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世皇商_涓石-第2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事没事,都是男人,没有那么娇气,就不麻烦了。”
“换个王府也不会这么做的。”
“那位令堂老夫人怎么样?消气儿了吗?”
“那老太太的脾气太差,发过脾气就没事了。不过呢,没少给儿子树敌。谁都知道父母官的老娘是老衙内。”
田亮和纳兰大笑:“老衙内,这个词儿好啊,简单明了还通俗易懂。其实仗势欺人的人最傻了,他以为自己吹胡子瞪眼睛的很神气,其实是把自己的人性都给卖了。”
“说的是呢,这位父母官都已经被人弹劾过了,都说不分黑白的忠诚是愚忠,县太爷对老娘是愚孝。也难怪,他还没出生父亲就没了,老娘那时很年轻,就愣没改嫁,从十七岁上就守着这位遗腹子,够贞烈的了。就是这脾气从儿子当了知县就呼呼上涨。对了二位说要在这里收购水果和农产品,不妨跟属下说说,具体的都需要什么?属下也有不忙的时候、沐休的时候,可以帮忙给问一问。”
“太感谢王大哥了。这一带都出产什么水果?”
“属下能知道的就是整个直隶都出产苹果、板栗、鸭梨、水蜜桃还有葡萄。”
田亮就想起来王爷在异域买过很多果树的种子。大清时代还没有的优良品种红富士、红香蕉、白香蕉和花牛等。
水蜜桃,个儿大、汁水多,还很甜。但是后世培育的久保桃、油桃和蟠桃的种子王爷也买了,就是王爷的地少,没地方种果树,不过可以买地。用别人的名号买地就可以。主要是皇上拨给王爷的水面太大,再买地就怕给御史言官给盯上了。
樱桃也有出产,但是数量不多;还有石榴,产量也不大,府上倒是栽种了不少,大家尝尝鲜就是了,用来卖钱还差很远。
还有草莓,大清已经有了,但是种植面积也不大,原因是草莓的田间管理比较细,熟透的草莓非常容易腐烂。但是王爷也把种子带回来了。草莓在河北一带的种植不多,只有满城有出产,供给皇宫的妃嫔食用。女人都爱吃甜酸的水果,特别是怀孕的女人,几乎没人不喜欢吃草莓。
直隶出产最多的水果还有梨类和葡萄。后世的河北、山东、新疆、安徽、四川都有多品种的梨类出产,王爷带回来的种子也不少。比方说直隶的鸭梨也算是主产区了。安徽有水晶梨、黄金梨、雪花梨、风水梨、贡梨;葡萄的主产区是新疆,盛产白提、青提、红提,河北的怀来地区也有产量很大的红提和巨峰。中国长城葡萄酒厂就设在怀来。巨峰、玫瑰香葡萄的主产区在天津的茶淀一带;山东的大泽山葡萄也很出名。王捕头说的水果还没有这么多的品种,苹果、鸭梨、葡萄是重点。好在王爷带回来的各种水果和蔬菜的种子很多,就是土地比较少,得慢慢想辙。
王爷带回来很多后世研究出来的、适合河北种植的水果品种,比方反季西瓜,可以在暖棚里种植。还有哈密瓜,在河北也可以生长、结果。还有一种新疆伊犁主产的伊丽莎白瓜,后世的山东、河北都有种植。
王捕头不知道田亮说的农产品具体是指什么,只知道有粮食。
农产品的囊括范围很广,大致上包括烟叶、毛茶、食用菌、瓜果、蔬菜、花卉、苗木、粮食作物、牲畜、禽、兽、昆虫、爬虫、两栖动物、牛皮、猪皮、羊皮、光禽、鲜蛋、甚至是蚕茧、燕窝、鹿茸、牛黄、蜂**、麝香、蛇毒、鲜奶都是农产品的范畴。
此外还有水产品,包括淡水产品、海水产品、滩涂养殖产品;
还有林业产品,包括原木、原竹等。王捕头能知道的不是很多,毕竟他不是专门调查这个的。其实田亮调查的农产品也没有那么多,水果蔬菜也属于农产品。
“王捕头您就告诉我们,除了那些水果还有玉米皮……”
“哈哈哈,你们怎么不早说?这玉米皮一到秋天就漫山遍野的了。那个玉米皮有什么用啊?”
