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香_梦溪石-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夏侯渝扬眉,他在魏国待的时间长,故人自然也多,有一两个听说他身份不同了,有事相求的,也并不奇怪,不过见与不见,都在他自己。
“对方可曾表明身份?”
那小兵道:“她说她姓胡,看身形应该是个女人。”
姓胡?女人?
夏侯渝顶着周遭人等暧昧的目光想了片刻,终于想起对方是何方神圣了。
“不见。”他干脆利落道,“还有,这女子怕是从魏宫逃出来的,你叫上几个人,将她带回去给魏君。”
那小兵却道:“殿下,那人好像料到您会这么说,她说,您要是这么说,她就让小人转告一句,说是她手里头,有肃王妃想要的东西。”
夏侯渝皱眉,面色不善地瞅着那小兵看,直看得对方腿脖子有些颤抖,这才淡淡道:“你将她带到我的营帐去,让她等着。”
小兵领命而去。
……
胡维容在营帐中坐了半天,终于等来夏侯渝的身影。
若非她那句话,夏侯渝原是懒得与她多说的,毕竟两人素无交集,而且夏侯渝有了先入为主的观念,知道先前胡维容历经两代皇帝,在后宫屹立不倒,此番从魏宫里偷跑出来,必是眼见魏国将要归降,担心自己前途叵测,是以过来请求庇护的。
“胡氏拜见肃王殿下。”
果不其然,胡维容外罩一袭黑色的兜帽斗篷,将浑身都半掩在黑暗中,脸上更是米分黛未施。
夏侯渝无意与她多作寒暄,直奔主题:“说罢,你手里头有什么东西,是肃王妃想要的?”
胡氏弯起嘴角:“不知殿下可还记得,当年发生在魏宫的乙酉宫乱?”
夏侯渝自然记得,虽然他没有亲身经历,但他也知道,那一年还是先帝在位的时候,几个名不见经传的后宫嫔妃,居然联合起来,想要皇帝的命,纵然最后功败垂成,但这件事却震惊了宫廷,也震惊了天下,他回齐国之后,齐君也曾两度提起这件事,以此告诫众皇子,不要轻视任何一个小人物,更不要如同永康帝一样昏庸。
但他却不知道胡氏此刻提起这件事的用意为何。
“记得不记得,与你要和我说的话,有什么关系?”
☆、第148章
胡维容虽然有些忐忑,但她很好地将这一丝忐忑给掩藏了起来,看上去依旧平静。
“还请殿下听我细细道来。”
“自从先皇去世之后,先皇留下的嫔妃,悉数都被遣往高阳殿颐养天年,我自忖青春年少,不愿就这样虚耗下半生光景,便主动向陛下提出,想充任内宫女史,掌内宫书局,陛下同意了,另赐我先皇昭仪的位分,这样我便可以在藏书阁自由出入。”
不得不说,夏侯渝先前也将胡维容往坏处想,以为她想以色相诱达到什么目的,现在看来,却是自己想错了。
不过夏侯渝面色如常,并无半分尴尬歉意,他对胡维容本来就没什么好印象,自然也不可能因为这番话而改观。
胡维容道:“乙酉宫乱,外面虽然传得沸沸扬扬,但大部分都是道听途说,当年还有许多内情,不足为外人道,先帝甚至不让史官记载在起居注上,而后新帝登基,时过境迁,更没有人去追究,然而我却是当年的亲身经历者之一,这些事情,我借着出入内宫藏书阁的便利,通通都将其记载下来,前因后果,包括宋氏那些人的临终遗言,也无一遗漏。”
说到此处,夏侯渝方有些动容:“你继续说。”
胡维容:“我知道肃王妃在邵州修史的事迹,也知道孔大儒想为女子立传而遍寻史料的事情,在我看来,乙酉宫乱里的这些嫔妃宫女,虽然平生籍籍无名,更无丰功伟绩,别说跟帝王将相相提并论,只怕连稍有名气的文人,也大大不如,然而她们被先皇逼迫走投无路,却有胆量奋起反抗,乃至付出性命亦在所不惜,彼此之间的情义,更足以感天动地。”
