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弃妃,别来无恙-第2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官千羽在信中也回复了,觉得她的建议绝妙,已经在这么做了。而且,虚云和尚还被他拉了一回苦力,让这个在外人眼里无比庄重稳妥,德高望重,宝相庄严,声名在外,佛法高深的菩提寺大禅师,去像个神棍似的给人看宅,然后建议他们修建新屋,一来是与所谓的风水有关,二来是怂恿他们工价便宜,现在只要管个一日三餐,不给工钱都大把人干!
  脑补虚云和尚气度俨然的神棍模样,燕青蕊忍不住笑出声来。
  当然,信里也有很多肉麻兮兮的话,为什么她觉得上官千羽现在肉麻话张口就来?一封信十页信纸,三页写了一些赈灾的事,七页写的都是他如何如何的思念。
  燕青蕊看得脸上微微发热,唇角却不自觉地扬得越发高了。
  想要一起看星星么?嗯,似乎挺不错!
  看完了,她又看了一遍,然后下意识地抚了抚腹部,孩子又动了。
  她心想,难道这就是所谓的父子连心吗?
  不过,宝宝,如果不能解决无影谷的问题,娘亲暂时不会让你爹知道你的存在,但娘亲会用生命来疼你!
  将黄正涛洪立等一干贪官斩杀之后,上官千羽一边上奏朝廷,一边开始着手整个丰州的赈灾事宜。
  杀贪官固然是为了让赈灾真正落实下去,同时也起到了杀鸡儆猴的作用,那些官员都知道这位钦差大人是来真的,呈报灾情谁也不敢怠慢,报上来的数据既快又准。
  明宇也从安南郡来到淮阳郡和上官千羽会合,把一路所看所查,全都报与上官千羽知道。
  太子还没有建成的行宫,所在的地方,正是在安南郡和淮阳郡交界处,要说安南郡的官员无人参与,根本不可能。


第1696章 卖主求荣之辈
  上官千羽将淮阳郡的贪官清理了个干净,但安南郡那边,他还没空出手来。
  而且,安南郡还有一个很特殊的人。
  安阳侯韩琰丰。
  这韩琰丰是个富贵侯爷,他年轻时候曾立过一个大功,当年老皇帝病重,前太子竟然意图篡位,这韩琰丰正是前太子身边的近卫,他揭发了前太子的事,前太子被来勤王的三皇子诛杀,太子府里老少人等全都下了大狱,皇上御笔勾下,满门抄斩。
  老皇帝死后,已经成为太子的三皇子即位,是为当今皇上。
  皇上感念韩琰丰对皇家的忠诚,赐侯爵,赏赐金银无数,又在其老家丰州赐了宅子。安阳侯韩琰丰便一直在丰州过着安乐侯爷生活。
  皇上对安阳侯简直可以说是皇恩浩荡,特准许蓄三千府兵。
  这份尊荣皇恩,也是独一无二的,要知道,侯府的府兵,最高不得超过八百,便是王府,也不得超过一千五。
  其实上官千羽对于这段皇家往事一直持怀疑态度。
  先皇上病重,太子还有篡位的必要么?只等先皇殡天,他这个储君就能直接登基为皇,至于这么沉不住气,最后却落得个满门抄斩的下场。
  不过,这段往事发生之时他应该刚刚出生不久,也一直没有听爹娘谈起过,已经被尘封,但对于这个韩琰丰,上官千羽是没有什么好感的。
  说得好听,是忠于皇上,说得不好听,不过一卖主求荣之辈。
  不管当年前太子是真谋反篡位还是假谋反篡位,韩琰丰都是很关键的角色,要不然,皇上也不会给他这份恩荣了。
  据说,修建太子行宫,便是安阳侯的主意,安阳侯与秦太师关系甚密,每年都有互送礼物,来往不断。
  建一座行宫讨好未来皇帝,对一个卖主求荣之辈来说是很有可能的事。
  现在行宫停建,淮阳郡赈灾已经开始实施,安南郡那边也要双管齐下。
  现在横亘在上官千羽面前的就有两个问题。
  一是匪患问题。
  两郡重灾,匪患四起,最大的三股匪患势力,赶山虎刁成虎,在淮阳郡东面的山上落草,手下有五千多人,他们不时下山,抢掠一番又回去,神出鬼没的;
  翻浪胶仇翻,占据了丰州的水路,手下有七千多人,过往船只受害不少;