“我们不是要玉米的外皮,是要挨着玉米棒的那几层嫩皮,怎么用只有府上的侧福晋知道。”田亮没说侧福晋是自己的妹妹。
“这个太好办了,属下跟那些农户说一声就是。让他们在收玉米的时候把那些嫩皮子留下就是。”
“那不行,我家王爷是佛门中人,最忌讳的就是白拿别人的东西。这样吧,您跟农户打招呼的时候告诉他们,玉米皮弄下来不要晒,就放在阴凉地方别发霉了,再就是我们要花钱收购,具体是怎么个付费方法还要请侧福晋的示下。”
“哈哈哈,这可是好事了。那些玉米皮扔进灶坑都不禁烧,‘忽燎’一下就没了。能卖钱比什么都好。就算十斤给一文钱也比烧了、扔了强多了。那就跟农户说,所有的玉米皮都留下来,家里的女人给弄熨帖了,到时候你们来收的时候就是现成的了。不过这样的好消息会不会……”
“你是担心我们说的话是不是真的,我可以告诉你,你们有多少我们就收多少,就是要弄干净了,弄顺溜了。戗毛的、长斑的都不要。”
“这个不难,适合女人们做的事,也不会怎么累人。放心吧属下会按二位的嘱咐办好。”
“那就多谢了,您这事儿不会白办的,一定会有酬劳,至于多少酬劳我俩说了不算,反正是会有。”
王捕头一听乐坏了。他的那点俸禄当什么用啊,知县老爷年俸才四十几两,他们更是少的可怜。现在有名正言顺的收入谁傻了不要呢?就是费点嘴皮子,办案结束就有时间了。
田亮还告诉王捕头,不光是玉米皮,马莲草、蒲棒草、蒲棒绒、香草、薰衣草等都要。
“好说、好说,几句话的事儿。”
☆、第四百三十一章 扩大销售一
晚上王捕头也留在田亮等人的大车上,还让几名捕快给站岗放哨。他是决心和田亮、纳兰交朋友了。这样的大树不攀还攀谁?作伴是次要的,交朋友是重点。田亮和纳兰也不拒绝交这么一个朋友,感觉王捕头的人品还是不错的。虽然思想境界不能和自己相比,在衙役、捕快当中还是很有正义感。比方说他就很同情那个叫小环的女孩。要不是他打着知县是父母官,不能欺压弱小的旗号,这个小环就会被“先考”老太太派人给沉塘了。本来是她儿子作的孽,却把勾引的罪名安在无辜者的身上。但是他根本就没告诉小环一家,那样人家就会觉得欠了他一个很大的人情,一辈子都还不完。
田亮和纳兰从昌平回来之后,把卖货的具体情况和王爷汇报了并提出自己的建议:专门开一家卖布头的店面。
“你们两个就张罗吧。需要多少银子告诉我一个数儿,我在福晋那里给你们拿。”
“多谢王爷信任。”
王爷笑了笑,每个人的肩膀上拍了两下:“以后你们的担子会很重,本王这是给你们历练的机会呢。”
“多谢王爷栽培。”俩人抱拳施礼,去找铺面了。
京城的铺面不是很难找,问题是地点合适不合适。经商就要选择比较繁华、热闹的路段,这样客流量会很大,来买东西的人也会多,利润自然也就会大。
大清的商铺出兑的时候,商家很少在店铺的窗户、门上边写“出兑”或者“出租”、“出售”字样,必须挨家看,商铺锁门的就可能是不做了,可以在左右两家邻居店铺问明情况。俩人走了一上午也没碰见一份出租的铺子,就在天桥一家门面不大的馄饨店里吃了馄饨,然后准备接着找。
这里应该是京城最繁华、最热闹的地方,俩人走得汗流浃背,口中干渴,顺路进了一家叫“茗香”的茶馆,在靠窗的座位坐下,连歇息带纳凉,然后喝茶、吃点心。
临桌的是两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也是在喝茶聊天。田亮和纳兰都是习武之人,耳神相当好。就听他俩说:“……程大人为官十几年,一直廉洁奉公,怎么会突然被查抄呢?”
“听说御史大人弹劾他手上有盖世奇珍。为了掩盖财宝,把所有的珍贵首饰都给出嫁的女儿带去婆家了。”
“冯兄是听谁说的?”
“什么谁说的?程大人的亲家母检举的,说是她儿媳的首饰都是从来没有见过的,无论是样式还是做工、材料,都是大清没有的。但是在程大人家里并未查抄出来,都是被她女儿的婆婆展示出来的。于是程大人的女儿也和家人一起被抓进刑部大牢拷打,他女儿拷打不过才招供了。你猜,他女儿招出来的是谁?”
