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世皇商_涓石-第2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拿福晋当亲人,好啊,可是福晋拿你当亲人了吗?她房里有你们四位贴身嬷嬷,人家三个都去当教习了,就你啥也不是。”
  “我和福晋试菜呢,福晋身边也不能没有人服侍吧?”
  “朱医官家的不比你近乎?人家是赚钱去了,除了陪奉银子还有教习银子!”
  “行了行了,你别说了,是我自己不想去。”
  “你倒是想去,人家不要你。”
  那峰不敢说起叶赫那拉,找别的事出气。刘嬷嬷也明白,她也不往这个叶赫身上提。可以说,刘嬷嬷和那峰这对夫妻现在完全是同床异梦,只维持表面的平和。前十年还可以算是个夫妻的样子,刘嬷嬷给那峰照顾着他的前妻留下的一岁男孩,那峰对刘嬷嬷也比较感谢和关心。尽管刘嬷嬷是汉人,但是她是福晋的陪奉丫鬟,可以从她嘴里知道王爷和福晋所说、所想以及各种动向。谁知道天不遂人愿,刘嬷嬷根本不向那峰提供任何有关王爷和福晋的信息,怎么套都套不出来。那峰的目的是想更准确地知道王爷的具体情况,也好做出准确的判断,更好地迎合王爷的喜好,这对以后的升迁很有帮助,谁不想爬得更高呢?偏偏自己选的继室夫人刘媚就不听他的吆喝,从来不给那峰提供任何信息。刘媚的说法是:“福晋信任我、关心我,对我恩重如山,我还背地里算计她?这么做有人味儿吗?”
  可以说刘嬷嬷是个很真诚的人,从八岁到现在,跟在福晋身边已经三十多年了,一心一意服侍着福晋,从来没有背叛福晋的想法。八岁之前她生活在安徽省凤阳县的一个贫苦的农户家里,因为家乡闹蝗虫,颗粒无收,家里人商量逃荒到关外去谋生。他们听说关外有大片的黑土地,就是不种地也饿不死。结果在逃荒的路上不幸遇到瘟疫,当家主事的父亲倒下再也没有站起来。然后是母亲领着他们兄妹三人继续北行,路上又碰到了土匪的马队,身上值钱的东西被洗劫一空,还与母亲和两个哥哥失散了。万幸的是遇到了一个善良的老奶奶和她结伴而行,一路上互相照料,终于来到努尔哈赤的家乡奉天,就是现在的沈阳。这里没有想象中的粮山,在安葬了生病而去世的老奶奶,刘媚拿起了要饭的棍子开始乞讨度日。
  有一天她正在街上挨家挨户地乞讨,远处传来马嘶声和马蹄杂沓的声音,街边的小贩摊床全被蒙古骑兵的马蹄踩烂,刘媚当场就吓傻了。当她头上出现两个硕大的马蹄时,被一股力量猛然拉到一个门洞里,回头一看是个穿戴极为讲究的大户人家女孩。就是这个女孩把她从马蹄下救了出来。她就是现在的郑嬷嬷。
  “你傻呀?马来了都不知道躲?你家大人怎么不管你?”
