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世皇商_涓石-第2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田亮和鱼儿闹个大红脸。还好,事先有准备,一个人给了一个红包。
接下来是全家的团圆宴席。王爷、福晋、云儿,还有另外的三位金刚侍卫及夫人,那总管、朱医官及夫人,还有清客白先生夫妇,惠清师太和她的两位弟子……,欢聚一堂,紧凑地坐了两桌,云儿院里的小厨房负责宴席的席面。
首先是田亮给父母双亲敬酒,给王爷和福晋敬的饮料代酒,给堂兄瑞谦的敬酒。陈先生和陈夫人是最高兴、最激动的了。给儿子亲自布菜:“亮子,以后你就是有父母的人了,你在父母之外漂泊的这些年,我们没能尽一点父母的责任,以后,你就享受一下有父母疼爱的感觉。爹和娘都会加倍地疼你的。”
田亮很想放声大哭,是啊,虽然一直是有师父的疼爱和教导,田亮也很想念田家父母。尽管是赵伯父、大师兄、赵伯母对自己都疼爱有加,但是他很想知道在亲生父母跟前是个什么感觉。在他十岁那年和师父下山云游的时候回家住了些日子,偶然机会得知自己不是田家父母的亲生,而是抱养来的,就更少说话了。在大山里修炼的岁月里只有他和师父两个人,师父还经常出去采药,这样就养成了田亮话少的习惯。其实田亮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是很强的,习惯使然,使得他不想说话,很多时候都是在想自己的亲生父母是什么样子,做什么的。根本没想到今生今世还能和父母团聚,还有妹妹、妹夫、堂兄等亲人。
“爹、娘,请原谅儿子的不孝之罪,在这之前的几年里,儿子也在你们的身边,不知道你们是生身父母,一直当成了岳父岳母。也没尽到孝顺的责任……”
“孩子啊,你已经做得很好了。上天先把你媳妇送到爹娘的身边,才认识了你,你对爹娘的照顾就和儿子是一样的。其实咱们早就相认了啊。”
在田亮和父母团圆之后不久,田亮、陈先生、陈夫人、鱼儿、蕊儿和王爷、纳兰几个人来到密云的一个山脚下的山坡阳面,田亮的养父、养母的合葬墓前,来看望他们。焚化了纸钱、烧过香之后,田亮和鱼儿、蕊儿跪在田亮的养父田镖头、养母田吴氏坟前,磕了头。
田亮说:“爹、娘,亮子来看你们了。亮子还要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就是亮子找到亲生父母了,就是你们说的将军的弟弟。父亲、母亲都是很好的人,还有妹妹,还有一位当王爷的妹夫。亮子现在不孤独了,你们就放心吧。在亮子走投无路的时候,你们把亮子当成自己的亲儿子照料着,疼爱着,亮子没有受到一点委屈。爹爹还把亮子交给峨眉道长这样的师父教导,亮子永远铭记你们的救命之恩和养育之恩!以后亮子会经常来看你们的,希望你们的在天之灵得到安慰。”
先生和夫人双双走上前来,给田氏夫妇上了香。长揖到地地给田镖头夫妻拜了三拜,先生说:“田家兄弟夫妇,感谢你们给我培养了一个出色的好儿子,在他什么都不懂就被遗弃的时候,你们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收留下来,疼他、爱他、关心他,还给他找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师父教导他,真是辛苦你们了!兄弟我从心里感谢你们!你们放心吧,他再不是漂泊在天地之间的孤儿了,不会再孤独寂寞,我们会象你们一样地疼爱他。他现在已经长大成人,娶妻生子,你们的儿媳也是个好孩子,心地纯善,温柔贤惠,和亮子恩爱互敬,你们没有白疼亮子。”
☆、第三百八十三章 总管冒酸
“我说朱医官,我怎么觉得陈先生认儿子的事儿有点悬?忽然间田侍卫就成了王爷的大舅子,这以后……”那峰再次来到朱医官家串门,牙花子嘬得吱吱响。
“总管大人什么意思?我怎么听着很刺耳?你的意思是王爷在搞什么名堂?在作假?他有必要吗?田侍卫有才干有能力,没有王爷这层关系也会被提拔,王爷需要搞裙带吗?我看你的胃里是冒酸水了。”
“我冒酸水有什么用?我干了半辈子熬上一个总管,人家不过是两次露脸,就成了大舅子。”
“不是,人家当了王爷的大舅子和你当半辈子总管有什么关系?我就奇怪了,你是什么时候老看田侍卫不顺眼的?有本事你也建造一个暖棚、你也安装几台大车。人家失散二十多年的父子、母子相认多不容易啊,你还当是作假。有本事你也给王爷当大舅子。”
“我?当小舅子人家都不稀罕。陈夫人好像事先不知道?”