“当年碍于先皇在位,我等虽内心暗自同情,却不敢出言求情,唯恐触怒先皇,自己性命也难保,只能眼睁睁看着她们赴死,而后新帝登基,更不可能准许这等于先皇名声有碍的内宫秘事流传于世。故而今日趁着肃王殿下来此的机会,我愿将这些东西悉数奉上,以备朝廷修史之用。其中更有一本内宫札记,为我这几年将所见所闻亲笔记下,想必对了解魏国后宫情形,也能派上些用场。”
夏侯渝这才知道自己小看了胡维容,这女人当年从一介地方官的女儿被选入宫,而后又历经两代皇帝,看见魏临执掌大权,就毫不犹豫地倒向他,又借着拥立之功而在后宫继续生存,直至今天。
关于魏临夺宫的那段往事,后来夏侯渝也曾听顾香生提过,隐约知道魏国先帝那道遗诏,其实也脱不开胡维容的手笔。
这女人其实是彻头彻尾的利益主义者,哪边利益大,她就往哪边投靠,但你不能因此说她不对,因为圣人也说了,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而她最聪明的地方,是她很清楚什么是自己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像现在,她想让自己脱离魏宫,就不会蠢到利用色相来达到目的,而会选择“投其所好”。
“你很聪明。”夏侯渝看着她道。
胡维容苦笑:“多谢肃王殿下夸奖。”
夏侯渝:“但我有些奇怪,当年你助魏临登上帝位,不可能知道魏国会败亡,那时候为何你能耐得住寂寞,选择在藏书阁消磨光阴,而非从魏临身上下手,让自己爬到更高的位置呢?就我所知,你并不是喜欢过清苦日子的人。”
胡维容倒也坦荡:“殿下说得不错,当年入宫,我本也是抱着青云之志的,奈何后来宫变事发,让我意识到先帝并不是一个好伺候的人,正好我善于临摹先帝手迹,陛下看中这一点,提出合作,我也答应了,等到陛下登基,问我想要领什么赏时,我便意识到,后位彼时已有人选,为了立严氏为后,陛下连顾四娘都可以舍弃,更何况是我这样无根无萍的小人物?我又非国色天香,还有服侍过先帝的污点,别说皇后了,只怕连高一点的妃位都无缘得到,则天皇后再厉害,从古至今也就出了一个,那等雄才伟略,更非我辈所能及。与其如此,倒还不如干脆自请闲居,看守藏书,还落得个自在。”
夏侯渝:“那你现在为何又要献物?”
胡维容见自己说了这么多话,对方也没有赶他走,这才放下心道:“我知道陛下归降之后,这魏宫里头的一干人等,必然都是要随之同往上京,听候发落,好一些的,兴许还能继续跟在陛下身边,差一些的,指不定就要被发配给齐人为妾,甚至没入贱籍了。殿下天人之姿,胡氏万万不敢仰望,更不敢有分毫妄想,只盼殿下看在我献物有功,又是昔日故人的份上,许我一条生路,让我的名字不必列入魏宫之中。”
夏侯渝挑眉:“这样就足够了?你所求仅止于此?”
胡维容垂首:“妾前半生历经跌宕,后半生所求,不过一桩如意姻缘,若殿下能成全,妾当感激不尽。”
夏侯渝:“你的第一个愿望,我可以答应,不过你所献之物,我要先带回去,若肃王妃也觉得确有价值,你的第二个愿望,我也可以酌情帮你达成。”
胡维容大喜拜谢:“殿下大恩大德,妾当铭记于心,没齿难忘!”
夏侯渝:“军中多男子,不方便你停留,这样罢,既然你已经逃出来了,我会让人寻觅一处民居,你先住下来,待我回京料理妥当,再让人接你过去,你看如何?”
