你们的生活用度是怎么解决的呢?”
“临走的时候师父吩咐我们带几样古董,异域那边叫文物,我们就是带了侧福晋父亲陈敬先生家里几样古董换了那里的钱。您也知道,陈先生在鉴赏古董这方面很有眼力。”
“您这位夫子岳父还真是很侠义,怎么不把朕给您的古董带了去呢?”
“臣怎么能把皇上的赏赐卖掉呢?多亏了先生的这几件老箱底了。其中有一件是宋徽宗的瘦金书,还有两个宋朝的瓷器和一个汉代漆器。”王爷没说嫁妆也没提及周先生、翡翠原石,更没提及商彝和史前陶罐,还有陈先生是西周武王的后代。瘦金书、宋代瓷器和漆器都是皇上和太后肯定听说过的,在大清不是特别值钱,不会引起他们的特别关注。
“方才您说那里叫中华大国,有多少人口?”
“十三亿。”
“多、多少?十三亿?咱们大清朝现在一亿人口已经是泱泱大国了,那个国家超过了咱们大清十倍还多!就咱们这一亿人口已经让朕焦头烂额了,那里的皇上就是批奏折都要累死!”顺治的眼睛瞪得溜圆,说话都不利索了。
“回皇上,他们那里没有皇上。”
“没、没有皇上?”顺治手里的扇子都掉在地上了。王爷弯腰给拾了起来递给皇上,笑着说:“他们那里也有一个最高位置上的人,不叫皇上叫主席。不是咱们这样的君主统治,这个主席不是世袭的,好象是执政四五年就换别人了。”
“那他下去了怎么听人家的支配呢?没有权力了还不得被杀掉吗?”
“那倒不至于,一般是能当上主席的年龄都不小了,下去也就该退休了,给他养老金回家享福呗。”
“这还差不多。那里的人穿什么样的衣服呢?您觉得好看吗?”
“就象咱们看西方人一样,开始是很别扭的。男人都是短头发,衣服什么样的都有。”
“您和小嫂子三个人一定游遍了那里的名胜古迹了?”
“臣并没有游览山川名胜。感觉呢,那里的山水还不如咱们大清的清亮好看。主要是那里的污染很严重,喘气时有一股子很呛人的味道。他们那里的人已经没有太大的感觉了,可能是习惯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那里的人口稠密,十三亿人口的地盘和咱们大清朝的疆域差不多大小,耕地面积也不是很足的。这样粮食就是非常重要的了。那里的人为了能让粮食高产,就使用了一种叫化肥的东西。化肥是合成肥料,可以使粮食达到亩产千斤以上,但是对土地有很大的伤害和污染。他们那里的交通工具也不是车马了,是效率更高的汽车。汽车不用饲料,却是要用汽油、柴油。这种东西非常污染空气、污染水。师父有事把我们安置在他的一位朋友家里等他,这是一对很有学问的夫妇。我们就吃住在这位大姐家,闲的时候也学了一些那里的技艺。”
“您是说,您还学习了那里的技艺?是什么呢?”
“力所能及的。您也知道臣读的书很少,在庙里的时候一边练武一边种菜,别的也不会,所以在异域也就是学学那里的种菜、种果树、种花、养鱼的一些方法。有些东西可能咱们大清已经有了,可是技艺上的东西人家是不会随便告诉别人的,还得自己学。大姐的丈夫就是农业方面的专家,臣就跟着他学了一点。云儿年轻好动,和大姐的女儿学了几样女人们喜欢的小制作,也就是那些小巧的玩意和吃的东西,田侍卫也没闲着,要不怎么用了一年的时间呢?”
“如果朕没有理解错,您在那里就不能享受亲王的待遇了是吗?那是另一个国家嘛。”
“皇上当然没有理解错,臣在那里就是一介布衣、一个平头百姓。”
“皇兄!真没想到您能放下亲王的尊贵,以平民的身份去学技艺!小嫂子乃皇家女眷,也放下身段去学习异域的技艺,朕很感动!”
