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贵妃辞-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不知道沈梓姝是一朝被蛇咬还是真的做贼心虚,左右不过一盏茶的时间,她无所谓。
周瑾撇了撇嘴,没有再说。
到了韩良人住处,不知是不是说话声音大了,小皇孙真的哭起来,舒玉婷望了望俞璟辞,又看向周瑾,她的举动让其他人都移开了在小皇孙身上的视线。
周瑾一怒,上前删了舒玉婷一个耳光,“什么眼神?不懂规矩吗?打量我也要看看你品级够不够!”
舒玉婷捂着脸,耳朵通红,“你竟敢打我?”
舒玉婷因着贤妃宠爱,从小就觉得高人一等,当然,那人自然不是长乐。在官家小姐中,她更是耻高气扬,周瑾没进太子府前见着舒玉婷也要好脸陪着,如今竟删舒玉婷耳光,让她如何咽得下这憋屈。
“打你怎么了?来太子府前舒大人没教过你规矩吗?胡乱瞄人就是你们舒家的教养?”周瑾怒斥着脸,小皇孙哭得更大声了。
舒玉婷脸一阵红一阵白,习惯性的看向陆坊萱,谁知她也低着头,一跺脚,豁出去了,“我看你怎么了?刚才俞侧妃说你火气重别吓着小皇孙,你一来小皇孙可不就是哭吗?我不看你看谁?”
周瑾一直泼辣,而且一根筋,听了舒玉婷的话又是一个耳光,“以为太子府是舒家是不是?别以为有贤妃担着就可以作威作福了,太子府可不是贤妃说了算!”
舒玉婷哭着眼,泪眼汪汪的跪在沈梓姝旁,“太子妃,你可要为我做主啊,周侧妃乱发脾气,性格暴戾。。。。。。”
沈梓姝本想不理会,可舒玉婷都说了,她就算不看舒家的面上也要看看贤妃,“多大点事儿?小皇孙还小,你们说话声音如此大,别说小皇孙?就是小皇子来了都会被你们吓着!”
舒玉婷还想狡辩,被沈梓姝呵斥道,“顶撞侧妃就是你不对,回去好好反省反省,没反省好别来请安了!”说完又看向还在愤怒的周瑾,叹了口气,“你身为侧妃,该是做表率的时候,怎么轻易对她任打任骂?你也先回去吧,本宫看着你就头疼!”
周瑾无所谓的矮了矮身子,带着人走了。
小皇孙真被吓着了,在奶娘怀里吃奶时,嘴巴还颤抖着,时不时哭上两声。
沈梓姝觉得身子乏了,让大家都回去,对俞璟辞道,“你先留下,我有事儿跟你商量!”
在韩良人的地界说话确实不太方便,沈梓姝把俞璟辞带到花园,亲自沏了壶茶,“我找你来不是什么大事儿,早上她们什么情况你也看到了,殿下以前不是这样子的,你身为侧妃为殿下排忧解难传宗接代的同时也要多照顾其他人的情绪,这样,人家才会夸你做事大方,进退有度,贤良淑德,而不是为了巴结讨好你胡乱说说!”
沈梓姝一番话说得有情有理,站在俞璟辞角度为她考虑得多,俞璟辞不是傻子,一听就明白沈梓姝跟其他人一样怕也是嫉妒上她了。
“太子妃严重了,我哪有能力为殿下排忧解难?”为萧珂缮排忧解难的只有朝中大臣,她要是稍不注意被挂上女子干政的帽子,她可就洗不清了。
沈梓姝也意识到了,不久道“我呢,也是让您劝劝殿下,今年一批秀女是皇上拨下来的,若惹恼了皇上。。。。。。”
“太子妃严重了,您跟殿下多年夫妻,他什么性格你多少也了解听说过,他决定的事儿,别说我们,恐怕皇上皇后都不能轻易更改!”