  还有一支很特殊的土匪,紫羽凤凰萧紫凤,这匪首是个年轻女子,武功高强,行事泼辣,人数虽然只有三千多,但是丝毫不比仇翻,刁成虎好对付。
  小的匪患不足惧,但这三股匪患势力不除,赈灾想要顺利,不可能。
  二是这个安阳侯。
  作为独霸一方,有三千府兵的存在,哪怕是大灾之中,安阳侯府丝毫没有受到影响,相反,在上官千羽想着请虚云出面,找一些大家大户去建筑房屋,只需要管一日三餐,使那些有力气没饭吃的灾民们能糊口的时候,安阳侯也在行动。
  他令侯府下人抓了许多长相娇好的女童。扔下三五个馒头,就算买下了。


第1697章 五殿下
  有些父母见养不活孩子,被抓去或许能有一口吃的,便忍气吞声了事。
  若有父母不肯卖的,侯府下人便是一顿饱打,照样抢了人扬长而去。
  安阳侯府的后园里有一条人工湖,连接外面的丰水河,有过不下去到河里捞鱼虾的灾民突然一不小心就从里面捞到了两具小女孩尸体。
  而且那尸体隔天就有一两具。
  这件事慢慢就传开了。
  原本抱着希望以为女儿能有口饭吃不至于饿死的父母,有不少人在那些女童尸体之中找到自己女儿的,七八岁,十来岁的女童,死得惨不忍睹,竟然都是被糟…蹋死的。
  这么小的孩子,竟然下得去手,真是畜…生。
  那些父母悲愤交加,却求告无门。
  就算是当地的县守,谁敢惹安阳侯府?
  三千府兵,还有下人护院,恶奴恶犬,试图为女儿讨个公道的,不知道被恶狗咬死多少,被恶奴打死多少。
  何况,灾年人贱如草,那些父母自己也多病饿交加,这样的悲愤,又能如何呢?
  甚至到后来,许多人都麻木了,听者也不过唏嘘两声。
  连自己都要饿死了,谁还能有余力去想别人的死活?
  连走路都没有力气了,又还哪有什么力气去求一个公道?
  不过,这是发生在灾民中间的事,并没有传到远在淮阳郡的上官千羽那里,上官千羽所担心的,是安阳侯与太子暗中勾结,再生事端。
  丰州的灾民,经不过再次折腾了。
  但是,他还没有开始对付匪患时,丰州钦差暂居府邸,迎来了一个很特殊的客人。
  其时正是深夜,上官千羽在案头凝眉思索。
  他有钦差卫队五百人,杀了黄正涛后,控制了丰州的驻军两万人,但是,这两万人中,还有许多变数,不过,他也不仅只有钦差卫队可以用。
  但即使手中人马兵员不缺,可是和匪盗们硬碰硬,也不是什么明智之举。
  毕竟,黄正涛等人的倒行逆施,致使官逼民反,而灾难之下,百姓填不饱肚子,多方因素,才使得一部分人走上这条路,他们之中有很多人,并不是穷凶极恶之徒。
  若是能让他们改邪归正,弃寨回家,才算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然,战事一起,苦的仍是那些灾民。
  应当先行招安,对于无奈落草的百姓,从宽对待。
  他正拟了招安信,子阳在外面敲门,汇报了一个让他微微拧眉的消息:“王爷,五殿下到了!”
  五皇子竟然亲自来到了丰州?
  上官千羽放下手中的事务,立刻去往前面迎接。
  皇甫景琰宽袍罩面,风尘仆仆,却又显得十分神秘。
  上官千羽只看一眼就明白了,五皇子这是微服而来。
  他并不想让人知道他来了丰州。
  朝中并没有任何关于五皇子来到丰州的讯息,而五皇子,原本应该在云州。
  他接到圣旨来到丰州赈灾时,五皇子也接皇令去云州办事。但是现在他却出现在这里,想必他一路上也是乔装打扮,极为严密。


第1698章 另有要事
  上官千羽行礼,诧异地道:“殿下,你怎么来了?”
  五皇子身后有两个人,左边那个,是五皇子的贴身侍卫,右边那个,正是黄子安。看一眼黄子安,上官千羽就明白了,定是当初杀黄正涛一众,黄子安劝之不住,所以给五皇子传了信。
  皇甫景琰扶起上官千羽,然后在首位坐了下来,这才看着他道:“千羽,本王的信早就传到你的手中,你为何行事还这样不计后果?”
  上官千羽道:“景琰,正是因为想到后果,我才没有按你信中的办。丰州一乱,可能天乾皆乱,天乾若乱,国体不固,江山不稳!”