  “姐姐我没有家了……刘媚开始哭嚎,然后给和她差不多大小的小姑娘磕头,接着就饿昏过去了。
  打这以后,她就成了这个漂亮女孩的小丫鬟。谁知来到这个三品大官的府上之后不久,漂亮女孩的父亲,就是这位三品官员被抓进刑部,据说是正在交代贪墨银两的一个吏部官员在供词上写下了女孩父亲的名字,说他贪墨银两完全是受女孩父亲的指使。于是女孩的父亲在声声血泪的喊冤之声中被砍了头,家中直系男丁都被砍头了,堂伯堂叔被流放,女眷全数发卖,其中包括横草不拿的大小姐郑娇。
  刘媚每天都在不声不响地陪伴着小姐,陪她哭泣、劝她吃饭,寸步不离,就是有人说要把她们卖到青楼她也不离不弃地跟着小姐。八岁的孩子有的时候还是懵懵懂懂的,不知道危险为何物,不知道前途是什么。直到有一天她们被牙婆领到统领府,十几个八岁到十五岁的小姑娘站成一排,在一位慈眉善目、穿着考究的老太太和一个也是七八岁,长的更漂亮的小姑娘的注视下接受挑选。
  小姑娘在被挑选的行列里拉出来郑娇,老太太的手指向了刘媚,主仆二人双双成为统领府上的大小姐佟锦绣的丫鬟。她们很幸运,真的很幸运,跟到了一个善良、美丽、才华四溢的佟小姐。服侍着她从一个刚刚换牙的小姑娘到一个美丽的少女、到皇子福晋、到将军夫人、到亲王福晋,她们自己也成为奶奶、姥姥级别的半大老太太。
  刘媚还好一点,从小就吃苦,郑娇就不同了,从一个被人服侍的小姐到服侍人的丫鬟,这个落差是怎么适应的只有她自己知道了。
  在郑娇十八岁那年,府上来了一位朱医官,年轻、清秀、温文尔雅、和善可亲。原本是被福晋留着给王爷当侧室的郑娇一见钟情地看上了这位朱医官,还好,朱医官还没有成亲,郑娇和主子小姐悄悄咬了一阵耳朵,福晋就做主把郑娇许配给朱医官。不久就成亲了。
  这位朱医官原本是宫里的太医,杏林世家出身,人品好、医道深,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都很精到。就是因为妇科比较擅长,成了宫里的妃嫔们的座上客。有一次给一位贵人位份的妃嫔看病,被这位贵人纠缠,拂袖而去的第二天就被送进死刑犯才涉足的天牢。罪名是调戏贵人,秋后问斩。那个时候王爷还住在盛京的宫里,听说了这位医官的事情。不久那位贵人被秘密处死,王爷就明白朱医官是冤枉的了。谁都明白是贵人看中了医官的样貌,想与之有个肌肤之亲。总也得不到皇上皇太极的光顾,耐不住寂寞,就想着红杏出墙了。皇上能饶了她吗?很快被处死,还要拿贵人看中的太医开刀,谁让你长得人模狗样了?
  当时的王爷听说这个事,很为朱医官惋惜,能在太医院行医,那医术肯定是不错的,至少也是学了多年的医了,杀了岂不可惜?就找了一个机会和皇太极要求把朱医官给他,将来自己开府过日子,府上怎么也得有一个懂得头疼脑热的给解决燃眉之急的人呀。
  皇太极心里有数,朱医官根本就没有罪过,为了皇家的脸面只能牺牲太医。既然儿子开口请求了,就来个顺水人情把朱医官送给了王爷。在皇太极来看,朱医官的命还没有一只猫值钱。
  后来朱医官得知是王爷向皇上求的情,让他免于被砍头的惨烈下场,对王爷的救命之恩铭记心中!不但保住了性命,还有了一位厉害能干的漂亮夫人。于是朱医官给王爷立了一个长生的牌位,经常烧香磕头、顶礼膜拜。
  而刘媚的婚姻就不如郑娇了。总管那峰天天和王爷、福晋磨缠,请王爷福晋给他和刘媚指婚。当时刘媚不是很愿意嫁给那峰,因为不是原配,那峰还有一个一岁的儿子和一名小妾。福晋的意思是怎么着总管也是朝廷命官,四品官配丫鬟出身的刘媚也还可以吧。当时的那总管对王爷真是忠心耿耿的,也没有什么不良嗜好,就是娶过亲还有孩子。如果是别人可能都会乐坏了,四品官就已经属于朝廷大员。刘媚之所以答应了婚事不是为了那峰的官职,是不让福晋为难。
  郑娇的丈夫朱医官是五品,刘媚的丈夫是四品,中间隔着从四品,所以相差两级。但是郑娇觉得自己的丈夫比刘媚的丈夫好的多。