“臣到了那里还给谁当王爷呢?那边的情况是有不如咱们的地方,也有比咱们好一些的地方,臣就想了,不管能不能用上,先学了再说,要不闲着也是闲着了。同时呢,也买了几样咱们大清朝没有的器械和设备。”
“您喝口茶,慢慢说。”顺治皇上的眼睛都亮了,“皇兄还买了那里的器械?都是什么呢?”亲自王爷续斟上茶水。
“谢皇上。臣在那里买了能盖得起几个育秧、种花的铝合金暖棚框架,还有与之配套的玻璃。臣是想用它育秧,正月里开始,二三月就能移植到大地里了,这样的话,在青黄不接的时候就能有新鲜蔬菜吃了。还有几样大清没有的水果,如果实验了能种成的话,咱们大清也可以吃上异域的水果和蔬菜了。臣还买了一点那里的优良稻种、麦种和花卉种子,想回来试着在暖棚里种种看,咱们大清的土地啊、温度啊,适合不适合它们的生长。臣还犹豫着呢,带回来的这个铝合金框架会不会引起非议?也许有人会说臣逾制了,这个东西大内都没有。”
“这算什么逾制?也不是您在府上盖了一座太和殿。您自己花钱买的东西,别人管的着吗?您接着说。”
“皇上,连年征战,国库空虚,臣知道您一直为银子的事情焦虑着。臣是个没有本事的粗人,但是也想着为皇上分忧。在那里看到人家的富庶也很想效仿,但是学问上可不是三年五载就行的。那里的人读书从小学读到大学毕业需要十六年的时间,再深造一下还得三年四年的,也就到二十来个年头了。那样才算是知识分子,是个人才,能得到国家的重用。臣肚子里的这点墨水只能说学些个皮毛,现弄学问也来不及。假如臣的这个暖棚能起作用,以后就年年留籽扩大面积,这样西红柿和草莓、珍珠菜等等,就有装到平民百姓的菜篮子里的可能了。”
“太好了、太好了!皇兄啊,您就大胆地做好了!朕来做您的后盾。看谁敢说什么?您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大清的江山社稷啊!”顺治皇上激动得脸都红了。
王爷说的“连年征战、国库空虚……臣也想着为皇上分忧……”是最关键的话了。一下子就引起了皇上的兴趣和共鸣。瑞亲王是踏实做事的人,皇上最了解他。
王爷趁热打铁地说:“皇上,臣的蔬菜、水果如果实验成功,大面积铺开以后,势必要转入市场去销售,那么咱们官员不得经商的规矩不是要……”
“大清例律是说官员不得经商,是指官员在当官的同时经营商家,说的是他为自己谋利益,您是为了国家!到了可以有销售的东西的时候朕就让您以朝廷的名义来经商了,那就是皇商!”
“谢皇上!可是臣的这个试验恐怕当年不会有什么成效。”
“情理中的事情啊,什么事不是都有一个过程吗?您就塌下心来慢慢做,需要什么尽管说。”
“皇上,那臣就斗胆直言了。臣除了把带回来的几个现成儿的暖棚建造起来,还想建造一个大一点的冰窖。云儿在那边学了几样做冰果也就是夏天吃的凉果的方法,很好吃、很解暑。府上先前的冰窖太小,存不住冰。这个东西做成了,不管是当官的还是老百姓都会喜欢吃,也许是个进项。”
“您这么一说,朕的口水都要出来了。相比之下咱们大清还是落在异域的后边。不过嘛,能把人家的致富经验取回来,为我所用,咱们大清也可能国富民强的,这样您就是首功一件,太好了!您想建什么就建,不用和朕请示。这个和王府建制根本没有关系,大清例律里也有允许各王府单独建立冰窖的规定,纯属居家过日子,大一点有什么?您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您做的都是实实在在的、对江山社稷有利的事,您的为人是朕一千个一万个放心的。哎呀,要是咱们大清朝的臣工都象您这样的忠臣良将该多好!”
“皇上过奖了,臣只不过尽一点做臣子的心意和力量罢了,能不能成功还要看天意。臣还担心是否会影响了国家的正常商业运作。”
“这个不会,比方矿山、漕运,和您有关吗?您的事啊一定能成!什么事情都有一个准备过程不是?您就回去准备,需要什么尽管说!以后呢,您在不耽误府上正常生活的情况下,卖点蔬菜、花卉的也不错。咱们大清“士工农商”,商人的地位不是那么高。不过呢,您有亲王的爵位,再有朕的支持,恐怕没人敢欺负您吧?不用说,您来经商那就是个外行。您就慢慢地摸索,试探着做。您有这份赤胆忠心,就是给国库里装一两银子也是您对国家的贡献!朕不给您规定一年要上缴多少利润的任务数额,您也不用交税。因为您是和一个完全陌生的东西打交道,您也不是经商的材料,有这份心意就够了!做生意总得有些本钱,朕即刻下旨着户部调拨银两,您说个数儿。缺人手吗?朕即刻给您找需要的人才做帮手。对了,朕就把在皇陵工地的马平调回京帮助您。”
“谢皇上恩典!臣现在不缺银子,本来国库就空虚,您就不要为银子劳神了。臣的俸禄加上世子的,还有庄子上的收成,过日子也还略有富裕。臣就用这富裕的部分做本钱。再说了,臣也不敢保证一定盈利,先试试,可以的话,缺银子的时候就和您要。臣很希望得到马平马员外的帮助,也不知道皇陵工地能不能离开。”
“皇陵已经在施工了,不差他一个人,就让他去您那里,他就是帮不上您,也能跟您学点本事。这个人的人品还不错,不会给您掣肘、下绊子的。你们给朕破的那个盗宝案不也合作过吗?”