胡维容:“让殿下费心了,妾听凭安排,不过妾带着侍女出来,人力有限,随身只能带着那一本札记,其余书籍仍藏于内宫,殿下若是接手魏宫,还请多加留意这批书籍。”
夏侯渝:“到时候我会派人入宫清点,你就跟着一并进去查看点收罢,有你在,想必不会有所遗漏。”
胡维容不想跟魏临打照面,自然也不愿意回去,没想到这句话说出口,却是自己给自己挖了个坑,她只能苦笑:“谨遵殿下命。”
……
十月初十,魏临开城率军民出迎,上交玉玺,奉齐帝为主,自此,魏国归顺。
史书上兴许寥寥数句便能带过,但在当时来说,却远远没那么简单。
首先是清点魏宫财物。这些财物都是要分批运回齐国去的,加上后来魏临献的那一批,这些东西为数不小,但是齐国大军千里迢迢跟着过来征战,打下魏国,将士们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军中难免会有见了财物眼红的,如果等到回去之后再封赏,有些人按捺不住,或者觉得自己官职太低得到不多的,就会直接在潭京里抢夺,对那些达官贵人甚至平民百姓下手,这又牵涉到军纪的问题,也会影响民心治安。
所以夏侯渝就做主先拿出一部分金银,让鲁巍分给底下的将士们,以此犒劳他们的战功,再写奏疏上报齐君,又严令他们不得在城中劫掠,其中有一两个违反军纪的,当时就被鲁巍斩于军前了。杀鸡儆猴,其余人也就跟着老实下来。
其次还有魏国宗室、宫婢的安置问题。魏临和魏国宗室必然是要被送去齐国的,哪怕被当成吉祥物摆设供起来,齐国也不可能允许他们继续留在这里,于是鲁巍那边需要分出兵力护送他们去上京,其中像将乐王府老王妃和灵寿郡主魏初,万春公主等,这些人俱是女眷,于大局关系不大,与顾香生也素有旧交的,夏侯渝便没将她们列入名单中,反让她们留下来,继续在原处居住,又派了士兵保护,避免她们受到骚扰。
至于那些魏宫里的内侍奴婢,夏侯渝签了手令,给他们发放遣散费,一一遣散,少数像杨谷那样的近身侍从,则被允许跟着魏临赴齐。
这些事情梳理起来并不复杂,但真正做起来,却是千头万绪,譬如清点魏宫财物一项,没有一月两月,必然是做不完的,魏国宗室也不可能一口气就送过去,还得分批护送。
如此这般,待忙到来年一月时,鲁巍就发现肃王日复一日逐渐焦躁起来,整个人由里到外透着一股焦灼,也并非待人处事变得暴躁,但鲁巍与他相处久了,自然有所感觉。
鲁巍不明原因,便寻了个机会私下问他:“殿下近来可是水土不服,身上不爽利?”
夏侯渝却道:“我少年时在魏国度过,如何会水土不服,倒是军中有些将士不适南方湿热,纷纷病倒,军中医师不够,还得从城中多寻几个大夫来看病才是。”
鲁巍心说你既然没有水土不服,那为什么浑身都焦躁不安,但这话有些交浅言深,却不太好说出口,他为人谨慎小心,这阵子虽然因为朝夕相处的缘故,两人熟稔了许多,不过鲁巍在没有充分了解这位肃王殿下的性情之前,绝不会胡乱说话。
但他脸上欲言又止的表情已经出卖了他,夏侯渝见状就笑道:“鲁将军有什么话不妨直说,难道我是很不好说话的人么?”
鲁巍暗暗松了口气,心说你没笑之前是挺吓人的,而且越发像陛下了。
“我见殿下近来有些抑郁寡欢,不知是否担心交接不利?若是如此的话,大可不必担心,魏国已降,余下琐事不足为虑,军中士兵我也下令严加约束,断不至于发生像之前那样滋扰百姓的事情了。”
夏侯渝叹道:“亦秀误会了,你带兵素来军纪严明,众所周知,些许害群之马不足以说明什么,我之所以神思不属,非因这里,乃是另有缘故。”
鲁巍今年不到四十,并非世家出身,而是通过武举当上武将,后来被皇帝破格提拔,又靠着实打实的战功一步步走到今天这个位置的,可以说是寒门子弟出类拔萃的典型范例,他也感念皇帝的知遇之恩,其忠心自然毋庸置疑。
这些人心里也是有一把杆秤的,诸皇子之中,他们自然更愿意亲近知兵而且善战的皇子,符合这两个条件的只有景王夏侯淳和肃王夏侯渝。
景王脾气暴躁,难以捉摸,正常人都不爱与他共事,肃王性情温和讲理,也愿意礼贤下士,难得的是自己又亲身上过战场,立过柴州的战功,所以像鲁巍,虽然与夏侯渝过往交情不深,这段时间相处下来,也暗暗点头,觉得陛下若是属意这位殿下,将来说不定还能出位唐太宗。
可以说,齐君这些年在提拔寒门子弟的事情上卓有成效,军中虽然也有钟锐贺玉台那样世家出身的武将,但像鲁巍这种也不在少数,再过数年,他们将会成为军队的中坚力量,这些人也很明白,他们能有今日,全得天子所赐,是以世家会为了家族利益而在政治上有所倾向,他们却只会效忠于皇帝一人,这次齐君让夏侯渝过来接手归降事宜,未尝不是存着让他多与武将多接触的念头。
国虽安,忘战必危,这次魏国打下来,很多人势必会心生骄逸之心,觉得天下莫有与之匹敌,开始自高自大起来,但北边回鹘人依旧虎视眈眈,西南还有大理,甚至再南边的蛮族,也不时会起叛乱,这种时候放松警惕,等于随时准备将打下来的江山拱手让人,所以齐君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夏侯渝多看看天下大势,不要像寻常人那样沉浸在胜利里无法自拔。
他的目的的确是达到了,这些天见多了魏国宗室的落魄,又看见昔日高高在上的魏帝,如今成了身不由己的俘虏,夏侯渝确实感触良多,也暗暗告诫自己要引以为戒。
不过他近来焦躁不安,却是为了另一件事。
鲁巍好奇道:“殿下若是方便,不妨说出来,看我能否帮得上忙?”