  二十多年过去了,她们的儿女都成亲了、有了孩子,日子过得也还不错。但是刘媚最清楚自己的婚姻是何等不幸。先是那峰的小妾甄姨娘,根本就瞧不起丫鬟出身的刘媚,把刘媚这个正室夫人随便耍戏。要不是郑娇给刘媚出头,刘媚就被这位甄姨娘欺负惨了。她哪里有家斗的本事和经验呢?而后那峰又和叶赫那拉纠缠不清,甄姨娘突然死亡,刘媚差一点成了害死甄姨娘的凶手被抓起来。要不是王爷福晋据理力争,就连那峰也要指认刘媚是凶手了。从这以后刘媚就伤心到家,和那峰过起同床异梦的日子。
  现在,那峰每天心不顺,喝酒、发脾气、骂人,刘媚对他要多鄙视有多鄙视。人家田侍卫没招你没惹你的你怎么老是找人家的晦气?刘媚是第一个怀疑那峰就是背后指使叶赫那拉造谣生事的人。她不出卖福晋,也不能和别人说自己丈夫的不是。家丑不可外扬啊。

  ☆、第三百六十九章 结艺系列一

  叶嬷嬷的事对云儿根本造不成任何影响,她现在正在集中精力对几位教习嬷嬷传授她从异域学来的更多、更详细的如意结编织方法。
  如意结在异域叫中国结,也叫中华结,云儿觉得还是叫如意结比较顺口也喜庆,大清时代和大清以前都是叫打络子。据史料记载,古人的结绳记事就是原始的络子了,经过几千年的演变、丰富,品种越来越多,材料越来越精,技艺越来越成熟,就成了一门**的艺术。异域的如意结,无论是花样还是材料都远远地超过了大清,而且所用材料基本上都是化纤的,材料的品种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编织出来的如意结花样翻新,数不胜数,价格上也比大清的蚕丝丝绳便宜许多。
  如意结可以单独成为艺术品,也可以成为其它饰物的附属装饰。云儿在异域的优酷视频里和蓝蓝的实习工厂学了很多种如意结的编织方法,还买回来很多编织如意结的参考书、编织绳,她相信,异域的编织绳和大清女人的巧手结合起来,一定能有更加绚丽多彩的如意结问世。
  云儿从异域学来的如意结的编织方法主要有三大类:一是基本结,这一类的编法有平结、双钱结、双联结、十字结、万字结、八字结、琵琶结、三环结、双环结、秘鲁结、纽扣结等等;二是变化结,这一类的编法有桂花结、绣球结、十全结、复翼长盘结等等;三是组合结,这一类的编法有如意吉祥结、方胜结、寿字结等等。都是基本的编法编出来的,另外还有编出来形状比较大的、能当做摆设的作品,比方说元宝啊、玉米啊、菠萝啊、金龟啊、鞋子啊、金鱼啊,等等,很立体的东西;还有一种是比较实用的、作为装饰用的,比方说手链啊、项链啊、腰带啊等等。门类众多,时间有限,云儿不可能面面俱到地都学回来,光顾了学这一样,其他的还学不学了?好在是异域的印刷业发达,编织如意结的书籍作为生活用书,那个种类还不少呢。云儿把编如意结的书几乎全部拿下,回来慢慢琢磨呗。
  如意结和花道一样,各种花卉代表什么含义,它是什么编法什么含义,比方说:
  戟结,是前程似锦、飞黄腾达的意思。馨结:吉庆祥瑞、普天同庆;鱼结:年年有余、吉庆安康;藻井结:方正平整、井然有序;双喜结:喜上加喜、双喜临门;盘长结:相依相随,永不分开;蝴蝶结:福在眼前、富贵吉祥;福字结:福气满堂、神星高照;祥云结:吉祥如意、祈保平安;团锦结:花团锦簇、前程似锦;桂花结:吉人天相、祥瑞美好;如意结:万事如意、事事顺心;花篮结:花样年华、如花似玉;双钱结:财源滚滚、财大气粗;寿字结:人寿年丰、寿比南山;同心结:白头偕老、永结同心;平安结:一生平安、岁岁如意……
  别说鱼儿水儿一时记不住,就是云儿一开始也是满脑子浆糊。好在是小丽姑娘把这些可能用到的常识类知识都给打印下来了。云儿选择了花型好看、适合大清女人审美观点的传授。
  编织如意结的编织绳在通脚下密室里一部分,走廊通道也放了一些装着编织绳的纸箱,这是师父为了方便云儿随手使用放在这里的,更多的都在离府上不远的山洞里。
  如意结的编织可以借用工具,也可以直接在手上打。郑嬷嬷掌握的十几种“络子”就是直接在手上打的,在大清、在王府,郑嬷嬷的本事就算很厉害的了。但是怎么能和云儿学来的异域那些种类呢?