  皇甫景琰不赞同地道:“你未免太危言耸听了。”
  上官千羽料到皇甫景琰必为此事心中不快,毕竟,他的信中千叮万嘱,自己却没有按信中的来,还是斩了他要留的人,必会被他认为是阳奉阴违。
  他恳切地道:“景琰,当时情形复杂,若不控制了局面,不免多添无谓死伤,你不在丰州,不知道这边的情形有多惨。可我身在丰州,却无法毫不作为!”
  皇甫景琰微微皱了皱眉,却又舒展开来,露出一个笑容,道:“事已至此,你做了便做了吧,本王来此,不是向你兴师问罪,是另有要事!”
  上官千羽道:“什么事?传信便可,还劳你特意跑这一趟,人多眼杂,若是传回京城,终究不好。”
  他虽然是站在景琰这边,但是景琰与太子一争长短的事,还没那么明显,而公然站队,也是不妥的,所以,只是心知肚明的事。毕竟人心有喜恶,谁也无法干涉别人交情是深厚还是疏淡。
  但若上官千羽在丰州赈灾,皇甫景琰却私下来到丰州与他接触,这意义就不大一样了。
  皇甫景琰笑了一笑,那笑意似温润,却很敷衍,他挥了挥手。
  黄子安等人立刻退了下去。
  上官千羽见状,也淡淡一瞥,子阳等人立刻退下。
  整个前厅,便只有皇甫景琰和上官千羽在了。
  皇甫景琰看着上官千羽,却不说话。
  上官千羽迎着他的目光,道:“景琰,有什么话你就说吧!”
  皇甫景琰仍然看着上官千羽,目光一瞬不瞬,过了片刻才郑重无比地道:“千羽,你是真心愿意奉本王为下任之君,治理这天乾天下吗?”
  上官千羽道:“自然!”
  太子私底下做的那些事,他查到的不止一件两件,那样的人根本不配做一国之君,而景琰和他自小交好,又胸有大志,能隐忍,最重要的是,以前的景琰,宅心仁厚,心存悲悯,有人君之德。
  所以,他希望成为天乾下任国君的,是景琰。
  因此,他不遗余力地千里奔波救他,帮助他,用自己的肩,一力扛起一片势力,让太子恨之入骨却无可奈何。
  太子私底下派出的杀手,追杀他的次数,比追杀景琰还多。
  皇甫景琰道:“千羽,太子根深蒂固,虽有你的帮助,本王要想有所建树,难啊!”


第1699章 保一个人
  上官千羽道:“景琰,你莫急,现在是稳打稳扎的时候,太子动不了你,你越稳,他越急,必会露出马脚,到时候就是你反击的时候。”
  “你的意思是叫本王继续等下去?”
  上官千羽顿了顿,点了点头,自然是要等待一个绝佳的时机,不出三年,他就可以让太子没有翻身的机会。
  皇甫景琰却猛地站了起来,烦躁地道:“等等等,你叫本王等到什么时候?”
  上官千羽眼皮一动,默然看着他。
  皇甫景琰皱着眉,道:“千羽,机会从来不是等来的,而是自己创造的。如果你听本王的,现在本王已经有一半成功的机会了,可是,你把黄正涛他们给杀了。”
  上官千羽眼眸深沉如海,看着皇甫景琰,道:“你信中叫我拖延不办,只消一个月,丰州便会大乱,到时候你会从云州直接带兵过来,掌控大局,不但可以让太子无法翻身,还能建一奇功,此消彼长,让太子无力跟你抗衡!”
  “原来你都看懂了,可你为什么还是把黄正涛他们杀了?”
  皇甫景琰明显有些懊恼,语气中也透着几分责怪。
  上官千羽看着皇甫景琰的眼睛,很慢很慢地道:“景琰,如果拖延一个月,你知道丰州会是什么样子吗?丰州的二十万百姓,还能存吗?就算有些人能逃过大难,那至少也会多十万无辜而死的冤魂!”
  皇甫景琰有些动容,呆愕了一下,看着上官千羽带着几分凝重又坚持的脸色,突地展颜笑了一笑,道:“千羽,是本王太急了,考虑不周,没有预想这个后果对百姓有多大影响,是本王的错,不怪你!本王说过此事已经发生,不会再追究,现在也没有怪你的意思。本王来见你,不是为了这件事!”
