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种田旧事-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口子又不缺钱,程灵慧出门在外,看见什么小姑娘用的时新玩意儿都往回买。关雎只有八岁,可她的东西,从布料首饰到小孩子的各色玩意儿,只要是小姑娘喜欢的,她都应有尽有。光那衣料,穿到她出嫁都穿不完。
  这小姑娘也奇怪,她并不喜欢那些花枝招展的东西。要不是程灵慧非给她穿个红袄,她平常连件鲜亮衣裳都不穿。把那些姊妹比下去的,不是小姑娘的衣服,也不是小姑娘头上戴的仅有的一支东珠镶嵌的钗子,而是小姑娘脖子上戴的项圈。
  那项圈也是程灵慧非要给她挂脖子上的。赤金打造,足有一指宽。下面镶嵌着各色灼灼生辉的宝石,系着五彩的丝线络子。要多打眼,有多打眼。
  小姑娘皱着眉还不高兴:“这幅项圈很重啊,亲娘。戴这么大的金圈子出去,跟个土财主似得,很难为情的。”
  可依程灵慧的审美,她就觉得小姑娘穿上红衣裳,戴上五彩斑斓的金项圈才好看。左手抱着程之柏,右手抱着常之远就出了门。
  结果就是常二爷那些妾室一看见关雎脖子上的金项圈,那神色一下子就诡异起来。
  常二爷再财大气粗,那也和这些妾室、庶女没太大关系。一指宽的金项圈,那得多值钱?
  程灵慧可不知道这些,她也没想和谁攀比的心思。一行人到了桥上村的时候,已经是半晌午了。
  程灵慧还没下车,常之洲已经大叫着:“娘……”跑了过来。这小子就改不了咋咋呼呼的毛病。紧跟在她后面的是大奶奶的孙子常鸿照。这叔侄俩从小关系就好。一见面就拆不开。
  常鸿照趴在地上就给程灵慧磕了个头,站起来伸出胖乎乎的手:“三奶奶,压岁钱。”
  “好。”程灵慧说着就去袖子里掏银子。一直安安静静坐在傍边的关雎忽然拉住了她,一板一眼说道:“母亲,红包我已经替你准备好了。”说着让小丫头给了常鸿照一个红包。
  程灵慧不仅汗颜。往年,她给孩子们压岁钱都是乱给。想给多少给多少,从来没个定数。常大奶奶是个宽和的,也没有说过什么。可常二奶奶终是有微词的。今年换了新二奶奶,就那派头拿的。要是不注意,说不得闹什么不愉快呢。她这个脑子啊,一遇上这些家长理短的就打结。
  给大嫂见了礼,妯娌仨就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相比较于程灵慧,大奶奶显然更和新二奶奶能说到一块地。程灵慧只能在一边儿默默的听。
  关雎小丫头静静的依偎在她身边。逗着程灵慧怀里的常之远。
  常大奶奶好一会儿才省起这个小丫头,说道:“你怎么不去和姐妹们玩耍?”
  关雎未语先笑:“我想和弟弟玩。”
  常大奶奶向她招手:“来大伯娘这里。好久不见这丫头了,还挺想得慌。”
  关雎走过去,牵起大奶奶的手摇晃道:“大伯娘骗人,明明是你不喜欢我。”
  常大奶奶笑道:“我怎么会不喜欢你呢?”
  关雎道:“那我住在这里陪你好不好?”
  “好。当然好。”大奶奶抱住她,把她抱到膝盖上。
  新二奶奶笑道:“你怎么想要住到大伯娘这里呢?难道你家里不好吗?”
  关雎忽然叹了一口气。引得大奶奶和二奶奶一阵笑。新二奶奶道:“有什么不高兴的,跟二伯娘说说?”
  关雎摇头:“还是不说了吧。”
  她越不说,新二奶奶就越逗她。关雎小姑娘一本正经道:“可是你让我说的。”那样子恐怕新二奶奶反悔似得。她看了看程灵慧,程灵慧分明在这孩子眼里看到了一丝无奈。不知道这孩子又要闹哪样。一般这孩子做出这样表情的时候,紧跟着就会干出让人大掉眼睛的事来。比如,吓跑奶奶给常继文说得二房。
  只见这小丫头蹙着眉头,露出十分担忧的表情:“我怕今天回去了,到不了天亮父亲就会把我和哥哥、弟弟重新送回来。索性就不想走了。”
  “为什么?”大奶奶好奇。
  关雎指了指新二奶奶。
  “关你二伯娘什么事?”