  其实云儿的母亲陈夫人也很会打络子,也曾经把自己掌握的教给女儿。只是云儿更大的兴趣在绘画上。
  “各位,今天咱们开始学习编织如意结,就是咱们大清说的打络子。还是原来的老方法,由简至繁、循序渐进……”
  “云主子,打断您一下,您说今天教给奴婢们打络子?可是咱们府上的郑嬷嬷已经是打络子的高手了,还用跟您学吗?”鬟儿说。
  其他六位嬷嬷面面相觑:这位,太敢说话了。郑嬷嬷忽然反应过来,鬟儿是把自己架在火上了,当时大怒,可是又不敢在云儿面前大声咆哮,气得脸都白了:“你个小蹄子,福晋怎么嘱咐你的?一张嘴就大放厥词。谁跟你说我是打络子的高手?你不想跟云主子学就滚出去!阎王爷太疏忽了,怎么一不小心就把你给漏网托生了!”
  众人好不容易忍住笑,看着云儿。云儿笑了笑说:“郑嬷嬷息怒,我觉得鬟儿倒是没什么恶意,反而是在夸赞你呢。咱们大清的女人打络子,都是在手上直接打,这很不容易。而且鬟儿也不知道我要教给大家的是什么样子的络子,所以不知者不怪罪,消消气儿好吧?”
  “您的脾气越来越象福晋了。鬟儿这蹄子要是在别的府上,三天五天就得挨板子,连着打几次就消停了,不死也扒层皮。”
  “所以我就没在别的府上啊。”鬟儿还气郑嬷嬷。
  “不用你美,福晋告诉我看着你别乱嘚嘚,让她处理你就是。”
  看看还要吵下去,云儿就说:“好啦好啦,郑嬷嬷千万别生气了,气大伤身。”云儿看出来郑嬷嬷是真生气了,就劝了一句,然后接着讲课:“我教给大家的是另外一种借助工具来打络子的方法。它的好处是在编织如意结的时候条理清晰,现在由鱼儿姐姐和水儿妹妹给各位发放材料。工具你们都带来了?很好,请各位把泡沫块拿出来,还有钩针、镊子、剪子、美工刀。材料除了编织绳还有几种珠子,咱们用来编织几种立体如意结。”
  “啊?打络子还能打出来立体的东西?”看样子鬟儿已经说话随便惯了,张口就来,完全不经大脑。
  云儿也不理她,跟她生气真是冤枉。就看在王爷表侄媳妇的面子吧,说深了也不好。反正郑嬷嬷会打小报告的,福晋收拾她最合适了。
  鱼儿水儿把要用的东西都发放完了,也坐下来听课。
  “我平时不怎么接触打络子,如果讲重复了各位不要怪罪。我先给各位讲一讲鞋的编织方法。”
  众人一听,立刻就振奋起来,以前编的都是扁平的东西,比方说方胜结,立起来就是个菱形的片片。可是云主子说编鞋,既然是鞋就得有鞋帮鞋底,能立起来,原来是这么个立体。
  云儿把泡沫块举起来,上面已经固定好一横一竖的两条编织绳。然后一条一条地在中轴线的这两根编织绳上按一定的方法往上加编织绳。开始的时候,八位教习嬷嬷有点一头雾水,就看着云儿用另外一种编织方法把旁边的编织绳都套到中间那根绳上去了,很象玉米棒上一排一排的玉米粒,不但整齐,还很有光泽。编到两寸长短,就收边往边缘处立起,编成了有点象花生形状的篓子,再经过处理,就变成了一只鞋的形状,太好玩、太好看了!再经过美化,一只红色的鞋子就出笼了。然后编另外一只,再把两只鞋并排放在一起,给鞋子的脚面钉上珠子,上面穿了一个拎绳,加了一个不大的方胜结,下面还可以有个流苏。