夏侯渝摇摇头:“算算日子,我家王妃怕是要生产了。”
鲁巍恍然大悟,原来是肃王妃快生了,便失笑道:“殿下不必担心,女人生孩子嘛,看着险,其实都是有惊无险,王妃吉人自有天相,定然不会有事的。”
他毕竟是武人,说话难免不那么文雅含蓄。
夏侯渝面露忧愁:“话不是这样说,听说女人生孩子,都是一脚踩在鬼门关上,我如今身负黄差,不能说走就走,可一想到她独自一人在千里之外,也不知吃没吃好,穿没穿暖,我这心啊,就总是七上八下的,恨不能插上双翅飞过去呢!”
又不是寻常百姓,哪里会吃不好穿不暖?想想也知道,肃王妃身边肯定一群人在侍奉。
鲁巍没想到肃王竟是个爱妻狂魔,当即就听得嘴角一抽一抽,觉得浑身有些发麻,又不好意思表达出来,只能轻咳一声,安慰道:“殿下多虑了。”
谁知这一说,夏侯渝仿佛找到了倾吐烦恼的人选,拉着鲁巍不放:“亦秀啊,听说你孩子都快十岁了,当年他刚出生的时候,你们想必欢喜得很罢,你快给我说说,尊夫人生产时是个什么情景,是否凶险,孩子多久才出来啊?”
鲁巍苦笑,他与妻子感情不错,家里也没纳妾,但这么久远的事情,他哪里还记得:“殿下恕罪,我委实是不记得了,拙荆生产时,我正好在军营里,抽不开身,等回去的时候,孩子都降生了!”
夏侯渝:“那尊夫人休养了多久啊,坐月子的时候是不是不能吹风?我听说连洗头都不能的,可有此事,我家王妃素来爱洁,届时怕是受不了的,也不知怎么办才好呢!”
鲁巍无论如何也没想到他们一个军中主帅,一个天潢贵胄,竟然会在魏国讨论起这种话题,不由有些无力,他对这种话题实在是不感兴趣,奈何夏侯渝兴致勃勃,偏偏又是自己嘴贱先挑起来的,只得默默听着。
不过他还是因此听到一个有用的讯息,夏侯渝一口一个“我家王妃”,又毫不掩饰自己对肃王妃的喜爱,夫妻感情向来是极好的,说不得他回京之后,要让妻子也多上门拜访肃王妃才是,从齐君这次的态度来看,只怕这位肃王殿下果真要屏雀中选了,若平日里能打好关系,以后行事也方便些。更重要的是,武将先天就不如文官能说会道,朝上有人帮忙说话,效果也是不一样的。
二人正说着话,外头便有人匆匆进来,鲁巍正想喝斥,却发现对方是夏侯渝身边的黄珍,后者神色凝重,甚至都没朝鲁巍看上一眼。
“殿下,京城急件!”他说道,一面将信件递过来。
夏侯渝接过来拆开,几目扫过,当下也不复笑容。
鲁巍的心顿时提了起来,脑海里忽然冒出一个念头,心想难道是肃王妃出事了?