  关雎道:“二伯娘今天早上送了我娘两个漂亮姐姐。可是,我爹不喜欢漂亮姐姐。一定会和我娘吵架。他们吵架了,就一定会把我和哥哥送到大伯娘这里。”
  常大奶奶什么人,一听关雎这话顿时就明白了。新二奶奶的那点儿肚肠还瞒不过她。可现在人已经送了,程灵慧也收了。三兄弟又是分了家的。自打出了原来常二奶奶那件事,这位大奶奶也想明白了。各人自有各人的造化。不是什么要紧的事,她也就懒得操心了。说道:“既然这样,那你今天就别走了。住在大伯娘这里。”
  关雎大概没想到常大奶奶竟然不管这事,有些小失望。点头道:“好。”
  常大奶奶转了话头,望着关雎的项圈:“这项圈可真好看,谁给你的?”
  关雎委屈的望向程灵慧:“我说好重,我娘非要我戴着,脖子都快压断了。”
  常大奶奶转向程灵慧:“你也是。小孩子骨头软,你给她挂这么重的东西干什么?”
  程灵慧笑道:“俺就是觉得好看。过年嘛,图个喜庆。”
  常大奶奶替关雎把项圈摘了下来,递给旁边伺候的丫头:“我记得以前大姑娘在家时有一副银麒麟,你拿来给十一姑娘戴。”大姑娘是常大奶奶的嫡生女。已经出嫁好几年了。
  程灵慧听了,急忙道:“不用,不用。您留着送外孙子、外孙女吧。”
  新二奶奶也在一旁道:“弟妹说的没错。那是大姑娘从小戴着的。还是留给她的孩子们吧。我年前得了一副嵌八宝的如意项圈,比这个轻省些,送给关雎吧。”
  程灵慧还没开口,关雎脆生生道:“谢谢二伯娘。我有好多项圈,金的、银的、不金不银的,就是没见过嵌八宝的如意项圈。”
  程灵慧看向小姑娘,小姑娘连个眼神都不给她。好像得了那八宝如意项圈多高兴似得。程灵慧心里明白,那丫头根本就不喜欢那些玩意儿。
  新二奶奶这次回来,大奶奶一时高兴,给了每个孩子见面礼。当时并没有和程灵慧说。如今看见新二奶奶送了关雎一副项圈,这才想起来和程灵慧说那件事。
  乡下人家不怎么看重那些哄小孩子的礼节。程灵慧原来也没多想。大奶奶说了,才觉得自己也有必要表示一下。可她来桥上预备的红包都是关雎小丫头准备的,身边再没有长余的东西。常二爷的子嗣又多,家里的情况又复杂。总要斟酌个深浅。就说等回去了补。
  新二奶奶假意推辞了一番,也就应允了。按说,大奶奶和程灵慧给她家孩子见面礼。这位新二奶奶也应该对这两家的孩子表示表示。可她打心底里看不起这俩妯娌。没人提,全当忘记了。谁嫌东西咬手?可见,这妇人虽然自持官宦人家出身,也不过比原来的二奶奶多些见识,也是个不明事理,拎不清的禀性。
  她可记得,程灵慧连宫内御造的物件都不当回事。谁知道这土包子还有什么好东西。也许她自己不知道价值,随手就打发出来了呢。想到此,对于损失的那副八宝项圈也就不那么肉痛了。要知道,就算家大业大如常二爷,金器也是贵重物件。况且,二爷的银子还有大用处。
  不过,这位二奶奶捡漏儿的希望要落空。程灵慧根本掂量不清楚嫡庶轻重,她也懒得用那心思。回去后就把这事推给了常继文。
  开粮行的有一桩好处。沙溪县风俗,正月里不开仓。所以,常继文一个正月里都没事。程灵慧乐得清闲。
  常继文读书人出身。人说秀才人情一张纸。他不是没钱,只是嫌给钱太俗。所以,他预备出的见面礼可想而知。男孩儿都是笔墨纸砚,女孩每人多一匹缎子,一对时新的珠花。那珠花还是程灵慧年前从苏州带回来的。整整一匣子,各种各样的都有。本来是给关雎的,现在派上了用场。
  这所有东西加起来,也抵不上新二奶奶给关雎的那副八宝如意金项圈。

第137章 、清闲过年

  这两口子并不是想占便宜。程灵慧做了甩手掌柜,常继文骨子里有几分酸儒的遗风。素来就在钱财上看得很轻。结果就成这样了。新二奶奶心里不高兴也没办法。她一向自持身份,决计做不出原来那个二奶奶吵闹到明面上的事。
  至于新二奶奶给的那俩丫头。因为是放在关雎房里的,所以常继文一时还没发现。程灵慧乐得装糊涂。早早放了下人们回家去过年。两个大孩子留在了桥上,夫妻二人各搂一个小孩子也就歇下。
  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二。转水城的习俗,这一天出嫁的闺女要和姑爷一起到岳家拜年。出了转水城地界,姑娘回娘家的日子就各不一样了。只是都要回去拜年就是了。这也是为什么以前的女子看重娘家后代的原因之一。要是娘家没人,过年时别人都走娘家去了,自己总是凄清些。还有清明、寒日,上坟祭祖的时候,出了门子的闺女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那是啥滋味?
