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世皇商_涓石-第2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瑞王爷,你是多会儿变得这么小气的?送来了还想拿回去啊?都给我留下!雪儿你拿几个回去给福全、玄烨和冰儿尝尝。苏茉尔,你数数,箱子里还有多少?这些剩下的都送到冰窖去,明天皇上上朝给那些王爷、大臣们尝尝。让他们也知道知道不上朝的王爷比他们还中用!”太后到底说了一句良心话。
  皇上说:“皇兄,明儿上朝,朕要众位亲王、郡王、国公爷们都给您献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不出力还不出冰吗?”
  “皇上出兵打谁呀?”太后故意说。
  皇上大笑:“皇额娘,不是出兵将的兵,是出冰果的冰。再给我一个雪糕。”
  太后是蒙古人,皇上是满人,在塞外的时候都是经常和奶类打交道的。奶酪啊、奶茶啊,都是生活必须。进关之后,饮食习惯趋于精细、趋于汉化,但是对于奶类制品还是情有独钟。其实这个冰淇淋在蒙古统治的元朝就已经有它的雏形了,就是品相没有冰淇淋好看,做法也很粗糙。就是那样还是限于宫廷和皇室食用,老百姓不许用。现在的皇上和太后还算比较开明,没有把这个好吃的归到皇室的很小范围食用,而是准备把它作为商品换银子。所以,王爷做的第一件事就有成功的希望了。
  没到第二天中午,雪糕的事就吵得沸沸扬扬了。紫禁城的太后老人家没用早膳就要吃雪糕。吓得苏茉尔不得不吓唬太后:“福晋说了,吃多了会尿裤子,再严重就得抽疯。”
  太后最注意自己的形象了,暂时停吃,要是太后因为吃雪糕尿了裤子或者抽了疯,那个形象可损失太大了。马上想起自己的侄孙女,也就是当今的皇后,悄悄叫人给送去了两个雪糕,没想到,馋虫给勾出来了,到慈宁宫来闹,一定要吃到肠子结冰不可。
  借光吃到冰果的还有二皇子福全、三皇子玄烨和冰儿。其他的皇子皇女干脆没沾到边儿,就连皇上最宠爱的鄂贵妃也给忽略了。
  第二天,皇上就在朝堂议政之后提起了瑞亲王的冰果,好顿形容,把大臣们差一点馋掉大牙。大将军鳌拜说:“皇上,您好歹也让奴才们得个口福尝一尝,光是说,不等于纸上谈兵白馋人吗?这么着回家怎么睡得着?”鳌拜的拍马本事可不是一小般的,人家光往痒处挠,还不着痕迹。
  简亲王济度开玩笑地说:“皇上,奴才也是您的同宗兄弟,这么馋着兄弟可是太不够意思了吧?”
  “各位都想吃是吧?想吃就给瑞王爷送冰块去。谁想吃谁送。”
  “这可是您说的啊?您的意思是送多了多吃凉果,送的少少吃?”简亲王追问道。
  “朕没那么说,朕的意思是大家都是朕的兄弟子侄和股肱大臣,冲着瑞王爷要给国库装银子也该有所表示吧?二皇兄府上的侧福晋都披挂上阵了,各位给点冰不可以吗?”
  “给!当然给!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明天就送去。”众人异口同声地说,鳌拜的声音最响了。
  “看各位的态度还不错,那就让各位尝尝?”皇上一招手,就有两名中年太监端上来两个盘子,从盘子里散发出香甜的、凉爽的气息。
  文武两班朝臣立刻伸长了脖子,屏住呼吸,等待皇上的赏赐。

  ☆、第三百九十二章 试售冷饮

  “王爷、王爷,不好了,大门外有那么多的大车,把整条街都给堵住了!”引领太监高公公惊慌失措地跑来翼然楼通传,好像发生了重大事故。
  王爷知道是送冰的车,如果是给人包围了,来大车做什么?直接来红衣大炮就是了。
  “王爷,安亲王、简亲王、显亲王、庄亲王、康亲王、索尼、鳌拜等众位王爷、将军和朝臣求见。”高公公再次通传,“各位王爷、朝臣的车上拉的是冰块。”
  王爷摇着他的铁柄大扇乐呵呵地对福晋说:“送冰的来了,本王出去迎接,你去准备一些冰棒、雪糕、冰淇淋招待这些老饕。”
  “什么老涛?”福晋给王爷说愣住了。
  “就是馋鬼,哈哈哈哈……”