“你的意思还是王爷在做假?前些天陈先生从他侄子那里回来得知他的儿子被人换走,都挺不住了,病了好几天,还是我给把脉开药的。谁家父母听说这样的事能不受刺激?先生都受不了就没告诉陈夫人,怕她受刺激呗。我就问你作假有什么用?”
“用处太大了,王爷和田侍卫有这么近的亲属关系,想做什么事不是近水楼台?就是有点其它的什么事,也能用亲戚关系遮掩过去。”
“你指的是什么事?是说前几天的谣言吗?田侍卫和云主子是兄妹关系了就没人追究了?如果你这么想就太过分了啊,你怎么就认定了田侍卫和云主子有暧昧?笑话可以说,这样的事是不能乱说的,没有十成的把握,捕风捉影的就是心怀叵测。王爷多门亲戚不好吗?跟你有什么关系啊?”
“王爷跟谁有亲戚,跟我没有半点关系。我是觉得这里面是不是太巧了?前些天刚刚有些风传说田侍卫和云主子有一腿,就赶紧来个父子相认,这个手法好像太老套了吧?”
“总管大人,下官和您真是越来越难交谈了。嫉妒心把你都弄转向了。什么叫有一腿?是你亲眼看见的?捕风捉影可不是好习惯。”
“我嫉妒?我嫉妒谁了?嫉妒王爷的爵位?我有当王爷的机会吗?我嫉妒田亮?他也配!不过是跟王爷出了一趟门儿,还说救护了云主子,谁看见了?这就趾高气扬有本钱了?”
“你这人,好象已经嫉妒成性了,不管什么事,连想都不想就按自己的感觉行事。我这里有仙丹一瓶,你在嫉妒别人的时候肯定心脏不好受,就吃上几颗。”
“这是什么药?”
“疗妒散。”
“去你的,还疗妒散,嫉妒是病吗?”
“当然是。嫉妒所引起的疾病非常严重。你不妨吃上一颗两颗的。”
“我试试啊,怎么味道这么冲啊?”
“良药苦口嘛,含在嘴里不要咽下去。”
“诶,还别说,心脏这里好像松快不少,你新配的药?”
“等你吃干净了再说。”
“早就干净了,说吧什么药?”
“伸腿瞪眼丸。”
“伸腿瞪眼完?吃了就死?呸!”
“不能吐啊,这药才贵呢。你就不能看看药瓶上写的字?”
“这是速、效、救心丸?”还好,一个简化字也没有,总管大人都认得。
“这是救命的药啊?给我的?谢了、谢了。”
“这是那天我在园子里遛弯的时候,碰上了王爷,王爷让我捎给你的。说是异域那边给心脏病救急用的,让我先看看能不能用。我先尝了几粒,觉得很好,怕你身子弱经不起。我尝了没事才敢给你用的。人家大老远的给你这么贵重的药,你还疑神疑鬼的。也不知道你是上过什么当。”
那峰老脸红了一下,想起当年喝的那个****,顿时就来气了。心里骂道:“这个死女人,我早晚……哎哟……”那总管想起这事就窝心,犯病了:脸煞白。
“赶紧吃救心丸!吃四粒,不能多吃。”
那峰哆哆嗦嗦地倒出来四粒救心丸,放进嘴里。
“你怎么回事?忽然间想起了什么?变毛变色的,你可千万不能死在我家里啊,我是郎中,你死我家里我就是有一千张嘴都说不清了。”
“至于吗?我岂是说死就死的?我死之前也要把害我的人先弄死!”
“喂!你这是怎么了?你在说谁呢?”