  程灵慧已经离开程家庄好几天了,心里也十分惦记。一大早带着两个小的就往回赶。
  年前一场大雪,道路十分难走。从转水城到程家庄不过十多里,足足走了一个多时辰,到家都半晌午了。二姐和五妹住得村子近,早就到了。
  二姐闲不住,在灶下和掌灶的婆子一起做饭。五妹在奶奶屋里跟奶奶和母亲说话。
  二姐夫和五妹夫带着几个孩子在院子里玩儿。
  二姐那个继子,一看见程灵慧进来,吓的哧溜就钻进屋里,说啥也不敢出来了。程灵慧拿装了压岁钱的红包逗他,引得众人一阵好笑。
  楚凤生从陆晓晓的房间里蹑手蹑脚出来,想要趁程灵慧不注意,捂住她的眼睛。
  程灵慧是练武的,最是耳聪目明,这样的小伎俩怎么能逃得过她的眼睛。等楚凤生走到近前,忽然转身,冲她做个大大的鬼脸,反倒把楚凤生吓得‘哇哇’大叫。花如烟捧着肚子,直叫笑得肚疼。把贺昆那憨祸给吓的冷汗都冒出来了。
  众女子围坐一起,嗑瓜子,说闲话。
  程灵慧望向楚凤生:“你怎么来了?”
  陆晓晓在一旁插话:“你们前脚刚走,她后脚就来了。那小模样儿怪招人可怜的,我就大发慈悲,留她在家里过年了。”
  楚凤生闻言,搂住陆晓晓的脖子撒娇:“陆姐姐最好了。”
  陆晓晓推她:“去,没个正形。”
  程灵慧心里暗自摇头。这个陆晓晓,连楚凤生都肯留下,却不肯留下自己的亲生儿子。
  几个人正热闹着,门帘一掀,走进一个美貌的小妇人,笑道:“冻死俺了,快给俺让个地方烤烤。”正是路最远的四妹来到了。
  程灵慧已经记不清多久没有和四妹好好说过话,闻言起身道:“你坐我这里吧。”
  四妹眼神都没给她一个,就跟她根本不存在一样,走到五妹和陆晓晓之间:“快让俺挤挤。”
  程灵慧一时有些尴尬,花如烟拉了她一下:“站着干什么,吃个花生。”说着把一颗花生递了过来。程灵慧笑了笑接了过来。低头剥花生。
  四妹自顾亲亲热热的和奶奶、母亲、五妹她们说话,往程灵慧这边连看一眼都没有。
  程灵慧把花生塞进嘴里,心里很不是滋味。她站起身:“俺去找二姐。”往灶下走去。
  二姐看见她:“你怎么来这里了?又是油又是水的。”她在家的时候依赖程灵慧习惯了,下意识就把她当男人看待。不想她沾灶下的活计。
  “二姐……”程灵慧看见二姐,莫名就鼻子发酸,心里委屈的受不了。
  “咋了?”二姐放下手里剥了一半的葱。
  程灵慧撅着嘴:“俺不知道咋惹四妹了,她就是不理俺。”
  二姐道:“你和她置气干什么?她就是闲的。一天天吃饱喝足,啥活儿不干。都快不知道姓啥了。她不理你,你就不能不理她?”
  二姐自小就是个没主意的,程灵慧也不指望她能给自己出什么主意。拉她道:“你来,俺和你说个事。”
  二姐跟着她到了灶房外。程灵慧看见她卷着袖子,露着双手,忍不住就替她冷。伸手把二姐的手捂在掌心,把答应父亲,今天去给他拜年的事说了。
  二姐垂头,有些难过:“爹也是糊涂,什么都听二娘。”想要不去,毕竟是亲生的父亲。要是去呢,泥人还有三分火性。父亲当初做得事,就算是二娘授意的,可也实在令姊妹几个心寒。
  程灵慧望着二姐。如果把自己换到二姐的位置,乍然听到这样的话,她一定立刻就暴怒起来。可在看到父亲凄凉的样子后,她的怒火早变成了心疼。这大概就是骨肉血缘不同于其他之处。
  “你说去,就去吧……”二姐低头,虽然还有些不情愿。
  程灵慧道:“四妹不理俺。你去和她说。俺去和五妹说。这事还是不要让奶奶和娘知道。免得她们多想。”
  二姐点头:“行。”自去找四妹。
  程灵慧把五妹叫了出来。刚说个开头,五妹转身就走:“要去你去,反正俺不去。”
  程灵慧一把拉住她:“你怎么这么不听话?”