☆、第149章
信是顾香生写来的,但不是她出了事。
信上写道,皇帝自从受了伤又染上时疫之后,身体就每况愈下,虽说宫中圣手无数,也有上好药材养着,当毕竟是上了年纪,年轻时仗着身体强壮,骑马摔过几回,也都没当回事,结果现在旧患加新伤,全部被激发了出来。自打入冬以来,连冬至朝贺也没能如期举行,祭天仪式还是让天子的弟弟,平王夏侯信代为主持的。幸而有于晏等人在,朝政尚能维持正常运转,陛下偶尔也还会召见朝臣议事,虽然次数越来越少。不过据见过皇帝的人都说,陛下显见老态,精神不佳,令人忧心忡忡。
顾香生是女眷,没有儿媳妇经常入宫见公公的道理,但身在王府,外面的消息并不缺乏,上官和自然有消息来源和渠道,桓王府如今与肃王府走得近,夏侯潜也会时不时通过妻子将这些消息传递给顾香生。
从前宫里起火那件事里,虽然看着情势已经非常危急了,上官和三番四次请求给远在柴州的夏侯渝写信让他尽快赶回来,但仍旧屡屡被顾香生压下来,如今连顾香生也沉不住气,亲自写信过来了,可见皇帝的情况的确十分不妙。
不过里头也不唯独讲述皇帝的病情,而是以闲话家常的口吻,顺便说起京城新近的市井传闻,又说及府中琐事,絮絮叨叨,足足好几页,相较起来,皇帝的事情在里头所占比重并不多,更像是顺便想起,一笔带过。
然而夏侯渝看罢信,却紧紧拧起眉头。
他自小就认识顾香生,很明白对方是个怎样的性子,顾香生看着清丽温柔,骨子里却自有一份不输给男儿的爽利豪气,就算两人浓情蜜意的时候,她也没干过长篇大论写诗赋传情之类的事,像这次写足好几页信纸的事情更加从来没有过。
信上只字不提让他回去的事情,但夏侯渝绝不会因此认为皇帝的病只是小病,没有大碍。
如果是小病,她完全没有必要专程写一封信让人千里迢迢送过来,更没有必要洋洋洒洒写那么多内容,只为了掩盖最重要的消息。
书信往来,就算交给再可靠的人投递,路上难免会有意外,难免会落入别人手中,这样也恰恰说明了顾香生的谨慎。
眼下这封信到了夏侯渝手里,该如何做,就要取决于他自己了。
鲁巍小心翼翼地问:“殿下,该不会是王妃……?”
夏侯渝回过神,叹了一声:“是王妃写来的信,她说她想我了,哎,其实我也想她想得紧,只可惜差事还未办完,真恨不能现在就能回去啊!”
有了之前那些话打底,鲁巍对这位殿下不分时间场合的秀恩爱已经有些免疫了,虽然免不了身上又冒起一堆鸡皮疙瘩,但他还是扯出笑安慰道:“殿下稍安勿躁,如今不少东西已经分批运回上京了,最后一批财物也已经清点完毕,不日便可启程,届时殿下可以先行一步,我殿后便是。”
换作平时,夏侯渝定要再逗一逗这位端谨严肃,不大会开玩笑的大将军,但现在他实在没这个心情,正好就坡下驴:“亦秀说得是,我这就回房去写信!”
鲁巍忙起身:“殿下慢走!”
潭京归顺之后,齐军随之入城,改为驻扎在城内,一开始还有人为了讨好夏侯渝,提出请夏侯渝入住魏宫,其中不乏魏国官员,连鲁巍也有些心动,毕竟他们带来的部将很多,而魏宫又足够空旷,但这个提议随即遭到夏侯渝的反对。
因为魏临即使已经归降,但魏国皇宫毕竟还有特殊的象征意义,这里曾经是天子的居所,夏侯渝与鲁巍贸然住进去,在当时看来也许算不了什么,但在有心人眼里,无疑可以用来大做文章,甚至在皇帝面前诋毁他们心怀不轨,有僭越之心,古往今来,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多少人因为无心之失而被皇帝记在心上,从而落下失败的根源,夏侯渝自然不肯做这样的事。
鲁巍为人谨慎,本也是因为打了胜仗一时脑热,被夏侯渝拒绝之后便醒过神来,暗暗庆幸,也才意识到夏侯渝看着随性,但在有些事情上却心细如发,从不含糊。
所以眼下他们住的,乃是原本属于一个魏国宗室的宅子,鲁巍与夏侯渝各住其中一个屋,听起来寒酸,部将们也都纷纷将好话送上,说殿下和将军严于律己,甘于自苦云云,实际上宅子雕梁画栋,每日又都有丰盛菜肴,比行军的时候舒坦不知多少倍,哪里谈得上吃苦。
夏侯渝回到自己那间书房,黄珍后脚跟了进来,趁着方才几步路的工夫,他也一目十行将信看完了。
“郎君,娘子在此时写信过来,只怕京城情势有些不妙,这一来一回又费时日,您若要回去的话,还得早下决定才好!”
夏侯渝没说话,指节轻轻叩着书案,有点急促的节奏昭示了他此刻的内心活动。
按照正常行程,大约在半个月后,他将护送最后一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