  上官千羽原本深幽如湖,湖底一片冷意的眼底,慢慢回暖,他就知道,景琰不会是为了皇位,罔顾无辜百姓性命的人。之所以这样定计,一来是楚王府中的智囊乱出主意,二来,他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
  此刻他说明利害,景琰眼里的惊愕那么明显,还有一份愧疚,这才是他认识的景琰。
  他声音平静地道:“那你是为了什么事?要冒这样大的险?”
  他虽是王爷,但不是皇子,就算完成皇命之后没有马上回京覆命,也没有什么大不了。但景琰不一样。
  他身为皇子,受皇命到云州办事,却私底下来见上官千羽这个钦差,落到御史言官的眼里,少不得要参奏一本,若是被太子的人知晓,更是会大做文章。
  皇甫景琰道:“本王希望你答应,帮本王保住一个人。”
  “谁!”
  “安阳侯韩琰丰!”
  上官千羽诧异地道:“此人身居丰州已经二十年,而且侯府还有三千府兵,就算大灾之年,暴民作乱,也不会有谁敢动安阳侯的。”
  倒是安阳侯自己,怂恿黄正勇等人增加赋税,强征劳力,修建太子行宫,劳民伤财,害惨多少百姓。


第1700章 本王安排的
  但说来安阳侯也不算首恶,现在丰州形势复杂,上官千羽不会到处树敌,安阳侯不惹事就好了,只要他后面安然在他的侯府享福,上官千羽也不会去惹他。
  皇甫景琰道:“这安阳侯虽然在丰州一住二十年,但是父皇一直对他十分看重,每年都有赏赐送往丰州,这个人在父皇眼里举足轻重。他虽然不理朝事,但在父皇面前却说得上话。”
  上官千羽道:“我知道。不过景琰你不必担心,他有三千府兵,足以自保!”
  皇甫景琰摇头,道:“本王的人得到消息,有人要对他不利。府兵虽多,但是江湖人高来高去,也不济事。”
  有谁要对安阳侯不利,远在云州的皇甫景琰都知道了,而且,还亲自跑这一趟,这样的看重程度,倒真是让上官千羽有些意外。
  他不动声色地道:“这几年安阳侯和太子交往极深,过从极密,书信往来不断,每年都派人前往京城太子府。他若有事,岂不于你更加有利?”
  皇甫景琰道:“那是本王安排的!”
  上官千羽心中一震,安阳侯是景琰的人?
  那他假意与太子交好,让人稍一查就知道太子对他十分看重,他再怂恿黄正勇等人修建太子行宫,黄正勇等人原本就是太子的势力,又有安阳侯的撺掇,自然立刻破土动工,为了修筑行宫,增加赋税,搜刮百姓,那这一切,都是安阳侯的计划?
  不,这一切,实际上是景琰的计划?
  几年前,景琰就已经谋算好了这一切,就是为了这次借天灾的机会,把太子拉下马?
  只是他把黄正涛等一众贪官斩得太早,所以这个计划没能最后取得成功。
  上官千羽的心中已经惊涛骇浪,他觉得他忽略了什么东西,以至于无法理顺一些细节,或者说,有些东西被他下意识地避开了。
  不过此刻显然不是想这些的时候,再说,韩琰丰虽然撺掇黄正涛,但真正实行,并穷凶极恶的,不是他。
  景琰心怀大志,有这样的安排也不出奇。
  那几个皇子,哪个又不是挖空心思各出奇谋诡计,想成为胜出的那个?
  上官千羽道:“是谁要对安阳侯不利?”
  皇甫景琰道:“匪首紫羽凤凰萧紫凤!”
  上官千羽眉头一扬,他刚才就在想这三股巨匪势力,没想到五皇子提到的人,竟然还与这个女匪萧紫凤有关。他道:“我这几日正寻思剿匪,这萧紫凤也在其中,她所带的势力在安南郡,我本打算最后对付她,既然如此,我便先去会会她吧!”
  皇甫景琰面现喜色,道:“你能即刻出手,本王也就放心了。”
  上官千羽寻思,萧紫凤要对付安阳侯,大概因为安阳侯如今是整个丰州最肥的一头羊。
  只不过,这只肥羊却长着铁蹄,她区区三千匪众,难道还能对付得了安阳侯的三千府兵吗?