  五妹气得眼泪直流,叫道:“从小咱娘就教俺要听话。可最后,咱娘和咱奶落个啥下场?”
  程灵慧忙捂住她的嘴,急斥道:“叫什么叫?就不能好好说话?怕咱娘和咱奶听不到?”
  五妹两腮通红,抽噎道:“反正俺不去。你都没见咱娘和咱奶被那女人赶出来是啥样子?要吃没吃,要喝没喝。咱奶怕给咱们丢人,拄个棍子,拿个破碗。要饭都不敢在临近村。你现在让俺去给他们拜年,打死俺,俺都不去。”
  “五妹……”程灵慧也不由动容,把五妹抱住:“是俺不好,让咱娘和咱奶和你们受委屈了。以后再也不会了。”她忍着眼里的泪花,跟小时候一样,抬手给五妹擦眼泪:“俺也不想去,可那是咱爹啊。咱不冲二娘,就是去看看咱爹。”
  五妹把头贴进程灵慧怀里闷头哭道:“俺恨死他了,他怎么能这么对咱娘,这么对咱奶……”
  程灵慧拍拍她的头顶:“别难过了,以后,凡事都有三姐在呢。再不叫你们受委屈。”
  程灵慧拉着兀自抽噎的五妹下了楼。二姐已经独自等在院子里。什么也不用说,四妹不肯去。
  程灵慧向奶奶屋里看了一眼,屋里传来四妹高声说笑的声音。四妹这是故意让程灵慧听呢。姊妹三人向外走,陆晓晓忽然赶了过来:“我觉得,我也应该去。”
  程灵慧点了点头,多一个人,心里就多一点底气。要不是有常继文,她自己恐怕一辈子就不会再踏足那个家。
  常继文和二姐夫、五妹夫已经等在大门口。程灵慧没看见孙兴隆,知道他大概是看四妹不去,所以自己也就不去了。
  一行人穿过街巷,往那个家走。沿途有乡亲看见,无不露出诧异的表情。程灵慧低着头,也不管那些探究的目光。
  因为年前常继文和父亲说过,今天会来。父亲早就等在大门口。但看见姊妹几人的时候还是有些不可置信,忙不迭的把几人往屋里让。
  看着屋里熟悉又陌生的情景,姊妹三人都不知该怎样形容心里的感觉。
  常继文带头给父亲磕头,二姐夫和五妹夫也跟着磕头。程灵慧和二姐、五妹站在一旁。在沙溪县,女儿是不用给父母磕头拜年的。
  二娘很有眼色的缩在里间没出来。她自己做的孽自己清楚。当年程灵慧在家的时候,就敢大嘴巴子抽她。如今程灵慧有财有势,捏死她还不跟玩儿似得。
  二姐的性子随母亲,懦弱又善良。看见苍老削瘦的不成样子的父亲,不免又哭了一场。五妹牵着程灵慧的手,俩人站在一边儿自始至终没吭声。
  五妹是心里有气,程灵慧是无话可说。
  几个人只不过略站了站,就出了门往回返。二姐到了家门口,才好不容易把泪水止住。进到屋里,才知道四妹和孙兴隆已经走了。说是路远,怕天黑了路上不好走。程灵慧知道,这是四妹故意避开自己的。对于四妹莫名其妙的和自己闹别扭,程灵慧心里又是生气,又是难过。可是,四妹就给你来个视而不见,置若罔闻。程灵慧除了生闷气,也是无计可施。
  初二走娘家的女儿、女婿是不在娘家留宿的。吃过午饭,二姐和五妹也就回去了。
  初三、初四程灵慧是没什么事。常继文却还要去亲戚家拜年。所以,夫妻二人带着俩小孩儿也转回了转水城。
  刚进家门,就见两个如花似玉的大姑娘侍立在门口。程灵慧偷眼看常继文,见他没有异色。一颗心稍稍落下。可旋即有悬了起来。她硬逼着自己装贤惠大度,其实,心里一点儿都不希望常继文讨小老婆。万一常继文看上那俩丫头可怎么好?