  “这双鞋挂在墙上,取‘辟邪’(“壁鞋”)之意。我这双鞋是为了大家能看清,编得大了一点,下面发一点细线,也是同样的针数,鞋子就会小巧很多,大家尝试一下,鱼儿姐姐、水儿妹妹,你们两个给各位发线。”
  巧手嬷嬷们就开始努力了。不但手上使劲儿,嘴巴也跟着使劲。因为是新技艺,很生疏,速度就很慢。但是所有的人都很认真地编织自己手上的鞋子。还是郑嬷嬷这块姜老辣,第一个编出来一双她自己编的小鞋。不但密实,还很周正。
  云儿很是把郑嬷嬷夸奖了一番。让她多编,又给了她好几条编织绳。然后是鱼儿的完成了,还不错,跟郑嬷嬷的质量不相上下。接着几位嬷嬷的鞋都出笼了。速度最慢的要属鬟儿了。她编出来的鞋不大象鞋,好像簸箕,被郑嬷嬷嗤之以鼻。平时鬟儿的脸皮因为经常挨训已经很厚了,谁知道今天竟“哇哇”大哭起来,吓得郑嬷嬷赶紧闭嘴。
  “呜呜……人家本来就急的不行,手还直抽筋儿,老朱太太还讽刺人家,呜呜呜……”鬟儿哭的很伤心,用异域的说法叫泪奔了。
  云儿觉得鬟儿还是很好面子的,就是太紧张了,老是患得患失的怕编不好被人笑话。就劝慰她说:“好了好了,什么大紧,你就是太紧张了,再给你几条编织绳,到那个案子那里去编。别急于求成。这个给你当样品,去吧。”
  郑嬷嬷说:“云主子您还哄她,臊一臊这个小蹄子!平时就抓尖卖快了,今天打脸现世的。”
  “鬟儿是我侄媳妇,是小辈,自然是要哄的,要不把眼睛哭肿了,莽格侍卫还不得说我欺负她了?”
  众人大笑,髻儿说:“鬟儿姐姐不欺负您就不错了。”
  鬟儿也偷偷地笑了。练习了好几遍,云儿又指导了一会,居然编织成功了。众位教习嬷嬷也都成功完成,这个比先前那个还好看,线细,编出来的鞋也小。非常精致小巧。
  云儿告诉大家,这个就留给各位做纪念了。然后再发编织绳练习,反复练,加深记忆。随着熟练程度越来越高,手也越来越灵活,编织速度也就越来越快,产品也就越来越精致。
  桃子还编出来两色小鞋,鱼儿的鞋上加了金线,林嬷嬷也不示弱,在鞋面上缝了一个纱花。水儿还在鞋子下面加了一个花盆底……
  云儿很满意地说:“咱们大清的女人很厉害,个顶个的聪明灵慧。回头我给你们发点奖品,以资鼓励。”
  郑嬷嬷要带大家给云儿磕头谢赏,被云儿拉住。
  “下一个立体如意结就编一穗玉米……”当教习嬷嬷们看到云儿灵巧的双手下出现了一穗比真玉米还漂亮的小玉米,高兴得尖叫起来。
  于是,之后的隔天授课中,每天以学会两种立体编织法为标准,教习嬷嬷们陆续地学会了花生、发簪、发夹、金鱼、玫瑰花胸饰、金龟、天鹅、大虾、元宝、青蛙、梅花鹿、菠萝等等有具体形象的立体如意结。还教会了她们编织出一种三色线配在一起的立体香包。虽然麻烦一点、又费线、又费时、又磨手的新样香包,简直是漂亮到家了!