“少卖关子了,痛快地说出来好多着呢,”
“你别急呀,程大人的女儿说,她的首饰都是在一个货郎担上买来的,哪里是什么奇珍异宝,一根合金簪子才花了二百文!”
“是啊,货郎担上能有什么奇珍异宝?对了,你说合金,合金不是什么金子都有的材料吗?不可能只花了二百文!”
“所以呀,刑部的大人不相信,还要继续拷打,结果是程大人府上的一位管事嬷嬷赶紧替小姐脱罪,她说,是她先在街上看见一个货郎担,担子上有特别好看的纸葫芦、女孩戴的手链、项链、插梳、发卡什么的,正好赶上这位三小姐要出嫁,想再买一些大清没有的新奇首饰,就跟踪了那位货郎,跟到他家里又买了一些,根本就不是什么奇珍异宝,一个插梳只花了五十文,这么便宜的首饰怎么会是奇珍异宝?分明是那位三小姐的婆婆刁难儿媳。现在呢,这个案子的疑点太多,暂时放下不审了,刑部的官员正在到处找这个货郎。那位管事嬷嬷就说她不认识货郎,这个也可能,可是既然不认识怎么就能找到他家呢?刑部的大人就猜测这位三小姐可能跟那个货郎有暧昧,那些首饰分明就是货郎情人送给她的,然后被婆婆发现,报复儿媳……”
纳兰侍卫再也听不下去了,他是最知道这件事的,那一次有九个女孩到他家买出嫁的首饰,还是他给开的门。想不到程大人居然因为首饰而获罪,他不能保持沉默!于是抓着田亮的腕子,把他拉出茶馆,把大概情况跟田亮说了。田亮说:“一个是程大人得罪某个大人物了,一个是婆媳间的争斗。但不管如何,咱们不能一句话都不说,让程大人阖府含冤。赶快回去找王爷,然后王爷找皇上说明情况。问题不是不能解决吧?”
“如此甚好,咱们赶快回府,小二哥,这是茶资。”
俩人匆忙回府,先到了翼然楼,结果王爷不在,福晋说可能在后园子里侍弄玫瑰花。俩人又匆忙到了园子,园子里也不在,田亮猜想王爷可能在南外府的园子冰窖或者是暖棚里。
纳兰急得头顶都快冒蓝烟了,这件事很大可能会牵扯到东贵。田亮安慰纳兰说:“千万别着急上火的,我觉得事情没那么糟糕,那些所谓的奇珍异宝都是我们三个人带回来的,是人家异域那边制作首饰的机器精良,做出来的东西,不管是什么材料的都金光闪闪。其实价格没有大清的首饰贵。跟王爷说的时候也尽量心平气和,王爷会跟皇上说清楚。”
“我听你的。千万别把王爷牵扯进去啊。”
“没那么严重,我陪你去找王爷。”
“行,有大舅哥出面,东贵会没事吧?”
“你这家伙,也学会打趣我了?”
“那你说咱俩谁是王爷的大舅哥?”
“你这家伙。”
见到王爷,纳兰尽可能地心平气和地把程大人的事说了,田亮给他做补充。王爷说:“你们两个别急啊,我带亮子进宫跟皇上说,要说牵连,太后也跑不了,福晋还送给她一个钛金的步摇簪呢。”
王爷换上亲王吉服,田亮换上侍卫服装,俩人坐了府上的马车,纳兰赶车到了神武门,纳兰要避嫌,没有进去,在神武门看车了。王爷和田亮都是有进宫腰牌的。直接到了皇上办公的武英殿,见礼之后把程大人家女儿的事跟皇上说了。皇上赶紧把赵铁焱唤进来,跟他说:“铁子你赶快去一趟刑部大牢,先把程大人的三女儿捞出来,带到朕这里,朕有话问她。”
“嗻,属下即刻就去。”
“皇兄啊,你来得真是太及时了,今天的朝会上就有人非要追究程大人女儿的首饰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不把他置于死地就好像就不会善罢甘休。您这么一说,朕就把很多事给串起来了。看样子是程大人得罪了某个不该得罪的人,这个人一直伺机将他的所谓把柄给了御史言官,这位御史大人可能太想邀功了,就把折子递到朕的书案上来。是想借朕的手杀了程大人。打的好算盘。您放心,朕会处理好的,不会让纳兰东贵蒙冤受屈。”
“多谢皇上隆恩。”
“皇兄啊,有密报说纳兰东贵的小店里有很多漂亮的花朵,还有很多的漂亮首饰,您能告诉朕吗?您是花了多少本钱买的?”