  怀着这样忐忑的心思,程灵慧分外殷勤。吃晚饭的时候主动给常继文夹菜。休息的时候,亲自给他打洗脚水。常继文沉着张白馥馥的面皮,也无喜,也无怒。令程灵慧心里更没底。破天荒把两个小的交给奶妈子带,厚着脸皮去向常继文自荐枕席。
  人家常继文还爱搭不理的,见她上床,一翻身,面朝里就闭上了眼睛。
  程灵慧伸手去摸他,被他一巴掌拍开:“干什么?动手动脚的?”
  程灵慧陪着笑脸:“你说呢?”
  常继文眼也不睁:“我怎么知道。”
  程灵慧自然知道他故意的,可要是让她亲口说出来自己想干什么,那可太难为情了。
  “豁出去了。”程灵慧用手在脸上摸了一把,往地上一扔:“俺今天不要脸了。”一个饿虎扑食就扑了过去……
  她陪着小心呢,对常继文自然是欲求欲取。
  常继文吃饱喝足还不满意,寒着一张和年纪严重不符的嫩脸:“那俩丫头怎么回事?”
  程灵慧被他折腾的整个人都瘫软成泥了,有气无力道:“是你二嫂给的。俺看那样子,八成是你二哥对那俩丫头有意思,正好俺去了,你二嫂就把那俩丫头打发给俺了。”
  常继文听了,许久道:“原来是这样。”
  程灵慧半睁着朦胧的眼睛,心里酸酸的:“你要喜欢,尽管收用就是。你也不是没娶过小老婆。”
  常继文看着她,忽然温柔一笑。
  程灵慧顿时寒毛倒竖:“你想干什么?”
  常继文咬牙:“给你长长记性。”俯身压了下去。
  程灵慧连连求饶,可是已经晚了……
  她并非娇不胜衣的柔弱女子,可常继文好像天生就是她的克星。任凭她有移山填海的神力,到了常继文手中也变成任人揉圆搓扁的软面团。
  因此,常继文早上出门的时候,程灵慧还睡在床上。
  年前,常继文的身体支撑不住,早早就回来将养身体。程灵慧既要跑江浙押运船只,还要和楚凤生一起管粮行的事。很是辛苦。年节里没事,她也就任由自己放松。一直睡到下半晌才起。
  刚吃了些东西。出去拜年的常继文就回来了。身上带着浓浓的酒味,不用看就知道喝酒了。不知怎得,程灵慧忽然就想起新婚之夜,常继文醉得不省人事的样子。
  常继文见她盯着自己看,不免有些意动:“怎么,看傻了?”将身一侧就坐在了程灵慧腿上。程灵慧自幼练武,结实的很,常继文一点儿也不担心会把她压坏。
  程灵慧笑道:“你好像说过,成亲那天醉酒是你装的。”
  常继文玉面微红:“那又怎样?你要找后账?我随时恭候。”
  程灵慧摇头:“俺就是好奇,你真正醉酒是什么样子?”
  常继文故意往她脖子里吐气:“你还是永远都不要看到的好,很难看。”
  然后,两个人怎么又滚回床上的,程灵慧就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初五是财神爷的生日,民间也多在这一日开市。沙溪县的老百姓这一天都要往十字路口倒炉灰,放鞭炮。预示着年过完了,要开始干活儿了。俗称‘破五’。
  程灵慧本来想等过了破五就回程家庄的,可常继文就跟忘了似得。根本没提。他每天早出晚归的,也不知道去哪里聚朋会友。
  经历了三年干旱,百姓的生计困顿。这个年也就过得萧索。往年的斗鼓,斗灯、斗秧歌什么的,眼见着也没人有心思弄。程灵慧虽然上了程家家谱,可毕竟是冒充的男丁。程家庄的乡亲们心知肚明,挂案祭祖,她不来,大伙儿也心照不宣的绝口不提。所以,程灵慧这个年过的很清闲。
  反正程家庄的家里有陆晓晓主事,她也不催常继文回去。转眼,在转水城就住到了正月十七。年也过完了,节也过完了。程家庄还有个苏同在养病呢,俩人再不回去也说不过去。
  这次回去,不但把两个大孩子从桥上接了回来,还把新二奶奶送的那俩丫头也带上了。
  常继文对这俩如花似玉的大姑娘的态度很是暧昧,让程灵慧又是忐忑又是满肚子泛酸。

第138章 、白高兴半天

  常继文跟完全没发现程灵慧心事重重似得。和那俩丫头该说就说,该笑就笑。到了夜里也分外冷清。把个程灵慧给搅和的一颗心七上八下的。每日里陪着小心。小意儿奉承。
  程家庄家里这座雕梁画柱的二层楼,盖得十分宽大。一般的人家,正房都是五间。这座楼正房七间。一层进门是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