  既然安阳侯是景琰的人,如今被匪人盯上,于公于私,他都是要出手相助的。


第1701章 紫羽凤凰
  皇甫景琰专为这件事而来,待得到上官千羽的答应,他便又连夜悄然离去。
  能得皇甫景琰这么看重的人,倒是不多,上官千羽心中明白,这丰州,这安阳侯,景琰必然是经营多年。
  安州远离皇城,那安阳侯行事便利,深得皇上信任,而且,又是打入太子势力的人,景琰当然不能失去这一大助力。
  淮阳郡这边的赈灾,已经开始实行,过程让子阳明宇盯一下就好。
  上官千羽交代过子阳明宇相关事宜,便和晋阳往安南郡而去。
  他的思路仍然是先行招安,招安不了再镇压剿除,所以,这次他要去萧紫凤的山寨,亲自去见见这个萧紫凤。
  这三股势力之中,上官千羽对萧紫凤了解最少,这次一路上,也正好多加打听。
  若是萧紫凤穷凶极恶,手中背了太多无辜人命,哪怕是招安其他匪众,但作恶之人,他一样不会放过的。
  快马加鞭,但免不得仍然看见一路饿殍遍地,路边还有没人收敛的尸骨,想必正赶路间,便饿死在路边。
  还有满地的荒凉,那些原本种着农作物的地,荒草丛生。
  大旱使和苗干枯,大涝使田地荒芜。
  原本收获的季节,颗粒无收,富户还好,家有余粮,可百姓无以果腹。又遇黄正涛这样的贪官,自然民不聊生。
  上官千羽心生悲悯,他恨不能一个人变成十个,百个,奔走在赈灾的各个地方,使那些灾民能有一口吃的,不要饿死。
  这一路没有听到什么安阳侯的事,倒是听到不少萧紫凤的传言。
  年纪轻轻一女子,武功高强,劫富济贫,虽然经常下山打…劫,却只劫那些富户,还会把劫到的东西分一部分给穷苦百姓,所以,在百姓之中,声望还挺高。
  据说被萧紫凤盯上的富户,不管怎么防范,都防不住,而且这萧紫凤还有一个特点。
  别的匪人打劫,是突然而来,劫完就走。
  可她盯上猎物,提前就发下一封画着紫凤的信,信发下后,半个月之内她必然会来,一来就不会空手,不管对方请了多少护院,设了多少埋伏,她照样来去自如,夺钱又夺粮。
  那些富户恨她又怕她,只怕被她盯上,洗劫一空。
  倒是发生过一件趣事,有个富户被萧紫凤发了紫凤信,又惧又怕之下,心想反正那些家财都会被萧紫凤夺走,与其便宜了贼匪,不如干脆就散给灾民。
  他将家中存粮和余财散发大半,坐等萧紫凤的到来。
  没想到半个月过去了,萧紫凤也没有来。
  不但那富户明白了,别人也明白了,这萧紫凤洗劫之后原本就会散发大部分给那些灾民,
  虽然那富户把钱财散发了不少,自己只留了一少部分,但是比起被萧紫凤洗劫过后的那些富户,所剩还是多得多的。
  这下便有人心思活络起来,又有一个富户接到紫凤信,也装模作样地散粮散财给灾民,以为自己也可以免于洗劫,可没想到萧紫凤洗劫他更彻底,差点连底裤都没给他留下。


第1702章 直取人头
  这富户散发的粮食是仓中放得太久发霉的米粮,散发的钱物也只是极少的一部分,想蒙混过关,但显然没有瞒过她的眼睛。
  据说,安阳侯在一个月前接到了紫羽凤凰的信。
  安阳侯当然不会把区区贼匪放在眼里,令侯府戒备森严,设好埋伏,只要这紫羽凤凰敢带人来,他就将她拿下。
  然而,十五天前,这紫羽凤凰还真来了,虽然安阳侯准备充分,手下人多,萧紫凤还是顺利来去,还盗走了安阳侯宝库里的不少财物。
  那些护院和府兵明明已经发现了她,可她武功太高,愣是让她给冲出包围,带着财物逃之夭夭。
  安阳侯什么时候吃过这样的大亏,心里又恨又怒,派了一千府兵追缉捉拿,但这凤凰山是个易守难攻的地方,山上的陷阱很多,又是紫羽凤凰的主场,那一千府兵过山门之后就遇到各种攻击,连紫羽凤凰的影子都没见到,就被打退了。
  这还不算,五天前,紫羽凤凰又光顾了一趟安阳侯府,这次的安阳侯府戒备更加森严,还安排了弓箭手,然并卵,在弓箭手的埋伏之中,萧紫凤仍然安然脱身了,还放下话来,十天之后,要来取安阳侯的人头。
  不劫财物,要直取人头!
  要是这话在一个月前说的,安阳侯只会冷笑几声,但有了萧紫凤这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