  王爷、福晋和云儿都没想到几个雪糕会弄出这么大的动静,也没想到刚刚盖好的大型冰窖这么快就发挥作用了。皇亲国戚、文武大臣给的冰块把新建的冰窖都要装满了!想解馋是其中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不能在皇上面前掉份儿。于是王爷亲自热情接待了各位献冰者,每个人都吃到了异域风味的冰棍、雪糕、冰淇淋。还给家里人带了一些尝鲜。
  当大家知道这么好吃的东西是瑞王爷的侧福晋从异域学来的,对王爷的小女人肃然起敬,看看人家的女人,才是相夫教子的好女人。不像自己府上的女人除了窝里斗就是摆谱儿。在回家的路上,一向敢于发表意见的简亲王济度说话了:“这种好吃的凉果居然是个女人在外面学来的,学来就敢用,本王真是服气福佑二哥到家了。京城几十万人,年轻姑娘也得个十万八万的吧?他怎么就能慧眼识珠呢?这位侧福晋的父亲只是个六品修撰,按理儿说她给福佑二哥当贵妾都不够格,居然直接就封了侧福晋。看样子太后和皇上对咱们的和尚哥哥不是一般的宠溺啊。”
  显亲王比简亲王辈分小,听了简亲王的话很不舒服,接过话茬说:“济度二叔不知道当年是本王的小婶子帮助二叔破获珍宝案的吗?二叔是看中了小婶子的聪明和机灵。”
  “嫁给王爷的女人哪个是不聪明、不机灵的?我的那位侧福晋都要聪明得冒油了,也没想过做这样的凉果出来。就算是在外边学来的,学和用是两码事啊。你们等着瞧吧,福佑二哥的荣宠又增加了几层。本王只是在福佑二哥乔迁那天看见过一次陈氏,那相貌,精神、漂亮!我们府上的福晋来过瑞王二哥的府上,很可惜没有见到侧福晋。听说福佑二哥的这位侧室,轻易都不出来见客,可见二哥宝贝到什么程度,哈哈……”
  “二叔对陈氏小婶子是很宠爱,但是人家也没有因为二叔的宠爱而张扬。穿着打扮很是素净。见人很大方、有礼,谈吐不凡。不是不出来见客,是她一直在后楼画画。听佟氏婶娘说过陈氏福晋的画,很有功底,书法也很精到,完全是一个才女,比皇上那位鄂贵妃只在其之上不在其下。”
  “不会吧?本王可是亲眼见过鄂贵妃的画,那份精到真不是一般的女人所能及。难不成福佑二哥的小福晋也是位才女?会画画也就罢了,怎么还学会做冰果了?”济度不理解。
  显亲王一笑:“济度二叔的意思是吃了黄瓜就不能同时吃香瓜?人家多才多艺!”
  济度又说:“福佑二哥的艳福真是不浅哪,赛玉环就已经很出格了,居然从民间女子中找到这么一位才女。可惜皇上是没福气了,也不好……呵呵,不说了、不说了。你们看安亲王千岁用什么眼光看我呢。”
  安亲王咳了一声:“不该说的话别乱说啊。”
  太后和皇上都很重视瑞王爷的凉果,这是大清没有的东西又那么好吃。不管是穷人、富人都能买了吃,穷人就吃价格便宜、冰多一点的,富人就随便了,想吃什么样的口袋里都有钱。所以,皇上母子两个特意把王爷和福晋请到宫里商量,怎么样尽快大量出售瑞王府的凉果,趁着最炎热的夏景天儿,肯定会有收益的。福晋征求太后的意见,说叔叔的府上有奶牛,除了送到宫里的还可能剩下一些用不完的,如果把这些牛奶都买过来做冰果,不但放心,还省得收购牛奶了。她是想得到太后的首肯,那样就名正言顺了。
  一句话提醒了太后:“可以可以!宫里也要节省一部分,都用来做凉果好了。你们那位侧福晋可是你们藏起来的一条龙?本事也太大了!小小年纪学来这么多赚钱的玩意儿,给我重重地赏!让她还有什么花样都使出来。你们回去就着手准备出售。”看样子太后是真着急往国库里装银子了,给了云儿和福晋的女人用品是好大的一堆。
  赏赐福晋和云儿的时候,太后请来了后宫嫔妃十几人,虽然云儿没有进宫,太后也是一口一个“云丫头”亲热地叫着,就是让这些妃嫔们看看人家王府的女人,精神头都用在正地方了,帮助丈夫建功立业,不像她们似的,正经事不会,互相掐架倒是本事很大。
  宫里的嫔妃们一辈子都得不到这么多的赏赐,首饰、珠宝、古玩、字画的,馋死人了!早知道这样不如嫁到瑞王府了,当个侧福晋也好啊。
  这个店铺王爷事先就和皇上打招呼了,皇上说“还是朕出银子给您买了这座酒楼吧?匾额的事一定要朕给您题字。”
  “多谢皇上了,银子就不必了,您给臣题个匾额就感激不尽了。”
  “您先去准备,开业的那天就要挂匾额,对了,匾额上要题什么字?”
