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绣深宫-第3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海格里早就被大楚的十一万大军逼退了。
  当下守城的是大楚主帅杨壑,幸好没有轻敌。
  他派出来的哨兵到处都是,一刻钟也没停。
  当第一个西夏士兵突袭上来的时候。
  那一瞬间,信号弹就在空中四下炸出。
  所有人以极快的速度集合。
  “给我上!砍他娘的!”崔副将恼羞成怒!
  “大半夜的来偷袭,这帮孙子活腻味了!”秦副将气得抓狂。
  二人带着兵齐齐往城墙上涌去。
  不足半个时辰,西夏士兵便被砍了大半。
  剩下的一小半也丢盔弃甲,落荒而逃。
  首战告捷!


第1130章 自己果然和以前不一样了
  对兵家来说。
  首战极其重要,它关乎将士们的士气充不充足,够不够高涨,比所有的战役都要鼓舞人心。
  首战告捷,兵将齐声欢呼。
  庆祝这还算顺利的首次战役。
  杨壑很高兴。
  但也不敢轻敌,更不敢摆什么庆功酒庆祝。
  沉着脸让所有人不许饮酒,好好守住自己的职责。
  那帮士兵正在兴头上,被这么一盆冷水浇下来滋味儿十分不好受。
  但也不敢说什么,大家默默分头行事。
  第二天。
  西夏果然又领兵突击。
  不过这一次的进攻。
  西夏聪明地选了离城三十里的沿河要道进行攻击。
  阴山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块儿不好啃的硬骨头。
  海格里几千人马就能阻挡大楚朝一万精兵,足可见其究竟有多易守,多难攻。
  海项金此举也算是避重就轻。
  不过……
  杨壑当了二十几年的兵部尚书,经验丰富、思虑周到,能力也不是吹出来的。
  他早就料到海项金会有此计。
  所以在沿河要道上分配了足足三成兵力去看守。
  如今……果然大有用途。
  两军激战,两帅稳坐后方坐镇。
  前线有杨沉毅和崔副将领兵厮杀。
  阴山城有夏廷风和秦副将驻守,前后配合,攻守兼备。
  这一战足足打了三天三夜。
  最终以杨沉毅领着自己的一千精兵,从某条小路抄到敌人运输粮草的小支部队而告终。
  没有粮草,敌方将领饿着肚子打仗,很快头晕眼花没力气落荒而逃。
  第二战,大楚仍旧告捷!
  首战二战都告捷,将士们士气大增,全军兴奋不已。
  收兵回来的当晚。
  营前帐后全是火把,将士们互相吹牛聊天。
  “都说西夏骁勇善战,我看着也不怎么样么!”
  “就是!还说什么以一当十,把咱们一个个儿唬得不行,害得老子好几天都没睡好觉!”
  “可不是么?老子憋了一肚子的力气,还没使呢就完事了,就这么点儿本事?!”
  “哈哈哈,真是笑死人了!”
  众士兵一阵哄笑,也有人跳出来质疑。
  “你们就会吹牛,要不是杨小将军领兵抄来他们的粮草,咱们会这么快获胜吗?说得倒像是你们的功劳似的!也不嫌臊得慌!”
  这话一出,旁边几个士兵立刻哄笑着凑上来。
  “臭小子,我们又没说杨小将军的功劳是咱们的!轮得着你在这上纲上线的?!”
  “就是!没有我们,那西夏两三万人都谁打跑的?”
  “可不是么?!”
  “杨将军有功劳,我们也有的嘛!”
  大家笑着闹成一团。
  阴山城也同样欢乐,将士们调笑来嘲笑去的,愣是将西夏的士兵拐着弯儿骂了个遍。
  好在大将军杨壑还是沉得住气的。
  他治军严明,铁面无私,军纪铁律如钢铁般坚硬,不容任何人质疑。
  调侃几句可以,谁要敢饮酒作乱立刻军法处置。
  将士们深知大将军法度严明。
  除了相互调笑几句外,都老老实实在自己职责上待着。
  该巡逻巡逻,该望风望风,谁也不敢有一丝懈怠。
  ……
  大楚朝首战告捷!
  大楚朝二战告捷!
  一条条军报由八百里加急送至京城,畅通无阻地出现在赵君尧的御案上。
  赵君尧看了之后心内稍安。
  左右寻思后,将奏折递给李盛安。
  “去!叫人把消息传出去!”
