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嫡福-第2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949章 威胁
听了秋菊的话,原本不肯相信小德子话的魏明煦,反而犹豫了。
李家的确是起了反叛之心,自从林芷萱杀了李婧之后,魏明煦便一直在提防着李家。
他也知道廖青私底下与李家的老夫人往来,但是关于李婧的事情,魏明煦曾经与李淼生仔细的商谈过,魏明煦还是相信李淼生能够掌握李家的主动权,所以对李家尚且还算放心。
但是,为了以防万一,魏明煦还是跟左磊综打了招呼的,让左磊综密切关注李家,如果李家有什么异动,一定要及时向他汇报。
可是万万不曾想到今夜太皇太后忽然间病重,所以魏明煦提前进宫,若是一时和左磊综无法及时取得联系,不能知道李家的举动也是有的。
况且最让魏明煦觉得可疑的是林芷萱如今正在跟他闹矛盾,有许多话根本都不肯对他说。这个时候又怎么可能单单的派秋菊过来与自己说,让自己快刀斩乱麻起早登基的话。
魏明煦原本不怎么相信,此刻却偏偏信了三分。魏明煦冷着脸对杜勤道:“你去慈宁宫看看。”
魏延显却对着魏明煦仰天长笑了起来,道:“魏明煦你以为朕没有底牌,你以为朕凭着这几个太监这几把弓弩就想与你抗衡,如果没有必胜的把握证据,朕今夜是绝对不会这样突兀的召你进宫的。”
瞧着魏延显临危不惧的模样,此刻他已经不再叫嚣反而恢复了两分镇定。魏明煦心里多了几分不安。
魏明善却轻轻摇了摇头,对魏明煦道:“太皇太后原本就命在此夜,十四弟退不退让,都不可能救她的性命。
而至于靖王妃,不过是一个女人罢了,等将来你登上皇位,最不缺的就是女人。”
魏明煦听了魏明善的话,双手莫名地紧握成拳。
脚下踢起一把染血的剑,握在了手里,魏明煦拿着剑直接登上了皇位的高台。
瞧着魏明煦气势汹汹的样子,魏延显吓坏了。想要躲却退无可退,只能强撑着,大着胆子立在了原地。
见魏明煦拿了剑上来,一众靖王府的私属也将剑从魏延显的脖子上拿开,退了开去。
魏明煦的剑尖抵在魏延显的脖子上,剑上冰冷的鲜血粘在皮肤上的那种粘腻的触感让人胆战心惊:“你……你要干什么……魏明煦……你……你不要轻举妄动。我死了……我死了,你的儿子女儿都要跟着陪葬。
魏明煦……你,你要断子绝孙吗?”
“是谁指使你的!是谁教你的!”魏明煦的剑又刺近一分,已经几乎要划破魏延显幼嫩的颈项。
魏延显怒目盯着魏明煦:“没有人教朕!都是朕自己!魏明煦,你就这样看不起朕吗?朕已经不是从前那个只会任你摆布的傀儡皇帝了。朕已经能与你平分天下,分庭抗礼了!”
魏延显的眸子里燃烧着熊熊怒火,都说怒从心中起,恶向胆边生。
因为恐惧,因为愤怒,反而激发出他的韧性来,此刻看着魏明煦竟然有些破罐破摔,拼死一搏的觉悟,竟然不再害怕了。
杜勤几乎是飞奔去慈宁宫的,乾清宫离慈宁宫不愿,况且,如今宫中早已没有人敢阻拦杜勤。
不过片刻,杜勤便已经回来了,一进大殿,已经急得满头冷汗:“王爷,慈宁宫的侍卫临阵倒戈,已经将慈宁宫重重包围,太皇太后和靖王妃已经被软禁其中了。
宫外,方才收到了九门提督的消息,李家作乱,意图对靖王府不利。可是好在,巡抚衙门的人来得及时,丰台大营并没有攻克靖王府,但是……”
魏明煦看着杜勤犹犹豫豫,说话不痛快的模样,让他心中大急:“但是什么?”
杜勤躬身连忙道:“但是,世子和公主当初是跟着娘娘一起离府的,如今已经不知所踪!”
魏明煦手里的剑有些不自觉地颤抖。
怎么会这样?
怎么会这样!
不,这不可能。
他做了万全的安排,林芷萱和九姐儿疏哥儿不会有事的。
靖王府固若金汤,慈宁宫也是一样。
太皇太后不是一直都说,慈宁宫无碍,所有的侍卫都很尽心吗?