  几位教习嬷嬷如醉如痴地学习着,废寝忘食地实践着。把院里的其他姑娘嬷嬷馋得直咽唾沫。好在是府上的姑娘嬷嬷们早晚都能学到。郑嬷嬷和鬟儿、髻儿给福晋进宫的马车四角栓上了四个元宝形编织绳编出来的香包,居然有小姑娘一直跟到神武门。要不是守门侍卫拦住了,才发现到了神武门,吓得哭了起来,因为擅闯神武门是可以就地打死的。还是福晋给求了情,说小姑娘就是看了车上的香囊,忘了忌讳。守门侍卫才放过那个女孩,福晋很心善,把那几个立体香囊送给了两个小姑娘作为赔偿,差一点闯祸!
  立体香包学的差不多了,云儿又回头教给大家编平结、蛇结、藻井结、圈圈结、旋转结、回菱结、盘长结、鲤鱼结、蝴蝶结、琵琶结、双钱结、网结、团锦结、表带结、转运结、四方结、鲤鱼旗结、幸运结、双面柱结等等,是适合做手链、挂件、钥匙链、项链、发簪、发夹、耳环的编结法。七位嬷嬷已经有了雄厚的编织基础,又能在“熟能生巧”中举一反三,编织出来的手链一个比一个漂亮!
  她们的技艺学得相当扎实,因为各种材料的供应很到位,编织什么样的如意结,就会准备好相应的编织绳。
  云儿从地下密室里给大家隔空运送足够的耗材。在前院试做素菜的福晋、刘嬷嬷看到郑嬷嬷手上拿的新样络子,就连一分钟都等不了了,非要学会不可。东屋里世子奶娘蒋嬷嬷、保姆洪嬷嬷也跑来要学。由郑嬷嬷出面和云儿交涉,索要编织绳,然后郑嬷嬷当了二道贩子,教给福晋等人。
  刘嬷嬷把自己编好的作品带回家,还把那峰乐够呛:“我说福晋不敢把你给落下嘛,现在你也是教习嬷嬷了,真是扬眉吐气啊。”
  “这里有总管大人的什么事啊?是福晋我们几个要求学的,跟教习嬷嬷有关吗?

  ☆、第三百七十章 结艺系列二

  接下来的就是由教习嬷嬷分别教授自己负责地段的姑娘嬷嬷们编织如意结了。云儿没有让她们把学过的全部教给府上的姑娘嬷嬷,而是教了几种比较实用的,用来编织耳环、手链、项链、腰带、纽扣等等。着重教了她们怎么利用编织绳的优势编织出丰富多彩的装饰品。
  别看云儿性急,在教给大家技艺的时候却很有耐性:怎样穿彩珠、怎样断线、怎样收尾。把“七星手”、“金钏结”、“八股辫”、“六耳盘长结”、“方形珠结”、“攀援结”等手链。编织绳和彩珠穿在一起那就是另外的一种风味,非常漂亮!
  蕊儿是这些饰品的第一受益者,把老娘的成绩放在她的腕子上,出来进去的引起飞云楼所有年轻姑娘的极大关注,一个个的眼睛全冒金星,盯着蕊儿腕子上、脖子上漂亮得不可方物的手链、项链,馋的直吞口水。哪有女孩不喜欢漂亮玩意儿的?她们还没有学到这个阶段,也不知道主子能不能教给自己。
  “蕊儿妹妹,你的手链是从什么地方买的?”谁都认为六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