沈梓姝一噎,接着还是劝了几句,不过俞璟辞都不跳坑,沈梓姝没有办法,殿下临幸妃子的情况她不好跟皇后反馈,不然皇后会以为她管理后宅不善。
下午,俞璟辞拿出针线,小娃子皮肤软,俞璟辞买了匹极软的布料准备为周氏肚里的孩子做衣衫,她绣的样子是胡乱想的,反正小婴儿不懂美丑,只要料子柔和就成!
石榴树上结了几个小小的石榴,青色的果子,跟葡萄差不多大,俞璟辞甚为兴奋,问小甲有没有什么东西能让石榴的果子快些成熟。
小甲弓着身子给石榴树施肥,成亲后,他身上的气质变了许多,以前的小甲性子好,可总会流露出一种伤心和仇恨,而如今,他的身上多了份沉淀下来的稳重和温馨,想必是受禾津的影响吧。
“主子,万物生长都有其规律,揠苗助长对植物生长可是事倍功半!”小甲把土里的蚯蚓装在一个袋子里,俞璟辞看得恶寒,“可百草堂的夫子能在冬日种出除腊梅以外的花,可见,法子都是人想出来的!”
“爱妃说得有理,本宫也这么想过!”萧珂缮站在走廊上,居高临下的看着俞璟辞,懒洋洋的躺在椅子上的俞璟辞让他感受到一份安宁,“不过。。。。。。”他话锋一转,“花开花落都有定数,夫子虽在冬天培育出了花朵,可到了春天它们绽放的季节反而失去了活力,可见,扭转植物本身的生长季节还是会有些许遗憾!”
俞璟辞本就胡乱说说,听了萧珂缮的话,她觉得是不是想多了。
“殿下今日不用处理公务吗?”俞璟辞起身,欠了欠身子,问道。
萧珂缮坐在俞璟辞一侧,在小甲看不见的地方捏了捏俞璟辞的手,“父皇怜我出征在即,免了我手里的公务,如此,日出而作可以换种方式了!”
俞璟辞一听,想到了别处,斜眼倪了萧珂缮一眼,起身理了理衣衫两侧褶皱,对小甲说道,“你好生养树,等石榴熟了赏你一个!”
☆、第74章 寺庙里遇人
俞璟辞借着身子不舒服回了屋子,看到打扮得光鲜眼里得陆坊萱,俞璟辞心里边也疑惑了,榭水阁的两名都没,怎么萧珂缮就不动心呢?而且就沈梓姝所说,萧珂缮以前可不是这样的,难不成因为什么事儿变了性子?
萧珂缮看她脸一会儿拧着一会儿又挂着笑,还会对着陆坊萱的方向沉思,他心一泠,“进屋!”
俞璟辞不知道他怎么了,走到门口听到陆坊萱叫住她,“娘娘,我做了几样小吃的,听说是您和殿下爱吃的,我便端来给您和殿下尝尝,请问,现在方便吗?”
比起舒玉婷,俞璟辞觉得陆坊萱心机重多了,明明想要跟萧珂缮一起用膳偏拿她做借口,抿了抿嘴角,细细打量着她,杏眼微醺,身姿翘然,的确是位美人,说道,“进来吧,问问太子在何处用膳,若留在榭水阁,倒是可以尝尝她的手艺!”
进屋后萧珂缮见着陆坊萱,皱了皱眉,免了她的请安,“没吃饭就在旁边伺候着吧,娘娘不喜欢身边有人伺候,你警醒着!”
陆坊萱神情僵硬,殊不知俞璟辞身边没人伺候是萧珂缮发了话不准打扰,此番对陆坊萱这么说不是打陆坊萱的脸吗?
陆坊萱也听话,站在俞璟辞一侧,拿着筷子,只要俞璟辞稍微露出想吃一个菜的眼神,她立马夹起来放她碗里。
以前俞璟辞习惯了人伺候还好说,如今她却是不习惯了,而且食不言寝不语对她跟萧珂缮没用,相反他们吃饭的时候喜欢聊天,现在有陆坊萱在旁边,她不知道怎么开口说话了。
还好萧珂缮貌似也没说话的兴致,一顿饭吃得甚是安静。
而陆坊萱带来的吃食,萧珂缮一筷子没动,俞璟辞看不下去,夹了两筷子,她承认,还好萧珂缮没动筷,比起夏苏的厨艺,没法比。
晚上萧珂缮拉着俞璟辞来了两次,事后,俞璟辞全身汉腻,也不装睡了,叫人备水洗了澡,想着萧珂缮要出征了,又对他叮嘱,“殿下记得要早点回来!”