自己想要得到些什么消息,慈宁宫的侍卫也从来都没有怠慢过。
他们是自己的人,是太皇太后的人。
可是如今,究竟发生了什么?
为什么他们会临阵倒戈?
还有李淼生,这么多年,他都是自己的左膀右臂,是自己手底下的股肱之臣。为什么,在这样关键的时候,他为什么竟然会背叛自己。
这不可能,这不可能!
感觉到自己脖颈上的刀在颤抖,魏延显心中自觉扳回一局,赶紧趁热打铁道:“哈哈哈,魏明煦,朕说过,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朕已经不再是当初的朕了!魏明煦,你若是杀了朕,朕也不会让你好过,定然要让你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魏明煦的眸子刹那间像冷箭一样地射向魏延显,手中的剑更进一步,已经划破了魏延显脖颈上的皮肤,他滚烫的鲜血,混杂着剑上原本不知道谁的冷掉的血迹,一同流了下来。让魏延显刹那间手脚冰凉。
“你最好给本王闭嘴,否则,本王先杀了你!”
魏延显的身子忍不住因为寒冷而颤抖,可是他嘴上却丝毫不认输:“魏明煦,你……你最好想清楚,杀了朕,他们都会死的。你的儿子,你的女儿,还有你的王妃,都会死。都会死……”
都会死。
她们都会死。
魏明煦前所未有地犹豫了起来,魏延显的话终究是刺伤了他,他的一字字,一句句,让魏明煦的心忍不住颤抖。
“放了她们,你还有一丝活路,否则,我会让你悔不当初!”魏明煦对魏延显说着。
魏延显却忍不住道:“十四叔,你在说什么笑话,我如果放了他们,你当真会放了我吗?
弃甲投降,还政于朕,否则,朕绝对不会放过他们。你还有两刻钟的时间考虑,如果,如果你再不鸣金收兵,再不放了朕,朕的人就要动手了,就要杀了她们了……”
第950章 炮轰
“十四弟,这都什么时候了,还是尽快让他先写下罪己诏,引咎退位要紧。”魏明善看着犹豫不决的魏明煦,眉头略微皱了起来。“现在不是顾念儿女私情的时候。”
家国大义,只有皇权是最要紧的,其他什么东西,什么儿女情长,都不过是小巧而已,都不过是女儿家的矫情罢了。好男儿志在四方,怎能为情所扰。
魏明善说得对,说得对极了。
为了皇帝位,流血牺牲尚且不顾,更何况一个女人,更何况几个孩子。
“十四弟,你想要得到那至高无上的地位,总要舍弃些无用的东西。”魏明善淡淡地说着。
魏明煦此刻却只觉得冷,觉得这高高的龙椅之上,仿佛是无人之巅,往下看,都是悬崖峭壁。
自己还没有坐上这个位子,就已经注定一世清冷了吗?
为国,为民。
舍小家,为大家。
舍小爱,为大爱。
爱天下苍生,爱黎民百姓。
却独独不能只爱一个女人,不能好好爱惜自己。
“轰!”电光火石之间,外头响起了阵阵轰鸣之声。
杜勤吓了一跳,急忙转身向外看去:“是阜成门的方向!是火炮!”
京畿护卫军在攻打北京城!
魏明煦转头盯向魏延显:“你让谢文良攻打北京城?”
此刻的魏延显更多了几分底气,狠绝道:“前怕狼后怕虎,能成什么大气?武英侯是进宫勤王!”
“北京城,百年皇城,建成至今,抵御大大小小,数十次外邦攻击,固若金汤,百年祖宗基业。你竟然肯让人,炮轰北京城?”魏明煦几乎一字一顿。
当真是自己老了吗?
是自己心慈手软了吗?
他该像这些孩子一样,不管不顾,哪怕江山覆灭,也要唯我独尊吗?
谢文良硬生生用大炮,轰开了阜成门,攻入北京城,才一入京城,就和左磊综领着的巡抚衙门打得热火朝天。
可是靖王府李家的叛乱,还没有完全压下,如今京畿护卫军的攻城,让左磊综雪上加霜。
瞧着外头炮火连天,灯火通明,大军入京之后,一路直杀向禁宫。
王景生安顿好了九姐儿和疏哥儿之后,已经抛下一切,连夜进宫。
魏应祥也早得了消息,可是如今这个时候,他哪怕进宫也并没有多少用处,反而不顾外头的战乱,骑上了马,要去镇国公府借兵。
王佩珍死活拦着:“王爷,外头这样乱,您怎么能一个人出去,万一你有个什么三长两短可怎么办?我们不争不抢,做了这么多年的和事佬,如今又掺和些什么,还不如息事宁人,紧闭大门,自保才是要紧!”