  李盛安毫不犹豫。
  “是!”
  行礼转身离去。
  赵君尧转身站起来,立在御书房高高的书架前,陷入深深的沉思。
  自己果然和以前不一样了。
  以前的自己。
  雄心壮志,血气方刚,恨不得将大楚朝百万雄师全都聚集起来,御驾亲征横扫天下,统一六方成为天下霸主。
  现在的自己。
  天南海北加起来,雄师固然已过百万,他却开始惧怕战争了。
  仔细想了想,他害怕的不是战争,而是战争带来的一系列恶性循环后遗症。
  战争最直接的伤害是百姓。
  百姓流离失所,良民变流民,灾民数量直线上升,当地经济剧烈下滑,村落荒废,土地无人种植。
  朝廷一边要耗费军粮去打仗,一边要耗费国库去救济灾民,另一边还要免征赋税,三重消耗之下,多年积蓄起来的国库定会迅速亏空。
  国库一旦亏空。
  身为帝王必然会采取措施,从别的相对富庶的地方找补回来。
  宰贪官、增赋税、提物价等等。
  种种措施下来。
  就导致了战争带来的第二层伤害:民心不稳。
  朝廷在打仗,万一输了又不知道要经历多少年的乱世。
  乱世有多恐怖,就算没有经历过也都应该有所耳闻。
  那就意味着,不知道要过多少年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
  男人随时会被抓壮丁。
  女人和孩子失去顶梁柱,家庭破碎。
  甚至无良军阀还会抓女人和孩子去做苦役,孩子当童工,女人做官妓。
  这种噩梦般的日子尽管大楚朝有百余年没经历过了。
  但他们多多少少都能从祖辈口中听说过。
  那种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恐惧,仿佛在心里扎了根。
  一旦打起仗。
  老百姓恐慌之余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囤积粮食。
  乱世是不认钱财的,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大家疯狂地屯粮,物价也跟着疯狂上涨。
  原本普通老百姓是能吃得起粮食的。
  物价疯狂上涨之后,只能望粮兴叹。
  买不起粮就会饿肚子,良民变灾民,饿殍遍地,灾民数量进一步上升。
  官不好做,民不聊生。
  这也是战争带来的第三层伤害:朝局不稳。
  如果控制不住局面。
  内忧外患,泱泱大国很快就会崩塌。
  即便控制的好,也是元气大伤。
  朝局稳定后,不知道要多少年的努力才能恢复到战前。
  当然。
  这还只是人祸,还不算天灾。
  大楚朝别的没有,水灾是每年都有的。
  天灾过后接踵而来的就是瘟疫,饿殍,匪害祸乱等等。
  这些问题不敢细想,细思恐极。
  它们带来的伤害,早已超过了战争本事。
  立在窗前的赵君尧紧握双拳,目光坚定而沉稳,犀利又冰冷。
  他绝不会让这区区小战,毁了他多年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太平稳定。
  绝不!


第1131章 “那拉钩!”
  时过境迁。
  当赵君尧历经年月,把当年父皇一句句的嘱咐理解透彻的时候。
  他也一步一步走向真正的成熟。
  大局为重,治朝为稳。
  开疆扩土一统天下,并不能让大楚朝真正强大起来。
  但稳定可以。
  朝局稳定,百姓生产热情空前高涨,经济也会越发繁华。
  这是多少年的战争,多少座城池的疆土都换不来的。
  所以。
  翻来覆去,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控制住局面,尽快结束这场战争。
  李盛安从外面进来恭敬道。
  “禀皇上,老奴已经按皇上旨意,将大胜的消息散布了出去!”
  “京城百姓听了人心大振,局势稍稳!”
  赵君尧淡淡点头。
  “很好!”
  他又转身坐在御案前,将手边的折子翻来覆去看了一遍。
  确认全都批阅完,这才起身。
  “摆驾端凝宫!”