萧珂缮点了点头,顺着俞璟辞的头发,两人相拥而眠。
萧珂缮出征那天京城挤满了人,俞璟辞在被窝里睡着,夜里被萧珂缮折腾得厉害,天明时他才收了,而且萧珂缮让她不用送她,“我只是去游玩一圈,很快就回来了,人一多儿女情长像什么话!”
故而,俞璟辞就真的没去,醒来挺山楂说皇后亲自送到了城门边上,看着出征的队伍走远了才摆驾回宫,太子妃对着出征的队伍流了两滴泪,给皇后说要去护国寺等太子殿下凯旋。
俞璟辞顺着沈梓姝说的时间一算,也就是说要大热天时候她们才能回府了。
走的时候货物装了好几两马车,俞璟辞的东西是之前准备好的,不过住的时间长,就又往里边添了些夏天的衣服。
护国寺是元叱朝第一大寺,方丈待人谦和,女眷住到连着后山的一座小山丘上,屋子虽然简陋,胜在干净整洁,趁夏苏带人换被单时,俞璟辞转了转,这是一个三进三出的院落,旁边走廊连着一个两进两出宅院,院落有曲折弯回的走廊连着,通到前殿,俞璟辞心里遗憾,若邱氏也来拜佛她们就住在隔壁,多好?
早上陪寺里的僧人打坐念经,下午抄写佛经,沈梓姝好像毫无怨言,做事很是诚恳,夏俞璟辞觉得她不是在为萧珂缮和小皇孙祈福,反而更像是为她自己求子!
习惯了山里的生活,俞璟辞心里边对萧珂缮远征的不舍真是淡了,山里气候宜人,进入夏天开始,里边的温度也比外边高。
这日,听着外边传出的喧闹声,俞璟辞问才知道隔壁有人住下了,来历打听不出来,俞璟辞笑禾宛,“你不是山楂,打听不来是正常!”
下午,俞璟辞正在屋里抄佛经就听外边传来禀告,“主子,隔壁小姐说想见您一面!”禾宛盯着上前的妇人,她跟在俞璟辞身边多年,自认为俞璟辞不认识眼前之人,可她固执,禾宛拒绝不了。
俞璟辞没理会,“问明来意,能帮衬的帮衬一把!”
俞璟辞为邱氏抄写佛经,准备供奉在菩萨身前,以进到来寺庙的目的。
那妇人仍不走,死活要见俞璟辞,禾宛不肯,命婆子把人打发了,“看你打扮就知道家里边非富即贵,我家主子说了不见生人,还希望妇人你谅解!”
妇人知道见不到人了,一脸遗憾的走了,不时回头看着屋子。
俞璟辞出门已经是傍晚了,天黑的晚,山里边已经笼罩了层寒气,“白天来的妇人可说了来意?”
禾宛摇头,“她不肯报名字,待了会就走了!”
俞璟辞只觉得可能是家里边遇着难事儿来求帮忙的人家,也没放在心里。晚上吃饭时,沈梓姝难得与她们一起,要知道进了寺庙,晚上沈梓姝都是在自己屋里吃晚饭,说人太多会惊扰佛祖。
“明个儿是上香的日子,听说抢的头柱香的人定能完成心愿,你们可要随我一起去排队?”沈梓姝吃了口饭,视线看向大家。
上第一炷香的人只有一名,一起排队也不全部是第一,俞璟辞当即摇了摇头,“我就不去了,约了主持方丈讲经,怎好食言?”