魏应祥眉头紧皱,他还是放心不下:“这个时候,景生一定已经入宫了,你难道不担心自己的兄长,我也担心我那个糊涂弟弟,会不会趁乱做出些什么事来。”
魏应祥是放心不下魏应武,这些年,他跟林家,跟魏延亭都走得太近了。
王佩珍如何能不担心王景生,可是:“王爷,我担心自己的哥哥,可是哥哥依附于靖王爷,所以他不能不去,况且,他手底下领着三千侍卫营,我多少还放心些,他们一定会护住哥哥。但是王爷,我们不过是担着个摄政王的名声,不过是几分威望罢了,那也不过是在朝廷上说两句话的本事!如今夺位已经演化成械斗!我们所有的一切都一文不值。
不要馋和了,求求你,留在府里护着我们母子平平安安的就好,外头事,不要再掺和了。
如果王爷不出这个门,无论外头哪一帮势力,都会给我们庄亲王府一个脸面,不会轻易招惹。可是王爷一旦踏出这个门,就是站了边,帮了一方,就一定会得罪另一方,就不能回头了啊。”
魏应祥的马背王佩珍死死地牵住,看着泪流满面的妻子,魏应祥的心中无比地犹豫。
他是想帮魏明煦的,可是如果当真出了府去,他忽然发现自己连应该怎样帮他都不知道。
只因为自己知道了那个秘密,他甚至不知道怎样才算是帮他。
魏应祥终于泄了气,却始终放心不下魏应武。
王佩珍道:“那不如王爷给镇国公写一封信吧,让底下的奴才送去就好。”
魏应祥犹豫再三,终究是答应了。
城门失火,最怕的就是殃及池鱼。
早在听说了李家对靖王府动手之后,原本就聚在林府商议事情的魏延亭,赶紧派人支会了镇国公府,让镇国公派出了得力的府兵,与肃郡王府的护卫一同保护起了林府。
因为,此刻所有要紧的人,都在这里。
魏延亭此刻心中虽然有些忐忑,却比宫里被魏明煦的刀架在脖子上的魏延显镇定得多:“不要着急,鹬蚌相争,得利的自然是渔翁。且先慢慢看他们打吧,他们打得越凶越烈,对我们越有利,最好让他们两败俱伤,魏明煦杀了皇上,我们再去勤王,诛杀奸佞!”
林家的人在战战兢兢,又跃跃欲试地等待着时机。
魏延显却还在苦口婆心地劝着魏明煦,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王景生已经匆匆进了宫,看着乾清宫里满地的鲜血,和剑拔弩张的形势,王景生吓了一跳,却只能对魏明煦道:“王爷放心,无论宫外形势如何,臣以性命担保,他们攻不进紫禁城。”
义亲王看着眼前一片混乱的形势,当初,魏延显请自己入宫叙话,魏明煦也同样与自己几番彻夜详谈。
是魏明煦以实力说服了自己。
所以,他才答应大义灭亲,可以不计前嫌地帮魏明煦。
为的是朝廷的长治久安,是大周朝的千秋万代,百世基业。原本是想着和平夺位,而如今,显然许多事情都已经在朝着失控的方向发展了。
秋菊看着一殿沉默的人,也不知道哪里来的胆子,竟然复又开口了:“王爷,该下个决断了。此时,武英侯已经带兵攻破京城,打得是勤王的名声,无论您杀不杀他,他都已经将您置于造反作乱的境地了!此刻,就应该一不做二不休,将造反的罪名嫁祸到炮轰阜成门的武英侯身上,说是他杀了皇上!王爷!快动手吧!”
第951章 外敌
“王爷,王妃娘娘和公主世子都没有事,你不用担心她们!王爷!”秋菊依旧在不遗余力地说服着魏明煦,“王大人,你最知道了,王大人,公主和世子是不是安然无恙……”
秋菊的话还没有说完,被她点名的王景生仿佛被踩了尾巴的猫似的,几乎要跳起脚来:“你闭嘴!你胡说八道!你究竟是受何人指使?你可知道你在说什么?”