“没有啊,我说笑话呢。不早了,我回家了啊。”
“朱正啊,把你那伯伯送回去,一定要送到家啊。”
认亲的事情就算告一段落。二十多年没儿子的先生夫妇忽然间有了儿子、儿媳和孙女,自然是高兴的。可是高兴之余,总觉得没有和云儿那样水**交融的感觉。这也难怪,打从孩子出生就分开了,哪里有父子、母子的感情啊?只能是慢慢培养了。
田亮对陈先生有一种很强的敬畏感。以前的时候和先生也没少接触,一直被先生当成女婿看待,倒还很和谐。今天变成父子关系,反而觉得不自在了。这都是生活经历不同造成的。先生一直在弄学问,田亮在深山学道,完全是两个世界。但是“血浓于水”是个真理。尽管父子两个还没有达到水**交融的境界,也是觉得很亲的。田亮夫妻都在当差,有的时候吃饭都不及时,现在好了,名正言顺地在先生的小厨房用膳,把鱼儿从锅台边解放出来了。王爷吩咐专门负责分配粮油发放的人把田亮三口的那份直接送到先生的小厨房。
封嬷嬷非常高兴自己的小姐多了一个那么出色的儿子,每当田亮三口来请安的时候她都要给田亮先请安:“少爷吉祥!少奶奶吉祥!小小姐吉祥!”弄得田亮和鱼儿面红耳赤。
虽然鱼儿现在是云儿的嫂子了,可是她一点这种姑嫂的感觉都没有,在云儿面前一直自称奴婢,一如既往地服侍着云儿。
云儿和田亮的关系就有点别扭了。叫哥哥不自在,叫亮子没礼貌,叫田侍卫距离太远。倒是田亮对云儿一直称呼“主子”,怎么也改不了。“妹妹”二字出不了口。也许,要有一个时间来过渡吧?突然出现的事情谁都不容易一下子接受,倒是蕊儿叫云儿“姑姑”很自然、很亲切,叫煊儿哥哥也不别扭,因为一直就叫他煊哥哥了。
云儿告诉蕊儿,她现在是宝宝贝贝的大表姐,蕊儿十分高兴当这个大表姐。
先生眼神经常在田亮身上注视。他细心地观察后,发现自己的这个儿子很深沉、很睿智,也很沉稳。他所掌握的知识和大清的人所掌握的完全不一样,而且很有主见。先生就碰见过那总管见到田亮那种阴阳怪气的样子,田亮的应付方法就是不卑不亢、不温不火、恰到好处。
有关那总管,先生也多有了解,曾经是王爷的心腹人物。跟随王爷多年,因为精明强干得以提拔。可是现在王爷对他很有看法,那峰就认为是田亮挡住了他的道路。
问过田亮为何如此,是否田亮得罪过总管大人。田亮告诉老爹,那总管疑心比较大,嫉妒心也很强,老是觉得别人想夺他的位置。自己和王爷出门,回来后和王爷之间的关系近了些更是他嫉妒的原因。另外就是那总管排斥汉人的思想很严重,对汉人下属都很苛刻。
先生这才对那峰有了更近一步的了解,知道自己也可能是总管大人嫉妒的目标,以后在他面前说话、行事一定要格外谨慎。
那次王爷和先生谈话提及了田亮用生命救护了云儿,那是他一点都不知道云儿是他亲妹妹的情况下,舍身救护的,是出于下属对王爷主子的忠心,对王爷的女眷都能舍身相救。所以先生认定自己这个儿子人品非常好!要是当时他略略犹豫那么一点就很可能追不上劫持云儿的那辆车,那么云儿一个年轻女人落入歹人堆里,处境就不堪设想了。
儿子、媳妇、孙女三口,每天三餐都到老爹的院里来用,非常有礼貌而不疏远。先生问田亮是不是搬到一起来住,苏州宅院很宽敞。田亮说:“爹、娘,云妹妹是王爷的女眷,是皇家的媳妇,要有可靠的人保护,我这当哥哥的能多维护她就尽量多维护些。在一个院子里住着,有事服侍也方便。”
先生很以为然。如果田亮这个时候离开云儿,云儿会很有想法的,老爹老娘有了儿子就不认闺女了。还是在云儿身边的好。现在是兄妹了,也不必和以前那样有那么多的忌讳,当然规矩还是要守的。田亮还对先生说:“爹、娘,亮子和蕊儿就不改姓了。田家父母真心实意的拿我当他们自己的孩子抚养、关爱,亮子应该记着他们的恩情。等将来亮子有儿子了再姓陈。也应该是陈家的根代。”
先生觉得自己的这个儿子真是一个性情中人,其实他自己也是这么想的。
陈夫人对田亮完全是慈母柔情,只要田亮来到眼前,陈夫人的眼光就一直在儿子身上,不时地抚摸着他结实的胳膊和后背。心里非常感激那对田姓夫妇把自己的儿子给养的这么好,年轻、英俊、健康、睿智、深沉,品行端正、功夫高强,还有那么多的异域本事。此时她还不知道田亮救了自己的女儿。
“亮子你小的时候那些事都还记得吗?能和娘说说吗?”