沈梓姝出来吃饭的目的怕就是担心有人跟她抢第一炷香吧,俞璟辞其实跟方丈约的是下午,不过依着沈梓姝,即便知道了也会很高兴吧!
第二日,俞璟辞正在屋里打坐就听禾宛叫道,“主子,主子,夫人来了!”
俞璟辞心里高兴,邱氏肯定是来找她的,打开门,禾宛身边跟着邱氏的大丫鬟,“明清,我母亲呢?”
“回禀小姐,夫人正在上香呢,让我来跟您道一声,别走远了!”明清弓着身子,声音清脆。
俞璟辞一笑,恩了声,回到屋里也不打坐了,只等着邱氏来。
等了很久才看到邱氏身影,俞璟辞赶紧迎上前,“母亲,你怎地来了?”
邱氏抢了第一炷香,心里斌高兴,“知道你在这边,过些日子你大嫂就要生了我走不开,就想趁着有时间的时候里看看你!”
邱氏顺便说了得了第一炷香的事儿,俞璟辞一顿,“您不是刚来吗?怎么会抢到第一炷香?”
今年沈梓姝下了本钱要得到第一炷香,最后怎么成了邱氏的了?
“寺里边说了天亮才开门排队,我昨夜就到山脚了,今早天不亮就上山了,走到门槛刚好透出光明,小和尚说我有福气,带来了光,第一炷香自然就是我的了!”邱氏今年许了愿,此时心情还有些难以平复。
俞璟辞不好扰她的兴,附和着邱氏,又问邱氏住哪儿,得知邱氏住隔壁,俞璟辞笑开了花,“母亲一人太冷清了,下午我搬过去陪你住吧!”
邱氏高兴,去给太子妃打招呼时她身边的丫鬟说太子妃谁也不见,邱氏心中讶异,偷偷问俞璟辞沈梓姝是不是生病了。
俞璟辞摇头,只说沈梓姝虔诚拜佛,中途不喜被人打扰。
有邱氏陪伴的日子过得很快,当吃着从地里摘回来的西瓜时俞璟辞才意识到,来寺里都一个月了呢!
也意味着邱氏再过两天就要回府了。
这晚,俞璟辞正在等下陪邱氏看俞墨渊写回来的信,有丫鬟轻轻叩门,“夫人,夫人!”
邱氏看了眼俞璟辞,把信递到她手里,转身开了门。
“夫人,奴婢今日洗罐子时发现里边有纸条,不知道是不是前客人留下的,上边说的话很奇怪!”
过两日邱氏要回府,院子自然要打扫得干干净净好供后来的客人入住,丫鬟洗罐子的时候竟发现里边有纸条。
上边写了五个字,“俞府出贼妇!”
俞璟辞一看,“估计是谁恶作剧,母亲,别放在心上!”纸条的颜色已经泛旧,应该放了些日子了,联想邱氏跟沈梓姝纠葛,俞璟辞觉得多半是沈梓姝身边的丫鬟想要讨她开心而偷偷弄的。
“不知道谁做的,要被我发现,看我不收拾她!”俞府的小姐只有俞璟辞在京城,纸条上指的明显是她,邱氏怎么能不生气?
等邱氏回屋睡觉,俞璟辞叫来夏苏,“你派人问问这纸条谁放的?查到了打草惊蛇,告诉我就成!”
即便是沈梓姝身边的丫鬟,俞璟辞也不行忍受她们。
直到邱氏下山也没查出谁弄得,俞璟辞心里狐疑,难不成是寺里的小和尚?
没找到背后之人,俞璟辞也不追究了,只不过在心里多留了个心眼,过了两日,沈梓姝娘家来人了,沈国公府人携带一众女眷而来,沈梓姝脸上自然是得意的,她的嫂嫂对她很好,母亲也是,她们一热闹,整个院子闹了许多。
俞璟辞喜欢上了去河边,小丫鬟们在一旁打水的时候她就钓鱼,河里的鱼小,而且精明,俞璟辞钓了两个下午都没有收获,可她坚持每天下午都去,顺便避开那一家人,当然,也有避不开的时候。
好比这日,窗外下了雨,俞璟辞叫人备好鱼竿,她出门,刚走到院子就听国公夫人说,“你啊,心也别太软了,该有的规矩不能丢,虽然不在府里,可不到你跟前请安你都不过问?要是沈公府里的姨娘学那帮不懂规矩的人,我定要好好整顿一番,你也是,好好学着,让她们该请安的时候必须请安,不然,说出去像什么话,还以为你管不好后宅呢!”