“皇上啊,难不成您是想把臣花掉的本钱还给臣?我们在异域买了一些货物,有的是加工现成的,有的是半成品,还有的是带回来的材料。材料自然是不如成品贵,因为还需要加工。这个加工费就可以给府上做活的女人分一些当成辛苦费里面,根本没有什么奇珍异宝。您说的漂亮花朵和漂亮首饰,有的是云儿买来的原材料照着样品自己加工做的,既然是自己做的就是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总要有点创新吧?于是程大人的女儿就成了众矢之的,其实她买去的那些首饰也就是样式和大清的有点不一样。还有异域的首饰的材料很多都不是大清能有的,人家那边人多啊,什么能人都有,弄出来的什么东西都是自己独特的样子,这个也不能算是人家的错吧?”
皇上笑道:“朕是真的服了您。这件事就算过去了,程大人也很快就会被释放。他那个亲家母是要惩戒一下的,如果那位程三小姐不跟她儿子过了,朕也同意他们和离。如果不是你们来得及时,朕还真被某些人给蒙骗过去了。”
程三小姐被赵铁焱从刑部大牢提了出来,糊里糊涂地带到皇上面前,也不知道磕头,也不会回答问话了,就是睁不开眼睛:困。被抓进刑部的第一件事就是怕,怕被上刑,怕被狱卒强暴,一直不敢睡觉。现在出了牢狱,精神放松了,困意就上来了。耳朵里总是嗡嗡响,眼皮很长,也不知道对面的年轻人是皇上。问她什么都是一句话的回答:我已经招供,还问什么。
看看暂时是问不出来什么了,皇上就把程三小姐交给身边的吴良辅,让他给找个空屋子,再找两个宫女服侍着,沐浴、更衣、梳洗干净,清醒了再问她。
案件经大理寺接管,又调查了几天,才弄明白,就是有人要陷害程大人,然后买通了程三小姐的婆婆。这位婆婆大人,一开始就不是很同意丈夫跟程大人家结亲,一个原因是程大人家是汉人,再就是程三小姐和她女儿是闺蜜,老太太的女儿在婚前曾经有过一个要好的男子,为了那个男子而打胎,这件事女儿跟程三小姐说过。老太太担心万一将来姑嫂之间有什么摩擦,儿媳可能会把这件事说出去,就特别不赞成这门婚事。所以就有了程三小姐和货郎有暧昧的谣言,都是她婆婆放出来的。这个老太太一直挑唆儿子休了程三小姐,但儿子舍不得。老太太也不知道通过什么门子跟御史大人拉上了关系,然后就有了御史弹劾程大人的事。最后发展到程大人的府上被查抄,全家都关进刑部大牢,连已经出嫁了就不应该受牵连的程三小姐都被抓了进来。
程大人从阖府被抄,本人险些流放到平安无事,大起大落的境遇让程大人一夜之间白了头!他就不明白女儿的婆婆为什么要这么做?刚刚成亲的孩子也才十几岁,就算对婆婆有所冒犯,也不至于把她逼入绝境吧?不光是首饰的事无中生有,就是买了货郎的商品都成了跟货郎暧昧的证据。可是人家货郎也是新婚之中,对自己的妻子恩爱有加,连程三小姐是谁都不知道,就给生拉硬扯到是非之中。这里边到底有什么猫腻?
刑部官员告诉程大人,他的冤案之所以这么快就得到扭转,全是因为瑞王爷在皇上面前求的情!尽管他不认识程大人府上的任何一个人,也不希望有冤案发生。于是出了牢房的程大人冒死来闯瑞王府,一定要面见瑞王爷,当面致谢!
王爷接见了他,告诉他:“不但是你程大人,还牵扯了当初当货郎的纳兰东贵,人家只是给本王代卖了一点货物。他是一个人品相当好的后生,卖的货物很多都是年轻女人用的,他就没有跟任何一个人有牵扯。倒是我们买回来的那些货物,带累你们了。你女儿最明白那些货物的价格,根本就不是什么珍宝之类的东西,是本王云游的那个地方加工首饰的器械比咱们大清的精良,本王完全可以把这些首饰卖很高的价格,但是没有这么做,经商就是赚钱,但是不能为了赚钱就没有了良知。”
程大人对王爷佩服得五体投地!但是后来他又听说瑞王爷买回来的那些珍奇异宝都是用侧福晋的古董换的,于是对这位侧福晋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什么人能把珍宝换了钱当成经商的本钱给皇上赚钱?