“娘,亮子的生活经历其实很简单,和峨眉师父学功夫的时候刚刚记事,就是在山里练功、和师父进山采药,您知道亮子是什么打扮吗?就是一个小道童,梳着两个髽鬏,穿着黑色的道服,脚上是布袜子,草鞋。峨眉山山里很大很大,我们师徒住在深山里一片比较平缓的山坡,靠山根上搭的茅草棚,冬天的时候就住进挨着草房的山洞,里面一点都不冷。入冬以前,在洞里储存了好些吃的、用的,大雪一封山就出不去了,就在洞里猫冬。那个山洞还有两个出口,亮子每天要在二百多个台阶上跑几个来回锻炼脚力。师父他人很好,教给亮子功夫、认字、做人。他从来都不说自己的事,亮子也不敢问。春天、夏天里山里开的花儿别提多好看了,鸟儿都不怕人,我们师徒从来没有设机关抓鸟、猎捕动物,所以大家都是朋友。山里的猴子还到亮子和师父住的地方偷稀饭喝呢。亮子从来没想到有一天和师父分开,十四岁那年,师父忽然说和亮子的师徒缘分已尽,让亮子下山。从来不哭的亮子伤心得哭了一整天。奔波两个多月回到父母家里,却是家破人亡!亮子很幸运,被田家父亲的师兄收留、抚养了两年,赵伯父临终前把亮子托付给王爷……”
先生就想象着儿子在那个寂静的大山里和一位道长默默地修炼情景。也许,儿子被调换就是他应该走的路?是上天的安排?
☆、第三百八十四章 杨氏掉包
云儿在房里画画,身边只有鱼儿服侍。看看主子端起茶盏,鱼儿才上前搭话:“主子,这几天奴婢老是做梦,梦见被大伯母强行过继的弟弟来找奴婢。就想起我家相公忽然间成了您的哥哥,要是奴婢的弟弟忽然间来找奴婢有多好啊。”
“你那是嫉妒我了。不过嘛,我听说咱们这座王府风水很好,好象很有道理。你还记得吗?咱们是顺治十一年二月搬进来的,四月就发现福晋害喜。还有啊,宝宝贝贝也是在府上有的。真想不到哥哥就那么几天的功夫就来到眼前,你的弟弟也很快就来找你的。”
“您就安慰奴婢吧。虽然说我家相公和您相认比较突然,但是你们是老早就认识的,奴婢的弟弟在大伯父那里当着大少爷,吃香喝辣的,才不会认奴婢这个姐姐。再说了,大伯父、伯母也不会告诉他是过继的,他只会拿我爹当庶出的叔叔,我这个姐姐就更远了一层。”
“你别凡事都往坏处想。异域那边有句话叫做‘血浓于水’,就是有血缘关系的人对面不认识,也会有亲切感的。还有水儿妹妹那个弟弟,比你弟弟可怜得多。你弟弟好歹是当着少爷呢,他弟弟那么小是怎么活的?我在异域听说,他们那里的拐子特别残忍,把拐来的孩子弄残废了,然后带着到街上要饭。”
鱼儿激灵一下打个寒战。
“鱼儿姐姐你不知道啊,我的那个聋哑哥哥一岁多一点得了天花死了,他的小坟头还在开封老家的坟地里呢。”
“那孩子也太可怜了,亲生母亲都不肯要他。好在是陈夫人,啊,是娘,娘对那个孩子肯定很好,在奴婢面前提过多次,说那孩子就是听不见,不会说,其实是很聪明的,要是活着也很好嘛。”
“现在说已经没用了,可是我怎么觉得亮……哥哥小的时候在那种环境生活,一定会特别寂寞。他不爱说话恐怕和这个生活环境有关吧?他和你说起过小时候的事吗?”
“很少说。奴婢觉得他并不觉得寂寞,好像心里很平静的样子,相公只和奴婢说过他的道号叫清风,和《西游记》五庄观里的那个小道童一个名字。”
“‘清风’?这个名字好。很有仙风道骨的韵味,以后我就叫他‘清风道长’,或者的清风兄。可就是不知道当年他被狸猫了一把,到底是怎么个情景呢?”