  “是!”李盛安恭恭敬敬准备去了。
  ……
  盛夏暑热。
  一转眼辰儿已经走了一个多月。
  前线的局势也越发紧张起来。
  刚开始听说只是微服私访,不是正面敌对,夏如卿还好接受一些。
  现在前线大军压境,两军正面交锋。
  夏如卿那个心情,简直每天都像是在锅里油煎,煎熬无比。
  从来都不信佛的她。
  居然也开始抱着佛经开始啃起来。
  虽然看不懂上边儿念念叨叨都是什么东西。
  但这东西挺能安慰人的。
  抱在怀里就给她一种,只要我认真念,我的孩子就能平平安宁的错觉。
  所以。
  赵君尧来的时候,夏如卿正一笔一划抄写佛经。
  {主要是实在不认识上边儿古怪的字儿,念不出来,只能比葫芦画瓢……}
  赵君尧在她案旁看了半晌,也没看懂她写的究竟是什么玩意儿。
  暗暗抽了抽嘴角,坐在书案的对面。
  无声地抿了口茶之后,他实在忍不住就劝。
  “卿卿,真没事!”
  “都在呢,都是将士在前线杀敌!轮不上他上阵!”
  夏如卿眼皮也没抬淡淡道。
  “你说的不对!”
  “怎么不对了?”赵君尧不解。
  “辰儿不是缩头乌龟,他也不会当缩头乌龟!”
  “既然去了,他就一定会去前线!”
  其实在内心深处她非常了解自己的儿子,也为他感到自豪。
  他的儿子,怎么可能缩在大后方?
  他练武那么辛苦怎么可能白白浪费?起码也要多捅死几个敌人再回来。
  但她下意识里又不愿意儿子去那种刀枪无眼的地方。
  所以两种心思纠结在一处,在心里渐渐缠绕成一团乱麻线。
  剪不断,理还乱。
  抄写佛经一大部分原因,是想给自己找点儿事儿做,不那么胡思乱想。
  其实自己还是……挺明事理的么!
  赵君尧似乎懂了她的心思,当下似笑非笑。
  “是!!”
  “是朕错了!”
  “朕的儿子从小就是人中龙凤,他天不怕地不怕,文武双全品质上佳!”
  “他可是朕细心培养出来的储君!”
  “区区几个蛮敌,他怎么可能害怕!”
  夏如卿缓了一口气把笔一丢,坐在那猛地灌了一口茶。
  “皇上!您别再说了我都懂!”
  “我体谅你!”
  她目光坚定,语气斩钉截铁,内心稳如泰山。
  既然他已经去了。
  既然那是辰儿应该做的事。
  既然那是辰儿的志向,她怎能阻拦?她又何必阻拦?
  该心疼心疼。
  想哭鼻子就大哭一场。
  心里不静就抄抄佛经,写写字,带带女儿出去转转分散注意力。
  想吃就吃想喝就喝。
  唯一不能做的就是手伸太长,去阻碍孩子成长。
  她都明白的!
  赵君尧有些惊喜。
  “你想通了?”
  夏如卿目光清冷瞥向窗外。
  “想不通又如何?”
  “他是太子,他要守护的是赵家的江山!这些都是他应该做的!”
  “平头百姓出身的将士也是人生父母养,他们尚且能流血牺牲!”
  “凭什么堂堂太子,江山的继承人就要坐享其成?就能踩着别人的尸骨上位?”
  这不公平。
  虽然在古代封建社会,和皇权富贵谈公平有些扯淡。
  但就算轮不到赵启辰去流血牺牲。
  他也应该亲身去经历,亲眼去目睹。
  去看看战争有多残酷。
  去感受活生生的生命在他面前变成一具具死尸的惨烈。
  去体会别人用命换来的和平有多么珍贵。
  只有看懂了这些。
  他将来才能当一个好帝王。
  也算没辜负那些流血牺牲的生命!
  赵君尧目光灼灼地看着她。
  心里是波澜壮阔的惊讶,还带着隐隐的心疼。
  “她究竟要多坚强,才能说出这样的话?”
  还记得当年父皇想让大哥二哥和四弟跟着时总兵去西南剿匪。
  三个皇子的母妃安太嫔、周太嫔和静太妃。
  堵在御书房门口一哭二闹三上吊要父皇收回旨意。
  父皇自然不愿,态度强硬道。
  “君子金口玉言,岂能朝令夕改?”
  她们受不住打击,一个闹着要上吊,两个闹着要出家。
  那么温柔贤淑,平时说话都舍不得大声的女子。
  居然会做出那么激烈的举动,真是让他怎么都想不明白!
  现在,他终于明白了。
  有一种疯狂叫母爱,有一种自私叫护犊。
  他把她揽在怀里,温言软语好生安慰。
  “卿卿你放心,朕向你保证,辰儿不会有半分伤害!”