  “玉龙冷热饮。”
  “您的店铺有好几家有玉龙二字,是何典故。”
  王爷笑了:“无甚典故,侧福晋小字玉龙,这次经商,也都是她出的银子居多。”
  “朕的这位小嫂子可真是您的红颜知己啊。”
  “呵呵呵,皇上言重了。”
  爱看热闹爱扎堆是很多人的习惯,当很多人围在挂了蓝色地儿、白色字的“玉龙冷热饮”牌匾的小店门前时,都不大敢进店。因为这种字号在大清还是第一次出现。属于大清本土特色的店名多半都是什么“记”、什么“阁”、“斋”、“楼”这类叫法,也不知道“冷热饮”是个什么内容,是酒楼还是饭庄。
  但是好奇心有时可以战胜理智,进去看看行吧?看看不买行吧?于是很多好奇者就进了这家冷热饮。刚刚进店,迎面就迎面飘来一股凉爽的奶香气息。在通往厨房的门口横着一个两张桌子连起来的长长案子,上面摆了三个晶亮的、能照见人的不锈钢桶,桶壁上画着冰棒、雪糕、冰淇淋的形象。
  大清朝的百姓还是很保守的,谁也不敢第一个出头去买,都在观望。
  田亮一看这还行吗?一会化了不可惜了?便从冰棒桶里拎出来一把冒着凉气的冰棒,给了进店来的孩子一人一个,大声说:“各位客官,每位一个是办不到的,但是可以给你们的孩子尝尝,免费啊,品尝品尝。”
  潜台词是:小孩子不撒谎,他们会说好吃不好吃。
  “爹呀,这个叔叔给我的是什么东西这么好吃!您也咬一口尝尝?”一个六七岁的孩子嚷嚷着,把手里的冰棒举起来给他爹尝。
  就着这个台阶,孩子的父亲赶紧说:“好好,爹咬一口尝尝。哎哟喂!这是什么东西做的这么好吃,又香甜又凉爽,脑门都冒凉风了。再咬一口!”他倒吃上瘾了。
  别的孩子也在那儿嚷嚷好吃。于是有人问价了:“掌柜的,您这个凉果怎么卖的?”
  亲兵扮演的店小二忙笑着说:“免费给孩子们品尝的叫冰棒,五文钱一支;中间这个桶里装的叫雪糕,牛奶比较多,十文钱一支;左边这个桶里的叫冰淇淋,十五文一支,牛奶更多,里面还有果汁。”
  品尝到冰棒的孩子他爹,二话没说,掏出十文钱扔在柜台上,非常潇洒地说:“来两个冰棒!“
  “好嘞,这位客官两个冰棒,拿好喽。”这位亲兵小二跟唱歌一样答对了第一位买冷饮的客官。
  有买的就有跟风的,继第一位客官之后又有三位买了冰棒,还有两位买了冰淇淋。吃完了还想买,没吃够,钱不足。
  好歹是开张了。虽然买的人不是太多,但是他们会宣传。田亮很有信心。因为他看到吃过雪糕的人脸上那种满足的表情,这里是异域那种商业一条街,是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
  五千支做出来的各种雪糕,就存在冰柜里,不会化掉。
  果然,第二天一大早就有人来买雪糕了。店门被敲得“砰砰”山响:“掌柜的,我买一百支冰棒,一百支雪糕!”这位,搞批发来了。
  “对不住啊,我们这里只零售,不批发。每人限购五支。”
  “为什么!我买多了你们不是赚钱也多?”
  “您不是想转手就卖吗?我们自己也能赚这份钱不是?不就是想着让京城父老都能品尝到吗?”