王景生心中最害怕的,依旧是那个秘密。
他其实是更赞同林芷萱的试探的,如果,魏明煦当真愿意为了她,退一步海阔天空,对王景生来说,未必不是最好的选择。
他就可以永久地守住那个秘密,永远不为人知。他知道自己劝不住魏明煦,他知道以自己的身份地位,根本没有说服魏明煦的理由。可是,林芷萱或许可以。
他怎么能容许秋菊在这里胡言乱语!
“王爷,方才臣已经调兵包围了慈宁宫,只是久克不下,慈宁宫中人扬言,若是再敢动武,便先杀太皇太后,再杀靖王妃。让王爷不要冒天下之大不韪。
王爷,您真的……要置阿芷的生死于不顾吗?”
阿芷。
许久,都没有听到这个称呼了。
他的,阿芷。
“家国大事面前,不是谈儿女情长的时候……”秋菊叫嚣着。
魏延显心中却更是没底,只是死死地盯着魏明煦道:“魏明煦,他们收到的是我的死命令,一旦我死了,就会即刻杀了他们给我陪葬!魏明煦,你一向以正义之士自居,而如今竟然连自己的妻子儿女都不顾,这样的寡廉鲜耻,是为无德,护不住自己的妻女,是为无能。你不是一样的无德无能,比朕都不如。至少连朕都不会为了皇位,而抛妻弃子!”
抛妻弃子!
魏明煦看着自己剑下的那个口口声声骂着他无才无德的少年。
抛妻弃子!
自己竟然为了皇位,已经到了抛妻弃子的地步了吗?
魏明煦手里的剑终于缓缓地从魏延显的脖子上移开了,握着剑的手,也终于垂了下去。
可是现在,难道自己还能退吗?
自己还有退路吗?
他早已经没有退路了!
整个皇城乱成了一锅粥,可老百姓们不但不敢跑,反而尽数畏畏缩缩地躲在屋里不敢出门。
大街上,巡抚衙门的步兵营跟京畿护军打得不可开交,又因着天色暗,根本就不分你我,所有人都在拼命的砍杀着。
因为这样的混乱之中,不是你杀了别人,就是旁人杀了你。
除了杀,永无止境地杀下去,谁都不会有解脱。
巡抚衙门的人拼命地阻拦,京畿护军拼命地推进,战线一度焦灼。
就在眼看着死伤日渐惨重之时,从破败的阜成门里,忽然快马赶来了一个信差的身影。
他手中高举着旌节,嘴里大声呼喊着:“西北八百里加急!蒙古十万大军压境,攻破山海关了!西北八百里加急!蒙古十万大军压境,攻破山海关了!
西北八百里加急!蒙古十万大军压境,攻破山海关了!”
原本正打得火热的两方均因为这个令人震惊的消息而不自觉地停住了手。
蒙古大军攻破了山海关,再往里就是长城,就是京畿护卫军原本该驻守的地方,之后就是阜成门了!
如今京畿大军抛下驻守的长城,贸然入京,又以火炮,攻破了阜成门,这岂不是在做蒙古大军的马前卒,在帮他们扫清一切攻破大周朝的障碍?
马上,就要国将不国了!
左磊综和谢文栋虽然为了各自的利益,甚至各自的党派打得不可开交,然而此时此刻有外邦大敌马上就要迫近京城。
他们要是再打下去,两两消耗,京城附近,就几乎没有兵力可以和早有预谋的蒙古大军相抗衡了!