程三小姐全家蒙冤得到昭雪,财产、府邸得以归还,他们之中的每个人都牢牢铭记瑞王爷的恩情!
☆、第四百三十二章 扩大销售二
忽然之间插进来程大人的这件事,把田亮和纳兰找店铺的事给耽搁了,俩人还得继续找。也碰巧了,还是在天桥这条街上,有一家布庄要出兑。布庄的右边邻居掌柜说,这家布庄掌柜的女婿是苏州人,当年进京赶考的时候,住在客栈里银子被贼偷走,客栈掌柜的自然是不让他白白住店,就把他赶出了客栈。本来他就已经饿了两三天,又淋了一场大雨,就在高烧中昏倒在布店的门口。
布店掌柜的心善,把他搀回家里,还给他找了郎中,看护他好几天才算保住一条性命。就留在布店里当了一个只吃饭不要工钱的伙计,再后来布店掌柜的看他识文断字的就让他管账、进货,人很精明能干还是读书人,就把女儿许给了他。后来就让他参加科考,奔个前程。这人也真有点志气,居然考中了进士,还被吏部派到他的老家苏州某县去当知县。这样他就把女人、孩子和老丈人都带去了任上,这里的布店托付邻居掌柜的帮忙出兑或者是卖了。
田亮、纳兰一问租金,月十两,还可以,就租下了。简单装修就开张营业,专门卖布头,王爷三人买回来的各种布头不是一般地多,很有必要有这么个店铺。王爷派来了一名掌柜、三名亲兵当伙计来经营这个门面不大的小店。刚刚开业三天就人满为患,爆棚了。
来到这里当掌柜是府上的一名采买,伙计中有安亲王的儿子诚贝勒。把贝勒当伙计用,也就王爷能干得出来,美其名曰:历练。
谁知道这位贝勒爷对当布头店伙计甘之如饴,他是在王府中呆得太久了,觉得很单调,想出来透透气儿,顺便见识见识砸店的小混混。安亲王也表示赞成自己的儿子多多历练。
来买布头的人不是络绎不绝,而是排成长龙。也有给采买掌柜的递红包,要把他店里的所有布头都包买下来。
采买哪有那个胆子?他是名义上的掌柜,却没有话语权,说了算的是诚贝勒。可能人家天生就是说了算的,一语定乾坤。采买就等于是大权旁落,而且受制于人。他敢告状吗?告贝勒爷?
贝勒是爵位不是官职,也不是安王府的世子。其实,这位贝勒爷年岁并不大,虚岁还不到十七,是安亲王的长子,虽然不是嫡出,他母亲却是出身尊贵,是四朝元老索尼老头的女儿。要不是这位贝勒爷大人心浮气躁,很有可能是世子的人选。让他来当伙计就是安王爷想出来的主意。打磨打磨他的戾气,快点成熟。
也难为了这位贝勒爷大人,不但当了伙计,每天都得跟别人一样早起打扫房间,摆放布料。还得成天地站着应酬客人,一直盼望有人来砸店,他好大显身手。跟某些亲王家眷来比,诚贝勒还算是很随和的了,平时也没有高高在上的傲气,更没有跟任何人说过他老子是谁。就是骨子里有一种斗鸡脾性,跟人打仗跟喝凉水一样平常。所以另外两名亲兵还有监督他别三句话不来就动手的任务。还有安王爷暗地里派的两名安王府的侍卫,悄悄保护着这位贝勒爷。
诚贝勒的贝勒之名被王爷禁止称呼,就叫他诚子,大家也都这么叫。还有更多的人不知道他是安王府的贝勒,叫起来很顺口,橙子,不是橘子就好。
“小二哥,左面第二块布头是多大的?多少钱?”一位年轻的女客人问道。这是诚贝勒负责的柜台,自然是他来招呼客人。
“三尺半,正好一百文。”
“能不能再便宜一点?我带的钱不够。”
“没钱买什么布啊?穿这么好,连布头都买不起?”诚贝勒开始炝火,说话很难听。
“您这人怎么说话呢?”
“我就这么说话了怎么着?”
“你们做生意不是讲和气生财吗?”
“那得看跟谁讲,就您?明明是想占小便宜,还说钱没带够。”
“你!真没见过这种伙计。”
“今天不是恰巧见过了吗?”
“懒得跟你说话,那位小二哥,麻烦你……”
“对不起,我们是各管一摊,他管的我管不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