  “嘿,整个一棒槌。”那意思是不会做生意。
  进店来买冰棒、雪糕的人越来越多,亲兵小二赶紧维持秩序,让各位客官站排,每人限售五支。买冰棒的人占多数,雪糕其次,冰淇淋的享用者很少。显然是价格比较高,平民百姓过日子很会算计,十五文钱可以买八升大米。
  田亮在注意观察,他发现有不少身着光鲜年轻人在门口“观阵”,站一会就走了。田亮琢磨了一下,明白了。这样的人他不是不想买,也不是没有钱,是不屑与一些短衣帮为伍。
  大清社会的等级观念不仅仅表现在官员阶层,就是平民百姓也分为三六九等。田亮知道该怎么办了。虽然现在和王爷有亲戚关系了,田亮还是一如既往地当着王爷的贴身侍卫。他回府和王爷一说,王爷就说了“你和纳兰再踅摸踅摸,看看有没有出卖店铺的?最好是那种两层的楼房,装修的时候,楼上有雅间,专门给这些爱面子的爷们用,那个服务价格也要跟着提高。”
  田亮纳兰领命而去,就在前门大街上转悠,他们都看好了这条街的价值。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玉龙布庄往南不太远的一个地方的西街,发现了一座待出售的二层酒楼。跟左右邻居打听到这家酒楼的东家摊了官司,急等用钱。再问钱数,要价三千两。
  三千两可不是小数,但是田亮认为,就在这个位置,三千两很快就能赚回来。王爷回府的时候跟福晋提起这件事,福晋说:“您说的那座酒楼本身是不值三千两,但是地点就不只是三千两了。那里是北京城的中心之一,又是前门大街的中心之一。福晋还真有经商的潜质,一眼就看出来这里的升值空间了。二话没有,就给了王爷三张面值为一千两银票。云儿打心里夸赞福晋办事的亮堂!这是往里搭银子的,就敢这么花钱。
  这个新买的酒楼就作为专门出售冷饮的店铺了。这是王爷的第一家私人产业,初步打算是把营业额的百分之五十留作本金,百分之二十五给制作雪糕的人做酬劳,其余的给皇上。这家商铺是王爷个人的,不是代卖店,没有商铺的利益,但是不能让参与制作雪糕的人起早爬半夜在忽冷忽热的环境里辛苦。
  经过半个月的装修和其它准备,在王爷三人云游两个月零六天后的六月初六这天,瑞王府的私家产业出现在前门大街西街的中段位置。开业仪式还是很隆重的,皇上派了穿了黄马褂的御林军兵士六百六十人给王爷压阵看场子维持秩序,府上的亲兵全部成为啦啦队的队员,扭秧歌的、踩高跷的、舞狮子的,还有吹唢呐的、敲鼓的、放鞭炮的,御林军把酒楼的门前空场给圈好了,揭匾之前就锣鼓齐鸣、鞭炮炸响了,接着秧歌队进场,在锣鼓唢呐的伴奏下,扭开了秧歌。期间金毛狮子也跟着闹阵。皇上御笔亲题的大匾已经挂好,就等王爷亲自揭开上面的红绸了。今天就是要向整个京城、向大清朝的朝野公开宣布王爷的皇商身份。就连福晋都带着煊世子来看热闹了。皇上特地派他的贴身御前侍卫赵铁焱带领大内侍卫若干名保护王爷的、福晋和煊世子的安全。前门大街的所有商铺全部打样关门,掌柜的带领伙计们都来看热闹。还有南来北往的客人、贩夫走卒等人全都在此驻足观看。整个前门大街是水泄不通。
  云儿第一次作为主子坐镇王府,偌大个王府没有一个主子是说不过去的。云儿是个开朗的人,却不愿意扎堆看热闹。

  ☆、第三百九十三章 正式开业

  辰时正,揭匾仪式开始。纳兰东德作为司仪主持典礼,田亮是这里的掌柜,俩人都换上了长袍马褂,跟在王爷身边。
  在鞭炮炸响、锣鼓齐鸣和纳兰侍卫的大声宣布中,王爷登上梯子,揭开红绸,五个皇上亲笔御题的颜体擘窠大字“玉龙冷热饮”出现在众人面前。牌匾是红色的,字是金色的,“顺治皇帝御题也是金色的,皇上的御印却是白色的。特别醒目。”
  众人知道,这个买卖家就是皇上的,玉龙嘛,只有皇上才能称之为龙。这是不折不扣、全须全尾的皇商!