  夏如卿苦笑。
  “要是保证有用,那该有多好……”
  相顾无言,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
  以前赵君尧总爱调侃她不怎么识字,也不喜欢念书,大道理不懂小歪理一堆堆。
  到现在他才明白过来。
  她的卿卿,比任何人都明事理。
  她比那些所谓的‘饱读诗书才华横溢’的女子强百倍千倍。
  她明理地让人刮目相看,懂事地让人心疼。
  他吻了吻她额间的发。
  “卿卿!”
  “我知道你不喜欢这样里!”
  “等一切都结束,我带你出去!”
  “只有我们两个好不好?!”
  “你喜欢吃什么,我就陪你吃,你喜欢看什么,我就陪你看,你喜欢玩什么,我就陪你玩!”
  “我就一直一直陪着你,只陪着你!”
  “可好?”
  夏如卿眼睛亮了一下。
  “真的?”
  “真的!”
  “那拉钩!”
  “好!”


第1132章 战事非儿戏!
  朝廷在和西夏打仗。
  皇上日理万机,政务繁忙。
  后宫女人别说争风吃醋争宠夺爱了。
  她们能不出门就绝不出门,能不发出动静就绝不发出动静。
  一个个老实的像晒着太阳的小猫咪,乖巧无比,存在感极低。
  朝堂上也是一样。
  每天上朝,除非遇到太要紧太重大自己实在不能做主的事,否则他们绝对不会去招惹皇上。
  就连那帮素来喜欢弹劾这个吵吵那个的言官,这会儿也屏住呼吸不敢多言,恨不得将自己缩到地缝里,拼命把自己的存在感降到最低。
  赵君尧目光犀利地扫了一圈。
  “有本快奏,无本退朝!”
  大家无一人言语。
  心里拼命期待:我们没有要奏的,赶紧退朝吧!
  偶尔遇到一两个实在躲不过去,硬着头皮要启奏的。
  大家在心里能用意念把他骂个半死!
  ‘官儿是怎么当的?这屁事儿咋这么多!?!’
  好不容易终于挨到退朝。
  李盛安前头一喊,赵君尧后脚一离开。
  这帮官员一个个跑得比兔子还快!
  生怕皇上顶着那张乌漆墨黑比冰山还恐怖的脸再重新回来!
  ……
  对于这些官员的无声抗议。
  赵君尧并未生气。
  相反,无事一身轻,他倒是省事了。
  不过还有一件事他不得不面对,也不得不管。
  那就是五王妃!
  现任西夏王海项金的女儿海枫。
  按说两国打仗。
  敌方皇帝的女儿实在是个趁手的人质。
  只要把这人质握在手里随随便便一拿捏。
  敌方会不会乖乖束手就擒不好说,但不敢轻举妄动肯定是真的!
  但是,别忘了!
  海枫还有一个身份,大楚皇室哲郡王之正妻,哲郡王妃!
  大楚例律,治罪不连出嫁女。
  意思就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娘家犯什么事儿已经牵连不到她了!
  就算诛九族能牵连到她。
  那大楚皇室也是九族之内,岂不是都要牵连。
  再说了海项金是西夏皇帝,也不能用大楚律来约束。
  再说休妻。
  按大楚律,犯了七出的妇人才会被休掉。
  海枫并没有犯七出,甚至这些年连郡主的坏脾气都收敛起来了。
  越发和睦妯娌,孝顺太妃,抚养儿子,甚至连五王爷的后院都井井有条,妾室和睦,不曾听说有什么争风吃醋、谋害子嗣的腌臜事。
  这实在已经很难得了,所以,没有理由休妻……
  文武百官对此十分苦恼。
  她明明就是海项金的女儿,难道就让她舒舒服服安然无恙吗?
  众大臣表示,做不到!
  赵君尧和文武百官连续好几天在朝堂上讨论这个问题,都没有结果。
  这一日,大殿上又轰轰烈烈吵了起来。
  大家意见相左,主要分为两派。
  顽固派:
  “皇上,我们大楚乃堂堂中原万国之首,国力强盛,胸怀天下,又是大名鼎鼎的礼仪之邦!”
  “我们光明正大未必就赢不了,何必拿一个妇人做质子!”
  “周边列国都看着呢,传出去难免叫人看笑话!”
  激进派:
  “皇上,战事非儿戏!”