说我国公夫人貌似才注意到旁边站着俞璟辞,“侄女也在呢!”
☆、第75章 趁势反击
俞璟辞不动声色的朝国公夫人点了点头以示请安,正要越过她们出去就听谁嘀咕了句,“见到长辈也不知道请安,俞公府的规矩还真是差强人意~”
俞璟辞知道有人找茬来了,步伐一顿,迈得更快了,走出院子听着谁哼了声,不屑一顾的说了通,语速快得她听不真切。
一旁的禾宛抬眸,见俞璟辞侧着耳朵,安慰,“主子何必与她们一般见识?嘴长在她们脸上,总归要说话的!”
俞璟辞斜眼扫了禾宛一眼,不发一语的走了,下过雨,很多鱼儿上了勾,俞璟辞心情舒畅,寺庙不得杀生,她让夏苏去寺庙借一个锅,炖鱼汤喝。
俞璟辞让吴习把鱼杀了,鱼肚里的东西全部扔掉,一切洗干净后小道上也没见着夏苏拿锅来,禾宛也奇怪,“主子,是不是寺里的和尚知道我们杀生不肯借锅?”
俞璟辞想想觉得也是,“也罢,不能喝鱼汤,那就吃烤鱼罢!”没有带调料,禾宛担心夏苏,自请回去拿调料。
很快,禾宛就出现在小道上,挥着手帕,一脸急切,“主子,夏苏出事儿了,您要替她主持公道!”
禾宛去厨房找小和尚借了调料,找了一圈都没见着夏苏人影,问小和尚,小和尚有些糊涂,“施主问那位姑娘是不是穿着紫色衣衫,头上绑了红色的丝带?”
禾宛点头。
“刚才那位施主来借锅,被沈施主身边的丫鬟叫走了,您可以去外边看看!”
一听这个,禾宛就感到不妙,她悄悄躲到沈梓姝的房门下,听里边夏苏闷哼的声音,心知坏了事儿,里边好像国公夫人动手打了夏苏,只听夏苏倔强道“国公夫人,奴婢没有做错任何事,虽然奴婢身份低微,可您动手也得有根有据不是?”
禾宛冲冲跑到河边,刚见着俞璟辞身影她就喊道。
一路上听禾宛说她也不知道发生了何事,俞璟辞到沈梓姝的房间时,里边没有吵闹的声音了,禾宛朝门口的丫鬟道,“麻烦进去禀明太子妃,我家主子求见!”
禾宛语声平静,手中绞紧的手帕透出她心中的不安,俞璟辞敛着眉,看丫鬟进屋出来神色古怪。
“娘娘说她乏了,有什么事儿明日再说!”
禾宛瞪了丫鬟一眼,退到俞璟辞身后,不再说话。
“是吗?”俞璟辞挑眉,真以为沈梓姝吃一堑长一智了,看来,不是呢!“太子妃,有人看到我手里的丫鬟进了你的屋子,不知她犯了何事?”
俞璟辞的声音掷地有声,收起的眼神略带清冷,丫鬟不自主的靠到了一边。
这次,门很快从里打开了,是国公夫人,“这里是清净之地,侄女不怕大声说话惊扰了佛祖吗?”
俞璟辞连眼神都没给国公夫人,双眼只看着跪在地上了无生气的夏苏了,她头发散乱的扑倒在地,头偏向一侧,手摊在两侧,俞璟辞眯了眯眼,对禾宛道,“扶夏苏回去,找寺里会医术的和尚瞧瞧!”