  从玉龙冷饮的大门里走出三位手持拂尘的太监,看那身衣裳就是高位上的太监。这位还是那位内务府总管李公公李廷章。
  “瑞王爷等人接旨!”这个声音可是够尖锐的。
  圣旨面前人人必跪,在场的所有人,包括看热闹的,全都跪下了。
  李公公站在香案前面,身边左右各有小太监一名,身后大内侍卫四人。
  等人全都跪好了,李公公一甩拂尘,开始宣读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和硕瑞亲王云游一年,欲将在异域所购之物、所学技艺全部奉献朝廷,其高风亮节将彪炳大清史册,名扬千古!凡我大清子民,不管皇室宗亲、皇亲国戚、朝廷官员还是军民人等,严禁以各种借口套购、侵吞、蒙骗、敲诈等向瑞王爷索要财物、银钱等,如有违犯,视其情节均给以处罚,情节严重者格杀勿论!此圣旨有效于玉龙布庄、玉龙纸、纳兰百货店行及至以后所有瑞王爷旗下之商家,钦此。顺治十六年六月初六”
  仪式结束,王爷和田亮作为这家商铺的主人和掌柜跟京城父老见了一面,就敞开大门迎接客人了。
  一进大门,迎面就是一张的巨幅画屏牡丹图,挡住了去往厨房的路。
  画屏很大,不是裱在一张纸上,而是一个方方正正的木架上面钉了几张胶合板,胶合板上裱的画,是云儿的第一张大型异域画法力作。以牡丹为主、紫藤、水仙、山石、小溪、孔雀为辅,把粉、红、紫三色牡丹衬托得艳丽明快、摇曳生姿。凡是进得大厅的人被这幅名为“锦绣前程”的画屏所吸引。尤其是爱画的人,站在画前久久驻足、流连忘返。他们非常奇怪那牡丹的花瓣是怎么画出来的,由深而浅,那么自然过渡出来。和真的牡丹没有两样!立体感甚强,呼之欲出。
  画这张画的云儿没有觉得多辛苦,裱这张画的陈先生却是累得够呛。那是他把一张大画裁成若干小块,拼接而成。每一张小画都拼得严丝合缝,没有一点错位的地方,这是好几张胶合板拼接起来的,就是横放也很高,要搭着架子才能够得着。幸亏是云儿、鱼儿和水儿都会裱画,刷浆糊这道工序都还过硬,刷一张递给先生一张,先生准确地裱在胶合板上。田亮很窝心自己一点忙都帮不上,让老爹上到这么高的架子上,万一不注意给摔了如何是好?他能做的就是看护着老爹。先生是装裱高手,就是在近处看,也看不出接缝的地方。
  右上角空白处是云儿的行书题诗“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满京城”。左侧题款“顺治十六年六月黔印:“飞云楼主”。
  就是这个“飞云楼主”几个字引起了欣赏牡丹的人无边的联想和议论,一个说:“画画的准是一个白胡子老头,楼主嘛,当上楼主的岁数也不会小了。这幅画没有四十年的功夫是绝对画不出来的。”
  另一个说:“你什么眼光啊?楼主还分年轻年老?依我看,就是个有钱的。”
  “你们说的都不对,我觉得是个有势力的……”田亮听见了几个人的议论,差点没爆笑,整个就是瞎猜!
  大厅很大,进得大门是一个摆了四十张方桌的大型冷饮厅,楼梯开在进门的右侧,楼上都是雅间,比楼下肃静多了。每个雅间的墙上都挂有一组四条屏的书法条幅,非常高雅。里面的设施、器具都比下面的不知好多少倍,就是装冰淇淋的盘子都是很上讲究的玻璃盘。当然,在这里享用的服务费也是下面的多少倍。
  官宦人家出身的讲究一个品位,就是练武之人也不会西里呼噜吃完就走。如果是出身高贵的满人女眷那就更上讲究了。所有器具都是景德镇瓷器和玻璃器皿。
  开业第一天,玉龙冷热饮的生意就很红火。因为天气很热,不管男女老少、有钱没钱,都是在同一个骄阳底下熏烤,很热、很渴。如果是买冰棒、雪糕,不在店里吃的,就在楼下东墙开设的窗口去买,站排一小会儿就买到了。在店里用的在大门里的柜台上买牌,然后找个位置稍等,每张桌子有两名服务人员按客人摆在桌上的塑料牌的颜色、数量来送冷饮、收牌、收碗、擦桌。秩序井然一丝不乱。这里的店小二,都是亲兵装扮的。武艺高强,不容侵犯。还有皇上派的御林军轮流巡逻,就是杜绝有人砸场。
  买冷饮的人越来越多,放在木箱里的冰雪糕等冰果因为有下面一层白冰的制冷,没有化掉,多少有点软。
  冷品均是索清带人后半夜丑时末就开始制作的。共八千支:冰棒三千、雪糕三千、冰淇淋两千。未时末销售罄尽。纯利润四十一两。形势是冷饮的生产量太少,供不应求。
  第二天就生产了一万支。冰箱冷冻和硝石冷冻同时进行,冰棒四千、雪糕四千、冰淇淋两千,刚刚开业就售出这个数量,已经很不错了。
  在这之后就维持在每天生产一万支了,不够就不够,不再增加数量了。人都有个毛病,东西越少越稀奇,天天都供不应求,天天都故意不太多做,保证在一万支左右。王爷是为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