  “如果用妇人做质子管用,我们何必牺牲那么多将士的性命!”
  “难道我们的名声比千千万万将士性命还重要吗?!”
  顽固派回击:
  “大丈夫为国捐躯流血牺牲不丢脸!”
  “可堂堂大国不择手段,为难一个妇人,还是嫁入天家生下长子的王妃,那才丢脸!”
  激进派反击:
  “戴那么多高帽子有什么用?”
  “一个妇人的命换千万将士的命,怎么就不行了!”
  “将士也是人生父母养,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怎么就非得为国捐躯?!”
  顽固派犹豫了一番,再次回击。
  “西夏王心狠手辣,他能挑起战事就已经是六亲不认了!”
  “我们用王妃要挟,万一他不认,到时候岂不是……脸也丢尽了,将士们生命也没保住?!”
  激进派不甘示弱再次反击。
  “西夏王那个老狐狸只有这一个嫡女,从小养在身边他不可能六亲不认!”
  “他就是料定了我们好面子这点儿臭毛病,算准了我们不敢要挟!”
  “所以我们必须反其道而行,打他个措手不及!”
  顽固派:“……”
  保守派:“……”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大家各执一词,谁也不肯退让半分。
  朝堂上人声鼎沸如同菜市场,一个个面红耳赤恨不得打起来。
  赵君尧头疼不已。
  他们说的好像都对,可好像又都不对!
  总感觉有哪里没说到点子上!
  底下闹哄哄一片实在没办法思考。
  终于忍无可忍。
  赵君尧一掌拍在御案上,汝窑莲纹精致盖盏高高跳起来,直直跌在地上摔得粉碎。
  “都给朕闭嘴!”
  大臣们吓坏了,也不敢再吵,一个个麻溜儿地缩在自己的站位上,屏住呼吸。
  “瞧瞧你们一个个的,能不能有点儿出息!”
  “当朕这里是菜市场吗?”
  “就不能找个两全其美的方法?一个个蠢货!”
  指着大臣们鼻子痛骂了一会儿。
  赵君尧终于通体舒畅,当即大手一挥。
  “此事稍后再议,退朝!”
  然后心情尚可地离开了。
  虽然发愁,但好歹憋着的那股气发泄出来了。
  还是自己回御书房思考吧。
  文武百官面面相觑后,终于老老实实离开。
  临走还彼此不忘翻对方一个大白眼,以求在下次争吵中占得上风。
  大家谁也看不惯谁。
  彼此冷哼一声,冷嘲热讽几句,谁也不服谁地离开了。
  ……
  回到御书房。
  赵君尧左翻翻右看看。
  折子批不进去,书也看不进去,有些浮躁不知该怎么办?
  索性干脆起身,带着李盛安往后宫去了。
  端凝宫里。
  夏如卿正带着乐儿摆弄她从内务府小太监那儿要来的几尾金鱼。
  琉璃色透明的鱼缸里,几尾金红色的鱼儿头顶着两只硕大的眼睛,在大大的鱼缸里游来游去。
  透明扇子一样的尾巴在清澈的水里晕染开,像一条透明的轻纱薄羽。
  配上小太监精心摆放的碧绿水草和五颜六色的鹅卵石。
  整个鱼缸分外好看,乐儿蹲在地上,爱不释手。
  “父皇,父皇您看那个,好漂亮啊!”
  赵君尧笑了笑。
  “乐儿喜欢吗?”
  “喜欢!”


第1133章 心乱如麻
  夏日炎炎,毒辣的太阳照下来万丈光芒,像是要把世间万物都烤化。
  整个后宫、御花园和端凝宫各处。
  除了知了在拼命嘶叫,安静地无一丝动静。
  就连后园子的大白小白都窝在某处阴凉地不肯出来。
  雪团更是趴在后园子水池子旁边的一处花树底下,热得直吐舌头。
  屋外热浪熏天。
  屋里却清凉一片。
  除了各个角落都摆上了精雕细琢的冰山之外。
  那些小宫女小太监,都那拿着泡过冰水的蒲扇往这里扇凉风。
  乐儿对着那盆金鱼玩儿了大半晌,终于有些困了。
  小丫头却抱着不肯睡觉。
  夏如卿笑她。
  “莫非你要抱着金鱼睡觉?它们好像不会睡觉啊!”
  乐儿困倦地揉揉眼。
  “为什么?”
  “它们一直游水不累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