“是,马平这人真是不错。哎呀,不早了,臣该回府了。”
“皇兄不能走!已经给您和锦绣姐姐安排宴席了,未来的大功臣啊,真不知道让朕如何感谢您了!您真是为朕分忧啊……”
“皇上!我们是兄弟啊,您千万不要老是说感谢!一切都是臣份内的事。”
“不!朕要感谢!请皇兄受朕一拜!”说着单腿跪地给王爷行了一个抱拳礼。
“哎呀皇上使不得、使不得!愚兄还礼了!”王爷跪在皇上面前,同样抱拳施礼。
王爷的话使太后很震惊,仔细琢磨又没什么漏洞。瑞王爷这个人的脾气秉性一直给人憨厚、朴实,同时又很睿智的感觉。按理说,一年的时间又学技艺又买东西的,好象也没时间想别的、做别的事了。他带回来的那些精致的东西还真的是大清没有的。还有他说的什么暖棚、什么十三亿人口、还有汽车、空气污染,都不是瑞王爷这个出家多年、又没多少学问的人能凭空编造出来的,只能看他带回来的技艺在以后能有什么收效了。
☆、第二百三十四章 斗智斗勇
一直没怎么发问的太后说话了:“瑞王爷,方才你说你们是坐船走的,是从江上还是海上?”
“是海上,辽阔无边的大海。”王爷的回答似乎没有一点犹豫,他不能犹豫,给太后的印象造成是现编出来的就被动了。太后也似随便问的,没有挑毛病的意思。福晋却是为王爷捏了一把汗,王爷很少说假话,除非万不得已。今天太后就是鸡蛋里挑骨头呢,王爷再憨厚、再仁善也不会跟她照本实发。佛门中人是要求不撒谎,不打诳语,可是如果照本实发那就有滔天大祸。比方说告诉她自己去了后世二百年,她会信吗?一定会说王爷是危言耸听,是别有用心。
“哦,从海上走的,海上的其它船只多吗?”
“不多,偶有相遇。”
“你们在路上走了多少天?”
“船行很快,大概是一个月左右吧。”
“船很大吗?你们晕船吗?”
“船很大,有船舱可以住人,也有放货物的地方。云儿晕船,好在是她年轻,身体也不错,开始晕的厉害后来就适应一些了。”
“看样子你们没少带东西,光是给本宫和皇上的礼物就六个箱子,亲朋好友的、家里人的也带了一些吧?”
“是,大老远的出去一趟,带回来的多半是咱们大清没有的。”
“能说说吗?”太后是紧追不舍,皇上有点生老妈的气了,也不是查户口,人家的钱买的东西,问那么多做什么?就说:“皇额娘,您问的太仔细了吧?”
太后大笑:“额娘不是眼馋你二哥的东西,是好奇。给咱们母子的礼物个顶个的都那么新奇。”
王爷说:“我们除了给大家带回来一点礼物,还带回来一点那边的布匹、种子、日用杂货和一点文化用品、工艺品等等。过日子用的居多。”王爷不可能跟太后说的完全是真话,但也不能全是假的。他知道府上肯定会有太后的眼线,瞒得太多还真会让太后起疑。
对于王爷说的日杂产品等等皇上和太后都是一副鸭子听雷的表情,工艺品还明白一点。
太后忽然来了一句:“那边的武器也比咱们大清的好吧?”
皇上的脸当时就晴转阴了:“皇额娘您什么意思?您是怀疑皇兄出去招兵买马买武器了?他们出去云游还记着给咱们母子买这么多的礼物……”
太后赶紧解释:“额娘何曾说你皇兄出去招兵买马了?额娘的意思是,你皇兄要是看见过人家那边的武器比咱们大清的好,买几件回来咱们照着做,早一点把郑经那起子人给消灭了你也省心不是?”
福晋赶紧出来打圆场:“是啊是啊,太后的想法没错儿,也并没有说我家王爷有什么不轨,就是问问武器。不过我家王爷是佛门中人,最忌讳的就是杀生,买武器不就是帮人杀生吗?”挡得好。
王爷呵呵一笑,说:“太后、皇上,那边的武器跟咱们大清的大相径庭啊,人家叫**,咱们不会使不说,臣带的那点古董换了钱全都用来买武器也买不起半件啊。况且人家那边的武器掌控得格外严格,根本就不允许流入民间。”王爷的话相当有道理,太后立马偃旗息鼓。
刚才还反对老妈说武器,一听王爷说什么冷兵器、**的,皇上就来了精神,腰杆坐得笔直地问:“您说的**是指什么?咱们用的就是冷兵器了?”
“正是如此,咱们的兵器是大刀、长矛、弓箭,多半都是刀对刀的拼杀。红衣大炮才算是**,但是异域那边的**不光是大炮,还有导弹、原子弹什么的,杀伤力相当大。如果现在两国开战,就要打核战争了。”王爷这么说,其实就是想吓唬一下太后,但是皇上已经成了好奇宝宝:
“皇兄啊,什么是核战争?”皇上还是第一次听到过这样的词汇。
太后的注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