禾宛径直走进去,没给里边的沈梓姝请安,叫了两声夏苏,没得到回答,她心里不安,和另一个丫头托起夏苏,这才注意到夏苏的手,上边密密麻麻的血点。
许多主子都有惩罚人的法子,禾宛见宋氏用过这招数对付一位姨娘下边的丫鬟,想到夏苏竟会遭此手段,红着眼,经过俞璟辞身边时指了指夏苏的手。
国公夫人被俞璟辞瞧得一动不动,她视线落在夏苏身上,眼带鄙夷,施恩的语气对俞璟辞说,“侄女,你这丫鬟目中无人,不知仗着谁狗眼看人低,今日要不是遇着我帮你教训了一通,还不知她以后会闯出什么祸来呢!”
里边的沈梓姝也走了出来,她的语气则平缓得多,“俞妹妹,夏苏这丫头平日瞧着不错,怎知今日不知哪根筋不对,硬要跟母亲对着干,母亲管理偌大的沈国公府,强势惯了,况且大户人家总得依着规矩来,故而惩罚了夏苏,你也别动怒,我跟母亲说了夏苏医药费你找暮烟!”
禾宛通红着眼盯着沈梓姝,被俞璟辞一瞄,又收回了眼。
“柜子里的灰色盒子里有药,你给夏苏擦擦~”说完,让禾宛带着人先回去,等禾宛出了院子她才把视线收回来,看着沈梓姝,“不知夏苏犯了什么错?要把她的双手费了?平时殿下喜欢吃的糕点,饺子,菜肴都是夏苏弄的,我不是怪太子妃胡乱惩罚我房里的丫鬟,只是到了殿下跟前,我总要给殿下一个理由不是?”
趁沈梓姝咬牙之际,她又转向国公夫人,眼含狠厉,“夏苏随我进了太子府就是太子府的人,国公夫人纵然再强势,再管理偌大的后宅也不该把手伸到太子府,都知道国公夫人宠爱太子妃,可当母亲的帮着教训夫家的丫鬟倒还是头一次听说,俞公府家小业小,我祖父父亲官职低微,母亲性子软好说话,即便如此,他们也没教过对一个心地善良的丫鬟下如此重手,当然,可能跟我家府邸清净,一家和睦有关吧!”
国公夫人听俞璟辞越说越重,她的脸也跟着红黑紫白换着颜色,俞公府的势力如日中天,早已超越了沈家,俞璟辞的话分明就是讥讽沈府家宅不宁,为镇压后宅她才有此手段,嘴角一抽一抽,眸中带刺,“侄女说的什么话?那丫鬟借锅就借锅,竟把给梓姝熬的汤打翻了,我不过让她重新熬一碗她都不肯,你说这种奴才该不该教训一顿?”
俞璟辞不认为夏苏会愚蠢的当面驳了她们的面子,嘴角一扬,“倒不知国公府随便训人一顿就是把人打得晕过去爬不起来,今日还真是涨姿势了!”
国公夫人嘴角又是一抽,给沈梓姝递了一个眼神,商量好一人唱红脸一人唱白脸把这事揭过去。
沈梓姝还担心着俞璟辞给萧珂缮告状,她心有不安,她母亲问她肚子可有动静,她便说了萧珂缮留在榭水阁的时间最多,当时,国公夫人怒其不争的说,“那丫头长得有几分姿色,太子殿下不是拎不清的人,长留那边肯定还有其他原因!”
沈梓姝还真没往那方面想,思考了半晌才想出萧珂缮貌似夸赞过夏苏厨艺好,难不成为了果腹之欲,萧珂缮才频繁去榭水阁?
恰逢夏苏拿着锅出来,国公夫人把碗递给丫鬟,嘀咕了两句,便有后来的事儿。可惜的是不能把夏苏杀了,在寺庙动手,有损阴德!
“俞妹妹误会了,母亲只是太注重规矩,由不得人忤逆才发怒的,也是那帮势力的下人想讨好母亲下手重了!”沈梓姝的语气含着一丝试探。
俞璟辞眼神一转,见好几个丫鬟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