到时候,他们自相残杀,反而是给蒙古人打了一个天下出来。
外头的炮火声渐渐停了,林芷萱站在慈宁宫的窗前,却仿佛连姿势都没有变过。
小太监忽然进来通传,跪在地上跟气息奄奄的太皇太后回禀着:“太皇太后!蒙古大军压境,已经攻破了山海关!正在一路迫近京城……”
“什么?”太皇太后虽然有心,虽然震惊,可是此时此刻,却连坐都坐不起来了,只能躺在床上,瞪大了眼睛,声音也沙哑无力,“什么?蒙古……蒙古怎么敢……”
林芷萱闻言却略微抬头,看向了乌云密布的天空,乌兰的动作虽然慢,可是终究还是来了。
只听那小太监回禀道:“九门提督左大人和武英侯都已经停战进宫了。
只是乾清宫里,武英侯指责王爷造反,王爷指责武英侯竟然炮轰北京城,给蒙古人开道,又说武英侯从前曾经是蒙古大汗有书信往来,所以说造反的是武英侯。
乾清宫一度剑拔弩张,义亲王却发了话,先放下内斗,商议怎么抵抗外敌。
义亲王为了让武英侯自证身份,提议武英侯领着京畿护卫军前去抗敌,武英侯却只说京中有乱臣贼子,他要勤王,不肯离开京城。两边正僵持不下……”
太皇太后躺在床上,只觉得力不从心,她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可脑子还是在飞快地转着。
谢文良的打算她当然懂,他是怕自己一走,就再也没有人护着魏延显了,他怕魏明煦会趁机对皇上不利。
可是此刻,无论是让魏明煦去,还是让左磊综去,都是一样的,免不了魏明煦在外头拥兵自重。
“柳溪……”太皇太后艰难地唤着柳溪的名字,柳溪急忙附耳上去,却实在听不清气若游丝的太皇太后究竟在吩咐什么,只能干着急。
大敌当前,此刻的魏明煦无论如何都不能杀小皇帝了。
否则,不仅有外敌,更将会有内乱。
将士要出征,最忌讳的就是国家动荡,朝局飘摇。
况且,自己要逼魏延显退位,只不过是因为魏延显无能罢了。
他只不过是个孩子,甚至还不曾亲政,并没有什么暴戾乖张圣旨下下来,也并没有随便处死过什么人。也并没有到什么人神共愤的地步,需要他替天行道。
第952章 薨逝
况且他的就在方略也的确得到了不少朝廷大臣的赏识。
自己只能逼他引咎退位,如果就这样不明不白地在外邦入侵的时候杀了他,便只能是秋菊说的那个理由了。
王景生也站了出来,跪在地上劝道:“请王爷为家国天下计,为黎民苍生计,先平定外邦叛乱为上啊。如今外敌都已经快攻入京城了,皇上和王爷不能再继续内斗了。否则只会让亲者痛,仇者快!”
魏延显自然也懂了王景生的意思,只要魏明煦离开京城,那么就是纵虎归山,要想再将他收回来就难了。
传话的太监跪在慈宁宫冰冷的地砖之上,一一描述着前朝几人个怀鬼胎的激烈争辩,或为了家国大义,或为了伦理道德,或为了保全性命,或为了报仇杀人。
一度剑拔弩张之后,终究是第二封边关告急打破了僵局:“……王爷终于答应,调骁骑营两万,前锋营、护军营和步兵营各一万,丰台大营三万,与三万京畿护卫军,天亮之前在阜成门外集合,辰时一到,即刻开拔往山海关御敌!”
骁骑营如今尽数归魏明煦辖制,两万前锋营是当初交由魏应武打理,这也是看在魏应祥的面子上,所以魏明煦这么多年并没有动他的亲弟弟。
而一万护军营和三万步兵营,都是在左磊综的辖制之下的。而丰台大营,如今尽数归了李奇。
魏明煦是想要靠这次机会,将丰台大营的军权夺回来。
而至于五万京畿护卫军,魏明煦只带走三万,一面是为了削魏延显的军权,让自己留在京城的军事力量与魏延显的兵力能够达到一个对等的境地,又都能压制魏延亭的兵力。
另一面,魏明煦不敢将五万心存异心的大军都带在身边,毕竟要提防他们会不会受谢文良的指使暗中刺杀自己,也是担心,一旦作战,这些人会帮倒忙,出什么更严重的岔子。
如今他在外,是八万对三万,还是有几分胜算的。
魏明煦既然如此说了,王景生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赶紧去拟旨,一度剑拔弩张的乾清宫终于消停了下来。对乾清宫满地的尸体和小皇帝脖子上鲜红的血迹,大家都都仿佛没有看见一样,避而不谈。
林芷萱听着小太监来来回回的传话,终于在太皇太后床前的椅子上复又坐了下来。看着太皇太后嘴里依旧默默念着的不可能,蒙古明明与大周朝签了和平贸易的协定,他们没有理由在这个时候攻打大周朝,况且他们也根本不可能知道大周朝的内乱……
太皇太后忽然想到了乌兰,忽然睁开了眼睛,看着那个坐在自己床头的女人:“是你……”
林芷萱略微勾起了唇角,道:“我说过,我会给他一个选择。做选择,总归是要时间的。被动挨打,并不是选择。”
太皇太后的手忍不住伸向林芷萱,似是要将她撕碎一样,脸涨得通红,可是说话的语气却越来越无力:“你!你这是……通敌,叛国!”
林芷萱看着那个回光返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