这件事还得从头说起。杨氏比陈夫人早三天生的那个聋哑孩子,出生就不会哭,杨氏很恼火。上面三个都是女儿,就盼个儿子,因为丈夫娶的小老婆已经生了儿子都好几岁了,如果自己没儿子,将来的家产岂不是都归了这个狐狸精养的儿子了?努力了好多年,好不容易生了是儿子,偏偏是个哑巴。她的眼光就落在比她小了十几岁的妯娌周氏的肚子上了。周氏也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出身,性格火辣。她肚子里的孩子也就这几天就要出生了。不能也是哑巴吧?那就换过来,反正她还年轻,以后还能生。杨氏本人已经四十岁,再生就不容易了。
碰巧小叔子被人请去辅导要进京赶考的学子,不在家,这就好办了。别看杨氏脾气暴躁,心智并无缺陷。由自己的奶娘郭嬷嬷出面照顾弟媳。郭嬷嬷在府上的人缘好,平时待人和气,由她负责狸猫换太子别人不会注意。郭嬷嬷在周氏生产之后,把稳婆、丫鬟都给支走了,然后把掺了**的红糖水给周氏喝了,把事先装在鸡蛋篮子里的不会哭的聋哑孩子放在周氏身边,再用沾了**的帕子盖在新生儿的脸上,装进篮子里,很轻易地换走周氏的孩子。周氏睡了两天一夜才醒过来。
但是,人做亏心事总是见不得阳光的,生怕别人发觉了,杨氏在生产十天左右,就借口说投奔京里的丈夫,匆匆离开开封,去往盛京。当然她是在陈家老宅生的孩子。
这位杨氏是一位副总兵的千金,家在盛京一带,因为成亲后两口不睦被丈夫送回老家。人家投奔丈夫,思念父母是人之常情,加上生性彪悍,骄横跋扈,被陈家上下人所不喜,巴不得她赶快滚蛋。
其实杨氏还真没滚蛋,出了陈宅往北绕了一圈,在城里找了一家很像样的客栈住下了。那么大的开封怎么就能碰上?一个月以后,带着换来的儿子往北去了。没有满月的女人能在颠簸的车里走那么远吗?
这家傻子还不知道呢。后来战事缓和,清帝迁都,陈放将军也进京安家,有了自己的府第。再后来把弟弟一家接到京城。
在先生一家来到京城的十几年前,杨氏换来的儿子早就丢了。但是做贼心虚的杨氏生怕小叔子、弟媳已经知道了她把孩子换走,万一在将军面前告状,那她的将军夫人就肯定当不成了。杨氏之所以和陈将军不对脾气,就是因为她再彪悍也没有制服过陈将军,换句话说,陈将军就没怕过她!俩人的婚姻都是杨氏父亲的大包大揽以副总督的权势硬压着陈放将军就范的,当时的陈将军不过是个小军官,在杨氏的父亲杨副总兵面前没有一点话语权。这位副总兵看上了陈放,认定他将来是个有出息的,硬性地把女儿嫁给了陈放。杨氏是个心高气傲的人,没有读过什么书,性格比较粗鲁,对老爹给自己安排的这个夫婿很不满意。认定他是小白脸子,没有好心眼子。再就是官职太低,入不了她的眼。成亲开始就和陈放不对盘。而陈放是个有责任心的男人,尽管妻子也不遂自己的心,也算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打算将就着过下去。当然,杨氏也不是时时刻刻发飙,有的时候觉得自己的丈夫还行,为人和气,不和自己一样乱发脾气。不久杨副总兵阵亡,他的旧部人马包括陈放,都被收编在佟统领的麾下,这位佟统领就是锦绣福晋的父亲。他可是个慧眼识英豪的人,不光是赏识陈放,还大胆提拔他,给他一个施展才能的机会,很快做到了正三品先锋参领的位置。这个时候没有靠山、没有儿子的杨氏就老实多了。虽然俩人仍旧是不对盘,已经不那么争吵了。改成冷战。冷战还不如争吵,陈放将军实在是和她没的可说了,俩人之间还生了三个女儿。在一次杨氏故意无理取闹之后,娶了瑞谦的母亲做侧室,有了儿子就是瑞谦。
杨氏的河东狮吼,又故态复萌,她怎么能容忍丈夫在自己之外有女人?不但有女人还生了儿子,这孔氏母子就成了她鱼肉的对象。将军征战南北时常不在府上,母子两个的境遇比下人还不如。吃不饱穿不暖还是小事,随时都有毙命的危险。杨氏就是怕孔氏生的儿子分了自己的家产。她的嫁妆那是相当丰厚的,副总兵是被招安的匪首,劫掠来的钱财不是用几万两银子来估算的。她自己没儿子,最怕有人分她的家产。瑞谦虽然是庶出,毕竟是陈放的亲儿子。于是杨氏改了路数不和丈夫争吵了,而是采取了怀柔政策,对陈放百般关心、体贴,终于在四十岁上生了一个儿子。高兴之余发现儿子不会哭,叫他也听不见。这可活活气死杨氏了!已经四十岁了,再生还有希望吗?就把小叔子的儿子给换来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